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赤壁市产业发展规划.docx

    • 资源ID:5848481       资源大小:1.51MB        全文页数:19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赤壁市产业发展规划.docx

    赤壁市产业发展规划国家信息中心2014年1月第1章第2章第3章第4章第5章第6章第7章第8章第9章第10章第11章张志峰赵霄伟赤壁市产业发展规划撰写分工赵霄伟徐佳赵霄伟郑国楠赵霄伟徐佳赵霄伟武小欣王忱武小欣赵霄伟刘幼迟武小欣刘幼迟王忱刘幼迟徐佳赵霄伟第一章总则错误!未定义书签。一、规划依据错误!未定义书签。二、规划范围和期限错误!未定义书签。三、规划意义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产业发展面临的新机遇与挑战错误!未定义书签。一、面临的新机遇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国内外经济结构调整创造产业发展新契机错误!未定义书签。(二)区域发展新格局开辟赤壁产业发展新空间错误!未定义书签。(三)省域发展新战略撬动赤壁产业发展新引擎错误!未定义书签。(四)武广高铁新时代开拓赤壁产业发展新市场错误!未定义书签。二、面临的新挑战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宏观经济减速压力错误!未定义书签。(二)县域经济竞争压力错误!未定义书签。(三)工业结构趋同压力错误!未定义书签。(四)资源环境保护压力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产业发展基础和条件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发展基础错误!未定义书签。(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农业产业化不断提高错误!未定义书签。(三)工业主导地位不断增强错误!未定义书签。(四)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错误!未定义书签。(五)产业园区建设明显加快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区位交通优势明显错误!未定义书签。(二)生态环境本底优质错误!未定义书签。(三)支柱产业基础夯实错误!未定义书签。(四)邻近区县联系紧密错误!未定义书签。三、存在问题错误!未定义书签。(一)支柱产业集群效应不明显错误!未定义书签。(一)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充分错误!未定义书签。(三)工业空间布局不合理错误!未定义书签。(四)产业创新能力不够强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总体思路错误!未定义书签。一、指导思想错误!未定义书签。二、发展原则错误!未定义书签。三、重点产业选择与方向错误!未定义书签。(一)产业选择依据错误!未定义书签。(二)产业选择发展方向错误!未定义书签。四、产业发展定位错误!未定义书签。五、产业发展目标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五章产业空间布局错误!未定义书签。一、产业空间布局现状错误!未定义书签。二、产业布局存在问题错误!未定义书签。三、产业空间布局原则错误!未定义书签。(一)优化整合错误!未定义书签。(二)集群发展错误!未定义书签。四、“两区、两带、两基地”的产业空间布局错误!未定义书签。(一)现代制造业聚集区错误!未定义书签。(二)新兴产业聚集区错误!未定义书签。(三)现代农业产业汇聚带错误!未定义书签。(四)生态旅游产业聚集带错误!未定义书签。(五)现代物流基地错误!未定义书签。(六)应急安全产业基地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六章优化发展现代农业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发展空间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发展环境错误!未定义书签。(二)发展基础错误!未定义书签。二、发展思路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发展原则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发展路径错误!未定义书签。三、发展重点错误!未定义书签。(一)绿色生态农业错误!未定义书签。(二)现代茶业错误!未定义书签。(三)现代竹业错误!未定义书签。四、重点任务错误!未定义书签。(一)绿色生态农业错误!未定义书签。(二)现代茶业错误!未定义书签。(三)现代竹业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七章积极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业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发展空间错误!未定义书签。三、发展重点错误!未定义书签。(一)生态娱乐休闲之旅错误!未定义书签。(二)康体养生之旅错误!未定义书签。(三)休闲农业体验之旅错误!未定义书签。(四)历史文化观光之旅错误!未定义书签。四、重点任务错误!未定义书签。(一)生态休闲与文化观光旅游产品开发工程错误!未定义书签。(二)四季休闲旅游产品开发工程错误!未定义书签。(三)旅游市场深度开发与营销推广工程错误!未定义书签。(四)旅游服务要素建设工程错误!未定义书签。