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自然区划》PPT课件.ppt

    • 资源ID:5573237       资源大小:981.50KB        全文页数:66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自然区划》PPT课件.ppt

    第七章 景观与区划(综合区划),综述第一节 行政区划第二节 经济区划第三节 自然区划第四节 综合区划与教材区划方案,一、景观与综合区划,(一)景观 原意:最初景观泛指一片和一块乡村土地的风景或景色。16世纪末-绘画艺术 的专门术语,指陆地上的自然景色。19世纪初-洪堡将景观首次引入地理学,从此形成作为“自然地域综合体”的代名词。广义:类型学派将整个地球表面称作景观壳;区域学派理解为特定分类等级的单位,相当于自然地理小区,是由地方性地理系统的复杂综合体在其范围内形成有规律的、相互联系的地域组合。狭义:基本等同于自然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系统、自然综合体等。,(二)综合区划,综合自然区划综合区划-黄秉维-新一轮综合区划在系统分析自然与人文要素的变化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对我国的地表宏观格局、资源需求格局和社会经济格局进行涵盖陆地和海洋系统的综合区划,建立新的、适应全球变化情景的区划体系方案及其动态基础平台,为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安全提供科技支撑,为我国区域、行业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五个统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综合区划是地理科学学科研究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结果。综合区划是系统而复杂的。本章叫景观与区划虽是本教材的创新点之一,但是否合理有待讨论。各要素的有机关联性和综合分异性是理解综合区划的核心。,二、综合区划的意义,(一)社会意义 综合区划是制定和实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基础更好地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包括全球环境变化以及国际政治形势变化在内的诸多潜在变化。区划因社会需求而成为热点区划研究的时段性,(二)科学意义,充分认识中国地域综合体的客观分异规律及其格局,如三大地带的分异格局。充分认识和理解基于地域差异的“区域性”及其特征。充分认识和理解基于各要素相互作用的全国和各“区域”的地域“综合性”。是中国地理科学发展和创新的制高点,全国性区划工作及方案均为“大家”所为。,(三)在本课程中的学科意义,承前启后综合提升区划理念统领教材的结构,三、综合区划的历史沿革与现状,(一)新中国成立前的区划 2200多年前的禹贡篇(尚书)中的一章将全国划分为九州,应属世界最早的自然地理区划.19世纪20至40年代先后有:罗士培、葛德石、李长博、洪思齐、斯坦普、李四光、冯绳武等对中国综合自然地理区划有些研究,但他们的工作成果多很简陋,理论及实践意义不大,也少参考价值.西方科学思想进入和实业救国,(二)5070年代末,区划背景 百废待兴、了解国情资源调查 提高生产力,解决生活问题重点服务于农业(耕作业)计划经济资源开发利用最大化区划内容 要素区划农业区划综合自然区划 行政区划 经济区划基于行政区划的经济协作区区划特点 主要服务于农业生产 区划以定性为主体,区划原则、方案、界线差异大 区划理论、方法趋于成熟,成为以后区划的基础,(三)8090年代末,区划背景 市场经济发挥区域优势 人地关系和生产力格局已发生了明显变化 非农经济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以粮为纲”转向“多种经营”为大农业服务 国土问题趋于严重和广泛 景观学融入地理学 地理学的计量革命及3S技术发展 中国地理学中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一体化,区划内容,在前一阶段内容基础上增加了:土地利用区划与规划自然资源区划宏观经济区划景观区划生态整治区划中国传统文化区划综合区划,区划特点,区划全面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区划更加强调对区域分异规律的认识区划更加强调区域问题和生态整治问题社会经济分异规律在区划依据中的地位趋于重要区域发展方向的一致性区划手段和技术多元化、科学化区域划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综合区划成为主导区划界线趋于明析区划方案体系趋于一致,(四)新世纪以来的区划现状,区划背景融入全球一体化人与环境关系的内涵和格局已发生重大改变 