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教学课件】第六章(对象应用一).ppt

    • 资源ID:5663396       资源大小:1,006.50KB        全文页数:155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教学课件】第六章(对象应用一).ppt

    第六章二维图形编辑(目录一),6.1 对象选择方式6.2 删除对象6.3 复制对象6.4 镜像对象6.5 偏移对象6.6 阵列对象,第六章 二维图形编辑(目录一),6.7 平移对象6.8 旋转对象6.9 缩放对象6.10 拉伸对象6.11 加长对象6.12 修剪对象,第六章二维图形编辑(目录二),第六章 二维图形编辑(目录二),6.13 延长对象6.14 打断对象6.15 倒角6.16 圆角6.17 炸开对象6.18 编辑二维多义线6.19 编辑样条曲线,6.20 编辑多线6.21 对齐对象6.22 修改对象6.23 用对话框查询和修改对象特性6.24 利用夹点功能编辑对象,6.1 对象选择方式(目录),6.1.1 选择集6.1.2 快速选择对象6.1.3 设置对象选择模式,6.1 对象选择方式,6.1.1 选择集 直接选取,1直接选取2窗口方式3交叉方式4多边形窗口方式5多边形交叉方式,6.1.1 选择集,通过鼠标移动对象选择框至待选对象上,按拾取键,该对象即被选中(缺省方式)。,6.1.1 选择集 窗口方式,1直接选取2窗口方式3交叉方式4多边形窗口方式5多边形交叉方式,定义一由左至右的矩形窗口,窗口范围内的所有对象均被选中。可直接指定选择窗口顶点,也可键入W,根据提示指定选择窗口顶点。(缺省方式)。(图),6.1.1 选择集,6.1.1 选择集 窗口方式(图),6.1.1 选择集,6.1.1 选择集 交叉方式,1直接选取2窗口方式3交叉方式4多边形窗口方式5多边形交叉方式,6.1.1 选择集,定义一由右至左的矩形窗口,窗口范围内的所有对象均被选中。可直接指定选择窗口顶点,也可键入C,根据提示指定选择窗口顶点。(缺省方式)。(图),6.1.1 选择集 交叉方式(图),6.1.1 选择集,6.1.1 选择集 多边形窗口方式,1直接选取2窗口方式3交叉方式4多边形窗口方式5多边形交叉方式,6.1.1 选择集,定义一由多个顶点围成的多边形窗口,多边形窗口内的所有对象均被选中,键入WP,根据提示指定选择窗口顶点。,6.1.1 选择集 多边形交叉方式,1直接选取2窗口方式3交叉方式4多边形窗口方式5多边形交叉方式,6.1.1 选择集,定义一由多个顶点围成的多边形窗口,多边形窗口内和与窗口边界相交的所有对象均被选中,键入CP,根据提示指定选择窗口顶点。,6.1.1 选择集 围线方式,6围线方式7全部方式 8最后方式9前一方式10组方式,6.1.1 选择集,定义一个连续折线(虚线),与折线相交的所有对象均被选中,键入F,根据提示指定选择顶点。,6.1.1 选择集 全部方式,6围线方式7全部方式 8最后方式9前一方式10组方式,6.1.1 选择集,选取已绘制的除冻结层以外的所有对象,键入ALL。,6.1.1 选择集 最后方式,6围线方式7全部方式 8最后方式9前一方式10组方式,6.1.1 选择集,选取选取屏幕上最后生成的一个对象,键入L。,6.1.1 选择集 前一方式,6围线方式7全部方式 8最后方式9前一方式10组方式,6.1.1 选择集,选择当前编辑命令以前最后一次构造好的选择集作本次操作的选择集。主要是用于针对同一选择集的多次编辑,键入P。,6.1.1 选择集 组方式,6围线方式7全部方式 8最后方式9前一方式10组方式,6.1.1 选择集,AutoCAD允许预先将若干对象定义成对象组,选择组对象时,只要指定组名或点取组中某一对象,即可选择组中全部对象,键入G。,6.1.1 选择集 多点选择方式,11多点选择方式12框选方式13自动选择方式 14单一选择方式15交替选择方式,6.1.1 选择集,当需要选择多个分散对象时,可使用“多点选择方式”进行选择,多点选择方式规定:先逐个拾取对象,选完后键入回车键,所选对象才同时醒目显示,可提高选择速度。键入M,6.1.1 选择集 框选方式,11多点选择方式12框选方式13自动选择方式 14单一选择方式15交替选择方式,6.1.1 选择集,其意义和操作方法同“W方式”。这种方式一般用于菜单宏中,键入BOX。