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工业设计简史》PPT课件.ppt

    • 资源ID:5501763       资源大小:4.24MB        全文页数:120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工业设计简史》PPT课件.ppt

    2 工业设计简史,Page 2,2 工业设计简史,2.1工业设计的萌芽2.2工业设计的形成 2.3现代工业设计的里程碑包豪斯2.4工业设计的兴起和发展 2.5工业设计的成熟阶段设计多元化2.6信息时代的工业设计,Page 3,2 工业设计简史,制陶和炼铜方法,是人类最早通过化学变化,用人工方法将一种物质改变成另一种物质的创造性活动。手工艺设计阶段从原始社会后期开始,经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一直延续到工业革命前。,Page 4,2 工业设计简史,手工艺设计阶段的特点由于当时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力的局限,设计的产品大都是功能较简单的生活用品;由于设计、生产、销售的一体化,使得设计者和使用者彼此非常了解。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开始出现了批量生产的现代化大工业化生产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从而结束了一直以传统的手工艺生产为主的时代。,Page 5,2.1工业设计的萌芽,18世纪下半叶发生在英国的工业革命(又称产业革命),掀开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新纪元。这是人类从手工业文明进入机械工业文明的开端,其核心是机械化的生产方式。,Page 6,2.1.1 机械化与工业设计,工业设计是以工业化批量生产为前提条件发展起来的,它是工业时代的产物。首先,工业革命确立了机械化生产方式。其次,工业革命的批量化生产,也确立了批量消费的商业化模式。,Page 7,2.1.1 机械化与工业设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棉纺业。1733年,兰开夏(Lancashire)工人发明了飞梭。1764年,织布工哈格里沃斯(James Hargreaves)发明了效率提高了8倍的珍妮纺车。1768年,阿克赖(Richard Arkeright)发明了水力纺织机。1705年,苏格兰铁匠纽可门(Thomas Newcomen)制造了空气蒸汽机。1764年,格拉斯哥大学的修理工瓦特(James Watt,17361819)成功地发明了高效能蒸汽机。,Page 8,2.1.2“水晶宫”国际工业博览会,2.1.2.1“水晶宫”国际工业博览会概况,Page 9,2.1.2.1“水晶宫”国际工业博览会概况,图2-2 鼓形书架,图2-3 美国座椅公司生产的转椅,Page 10,2.1.2.1“水晶宫”国际工业博览会概况,就整体而言,“水晶宫”是一座成功的建筑,不仅在技术上是一次创新,在美学上也有重要的转折意义。但是其中的展品风格不仅与展厅不协调,而且杂乱无章,无统一格调可言。一部分产品是当时最先进的技术发明,它们只是考虑机械效率,外形上显得粗陋而简单;另一些则是为了掩饰机器或机械产品的粗陋而在表面加上繁琐装饰的;还有一些是用一种材料模仿木材或大理石的家具和室内装饰物。,Page 11,2.1.2.2 关于“水晶宫”博览会的评论,工业已经失去了控制:展出的批量产品粗俗而充塞着不适当的装饰,大多数东西都是浮华的外表掩盖了真正的用途。(设计家、设计理论家帕金)设计一词关系到产品的实用与美观两个方面,因此设计包含了装饰成分。而装饰只是在已完成产品上加以美化。所以只能占第二位,不应喧宾夺主但在博览会的展品中,经常是将功能置于装饰之下,这是博览会的主要错误。(英国设计杂志的编辑雷格莱夫)功能合理是目标,造型简洁是结果。(英国设计杂志的编辑雷格莱夫)式样是艺术基本内涵的表达,只有它们(式样与内涵)协调在一个作品之中,才可能谈及积极的修饰。因此,式样的贫乏,是由于对基本内涵和实用价值的忽视而造成的作为理念表现的形式,是为材料、工具以及其他外部条件如地区、气候、时间、习惯、个性和产品的缺陷后。