全球变化使地理环境的地域特征也在发生变化自然灾害、环境问题、生态退化问题等日益突现需求和技术的可行性使海域也成为重要的地域单元经济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可持续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理论等观念和理论成为引领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思想传统的区划方案也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区划内容,增加了:海洋区划可持续发展区划人文区划涵盖陆地和海洋的综合区划,区划特点,重新认识区划依据注重可持续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观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基于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的经济分异规律成为综合区划的核心依据区划手段和方法更趋多元化区划方案和体系趋于动态化,四、综合区划的对象中国地域综合体 空间范围中国境内的陆地和海洋 涵盖范畴自然与人文因子五、综合区划的理论依据 地域分异规律区域差异性和区内一致性 地域分异规律的变化性,六、综合区划的原则,综合性和主导因素相结合原则发生统一性原则相对一致性原则区域共轭性原则方向一致性原则环境与生态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公平原则,七、综合区划的基本思路与方法,地域单元的划分上,主要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两种思路和模式 自上而下演绎途径强调区际差异性 自下而上归纳途径 强调区内一致性 现代多两种相结合,八、有关区划工作的重大问题,确定服务对象确定研究目标 确定区划原则 探寻地域分异规律 建立综合指标体系 确定区划的单位 和等级体系区划的技术手段与方法 设计技术线路典型区域的辨识及其特征分析 重要界线的确定数据的采集、处理、量纲化综合区划的集成未来发展情景分析 和模型建立,现行省级行政区的弊端及局限性 省级政区数量偏少、规模偏大,从世界主要国家的行政层次来看,我国政区存在层次多、省级管理下一级政区少 全国一个省级政区平均管辖10 个左右地级政区,一个地级政区平均管辖8 个县级政区,明显低于美国、日本和德国一级政区的平均幅度(美国平均一个一级政区管理400 多个二级政区、日本为69个、德国为20.5 个)。我国固有的省区规模悬殊(面积最大的新疆为最小上海市的252 倍),致使各级行政管理层次参差不齐。目前,减少层次、增加管理幅度是大多数国家奉行的行政管理模式。,省级政区边界犬牙交错,从自然区-经济区-行政区三者的关系来看,省级政区边界突显犬牙交错态势,对保持自然经济区的相对完整与一体化发展具有明显的分割作用人为地打破了完整的自然地理单元,省区边界不清,引起诸多边界争议(以争资源为主),影响社会稳定。现有诸多省区界线的犬牙交错,客观上造成了经济区域的分割,行政壁垒突出,加剧了行政区与经济区的非耦合度,影响经济区内部的要素流通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这种现象突出表现在当今我国经济发达的京津唐、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跨省都市圈地区,虽然这些地区各自同属一个完整的自然-经济区,但在当前我国“行政区经济”运行时期,因跨越数省(直辖市、特别行政区)的行政界线成为制约其经济整合与一体化发展的瓶颈,近年来愈演愈烈的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画地为牢等现象就是行政分割的直接体现和结果。,省级政区改革的困境,缩小或重划省区以后省级政区数量增加与“行政区经济”之间的矛盾增设省级政区后政府机构和公务员数量增加与政府治理改革之间的矛盾省级政区改革面临的高昂边界调整成本与我国省界法定化实事的矛盾省级政区调整与原有居民社会心理之间的矛盾,第二节 经济区划,200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结构调整的重大任务。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实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新的统筹区域发展指导思想的确立,表明未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思路将发生一系列重大变化,其中一个基础性的、不可避免的重大问题就是要对中国经济区划进行必要的调整,并着手建立一个完整的中国区域经济体系。,本节研究的主要内容,历史上的经济区划中国综合经济区划的若干问题目前初步形成的综合经济区划方案,一、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区划,(一)按行政区划系统组织国民经济生产 这是我国建国以来一直延用的一种区域经济安排形式,这种形式虽然有利于调动各级政府的积极性,但容易人为割裂区际经济联系,不利于实现全国范围内的劳动地域分工与合作。