(五)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程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八章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发展空间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发展环境错误!未定义书签。(二)发展条件错误!未定义书签。(三)竞争格局错误!未定义书签。二、总体思路错误!未定义书签。三、发展重点错误!未定义书签。(一)生产性物流错误!未定义书签。(一)生活性物流错误!未定义书签。(三)邮政物流错误!未定义书签。(四)物流咨询、培训、会展错误!未定义书签。四、重点任务错误!未定义书签。(三)搭建高标准的物流信息化平台错误!未定义书签。(四)重点企业培育和引进工程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九章做大做强现代安全应急产业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发展空间错误!未定义书签。二、发展思路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发展原则错误!未定义书签。(二)发展路径错误!未定义书签。三、发展重点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应急制造业错误!未定义书签。(二)应急服务业错误!未定义书签。四、重点任务错误!未定义书签。(一)产业链招商工程错误!未定义书签。(二)龙头企业扶持工程错误!未定义书签。(三)专业园区打造工程错误!未定义书签。(四)人才吸纳培育工程错误!未定义书签。(五)创新技术平台建设工程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十章积极发展战略新兴产业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发展空间错误!未定义书签。二、发展思路错误!未定义书签。(一)立足基础,上下游拓展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借力发展,创新驱动错误!未定义书签。(三)产业融合,相互促进错误!未定义书签。(四)政府引领,加大支撑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努力培育生物产业错误!未定义书签。四、重点任务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大力发展信息安全产业错误!未定义书签。(二)做大做强信息产业链错误!未定义书签。(三)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错误!未定义书签。(四)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错误!未定义书签。(五)努力培养现代中药错误!未定义书签。(六)大力发展生物农业错误!未定义书签。(七)巩固发展生物发电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十一章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错误!未定义书签。一、纺织工业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发展空间错误!未定义书签。(二)发展思路错误!未定义书签。(三)发展重点错误!未定义书签。(四)重点任务错误!未定义书签。二、机械工业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发展空间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发展思路错误!未定义书签。(三)发展重点错误!未定义书签。(四)重点任务错误!未定义书签。三、建材产业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发展空间错误!未定义书签。(二)发展思路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十二章保障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制定保障规划顺利实施的有效方案错误!未定义书签。二、创新招商引资体制机制错误!未定义书签。三、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错误!未定义书签。四、促进人才队伍的引进和培养错误!未定义书签。五、制定和完善科技创新政策错误!未定义书签。六、创新体制和机制和管理模式错误!未定义书签。项目表149表索引表2-1湖北省各市州在“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的战略定位错误!未定义书签。表2-2赤壁与周边6县域工业结构趋同类型划分关系.错误!未定义书签。表3-12011年赤壁市工业发展阶段测度错误!未定义书签。表3-22011年赤壁市与周边区县市工业化发展阶段测度错误!未定义书签。表41产业选择指标体系错误!未定义书签。表42赤壁市工业重点行业测算结果错误!未定义书签。表43赤壁市工业重点行业选择结果错误!未定义书签。表44赤壁市服务业选择测算结果错误!未定义书签。表45赤壁市服务业选择结果错误!未定义书签。表46赤壁市农林牧渔业选择测算结果错误!未定义书签。表47赤壁市农林牧渔业选择结果错误!未定义书签。表48赤壁市产业发展目标错误!未定义书签。表62012年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情况错误!未定义书签。表71生态休闲旅游业发展路线图错误!未定义书签。表9-1应急制造业内容分类错误!