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九课课件.ppt

    • 资源ID:5815341       资源大小:3.52MB        全文页数:50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九课课件.ppt

    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课程国家规划新教材,第四单元,自觉依法律己,避免违法犯罪,第九课 预防一般违法行为,一、自觉维护社会公共秩序二、杜绝不良行为,第四单元,自觉依法律己,避免违法犯罪,第九课 预防一般违法行为,【行为】胁迫、诱骗或者利用他人乞讨的;反复纠缠、强行讨要或者以其他滋扰他人的方式乞讨的。【处罚】前者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后者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一、自觉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第九课 预防一般违法行为,案例一,家里飙歌吵到邻居可能被罚款【行为】违反关于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行为。【处罚】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第九课 预防一般违法行为,一、自觉维护社会公共秩序,案例二,放狗吓唬人、咬人都要受罚【行为】饲养动物,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处罚】先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或者放任动物恐吓他人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驱使动物伤害他人的,依照本法第四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处罚。(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第九课 预防一般违法行为,一、自觉维护社会公共秩序,案例三,3.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第九课 预防一般违法行为,一、自觉维护社会公共秩序,1.违法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2.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要受法律处罚,这些行为是否属于违法?,乱穿马路的行为是一般违法行为吗?为什么?,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这些行为会有什么危害?,阅读教材第96页三组镜头,议一议:(1)你身边有类似事情发生吗?(2)你知道这些行为是违法的吗?,1.违法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凡是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或者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都是违法行为。,违法行为的内涵和分类,违法行为,性质、情节,危害程度,违宪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一、自觉维护社会公共秩序,谨记:违法无小事,违法行为含义、类别、后果、不同点与共同点,一、自觉维护社会公共秩序,1.违法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指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给予治安处罚的行为。,相关链接P109:特殊情形,2.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行为要受法律处罚,一、自觉维护社会公共秩序,最常见的一般违法行为是违反治安管理行为。那什么是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呢?,2.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行为要受法律处罚,方式,1.警告 对违法行为人提出的口头告诫。,2.罚款 强令违法行为人缴纳一定数额的金钱。,3.拘留 对违法行为人予以短期剥夺自由的处罚。,4.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 对违法者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照的处罚。,5.限期出境或驱逐出境 强迫违反治安管理的外国人在一定时间内离开中国国(边)境或将其驱逐出中国国(边)境的处罚。,(1)扰乱公共秩序行为,一、自觉维护社会公共秩序,2.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行为要受法律处罚,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于某通过各种形式散布谣言,声称某地某时要发生多少级的地震,在社会上传播,使部分公众产生恐慌情绪,影响了社会安定。公安机关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对扰乱公共秩序的于某处以10日拘留,并处500元罚款。,案例一,一、自觉维护社会公共秩序,2.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行为要受法律处罚,案例一,公共秩序,社会秩序,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危害:,破坏了社会稳定,导致正常的社会活动无法进行,损害他人的合法利益,给国家和人民造成损失,同时败坏了社会风气。,(2)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一、自觉维护社会公共秩序,2.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行为要受法律处罚,案例二,刘某、江某从小在铁道边长大。一次,二人打赌看谁能使火车紧急刹车争相搬石块扔进铁道的道岔里,幸而被扳道工及时发现,才避免了一次重大交通事故的发生。公安机关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有关规定,对刘某、江某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给予了治安管理处罚。,(3)妨害社会管理的行为,一、自觉维护社会公共秩序,2.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行为要受法律处罚,某中职学生徐某到公用电话亭打电话,发现自己的磁卡丢了,电话没打成。他一时气恼,竟然扯断了话筒线,又用脚踹碎了电话亭的一块大玻璃,保安把徐某带到派出所,徐某妨害社会管理的行为受到警告和罚款的处罚,案例三,5月1日凌晨,郑州至乌鲁木齐HU7816航班因天气原因延误,乘客朱某因不满航空公司安排,一时情绪激动,将一铁制隔离墩砸进柜台,并跳上售票柜台以暴力方式将某航空公司柜台的广告牌损坏,造成该航空公司柜台无法正常营运。机场公安机关首次依据扰乱机场秩序依法对“暴力维权”的朱某处以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一、自觉维护社会公共秩序,2.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行为要受法律处罚,案例四,3.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1)遵纪守法是每个公民的义务,要学法、知法、懂法和守法。(2)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一、自觉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在你发怒的时候,要紧闭人的嘴,免得增加怒气 苏格拉底,练习:阅读、讨论以下案例,思考回答,少年强子诈骗网友手机被警方处以行政拘留五日的处罚,但为什么不予执行行政拘留?警方对少年强子的此做法,是否意味着放任未成年人违法?,4月18日人民网-江南时报:3月27日晚上9时许,16周岁的外地少年强子(化名)在镇江市某网吧门口采用借打手机的方式诈骗网友价值800余元的手机一只,警方通过监控于3月30日凌晨1时许将其抓获。经审查,被警方处以行政拘留五日的处罚,但警方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不予执行行政拘留。,警方的做法,主要出于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考虑将对这些人今后成长的负面影响减少到最低,但又能通过对其起到教育和警示的作用,令其吸取教训防止再次违法,警方责令其监护人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并对强子严加管教及时予以矫治和正确引导,使其转变思想,走上正确人生道路,这并非意味着放任未成年人违法。对于70周岁以上的人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则是出于人道主义的考虑。年迈的人多身体较弱,若处以行政拘留,在自由被剥夺的情况下,有可能引发进一步的健康恶化或者其他隐患。对于怀孕或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的婴儿的妇女的规定,同样也是出于人道主义的考虑,体现了我国立法保护妇女儿童的一贯立场,也充分体现了改革开放的中国“以人为本”的执法理念。