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藏族文化概述》PPT课件.ppt

    • 资源ID:5601047       资源大小:2.78MB        全文页数:34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藏族文化概述》PPT课件.ppt

    第一讲 藏族文化与和谐社会,藏区概况以及维稳形势,单位:授课:,藏区地理位置分布,三大藏区卫藏地区“卫”是藏语“中心”之意,泛指以拉萨河谷为中心的地区;“藏”是“河”之意,泛指日喀则以西、以北的广阔地区。卫藏方言区位于青藏高原的醅,是现在行政划分的西藏自治区。它是藏族文化的发祥地、古代吐蕃王朝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中心。现今的拉萨地区、日喀则地区、山南地区、林芝地区、阿里地区等都在卫藏范围内。安多地区 介于青海、甘肃、四川与西藏接壤的高山狭谷地带。其地理范围包括青海省的;甘肃省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天祝藏族自治县;四川省的阿坝州等地区。康巴地区现今的西藏昌都地区、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都在康巴区之内,几个特殊的藏族支系,嘉绒藏族 嘉绒地区藏语全称“嘉尔木擦瓦绒”,是一个综合山名、水名与自然环境的名称。在小金和丹巴之间有一座闻名全藏的木尔多神山,“嘉尔木”即此山之山神;“擦瓦”:居住在擦曲河流域的人;“绒”:农业河谷区。华锐藏族“华锐”,意为英雄的地区或部落,是白牦牛的故乡。历史上华锐是指湟水以北,河西以东,包括青海的乐都北山、互助、门源、大通东部、甘肃的天祝、肃南皇城等藏区,其中天祝是华锐藏族的主要聚居区,人口约8万。白马藏族白马藏族主要生活在甘肃省陇南市文县铁楼乡白马河流域和四川省平武县、九寨沟县一带,人口约14000人。他们的风俗习惯、文化、宗教信仰都与其他地区藏族有所不同。卓仓藏族 卓仓藏族世代生活在多民族交错杂居,多元文化交融并存的湟水流域。长期以来,在学习、吸收和借鉴外来优秀文化的同时,也非常注重从整体上发扬、继承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多元文化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强化对民族语言、服饰、民俗等民族属性的传承。,工布藏族工布藏族主要在今天西藏的林芝地区,以工布江达、林芝为中心。“工布”一词为古时部族名,据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记载:“赞普雅隆王系外,有十二小邦”,工布即为十二小邦之一。卓仓藏族生活在青海省海东地区乐都、平安、湟中等县的藏族自称“卓仓哇”,其生活范围大约方圆一百多公里,有所谓“卓仓隆哇顿”(“卓仓七沟”之意)。夏尔巴人(Sherpa)藏语意为“来自东方的人”,主要散居在中国、尼泊尔、印度和不丹等国边境外的喜马拉雅山脉两侧,语言为夏尔巴语,但无文字,使用藏语文,人口约4万人,中国西藏境内仅有约1200人。,二、文化自觉与和而不同,文化自觉:各美其美:就是对各自的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 它的来历、形成过程、特色和趋向,欣赏自己的文化传统。美人之美:在合作共存时能够以开阔的视角,超越自己文化固有的思想模式,来深入观察和领悟其他族群的文化和文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不同人群、多种文化互相接触,在人文价值观上为保共识,促使不同的人文类型和平共处与发展,相互理解、相互宽容,在沟通中取长补短,达到“和而不同”的世界文化一体。