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物流成本计算.ppt

    • 资源ID:5622037       资源大小:1.56MB        全文页数:135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物流成本计算.ppt

    第二章 物流成本的计算,第一节 物流成本计算的特点和原则,一、特点计算要素难以确定按照现行会计核算制度,计算物流成本难度很高核算方法难以统一物流成本范围边缘不清、难以掌握和比较,二、物流成本计算的原则真实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分期核算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实际成本计价原则一致性原则重要性原则,第二节 物流成本计算现状一、宏观物流成本的计算宏观物流成本是核算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物流总成本,是不同性质企业微观物流成本的总和。发达国家的宏观物流成本计算体系较为成熟。宏观物流成本构成的概念性公式物流总成本=运输成本+存货持有成本+物流行政管理成本,1.美国物流成本的核算方式Robert V.Delaney 美国物流年度报告中的主要指标:年度物流总成本及其组成结构物流总成本及各项目变化趋势物流成本占GDP的比率及发展趋势,物流总成本存货持有成本+运输成本+物流行政管理成本其中:存货持有成本利息+税+折旧、贬值、保险+仓储成本(存货价值*25%)运输费(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管道运输+航空运输+货代费,数据直接来源于运输年度报告)(约占国民经济的6%)物流管理费订单处理及IT成本+市场预测、计划制定及相关管理费用(按照专家确定的一个固定比例,是库存费用和运输费用之和的4),例:存货持有成本模型,美国社会物流成本的发展变化,总成本(亿美元),管理费,保管费,运输费,美国社会物流总成本的推移,总物流费用,运输费,保管费,管理费,成本占GDP的比重(%),美国社会物流成本占GDP比重(%)的推移,2.日本社会物流成本核算方法 物流成本运送费+保管费+物流管理费其中:运送费营业运送费+企业内部运送费保管费(原材料库存余额+产品库存余额+流通库存余额)库存费用比率物流管理费产出额物流管理费用比例(0.5%),日本物流政策及数据的统计四年一次制定综合物流施策大纲每年一次编制日本物流成本调查报告书调查日本各行业物流成本占销售额的比率,按物流功能划分、按支付形式划分、按物流范围划分的物流成本构成比率,逆向物流比率,日本物流成本占GDP比率的变化等数据。这些调查数据的调查和收集,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日本物流成本的变化趋势。五年一次编制全国货物纯流动调查报告书,日本社会物流成本的发展变化,总成本(兆日元),日本社会物流总成本的推移,管理费,保管费,运输费,成本占GDP的比重(%),总物流费用,运输费,保管费,管理费,日本社会物流成本占GDP比重(%)的推移,3.我国台湾地区宏观物流成本的统计,台湾地区社会物流成本的构成内容,各物流成本项目的计算方式(1)运输费:营业收入(2)保管费:地区内库存金额-利息费用-税、折旧、保险费用-仓储费用(3)管理费:-制造业产值-批发零售业营业额-管理费比例(0.65%),我国物流成本的计算多数学者赞同借用美国计算社会物流成本的方法,从国家各统计数据中计算物流成本。,二、中观物流成本的计算所谓中观物流成本即指行业物流成本,一般通过调查统计,得出行业的平均物流成本数据。国外发达国家有专门的咨询机构提供各个行业的物流成本数据。如美国Establish咨询公司通过物流成本和服务数据库调查来获取行业分析数据,进而给出了分行业的物流成本占销售额比重之标杆值,工业耐用品行业为7.7%;非耐用工业品行业为9.3%;非耐用消费品行业为7.6%;制药业为4.4%(2000)。我国还没有较为权威的行业物流成本数据,三、微观物流成本的计算即指各个企业物流成本的核算,核算成本体系不成熟。