,6.1.1 选择集 自动选择方式,11多点选择方式12框选方式13自动选择方式 14单一选择方式15交替选择方式,6.1.1 选择集,选取对象时,若选择框处存在一个对象,则选取该对象,否则按“W方式”或“C方式”选择对象。这种方式一般用于菜单宏中,键入AU。,6.1.1 选择集 单一选择方式,11多点选择方式12框选方式13自动选择方式 14单一选择方式15交替选择方式,6.1.1 选择集,只允许按任何选择方式执行一次选择操作,一旦成功选择,则退出选择状态。这种方式一般用于菜单宏中,键入SI。,6.1.1 选择集 交替选择方式,11多点选择方式12框选方式13自动选择方式 14单一选择方式15交替选择方式,6.1.1 选择集,Ctrl方式:当图形中对象比较拥挤时,待选择对象与不选择对象相互重叠,使选择出现困难,这时可采用交替选择方式。操作方法,Select objects:(Ctrl方式)按【Ctrl】键,同时将选择框移至待选对象附近,单击鼠标左键;松开【Ctrl】键,单击鼠标左键交替选择图形对象,所选对象虚线表示;按回车键或单击鼠标右键,选取虚线表示的图形对象,6.1.1 交替选择方式操作方法,6.1.1 选择集,6.1.1 选择集 删除方式,16删除方式17加入方式 18取消方式,6.1.1 选择集,从选择集中取消某些被选择对象,键入R。Select objects:RRemove objects:(转入删除状态,用前面介绍的对象选择方式选择被取消对象),6.1.1 选择集 加入方式,16删除方式17加入方式 18取消方式,6.1.1 选择集,加入方式是对象选择的缺省方式。通常均为加入方式,当进入R方式后,必须通过A方式回到加入状态。,6.1.1 选择集 取消方式,16删除方式17加入方式 18取消方式,6.1.1 选择集,取消最后一次进行的选择选择操作,可按逆序取消若干次选择操作,键入U。,6.1.2 快速选择对象 任务,1任务2操作 3提示,6.1.2 快速选择对象,AutoCAD 2000新增功能,按对象类型或特性条件选择对象,这些对象可加入选择集或从选择集中删除。,6.1.2 快速选择对象 操作,1任务2操作 3提示,6.1.2 快速选择对象,键盘命令:QSELECT菜单选项:“工具”“快速选择”快捷菜单:在绘图区单击鼠标右键“快捷菜单”“快速选择”,6.1.2 快速选择对象 提示,1任务2操作3提示,6.1.2 快速选择对象,弹出“快速选择”对话框(图),根据提示设置选择对象类型和特性等参数。,6.1.2 快速选择对象 提示(图),6.1.2 快速选择对象,6.1.3 设置对象选择模式 任务,1任务2操作 3提示,6.1.3 设置对象选择模式,通过设置对象选择模式来控制选择对象时的操作方式,以便用户根据自己的习惯更灵活地选择对象。,6.1.3 设置对象选择模式 操作,1任务2操作 3提示,6.1.3 设置对象选择模式,键盘命令:OPTIONS菜单选项:“工具”“选项”对话框“选择”标签快捷菜单:在绘图区单击鼠标右键“快捷菜单”“选项”,6.1.3 设置对象选择模式 提示,1任务2操作3提示,6.1.3 设置对象选择模式,弹出“选择”标签对话框(图),根据提示设置选择集模式和选择框大小。,6.1.3 设置对象选择模式 提示(图),6.1.3 设置对象选择模式,6.2 删除对象 任务,1任务2操作 3提示,6.2 删除对象(ERASE),删除图形中不正确的图形对象。,6.2 删除对象 操作,1任务2操作 3提示,6.2 删除对象(ERASE),键盘命令:ERASE菜单选项:“修改”“删除”工具按钮:修改工具条“删除”,6.2 删除对象 提示,1任务2操作3提示,6.2 删除对象(ERASE),Select objects:(选择删除对象并键入回车键)举例,6.3 复制对象 任务,1任务2操作 3提示,6.3 复制对象(COPY),将若干指定对象复制到指定位置(可多次复制)。,6.3 复制对象 操作,1任务2操作 3提示,6.3 复制对象(COPY),键盘命令:COPY菜单选项:“修改”“复制”工具按钮:修改工具条“复制”,6.3 复制对象 提示,1任务2操作3提示,6.3 复制对象(COPY),Select objects:(选择复制对象)Specify base point or displacement,or Multiple:(输入基点、位移或M)举例,6.3 复制对象 提示(基点),基点,6.3 复制对象(COPY),输入基点,根据2点确定的矢量长度或方向复制对象,提示:Specify second point of displacement or:(输入第2点或回车键),6.3 复制对象 提示(位移),位移,6.3 复制对象(COPY),输入位移值,根据最后一次选择对象拾取点和当前光标位置确定的方向,及位移值大小指定复制基点。