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综合布线标准及基础知识.ppt

    • 资源ID:5811917       资源大小:1.55MB        全文页数:184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综合布线标准及基础知识.ppt

    综合布线培训,II.综合布线标准,综合布线标准,根据综合布线的定义,该系统应是标准化的和开放的,这就要求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和实施必须符合有关的国定标准和行业规范。,国家和行业标准,目前我国已有关于综合布线系统的国家标准GB/T 503112000;还有一个行业标准YD/T 9262001。这是目前在我国具备法律效力的两个通用标准。两个标准的关系是配套使用。,协会标准,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在1995年颁布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ECS 72:95)。该标准在很大程度上参考了北美的综合布线系统标准EIA/TIA 568,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规范。但是协会标准只能作为参考依据,没有法律效力!,协会标准,该协会在1997年颁布了新版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ECS 72:97),该标准与国际标准ISO/IEC 11801:1995(E)接轨,增加了抗干扰、防噪声污染、防火和防毒等方面的内容,与旧版有很大区别。,其它地方性法规,北京和上海等地区还颁布了建筑和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技术规定等地方性的法规。,美国标准,EIA/TIA 568(初步的标准)EIA/TIA 568-A(5类及以下)EIA/TIA 568-A-5:2000(超5类)EIA/TIA 568-B(6类),国际标准,ISO/IEC 11801;两个修订文件:Am1:1999 Am2:1999 另外,还有欧洲标准:EN 50173,11801,ISO/IEC 11801:1995,信息技术建筑综合布线,这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和电工委员会1995年颁布的国际标准,预计在近期将颁布该标准的第2版,最主要的变化是将增加关于E级(6类)和F级(7类)的规范。,标 准对标准的具体认识,标准只是最低要求!,制订标准的相关机构,ANSI美国国家标准协会BICSI国际建筑业咨询服务公司CSA加拿大标准协会EIA电子行业协会,制订标准的相关机构,IEEE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SO国际标准化组织TIA电信行业协会等等,制订标准的相关机构,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数据通信技术研究所信息产业部北京邮电设计院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通信工程委员会,器件认证测试机构,UL保险公司实验室ETL电子测试实验室公司FCC联邦电信委员会NEC国家电气规范CEC加拿大电气规范,器件认证测试机构,CSA加拿大标准协会RZ信息产业部电信设备认证中心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ANSI/EIA/TIA系列标准简介,EIA/TIA(电子行业协会/电信行业协会)的历史早在1985年电信和计算机行业人士就对少一份建筑物电信布缆系统标准表示了关心。电子行业协会承担了编制新标准的任务1988年这三个工作组加入了电信行业协会,ANSI/EIA/TIA系列标准简介,TIA/EIA标准568(1991)商业建筑、电信、布线 TSB-36568 增补电缆规格TSB-40A568增补连接硬件,ANSI/EIA/TIA系列标准简介,569(1990)商业建筑。电信标准。