1、按沿海与内地两大块来安排区域分工格局 这种安排主要是在50年代,特别是“一五”计划时期的一种划分,当时沿海和内地的区内一致性与区际差异性比较明显,按这种划分来安排地区布局,对当时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但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这种划分由于过于粗略。不够实用而很少被广泛采用。,2、按六大协作区来布局经济发展 1958年提出的是七大经济协作区,到1962年把华中区和华南区合并为中南区,使七大经济区变为六大经济协作区,即东北区、华北区、华东区、中南区、西南区和西北区。最初六大经济协作区的划分,本意是想作为综合经济区划,但后来没有真正起到综合经济区划的作用。六大经济协作区的提法至今仍被人们习惯性地沿用。,3、“三线”划分,60年代中期国际环境恶化,出于备战考虑,制定了全国按一、二、三线布局工业,集中力量建设“三线”战略后方的决策。1964年10月30日中央同意国家计委关于在川、云、贵、陕、甘、青、宁七省区和山、河南、湖北、湖南四省西部进行以国防工业为中心的大规模基本建设,后涉及到粤北、桂西和冀西地区。“三线”是按照设想的军事地理区划进行划分的,东部沿海和沿边疆的省、区为一线,全国战略大后方省、区为三线,一、三线之间地区为二线,即“大三线”。一、二线地区,按地势又划分出若干地方为本地区的“三线”,即“小三线”地区。三线建设的目标,就是在纵深地区建立起一个工农业结合的、为国防和农业服务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从而形成国家的战略后方工业基地。三线建设1964年下半年开始,到1978年结束。,4、三大地带的划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梯度开发理论的引入和发展,以陈栋生先生为代表的区域经济学界提出了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并成为中央组织经济活动的地域依托。1986年“七五”计划明确把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经济地带,制定了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非均衡发展、梯度推移的宏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三大地带分别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包括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等12个省、市。中部较发达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山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9个省、自治区。西部落后地区,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四川(含重庆)、云南、贵州、西藏等9个省、自治区。这种划分从总体上反映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梯度差异。,5、西部大开发战略中“西部”的界定,1999年底,国家提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2000年10月20日,由江泽民题写会名的“2000年中国西部论坛”在成都国际会展中心开幕,论坛组委会提供的资料向世界明示:中国西部优厚开发中的“西部”由西南五省区市(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西北五省区(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宁夏)和内蒙古、广西两个民族自治区以及湖南的湘西、湖北的恩施两个土家族自治州组成。西部地区的这一定义,被称为“10+2+2”。,(二)中国综合经济区划的若干问题,1、综合经济区划的必要性 三大地带的划分不能满足区域开发、经济布局的要求。需要综合经济区划。2、综合经济区应该有明确的界限 各种或略或详的区划方案,大多是以行政区界为边界,有的在局部与行政区界交叉,但有的方案区界模糊不清。3、综合经济区划应覆盖全部国土 近年来发达地区搞局部经济区划较多,而对落后地区则较少,这些落后地区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要的组成部分,不能因为落后就扔在一边不管,任其游离于全国发展潮流之外,也需要把它们组织在全国地域分工体系之中,明确它们的发展方向,以利于协调发展,形成全国一盘棋。,4、正确看待中心城市的作用经济中心的吸引范围及其与之形成的经济技术联系,是一条重要的区划原则。但具体运用上要注意:不能把原则绝对化,教条化,要着眼于整个再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而不宜只着眼于流通这一环节。不能把吸引范围混同于一般性商品流通所达到的范围。