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文献信息检索第四章1中文检索工具书.ppt

    • 资源ID:5739573       资源大小:1.64MB        全文页数:95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文献信息检索第四章1中文检索工具书.ppt

    1,第四章 中文检索工具书,2,4.1.1 文献检索工具概述 浩如烟海的文献资料,按其编排特点和人们的使用习惯,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为获取知识或者欣赏而从头到尾细细阅读;另一类是为了释疑解难或查考特定的资料,才去翻阅或引用。前者即为普通图书,后者便是工具书。工具书是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以特定的编排形式和检索方法加以组织,专供人们查找特定资料和文献线索的专门性工具。一般而言,文献检索工具是在一次文献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整理、编辑而成的二次文献或三次文献。通常包括检索工具书【是专门提供文献出处和内容线索的工具书,如书目、索引、文摘等】和参考工具书两大类。,第四章 传统文献信息检索工具及利用,3,检索工具书基本上是对文献的特征做简要的记载,属于二次文献的范畴;而参考工具书则主要是对知识进行精要的说明,属于三次文献的范畴;两者多是以纸张为载体出版物,检索工具书多为期刊形式,出版周期短,及时性较强,参考工具书则主要是图书形式或是年鉴一类连续出版型的,出版周期长,稳定性较强;两者都是以供人查寻为出版目的,但检索工具书提供的情报一般只是有关文献的线索,必须根据这些线索再查原文,而参考工具书提供的情报是具体的事实和数据,检索的结果可以直接利用。,检索工具书和参考工具书的区别,4,检索工具的定义,检索工具是用来报道、存贮和查找文献线索的工具。,检索工具的职能,任何检索工具都有存贮和检索两个方面的职能 存储职能:著录文献的特征,依据一定的规律组织排列,使文献由无序变为有序。检索职能:能够从中检出所需要的文献线索“书海指南”,5,检索工具必备条件,详细记录文献的外部特征和内容特征,具有既定的检索标识,如主题词、分类号、著者姓名和文献序号等,根据标识的顺序,系统地、科学地排列和组织文献,使其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提供广泛的信息来源,有多种检索途径,6,检索工具的职能:1)报道职能:揭示某一时期、某一范围的科学文献的发展状况。通过检索工具对文献信息的报道,了解学科的历史、现有水平和未来发展趋势。2)存储职能:把有关文献的学科内容特征和外部特征著录下来,按一定的次序排列组织起来,以便于查找各类文献信息。3)检索职能:提供一定的检索手段,使人们按照一定的检索方法,及时、准确。,7,检索工具的类型,按检索方式划分,手检,机检,按收录文献范围划分,按出版形式划分,按著录方式划分,索引,文摘,综合型,目录,单一型,书刊型、卡片型、缩微型、机读型,按检索文献内容划分,书目型、数据型、事实型、全文型,世界著名的四大综合型检索工具:EI、SA、文摘杂志速报,题录,8,文献检索工具,特点高密度的知识型高效率的查考性,类型按文种可分为中文工具书和外文工具书;按检索方式可分为手检工具和机检工具;按编著方式可分为书目、索引、文摘、辞书、年鉴、百科全书等;按收录范围可分为综合性检索工具、专题性检索工具;按载体形式可分为印刷性检索工具、计算机检索工具等;按出版形式可分为印刷图书检索工具、期刊检索工具等。,9,我国文献检索体系的建设,基本上是从建国后开始的。大体可以分为以下5个阶段。第一阶段:19561961年,以翻译国外检索刊物为主,主要翻译、出版了前苏联的各种文摘刊物,如冶金文摘、矿业文摘等。第二阶段:19621966年,在国家科委的组织下,于1962年设立了“中国国外科学技术文献编译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全国的科技文献编译报道工作,并决定由翻译前苏联文摘杂志逐步过渡为自编。,发展,10,第三阶段:19661976年,这期间曾一度停刊的我国检索刊物,到1973年才开始复刊,但处于各自为政的发展状况。第四个阶段:1977年1989年,我国检索刊物的编辑出版工作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第五个阶段:1990年现在为发展成熟阶段。