我国在2006年曾出台“国标企业物流成本构成与计算GB/T20523-2006”,对我国工商业企业物流成本计算对象、物流成本构成、物流成本计算思路和方法等 进行了规定,旨在提高各企业核算物流成本的准确性,从而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益。而日本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提出了物流成本计算统一标准,用来指导各企业物流成本的核算。,第三节 物流成本计算方法,一、物流成本计算的程序1.确定成本计算对象:物流费用的承担者a.明确物流范围b.确定物流功能的范围c.分清成本支付形态2.审核原始记录3.进行成本归集和分配,物流成本计算的基本步骤,二、流成本核算的目的促进企业加强物流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创新物流技术,提高物流效益。弄清物流成本的大小,提高内部认识;通过对某一具体物流活动的成本计算,弄清问题,为决策提供依据;按不同的物流部门计算各自的责任成本,评估各自的绩效;通过对某一设备的成本计算,弄清消耗,设法提高其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对物流成本进行核算,为货主企业物流外包提供数据;通过对某一成本项目的计算,确定本期与上年同期的差异,查明原因;按照计算口径进行计算,评价物流成本预算的执行情况。,三、物流成本的核算对象根据计算目的以及企业特点1.以某一物流成本支付形态为对象:最基本的核算方式2.以某种物流功能为对象加强每个功能环节的管理,提高其作业水平3.以某一服务客户为核算对象好处:(物流服务企业)加强客户管理;制定有竞争力且有盈利性的收费价格;对不同客户确定差别性的物流水平提供决策依据,4.以某一产品为对象:(货主企业)区别各产品的物流成本开支,重点管理5.以企业生产的某一过程为对象:容易计算物流成本总额,了解各范围全貌,并据此比较分析6.以某一物流部门为对象:加强责任中心管理,有利于开展责任成本管理方法和部门绩效考核,7.以某一地区为对象:(供应和销售的物流成本)了解各地区的物流成本开支,重点管理;对销售或物流网络广的企业,是进行物流成本日常控制、地区负责人绩效考核以及其他物流系统优化决策的有效依据8.以某一物流设备和工具为对象:9.以企业全部物流活动为对象:(多角度),二、物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1.会计核算法:就是通过凭证、账户、报表对物流消耗予以连续、系统、全面地记录、计算和报告的方法。,常见的成本核算的会计科目 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劳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具体做法在产品成本计算的基础上增设“物流成本”科目,并按物流领域、物流功能分别设置二级、三级明细账,按费用形态设置专栏。费用发生时 借:物流成本 贷:材料、应付工资、现金等会计期末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或制造费用、生产成本等 贷:物流成本,基本思路一级科目 二级科目(或辅助账户)三级帐户专栏 根据二级科目登记并进行帐外计算 各种成本归入二级科目,分类汇总得总成本,成本费用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物流成本总帐、明细帐户,登记传统财务会计报告,得到多维物流成本信息,编制传统财务会计报告,编制一套凭证,用于企业内部成本控制与管理,用于对外报告,转账,物流成本账户和传统成本费用账户是合一的,优点:-信息全面、系统、连续缺点:-数据共享时,体系调整大-如人员素质不高,难以保证真实性和正确性-管理成本要与产品成本结合,难以再结合物流成本,例:物流成本核算的科目、账簿可设置如下:设置“物流成本”和“委托物流费”,分别用来核算、记录企业自身从事物流业务所发生的费用,以及企业委托第三方从事物流业务所发生的费用。其借方登记本期发生的物流费用,贷方登记计入成本对象的物流费用。如下表所示,2.统计法:即不要求设置完整的凭证、账户、报表体系,而主要通过对企业现行成本核算资料的解析,从中抽出物流耗费部分,再加上一部分现行成本没有包括进去,但要归入物流成本的费用,然后再按物流管理要求对上述费用重新归类、分配、汇总,加工成物流管理所需要的成本信息。