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西方国家与民族状况.ppt

    • 资源ID:5837120       资源大小:399.50KB        全文页数:45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西方国家与民族状况.ppt

    西方各民族历史文化,二、三大文明系统 我们上文已经指出,欧洲文明历史悠久,它可以划分为三个大的文明系统:其一是地中海文明系统。欧洲南部的地中海是西方文化的起源地。地中海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之间的海洋,们于欧亚非三大陆之间,交通位置极为重要。古代希腊人最早是以地中海东部的爱琴海中心,创造了爱琴海文明。从公元前8世纪起,古代希腊城邦国家大批建立,雅典是其中文化最为发达的城邦之一。希腊人开拓了广大的海外殖民地,成为西方古代文明中心。自公元前492年开始,地中海文明的希腊与东方帝国波斯之间进行了长期的战争,最后,实行城邦民主制度的希腊人战胜了君主专制的波斯帝国,胜利极大的鼓舞了希腊人。战后,希腊文明进入历史发展的高峰,直到公元前4世纪前期才开始衰落。意大利半岛上的罗马人在公元前6世纪创造了发达的罗马文,明,罗马人军事力量强大,在征服了马其顿与希腊之后,于公元前2世纪中期,建立起罗马共和国。罗马共和国是奴隶制的共和国,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繁荣之后,公元前30年,罗马改为元首政治,从共和国变为帝国。罗马帝国经历了两个世纪的和平发展,逐步衰落,分为东西罗马两个部分。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在欧洲蛮族入侵之中崩溃。罗马帝国对于西方文化意义重大,罗马帝国分裂后,西罗马帝国的诸民族形成相近的文化传统,这一文化传统其实就是日后西方文化的根基。中世纪之后,意大利以文艺复兴运动影响全欧,欧洲的工业化中,意大利再次成为最早的工业化民族,并且向欧洲其他地区扩散,所以说,地中海地区一直在欧洲发展中居于重要地位。其二是西欧文明系统,文明与文化意义的西欧可以将地理学上的英、爱尔兰、法、比、荷、卢森堡等国与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德国、瑞士,南欧的希腊、意大利、梵蒂冈、西班牙、葡萄牙、马耳他、列士敦士登、圣马力诺、摩纳哥、安道尔等国包括在内。主要是从阿尔卑斯山到比利牛斯山的东西方向,从多,瑙河到斯维瓦河,再到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南北方向,其范围包括了整个大西洋地区,这一地区有比较相近的人文社会与生活习俗。大约从12世纪到16世纪前后,西方文明中心从地中海地区转移到了西欧地区,以西欧国家为中心,取代了地中海地区国家的领先地位,建立起大西洋文化,原地中海国家也逐渐融入大西洋文化。西欧地区气候相对温暖,交通便利,工业化之后与北美洲一起成为世界经济发达地区。其三是东欧文明系统,欧亚大陆的东部地区,土地广阔,主要大国俄罗斯曾经在这里建立起沙俄大帝国的势力范围,俄罗斯的领土横跨欧亚两大洲,它的经济政治中心贪玩国家西部的欧洲地区,东部是世界上最寒冷的西伯利亚地区,属于亚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俄罗斯甚至扩充到中亚等地。东欧文明历史上曾经受到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的影响,基督教的东正教等在这里占有重要地位。这一文明的国家包括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巴尔干地区民族与阿尔巴尼亚等。俄罗斯位于欧洲东部,与东欧诸国历史渊源极深,但也有人认为,俄,罗斯现在并不应当属于东欧国家,而应当是一个独立的文化系统,当然,这只是一种可供参考的说法。此外,关于乌克兰、白俄罗斯与波罗地海三国应当归属于哪一个具体的文化系统,目前还没有完全固定的说法。东欧是古代斯拉夫人的居住地,斯拉夫文明是这里的主要民族文明。斯拉夫文明分为三个主要支系:西斯拉夫人即波兰人、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他们居住于东部欧洲与西部欧洲交界的地区,主要是现在德国的易北河东、奥得河与维斯瓦河之间的地区。斯拉夫人国家古代实行农村公社制度,或是从氏族社会直接进入封建国家。西斯拉夫文化上虽然以斯拉夫文化为主,但历史上受西欧文明的影响相当深。东部斯拉夫人包括俄罗斯、白俄罗斯与乌克兰,他们主要居住于德涅斯特河东、第聂伯河以西,黑海以北的地区。东斯拉夫人以东正教为主要宗教,同时,俄罗斯地跨欧亚两大洲,与东方文化有较深的渊源。