,发展,11,报道国外文献的数量较少,速度较慢;索引系统不完善;大多数检索工具不附辅助索引,检索功能较差;刊物较分散,体系不完整、不协调、不稳定;取材不统一,头绪过多,经常改动刊名;缺少大型综合性刊物,等等。,不足,12,目前文献检索工具由目录、题录、文摘三种类型构成,可用于检索国内外科技图书、期刊论文及特种文献,如专利、标准、科技报告、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等。但从中文检索工具检索刊物体系来看,我国检索刊物体系按收录国内、国外文献不同,分为两个大系列,每一个系列又按学科和专业的不同,分为若干个分册,报道文献的内容涉及图书、期刊、科技报告、会议论文等方面。,现状,13,文献检索工具书的内容,一般有前言、凡例、正文、辅助索引和附录五个部分构成1前言:也称序言或序。2凡例:也称例言或使用说明.,结构,14,结构,3正文:正文是检索工具的主体部分,是由描述文献外表特征(题名、著者、出处等)和内容特征(分类号、主题词和文摘)的各种具体文献条目按照一定规则组成的,是存储和检索文献的对象,包括题录和文摘。4辅助索引:包括主题索引、分类索引、著者索引、机构索引、各种号码索引及特殊途径等。5附录:附在检索工具后面的有关参考资料。,15,文献检索工具的排检方法,字顺法,部首法,笔划法,笔顺法,汉语拼音字母法,注音字母法,韵部法,分类法,主题法,时序排检法、地序排检法,形序法,音序法,16,文献检索工具的排检方法,是根据汉字的形体结构和声韵规律编排词目的一种排检方法。,是根据汉字特有的形体结构按照偏旁、部首归类的一种排检方法。,是以汉字笔画数目多少为序的一种排检方法,是按汉字起笔笔形来确定汉字先后的排检方法,按照下列次序确定部首:1.关 八(上下都有的,取上不取下)2.刊 干(左右都有的,取左不取右)3.周(内外都有的,取外不取内)4.旧 日(单笔复笔都有的,取复笔)5.坐土(中坐、左上角都有的,取中坐)6.磨、摩 麻(同一部位有多笔少笔几种部首的,取多笔),17,音序法,汉语拼音字母法,注音字母法,韵部法,是按照汉语拼音字母顺序编排单词或复词的一种排检方法。,是汉语拼音方案公布前的汉字注音符号。,即韵目排列法又叫韵母排列法,18,号码法,四角号码法:根据汉字方块形体的特点,用10种笔形表示的方法:横、竖、点捺、叉、插、方框、角、八、小、点下一横 1 2 3 4 5 6 7 8 9 0 取角顺序: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0 0 4 3 4 5 2 8,19,类序法,分类法,主题法,学科体系分类法,事物性质分类法,按学科或按事物性质的系统性排列的方法。如古代的“经、史、子、集”的四部法,现在使用的“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等。,是将性质相同或相近的资料集中排列的方法。这种方法常用于类书、年鉴、手册等工具书,是把代表事物性质或概念的名词术语按字顺进行编排的方法。主题法包括关键词法、标题词法、单元词法和序词法。国内外的检索工具大都附有主题索引。,20,期刊论文著录格式:分类号顺序号 中文题名外文题名 刊,文种/著者/刊名(国别或地名)年,卷(期)所在页码 提要。图X表X参X(文摘员)主题词 索取号,文献检索工具的编排,21,图书专著著录格式:分类号顺序号 中文书名外文书名 卷(册、编)次:卷(册、编)的书名 著,文种/著者或编者 版本/与版本有关的责任者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日期 总页码;开本(从书项)附注项 文献标准书号 提要。图X表X参X(文摘员)主题词 索取号,文献检索工具的编排,22,文献检索工具检索途径,23,最常见的是按著录格式划分的目录、文摘、索引三种检索工具,它们是手工检索的主要对象,是机检的基础。,目录:又称书目,是图书或其它单独出版的资料内容系统化的记载或主要内容的揭示,以整本书或整本刊形式报道的检索工具。也是对出版物进行报道和对图书资料进行科学管理的工具,是历史上出现最早的一种检索工具。,西汉刘向刘歆父子编写的七略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图书分类目录。东汉班固编写的汉书.艺文志是我国第一部史志书目。四库全书总目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图书目录,24,包括著者目录、书名目录、主题目录等,25,题录是指各种文献中发表的论文的标题名称。著录项目包括论文题目、作者、出处,一般无简介或摘要。