未定义书签。表92我国重点应急产业基地发展情况错误!未定义书签。附表工业项目表149错误!未定义书签。附表13服务业项目表附表14基础设施项目表错误!未定义书签。161附表15社会发展项目表附表L6水利项目表错误!未定义书签。附表17生态环境项目表165图索引图11赤壁市全域规划范围的示意图错误!未定义书签。图12规划期限的示意图错误!未定义书签。图21国际产业转移空间分布示意图错误!未定义书签。图22国内外产业转移趋势示意图错误!未定义书签。图23中国产业转移趋势示意图错误!未定义书签。图2-4赤壁与“中三角”经济圈的区位图错误!未定义书签。图2-5湖北“一元多层次战略”示意图错误!未定义书签。图2-6赤壁在“京广高铁”沿线的位置示意图错误!未定义书签。图2-7赤壁市在全省县域排名的变化情况错误!未定义书签。图2-82012年湖北省综合排名的空间分布图错误!未定义书签。图2-9赤壁与周边6县域工业结构趋同类型划分图错误!未定义书签。图3-12006-2012年赤壁市三次产业结构图错误!未定义书签。图3-2200(P-2012年赤壁市农业总产值比较错误!未定义书签。图3-320002012年赤壁市工业增加值及增长率错误!未定义书签。图342012年赤壁六大支柱工业增加值单位:亿元错误!未定义书签。图3-5赤壁市服务业内部结构演变错误!未定义书签。图3-62011年赤壁市与周边区县市工业化发展阶段测度的空间分布示意图错误!未定义书签。图3-92008年湖北省万元工业增加值COD排放量的空间分布图错误!未定义书签。图3-102012年湖北省万元工业增加值COD排放量的空间分布图错误!未定义书签。图3-112008年湖北省万元工业增加值SO2排放强度的空间分布图错误!未定义书签。图3-122012年湖北省万元工业增加值SO2排放强度的空间分布图错误!未定义书签。图3-132012年湖北省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划分图错误!未定义书签。图3-142011年赤壁市工业行业区位墙指数错误!未定义书签。图3-15以武汉为中心各市经济联系强度隶属度示意图借误!未定义书签。图3-16以长沙为中心各市经济联系强度隶属度示意图错误!未定义书签。图3-17以赤壁为中心各市经济联系强度隶属度示意图错误!未定义书签。图318赤壁市“工业围城”示意图错误!未定义书签。图319制造业的微笑曲线示意图错误!未定义书签。图4-1产业发展原则的示意图错误!未定义书签。图4-2产业选择依据图错误!未定义书签。图4-3赤壁市产业发展战略定位错误!未定义书签。图5-1赤壁市现有产业园区空间分布图错误!未定义书签。图52赤壁市产业园区空间分布图错误!未定义书签。图53现代农业产业聚集带示意图错误!未定义书签。图6-2毛竹产业链条示意图错误!未定义书签。图7-1砖茶养生产业链错误!未定义书签。图7-2赤壁市旅游业五大重点任务示意图错误!未定义书签。图7-3玉门关遗址监测预警基础架构示意图错误!未定义书签。图74甘肃省敦煌市玉门关、河仓城遗址安全防范系统工程设计方案错误!未定义书签。图8物流业产业链错误!未定义书签。图8-2重点物流园区、中心分布图错误!未定义书签。图91产业发展步骤示意图错误!未定义书签。图9-2全国各行业领域事故起数比例图错误!未定义书签。图93五大工程示意图错误!未定义书签。图114纺织工业发展循环经济基本模式图错误!未定义书签。图11-2工程机械产业链错误!未定义书签。专栏索引专栏61安吉竹业发展主要经验63专栏62现代农业重点项目73专栏71赤壁市与周边县市文化与旅游资源摘要76专栏72咸宁市温泉资源分析78专栏73砖茶与养生81专栏74以敦煌为例对城市旅游业发展的思考86专栏75文化旅游业重点项目88专栏8-1全国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确定的节点城市94专栏82物流业发展目标的确定94专栏83物流业重点项目103专栏9-1浙江乐清县发展应急产业经验122专栏101信息产业发展的现状127专栏102生物产业发展趋势128专栏11-1工信部发布的建材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出的技术创新方向142第一章总则一、规划依据(一)政府工作报告和统计公报赤壁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052012年)赤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52012年)湖北省县域经济考核评估报告(20082012年)(二)相关规划赤壁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赤壁市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赤壁市“十二五”交通发展规划赤壁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咸宁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湖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鄂政发2012106号)湖北省现代茶叶产业化发展规划(20132017)(三)相关文件与意见国务院关于大力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43号)赤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茶叶产业发展的意见(赤政发2012110号)赤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蔬菜产业发展的意见(赤政发201214号)赤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竹产业发展的意见(赤政发201227号)赤