通道和空间570(1991)居住和轻型商业建筑606(1993)商业建筑内电信基础设施的管理607(1994)商业建筑中电信系统接地,ANSI/EIA/TIA系列标准简介,ANSI/EIA/TIA系列标准简介,商业布线系统的标准制定计划可以溯到80年代中期,在此之前主要是由关键厂商对布线系统的分类起主导地位。,ANSI/EIA/TIA系列标准简介,EIA/TIA-568 直到1991年7月,由美国电子工业协会/电信工业协会发布了ANSI/EIA/TIA-568,即“商务大厦电信布线标准”,正式定义发布综合布线系统的线缆与相关组成部件的物理和电气指标。,ANSI/EIA/TIA系列标准简介,该标准规定了100ohm UTP(非屏蔽双绞线)、150ohm STP(屏蔽双绞线)、50ohm同轴线缆和62.5/125光纤的参数指标。,ANSI/EIA/TIA系列标准简介,TSB36 1991年11月,TIA公布了技术白皮书36(Technical System Bulletin36TSB36)即“非屏蔽双绞线附加参数”,该白皮书进一步以“category”定义了UTP性能指标。,ANSI/EIA/TIA系列标准简介,TSB36包括1类至5类线的定义,并明确地列出了3类、4类、5类线的物理和电气参数指标。,ANSI/EIA/TIA系列标准简介,TSB40 为了使布线连接硬件与线缆类别匹配,TIA发布了TSB40,即“非屏蔽双绞线连接硬件的附加传输参数”。TSB40将布线连接硬件分为3类、4类、5类,同时,由于安装过程也会影响到布线性能,TSB40还包含了布线具体操作规范。,ANSI/EIA/TIA系列标准简介,ANSI/TIA/EIA-568-A 1995年8月,TSB36和 TSB40被包括到ANSI/TIA/WIA-568的修订版本中,同时还附加了UTP的信道CCHANNEL)在较差情况下布线系统的电气性能参数。,ANSI/EIA/TIA系列标准简介,TSB 67 1995紧随TIA/EIA-568-A发布了TSB 67,即“非屏蔽双绞线布线系统现场测试的传输性能规范”。TSB67的主要目的是更加明确清楚地定义综合布线系统的性能指标,同时明确了现场测试的具体细节,控制中的非技术因素。,ANSI/EIA/TIA系列标准简介,ANSI/TIA/EIA-568-A-5:2000 增加了CAT 5e的相关内容ANSI/TIA/EIA-568-B 6类布线系统,ANSI/EIA/TIA系列标准简介,EIA/TIA569商业建筑电信通道和空间标准。1990年10月公布。是加拿大标准协会(CSA)和电子行业协会(EIA)共同努力的结果。由美国和加拿大分别发表,但核心章节是类似的。,ANSI/EIA/TIA系列标准简介,569 的目的使支持电信介质和设备的建筑物内部和建筑物之间设计和施工标准化。尽可能地减少对厂商设备和介质的依赖性。,ANSI/EIA/TIA系列标准简介,569的关键组成部分水平通道干线通道工作区电信接线间设备间入户设施,ANSI/EIA/TIA系列标准简介,1、水平通道安装从电信接线间到工作区电信插座/连接件的电信电缆的设施。为地板下、地板出入口、线管、托架和电缆槽、吊顶和周围设施规定的设计原则和程序。,ANSI/EIA/TIA系列标准简介,2、干线通道(1)建筑物内部通道为在下列部位敷设干线电缆提供了手段:从入户室到电信接线间 从设备间到入户室或者电信接线间由线管、套管或线槽和托架组成。,ANSI/EIA/TIA系列标准简介,(2)建筑物之间通道将各单独的建筑物,例如建筑组团环境中的建筑物互相连接起来。由地下通道、埋入式通道、空中通道和隧道组成。,ANSI/EIA/TIA系列标准简介,3、工作区 使用者使用电信装置的空间,一般每10平方米(100平方英尺)设一个。电信插座水平电缆和工作区内电缆连接装置之间连接点的位置;指的是综合盒或者面板;每个工作区至少要有一个。,ANSI/EIA/TIA系列标准简介,4、电信接线间干线和水平布线通道之间的过渡点仅用于电信功能和辅助设施每一层至少一个服务面积达 1000 平方米(10000 平方英尺),ANSI/EIA/TIA系列标准简介,5、设备间集中放置电信设备的地方 应当只存放同电信系统及其环境支持系统有直接关系的设备,ANSI/EIA/TIA系列标准简介,设备间尺寸的确定满足对具体设备的已知要求如果设备未知,则为每10平方米(100平方英尺)的工作站计划出 0.07 平方米的设备间设备间的最少面积应当是14平方米(150平方英尺)对提供的特殊用途建筑物有另外的原则,ANSI/EIA/TIA系列标准简介,6、入户设施由电信设备入口组成,包括穿墙入户点,一直进入到专门的入户室或者留出的空间可能包括连接建筑组团环境中其他建筑物的干线通道对于墙和房间有具体的指南,ANSI/EIA/TIA系列标准简介,7、同电磁能源的隔离开放的路由或者非金属通道同日光灯具的距离至少要 120 mm(5 英寸);同电源线的隔离另外还有其它指南。