,6.3 复制对象 提示(多重),多重复制,6.3 复制对象(COPY),输入M,将对所选对象进行多次复制。其操作步骤与单一复制相同。,6.4 镜像对象 任务,1任务2操作 3提示,6.4 镜像对象(MIRROR),将指定对象集按镜像线作镜像复制,原图可保留,也可删除。,6.4 镜像对象 操作,1任务2操作 3提示,6.4 镜像对象(MIRROR),键盘命令:MIRROR菜单选项:“修改”“镜像”工具按钮:修改工具条“镜像”,6.4 镜像对象 提示,1任务2操作3提示,6.4 镜像对象(MIRROR),Select objects:(选择镜像对象)Specify first point of mirror line:(输入镜像线上一点)Specify second point of mirror line:(输入镜像线上另一点)Delete source objects?Yes/No:举例,6.5 绘制偏移线 任务,1任务2操作 3提示,6.5 绘制偏移线(OFFSET),对选择的线、弧、圆等对象按一定偏移值作同心拷贝,对于直线则绘制平行线。,6.5 绘制偏移线 操作,1任务2操作 3提示,6.5 绘制偏移线(OFFSET),键盘命令:OFFSET菜单选项:“修改”“偏移”工具按钮:修改工具条“偏移”,6.5 绘制偏移线 提示,1任务2操作3提示,6.5 绘制偏移线(OFFSET),Specify offset distance or Through:(输入偏移距离或T)Select object to offset or:举例,6.6 阵列对象 任务,1任务2操作 3提示,6.6 阵列对象(ARRAY),按矩阵或环形阵列方式复制多个指定对象。阵列后的新对象与原对象具有相同的层、颜色、线型、线宽特性。,6.6 阵列对象 操作,1任务2操作 3提示,6.6 阵列对象(ARRAY),键盘命令:ARRAY菜单选项:“修改”“阵列”工具按钮:修改工具条“阵列”,6.6 阵列对象 提示,1任务2操作3提示,6.6 阵列对象(ARRAY),Select objects:(选取阵列对象)Enter the type of array Rectangular/Polar:(输入R或P)举例,6.6 阵列对象 提示(R),6.6 阵列对象(ARRAY),矩形阵列输入R,按矩阵方式复制多个指定对象,提示:Enter the number of rows(-):(输入矩阵行数)Enter the number of columns(|):(输入矩阵列数)Enter the distance between rows or specify unit cell(-):(输入行距或指定单位单元)Specify the distance between columns(|):(输入列距),6.6 阵列对象 提示(R说明),6.6 阵列对象(ARRAY),矩形阵列说明:若输入行距,列距则按行距、列距复制。若行间距为正,则复制对象向上排列;若列间距为正,则复制对象向右排列。行距和列距可由单位单元矩形的长和宽确定,用鼠标拾取单元矩形两顶点p1和p2,拾取方向确定复制对象向右上、右下、左上、左下排列。,6.6 阵列对象 提示(P),6.6 阵列对象(ARRAY),环形阵列输入P,按环形、弧形方式复制多个指定对象Specify center point of array:(输入中心点)Enter the number of items in the array:(输入复制个数)Specify the angle to fill(+=ccw,-=cw):(输入环形阵列圆心角)Rotate arrayed objects?Yes/No:此三个提示只需选择任意两个。,6.6 阵列对象 提示(P说明),6.6 阵列对象(ARRAY),环形阵列说明:圆心角为正,则按逆时针阵列,否则按顺时针阵列。如果输入Y,则复制对象相对于中心点作旋转,否则不旋转。复制对象都取其自身一个参考点作为基点,绕中心点旋转。,6.7 平移对象 任务,1任务2操作 3提示,6.7 平移对象(MOVE),将选取对象集平移到指定位置。