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加快推进茶叶产业发展实施办法>的通知赤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赤壁市竹产业发展以奖代补实施办法的通知赤壁市实施帮扶柳山湖镇农业发展项目工作方案(赤政办发200963号)关于推进旅游产业发展及旅游标准化创建奖励办法(试行)的通知2013年进一步推进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四)其他赤壁有机农产品发展基本情况赤壁农业产业化发展基本情况赤壁市实施帮扶柳山湖镇农业发展项目工作方案赤壁市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赤壁市纺织服装、机电制造产业集群发展调研报告赤壁羊楼洞茶生态文化产业园园区规划及基本情况赵李桥豉茶产业园园区规划及基本情况赤马港工业园区园区规划及基本情况中国光谷(赤壁)光谷产业园区园区规划及基本情况临江产业园区规划及基本情况华舟重工发展战略规划二、规划范围和期限(一)规划范围规划范围划定基于如下原则:(1)行政区划相对完整原则;(2)资源有效控制管理原则;(3)地形地貌相对完整原则;(4)满足产业发展的功能合理布局原则。规划范围划定为赤壁市全域范围,规划总面积1723平方公里(见图I-D0图I“赤壁市全域规划范围的示意图(二)规划期限本次规划期为20132020年,远景展望到2030年。具体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引导(见图1-2):一一近期:2013-2015年,产业集聚扩张阶段;远期:2016-2020年,产业集群发展阶段;远景:2021-2030年,产业集约发展阶段。近期阶段2013-2015年, 集聚扩张阶段远期阶段远景阶段-72016-2020年,2021-2030年,集群发展阶段集约发展阶段。图12规划期限的示意图三、规划意义为破解赤壁市产业发展的瓶颈,赤壁市委政府站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格局的高度上提出编制赤壁市产业发展规划,期望能抓住湖北省“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的历史机遇,构筑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引领和带动相关经济社会领域全面发展。本轮产业规划编制有利于挖掘产业发展新潜力,探求产业发展新亮点,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有利于探索产业集聚化、集群化、集约化发展新模式,培育鄂南地区新增长点;有利于重塑赤壁新形象、打造赤壁新名片,提升城市竞争力。第二章产业发展面临的新机遇与挑战一、面临的新机遇(一)国内外经济结构调整创造产业发展新契机受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等因素影响,全球经济发展陷入较长的调整时期。与此同时,全球经济调整也开始孕育以新能源、新材料为代表的新技术产业革命,新一轮的国际产业转移和要素重组再配置趋势加强(见图2-1)o当前,我国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变化,受要素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和转移的趋势日益明显(见图2-2和2-3)。为适应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产业转移升级的要求,国家将加快引导装备制造、轻工、纺织、建材、石化等重点产业生产力布局调整和优化,引导生产要素向更具竞争力的区域或城市集中。在国际国内经济结构调整中,赤壁市区位条件、较为丰富土地后备资源和低成本要素等后发优势日益凸显,为其积极参与区域产业分工、主动承接长三角、珠三角发达地区产业转移迎来新契机O图2“国际产业转移空间分布示意图我国中西部地区图22国内外产业转移趋势示意图图23中国产业转移趋势示意图(二)区域发展新格局开辟赤壁产业发展新空间“十二五”时期,国家将加大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促进中西部地区快速发展,这一战略的实施必将为中部地区带来重大的战略机遇。国家加快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将逐步形成沿长江、陇海、京广和京九“两纵两横”经济带,把中部经济由点到线到面全部串联起来。2012年2月,赣湘鄂三省正式签订加快构建长江中游城市群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武汉、长沙、南昌为核心,组合沿长江、环洞庭湖、环鄱阳湖的若干城市,通过整体规划和集成,形成跨省域的城市集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已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有望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第四增长极赤壁位于“中三角”的重要战略要塞,既可以实现与大武汉的高度融合,又可以实现与长株潭城市群、潘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节点城市高度对接,这将为在大区域产业分工格局中为赤壁产业跨越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舞台与空间(见图2-4)o武汉城市闽图24赤壁与“中三角”经济圈的区位图()省域发展新战略撬动赤壁产业发展新引擎2012年6月,湖北省提出“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并明确提出咸宁市将以绿色崛起为抓手,打造成为“香城泉都”、“中三角”重要枢纽城市。