,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1条的规定,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下列情形之一,依照本法应当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一)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二)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初次违反治安管理的;(三)七十周岁以上的;(四)怀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婴儿的。,认清违法危害,课堂小结,违法无小事,刑事违法民事违法行政违法,危害,承担法律责任,1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程度有大有小,由于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较小,所以被称为()。,B,课堂练习,一、单项选择,A.犯罪行为 B.一般违法行为 C.严重违法行为 D.不良行为,A.2005年8月28日 B.2006年3月1日 C.2005年10月1日 D.2006年1月1日,2治安管理处罚法于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 议通过,于()起实施。,3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其中()是我国有关治安行政管理的最重要的一项法规,在维护社会治安、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守护神。,二、多项选择,此观点错误。违法是公民个人或者社会组织违反法律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犯罪是违反刑法规定,危害社会,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行为。违法不一定就是犯罪,犯罪就肯定违法了。违法不一定追究刑事责任,犯罪一般意义上是要被追究刑事责任的。高某的行为是违法行为,但尚不构成犯罪。,ABC,ABCD,1.全社会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2.严重不良行为危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3.加强自我防范,杜绝不良行为,第九课 预防一般违法行为,二、杜绝不良行为,二、杜绝不良行为,1.全社会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1.全社会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二、杜绝不良行为,方式,保护未成年人的方式:,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知识延伸,对未成年人法律有未成年人保护法(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自1999年11月1日起施行)等。未成年人享有哪些权利?,保护未成年人的原则;;,1.应当遵循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原则;2.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的原则;3.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的原则;4.坚持教育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二、杜绝不良行为,1.全社会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二、杜绝不良行为,2.严重不良行为危及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二、杜绝不良行为课程框架,(一)全社会保护未成年人的的健康成长。()未成年人()为什么全社会都要保护未成年人?()怎样保护未成年人?(二)严重不良行为危及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目的。(2)九种严重不良行为。(3)黄、赌、毒等不良行为及危害。(三)加强自我防范,杜绝不良行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经1999年6月28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0次会议通过,自1999年11月1日起施行。,二、杜绝不良行为,2.严重不良行为危及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对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第三十四条本法所称“严重不良行为”,是指下列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一)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二)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三)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四)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五)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六)多次偷窃;(七)参与赌博,屡教不改;(八)吸食、注射毒品;(九)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二、杜绝不良行为,2.严重不良行为危及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二)严重不良行为危及未成年人健康成长。,(3)黄、赌、毒等不良行为及危害。,探究活动三:竹生会怎么做?,“黄、赌、毒”的危害:毒害人的身心健康;诱使人违法犯罪;破坏人的家庭幸福。,新型毒品的危害,新型毒品的危害?吸食毒品的原因、法律后果?,(3)黄、赌、毒等不良行为及危害。,传播淫秽的读物或音像制品,是指通过播放、出租、出借、运输、传递等方式使淫秽的读物或音像制品得以散布、流传的行为。未成年人看淫秽的读物或音像制品极易受毒害,不但会导致意志消沉,无法安心学习,而且会诱发多种不良行为甚至犯罪。,(3)黄、赌、毒等不良行为及危害。,赌博是指以获取非法收入为目的,聚众进行以财物作抵押,就偶然的输赢决定财物所有权的行为。参与赌博不仅助长投机取巧、不劳而获的投机思想,造成有些人因嗜赌而倾家荡产,家破人亡,而且是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会诱发盗窃、抢劫、诈骗、甚至图财害命等犯罪,因而为国家法律所禁止。,“赌博”可区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作为犯罪的赌博,刑法上界定为,以营利为目的,聚众赌博、开设赌场或者以赌博为业的行为。第二种是指作为违法的赌博,是指违反社会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行为。这种赌博主要针对赌博活动的参与者,或者为赌博提供条件、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而不是组织者或以赌博为常业者。以上两种情况都是专项行动的打击对象。第三种是指亲朋好友之间、街坊邻居之间不以营利为目的、带有少量彩头的娱乐活动,以及提供棋牌室等娱乐场所并只收取固定的场所和服务费用的经营行为等。这种情况应当不以赌博论处。,赌博与娱乐的区别,1、从主观方面看,是否以营利为目的,赌博是构成赌博罪的主观要件;群众娱乐以休闲消遣为目的。2、从主体上看,群众娱乐多是家庭成员、亲朋好友间进行。3、看是否从中抽水获利,构成赌博罪客观上以“聚众赌博”、“开设赌场”或“以赌博为业”三种行为为限。,治安管理处罚法对赌博怎样处罚的?,第七十条 以营利为目的,为赌博提供条件的,或者参与赌博赌资较大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罚款。第七十四条 旅馆业、饮食服务业、文化娱乐业、出租汽车业等单位的人员,在公安机关查处吸毒、赌博、卖淫、嫖娼活动时,为违法犯罪行为人通风报信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生活瞭望台,想一想:在我们周围人身上存在着哪些不良行为?,二、杜绝不良行为,3.加强自我防范,杜绝不良行为,第十四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为:(一)旷课、夜不归宿;(二)携带管制刀具;(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四)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五)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六)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七)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八)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九)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容易引发未成年人犯罪,严重违背社会公德或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从身上具有不良行为开始的,二、杜绝不良行为,3.加强自我防范,杜绝不良行为,走上犯罪的道路,发展为到违法行为,违法,犯罪,课堂小结,杜绝不良行为,远离魔鬼,课堂练习,一、单项选择,B,B,C,二、多项选择,ABCD,A D,ABCD,BCD,

    注意事项

    本文(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九课课件.ppt)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