,统计法计算物流成本步骤通过材料采购、管理费用账户的分析,抽出供应物流成本部分,如材料采购账户中的外地运输费,管理费用中的材料市内运杂费,原材料仓库的折旧维修费,保管人员的工资等,并按功能类别、形态类别进行分类核算从生产成本、制造费用、辅助生产、管理费用等账户中抽出生产物流成本,并按功能类别、形态类别进行分类核算从销售费用中抽出销售物流成本部分,包括销售过程发生的运输、包装、装卸、保管、流通加工费用等外企业支付的物流费用部分物流利息的确定从管理费用中抽出退货物流费用,注:统计法计算物流成本时,首先从企业财务会计的全部成本费用科目中抽出所包含的物流成本,然后加以汇总。汇总的方法通常采用矩阵表格的形式。如物流成本按支付形态要素的计算,成本费用科目,按费用要素划分,物流支付形态要素的计算统计表,还可分别按如下方式进行计算,物流成本按物流功能的计算统计表,物流成本按支付形态与功能的计算统计表,3.统计法与会计方式相结合物流耗费的一部分内容通过统计方法予以核算,另一部分通过会计方式核算。即将物流成本账户不纳入现行成本核算的账户体系,对于现行成本核算来说,它是一种账外核算。,具体做法:1)设置物流成本辅助帐户(根据自身要求)按领域设置明细帐户按功能设置三级帐户按费用支付形式设置专栏,2)登记相关的物流成本辅助帐户 对已有反映但分散的物流成本,在按会计制度正常核算的同时,据此凭证登记相关的物流成本辅助帐户,进行帐外物流成本核算。例:借:材料采购 6 000(X X 物流成本 1 000)贷:银行存款 6 000,3)对未包括但应计入的费用,通过统计计算,并单独设置台帐(各不相同)4)月末,根据辅助帐户和台帐信息,合计编制报告优点:-账外计算,不需调整现行帐表系统-资料全面-方法简单,易于采用缺点:-不如会计方式信息准确-比统计方式复杂,三、费用要素的归集和分配(产品成本计算)从企业的原始凭证中寻找各种相关费用要素,然后以一定的标准将归集到的成本分配给各成本对象的过程。1.费用要素的归集:主要分成三部分: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和间接费用2.费用要素的分配直接人工和直接材料等直接费用和某种产品或服务有关的支出直接计入该种产品或服务的成本。间接费用的分配:假如是成本对象只有一个,则间接费用也不需要分配,所有的间接费用都归该成本对象。但是若成本对象不止一个,则需要将间接费用在成本对象之间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配。,间接费用分配的方法实际分配率法:根据当月实际间接费用及其分配标准分配间接费用的方法 1.生产工时比例法:以各种产品的实际(或定额)工时为标准来分配间接费用的一种方法间接费用分配率某产品应分配的间接费用该产品实际(或定额)工时间接费用分配率,2.直接工资比例法是以产品成本中的直接工资为标准来分配间接费用的一种方法。3.联合分配法根据间接费用各类费用的特点,将其划分为若干类,分别选择合理的标准进行分配,例,假设某公司从月度损益表中“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等各个项目中,经分析计算取出一定数值乘以一定比率(物流部分比率,分别按人数平均、台数平均、面积平均、时间平均等计算出来)算出物流部分的费用。,其中人数比例=物流部门人数/全公司人数=36/127=0.283;面积比例=物流部门设施面积/全公司面积=309/5868=0.527;物流费用比例=前7项物流费用/前7项管理等费用;公司供应和销售物流共同费用的分配比例为1:2;假定运输费用、装卸搬运、物流信息费用及物流管理费用只发生在企业的供应阶段和销售阶段;包装费用和保管费用只发生在企业内部。根据会计账簿记录和其他相关资料,上述各项物流成本资料分析如下:,1.车辆租赁费:运输费 本月运输部门提供物流运输劳务为3200吨公里,其中采购材料耗用1200吨公里,产品销售耗用2000吨公里所以 供应物流负担额=100 080*1200/3200=37 530 销售物流负担额=100 080*2000/3200=62 5502.包装材料费为仓库实施包装作业所耗用,所以皆为包装费,3.