在所有斯拉夫人中,东斯拉夫人受到西方文化影响较少,直到近代以后,与西欧的联系才密切起来。,南部斯拉夫人包括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黑山和马其顿等民族。南部斯拉夫人同样与希腊罗马文化有密切关系,他们经历了神圣罗马帝国、拜占庭与奥斯曼帝国等多种统治与侵略,所以富于反抗,民族性格坚强。但巴尔干半岛集聚了众多的不同信仰与历史传统的民族,相互间的冲突经常引起世界的关注。值得注意的是,罗马帝国崩溃之后,中世纪欧洲各国之间的交往相当频繁,政治经济格局变化很大,原来的地中海文明诸国逐渐与西欧国家合在一起。宗教改革之后,启蒙主义等各种思潮不断从西欧向东扩散,东欧各国受到极大影响。进入近代社会,随着工业化的推进,东欧与西欧国家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相当多的东欧民族受到大西洋文化的影响,已逐步融入其中。了解欧洲国家的自然与历史状况,就可以深入理解其文化特性的形成与来源。由于欧洲有大致相同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它们具有基本相同的文化特性,包括共同的主要宗教信仰、民族与人种、类似的生活习俗等方面,深谙西方文明特性的中国学者严复,就曾经说过:不惮艰险而乐以从军走海上者,欧洲之民,大抵如此。而图敦、日耳曼之种尤然。此其与中国所甚异而绝不同者也。欧罗巴能雄视五洲以此。支那常恐为其所逼而终不足自存者,其端亦在此。南京大学历史系、国营红卫机械厂严复诗文选注注释组选注:严复诗文选注,220221页,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75 这种说法虽然并不一定完全正确,但对于了解欧洲历史文化也可以作为一种参考。世界各大洲都有海洋,各国沿海也都有渔民,但是在世界大洋上远航的民族并不多,欧洲民族在这一方面所起的历史作用是相当重要的,这也是历史事实。但是也无可讳言,进行海外扩张,开拓殖民地,也是从古代希腊开始的一个传统。同时也要看到,欧洲各国的文明系统又各有不同,特别是由于宗教流派、民族传统与性格、社会生产与经济形态等差异的存在,各国的文化系统又可谓各有特色。如果从历史唯物主义观念看,决定一个民族文化特性的并不全在于其自然与人文环境,而主要是其社会生产方式与经济发展的历史阶段特性,西方文化当然也不例外。西方文化之所以能在世界文化发展中取得先进地位,归根结底是由于它的工业化社会生产,它较早的发展了资本主义。这样才可能使它能够掠夺世界各殖民地国家,积累财富,成为发达国家,这是我们研究西方的认识前提。三、欧洲国家的种族与民族 欧洲人的种族主要是白种人,也就是欧罗巴或称为高加索人种。他们骨骼比较高大,最突出的特征是头颅形状前后狭长,与亚洲人的扁平形、非洲人的圆形不同,肤色多数较浅。这一人种一般头发柔软,多为黄、灰色,高鼻深目,口形扁,嘴唇平,低颧骨,面庞较窄,体毛多。但是如同其他种族一样,这并不是一个单一的种族。欧洲历史久远,早自旧石器时代起,就有无数古,代民族在这里生活。在比利时、法国和德国都有古人类遗迹发现,德国海德堡人是大约五十万年前的古人类,这证明欧洲是古人类居住地。世纪在欧洲相当多的地区发现了尼安德特人的遗骨,这一人种大约生活于7万年前的中更新世晚期。一般来说,欧洲人的种族可以分为4个大的区域:(1)大西洋人,主要位于西欧或欧洲西北部;(2)地中海人,主要位于地中海区域或是欧洲西南部;(3)白海人;主要位于欧洲东北部接近北冰洋的地区。(4)高加索人,主要分布于欧洲东南部与俄罗斯。不同人种在肤色、头发、身材与五官方面都有区别,也有语言文化与宗教信仰方面的差异。其发展趋势是从西向东,从北向南,人种肤色加深。其起因相当复杂,主要是与北方日照时间相对少等因素有关。另外,东方的亚洲蒙古人与南方具有非洲人种特征的人,以及与西方人种间的相互通婚,造成人种的差异,也是一个原因。具体来说:,(1)大西洋人,即从大西洋到波罗地海地区的北欧人与西欧国家民族,外形特征比较突出,身材高大,肤色白,碧眼金发,体毛多而密.这些人以英法德荷等国居民为主,他们多数是日尔曼民族与罗曼语民族。(2)地中海人,西班牙、葡萄牙、法国与意大利南部的人民是所谓地中海人,他们的主要特征是眼睛已经变成深色,头发与皮肤等颜色也较深。头发是卷曲或是有波纹。他们的身材在中等以上。头型仍然是欧洲人所共有的前后较长的特点,面庞不宽,鼻子高而突出。这一人种主要分布于法国南方、意大利与西班牙,另外,葡萄牙人也应属于此类,但相对来说,肤色显得深,具有尼格罗人种的一些人体特点。(3)白海人,即所谓白海波罗地海人,包括芬兰,立陶宛、拉脱维亚、卡累利阿、维普斯、一些俄罗斯与白俄罗斯地区。他们身材比波罗地海以西的人显得较矮,其骨骼粗大,身体显得更为结实,脸庞宽,肤色也显得较深一些。(4)高加索人也称为巴尔干高加索人,他们分布于巴尔干半,岛,奥地利南部,高加索地区、意大利南部与希腊北部地区,与地中海人相似,只是面庞宽一些,头型则显得短,鼻子中部高。