,ANSI/EIA/TIA系列标准简介,TIA/EIA-606 商业建筑电信基础设施管理标准编制该标准的目的是提供一个独立于各种应用的统一管理制度。,ANSI/EIA/TIA系列标准简介,(1)管理区接线端电信介质通道空间屏蔽接地和接地,ANSI/EIA/TIA系列标准简介,(2)部件管理标志就是给电信基础设施某一部件起的名字。查访同一类型记录时使用唯一的标志经过编码的标志不仅给部件起了名字,而且还提供了有关部件的具体资料,ANSI/EIA/TIA系列标准简介,X,WA,TC,HC,Horizontal Cabling,C0007 and CD34,3,A3,B3,D306,J0007,一般标志 面板:D306 插座:J0007 电缆:C0007 线管:CD34 水平端接:HC3 端接位置:001 干线端接:B3 端接位置:007 电信接线间:TC3,记录信息 电缆记录C0007定义了电缆,还让我们知道该电缆是在电信接线间端接到TC3-HC3-001,而在工作站插座处是接到J0007上的,并且路由是经过TC3电信接线间和D306工作区之间的通道。,ANSI/EIA/TIA系列标准简介,(3)记录 记录就是同具体部件有关的所有信息的集合。,ANSI/EIA/TIA系列标准简介,(4)典型的管理系统包括:标记记录报告图纸工作任务单,ANSI/EIA/TIA系列标准简介,(5)606指南接合的电缆做为一根电缆对待电缆在两端标记接线板上的插座做为一个端接位置对待每一个端接硬件单元都有一个唯一的标志,ANSI/EIA/TIA系列标准简介,每一个端接硬件单元都做上自己的标志在面板、外罩或连接件本身上面做好工作站接线端标记标记可以粘贴,可以插入,也可以是其它专用类型的标记,ANSI/EIA/TIA系列标准简介,(7)606色标橙色:分界点绿色:顾客一侧的网络连接紫色:常用设备白色:第一级干线灰色:第二级干线,ANSI/EIA/TIA系列标准简介,兰色:水平布缆(仅用于电信接线间端)棕色:建筑物之间干线黄色:辅助线路红色:键式电话系统(不推荐),ANSI/EIA/TIA系列标准简介,TIA/EIA标准TSB-72“总局光缆布缆指南”TSB-75“开放式办公室增设水平布缆的作法”,11801简介,同样是1995年,ISO(标准国际组织)和IEC(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发布了国际标准ISO/IEC11801,即用户综合布线标准。,11801简介,尽管,ISO/IEC11801并不是第一个公布的标准,但作为全球应统一的基础,世界上许多地区和国家在修订现在标准时都考虑与它统一,如美国国家标准ANSI/TIA/EIA-568-A,欧洲标准CENELECEN 50173、加拿大标准CSAT 529、澳大利亚新西兰AS/NIS 3080:1996。,我国的综合布线标准,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YD/T 9262001详 解,YD/T 9262001简介,1997年9 月9 日,我国通信行业标准YD/T 926 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正式发布,并于1998年1 月1日起正式实施。,YD/T 9262001简介,2001年,为了适应布线领域的新变化,该标准在2001年10月19日进行了修改,修改后的标准称为:YD/T 9262001。同时,原YD/T 9261997作废!,YD/T 9262001简介,该标准(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YD/T 9262001)包括以下3部分:第1部分:总规范第2部分:综合布线用电缆、光缆技术要求第3部分:综合布线用连接硬件技术要求。,YD/T 926与国际标准的关系,与ISO/IEC 11801:1995+A1:1999+A2:1999的关系:1、非等效的关系(如:不推荐用120欧姆的铜缆;试验项目与验收更具体;对与AN的接口提出了要求;测试指标严格。)2、符合YD/T 926-2001,肯定符合11801;反之则不行。,YD/T 926与国际标准的关系,与ANSI/EIA/TIA-568-A-5:2000的关系:对称电缆D级永久链路及信道的指标与其一致。即超5类(CAT 5E)的指标一致。也可理解为提高了原标准5类的测试指标。