“和而不同”是中华文化的核心。文化自觉就是对自身文明和他人文明的反思。,三、藏族文化:藏族文化是藏族人民在漫长的自然斗争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的总和,是一种以原始信仰和苯教文化为基础,以藏传佛教哲学为指导,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在青藏高原特殊人文地理环境中形成的具有民族特质的文化。,四、藏族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知识点,民族: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文化上的共同心里素质的稳定共同体。(斯大林对民族的定义)民族: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一般来说,民族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有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宗教起着重要的作用。,五、藏族传统文化的主要构成成份。1十明学科:“明”知识、学科的意思,大五明:在古印度、大乘佛教把学术分为五大类,即声明:释诂训字、诠目疏别、工巧明、仗术机关、阴阳历数,医方明:禁咒闲邪、药石针灸、因明、考定正邪、研核真伪、内明、究畅五乘、因果妙理,声明:语法、修辞、词汇、音韵学,工巧明:制造工艺、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诗歌、天文历算等,医方明:医药学、营养学,因明:罗辑学、心理学、认识论等,内明:佛学,包括经、律、论三乘四续这理论、佛教哲学,也称慧学。,小五明:修辞学、辞藻学、韵律学、历算学、戏剧学 哲学是一个民族文化中的灵魂,藏族文化的主流是藏传佛教学哲学,其基本命题与佛教哲学是一致的。如诸法无常、人生唯苦、因果报应、生死轮回等佛教哲学理论决定着藏民族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在佛教哲学思想的指导下,政治哲学与宗教哲学合为一体,正治追求与宗教追求合二为一,佛教作为藏民族高次的观念文化,传统文化的核心与主体,长期以来,一直主宰着藏族的意识形态。,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藏族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以金石、钟铭、简牍为代表的敦煌古藏文文献,以藏文大藏经(甘珠尔和丹珠尔)为主体的佛教典籍,以四部医典为代表的医学著作,以格萨尔王传为代表的藏族民间文学,以文成公主等八大藏戏为代表的藏族艺术,早已为国内外所关注、研究。此外,在哲学、历史、历算、天文、美术、音乐、舞蹈、建筑等方面都有丰富的经典和实践积累。,藏族人民主要信奉藏传佛教。藏传佛教包括宁玛、萨迦、噶举、格鲁等教派,有庞大的僧侣集团和寺院,有独特的活佛转世制度、其中以达赖、班禅两大活佛系统为最,迄今达赖喇嘛转世已有十四世,班禅活佛已转世十一世。藏族风俗多与佛教有关,如佛诞、宗喀巴大师忌日等都要进行佛事活动。,四、藏族传统文化的三个大的发展时期(1)史前时期。(2)苯教主导时期。(3)藏传佛教文化时期。经过了三个阶段:初创时期(大约在7-9世纪之间),即佛教传入吐蕃与苯教发生部突和对峙的时期。门派形成时期(11-15世纪)。格鲁派全盛及政教合一时期,以达赖、班禅两大活佛系统的形成和五世达赖阿旺罗桑嘉措建立甘丹颇章政权为标志。,(1)史前时期。大约在公元前5、6世纪。