,6.7 平移对象 操作,1任务2操作 3提示,6.7 平移对象(MOVE),键盘命令:MOVE菜单选项:“修改”“平移”工具按钮:修改工具条“平移”,6.7 平移对象 提示,1任务2操作3提示,6.7 平移对象(MOVE),Select objects:Specify base point or displacement:Specify second point of displacement or:举例,6.8 旋转对象 任务,1任务2操作 3提示,6.8 旋转对象(ROTATE),将所选对象集绕指定点旋转指定角度。,6.8 旋转对象 操作,1任务2操作 3提示,6.8 旋转对象(ROTATE),键盘命令:ROTATE菜单选项:“修改”“旋转”工具按钮:修改工具条“旋转”,6.8 旋转对象 提示,1任务2操作3提示,6.8 旋转对象(ROTATE),Current positive angle in UCS:ANGDIR=counterclockwise ANGBASE=0Select objects:Specify base point:Specify rotation angle or Reference:说明 举例,6.8 旋转对象 提示(图),6.8 旋转对象(ROTATE),输入旋转角度为正,则按逆时针方向旋转 输入R,按新角度与参考角度的差值旋转,6.9 缩放对象 任务,1任务2操作 3提示,6.9 缩放对象(SCALE),将所选对象按指定基点和比例放大或缩小,且X、Y、Z方向的缩放比例相同。,6.9 缩放对象 操作,1任务2操作 3提示,6.9 缩放对象(SCALE),键盘命令:SCALE菜单选项:“修改”“缩放”工具按钮:修改工具条“缩放”,6.9 缩放对象 提示,1任务2操作3提示,6.9 缩放对象(SCALE),Select objects:Specify Base point:Specify scale factor or Reference:(输入比例因子或R)举例,6.9 缩放对象 提示(图),6.9 缩放对象(SCALE),直接输入比例因子进行缩放,比例因子1时,为放大,比例因子1时,为缩小,输入R,按新长度与参考长度比值自动计算比例因子进行缩放。,6.10 拉伸对象 任务,1任务2操作 3提示,6.10 拉伸对象(STRETCH),移动图形中指定对象,同时保持与其它部分相连,与其相连的对象被位伸或压缩。,6.10 拉伸对象 操作,1任务2操作 3提示,6.10 拉伸对象(STRETCH),键盘命令:STRETCH菜单选项:“修改”“拉伸”工具按钮:修改工具条“拉伸”,6.10 拉伸对象 提示,1任务2操作3提示,6.10 拉伸对象(STRETCH),Select objects to stretch by crossing-window or crossing-polygonSelect objects:(C或CP)Specify base point or displacement:举例,6.10 拉伸对象 提示(图),6.10 拉伸对象(STRETCH),输入基点,根据基点和第2点确定的长度及方向拉伸。输入位移值,由交叉选取第1顶点和输入位移前光标位置确定基点方向,从交叉选取第1顶点沿此方向根据位移值确定基点位置,然后提示输入第2点。,6.11 加长对象 任务,1任务2操作 3任务,6.11 加长对象(LENGTHEN),改变线段或圆弧的长度。,6.11 加长对象 操作,1任务2操作 3提示,6.11 加长对象(LENGTHEN),键盘命令:LENGTHEN菜单选项:“修改”“加长”工具按钮:修改工具条“加长”,6.11 加长对象 提示,1任务2操作3提示,6.11 加长对象(LENGTHEN),Select an object or DElta/Percent/Total/DYnamic:(选择对象或输入DE、P、T、DY)举例,6.11 加长对象 提示(续),6.11 加长对象(LENGTHEN),DElta:输入增量,按增量值加长或缩短Percent:输入P,以百分比的形式改变Total:输入T,以新长度或新角度改变DYnamic:输入DY,动态改变圆弧或线段的长度,6.11 加长对象 提示(图),6.11 加长对象(LENGTHEN),6.12 修剪对象 任务,1任务2操作 3提示4说明,6.12 修剪对象(TRIM),用剪切边修剪指定的对象(被修剪边)。