不能只静态看到已经形成的空间联系,还要动态地估计到中远期生产力布局与区域产业结构变化的趋势。要考虑城市系统的状况,但又不能等待城市系统完善以后再去划分经济区。5、出海口不宜作为一级综合经济区划的原则因为中国国土面积大。只一面靠海,客观上不可能使每一个综合经济区都包括一个或若干个出海口。,目前初步形成的综合经济区划方案,1、十大经济区划分方案该方案把全国分为三个层次的经济区系统,即大经济区、省级经济区和省内经济区。一级(大)经济区有10 个:东北区(黑、吉、辽)华北区(京、津、冀、晋、鲁)华东区(沪、苏、浙、皖、赣、闽、台)华中区(豫、鄂、湘)华南区(粤、桂、琼、港、澳)西南区(川、滇、黔、渝)西北区(陕、甘、青、宁)内蒙古区(内蒙古)新疆区(新)西藏区(藏),2、六大综合经济区划分方案(一),东北区(黑、吉、辽及内蒙古东部三市一盟)黄河中下游经济区或称华北区(京、津、冀、鲁、内蒙古中西部、晋、豫,前四省市称为环渤海亚区或黄河下游亚区。后三省区称为黄河中游亚区)长江中下游区(沪、苏、浙、皖、赣、鄂、湘,其中前三省市称为长江三角洲亚区,后四省称为长江中游亚区)东南沿海区(闽、粤、桂、琼、港、澳、台)西南区(川、滇、黔、渝、藏,其中又分为滇黔亚区和西藏亚区)西北区(陕、甘、青、宁、新,其中又分为陕甘青宁亚区和新疆亚区),3、六大综合经济区划分方案(二),东北经济区(黑、吉、辽及内蒙古东部三市一盟)黄河流域经济区(青、甘、宁、晋、冀、鲁、京、津、豫北、关中、陕北、内蒙古中西部)长江流域经济区(川、渝、鄂、皖、苏、浙、沪、陕南、赣中北、湘中北、黔北)南方经济区(滇、闽、粤、桂、琼、港、澳、台湘南、赣南、黔南)西藏区新疆区,4、七大经济区,1996年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长江三角洲及沿海地区;环渤海地区;东南沿海地区;西南和华南部分省区;东北地区;中部五省区;西北地区。,5、九大经济区划,东北区(黑、吉、辽);环渤海地区(冀、鲁、京、津、);长江三角洲地区(苏、浙、沪);东南沿海地区(闽、粤、琼、港、澳、台);北部区(内蒙古、青、甘、宁、晋、陕);中部区(川、渝、鄂、皖、赣、湘、渝);西南区(滇、桂、黔);新疆区;西藏区。,不论是什么区划方案,重在于准确认识和把握中国经济空间的客观分异规律。,第三节 综合自然区划,区划方案简介地域分异规律认知,区划方案简介,一、罗开富方案 中国自然区划草案(1954年)。该方案明确提出以自然综合体或景观作为区划对象,以植物与土壤作为景观的标志即区划标志。在标志不确定处,则选用气候界线或地形界线加以补充。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当时已经有了对于水分与热量配合关系的考虑,并将其视作为农业服务方向的体现。为表现我国景观的地带性与递变性,该方案把全国分为7个基本区,即东北区、华北区、华中区、华南区、康滇区、青藏区和内蒙古新疆区;其下又分23个副区。,图7-2 中国自然地理区划草案(罗开富,1954),二、黄秉维方案,1958年发表,1959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该方案运用地带性规律,首次在全国划分出6个热量带,1个大区,18个地区和亚地区,28个地带,88个(一度为90个)自然省,并拟进一步划分自然州和自然县,堪称我国自然区划史上规模空前宏大、等级单位最完备和内容最丰富的方案。这个方案为农业服务的目的非常明确,区划原则、等级单位系统的设置以及省以上单位的分区标志、划界指标等都充分表达了为农业服务的宗旨。区划工作者也对此方案提出过不少商榷性意见,如继承中国和亚洲的自然区划传统不够,自然省以上各级单位根据活动积温及干燥度等值线划界的准确性不足,省级区划分有忽视非地带性区域特征的倾向,“地区”未能充分反映非地带性规律等。,基本评价:基础雄厚而扎实 理论与内容体系完整 目的明确,为农业生产服务,图7-3 中国综合自然区划(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1965),三、任美锷、杨纫章方案和任美锷、包浩生方案,任杨方案于1961年发表,划分全国为8个自然区、23个自然地区、65个自然省,未划分自然州。这个方案把大兴安岭南段划入内蒙古区,把辽河平原划入华北区,把横断山脉北段划入青藏区,以及把柴达木盆地划入西北区,而同时又将其周边山地划入青藏区等,曾在地理学界引起热烈的讨论。方案中等级系统与更高级单位的联系问题,把地带与地区等同问题,也有不少学者进行评论。1988年发表的任包方案或多或少继承了任杨方案的特点,此方案仅两级,包括8个区、30个亚区。最显著的变化是将柴达木盆地与阿尔金山、祁连山、东昆仑山北翼全部划入西北区,从而使西北区南界相当接近1978年“综合大学方案”和历次“冯绳武方案”。华南区北界比所有其他区划方案偏南,而西南区北界偏南,也是这个方案的特点。,图7-4 任美锷-包浩生中国自然灾害区划方案(任美锷包浩生1988年),四、赵松乔方案,1983年发表的赵松乔方案,当时曾引起强烈的反响。该方案在其等级单位系统中与中国自然区划概要同时把三大自然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原区)作为一级区推出,并得到大多数学者认同。自然区之下,又分出7个自然地区和33个自然区。,赵松乔中国自然区划方案(赵松乔1983),五、席承藩方案,1980年完成,1984年以中国自然区划概要正式出版。