题录是在目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报道和揭示单篇文献的外部特征的检索工具。它和目录的区别是各自的著录对象不同,目录以单位出版物为著录项,而题录是以单篇文献为著录对象。特点:报道速度快、覆盖面广,多用于查找最新文献,常作为文摘性检索工具的先导和补充。题录是最常见的、用途最广的一种索引。,题录,26,索引:索引就是将文献中有价值的知识单元,如图书的章节、期刊的论文题目、文献著者、学科主题、重要人名、地名、名词术语等分别摘录,注明页码,并按照一定的方法排列的一种检索工具。,主要揭示期刊、报纸、论丛、会议录中所包含的论文。又称题录。,是将图书、论文等文献中所包含的内容,即人名、地名等内容要项摘录出来而组织形成的索引。常附于年鉴、手册、和专著的后面,也可单独成书。可有效帮助读者查阅文献中所包含的各项知识信息,是揭示文献的钥匙。,27,索引和目录的联系和区别:1)一般地说,目录著录的是一个完整的出版单位,如一种图书、一种期刊、一种标准等。而索引所著录的则是完整的出版物的某一部分、某一观点、某一知识单元。2)目录是宏观著录,索引是微观揭示,而文摘则是微观报道或描述。,28,文摘:是系统著录、报道、积累和揭示文献外表特征和内容特征的检索工具,是二次文献的核心。其结构与内容及出版发行方式都类似于篇目索引(题录),只是增加了论文的内容摘要。,原文的简介。100字左右。,此类文摘所揭示的内容还包括评论员的分析和见解。,是原文内容的浓缩,200至300字左右。基本上能反映原文的技术内容,信息量大,参考价值高。,29,书刊检索工具书,全国总书目的发展:建国初,由新华总店负责编纂,主要收录新华书店发行和经销的图书,同时选录部分私营书店图书,出版了1949 1954年和1955年两部。从1956年起,由中国版本图书馆负责编辑工作,文革期间曾一度中断,1985年改为编辑部自办发行。20世纪80年代以后,编辑更加趋于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90年代起,由于出版物增多,全国总书目篇幅加大,每年以上下两册形式出版。,30,检索工具书,全国总书目的内容编排:全国总书目由分类目录、专题目录和附录三部分组成。分类目录是主体部分,其类目设置是按中图法进行分类编排的;专题目录技术标准目录、少儿读物目录、教学用书目录、少数民族文字图书目录等。附录部分包括报纸和杂志目录、出版者一览表、书名索引三部分。,31,检索工具书,全国总书目著录格式:现代信息检索/樊爱国,薛德钧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页;16开本.ISBN7-301-10233-6:25.00检索途径分类途径:该书正文主要按分类进行编排;书名途径:在知道书名的情况下,利用附录中的书名索引查找图书。,32,检索工具书,一、概况:1950年创刊,月刊。原由国家版本图书馆编辑,中华书局出版,现由中国新闻出版署信息中心主办,全国新书目杂志社编辑出版,及时报道全国每月新出版的图书。全国新书目与全国总书目两者是相辅而行的,前者的职能在于及时报道,而后者是前者的累积本。,33,检索工具书,二、内容编排:2005年改为半月刊,设有“专家论坛”、“书业资讯”、“畅销书策划”、“新书书目”、“可供新书”等,34,书刊检索工具书,三、著录格式:其著录格式与全国总书目基本相同。多版次著录。四、检索途径:该书目所收新书分新版与重版,按类编排,可用分类途径查找。,35,书刊检索工具书,中国国家书目:1985年开始编辑,年刊,1987年首次出版,由北京图书馆中国国家书目编委会主编。目前有印刷版和光盘版,光盘版的数据半年更新一次。年报道量为3万条。是全面系统揭示、报道中国出版物全貌的权威性书目工具书。,36,书刊检索工具书,全国科技图书总览:本书是全面反应每年全国科技出版社、大学出版社、综合出版社出版的科技书、工具书、综合性图书、经济管理书、中专以上教材和初中以上职业培训教材的大型工具书。由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科技出版委员会组织编纂。该书特点(1)收录齐全;(2)时差短;(3)检索方便。检索时可先按图书出版的汉语拼音音序查到出版社,再在出版社下列图书中按分类途径进行查找。,37,国外科技资料目录1、概况:1959年创刊,1977年“检索刊物协作会议”之前,有7个分册,即: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地理学、计量技术、核子能、建筑等。会后该刊由科技文献出版社统一出版,各分册由全国各有关单位负责编辑,以报道期刊文献为主,也报道文集、年鉴、手册、会议录、专利、特种文献等。