在藏南定日县苏热山南坡、藏北申扎县雄梅区珠洛勒和多格则乡等地发现基本上属于同一个文化系统的旧时器时代遗物;在深扎、双湖、阿里普兰县马法木湖、日凸现怕也布也峰南麓、帕也曲真沟北侧山麓、阿里吉隆县戳措龙湖发现新石器时代遗物;在昌都、阿里、林芝等地发现卡若遗址、曲贡遗址等新石器时代遗址;在那曲地区申扎县绒马区加林山中断南坡、阿里地区日凸现之任姆栋等等发现日、月、山、祭祀、放牧、狩猎等岩画。这些石器、岩画和残存于民间、书籍中的原始文化资料,充分说明了距今四五千年的青藏高原藏族先民的生活状况。也反映了史前时期的藏族先民的社会形态、婚姻家庭、经济、法律、原始信仰(图腾、动物崇拜等)、居住饮食、风俗等文化状态。,(2)苯教主导时期。苯教文化的发源大约距今2500年。在雅砻河谷的鹘提悉补野往系出现以前,以古格为中心的象雄地区已形成一个强大的象雄部落联盟象雄邦国。古象雄在辛饶米沃时经历了“十八王”时期象雄地区由18个部落首领控制,产生了独具一格的象雄文明。象雄文明孕育了苯教。藏族从信仰泛神论进入信仰有浅显教义的统一的笨教,这是藏族文化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苯教,起源于达斯俄莫隆仁,约公元前5世纪,由辛绕米沃齐在原有的苯教基础上创立的。也叫拥仲苯教,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即涌现,游走,翻译。俄莫隆仁是一个人们心目中的理想王国,如香格里拉。经典中认为这里是辛绕米沃齐诞生地,是苯教徒心目中的圣地。经典认为,此地指今天西藏阿里地区的冈底斯山为中心的古象雄。本祖辛绕是古象雄过的王子,书中描绘冈仁汲旦象一座水晶宝塔,是天地间唯一刺破云层,与日月苍天对话的象雄王国的神魂山,天象一顶八角盖伞,地象一朵开放的莲花,冈底斯就是撑伞的把柄和莲花的根茎,是世界的中心,天神的住处,苯祖从此下凡,四河从此山脚流出,冈底斯有九层,四门,神灵从此向四周展开,*是苯教文化的中心,藏人视它为三界宇宙观(上神,中人,下龙)人间中心,有着深厚的现实涵义和历史渊源。,苯教基本教义,世界可分为三部分,上天,中地,下龙,分别住有赞,年,鲁三神,赞是尊贵的,不可触犯。年和鲁与人的生活关系最紧密,他有很多眷属,人类与它们接触最多,也最容易冲撞它们,从而招来疾病和死亡。山神、灶神、火神、帐篷神、男神、战神。万物有灵,灵魂不灭。复杂的祭祀禳解仪式,苯教有一整套“下镇鬼怪,上祀天神,中兴人宅,为生者除障,死者安葬,幼者驱鬼”的仪式,有一套全方位的社会服务。苯教在政治上的职能是“护国奠基,祛除一切久暂违缘之事”为后来在青藏高原上出现的政教合一开了先河。从辛绕传子为王来看,神权与政权集于一身,实行政教合一制。,原始信仰和苯教文化是藏族文化的基础。,以万物有灵、大自然崇拜为特征的民间世俗信仰,原始口头文学、神话、艺术等。以祭祀镶拔鬼神仪轨为特点的笨教文化。笨教作为藏族古老的宗教,吸收了许多原始信仰的文化形式,在后期佛苯斗争中又吸收了许多佛教文化的内容。现存的白苯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3)藏传佛教文化时期。其发展经过了三个发展时期:,初创时期 门派形成时期 格鲁派全盛及政教合一时期,初创时期(大约在79世纪之间),即佛教传入吐蕃与苯教发生冲突和对峙的时期。,门派形成时期(1115世纪)。吐蕃王朝解体之后,西藏一直处于分裂割据状态,长期混战,不相统属。而当佛教再度兴起后,小邦的统治者无不利用、尊奉佛教,使佛教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素尔波切(10021062)建邬巴龙寺,立宁玛派。1057年,仲敦巴(10051064)修热振寺,立噶当派。1073年,昆衮却杰波(10341102)修萨迦寺,立萨迦派。1121年,琼波乃皎巴(9901140)建香雄寺,立香巴噶举:同年塔波拉杰修岗波寺,立塔波噶举。