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ppt

    • 资源ID:5640731       资源大小:485.51K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ppt

    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唐甑,一、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出现的原因,1、经济基础:一方面,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对社会形成巨大冲击,人们竞相逐利;另一方面,统治者极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2、阶级基础: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工商业阶层的队伍不断壮大,强烈要求反对封建束缚,发展商品经济,3、政治条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空前强化和腐败,加剧了封建王朝的危机,使不少人士认识到君主专制是诸多弊端的根源。此外,封建统治危机的日益加深和人民起义促使人们反思。,4、思想条件:科举考试使思想界出现因循守旧、沉浮不化的习气,扼杀了人的个性,摧毁了人们的思想,不少人士试图摆脱四书五经的束缚,破除传统儒学,实现个性的自由发展。而自然科学的发展,以及西学带来的西方科技和宗教思想开阔了人们的眼界。,1、李贽的反正统意识,李贽号卓吾,又号温陵居士。泉州晋江人,祖与父两辈都从事商业活动,自幼受传统思想的束缚较少,是明朝中后期独具个性的思想家和 进步史学家,后被明政府以“惑世诬民”罪名迫害致死,著作被列为禁书。,材料一“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无私,则无心矣。如服田者私有秋之获,而后治田必力”。“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秉赋之自然”。“谓圣人不欲富贵,未之有也”。,材料二“万世成宪,大半非圣人之言,并非万世之至论”。,材料三“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去真心,失去真心,便失去真人”。,上述材料分别反映了李贽的什么思想?,(1)反对“存天理,灭人欲”,认为“理”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2)否定儒学正统的权威性,(3)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2、黄宗羲的“天下为主,君为客”说,黄宗羲(公元16101695年),字太冲,号梨洲先生,浙江余姚人。黄宗羲曾参加过抗清斗争,后隐居著述。是浙东学派的创立者。,材料一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亡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材料主要反映黄宗羲的怎样的思想主张?这一思想有何内在局限性?,反映了黄宗羲的“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主张。但是保留着浓厚的传统思想的印记,材料二“其(君主)既得之(天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明夷待访录,上述材料分别反映了黄宗羲的什么政治思想?,材料四:“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以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明夷待访录,(3)限制君权,学校是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材料三“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明夷待访录,(1)批判君主专制;,(2)提出君臣平等的思想,材料五“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明夷待访录,材料四反映了他的什么经济思想?,这些主张是明朝末年社会生产关系发生变化的具体反映;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认为工商皆本。,请思考黄宗羲的思想的主要影响?,3、顾炎武思想的启蒙精神,江苏昆山人,人称亭林先生。明末清初思想家、史学家。他早年参加“复社”,投身反对宦官专权的政治活动。清军南下时,他参加抗清活动,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大学者。并开清代考据学之先河,材料“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日知录,作者认为什么是“亡国”什么是“亡天下”?,亡国是王朝改朝换代;亡天下是民族、文化的沦亡,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命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材料 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寓封建(允许官位世袭)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之。宗法立而刑清。天下之宗子,各治其族,以辅人君之治。顾炎武日知录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时代背景,归纳、评价顾炎武的观点。,评价:顾炎武的思想还不具有近代的“民权”意识,但是他改革弊政、拨乱反正的愿望是十分强烈的。,观点:“众治”。把君主的权力分散给百官,以削减君主权力。,4、王夫之的“孤秦陋宋”批判,清初的一位思想巨人。晚年隐居湘西蒸左的石船山,学者称他为船山先生。明亡,他在衡山举兵抗清,失败后,隐匿于湘西山区,闭门著书。他的哲学思辩思想代表着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顶峰。