该刊按学科分为39个分册,以题录、简介和文摘三结合形式报道国内收藏的国外科技期刊、特种文献及会议录等,年报道量月24万篇。,38,联合目录 CALIS联合书目目录:它是全国“211工程”100所高校图书馆馆藏联合目录数据库,是CALIS在“九五”期间重点建设的数据库之一。它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多语种书刊联合目录数据库和联机合作编目、资源共享系统,为全国高校的教学科研提供书刊文献资源网络公共查询,支持高校图书馆系统的联机合作编目,为成员馆之间实现馆藏资源共享、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奠定基础。其中截止到2002年4月9日,中外文书刊联合目录数据库完成196个成员馆的书目记录130万条,馆藏记录300万条。http:/,39,检索工具书,中国报刊大全 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地介绍各种报刊的大型报刊资料工具书。它分上、下两册,邮发部分(报纸1 100种,期刊2 800余种,总计4 000多种)和非邮发部分(报纸500种左右,期刊约2 500种,总计3 000种)它备有简介,按中图法加以分类编排,还附有邮发代号索引和汉字笔画索引,检索极为方便。,40,检索工具书,北京大学图书馆与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联合编辑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以下简称要目总览)。要目总览不定期出版,1996年出版了第一版,2000年出了第二版。要目总览收编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各种学科类别的中文期刊。其中对核心期刊的认定通过五项指标综合评估。,41,检索工具书,北大图书馆和北京高校期刊研究会自选项目 第一版(1992)第二版(1996)北京大学社科基金项目 2000年版(第三版)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 2004年版(第四版)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学术期刊的评价及文献 计量学研究”,42,检索工具书,内容编排:第一篇 哲学、社会学、政治、法律、军事第二篇 经济 第三篇 文化、教育第四篇 自然科学、第五篇 医药、卫生第六篇 农业科学 第七篇 工业技术,43,检索工具书,检索途径:刊名途径:进行检索时,按照期刊的刊名汉语拼音顺序查找期刊。分类途径:同时也可以根据该期刊所属的分类号进行查找。,44,书刊检索工具书,中文社科报刊篇名数据库光盘,创建于1993年,它源于全国报刊索引(上海)社科版,但数量大大超过社科版,至1999年3月积累数据已达140多万条。数据库著录字段包括:顺序号、分类号、题名、著者、个人著者单位、出处(刊名、卷期年月与所在页码)、题中人名与关键词八项,其中除顺序号与卷期页码外,各个字段都可用于检索。随光盘一起提供的还有刊名库。,45,收录范围(特点):本数据库收录了全国哲学社会科学期刊5,000多种,报纸200余种,基本上覆盖了全国邮发和非邮发的报刊。内容涉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哲学、社会科学、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历史、地理等各个学科。条目收录采取核心期刊全收、非核心期刊选收的原则,现年更新量约20余万条,自93年1月至98年9月累积数据已达109余万条,为目前国内特大型文献数据库之一。,46,检索途径:数据库格式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其著录字段包括顺序号、分类号、题名、著者、报刊名、卷期年月、所在页码、题中人名与关键词等九项。数据分类标引采用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第三版;主题标引参照中国分类主题词表。A=分类、B=题名、C=著者、D=出处、E=年份、F=人名、G=主题,47,检索功能:本数据库有 7 个可检索字段,它们分别是分类、题名、著者、出处、年份、人名和主题,其中“题名字段”可全文检索,用户可输入单汉字或自由词(即词组,字数不限)进行检索;其余字段为整词索引字段,可输入检索词进行完全一致或前方一致检索,前方一致的标识符为“?”。