,YD/T 926-200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接入网内各种商务大楼、办公大楼及综合性大楼(不包括普通住宅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的总体结构、要求、试验方法和验收等。,YD/T 926-2001适用范围,适用于跨距不超过3KM、办公面积不超过100万平米的布线区域,人员数量为50-5万人。按照本标准要求建设的综合布线系统可以支持各种信息化应用,如数据、视频、话音、文字、图像等。,YD/T 926-2001定义,1)应用系统 application(system)采用某种传输方式的系统,这个系统能在综合布线上正常运行。2)布线、布缆 cabling 可以支持与信息技术设备相连的各种通信电缆、光缆、接插软线、跳线及连接硬件组成的系统。,YD/T 926-2001定义,3)建筑群:园区 campus 包括一个或多个建筑物的区域。例如,大学、工厂、小区或军事基地等。,YD/T 926-2001定义,4)综合布线 generic cabling 能支持多种应用系统的一种结构化电信布线系统。安装综合布线时,不必具有应用系统的准备知识。应用系统不是综合布线的组成部分。,YD/T 926-2001定义,5)建筑物主干电缆、建筑物主干光缆 building backbone cable 用来在建筑物内连接建筑物配线架与楼层配线架的电缆、光缆。这种电缆、光缆还可用来直接连接同一建筑物内的楼层配线架。,YD/T 926-2001定义,6)建筑群主干电缆、建筑群主干光缆 campus backbone cable 用来在建筑群内连接建筑群配线架与建筑物配线架的电缆、光缆。这种电缆、光缆还可用来直接连接不同建筑物间的建筑物配线架。,YD/T 926-2001定义,7)水平电缆、水平光缆 horizontal cable 连接楼层配线架与通信引出端之间的电缆、光缆。8)设备电缆、设备光缆 equipment cable 把通信设备连接到配线架的电缆、光缆。,YD/T 926-2001定义,9)工作区电缆、工作区光缆 work area cable;工作区软线 work area cord 把通信引出端设备连接到终端设备的电缆、光缆。10)电缆单位、光缆单位 cable unit 型号和类别相同的电缆线对或光纤的组合。电缆单位可以具有屏蔽层。,YD/T 926-2001定义,11)非屏蔽对绞电缆 unshielded twisted pair cables 由非屏蔽线对组成的电缆。当有总屏蔽时,称作带总屏蔽的非屏蔽对绞电缆。12)屏蔽对绞电缆 shielded twisted cables 由屏蔽线对组成的电缆。当有总屏蔽时,称作带总屏蔽的屏蔽对绞电缆。,YD/T 926-2001定义,13)综合电缆、光缆 hybrid cable 两个或多个不同型式或不同类别的电缆、光缆单位构成的组件,外面包覆一个总护套,护套内还可以有一个总屏蔽。其中,只由电缆单位构成的称为综合电缆,只由光缆单位构成的称为综合光缆,同时含有电缆和光缆单位组件的称为光电综合缆。,YD/T 926-2001定义,14)跳线 jumper 不带连接器的电缆线对,用于在交接装置上进行连接。15)接插软线 patch cord 一端或两端带有连接器的软电缆或软光缆。用于在配线盘上进行连接。,YD/T 926-2001定义,16)配线盘 patch panel 使用接插软线连接链路的一种交接装置。通过配线盘可以方便地改换或断开链路。17)交接 cross-connection 布线走向、子系统和设备之间采用接插软线或跳线相连的一种连接方式,相连通过接插软线或跳线端头的连接硬件进行。,YD/T 926-2001定义,18)互连 interconnection 不用接插软线或跳线,使用连接硬件把电缆、光缆与另外的电缆、光缆直接相连的一种连接方式。19)配线架 distributor,distribution frame 放置对电缆、光缆元件进行端接与连接的部件(如配线盘、接插软线等)的装置。,YD/T 926-2001定义,20)建筑物配线架 building distributor 端接建筑物主干电缆、主干光缆并可连接建筑群主干电缆、主干光缆的配线架。21)建筑群配线架 campus distributor 端接建筑群主干布线的配线架。,YD/T 926-2001定义,22)楼层配线架 floor distributor 连接水平电线、水平光缆和其他布线子系统或设备的配线架。23)链路 link 综合布线的任意两接口间的传输途径。