,6.12 修剪对象 操作,1任务2操作 3提示4说明,6.12 修剪对象(TRIM),键盘命令:TRIM菜单选项:“修改”“修剪”工具按钮:修改工具条“修剪”,6.12 修剪对象 提示,1任务2操作3提示4说明,6.12 修剪对象(TRIM),Current settings:Projection=UCS Edge=ExtendSelect cutting edges.Select objects:(选取剪切边)Select object to trim orProject/Edge/Undo:(选取被修剪边,或输入P、E、U)举例,6.12 修剪对象 提示(P),6.12 修剪对象(TRIM),Project:输入P,确定修剪时的投影方式Enter a projection option None/Ucs/View:(输入N、U或V)None:输入N,指定修剪边和被修剪边在三维空间精确相交才能进行修剪;Ucs:输入U,指定修剪边和被修剪边在当前UCS的XOY平面上投影相交,即可进行修剪;View:输入V,指定修剪边和被修剪边在视图平面上相交,即可进行修剪,6.12 修剪对象 提示(E),6.12 修剪对象(TRIM),Edge:输入E,确定修剪时修剪边是否允许隐含延伸至相交Enter an implied edge extension mode Extend/No extend:(输入E、N)Extend:输入E,指定修剪边与被修剪边不相交时可隐含延伸至相交;No extend:输入N,指定修剪边与被修剪边不相交时不允许隐含延伸,6.12 修剪对象 说明,6.12 修剪对象(TRIM),1任务2操作3提示4说明,中多线只能做修剪边,不能做被修剪边。用多义线作修剪边时,沿中心线进行修剪。在提示“Select objects:“时键入回车键,自动确定所有符合条件的对象为修剪边。剪切边也可作为被剪边。带有宽度的多义线作为被剪边时,剪切交点按中心线计算。,6.13 延长对象 任务,1任务2操作 3提示4说明,6.13 延长对象(EXTEND),延长指定对象,使其到达图中所选定的边界对象。,6.13 延长对象 操作,1任务2操作 3提示4说明,6.13 延长对象(EXTEND),键盘命令:EXTEND菜单选项:“修改”“延长”工具按钮:修改工具条“延长”,6.13 延长对象 提示,1任务2操作3提示4说明,6.13 延长对象(EXTEND),Current settings:Projection=UCS Edge=ExtendSelect boundary edges.Select objects:(选取延伸边)Select object to extend or Project/Edge/Undo:(选取延伸对象,或输入P、E、U)其操作方法类似TRIM。举例,6.13 延长对象 说明,6.13 延长对象(EXTEND),1任务2操作 3提示4说明,多义线作边界,其中心线为实际的边界。只有不封闭的多义线可以延长。对于有宽度的直线段或圆弧,按其倾斜度延长,若延长后末端的宽度为负值,则该端宽度为0。延对象总是从距离拾取点最近的那个端点开始,延长后对象还可再延长。,6.14 打断对象 任务,1任务2操作 3提示4说明,6.14 打断对象(BREAK),删除直线、圆弧、圆等对象的一部分,或者将某一对象从某处切断成为两对象。,6.14 打断对象 操作,1任务2操作 3提示4说明,6.14 打断对象(BREAK),键盘命令:BREAK菜单选项:“修改”“打断”工具按钮:修改工具条“打断”,6.14 打断对象 提示,1任务2操作3提示4说明,6.14 打断对象(BREAK),Select object:(选取对象)Specify second break point or First point:(输入第2点、F或)。输入第2点,将选取对象时拾取点到该点之间部分删除输入F,按重新拾取两点并删除两点之间的部分举例,6.14 打断对象 说明,6.14 打断对象(BREAK),1任务2操作3提示4说明,第二拾取点可在对象附近,可以不在对象上,在垂点处断开。若对圆、圆弧断开,则按逆时针方向删除。圆不能从某一点切断。,6.15 倒角 任务,1任务2操作 3提示4说明,6.15 倒角(CHAMFER),对两条不平等的直线断进行切角处理。