用户可直接从检索提问式中输入检索词,也可从索引词对话框中选择需要的索引词加入检索提问式。,48,中文科技资料目录(简称中目),取材于国内出版的期刊论文、回忆录等,是报道国内科技文献的主要支柱。迄今为止国内按学科共出版31个分册,不同分册的出版单位是不一样的,其收录文献的侧重点也不一样。出版周期各分册不同,有月刊和双月刊。但不同分册在内容编排结构、著录格式和检索途径等方面都是一样的。检索途径主要有分类途径、主题途径。,49,2、内容编排:分类目次 由类号、类目名称及页码组成,指引有关类目在正文中的位置。正文索引:目前该刊编有主题索引和学科分类类名索引。3、检索途径:分类途径、主题途径,50,分类途径,作者途径,题中人名途径,学科类名,分类目录,类目起始页,索引正文,作者姓名,题中人名索引,个人作者索引,团体作者索引,题 录 号,原文出处,馆藏目录,索取原文,51,参考工具书,参考工具书的概念:是根据人们的各种需要,广泛收集一定范围的有关理论、术语、图表、数据等知识内容,按照一定的方法加以编排、专供查阅的相关图书。,简单地讲,就是专供解疑释难的工具书。,52,选择参考工具书应注意的问题,首先,根据工具书的用途和收录范围,选择、解决什么问题,就到专门解决问题的参考工具书内去查找;其次,了解工具书的编排体例、查检方法,尽量选择有辅助索引便于插件的工具书;第三,要求工具书收录内容丰富,材料可靠齐备,引证资料准确。第四选择过程中要注意版本的新旧,因为版本不同,材料的新颖性和可靠性大不一样,应尽量选择新版本。,53,参考工具书的特点:查考性;概括性;易检性;完整性精美耐用性;权威性,参考工具书,54,参考工具书,55,(三)参考工具书的结构:目次;导言、序言、和前言;使用说明;缩略词表;正文内容;辅助索引;附录;补遗。,参考工具书,弥补正文内容编排上的缺陷,扩大查找途径,附属部分,56,参考工具书的类型,1.知识性,2.资料、数据性,字、词典;百科全书,年鉴;手册;名录;图录;年表;历表;法规、统计资料汇编,57,参考工具书的类型,字、词典,词(字)典定义:是汇集语言和事物名词等词语,解释其词义、发音、概念和用法,并按一定的顺序排列,供人们查考的工具书。,词(字)典特点:从理论上来讲,词典主要是解释词,而不说明由词所代表的事物,词典区别于以研究事物为主的百科全书 有些词典不但可以查词,还可以用来查事物、事件、人物、数字等,在一定情况下具有词典与百科全书的双重作用,被称为百科词典,字、词(辞)典,58,一、最早的字典说文解字介绍东汉许慎所编,成书于东汉和帝永元十二年(100)。主要是探讨字源,分析汉字形体结构,说明古人造字本意。作用:对于阅读古典文献尤其是秦汉文献以及秦汉以前的文献,包括甲骨文、金文及考察汉字形体发展变化的历史源流仍有较大的参考价值。,二、最早的词典尔雅介绍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以训释词义为主要内容的字书,原无作者名,据后人考定,系秦汉间学者递相增益而成,并非成于一时一人之手。尔雅在中国字书发展史上影响极大。解释的方法,主要是采用“通训法”,即把许多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字词类集在一起,训释它们基本的、通用的意义。如:朝、旦、晨:早也。,字、词(辞)典,59,三、广韵介绍 三国时期就开始出现了主要用来分析归纳汉字读音的字书,称为“韵书”。确切地说,韵书是一种以审音辨韵为主,同时也兼有释义作用的综合性字书。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韵书,是宋代陈彭年等人编的大宋重修广韵,简称广韵。广韵对单字的解说,一般是先释意义,尔后罗列并解释该字的同音字,所以有人说广韵很像现在的“同音字典”。,字、词(辞)典,60,新华字典是建国后编纂的一部质量较高的小型字典。最早出版于,1953年人民出版社,至今已经过9次修订,收字11100。,四、常用字典介绍,字、词(辞)典,61,字、词(辞)典,四、常用字典介绍,康熙字典 1716年张玉书撰 收字47035。是我国古代出现的最有代表性的语文字典之一。主要特点:(1)第一部明确以“字典”命名的字书,也是现存的第一部大型官修字书;(2)内容上的特点之一是收字较多,在单字的辨形、注音、释义等方面都比以前的字书更为完备、细致;(3)内容上的特点之二,是引征比较丰富,这就有助于我们考察、研究文字形、音、义发展变化的历史源流。,62,字、词(辞)典,四、常用字典介绍,辞源1915年商务印书馆辞源(修订版4册)的特点:(1)不收现代科技词语,收词止于鸦片战争(1840年)。内容包括一般语词、常用词组、成语、典故等,兼收各科术语、人名、地名、书名等。