链路中不包括工作区电缆、工作区光缆和设备电缆、设备光缆。,YD/T 926-2001定义,24)信道 ChanneL 连接两个应用设备的端到端的传输通道。信道中包括设备电缆、设备光缆和工作区电缆、工作区光缆。,YD/T 926-2001定义,25)永久链路 permanent link 综合布线的两个配对的接口间的传输途径,是对链路进行验收试验的一种配置。永久链路中不包括设备电缆、设备光缆和工作区电缆、工作区光缆和交接。,YD/T 926-2001定义,26)通信引出端:电信引出端 telecommunications outlet 在工作区终端水平电缆、光缆的固定连接装置。通信引出端为工作区提供布线的接口。27)引入设备 entrance facility 将外部通信电缆、通信光缆引入建筑物的设备。,YD/T 926-2001定义,28)公用网接口 public network interface 公用网和专用网之间的分界点。在多数情况下,公用网接口是公用网设备与综合布线的连接点。,YD/T 926-2001定义,29)交接间 cross connections closet,电信间 telecommunications closet 放置电信设备、电缆、光缆终端、配线架并进行布线交接的一个专用空间。交接间是主干布线子系统和水平布线子系统的指定交接地点。,30)设备间 equipment room 放置应用设备和配线架的空间。31)工作区 work area,工作站 work station 用户使用电信终端设备的一块建筑空间。,YD/T 926-2001定义,YD/T 926-2001定义,32)转接点 transition point 在水平布线中,不同型式或规格的电缆、光缆相连的地点(例如:扁平电缆与圆电缆或不同对数的电缆相连的地点)。,YD/T 926-2001具体要求,(一)总则1、布线部件:CD:建筑群配线架 FD:楼层配线架BD:建筑物配线架 TP:转接点TO:通信引出端,YD/T 926-2001具体要求,2、布线子系统:综合布线分为三个子系统:建筑群主干布线子系统、建筑物主干布线子系统、水平布线子系统。如下图所示。,YD/T 926-2001具体要求,YD/T 926-2001具体要求,(1)建筑群主干布线子系统:从建筑群配线架到各建筑物配线架属于建筑群主干布线子系统。该子系统包括建筑群主干电缆、建筑群主干光缆及其在建筑群配线架和建筑物配线架上的机械终端和建筑群配线架上的接插软线和跳线。,YD/T 926-2001具体要求,(2)建筑物主干布线子系统:从建筑物配线架到各楼层配线架属于建筑物主干布线子系统。该子系统包括建筑物主干电缆、建筑物主干光缆及其在建筑物配线架和楼层配线架上的机械终端和建筑物配线架上的接插软线和跳线。,YD/T 926-2001具体要求,(3)水平布线子系统:从楼层配线架到各通信引出端属于水平布线子系统。该子系统包括通信引出端、水平电缆、水平光缆及其在楼层配线架上的机械终端、接插软线和跳线。,YD/T 926-2001具体要求,(4)工作区布线 工作区布线用于把终端设备连接到通信引出端。(5)交接间和设备间 交接间内安装有配线架、必要的有源部件和设备并提供相应的条件。,YD/T 926-2001具体要求,设备间是在建筑物内放置电信设备和用户应用设备的地方。(6)管理,YD/T 926-2001具体要求,3、综合布线的拓扑结构:分级星型拓扑结构,综合布线接口,综合布线公用网接口,综合布线与公用网接口的位置及有关设备应符合相关电信规定。如与电话远端模块相连,应符合市话局的规定。接入要加过压、过流保安排等。接入点与综合布线配线架的距离可能会影响应用,应加以考虑中继线特性。,综合布线转接点,必要时,楼层配线架和每个通信引出端之间允许有一个转接点,进入与接出转接点的电缆线对或光纤应按1:1连接以保持对应关系。转接点处的所有电缆、光缆应作机械端接,转接点处只包括无源连接硬件,应用设备不应在这里连接。,综合布线转接点,转接点处宜为永久性连接,不作配线用。对于包含多个工作区的较大房间,且工作区划分有可能调整时,允许在房间的适当部位设置非永久性连接的转接点,这种转接点最多为12个工作区配线。,综合布线转接点,有多个较小的工作区同在一个较大房间内时,允许将这些工作区的通信引出端安装在一起;包含多个工作区的较大房间,如设置有非永久性连接的转接点,在转接点处允许用工作区电缆直接连接到终端设备;这种转接点到楼层配线架的电缆长度不应过短(至少15m)。,综合布线具体配置,(1)楼层配线架:通常,每层楼设一个楼层配线架。当楼层的办公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时,可增加楼层配线架。