欧洲人的种族其实相当复杂多样,只能作最简要的划分,相当多的国家民族都是多种族混融而成,同时,每一个国家中几乎都有各种民族与种族。特别是一些中部欧洲国家,其人种混杂现象十分严重,例如德国、奥地利、捷克、波兰、乌克兰、俄罗斯与白俄罗斯等国家都具有多种种族。这些种族长期共同生活,互相通婚,种族特征已经不明显,也有人将这些国家地区的人称为阿尔卑斯人或中欧人。必须说明的是,种族与民族问题在欧洲如同在世界各地一样,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回避这种现象的存在是毫无意义的。欧洲的各个种族与各个民族共同为欧洲的进步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他们都是欧洲的主人。任何种族歧视都是不公平的,只有坚持种族平等,才会有欧洲的繁荣。欧洲人种虽然数量比较多,但是欧洲民族与世界其他地区相比较,并不算太复杂。欧洲共有160多个民族,只有俄罗斯人是,欧洲的人口巨人,拥有以1亿以上的人口。其余另有13个民族是千万人以上的,即英格兰、法兰西、德意志、意大利、乌克兰、波兰、西班班牙、葡萄牙、罗马尼亚、匈牙利、荷兰、捷克与希腊。其余的欧洲民族中,有50个是超过1万人的。欧洲民族分布中有一个重要特点,即所谓民族国家,也就是以一个民族为一个国家。这是近代欧洲历史所形成的特点,19世纪之后,西欧首先成立了现代意义的民族国家,这种思潮影响到其他地区。但是,所谓民族国家有名无实,没有一个国家是绝对由一个民族组成的,即使最纯粹的民族国家也是多民族的。相对来说,东部欧洲国家中,民族更为多样。但是无可否认,欧洲国家民族相对单纯,有的国家中,某一民族可能占到全国人口的90以上甚至更高。希腊、葡萄牙、冰岛、丹麦、爱尔兰、德国、匈牙利、德国等国就是这种以一个民族为主的国家。但多数国家并非如此,其中又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主要民族占到国家人口的多数甚至达到80以上,包括法国、芬兰、罗马尼亚与法国。第二类国家中,没有一个单一民,族人口能达到80以上,特别是在英国和西班牙这样的国家中。其余一些国家,根本谈不到以某一民族为主,瑞士、荷兰、比利时等国,没一个民族能被看成是主要民族。所以这些国家中民族主义不易于培养,排外情绪也不太强烈。此外,还有民族较多的俄罗斯与前南斯拉夫等国,虽然经历了变化,但是俄罗斯的民族仍然将近一百个,不但在欧洲,在世界上也是民族较多的国家。四、主要语种与语系 公元前1000年前后,腓尼基人(pheniciens)发明字母,向各国传播,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欧洲各国的语言逐渐走上以拼音文字为主的道路。这是欧洲语言文字的重要特点之一,这里是世界上拼音文字最普及的地区。古代希腊创造的希腊文字是一种把字母与元音对应起来的发达文字。罗马帝国时代,拉丁文成为西方统一的语言文字,是西方历史上的“书同文”。在封建社会中,欧洲各民族基本上采用拉丁文。现在世界上以拉丁文为基础的字母表共有70多个,其中30多个是欧洲语言所使用的。可,以说,欧洲是拉丁文的故乡,拼音文字是相当普及的。让(Georges Jean)这样评价世界文字的地理分布:,采用拉丁字母书写的语言非常之多,分属不同语系。使用拉丁字母的地区,分布也最广。拉丁字母的历史中心在西欧,但是它扩展至南北美洲、大洋洲和整个南半球。它和阿拉伯文字争夺北非,通过土耳其和前苏联各共和国,闯进了亚洲,在那时占居了一些据点。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使用拉丁字母的,总数约为962亿(按照惯例,不区分会书写和不会书写的人)。希腊字母和从它派生出来的斯拉夫字母(西里尔字母),主要通行于中欧和东欧,约有2亿人使用 文字的地理分布不像语言那样复杂。在历史上,文字的民族主义可能远不及语言的民族主义强烈。尤其在近一个世纪,使用拉丁字母的地区大幅扩张,俨然拼音文字的主流。乔治 让(Georges Jean):文字与书写思想的符号,208页,曹锦清、马振聘译,上海:上海世纪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除了汉字之外,拉丁文字母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也是使用最为广泛的文字。欧洲语言有5个语系,即印欧语系、乌拉尔语系、高加索语系、阿尔泰语系与闪含语系。(1)印欧语系是世界最古老的大语系,它包括三个大的语种与三种单独的语言。这三种单独的语言是希腊语与阿尔巴尼亚语、克尔特语,这三种语言都是古代语言在现代的保存并使用的语种,希腊人的语言文字曾经是欧洲最重要的语言,但是很早就被拉丁文所取代,拉丁文字是在希腊字母的基础上发展的起来的,希腊语言文字是欧洲语言的母体,包括斯拉夫语言文字也都借鉴了希腊文。但是多数国家早已经不使用希腊语,当代仍然在使用希腊语的人口大约有1千万左右。