赤壁作为咸宁市重要增长极,是贯彻落实“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的重要支点,将形成“省级部署、咸宁实施、赤壁落实”的发展格局。这无疑有利于赤壁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撬动产业发展的新引擎(见表2T和图2-5)。表21湖北省各市州在“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的战略定位武汉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襄阳加快两个中心四个襄阳建设,即省域副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发展,着力建设产业襄阳、都市襄阳、文化襄阳、绿色襄阳宜昌支持宜昌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世界水电旅游名城,成为现代化特大城市咸宁支持和推动咸宁绿色崛起,建设鄂南强市、打造“香城泉都”和“中三角”重要枢纽城市黄石支持黄石实施“大产业、大园区、大城市”战略,建设全国资源枯竭施城市转型发展示范区十堰支持十堰打造国际商用车之都和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鄂豫陕渝毗邻地区中心城市鄂州鼓励和支持鄂州成为全省地市级综合改革的示范区,在推进城乡一体化方面走在全省前列荆门推进和支持荆门“中国农谷”建设,高水平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孝感支持孝感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加快建设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荆州支持荆州大力实施“壮腰工程”,打造湖北长江经济带重要增长极随州支持随州建设世界华人谒祖圣地,打造中国专用汽车之都黄冈支持黄冈大别山试验区建设,全力打造红色大别山、绿色大别山、发展 大别山、富裕大别山恩施支持恩施加快推进武陵山试验区建设,着力打造绿色、繁荣、开放、文明的全国先进自治州仙桃、天门、潜江支持仙桃、天门、潜江冲刺全国县域经济百强,成为全省“三化”协调 发展的先行区神农架支持神农架林区彰显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价值,建成世界着名的生态旅 游目的地。图25湖北“一元多层次战略”示意图(四)武广高铁新时代开拓赤壁产业发展新市场伴随着京广铁路、武广高速铁路、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贯穿全境,赤壁市外部交通发生重大变化。特别是,武广高铁在拓宽市场范围方面的作用更为突出。以旅游业为例,赤壁市原来是300公里旅游圈,而现在正向500公里、800公里延伸。目前,全市旅游游客逐渐由湖北、江西、河南为主区域性市场向全国性市场转变。此外,武广高铁促使赤壁市成为湖北省离珠三角最近的一个县市,为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提供更为广阔的市场前景。可以预期,武广高铁新时代不仅有利于赤壁市进一步巩固、强化区域性市场地位,而且有利于开发、挖掘全国性市场潜能。图26赤壁在“京广高铁”沿线的位置示意图二、面临的新挑战(一)宏观经济减速压力从国际上看,世界经济格局面临深度调整,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的竞争更加激烈,气候变化以及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从国内来看,在出口空间缩紧、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等多重因素作用下,国外市场对我国出口冲击尤为明显,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对赤壁产业发展产生一定的宏观制约。因此,在新一轮宏观经济运行中,赤壁市产业发展战略实施将面临更大的困难。(二)县域经济竞争压力从外部竞争形势来看,赤壁市面临“标兵渐远、追兵逼近”的县域激烈竞争格局。2010年,赤壁首次跌出前20位阵营。这与竞争者区县产业发展战略的成功实施,实现“后发赶超''有密切关系(见图2-7和图2-8)。尽管在随后几年中,赤壁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重整旗鼓、奋勇追赶,较为艰难地回归到第19位,提升1位。所以,赤壁产业发展的不利因素不仅成为妨碍政府招商引资的“绊脚石”,而且成为阻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短板图27赤壁市在全省县域排名的变化情况数据来源:根据相关年度湖北省县域经济考核结果整理而得+图2-82012年湖北省综合排名的空间分布图(三)工业结构趋同压力赤壁与周边六县工业结构趋同压力日益增大。根据测算,与之接壤的嘉鱼、咸安、崇阳、通城在产业趋同方面与赤壁分别属于强竞争关系和一般竞争关系,而与通山成一般互补型(见表2-2和图2-9),这与通山作为湖北省旅游名城的产业定位是一致的。由此可见,赤壁市工业发展面临激烈的竞争格局。