,6.15 倒角 操作,1任务2操作 3提示4说明,6.15 倒角(CHAMFER),键盘命令:CHAMFER菜单选项:“修改”“倒角”工具按钮:修改工具条“倒角”,6.15 倒角 提示,1任务2操作 3提示4说明,6.15 倒角(CHAMFER),(TRIM mode)Current chamfer Dist1=10.0000,Dist2=10.0000Select first line or Polyline/Distance/Angle/Trim/Method:(选取直线或输入P、D、A、T、M)举例,6.15 倒角 提示(续),6.15 倒角(CHAMFER),Polyline:输入P,对多义线所有顶点进行倒角。Distance:输入D,确定倒角距离Angle:输入A,确定第1条直线的倒角距离和相对第1条直线的角度Trim:输入T,确定倒角时是否修剪Method:输入M,确定倒角方式,6.15 倒角 说明,6.15 倒角(CHAMFER),1任务2操作 3提示4说明,第一个倒角距离对应第一条直线,第二个倒角距离对应第二条直线。倒角时,参数不对不能倒角则报错。当两个倒角距离为0,在交点处修剪,不足则延长到交点。,6.16 圆角 任务,1任务2操作 3提示4说明,6.16 圆角(FILLET),用指定半径的圆弧分别与两指定对象相切连接,圆角对象不足部分自动延长,多条的部分可被切除,做到光滑连接。,6.16 圆角 操作,1任务2操作 3提示4说明,6.16 圆角(FILLET),键盘命令:FILLET菜单选项:“修改”“圆角”工具按钮:修改工具条“圆角”,6.16 圆角 提示,1任务2操作 3提示4说明,6.16 圆角(FILLET),Current settings:Mode=TRIM,Radius=10.0000Select first object or Polyline/Radius/Trim:选择对象或输入P、R、T举例,6.16 圆角 提示(续),6.16 圆角(FILLET),Polyline:输入P,对多义线进行倒圆角对选择的多义线的所有顶点按指定半径倒圆角Radius:输入R,设置圆角的圆角半径半径太大时不能进行倒圆角Trim:输入T,确定圆角时,是否对对象进行修剪,6.16 圆角 说明,6.16 圆角(FILLET),1任务2操作 3提示4说明,倒角对象不同,倒角后的效果也不同(图)对相交线倒圆角时,如果修剪,倒出圆角后,保留点取的那部分对象。可以对平行的两条直线倒圆角对多义线,用C封闭,则封闭点倒圆角若半径为0则在交点处修剪,不足延长,6.17 炸开对象 任务,1任务2操作 3提示,6.17 炸开对象(EXPLODE),将复合对象分解为单一对象。,复合对象是由若干单一对象组成的复合图形,如:矩形、多义线、填充图案、图块、尺寸标注、多线、面域、网格面等对象为复合对象,6.17 炸开对象 操作,1任务2操作 3提示,6.17 炸开对象(EXPLODE),键盘命令:EXPLODE菜单选项:“修改”“炸开”工具按钮:修改工具条“炸开”,6.17 炸开对象 提示,1任务2操作3提示,6.17 炸开对象(EXPLODE),Select objects:(选取炸开对象)说明:复合对象被炸开后,变成普通直线、圆弧、圆等单一对象,但保留图层、线型、颜色等属性。举例,6.18 编辑二维多义线 任务,1任务2操作 3提示,6.18 编辑二维多义线(PEDIT),编辑修改二维多义线特性修改宽度(整条或一段);闭合或打开;修改任意两点间多义线为直线;断开或同化;移动顶点或增加新顶点;用圆弧曲线或B样条曲线拟合多义线,6.18 编辑二维多义线 操作,1任务2操作 3提示,6.18 编辑二维多义线(PEDIT),键盘命令:PEDIT菜单选项:“修改”“多义线”工具按钮:修改II工具条“多义线”,6.18 编辑二维多义线 提示,1任务2操作3提示,6.18 编辑二维多义线(PEDIT),Select polyline:(选择要编辑的多义线)Enter an option Close/Join/Width/Edit vertex/Fit/Spline/Decurve/Ltype gen/Undo:(输入C、J、W、E、F、S、D、L、U)举例,6.18 编辑二维多义线 提示C,1任务2操作3提示,6.18 编辑二维多义线(PEDIT),Select polyline:(选择要编辑的多义线)Enter an option Close/Join/Width/Edit vertex/Fit/Spline/Decurve/Ltype gen/Undo:(输入C、J、W、E、F、S、D、L、U)举例,Close:输入C,将所选多义线首尾封闭,6.18 编辑二维多义线 提示J,1任务2操作3提示,6.18 