工资津贴按照个作业职业人数进行分配,其中,包装作业6人,运输作业12人,保管作业4人,装卸作业10人,物流管理人员4人 包装作业的工资津贴费=178668*6/36=29778 运输作业的工资津贴费=178668*12/36=59556 供应物流负担额=59556*1/3=19852 销售物流负担额=59556*2/3=39704 保管作业的工资津贴费=178668*4/36=19852 装卸作业的工资津贴费=178668*10/36=49630 供应物流负担额=49630*1/3=16543 销售物流负担额=49630*2/3=33087 物流管理作业的工资津贴费=178668*4/36=19852 供应物流负担额=19852*1/3=6617 销售物流负担额=19852*2/3=13235,4.水电汽暖费为物流管理作业所耗用,其分配计算为供应物流负担为2221,销售费用负担为4443.5.保险费按照个物流作业设施的账面价值分配。其中包装设备价值为480 000元,运输设备价值为1740000元,保管设备价值为987000元,装卸设备价值为216000元,物流管理部门设备价值为147000元,则分配如下 包装作业的保险费=5400*480000/3570000=726 运输作业的保险费=5400*1740000/3570000=2632 供应物流负担额=2632*1/3=877 销售物流负担额=2632*2/3=1755 保管作业的保险费=5400*987000/3570000=1493 装卸作业的保险费=5400*216000/3570000=327 供应物流负担额=327*1/3=109 销售物流负担额=327*2/3=218 物流管理作业的保险费=5400*147000/3570000=222 供应物流负担额=222*1/3=74 销售物流负担额=222*2/3=148,6.修缮维护费和折旧费的发生和分配同保险费(计算略)包装作业的负担额=4209 运输作业的负担额=15257 供应物流负担额=5086 销售物流负担额=10171 保管作业的负担额=8655 装卸作业的负担额=1894 供应物流负担额=631 销售物流负担额=1263 物流管理作业的负担额=1289 供应物流负担额=430 销售物流负担额=859,7.易耗品费可根据材料领料单分配确定,其中,包装作业耗用2896元,保管作业耗用3756元,管理部门耗用2322元(供应物流负担774元,销售物流负担1548元)8.办公费为物流作业管理发生,其分配计算,供应物流负担2705元,销售物流负担5410元9.资金占用利息为公司存货资金所占用的利息,10.税金为固定资产占用税,分配方法同保险费,计算结果如下:包装作业的税金=1874 运输作业的税金=6793 供应物流负担额=2264 销售物流负担额=4529 保管作业的税金=3853 装卸作业的税金=843 供应物流负担额=281 销售物流负担额=562 物流管理作业的税金=574 供应物流负担额=191 销售物流负担额=383,11.通讯费和CP软件租赁费为信息流通费,其分配计算为:供应物流负担3945元,销售物流负担7891元12.本月公司支付的委托物流费为120840元,其中购买材料的市内运输费用为48040,仓库保管费用72800元。13.本月外企业支付物流费为56340元,其中本发生购进对其他企业支付的物流费用(运费)为34260元,本月发生销售对其他企业支付的物流费(运费)为22080元。假设上述公司的物流功能包括包装、运输、保管、装卸、信息流通和物流管理六个方面,则根据上述分析资料编制的包装费、运输费、保管费、装卸费、信息流通费和物流管理费成本分别如下表所示:,包装费计算表,运输费计算表,保管费计算表,装卸费计算表,信息流通费计算表,物流管理费计算表,物流成本计算表(形态别、范围别),汇总编制整个公司的物流成本计算表一,物流成本计算表(形态别、功能别),汇总编制整个公司的物流成本计算表二,物流成本计算表(范围别、功能别),汇总编制整个公司的物流成本计算表三,注:表中销售额、销售成本和销售数量资料省略,四、产品成本计算方法这里的产品是广义的,包括服务,如物流里的运输、保管、装卸、包装等。产品成本计算方法主要有:产品成本计算基本方法 品种法 分批法 分步法产品成本计算辅助方法 分类法 定额法 作业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 变动成本法,基本成本计算方法的特点,1.品种法品种法是以产品品种(或劳务作业种类)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服务成本的计算也可用此法。成本计算对象:以产品或服务品种为对象成本计算期:一般按月定期计算产品成本,例:某运输企业有10辆客运汽车和2辆货运汽车,企业以客运、货运划分产品品种,分别计算客运、货运的成本。