当某一层楼的用户很少时,可由其它楼层配线架提供服务,不再单设楼层配线架。,综合布线具体配置,(2)通信引出端:每个工作区宜设两个或两个以上;至少有一个使用5类或超5类线连接;通信引出端应采用8位模块式通用插座;电缆线对均应终端;在通信引出端之外使用其它匹配器件,并允许对线对进行再分配。,综合布线电磁兼容性,布线本身为无源系统,不能单独进行电磁兼容性试验。对于特定的应用系统。应符合 GB 9254及与该系统有关的标准。,综合布线电磁兼容性,对称电线布线与附近可能产生高电平电磁干扰的电气设备(例如电动机、电力变压器、复印机等)之间,应保持必要的隔距。当布线区域存在严重的电磁干扰影响时,宜采用光缆进行布线,当用户对电磁兼容性有较高的要求时,可采用光缆进行布线,也可采用带屏蔽的对称电缆进行布线。,综合布线接地与汇接,接地与汇接应符合GBJ 79的要求。在应用系统有特殊要求时,还宜符合有关设备制造厂的要求。,综合布线常规设计导则,常规设计是一种通用设计。按常规设计导则设计的综合布线,其链路性能应符合链路要求的规定,可以支持附录B(提示的附录)中对应的各种应用系统。,综合布线常规设计导则,在某些情况下,允许综合布线不完全按本条进行设计,但验收时应按合格试验进行。合格试验的试验项目多于交收试验的试验项目。,电缆、光缆最大长度,长度说明,A+B+E10m(水平子系统中工作区电缆、工作区光缆、设备电缆、设备光缆和接插软线或跳线的总长度)C和D 20m(在建筑物配线架或建筑群配线架中的接插软线或跳线)F和G 30m(在建筑物配线架或建筑群配线架中的设备电缆、设备光缆),线缆及连接硬件性能,特性阻抗为100的对称电缆(4对UTP)及连接硬件的性能分为下列4类:3类UTP及连接硬件:其传输性能支持16MHz以下的应用。4类UTP及连接硬件:其传输性能支持20MHz以下的应用。,线缆及连接硬件性能,5类UTP及连接硬件:其传输性能支持100MHz以下的应用。5e类UTP及连接硬件:其传输性能支持100MHz以下的双工应用。,线缆及连接硬件性能,在同一布线中使用了不同类别器件时,该链路的传输性能由最低级别的器件决定。在一个布线链路中,不应混用标称特性阻抗不同的电缆,也不能混用光纤芯径不同的光缆。在布线系统中,不应有桥接抽头。,水平电缆、光缆型式选择,推荐采用:100欧姆对称电缆;62.5/125um多模光缆。允许采用:50/125um多模光缆;单模光缆;150欧姆对称电缆(5类)。,综合布线主干布线,采用单模光缆作主干布线时,建筑群配线架到楼层配线架的最大距离可以延伸到3000米。采用对称电缆作主干布线时,对于高速率系统的应用,长度不宜超过90米,否则宜选用单模或多模光缆。,综合布线主干布线,为便于综合布线的路由管理,主干电缆、主干光缆布线的交接不应多于两次。从楼层配线架到建筑群配线架间只应通过一个配线架,即建筑物配线架。,综合布线主干布线,在建筑群配线架和建筑物配线架中,接插软线和跳线长度不宜超过20m,超过20m的长度应从的主干布线最大长度中扣除。,关于延伸业务,延伸业务(如,通过天线接收)可能从远离配线架的地方进入建筑群或建筑物。这些延伸业务引入点到连接这些业务的配线架间的距离,应包括在主干布线的距离之内。如果有延伸业务接口,与延伸业务接口位置有关的特殊要求也会影响这个距离。应记录所用媒介的型号和长度,必要时,还应提交给延伸业务提供者。,连接电信设备的规定,把电信设备如用户交换机直接连接到建筑群配线架或建筑物配线架的设备电缆、设备光缆长度不宜超过30m,如果使用的设备电缆、设备光缆超过30m时,主干电缆、主干光缆的长度宜相应减少。,永久链路和信道规范,永久链路要求主要用于对已安装的布线进行验收。信道要求主要是给应用开发者使用,也用于应用系统在开发期间的故障诊断。,永久链路和信道规范,1、永久链路:综合布线中两个配对的接口间的传输途径,链路两端的接口也包括在内。,永久链路和信道规范,2、信道:连接两个应用设备的端到端的传输通道。布线元件包括电缆、光缆、连接硬件、设备电缆、设备光缆和工作区电缆、工作区光缆等无源部分。,应用和链路的级别,(1)应用级别A级语音频带和低频应用。支持的A级应用的对称电缆永久链路和信道,分别称作A级永久链路和A级信道。B级中比特率的数据应用。支持的B级应用的对称电缆永久链路和信道,分别称作B级永久链路和B级信道。,应用和链路的级别,C级高比特率的数据应用。支持的C级应用的对称电缆永久链路和信道,分别称作C级永久链路和C级信道。D级甚高比特率的数据应用。支持的D级应用的对称电缆永久链路和信道,分别称作D级永久链路和D级信道。