这是一个包括区域、温度带和区三级单位的为农业服务的自然区划方案。三大区域为东部季风区域、西北干旱区域和青藏高寒区域,与赵松乔方案互为借鉴。温度带共分为14个,其中大部分是与纬度位置相关的温度带,但在青藏高寒区域内划出的高原寒带、高原亚寒带和高原温带,则显然与纬度没有密切关系,而更多受海拔影响的温度带。温度带下共划分出44个区。,图7-6 席承藩中国自然区划方案1984,地域分异规律认知,地带性分异规律 纬向地带性分异规律 经向地带性分异规律非地带性分异规律,中国年均气温图,年降水量分布图,三大非地带分异规律,东部季风区西部非季风区青藏高原区,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主要根据,现代地形轮廓以及对它有决定作用的新构造运动的不同;气候特征及其所导致的土壤、植被、地貌外营力和水文的最主要特征的差异;自然界(土壤、生物、地质地貌)的主要发展过程不同;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以及利用、改造自然方向的差异;自然界地域分异所服从的主导因素的差异。由于划分这样广大的区域单位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而各项因素的发展与分布不完全一致,在每一个区内的一致性也很不相同,因此,所有界线只能是概约地代表自然界开始变化的地方,不可能是很准确的。,东部季风区 约占全国面积的46,季风影响显著,风向、降水、温度均随季节变化而有明显更替。夏季风影响明显,湿润程度比较高。新构造运动上升幅度一般不大。海拔超过2000米的山岭不多。在呼玛北京郑州钦州一线以东,新构造运动以沉降为主,其间500米以下的面积很大,有广阔的堆积平原。天然植被以森林为主,少部分为草原。地表外营力主要是常态的风化物质移动。水力侵蚀、堆积和溶蚀作用突出,沿海还有波浪和潮汐的破坏和堆积作用。纬度较高和海拔较高的地方有冻裂作用,部分地域有风沙及风尘的搬运和堆积。地表水的补给以雨水为主要来源,潜水较丰富。,在第四纪冰期受冰川影响不大,植物种类繁多,分布比较混杂,并且有不少是从中生代末及第三纪保存下来的植物。红色风化壳分布很广,长江以南尤为普遍。人类影响广泛而深刻。凡可开垦的地方,几乎全部辟为农田。天然森林大多破坏。本区是我国最主要的农业区域,但有很大面积应该经营林业。区内自然界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是随纬度而变化的温度,随距海远近而变化的湿润情况也是相当重要的因素。湿润情况南北各地虽相近似,但降水量的绝对值差异很大,低者不足400毫米,高者2000毫米以上,对于自然区的分异也有影响。,西部非季风区,在晚近地质时期,有显著的差异上升运动,大部分地区上升幅度不大,一部分上升很大,形成广大的高平原和横亘于高平原中的很显著的山脉。高平原海拔大多在1000米左右,其中也有较低的部分,如准噶尔盆地不少地域在2505O0米之间。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竟在海平面以下155米。许多山地的高度超过3000米,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异。也有不少山地高度较低,景观的垂直分异不明显。地处内陆且四周多山岭。来自海洋的水汽很少,夏季风难以到达。植被大部分为荒漠,一部分为荒漠草原和干草原。在高山的垂直分带中则有森林、山地草原等,以及与之相应的土壤类型。,地貌外营力主要是干旱与半干旱气候下的微弱风化、微弱的物质移动、微弱的水力侵蚀和堆积以及广泛的风力侵蚀、搬运和堆积。但暴雨之后,水力侵蚀可产生强烈的破坏作用。风力作用虽然很广泛,但只能对颗粒较细的松散沉积物起作用,并在风力变缓的时候发生堆积。在高大的山岭中,以冰川作用以及冰缘条件下的寒冻风化、物质移动和流水侵蚀为主。全区绝大部分属内陆流域,在平地上产生的地表水几乎全属雨水补给的短暂水流。湖泊较多,大多是咸水湖。山地径流是重要的资源,其补给来源以冰雪融水为主。自中生代末期以来,即断续出现干旱和半干旱气候。植物逐渐旱生化,种属较少。第四纪初曾经有过比较湿润的时期,有些地方古水系较为发育。湖岸阶地的存在,也可以作为地质时期中气候向干旱变化的证据。,人类对于自然界的影响,远不如东部季风区广泛、深刻。但在与东部季风区接壤的地区,以及有流水可资灌溉的地域等,也可看到人类活动的深刻影响。干草原利用不尽合理,往往造成沙漠化的扩展。干草原、荒漠草原大部是畜牧地区,水源是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高大山地则是经营林业与畜牧的场所。本区主要的问题是水源不足。应防风固沙、防治土壤盐渍化、改良草场等。随距海远近而变化的干湿状况是决定区内自然界地域分异的主要因素。,青藏高原区,新第三纪以来全区大幅度上升,形成平均高度4000米以上的大高原。其间还有超出雪线以上,高度在6000米甚至8000米以上的极高山岭。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气温很低,太阳辐射强,风力强,由区外输入的水汽不多。植被以荒漠、高山草甸灌丛为主,森林很少。由于古冰川的影响以及化学风化作用微弱,成土母质的机械组成很粗,土层薄,加以成土年龄不长。