6月份发生直接成本和制造费用分别如下:,某运输企业共同费用明细表,专属成本明细账,客运成本计算单,货运成本计算单,假设共同费用按照工资为标准分配计入客运和货运中,则制造费用分配如下:,2.分批法是按产品的批别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企业按照客户的订单来生产的,客户的订货不仅数量和质量上的要求不同,交货的日期也不一样,因此以产品批别作何成本核算对象来归集和分配费用。在物流成本计算中以订单为计算对象的情况下适用。成本计算对象是产品的批别。分批法下,成本的计算期与产品生产周期基本一致,而与核算报告期不一致。,例:某物流企业以运送产品批次为成本核算对象,6月份发生货物运送4批,编号分别为601号、602号、603号、604号,6月份发生制造费用135 000元,根据生产费用凭证及汇总表登记制造费用明细账如下表:,共同费用,专属成本,各批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如下:,3.分步法是按照产品的品种和每种产品所经过的生产步骤归集生产费用,计算各种产品成本及其各步骤成本的一种方法。适用于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企业。成本计算对象是各种产品的生产步骤,例:假定甲产品由两个步骤生产,第一步骤生产的半成品,不通过半成品仓库收发,而直接为第二个步骤所领用,半成品成本在各步骤的产品成本明细账之间直接结转,这种情况在物流企业中也比较常用,比如物流企业为客户的货物提供仓储服务,待货物卖出时再提供运输服务。原材料 300元工资及福利费 450(200250)元制造费用 250(100150)元合计 1 000,第一步骤 第二步骤甲产品成本明细账(元)甲产品成本明细账(元)原材料 300 半成品 600工资及福利费 200 工资及福利费 250制造费用 100 制造费用 150半成本成本 600 产成品成本 1 000,第四节 作业成本法,一、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ABC):是一种以作业为基础,对各种作业的间接费用采用不同的间接费用率进行成本分配的成本计算方法。作业成本法核心是在计算产品成本时,先将资源消耗归于每一作业,然后再每一作业分摊到产品。依据的观点: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成本法分配成本的过程,产 品,资源 A,资源 B,资源 C,成本动因,作业中心,资源动因,作业成本池,成本要素,作业成本模型,作业成本计算法下的成本计算程序确定作业,组成作业成本中心将与企业间接费用有关的作业进行分类。将资源按照资源动因分配到各作业资源动因:作业消耗资源的方式选择适当的作业动因,将作业分配到各产品作业动因:产品消耗作业的方式计算产品成本,二、资源及资源动因作业消耗资源,将资源根据资源动因分配到作业直接资源与间接资源,成本作业制度的二阶段分摊,间接资源成本:间接材料、间接人工、折旧、水电费等无法直接归属到产品的成本,资源成本的归属方法及其偏好程度,确定资源动因的原则:某一项资源耗费能够直观的确定为某一特定产品或劳务所消耗,成为:终结耗费;若某项资源消耗可以从发生领域区划为某项作业所耗,则直接计入该作业成本库,称为“作业专属耗费”;若某项资源耗费从最初消耗上呈混合耗费形态,则需要选择合适的量化依据将资源分解并分配到各项作业。,资源动因的几个例子,1.作业的类别及定义:作业是企业为了某一特定的目的而进行的资源耗费活动。四个层次(Cooper&Kaplan,1991)产量级作业:对每个单位产出执行的作业活动成本与产量成比例;批次级作业:该批产品所有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成本与产品批数成比例;品种级作业:服务于各项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成本与产品的品种成比例生产维持作业:为维持工厂生产,全部生产产品的共同成本。,三、作业分析,作业的三种类型不增值作业专属作业共同消耗作业,细部作业 粗部作业(成本效益原则)作业合并原则:属于同一层次 使用相同的成本动因 具有相同的功能作业中心:确定核心作业,根据“质的相似性”合并,归集成作业中心。