可用来解决阅读古籍的关于语词、典故和有关古代文物典章制度等知识性疑难问题。(2)用繁体字,按部首排,首字相同的复词,按第二、三字的笔画数分先后。(3)释义注意词义发展,按本义、引申义、假借义次序及时代先后排列。(4)每册附有四角号码索引,第四册附全书单字汉语拼音索引,繁简体字对照表。,63,字、词(辞)典,四、常用字典介绍,辞海1936年中华书局是中国最大的一部综合性百科词典。辞海(修订本3册)的特点:(1)百科式辞书,新旧兼容,但以现代百科词语为主,兼收古汉语中常见词、成语故典。内容包括成语、典故、人物著作、历史事件、古今地名、团体组织及各学科的名词术语等。(2)全书按部首排列,以字带词,而词又以字数、笔划为序,采用现行规范字排。(3)注音准确、释义更为确切、稳定,知识强,堪称大而博的“知识海洋”。,64,字、词(辞)典,四、常用字典介绍,汉语大字典 四川、湖北辞书出版社1992年完成,共8卷,收字57000,是目前收字最多的字典。,汉语大词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1993年完成,共12 卷,收词37多万条,是目前收词最多的词典。,65,字、词(辞)典,字(词)典权威出版机构,Oxford University Press(英国)它出版: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商务印书馆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66,百科全书,一、百科全书概述1.定义 荟萃人类一切门类知识或某一学科知识的完备的工具书。西方:没有围墙的大学 日本:知识的小宇宙 英文名称:Encyclopedia,67,百科全书,以已有的大量资料作为基础,博采众说,全面叙说,避免缺漏、偏狭。,从大量文献中提练材料,加以概括。,以知识的科学分类体系作为编撰的基础。,有完善的参见系统和检索系统。,可供阅读和浏览。,内容全、精、新“全”指收录的知识领域的完全和信息的充足。“精”指材料的精确可靠。“新”所收资料的新颖性。在相对稳定的基础上不断更新内容,具有科学上的先进性,反映时代的特色。,由众多的专家撰稿,从而保证了它的权威性。,68,百科全书的类型,按选收范围分:综合性百科全书和专业性百科全书。按卷数部头大小分:大百科全书(在20卷以上);小百科全书(10卷以下);百科词典(多为单卷本)。按地域、观点分:国际性百科全书;地域性或国家性百科全书;宗教性和民族性百科全书。,69,百科全书,百科全书的编排方式:(1)按字顺编排:大多现代百科全书属于这类。(2)按分类编排;(3)先按大类类目划分,再按卷内条目字顺编排,即分类与字顺编排相结合。使用百科全书时可首先查索引。,70,百科全书,著名百科全书举要,(一)、不列颠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Britannica.(简称EB)又称大英百科全书,号称百科全之王。是世界著名的ABC三大百科全书之B。17681771年初版于苏格兰爱丁堡,由英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只有3卷。18版水平一般,第9版(1889年)有许多学者参与编写,才大获成功,11版开始由英美两国合编者,1920年12版时,版权全部转让美国,不列颠徒有虚名。1974年15版改为新不列颠百科全书 The new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现在共32卷,结构分:百科简编12卷:便览和索引,实际是小条目编。百科详编17卷:知识深入百科类目1卷,全书的结构框架,指南,提供知识体系总表。索引 2卷,71,百科全书,著名百科全书举要,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 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和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公司合作编译出版。共11卷。内容主要根据不列颠百科全书的简编编译而成;中国条目全部由中国专家重撰。,72,百科全书,著名百科全书举要,美国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American)(简称EA)标准型的综合百科全书,是世界著名的ABC三大百科全书之A。初版于1829-1833年间,增补至目前已有30卷。特点:(1)人物条目和科学技术条目所占篇幅较大,19世纪以来的美国人物资料,常为别书所无,原始文件多,对某些重要历史文件,都全文录载,如独立宣言等。