U强竟争型一般竞争型一般互补型赤箜市N图2-9赤壁与周边6县域工业结构趋同类型划分图表2-2赤壁与周边6县域工业结构趋同类型划分关系关系类型S值地区强竞争型(高趋同型)S>0.9赤壁-嘉鱼、咸安一般竞争型(趋同型)0.7<S<0.9赤壁崇阳、通城一般互补型(弱趋同型)0.4<S<0.7赤壁-通山强互补型(趋异型)0.1<S<0,4-极强互补型(强趋异型)S<0.1-其中:S代表工业结构相似系数(四)资源环境保护压力赤壁市正值城镇化和工业化高速发展阶段,产业规模快速扩大,城市规模不断扩张,这有利于推进产业发展战略,提升城市整体竞争实力,但同时也表现出对能源更高的直接需求,资源消耗及环境负荷不断增加,未来单位GDP能耗下降速度可能减缓,因此环境保护力度需不断加大,对产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在工业化快速推进过程中,只注重“量”的扩张,而忽视“质''的提升,赤壁市将会面临难以承受的资源生态环境压力,面临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不协调,经济发展不可持续等困境。第三章产业发展基础和条件一、发展基础(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自“十一五”以来,赤壁市加速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三次产业结构比重由2006年的17.13:51.04:31.83演变到2012年的13.53:49.62:36.86(见图3-1)。二产和三产比重稳步上升,一产比重稳步下降,表明赤壁市基本上完成了从农业化向工业化的转变,进入工业化加速阶段。第一产业比重第二产业比重第三产业比重图3-12006-2012年赤壁市三次产业结构图数据来源:相关年度的赤壁统计年鉴(二)农业产业化不断提高近年来,赤壁市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2012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8.9亿元,比2000年增加了45.67亿元,年均增速为16.65%(见图3-2)o在一系列农业产业化,以及茶、竹产业政策的大力推动下,赤壁市建成各类农业产业化基地147万亩,新发展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31个,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5家;羊楼洞砖茶产业园获批省级农业科技园;“赤壁竹笋”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2年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2.7:Io图3-220002012年赤壁市农业总产值比较数据来源:相关年度的赤壁市统计年鉴(三)工业主导地位不断增强在“十一五”时期,赤壁市始终坚持“大办工业、办大工业”发展战略,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不断巩固和提高,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2000-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7.3亿元提高到115.05亿元,年均增长23.6%。远远高于同期经济增长速度(参见图3-3)o图3-32000-2012年赤壁市工业增加值及增长率数据来源:相关年度的赤壁市统计年鉴目前,赤壁市已经形成以纺织、机械、建材、电力、造纸、食品加工为六大支柱工业发展体系。2012年,规模以上纺织行业达到28.74亿元,占全市工业32%;建材行业达到19.57亿元,占全市工业2K;机械行业达到16.30亿元,占全市工业18%;食品行业达到13.28亿元,占全市工业15%;电力行业达到10.81亿元,占全市工业12%;造纸行业达到1.57亿元,占全市工业2%(参见图3-4)。图3-42012年赤壁六大支柱工业增加值单位:亿元数据来源:赤壁市统计年鉴2013(四)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赤壁服务业由2009年59.21亿元上升到2012年90.12亿元,年均增速为15.99%;服务业比重由2009年的31.08%增加到2011年36.86%,增加了0.85个百分点。随着赤壁服务业总量大幅度提高,在省内排名在2012跻身前20位。从服务业内部结构演变来看,传统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大,但是有明显下降趋势;而现代服务业占比虽小,但是有持续上升趋势。(参见图3-5)o图3-5赤壁市服务业内部结构演变数据来源:相关年度的赤壁统计年鉴(五)产业园区建设明显加快近年来,赤壁产业园区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配套设施逐渐健全,有力推动了产业发展。目前,赤壁市拥有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赤壁经济开发区)和1个副县级开发区(蒲纺工业园赤壁经济开发区内初步形成了电力、起重机械、纺织服装、绿色食品、新型材料和纸品六大产业集群,纺织服装和起重机械成为开发区两大主导产业。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纷纷登陆:香港华润集团、香港大诚集团、中铝集团、盛宇集团、华舟重工等竞相落户,据统计,2012年,开发区完成生产总值144亿元,占工业生产总值的38.26%,固定资产投资29.9亿元,实现税收2.4亿元,新增就业1800人,新增工业用地3222亩。蒲纺工业园主要以纺织、印染、服装为主导产业。2012年,园区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6.2亿元,占工业生产总值的9.6%;实现新增规模企业数2家;上缴税收突破2300万元;新增固定资产投资3.76亿元;就业人数达5000人左右。