成本动因同质。,合并,2.作业的增值分析增值作业与非增值作业的判断标准是:如果去掉某项作业,仍然能够为客户提供与以前同样的效果,则该项作业为非增值作业;否则,为增值作业。,在理想状态下,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只有产品设计、产品加工、产品交付为增值作业。常见的非增值作业则包括:存货中的存储、整理和搬运;生产中的待料停工以及机器维修停工;因质量问题出现的返修、重复检测等。,增值成本与非增值成本增值成本是企业高效率执行增值作业是发生的成本,是企业唯一“应该”发生的成本。非增值成本是由于非增值作业和增值作业的低效率而发生的作业成本,是需要通过持续改善、消除或逐步降低的成本。对于非增值作业来说,其所发生的成本全部是非增值成本,而对于增值作业来说,由于低效率而产生的非增值成本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出。,增值成本=AQ*(Sv+Suf)增值作业的非增值成本=(AQ*Sv+SQ*Suf)-AQ*(Sv+Suf)=(SQ-AQ)*Suf其中:AQ-当前的实际作业产出数量SQ-增值作业标准产出数量Sv-标准单位变动成本Suf-标准单位固定成本,在实际工作中,应尽量消除作业链的重复与断开之处,使其转化为理想的作业链。,3.通过作业降低成本的途径作业消除作业消除主要是针对非增值作业而言的。经过作业分析,一旦确定某项作业为非增值作业,就应采取措施把它消除。立即消除某项非增值作业往往比较困难,但是必须着手考虑和实施必要的措施,逐步达到消除它的目标。作业减少立即消除一项非增值作业是难以实现的,但是,经过努力可以降低对它的需求。例如不合格品返工作业,产品合格率提高了,不合格的产品少了,对这项作业的需求也就降低了。例如一部机器,目前每个工作日可以加工6片风扇的叶子,用于组装一台风扇。如果改变设计,一台风扇只需3片叶子。需求降低后,则该部机器每个工作日的产出可供2台风扇使用。,作业共享这也是提高作业效率的一个途径。所谓分享,即几种产品分享一项作业的产出。例如,原来一部机器只为一种产品加工专用的螺钉、螺母,生产能力有富裕,则该部机器即可为多种产品提供服务,扩大产出,从而可避免能力的闲置。作业选择在采用不同作业可以达到相同目的的情况下,应选择成本最低的作业。例如,产品的某个零件可以采用不锈钢加工,但也可使用普通钢材加工,如果通过表面处理后者可以达到同样效果,且不影响产品质量,不降低客户价值。在这种情况下,就应选择成本低的后一种作业。,四、作业成本法计算举例某企业生产A、B两种产品,有关产销量、批次、成本、工时等资料见下表:,制造费用明细表-作业成本,1.传统成本计算法下成本计算假设制造费用按照机器制造工时进行分配则制造费用分配率2 352 000/(400 000+160 000)=4.2A产品应分摊的制造费用400 000*4.21 680 000(元)B产品应分摊的制造费用160 000*4.2672 000(元)A产品的总成本24 000 000+3 000 000+1 680 000 28680000单位成本28680000/200000143.4B产品的总成本2000000+600000+6720003272000单位成本3272000/40000=81.8,2.作业成本法下成本计算作业成本法的关键在于对制造费用的处理不是完全按机器制造工时等单一标准进行分配,而是根据作业中心与成本动因,确定各类制造费用的分配标准。对于材料验收成本、产品检验成本和开工成本,其成本动因是生产与订购次数-材料验收成本分配率300000/(10+4)=21428.57-产品检验成本分配率470000/(10+4)=33571.43-开工成本分配率220000/(10+4)15714.29设备折旧费用、燃料与水电费用,成本动因为机器制造工时-设备折旧费用分配率300000/(400000+160000)=0.53571-燃料与水电费用分配率402000/(400000+160000)=0.717857,职工福利支出的成本动因为直接人工成本-职工福利费支出分配率190000/(3000000+600000)=0.05278、厂房折旧和经营者薪金成本动因为产品产销量-厂房折旧费用分配率230000/(200000+40000)=0.9583-经营者薪金分配率100000/(2000000+40000)=0.41667材料储存成本成本动因为直接材料的数量或成本-材料储存本报分配率140000/(24000000+2000000)=0.00538根据上述步骤将各项制造费用在A产品和B产品之间分配,作业成本计算法下成本计算表,五、物流作业成本计算 以作业成本计算为指导,将物流间接成本和辅助资源更准确地分配到物流作业、运作过程、产品、服务及客户中的成本计算方法。