(2)本书虽然为“国际版”,但对美洲偏重,美国、加拿大的资料比较丰富。(3)其条目按关键词逐词排列,条目之间有参见系统,并附有参考书目。(4)自1923年起开始逐年出版美国百科年鉴,概述前一年的事实和发展,作为美国百科全书的补充。,73,百科全书,著名百科全书举要,科利尔百科全书(Colliers Encyclopedia)(简称CE)这是一部20世纪新编的大型英语综合性百科全书,为著名的三大百科全书之C。全书共24卷,收录条目2.5万个。科利尔是出版家名。它的特点是收录范围不象EA那样强调美国历史、人物、科技等,而注重各科知识的综合平衡;书后所附的参考书目为各百科全书之冠,起到自学的教育作用;另外“学习指南”把条目内容与学校课程联系起来,因此特别适合于各种图书馆和学校及家庭使用。每年出版科利尔百科年鉴作为补充本。,74,百科全书,著名百科全书举要,中国大百科全书 该书是我国第一部大型综合百科全书。1978年成立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0年起按学科分卷出版,不列卷次,只列学科名称,由全国各学科权威人士担任主编,2万余名著名学者、专家撰稿。1994年全部出齐,全书共74卷,收录条目有10多万个。各学科内容按该学科的体系、层次以条目的形式编写,系统、详尽、正确地概述了各学科的基本知识。,75,百科全书,著名百科全书举要,中国大百科全书的编排:按学科内容分卷,各卷条目再按汉语拼音排列。检索途径:1、条目分类目录 2、条目汉字笔划索引 3、条目外文索引 4、内容索引,76,类书,一、概 念 采辑古典文献资料,按类别或韵目编排,以供查检引文典故用的工具书。也可以认为是古代的百科全书,区别在于类目下的内容:类书只是抄采前人书上的资料;百科全书是撰稿人写的。类书在中国源远流长,最早是三国魏文帝曹丕命王象等人编的皇览,已失传。编辑用意:供帝皇阅览;供士大夫作文临文备检。,77,类书,作用 类书的主要内容,是分门别类地类聚反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各个方面的原始资料,因此,它是查考古代百科资料时最主要的检索工具。1、查检各类材料:古代类书汇录并保存了历代天文、地理、历史、典章制度、文学、艺术、风俗、民情等资料,并按类编排供查阅。2、查诗文语句典故:赋诗大多要堆砌典故。3、校勘古书:古籍在传抄、翻刻中常出错,类书是摘录古书文句或篇章,摘录年代早,常用来校勘古籍。4、辑录古书:古籍在历代流传中,散失惨重,类书保存了不少散失古书的佚文。,78,类书,重要类书,类书,1、北堂书抄 隋末唐初虞世南撰,是现存最早类书。其重要的价值在于它所引古籍均为隋以前旧本,保存了许多古籍中片断资料的原始面貌。,2、永乐大典 原来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部类书。明代解缙等撰,全书共同22877卷,另有凡例、目录60卷,分装成11095册,字数达3亿7千多万字,被八国联军烧抢,现只存3%。,79,类书,重要类书,3、古今图书集成,清陈梦雷撰,现存最大类书。全书共1万卷,目录40卷,计16000多万字。由于永乐大典的残缺,它便成了现存中国古代类书中规模最大、资料最丰富的一部。该书最突出的特点,是在编排方法上彻底地贯彻了类书“以类聚事”的原则。,80,类书,重要类书,4、艺文类聚唐欧阳询撰,采集经史子集各种图书中的材料。,5、太平御览宋李昉等撰,编于太平兴国年间,资料多取经史百家之言。,6、全芳备祖宋陈景沂撰,植物资料。,81,政书,一、概念 政书是中国古代出现的典志体史书。是专门记载典章制度的沿革变化和各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制度的演变和发展的书。政书大体上可分为两大类:通代的政书:如十通,查检历代典章制度;断代的政书:如历代会要:唐会要、明会典等。,82,政书,通典:唐代杜佑编,记唐天宝以前的历代的典章制度。,宋代郑樵编,上起三皇,下迄隋代的帝王、世家及经济文化制度。,83,政书,文献通考,文献通考,宋末元初马端临编,记上古至宋末年的政治、经济、文化资料。,84,政书,清代乾隆年间,编修了“三通”的续书-合称“续三通”:,续通典:乾隆三十二年官修。史事记载自756年 1644年。,续通志:乾隆三十二年间官修。史事记载五代至明末。,续文献通考:乾隆十二年官修。史事记载从宋宁宗至明崇祯以前。,85,政书,“续三通”之后又编了的续书-合称“清三通”:,清通典:乾隆三十二年间官修。史事记载清朝乾隆前的典章制度。,清通志:乾隆三十二年间官修。史事记载清朝乾隆前的典章制度。