编辑二维多义线(PEDIT),Select polyline:(选择要编辑的多义线)Enter an option Close/Join/Width/Edit vertex/Fit/Spline/Decurve/Ltype gen/Undo:(输入C、J、W、E、F、S、D、L、U)举例,Join:输入J,将与所选多义线相连的非多义线同化为一条多义线,6.18 编辑二维多义线 提示W,1任务2操作3提示,6.18 编辑二维多义线(PEDIT),Select polyline:(选择要编辑的多义线)Enter an option Close/Join/Width/Edit vertex/Fit/Spline/Decurve/Ltype gen/Undo:(输入C、J、W、E、F、S、D、L、U)举例,输入W,设置多义线新的宽度值,并将多义线按此宽度变为等宽,6.18 编辑二维多义线 提示E,1任务2操作3提示,6.18 编辑二维多义线(PEDIT),Select polyline:(选择要编辑的多义线)Enter an option Close/Join/Width/Edit vertex/Fit/Spline/Decurve/Ltype gen/Undo:(输入C、J、W、E、F、S、D、L、U)举例,输入E,编辑修改多义线顶点,6.18 编辑二维多义线 提示F,1任务2操作3提示,6.18 编辑二维多义线(PEDIT),Select polyline:(选择要编辑的多义线)Enter an option Close/Join/Width/Edit vertex/Fit/Spline/Decurve/Ltype gen/Undo:(输入C、J、W、E、F、S、D、L、U)举例,输入F,用圆弧曲线拟合所选多义线(图),6.18 编辑二维多义线 提示F图,1任务2操作 3提示,6.18 编辑二维多义线(PEDIT),Select polyline:(选择要编辑的多义线)Enter an option Close/Join/Width/Edit vertex/Fit/Spline/Decurve/Ltype gen/Undo:(输入C、J、W、E、F、S、D、L、U)举例,输入F,用圆弧曲线拟合所选多义线,6.18 编辑二维多义线 提示S,1任务2操作3提示,6.18 编辑二维多义线(PEDIT),Select polyline:(选择要编辑的多义线)Enter an option Close/Join/Width/Edit vertex/Fit/Spline/Decurve/Ltype gen/Undo:(输入C、J、W、E、F、S、D、L、U)举例,输入S,用B样条曲线拟合所选多义线(图),6.18 编辑二维多义线 提示S图,1任务2操作3提示,6.18 编辑二维多义线(PEDIT),Select polyline:(选择要编辑的多义线)Enter an option Close/Join/Width/Edit vertex/Fit/Spline/Decurve/Ltype gen/Undo:(输入C、J、W、E、F、S、D、L、U)举例,输入S,用B样条曲线拟合所选多义线,6.18 编辑二维多义线 提示D,1任务2操作3提示,6.18 编辑二维多义线(PEDIT),Select polyline:(选择要编辑的多义线)Enter an option Close/Join/Width/Edit vertex/Fit/Spline/Decurve/Ltype gen/Undo:(输入C、J、W、E、F、S、D、L、U)举例,输入D,恢复“Fit”或“Spline”拟合前多义线,但圆弧变为直线,6.18 编辑二维多义线 提示L,1任务2操作3提示,6.18 编辑二维多义线(PEDIT),Select polyline:(选择要编辑的多义线)Enter an option Close/Join/Width/Edit vertex/Fit/Spline/Decurve/Ltype gen/Undo:(输入C、J、W、E、F、S、D、L、U)举例,输入L。规定非连续型多义线在各顶点处的绘线方式,6.19 编辑样条曲线 任务,1任务2操作3提示,6.19 编辑样条曲线(SPLINEDIT),编辑修改样条曲线,并自动将“样条拟合多义线”转化为样条曲线。