,基本思路:界定企业物流系统中涉及的各个作业确定企业物流系统中涉及的资源确认资源动因,将资源分配到作业确认作业动因,将作业成本分配到产品或服务中,资源,资源成本分配,作业成本分配,物流作业,定义作业,作业分析,作业绩效,物流成本对象,作业成本动因,作业成本法计算物流成本的逻辑图,1.物流作业成本计算系统的组成物流资源:表明了物流作业所消耗的成本源泉,如车辆折旧物流资源动因:分配资源耗费给每个作业形成作业成本库的依据。物流作业和作业成本库 物流作业是物流活动;依据物流资源动因将资源分配给作业后就形成了物流作业成本库。物流作业动因:将物流作业成本库中的成本分配到成本对象的依据,在作业成本库和成本对象建立起了因果联系。物流成本对象:物流作业成本分配的归属,如:产品、服务、批次、客户等。,2.物流作业成本法计算步骤分析和确定资源把一些账目或预算结合起来组成一个资源库。例如某公司将其预算科目分为以下资源(如下表),分析和确定作业一般划出作业流程图,反映企业所做的一切,即时间、资源等是如何被消耗的,作业的投放和产出各是什么。,确定资源动因,分配资源耗费至作业成本库,确定作业动因,分配作业成本至成本对象,物流作业成本可能动因示例,计算物流作业成本,例:某物流中心物流成本分摊模式和流程,例:某生产型企业产销A、B两种产品,这两种产品的生产工艺基本相同,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所提供的物流服务上:A产品实行的是大批量低频率的物流配送服务,每批数量为4000件。B产品实行多频率小额配送服务,每批数量为10件。该企业采用作业成本法计算产品的物流成本,所涉及的作业主要有七项:订单处理、挑选包装、包装设备调整、运输装卸、质量检验、传票管理、一般管理。其他有关资料具体如下:本月该企业共销售A产品5批,共计20 000件,B产品140批,共计1 400件。,订单处理作业全月有能力处理1 008份订单,本月实际处理定单800份,其中A产品订单500份,B产品300份。包装机共4台,全月共可利用640机器小时,但不能全部用于包装,因为机器调整会消耗一定时间,包装机每包装一批新产品时,则需要调整一次。在连续包装同一批产品件数达到1 000件时也需要进行一次调整。每台包装机调整一次需要24分钟,包装机如果用于包装A产品,每件需要1.5分钟,如果用于包装B产品,每件则需要2分钟,运输装卸作业全月总共能够提供840工作小时的生产能力,其中用于A产品运输装卸,每批需要120小时,B产品运输装卸,每批则需要0.4小时。质量检验:A、B两种产品的检验过程完全相同。该企业全月有能力检验800件产品。对于A产品,每批需要随即抽取10进行检验。对于B产品,每批需要随即抽取3件进行检验。该企业进行传票管理作业是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来完成的。该系统全月能提供840个机时。本月用于A产品传票管理的机时数为168,用于B产品传票管理的机时数为420。一般管理:本月人员及设施利用程度为75%。A产品每件消耗直接材料为1.5元,B每件消耗直接材料为1.8元。,解:第一步,确认和计量企业本月所提供的各类资源价值,将资源耗费价值归集到各资源库中。第二步,确认各种主要作业,建立作业成本库。主要有订单处理、挑选包装、包装设备调整、运输装卸、质量检验、传票管理、一般管理七项作业,为每项作业分别设立作业成本库,用于归集各项作业实际消耗的资源。对于包装设备调整作业和挑选包装作业,将其两者合并在一起计算各项资源耗用量,然后再按机器调整所耗用的机器小时数与可用包装产品的机器小时数之间的比例进行分配。第三步,确认各项资源动因,将各资源库中所汇集的资源价值分配到各作业成本库中。,1)工资费用的分配 工资费用消耗的动因在于各项作业的职工人数。,2)电力资源价值的分配 电力资源消耗的原因在于用电量,已知每度电的价格为0.5元,3)折旧费与办公费的分配 由于这两项的支出具有专属性,按其运用于各项作业上的情况分配。,4)将包装机调整与包装两项作业所耗用的资源价值分开。,包装机调整次数:A产品需要20次,B产品需要140次,共160次,需要消耗机器小时数攻击160*24/60=60小时,占包装机总机器小时数的10%。