而阿尔巴尼亚语是古代色雷斯语遗留下来的,这种语言早已经灭亡,只有阿尔巴尼亚仍然在使用经过拉丁与希腊语作用后的这种古代语言。克尔特语即是古代的高卢人所使用的语言。三种大的语种即日耳曼语、罗曼语和斯拉夫语。,日耳曼语系分布于北欧、中欧与大不列颠地区,西部与北部日耳曼语还有一些不同。西欧主要是荷兰、英格兰、苏格兰、奥尔斯特、弗里斯、佛拉芒、阿尔萨斯、卢森堡、奥地利、德意志与说德语的瑞士人。北欧的一些民族如丹麦、挪威、瑞典、冰岛等地使用的语言同为日耳曼语,但与西欧的国家是不同的。日耳曼语系是欧洲最大的语系之一,使用人口约为2亿,约占欧洲人口的13强,次于斯拉夫的俄罗斯语。罗曼语分为两大语种,一是西罗曼语,在西欧与南欧国家中通用,法兰西、意大利、说罗曼语的瑞士人,西班牙、葡萄牙、瓦隆、加泰隆、列托罗曼、卢森堡、科西嘉等国家与地区的民族。另一种是东罗曼语,主要是东欧国家,包括罗马尼亚、摩尔多瓦、塞尔维亚与巴其顿的阿罗蒙人,人数不多。罗曼语的民族人口总数不足2亿人,略少于日尔曼语,大约也占欧洲人口的13略强。斯拉夫语是东欧与东南欧国家的语言,主要有东斯拉夫语、西斯拉夫语与南斯拉夫语。东斯拉夫语分布于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西斯拉夫语的民族是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南斯,拉夫语则用于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马其顿、黑山、波斯尼亚等巴尔干地区。印欧语系的民族占了欧洲人口的大多数,大约有近5亿人口使用印欧语系,占欧洲总人口的绝大多数。印欧语系是世界古代语言中极有影响的,18世纪比较语言学的重大发现即是,古代印度的梵语与古代欧洲的希腊语是同源的,推测是由于雅利安人的南迁,使得这一语系从欧洲流传到亚洲的印度,这一发现揭开了世界文明交流史上的秘密,印欧语系也因此得名。(2)乌拉尔语系的主要民族是匈牙利人,芬兰人、爱沙尼亚人等,除了这些国家之外,欧洲历史变迁中,一些散居于不同国家的民族也属于这一语系。首先是匈牙利人,即所谓的“马扎尔人”(Magyar),他们是典型欧亚人种混合型。据有的学者考证:,Magyar人的祖先曾居住在乌拉尔山脉,和伏尔加卡玛奥卡河流域的森林地带;他们与西西拉利亚鄂毕河流域的Vogul人和 Ostiak人,在语言上有亲缘关系。由于某种不见诸记载的原,匈牙利民族历史上经历了多种苦难,以后又曾经被成吉思汗的孙子拔都所征服,并且经历了德意志人的大移民,16世纪之后基本上被奥匈帝国所控制。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又为德国法西斯所占领,经历了多民族与帝国的侵略。所以匈牙利人语言复杂,其语言属于乌拉尔语系的芬兰乌戈尔语,人民流散于东欧罗马尼亚、,使他们迁徒到南方的草原地带。在9世纪时,Magyar人和一些突厥部落,在黑海北岸结成了一个名为On-Ogur(突厥语“十箭”)的部落联盟,这个名字邻近的斯拉夫人讹读为Vengr,而其谐音即是今天世人皆知的Hungary。根据欧洲的历史记载,在此后的半个多世纪中,Mygyar人仍以其游牧部落的快速袭击能力骚扰西欧各国,并曾引起西欧地区的一片恐慌。但是在953年,他们在巴伐利亚地区被日尔曼人决定性地击败,此后他们便退守家园,开始农耕生产,并皈依基督教,从而在文化和意识上开始转化为欧洲居民的一部分。美 朱学渊:中国北方诸族的源流,2页,北京,中华书局,2002,捷克等国家,仍使用其语言。萨阿米人是分布于芬兰、挪威和瑞典等国家的民族,他们居住地偏北,也属于乌拉尔语系。俄罗斯的一些少数民族也属于这一语系,如莫尔德瓦人、卡莱利阿人、科米人、乌德穆尔特人等。乌拉尔语系总人口大约为2000万。(3)阿尔泰语系主要居民是土耳其人,除了土耳其之外,他们也生活于东欧国家中。另外有加告兹人、鞑靼人、巴尔基尔人、楚瓦什人等,他们的人数在欧洲大约为300万人。(4)高加索语系民族生活在俄罗斯的北高加索地区,这是一个从古代起就居住着多个民族的地区,其中如印古什人、车臣人、阿迪盖人、切尔克斯人、卡巴尔达人等,还有达格斯坦共自治共和国的阿瓦尔人、列兹金人等。(5)闪含语系起源地不在欧洲,它来自于亚洲。目前在欧洲的民族中,马耳他岛上的马耳他人,分布在东欧的犹太人都属于闪含语系。但他们两个民族的语言又有所不同,马耳他人的语言近似于阿拉伯语的一种小方言。而犹太人的语言是希伯莱语,属于,闪含语。欧洲语言分布的总体特征是通用语言较多,如印欧语系的德、英语、法语等都是世界多民族共用的语言,美国与加拿大都在使用这些语言,欧洲许多国家也在通用这些语言。另外,双语或是多语现象较为常见,在俄罗斯各共和国,民族与语言与公共语言俄语通用,东欧国家中以第二语言为俄语的民族也相当多。此外,欧洲居民通晓多种语言者较多,欧洲各国之间交通便利,共同的宗教,共同的历史文化基础,使得居民通多种语言者多,马耳他国家规定的官方语言是马耳他语与英语,其实意大利语在这个国家中相当普及。