,清文献通考:乾隆十二年官修。史事记载清朝乾隆前的典章制度。,“续三通”、“清三通”是乾隆时集中群力编的六部政书,加上“三通”谓“九通”。,86,政书,清朝续文献通考:辛亥革命以后,刘锦藻用38年时间编成,记史事自乾隆至宣统三年清亡止。,以上谓“十通”,查“十通”资料有十通索引。,87,年鉴、手册,年 鉴,年鉴的定义年鉴是系统汇集一年内的主要时事文献、学科进展情况、研究成果及有关统计资料,提供详尽的事实、数据和统计数字,反映近期政治、经济发展的动向及科学文化进步的年度出版物。内容广泛、编排形式简明,便于查检英文名为Year Book、Annual Book、almanac book。,88,年鉴、手册,年 鉴 的特点,(1)逐年编辑、连续出版。累积起来是一部编年体的历史,所以它即是积累资料,撰写历史的工具书,又是查检最新资料和数据的重要工具书。,(2)材料主要依据当年的政府公报和文件,以及国家重要报刊的报导和统计资料。,(3)内容完备、项目齐全、记载详实、查阅方便。能为读者提供一年或逐年的有关事实性和数据性的情报信息。故又称之为一年度的百科全书。,(4)除统计年鉴外,都具有一定的可读性。几乎所有年鉴都载有大量绕有趣味的知识,强烈地吸引各种类型的读者。,89,年鉴、手册,90,年鉴、手册,常用的年鉴,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91,年鉴、手册,手册(Hand Book),手册是汇集某一方面经常需要查考的文献、数据资料或专业知识的工具书。手册的名称很多,如指南、便览、一览、大全等。收录内容多为分式、数据、规格、条例、图表。手册分为综合性手册和专业性手册,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料手册、经济工作手册、中国图书情报工作实用大用等。,92,名 录,名录是一种简要介绍人物、团体、物品或地域情况等事实材料的工具书。名录根据报道对象分为:人名录、地名录、机构名录、厂商名录、报刊名录、研究项目名录等。,93,名 录,名录,人名录,地名录,机构名录,又称“名人录”,英文是“WhoWho。是一种简要介绍某一方面人物生卒年、学历经历、荣誉、称号、著作及家庭住址等资料的一种工具书。常用人名录:国际名人录(International WhoWho)世界人名录(WhoWho in the world)中华人民共和国名人录 将帅名录 中国林业专家大辞典等。,地名录是广泛收录经审定的规范化地方名称或中外文名称,并注明所属国名、行政区划、经纬度和在某地图集上的具体位置的便览性工具书。常用地名录:世界地名录(上、中、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录等。,机构名录 Directory又称机构指南,是一种系统编排有关组织机构概况的一览表。它是提供人们查询其有关机构组织的地址、宗旨、历史、成员、出版物以及其它方面情况的工具书。常用的机构名录有:世界大学名录 中国企业名录全书 中国企事业名录大全 中国工商企业名录等。,94,表谱、图录,表 谱,表谱的定义 表谱是采用图表、谱系形式记载事物发展以指示时间概念或谱列历史事实的一种工具书,(1)年表,它是查考历史年代和检索历史大事的工具书。分为单纯纪年的纪元年表和纪年又纪事的纪事年表两类,如中国历史纪年表、中国历史大事编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大事记等。(2)历表,它是查考和换算不同历法年、月、日的工具书。它不仅可查考历史年代和历史纪元,还可以用于换算中、西等不同历法的年、月、日。如两千年中西历对照表、公元干支纪日速查盘(3)专门性表谱,包括人物表谱和职官、地理沿革表谱,如白居易家谱、历代官职表和历代地理沿革表等。这些表谱主要用于查考人物生卒年月、官职变化、人事更替,以及不同历史时期地名变化等信息。,95,表谱、图录,图录,图录分为两种:地图和图谱 1、地图,是提供查检地名及其方位的工具,它将地表事物和现象按比例缩小并标绘于图纸上。地图可分为普通地图、历史地图、专业地图,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集、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图集等。2、图谱,是用图象表现事物、文物或人物形象的工具书。如中国历史参考图谱、中国纸币图鉴目录.四行通钞和中国美术全集等。,

    注意事项

    本文(文献信息检索第四章1中文检索工具书.ppt)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