成土作用缓慢,土壤剖面发育较差。地貌外营力主要是在冰缘气候条件下比较强烈的物理风化与物质移动,以及冰川和流水的搬运堆积。大部分为内陆流域,有较多的冰川、湖泊。高原边缘为许多大河的上源。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比西北干旱区还要微弱。以畜牧业为主,少数地区可以发展林业、农业。本区主要的不利条件是气温低,空气稀薄,风大,水分不足,地势崎岖。决定自然界地域分异的主要因素是自然界随高度而变化的垂直地带性因素。在高原面上自然界的地域分异也表现出水平地带性。,主要参考文献,林超.中国自然区划大纲(摘要).地理学报,1954,20(4)中国科学院中国地理志编辑部.中国自然区划草案.北京:科学出版社,1954.黄秉维.中国综合自然区划草案.科学通报,1959,18侯学煜.对于中国各自然区的农、林、牧、副、渔业发展方向的意见.科学通报,1963,(9)侯学煜.中国自然生态区划与大农业发展战略.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任美锷,杨纫章.中国自然区划问题.地理学报,1961,27任美锷,等.中国自然地理纲要(修订版).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席承藩,张俊民,丘宝剑,等.中国自然区划概要.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赵松乔.中国综合自然区划的一个新方案.地理学报,1983,38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中国农业地理总论.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周立三.中国农业区划的理论与实践.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黄秉维.中国陆地系统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国地理学会编.生态系统建设与区域持续发展研究.北京:测绘出版社,1997.黄秉维.新时期区划工作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黄秉维文集编辑组.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郑度.关于地理学的区域性和地域分异研究.地理研究,1998,17 陆大道.中国地理学发展若干值得思考的问题.地理学报,2003,58 傅伯杰,刘国华,陈利顶,等.中国生态区划方案.生态学报,2001,21郑度,傅小锋.关于综合地理区划若干问题的探讨地理科学,1999,19 中国科学院自然区划工作委员会.中国综合自然区划(初稿)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杨勤业.中国生态区域划分的若干问题.生态学报,1999,19 陆大道,薛凤旋等著,1997 中国区域发展报告.商务印书馆,1997 刘闯,中尺度对地观测系统支持下中国综合自然地理区划新方法论研,地理科学进展.2004.11,蔡运龙,陆大道,周一星,等.中国地理科学的国家需求与发展战略.地理学报,2004,59 杨勤业,吴绍洪,郑度.自然地域系统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地理研究,2002,21 吴绍洪.综合区划的初步设想.地理研究,1998,17 刘燕华等:关于开展中国综合区划研究若干问题的认识329葛全胜,赵名茶,郑景云,等.中国陆地表层系统分区初探.地理学报,2002,57 35 丘宝剑.关于亚热带研究的几个问题.西南师范学院学报,1984,(2).唐永銮.从地植物学的角度论划分中国亚热带和热带的依据及其界限问题.植物生态与地植物学丛刊,1964,2孙红玲.中国宏观区域格局划分之纵横构想.经济学动态,2003景体华,陈梦平.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曾昭璇,刘南威,李国珍,等.中国热带界限问题的商榷.地理学报,1980,35 任美锷,曾昭璇.论中国热带的范围.地理科学,1991,11(2)侯向阳.北亚热带过渡带的变迁及其农业景观生态意义.中国农史,2000,19 吴绍洪,杨勤业,郑度.生态地理区域界线划分的指标体系.地理科学进展,2002,21 杨树珍.中国经济区划研究.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90.吴传钧.中国经济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刘燕华,郑度,葛全胜,吴绍洪,张雪芹,戴尔阜,张镱锂,杨勤业 关于开展中国综合区划研究若干问题的认识 地理研究 2005 年5 月刘军会等,关于中国可持续发展综合区划方法的探讨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4,

    注意事项

    本文(《自然区划》PPT课件.ppt)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