其中有分四派,1147年,都松钦巴(11101193)在康区类乌齐修建噶玛丹萨寺,立噶玛噶举;1158年,帕木竹巴多吉杰布(11101170)修丹萨替寺,立帕竹噶举;1160年,拔戎达玛旺秋在那曲地方修拔戎日沃切寺,立拔戎噶举;1175年,尚蔡巴(11231194)建蔡巴寺,立蔡巴噶举。其中帕竹噶举又分八小派,各自均建有寺庙。同时,另有希解、觉域、夏鲁、觉囊等较小派别。1409年,宗喀巴修建甘丹寺,立格鲁派,标志着藏传佛教诸教派的全面形成,同时也代表着藏传佛教文化的形成。,格鲁派全盛及政教合一时期。以达赖、班禅两大活佛体系的形成和五世达赖阿旺罗桑嘉措建立甘丹颇章政权为标志。,最早采用活佛转世的是噶玛噶举派。1579年,三世达赖索南嘉措应蒙古土默特部俺答汗的邀请至青海,索南嘉措赠俺答汗“咱克喇瓦尔第彻辰汗”之尊号,俺答汗赠索南嘉措“圣识一切瓦齐尔达喇达赖喇嘛”尊号,自此后有了达赖的称谓。并追认根敦朱巴为第一世达赖喇嘛,根敦嘉措为第二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本人为第三世达赖喇嘛,形成达赖喇嘛转世系统,迄今已传十四世。五世达赖年幼时,他的上师扎什伦布寺寺主大学者罗桑确吉坚赞主持事务,固始汗(15821654)赠罗桑确吉坚赞以“班禅博克多”的尊号,形成班禅活佛转世系统。班禅活佛系统迄今已转十一世。,达赖、班禅两大活佛系统的确立,标志着藏传佛教文化进入兴盛阶段。至五世达赖喇嘛建立政教合一的甘丹颇章政权,格鲁派推行的藏传佛教文化得到迅速的发展。,从文化的内涵看,藏族传统文化主要有以下特点:(1)藏族传统的佛教文化。包含5个方面的内容:,以藏大藏经为代表的经籍文化。以政教合一为特点的制度文化。以活佛转世制度为特点的寺院僧侣文化。以颂扬神佛和阐释佛理为主体的文学艺术。以礼佛、转经为主体的民俗文化。,、以藏大藏经为代表的经籍文化。藏族大规模的译经起于8世纪,曾经组织过浩大的翻译队伍。早先以手抄本面世,明代由汉地引进了雕版印刷,产生良好效果。此后又出现了石刻藏文大藏经。以木刻版为主,纳塘版、蔡巴版、理塘版、卓尼版、北京版、德格版等都是木刻,石刻版不多,目前可见到的有四川省石渠县和青海省甘德县的石刻大藏经。藏文大藏经作为藏人经籍外文化的代表,是研究藏族文化以及印度古代文化的珍贵资料。,、以政教合一为特点的制度文化。吐蕃时期就有赞普墀祖德赞尊自己的导师娘定埃增等出家人为大相。五世达赖建立甘丹颇章政权,标志着政教合一制度的正式确立。西藏地方最高的统治者为达赖喇嘛,其下设噶伦四人(三俗一僧),僧官噶伦居于首位。由于实行政教合一,寺院在藏族社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地区的寺院往往是这一地区的政治中心和最高权力机构。,、以活佛转世制度为特点的寺院僧录文化。活佛转世制度起源于噶玛噶举派僧人噶玛拔希,后格鲁派正式建立达赖、班禅两大活佛体系,使之制度化,并加以全面推广,文化现象而言有三点值得注意:其一,活佛转世制度的基础为灵魂不灭论,人的生与死并没有根本的区别,对于灵魂来说只不过是变幻了一种形式而已,藏传佛教思想在藏民族意识中表现最为突出的也是这一观念。,、以颂扬神佛和阐释佛理为主题的文学艺术。藏传佛教的这一特点十分突出。在藏传佛教的寺院之中可以看到佛、神、护法、度母等为主题的雕塑,以佛经故事为内容的绘画艺术,以阐释佛理为主体的诗歌、小说、文学理论和戏剧艺术。这些艺术的创造者大多是僧人。,、以礼佛、转经为主体的民俗文化。在多彩纷呈的民俗文化中,礼佛和转经是一遍见的重要内容,也是藏传佛教生活化的一个重要特征。,藏族文化的基本特征:,(一)藏传佛教是藏族文化的核心(二)慈悲行善、无私利众是藏族文化的精神(三)关注人性、尊重生命、着眼未来是藏族文化的主要特征,

    注意事项

    本文(《藏族文化概述》PPT课件.ppt)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