,应用和链路的级别,光缆级高速和甚高比特率的数据应用。支持光纤级应用的光纤永久链路和信道,分别称作光纤永久链路和光纤信道。,应用和链路的级别,A级永久链路/信道 规定到 100KHz B级永久链路/信道 规定到 1MHzC级永久链路/信道 规定到 16MHzD级永久链路/信道 规定到 100MHz光纤级永久链路/信道 规定支持 10MHz及以上的应用,布线的信道长度,链路的级别,布线链路按传输媒介分为不同级别,支持相应的应用级别。A级对称电缆布线链路支持A级应用,为最低级别的链路。B级对称电缆布线链路支持B级和A级应用。C级对称电缆布线链路支持C级、B级和A级应用D级对称电缆布线链路支持D级、C级、B级和A级应用。,综合布线的有关参数,(1)总则:下列参数适用于屏蔽和非屏蔽电缆元件、电缆。与链路长度有关的参数,如衰减、传播时延等,不进行长度换算,但不应与设计值、线缆材料有显著偏离。,综合布线的有关参数,对于衰减、ACR、ELFEXT等要求只给出所列频点的数值。但是要求对于其它频率也应符合要求。要求使用专用的试验仪器。,综合布线的有关参数,(2)具体指标要求(UTP):1、标称特性阻抗:对称电缆布线链路的标称特性阻抗有二个系列:100、150。2、回波损耗:12.1dB(永久链路)10dB(信道),综合布线的有关参数,3、衰减:20.6dB(永久链路)24dB(信道)4、近端串音衰减 32.3dB(永久链路)30.1dB(信道)5、近端串音衰减功率和 29.3dB(永久链路)27.1dB(信道),综合布线的有关参数,6、衰减串音比(ACR)10.7dB(永久链路)6.1dB(信道)7、衰减串音功率和比 7.7dB(永久链路)3.1dB(信道)8、等电平远端串音衰减 20dB(永久链路)17.4dB(信道),综合布线的有关参数,9、等电平远端串音衰减功率和 17dB(永久链路)14.4dB(信道)10、传播时延 489.6 ns(永久链路)547.6ns(信道)11、时延差 43 ns(永久链路)50 ns(信道)12、环路直流电阻:小于40欧姆。,综合布线的有关参数,(3)光纤永久链路/信道要求:下列参数已经考虑到,在布线子系统的每端有一个熔接接头与一个连接器的安装情况。,最大光纤衰减,最小光回波损耗,多模光纤模式带宽,光纤传播时延:根据光缆特性参数可自行计算。,链路不等于电缆,多模光纤模式带宽,接线图正确接线,接线图反接,接线图错对、跨接,接线图串绕,长度测量,Nominal Velocity of Propagation(NVP)额定传输速度:信号在电缆中传输的速度以真空光速的百分比表示。,衰减(Attenuation),信号在链路中传输所造成的信号损耗(以分贝dB表示)。,衰减(Attenuation),产生的原因:电缆材料的电气特性和结构不恰当的端接阻抗不匹配的反射造成的影响:过量衰减会使电缆链路传输数据不可靠,衰减(Attenuation),造成衰减增加的因素:频率温度 Cat 3:1.5%Cat 5:0.4%链路长度金属导管:约增加 3%相对湿度湿度增加从 40%至 90%:衰减增加2%,Near End Crosstalk(NEXT)近端串扰,NEXT是测量来自其它线对的信号NEXT的含义是在信号发送端看信号泄漏的程度NEXT与温度和导管关系不大,近端串扰带来的危害,如果引入的信号太大,从而破坏原来的信号,并会错误地被识别为信号。造成:站点间歇地锁死或网络连接不上。,6 次A BA CA DB CB DC D,NEXT的测量,ACR 衰减串扰比,衰减串扰比或衰减与串扰的差(以分贝表示),是衰减和串扰的计算结果,类似信噪比。,Return Loss 回波损耗,产生的原因是:特性阻抗与100W之间的偏离 1、电缆生产厂生产过程的变化 2、接头 3、安装等,Return Loss 回波损耗,回波:由于阻抗不连续/不匹配所造成的反射。,回波带来的危害,传播时延,由于绞结率的原因,电缆中每对线的长度都会有些微小的差别;另外,线缆的质量也会有细小的差别等原因。肯定存在时延差。,时延差,综合近端串扰是所有其它线对,对一对线的近端串扰的合。,Power Sum 综合近端串扰,FEXT 是在某个绕对的始端发送信号,而耦合到另一个绕对的终端的信号比例,FEXT 远端串扰,ELFEXT是相对于衰减的FEXT(FEXT-attenuation),Hub,ELFEXT(信号的分贝差),电缆,工作站,通讯出口,配线架,ELFEXT 等效远端串扰,ELFEXT 等效远端串扰,ELFEXT 等效远端串扰:远端串扰减去衰减。等效远端串扰:局域网信噪比的另一种表示方式,即两个以上的信号朝同一方向(例如:1000Base-T)传输时的情况。