生活在欧洲多个民族交界地区的人们更是多种语言并用,例如具有独特文化传统的巴斯克人,会说西班牙语、法语、意大利语等多种语言。欧洲的历史与现实使得多种语言之间的交叉使用超过了世界其他地区,这也是欧洲文明的一个特色。五、欧洲国家的主要宗教及其分布,基督教是欧洲最主要的宗教,它在欧洲的分布与欧洲历史和宗教历史都有密切关系。同时也与国家政治与语言体系有一定联系。西欧与西南欧洲是天主教的根据地,罗马所在地意大利从历史上就是天主教的中心、教廷就设在梵蒂冈。西班牙、葡萄牙、法兰西与瓦隆人都是天主教徒,他们都属罗曼语系。除此之外,奥地利与部分德意志人,荷兰人与佛拉芒人、卡森堡人也都是天主教徒,他们属于日尔曼语系。波兰人、捷克人、斯洛伐克人、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人以及一部分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他们虽然是斯拉夫语系的民族,并且生活地区与东正教徒们交错在一起,但他们仍然坚持天主教信仰。匈牙利人、巴斯克人与爱尔兰人也都是天主教徒,最有意思的是,马耳他人虽然从语系上属于阿拉伯语,但是他们是天主教徒。德国是宗教改革运动的发源地,也是新教的大本营,大数德国人是信仰新教的,特别是路德派是主要教派。1517年德国教士马丁路德(14831546)领导德国人进行宗教改革,成为基督,教历史上最重要的革命,德国新教成立以后,传播到欧洲各地。现代欧洲国家中,拉脱维亚人和爱沙尼亚受到其影响,信仰新教的路德派,而荷兰人与瑞士人中则以加尔文派较多。英格兰人以英国国教即圣公会为主要宗教。新教分布的主要地区是在中欧、北欧与不列颠地区。包括瑞典人、冰岛人、丹麦人、挪威人与苏格兰人等大多数是新教徒。从这里也可以看出16世纪的宗教改革、文艺复兴与工业化一样,是西方历史文化的一次重要改革。基督教中的第三大势力是东正教,这是盛行于东欧与巴尔干半岛的宗教。1054年产生,由于当年基督教分为了东西两派。西方基督教供奉罗马教皇,它的地区主要是拉丁语国家。而东正教则是由拜占庭所控制。东正教使用希腊语或是本民族语言,所以被称为希腊正教。公元16世纪末末期,莫斯科主教宣布脱离君士坦丁堡的控制,独立为俄罗斯正教,使用古斯拉夫语言。从此之后,东正教的其他一些国家也相继独立。其中以东斯拉夫人最多,俄罗斯人、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多数信仰东正教。南斯拉夫人包括塞尔维亚人、黑山人、马其顿人、保加利亚人、希腊人、,摩尔多瓦人等也都是东正教徒。欧洲的第二大宗教是伊斯兰教,但是民族分布较散。过去只有阿尔巴尼亚是一个以伊斯兰教为主要宗教的国家,近年来独立的波斯尼亚也是一个以伊斯兰教为主的国家。土耳其人信仰伊斯兰教,其居民分散居住在东南欧的一些国家之中。俄罗斯境内的伊斯兰教民族集中于北高加索地区与伏尔加河流域,如鞑靼人、巴什基尔人、车臣人、印古什人、阿维盖人等,他们大多数是阿尔泰语系的民族。近年来,这些民族由于与俄罗斯主要宗教东正教之间的信仰不同所引起的冲突正在受到关注。欧洲是犹太教等民族分布最广的地区之一,但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起,欧洲犹太人就开始大批地迁住美国与以色列,现在这两个国家是犹太人最集中的地区。,欧洲在自然与人文环境?它们如何促进了欧洲文明的形成?简述欧洲三大文明系统之间的异同。决定一个民族文化特性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为什么?,本节思考题,第二节 部分西欧国家,无论历史还是现实,西欧国家在西方文化中都有重要的地位,我们有必要先对西欧国家进行重点研究。从古代到今天,不仅西方的概念在发生变化,西方的核心地区西欧的概念也是经历了三次大的变化,范围不断扩充。在东西方历史上,第一个西方是指希腊与爱琴海文明,也包括了以后的罗马帝国,这是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波斯战争之后产生的概念。其余的西欧国家只是在罗马帝国时代才真正进入了西方的地理范围。第二次变化是中世纪开始,西方的概念再次变化,西罗马帝国成了西方的主体,这时的西方已经以西欧地区为中心,原有的地中海文明也逐渐与西欧文明结合了起来。第三次变化则发生于20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与西欧的概念再次扩大,其中的西欧已经包括了英、爱尔兰、法、比、荷、卢森堡等国,并且将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德国、瑞士,南欧的希腊、意大利、梵蒂冈、西班牙、葡萄牙、马耳他、列士敦士登、圣马力诺、,摩纳哥、安道尔等国包括在内,共有24个国家。