包装机可用于包装的机器小时数为640-64=576小时,占总机器数90%,将上述“包装及设备调整”栏的数字乘以10%记入包装设备调整所消耗的资源价值,其余90%即为包装作业所消耗的资源价值量。将上述有关结果汇总。,第四步,确定各项作业的成本动因,作业动因分配率的计算过程,第六步,计算两种产品实际消耗的资源价值本月运输装卸作业实际消耗工作小时为656,其中,运输装卸A产品消耗5*120=600,B产品消耗140*0.4=56本月包装机实际消耗546.67小时,其中:包装A产品消耗20000*1.5/60=500,B产品消耗1400*2/60=46.67,本月检验产品总数为470件,其中A产品抽样5*10=50件,B产品140*3=420件。根据以上结果可求得A、B产品实际消耗的资源价值计算如下:,第五步。计算有关作业成本动因分配率,结果如下,A、B两种产品实际消耗的“一般管理”作业成本之和:7170*75%=5377.5元可按A、B两种产品其他各项作业所消耗的资源成本之和的比例分配,具体如下:,A、B两种产品实际消耗的资源价值,B产品耗用其他各项作业成本之和为:1638+724+1173+984+8400+4090=17009一般管理作业成本分配率=5377.5/(23756+17009)=0.13 所以A产品消耗的一般管理作业资源成本=23756*0.13=3088 所以B产品消耗的一般管理作业资源成本=17009*0.13=2211第七步,计算A、B两种产品的物流总成本及单位成本 A产品直接材料=20000*1.5=30000 B产品直接材料=1400*1.8=2520 A产品物流总成本=30000+26844=56844 B产品物流总成本=2520+19220=21740,A产品耗用其他各项作业成本之和为2370+7752+168+10470+1000+1636=23756,A、B两种产品实际消耗的资源价值,第八步,计算未耗用资源,注:一般管理作业成本的25%即7170*25%=1793元,为未消耗资源成本,第九步,将上述有关结果汇总,如下,3.物流作业成本计算法与传统成本计算法比较对物流间接成本的分配更为合理“作业”是物流成本作业计算法的基本成本计算对象物流作业成本计算法是更为广泛的完全成本法所有的成本均为变动的,4.作业管理区分增值作业与非增值作业作业价值分析:通过对作业的识别和计量,资源费用的归集和确认,产出消耗作业的确认和计量,产出成本费用的归集等步骤和方法,分析评价作业的有效性和增殖性,以提高作业效率、减少资源消耗、增加产出价值的一种分析方法。分析模型如下:产出价值=作业效率*作业价值 其中:作业效率=作业量/资源费用 作业价值=产出功能/作业量作业执行效果分析:作业成本高低、完成作业所需的时间、工作质量的好坏,经营过程改善重构作业链:尽量消除非增值作业、合并被划分过细的相关作业、作业分解、改善作业流程合理配置资源优化作业:选择优化潜力较大的作业、缩短作业周期降低作业成本、提高作业质量。,练习:某快递公司在送快递时需要在三个站点和三个站点之间进行以下作业,各个站点各个作业在某月所发生的成本如表1所示:该快递公司从事两种业务:单证和产品样品(少件)两种业务所消耗的资源比例如表2所示:这两种业务在该月的业务量分别为500单和200单请分别计算这两种业务的单位成本。,表一,表二,物流作业成本计算的要点确认有关作业的要点 不同的人执行的作业不能被整合 一个作业一般不超过15个密切相关的操作 如果一个作业中只有一项操作,则可能作业分解的太细了 如果一个作业中包含了不相关的操作,应把它分解出去确认主要的成本项目的要点 通过查阅企业会计账目及相关资料可得到相关内容确定作业与成本的关系要点 为每一项作业设置一套账户,成本按照作业流程结转确认各项作业的成本动因的要点 根据需要和特点确定成本动因数量 计量成本动因的成本 成本动因与作业实际消耗的相关度将成本分配到成本目标的要点 先依据成本动因分配资源耗费至作业,再根据作业动因将作业分配到成本目标,作 业请查找一家企业(生产企业或流通企业,无论大小)的财务数据,解析出该企业的物流成本数据,计算出该企业物流成本占其销售额的比重,并计算出各种物流功能成本的比例,从成本数据分析该企业物流管理水平。,

    注意事项

    本文(物流成本计算.ppt)为本站会员(sccc)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