(六)工业化进入加速阶段根据钱纳里的“标准工业化结构转换模式“,从人均GDP指标来看,2011年赤壁市人均实际GDP为5296美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4.6:49.4:36,已经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但是,2011年赤壁市制造业增加值占总商品增加值比例为37.8%,城镇化率为48.1%,表明赤壁市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渡阶段(见表3-l)o综合考虑,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不断深化,赤壁市工业化正处于全面加速阶段。表3-12011年赤壁市工业发展阶段测度指标前工业化阶段工业化推进阶段后工业化阶段赤壁初级阶段中期阶段后期阶段人均GDP(美元)882-15201520-30403040-60806080-1140011400-182405296产业结构A>IA>20%,且A<IA<20%,且I>SA<10%,且I>SA<10%,且KS14.6:49.4:36就业结构60%以上45-60%30-45%10-30%10%以下制造业比重<20%20%40%40%-50%50-60%60%以上37.89%城镇化率30%以下30-50%50-60%60-75%75%以上48.1%资料来源:郭克莎,中国工业化的进程、问题与出路。中国社会科学,2000(3)和海纶律斯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发展政策整理而成。注:A、I、S分别代表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的比重。与此同时,赤壁市工业化发展阶段快于周边区县域Q根据测算,咸安与赤壁类似,现阶段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而嘉鱼、临湘处于工业化初级向中期过渡阶段;通城、崇阳、通山、洪湖、岳阳等5县市现阶段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仍以重化工业为主(见表3-2和图3-6)。图3-62011年赤壁市与周边区县市工业化发展阶段测度的空间分布示意图表3-22011年赤壁市与周边区县市工业化发展阶段测度指标赤壁咸安嘉鱼通城崇阳通山洪湖岳阳临湘人均GDP(美元)529641915637246623112094202531263815产业结构14.6:49.4:3613.3:52.4:34.320.5:54.7:24.821.8:43.7:34.526.6:32.7:40.716.5:28.2:55.234.4:31.6:34.122.9:49.7:27.415.8:57.1:27.1就业结构(农业结构)24.49%26.48%27.78%31.67%31.25%13.89%制造业比重37.89%39.70%42.80%44.51%48.79%36.20%26.25%21.40%24.51%城镇化率41.80%57.11%33.47%28.01%32.54%25.32%31.55%38.34%41.91%工业化阶段中期阶段中期阶段初级向中期过渡阶段初级阶段初级阶段初级阶段初级阶段初级阶段初期向中期过渡阶段数据来源:相关年度的赤壁市统计年鉴、咸宁市统计年鉴、嘉鱼县统计年鉴、通城县统计年鉴、崇阳县统计年鉴、通山县统计年鉴、洪湖市统计公报、岳阳市统计年鉴、临湘市统计年鉴、湖北省统计年鉴九二、优势条件(一)区位交通优势明显赤壁市西临长江,东望九宫山,北倚省会武汉,南临湘北重镇岳阳,扼潇湘咽喉,控江夏通衢。它既处于武汉城市群和长株潭城市群的经济技术辐射圈上(见图3-7),又处于长江经济带的中段(见图3-8),天然地成为南北交通要冲,省际交流窗口,平原山区纽带,素有“湖北南大门”之称。伴随着京广铁路、武广高速铁路、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贯穿全境,交通条件的极大改善使得该区域拥有巨大的区位交通优势。图37赤壁市区位优势图湖北长江经济带图3-8湖北长江经济带的示意图(二)生态环境本底优质赤壁市气候温暖湿润,水资源较为充裕,境内大小湖泊22个,水面面积13.96万亩。据统计,2012年赤壁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3651立方米,高于湖北省和全国平均水平。赤壁市生态环境优良,森林覆盖率42%,堪称“天然氧吧”,被授予“湖北省森林城市”称号。据统计,无论是万元工业增加值CoD排放量,还是万元工业增加值S02排放量,2012年赤壁市在全省的排名上升幅度最快区县之一(参见图3-9和图3-12)。此外,根据收入水平和环境污染指数的测算后发现,赤壁市在全省处于“高收入一一低污染”状态(参见图3-13)。由此可见,赤壁市虽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但是相对而言,生态环境本底优良。IINodataI10.065.00I5.0115.001S.01-25.0025.01-19221图3-92008年湖北省万元工业增加值COD排放量的空间分布图I10.19-24)02.01-4404.41-9309.80-45.00图3-102012年湖北省万元工业增加值COD排放量的空间分布图896”N18.73%18.74% 42.88%42.89% 91.99%吕=图3-112008年湖北省万元工业增加值SO2排放强度的空间分布图吕=,2.72%-4.90%4.91-894%8.95%22.49%图3122012年湖北省万元工业增加值SO2排放强度的空间分布图5000神农架竹山县e通城县2.4Pa六旦应城市竹溪百五峰县2.2建始县来凤县<团风县秣归县嘤县通山县房县1.81.6云梦县汉川市红耀蹩需春县,警子湖区L2罗田县鹤峰县武穴/羊市15000%三g000孝日恩螂f即新县孝南区黄微环境综合指数兴山县鄂城区大冶市

    注意事项

    本文(赤壁市产业发展规划.docx)为本站会员(李司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