主要是从阿尔卑斯山到比利牛斯山的东西方向,从多瑙河到斯维瓦河,再到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南部。与历史上相比,这可能是最大的西欧区域划分,仅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西欧在西方文化中的地位提升与西欧的扩展。由于篇幅关系,不可能对于西欧所有国家进行逐一介绍,只能对其中部分国家的状况进行概括性的说明。一、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在欧洲大陆的西北角,通向大西洋的海路口有一个大岛不列颠,这里原本与大陆相连,上古时代的地质变化,使得不列颠岛与大陆分离,中间出现了一个海峡,这就是今日的英吉利海峡。不列颠岛就是今日的英国,英国人喜欢称其为大不列颠。岛上的原住民是创造了巨石文化的民族,但已经很难考证。最早进入大不列颠岛的是凯尔特人,距今4000年前他们已经在岛上生活。凯尔特人没有文字,其社会形态属于原始社会。公元前43年,罗,马皇帝凯撒带领罗马军队进入大不利颠,从此这里的成为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开始了文明社会的历程,这就是今日的英国。英国国家的全称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简称英国或是英格兰,也称为联合王国。英国其实是一个以大不列颠岛为主的岛国,领土面积包括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东北部与部分小岛,面积大约2442万平方公里,英国,伦敦大本钟,本土面积大约相当于中国领土的五十分之一左右。海岸线曲折,长度达到11450万公里。港湾密布,陆地中心距离海岸不超过120公里,有优越的航海条件,英国曾经是世界历史上的航海大国之一,它取代了伊比利亚半岛上的西班牙与葡萄牙,积极开拓海外殖民地。英国与欧洲大陆上的法国隔着英吉利海峡,来往方便,虽然严格意义上英国不是欧洲大陆国家,但人们住住不把它与欧洲大陆分开。大不列颠岛的西北高,东南低。奔宁山脉在英格兰的西北部,平均高度只有600米。泰晤士河经过首都伦敦流入北海,全长346公里,通航便利,伦敦是著名的世界大港。苏格兰以山地为主,中部比较平缓。西北高原上有尼维斯山,海拔1343米,是英国最高的山峰。全国的气候由于受到墨西哥湾暖流的影响,属于海洋性温带阔叶林气候,四季变化不大,温暖湿润。但全国地形复杂,气候也较为多样。英国的矿产资源主要是煤、铁、石油与天然气等,并不太丰富。地是灰化土,适宜于耕作。苏格兰与威尔士则以砂土地为主,宜于畜牧业的发展。英国现有人口约为,6000千人左右,其中英格兰人占人口的80以上。全国大多数人口集中于城市,可以分为7个大的城市经济中心区:伦敦区;以曼彻斯特为中心的东南兰开夏区;以伯明翰为中心的西部平原区;以里兹和约克夏为中心的西约克夏区;以利物浦为中心的麦西河区;以纽塞为中心的泰因河区;以加的夫与斯旺西的东南威尔士区。苏格兰地区则以格拉斯哥为中心集中了人口的三分之一,独立成为一个中心。英国的民族按居住地分为英格兰人(English)、苏格兰人(Scotch)、威尔士人(Welsh)与爱尔兰人(Irish)。英格兰人最多,约占全国人口的78左右,他们是欧罗巴人种,是由凯尔特人、盎格鲁人、撒克逊人与丹麦人所长期结合所形成的。主要居住于英格兰与威尔士。苏格兰人大约占全国人口的9左右,是由皮克特人、斯科特人、大不列颠人与盎格鲁-撒克逊人所形成。皮克特人是最早来到英国的凯尔特人中的一支,他们受到罗马文化的影响较小。斯科特则是罗马时代从欧洲大陆迁移到英国来的克尔特人,公元9世纪前后,斯科特人建立了苏格兰王国。盎格鲁,-撒克逊人进入苏格兰后,苏格兰开始受到英格兰的影响,1560年长老教会被立为苏格兰国教,从此为英格兰在宗教上分开来。1707年,苏格兰与英格兰合并为大不列颠王国。爱尔兰人主要是斯科特人,他们与伊比利亚人、诺曼人、盎格鲁-撒克逊人等通婚,形成了新的民族。他们的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4。威尔士人是由罗马时代的金姆里人与不列颠人所组成的,他们历史上曾经形成过自己的国家。13世纪末期,盎格鲁-撒克逊人占领了威尔士。威尔士人口占到全国人口的13左右,信仰公理会等教派。此外,英国还有犹太人等多种少数民族。19世纪的英国曾经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工业化国家,20世纪以来,它的领先地位逐渐为美国所取代,但英国仍然是一个工业强国。根据20世纪末期的统计,英国全国铁路线总长1万7千公里,公路37万公里,交通发达,运输便利。英语是英国的国语,但它的影响早已经远远超出了英国国境,成为了世界流行最为广泛的语言,世界上除了英国之外,美国、加拿大等国家也都讲英语,以母语为英语的人数多达3亿人。英,国广播公司即BBC所使用的英语是剑桥地方的发音,自然也就成为除美国式英语之外的英语标准语音。