,材料“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夷狄盗逆之所可私,而抑非一姓之私也。”“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王夫之读通鉴论,材料反映了王夫之什么样的政治思想?结合课本说说王夫之是如何批判秦朝以来的暴政的?请指出他的政治思想和社会历史观与哲学观之间的关系?,(1)循天下之公。抨击“孤秦陋宋”,揭露帝王把天下当作私产的做法。,(3)政治思想和历史观以厚重的哲学思想为基础。他强调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反对在“势之必然”的历史运动之外谈论“天命”“道统”对历史的主宰。,(2)王夫之从三个方面批判秦朝以来的暴政:帝王横征暴敛是民生疾苦的根源;帝王独尊石君臣之道丧失的根源;法制之弊是政治腐败的根源,5、唐甑论“凡帝王者皆贼也”,(1630-1704年)四川达县人。明末清初著名进步思想家。清顺治十四年中举,任山西长治知县,与上司意见不合,上任10月即被革职。以后流离数省,生活极为清苦,晚年流寓江南卖文糊口。他对封建统治极为不满,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用年时间写成潜书。,材料“杀一人而取其匹布斗粟,犹谓之贼;杀天下之人而尽有其布粟之富,而反不谓之贼乎?”“自秦以来,屠杀二千余年,不可究止,嗟乎,何帝王盗贼之毒至于如此其极哉!唐甑潜书,请指出唐甑思想的最大特点及其主要观点。,唐甑思想的最大特点是对专制君主的大胆批判。认为“自秦以来,帝王皆贼也。”,如何评价唐甄的思想?,一方面,唐甄的大胆言论,不仅在当时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另一方面,唐甄对专制主义君权和官吏腐败行为的批判,着眼于对黑暗现实的愤怒,没有上升到制度批判的层次。在他的思想深处,仍寄希望于贤明君主。他提出的为君之道与治国之道,仍然没有跳出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论。,材料“治天下者惟君;乱天下者惟君。”“天下之主在君,君之主在心。”唐甑潜书,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的进步思想主张,影响:,高度强化的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压制使早期民主思想未能形成完整的体系。,为何中国明末清初的批判思想没有形成像西欧启蒙运动波澜壮阔的景象?,主张:,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倡“人民为主”;,经济上:,重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强调经世致用;,思想上:,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他们继承了晚明进步的思想传统,反对民族压迫和封建专制主义,重视手工业、商业,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这些主张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经济上:,明清之际的资本主义萌芽较为脆弱,因此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发展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政治上:,思想上:,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李贽提出“更不言一,亦不言理”;顾炎武呼吁“明学术,正人心,拨乱世,以兴太平之事”;黄宗羲则说“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请就此概括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主要内容,并分析上述言论反映的时代特点和对后世产生的影响。,【师生探究】,启迪近代民主革命,一定时期的思想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产物,批判程朱理学,死读经书,重农抑商,君主专制(或:倡导个性自由,经世致用,工商皆本,民主思想),商品经济蓬勃发展,君主专制日益腐败。,主要内容:,时代特点:,影响:,认识:,中国宋代后逐渐形成的一种提倡研究当前社会政治、经济等实际问题,要求经书研究与当时社会的迫切问题联系起来,并从中提出解决重大问题方案的治学方法。又称经世致用之学。其特点是以史为鉴,学术研究和现实结合,解释古代典籍为手段,从中发挥自己的社会政治见解,并用于社会改革。开辟了一代重实际、重实证的新学风。,何谓“经世致用”,1、创立:2、继承:3、重创:4、正统:5、冲击:6、融合:7、理学:8、批判继承:,春秋时期,孔子提出“仁”“礼”的学说,战国时期,孟子、发展“仁政”学说,提出“民贵君轻”思想,荀子,对“礼”深入讨论,秦朝,“焚书坑儒”,西汉,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表彰六经”,魏晋南北朝,三教并立,儒学受到了来自于佛教、道教的冲击,唐宋时期,三教开始走向融合,宋明时期,儒学在迎接佛教和道教的挑战时期,逐渐吸纳其思想,形成了以“理”和“天理”为核心的新儒学。,明清时期,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儒学的创立及发展历程,1.儒家思想的合理部分 教育理论:有教无类、学思结合、因材施教等 伦理道德:孝、仁义、诚信等(社会主义荣辱观)维护社会稳定:仁、德治、民本思想等(取消农业税)维护国家统一:大一统思想(统一祖国)个人修养:正身自省、修己安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2.现实意义 当代中国领导人倡导的“以德治国”、“以民为本”、“和谐社会”的思想,是儒学在当代中国政治理念中的新体现。,深化提高,儒家思想复兴,孟子,墨子,荀子,庄子,谢谢,

    注意事项

    本文(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ppt)为本站会员(sccc)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