,PSELFEXT 功率和等效远端串扰,PSELFEXT 功率和等效远端串扰:三对线的等效远端串扰对一对线的干扰。功率和等效远端串扰:局域网信噪比的另一种表示方式,即有四个信号朝同一方向(例如:1000Base-T)传输时的情况。,综合布线屏蔽要求,适用于带屏蔽的对称电缆布线链路。完善的屏蔽能改善电磁兼容性,完善的屏蔽要求:1、屏蔽在整个信道上不间断2、综合布线的所有电缆及连接硬件都具有屏蔽,无明显的电磁泄露,各种屏蔽布线部件的转移阻抗应符合有关标准要求,综合布线屏蔽要求,3、工作区电缆和设备电缆及有关设备的附件也应具有屏蔽并满足屏蔽连续的要求。4、所有电缆及连接硬件应正确安装,在操作上应特别注意连接硬件的屏蔽和电缆屏蔽的端接,综合布线接地要求,适用于带屏蔽的对称电缆布线链路。非屏蔽的对称电缆布线链路的接地要求应符合本条的相关部分。接地设计必须符合GBJ 79的规定,接地操作应作为特殊工程,按照规定工艺进行。,综合布线接地要求,电缆的所有屏蔽应汇接到各交接间。通常,电缆屏蔽先汇接到设备机架,然后再汇接到设计的接地端。,综合布线汇接设计,汇接设计应保证:接地途径应是永久性的并保持连续,建议每个机架单独汇接,且应直接汇接到设计的接地端。以避免汇接发生中断。通过电缆屏蔽的互连,为综合布线系统的各个部分提供连续的接地途径。接地电阻值应满足有关标准或规范的要求。,综合布线汇接设计,综合布线系统的接地宜与建筑物内其他系统的接地汇接在一起,以减小地电位差的影响。网络的任两个接地点之间应有较低的阻抗,使建筑物接地系统间的地电位差有效值小于1V。如果不能保证地电位差有效值小于1V时,宜采用光缆。,综合布线管理要求,管理是综合布线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布线系统的特色在于其灵活与通用性,而灵活活性与通用性的充分发挥,有赖于对综合布线系统的科学管理。,综合布线管理范围,管理包括标志与记录 适用于综合布线系统的各种部件以及安装通道、交接间和其它安装空间,也适用于任何应用系统的专用布线及已安装的设备。,综合布线标志,综合布线的每个部件、安装通道和安装空间应易于识别。综合布线的每条电缆、光缆、配线架、端接点、安装通道和安装空间均应分配有唯一的标志。标志中可包括名称、颜色、编号、字符串或其组合。,综合布线标志,通信引出端宜根据下列内容作出标志:电缆用通信引出端电缆特性阻抗,类别和引出线对数。光缆用通信引出端光缆类型对所分配的标志,应以适当的方式(例如:贴标签)在布线部件上标明。电缆、光缆宜在两端标明。,综合布线记录,记录应包括电缆光缆路由、通信引出端位置、配线结构和布局、试验和验收结果等内容,记录还应包括全部布线部件,安装通道和安装空间的标志明细表。,综合布线记录,适当收集所支持的应用系统设备配置的有关记录,以便在出现问题时容易查找故障。保持记录的准确性对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当综合布线系统发生任何改变时,应即时更新记录记录应妥善保存。记录宜采用计算机管理。,综合布线验收,链路性能要求的验收试验分为交收试验和合格试验。合格试验是对链路的全部性能进行试验,由有关主管部门安排进行。交收试验是只对链路的部分性能进行试验,由施工单位会同建设单位进行。,综合布线交收试验,当满足下列所有条件时,布线链路的验收可只进行交收试验:综合布线系统的总体结构符合4.1要求.各子系统的布线长度符合4.2的要求。所用的电缆、光缆和连接硬件等布线部件得到有关部门认可;所有布线部件的安装均符合本标准及有关产品标准并严格按产品说明与设计说明进行安装。,综合布线合格试验,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合格试验设计的链路长度超过4.2的规定(为使链路性能满足要求,系统可能选用了特殊规格的布线部件链路设计中使用的主要布线部件尚未取得有关部门认可用户已确定应用系统,要求证实安装后的综合布线系统能支持该应用系统有关主管部门要求时。,布线链路试验项目,布线链路试验项目,总结,总结,总结,现场认证测试标准:YD/T 9262001(CAT 5E)GB/T 503112000(CAT 5)TSB 67(CAT 5)TIA 568-A-5-2000(CAT 5E),六类标准信道参数,六类标准信道参数,六类标准信道参数,超五类标准信道参数,超五类标准信道参数,

    注意事项

    本文(综合布线标准及基础知识.ppt)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