虽然英语号称世界语言,在国际事务中有最广泛的应用,但是英国人并不全说英语,威尔士、苏格兰北部的高原地区和北爱尔兰地区,仍然有相当多的民众说克尔特语、盖尔语等民族语言。在当代社会中,在英语的故乡,这些民族仍然在使用非英语的本族语言,足见这些民族十分珍爱自己的语言,重视保持自己的文化传统。二、法兰西共和国 在欧洲大陆西部的边缘,隔英吉利海峡与英国相望的是法兰西共和国,早在上古时代这里就有人类活动,已经发现了从旧石器到新石器时代的完整的人类文明遗址。大约3000年前,凯尔特人来到这里定居下来,罗马时代中,这里被称为高卢。公元前2世纪这里已经成为了罗马的一个行省,到公元51年,罗马人全部占领高卢。公元3世纪起,罗马人在高卢发展了农庄,建立了早期的手工业。公元5世纪时,古代日耳曼人中的法兰克人从来的中,欧居住地进入高卢,6世纪初期,法兰克人建立了法兰克王国的墨洛温王朝,从此,法国以法兰克人而得名,称为法兰西。法国,全称法兰西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France),西临大西洋,西北方就是英国,东南则是地中海,东北部与意大利、瑞士、摩纳哥、德国等国相邻,西南是西班牙与安道尔。领土总面积为551602平方公里,面积居西欧国家之首。法国的地势是西北低而东南高,全国以平原为主,而且大多为海拔250米以下的平原,巴黎圣母院,山地与丘陵地总共占全国土地的40左右。东南部的阿尔卑斯山平均海拔3000米上下,主峰勃朗峰高达4810米,位于法国与意大利之间。法国主要河流罗讷河及其支流顺山流下,水力资源较为丰富。西北部是丘陵与盆地,巴黎盆地在中央高原与丘陵之间,塞纳河与卢瓦尔河从中流过。沿着地中海分布着海岸平原。法国河流众多,塞纳河是北部的主要河流,它起源于东部的高源,流入英吉利海峡。此外还有卢瓦尔河、加隆河、罗讷河与发源于阿尔卑斯山的莱茵河。莱茵河从法国起源,流经德国到荷兰入海,全长1360公里,已经是西欧最大的河流了。法国气候温暖,属于海洋性气候,处于北纬43到51之间,基本上在温带地区。只有部分地区处于亚热带。在地中海与大西洋之间,海风与洋流调节了法国的气候,使这里温暖宜人。与邻近的英国相比,法国矿藏丰富,尤其是铁矿石储量极为丰富,居于世界前列,但质量不太高。此外还有铝钒土、煤、石油等储量较大的矿藏。不过其有色金属与稀有金属储量不高。法国总人口约近6000万,其中城市人口所占的比例大约为70,80之间,随着社会风尚的变化略有调整。法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与其他欧洲国家不同的是,欧洲一向以对外移民为主,法国的向内移民却相当多。法兰西人(French)约占法国人口的90,大约有5000万左右。由凯尔特人特别是高卢人同古代伊比利亚人、利古里亚人、西哥特人、勃艮第人、法兰克人等多个民族所形成,现在,他们统称法兰西人,是法国主要的民族。早在罗马帝国时代,高卢人其实已经与罗马移民结合在一起,这些罗马化的高卢人就是当代法兰克人的主体。到公元9世纪时,法兰克帝国分裂之后,法兰西民族开始形成,这是法国民族国家的开端。10世纪初期,诺曼底人从北欧入侵法国,建立了诺曼底公国。这样,由于南部法国深受罗马文化影响,南北之间形成差异,北方称为法兰西人,南方为普罗旺斯人即南法兰西人。直到12世纪,分裂已经的法国终于统一,建立了强大的王权统治。14世纪到15世纪,法国与英国之间爆发英法战争,由于时间长达百年,号称百年战争。15世纪末,法国领土最终统一,16世纪,法国成为西欧最大的王权国家。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之后,现代意义上的法兰西民族与民族国家才真正成立。大革命期间,取消了国内税卡,与行会,工商业从业的自由完全开放,统一币制与度量衡,改革了兵役与征税制度,法国大革命中,建立了全国统一的语言。从此法兰西语言成为国家的语言与民族的骄傲。如果从民族构成而论,法国的移民相当多数加入法国国籍,据估算,现代法国人口中大约有三分之一是外来移民的后裔,这种人口状况在欧洲各国中并不多见。阿尔萨斯人居住在与德国相邻的阿尔萨斯与洛林地区,约占全国人口的27左右。阿尔萨斯人的祖先是日耳曼人,他们与当地的凯尔特人互相结合,形成了阿尔萨斯人。从17世纪起阿尔萨斯人归法国统治,但是,18711918年间,德国人占领了阿尔萨斯与洛林地区,并且在这地区推行德语。法国作家的作品中,曾经描写过这一历史过程。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战败,法国收回了阿尔萨斯与洛林地区。此外,居住于法国西部的布列塔尼半岛上的布列塔尼人;居住于科西嘉岛上的科西嘉人;居住在法国北部靠近比利时的敦克尔刻与阿兹布鲁克的佛拉芒人、居住在法国南部的比利牛斯山东部与西班牙交界地区的加泰隆人,居住在法国西南部的巴斯克人等,都是法国的重要民族。