,6.19 编辑样条曲线 操作,1任务2操作 3提示,6.19 编辑样条曲线(SPLINEDIT),键盘命令:SPLINEDIT菜单选项:“修改”“样条曲线”工具按钮:修改II工具条“样条曲线”,6.19 编辑样条曲线 提示,1任务2操作3提示,6.19 编辑样条曲线(SPLINEDIT),Select spline:(选择要编辑的多义线)Enter an option Fit data/Close/Move vertex/Refine/rEverse/Undo:(输入F、C、M、R、E、U)举例,6.20 编辑多线 任务,1任务2操作 3提示,6.20 编辑多线(MLEDIT),在指定位置绘制一条(二维或三维)直线、折线或任意多边形。,6.20 编辑多线 操作,1任务2操作 3提示,6.20 编辑多线(MLEDIT),键盘命令:MLEDIT菜单选项:“修改”“多线”工具按钮:修改II工具条“直线”,6.20 编辑多线 提示,1任务2操作3提示,6.20 编辑多线(MLEDIT),弹出“多线编辑工具”对话框AutoCAD 2000 提供12种多线编辑工具,可方便修改多线以满足用户要求。举例,6.21 对齐对象 任务,1任务2操作 3提示4说明,6.21 对齐对象(ALIGN),移动和旋转一个二维或三维对象,使其与某一对象在特定位置对齐。,6.21 对齐对象 操作,1任务2操作 3提示4说明,6.21 对齐对象(ALIGN),键盘命令:ALIGN菜单选项:“修改”“三维操作”“对齐”,6.21 对齐对象 提示,1任务2操作3提示4说明,6.21 对齐对象(ALIGN),Select objects:(选择对齐对象)Specify first source point:(在对齐对象上拾取第一源点)Specify first destination point:(目标对象上拾取第一目标点)Specify second source point:(在对齐对象上拾取第二源点)Specify second destination point:(目标对象上拾取第二目标点),6.21 对齐对象 提示二,1任务2操作3提示4说明,6.21 对齐对象(ALIGN),Specify third source point or:(在对齐对象上拾取第三源点)Specify third destination point:(目标对象上拾取第三目标点)Scale objects based on alignment points?Yes/No:(输入Y或N),6.21 对齐对象 说明,6.21 对齐对象(ALIGN),1任务2操作3提示4说明,ALIGN命令是MOVE和ROTATE命令的组合。在“Specify second source point:”处直接回车,则移动对齐对象,第一源点与第一目标点重合。第三源点和目标点用于对齐三维对象。在“Specify third source point or:”处直接回车,则移动和旋转对象,,6.21 对齐对象(说明续),6.21 对齐对象(ALIGN),1任务2操作3提示4说明,第一源点与第一目标点重合,第二源点在第一目标点和第二目标点的连线上。对于三维对象对齐需指定第三源点和第三目标点。在“Scale objects based on alignment points?Yes/No:”处输入Y,则将对齐对象进行放大,否则保持原对象不变。,6.22 修改对象 任务,1任务2操作 3提示,6.22 修改对象(CHANGE),修改指定对象的某些特性。,6.22 修改对象 操作,1任务2操作 3提示,6.22 修改对象(CHANGE),键盘命令:CHANGE,6.22 修改对象 提示,1任务2操作3提示,6.22 修改对象(CHANGE),Select objects:(选取直线,圆,文本,图块或属性)Specify change point or Properties:(拾取点或输入P),6.22 修改对象 提示s,1任务2操作3提示,6.22 修改对象(CHANGE),Select objects:(选取直线,圆,文本,图块或属性)Specify change point or Properties:(拾取点或输入P),拾取点,改变所选对象夹持点位置,同时提示修改有关参数,不同对象修改内容不同.,6.22 修改对象 提示P,1任务2操作3提示,6.22 修改对象(C

    注意事项

    本文(【教学课件】第六章(对象应用一).ppt)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