这些民,族各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并且长期坚持,这些民族因其独特的文化而为世界所重视。法语是法国的国家语言,它属于印欧语系中的罗曼语。由于历史上法国曾经是一个殖民主义国家,同时也由于法国发达的文学与文化所形成的多种原因,法语传播相当广,是国际交往的一种重要语言。法国重视法语的推广,经常与英语互相攀比,争夺国际地位。除了法国本土之外,世界上说法语的地区主要有:比利时南部,加拿大的魁北克、瑞士的部分地区、卢森堡、海地等。特别是非洲的一些国家由于曾经是法属殖民地等原因,法语一直是国家语言或是其中之一,如的塞内加尔、马里、几内亚、民主刚果、刚果、贝宁、布隆等,世界上使用法语的人口已经超过1亿人。从宗教信仰的角度来看,法国也是一个有特色的国家。天主教是法国最主要的宗教,天主教徒占全国总人口的大约80稍弱,特别是在法兰西人中,天主教是其主要信仰。全国分为17个教省与90个教区,设立8名红衣主教与百余名大主教,天主教在,学校中颇具势力,教会学校占到法国中小学的一半以上,特别是小学中,教会学校数量相当多。其余还有基督教新教中的加尔教派、路德教派在法国也有相当多的教徒。基督教于公元2世纪传入法国,法兰克人征服高卢之后,墨洛温王朝的统治者们以罗马天主教为自己的信仰,实行政教合一的政策,一直到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之前,天主教一直居于统治地位。1559年,法国的新教会联合起组成了国家新教会,就是所谓的胡格诺派。1598年在法国国王亨利四世的南特敕令中宣布,天主教是国家宗教,但是新教享有传教与举行活动的自由,新旧教徒在社会生活中平等,不得歧视新教徒。经过启蒙主义与法国大革命,教会的权力逐渐下降,1905年,法国正式宣布政教分离,结束了自中世纪以来的政教合一局面,标志着法国宗教与社会生活的一个新阶段的到来。东正教在法国约有50多万教徒,主要集中于巴黎地区,亚美尼亚正教徒有约20万人。伊斯兰教是法国第二大宗教,公元8世纪时,穆斯林曾经进入高卢西南部,从此伊斯兰教进入法国,目,前大约有200多万人,其中三分之一左右集中于巴黎。此外还有犹太教徒约50多万人,也主要分布于巴黎等地。三、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早在公元前1000年前,日耳曼人就已经生活在波罗的海周围,大约于公元前50年左右,日耳曼人进入到莱茵河流域并且在这里定居下来。公元476年,受到匈奴等游牧民族的压迫,日耳曼攻入罗马,罗马帝国灭亡。公元486年,法兰克王国成立,以后接受了基督教。公元9世纪,法兰克帝国分裂为三个部分,其中东法兰克王国以后建立了德意志王国,这就是德意志民族的来源。德国,全称德意志联邦共和国(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位置在欧洲中部,周边国家分别是北方的丹麦、东方的波兰与捷克,南边是瑞士、奥地利、西边是荷兰、比利时与法国,北方是英国。地扼欧洲之咽喉,位处交通中心。领土面积354072平方公里,总人口8000多万。德国三面都是陆地,只有,在北方有两个出海口,一个是北海,一个是波罗的海,海岸线长度只有1333公里。德国地形复杂,地势北低南高,北部沿海土地低平,南部则是巴伐利亚高原与阿尔卑斯山,莱茵河从南向北流过,全长1300公里。中部是山地,山脉都不太高,一般不超过600米。莱茵河流域是德国最富饶的地区,土地肥沃,气候温暖,宜于发展农业。这里也是德国工业集中的地区,化工工业、石化工业都在莱茵河域,近年以来,德国的高科技工业发展迅速,沿着莱茵河已经形成了颇具规模的产业带,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欧洲大河多瑙河从德国发源,其余还有易北河、威悉河与奥得河等较大的河流,这些河流大多都是穿越多国的河流。德国气候基本上属于过渡地带,它从西部欧洲的海洋性气候向东部欧洲的大陆性气候过渡,全国年平均气温为9C左右。德国主要的矿藏是煤炭与钾盐,产量都在世界占重要地位。而其他矿藏并不多。十分突出的是德国的森林资源丰富,全国森林覆盖面积达到国土的近三分之一,这些森林中相当多的是人工培育的,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德国人重视环境保护,爱护祖国林木,的优秀传统。德意志民族是德国的主要民族,人口达8000万以上,公元初年,莱茵河与奥德河流域的日耳曼人、克尔特人、列托人、普鲁士人逐渐混合成为了德意志人。公元843年,法兰克王国分裂使得东法兰克人独立起来。公元962年,罗马教皇为德国国王加冕为“神圣德意志罗马帝国”。虽然在中世纪经历了长期的封建统治,但是德国工商业发展仍然相当迅速。中世纪后期,以德国商人为主体结成的“汉撒同盟”显示了

    注意事项

    本文(西方国家与民族状况.ppt)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