(德国建筑师赛姆波尔),Page 12,2.1.2.2 关于“水晶宫”博览会的评论,对“水晶宫”博览会持最激烈批评态度的是约翰拉斯金(John Ruskin,18191900)。对“水晶宫”建筑的评价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大暖房!”“我曾见闻伦教佬的厚颜无耻,但从未听到过这样一个花花公子为了二百几尼而将一桶油漆泼在公众脸上。”“我们的工厂制造出如此巨大的和狂暴的噪声,它证明我们能制造一切,但毁了人类。”“劳动分了工,人也被分成了碎片和粉屑。人所剩下的智慧已做不成一针一钉,而只能做出针尖和钉头来。”,Page 13,2.1.3 莫里斯与工艺美术运动,自从1851年伦敦世界博览会举办以后,工业设计的发展前途,逐渐成为了企业界、政府和艺术界所关注的课题。其中,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重要建树,对世界工业设计的发展起重要影响的是英国的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18341890)。,Page 14,莫里斯和他的工艺思想,威廉莫里斯,1834年3月24日出生于英国,父亲是一个拥有一定地产的证券经纪人。自幼酷爱文艺,喜爱在田野乡间漫步,古老的教堂和城池是其心仪之所,尤其对中世纪的艺术和建筑他更是情有独钟。在少年时代,他曾沉浸在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17881824)和雪莱(17921822)的诗作中,浪漫主义诗人所创作的那些表现反抗压迫、追求自由平等、强调个性解放的诗篇,引起了少年莫里斯的强烈共鸣。在这里,他第一次体验到来自艺术世界和幻想世界力量的震撼,这两个世界亦是他反抗黑暗现实的精神家园。,Page 15,莫里斯和他的工艺思想,1856年,莫里斯进入斯特里特在伦教开设的建筑事务所学习建筑。在这里,他认识了一位热心于“前拉斐尔派”绘画的青年画家罗赛蒂,在其劝说下,莫里斯决定改学绘画。1859年,他自己动手按自己的标准设计制作家庭用品,用来装修由韦伯(Philip Webb,18311915)设计的住宅“红屋”,Page 16,莫里斯和他的工艺思想,Page 17,莫里斯和他的工艺思想,1861年4月,莫里斯与他的两位朋友玛赛尔和福克纳合办了以他们姓氏为名的“MMF”美术装饰商行,莫里斯任经理。MMF商行可以说是现代设计史上第一家由艺术家从事设计、组织产品生产的公司。,Page 18,莫里斯和他的工艺思想,以莫里斯为核心,生产出了一批批风格全新和品质优良的产品。从设计风格上看,这些设计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哥特式的艺术表现风格;二是对自然的祟尚,设计师们从大自然中汲取设计的灵感。,Page 19,莫里斯和他的工艺思想,图2-5 双鸟纹饰(左)与印花棉布图案(右)(莫里斯设计),Page 20,莫里斯和他的工艺思想,由于莫里斯开创性的工作和努力,其影响很快在英国传布开来,聚集在他周围的一批年轻的艺术家、设计师,遵循着莫里斯的设计理念和实践,进行着更广泛的设计改革和试验。不少艺术家、设计家后来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公司或行会组织,如1882年成立的“世纪行会”,1884年成立的“艺术工作者行会”,1888年成立的“手工艺行会”及1900年成立的“伯明翰手工业行会”等,从而促使英国在20世纪20年代左右产生了轰轰烈烈的设计运动,即工艺美术运动。,Page 21,2.1.3.2 工艺美术运动,工艺美术运动,并不维持一种特定的风格,而是多种风格并存。从本质上来说,它是通过艺术和设计来改造社会,并建立起以手工艺为主导的生产模式的试验。它以英国为中心,波及了不少欧美国家,并对后世的现代设计运动产生了深远影响。,Page 22,2.1.3.2 工艺美术运动,工艺美术运动的主要人物大都受过建筑师的训练,但他们以莫里斯为楷模,转向了室内、家具、染织和小装饰品设计。工艺美术运动对于机器的态度十分暖昧,“手工艺”一词越来越多地与以手工艺方式为基础的美学,而不是与“手工劳作”本身相联系,也就是产品设计要反映出手工艺的特点,而不论产品本身是否真正是手工制作的。,Page 23,2.1.3.2 工艺美术运动,图2-8 沃赛于1898年设计的橡木椅,图2-9 沃赛于1900年左右 设计的火钳与煤铲,Page 24,2.1.3.2 工艺美术运动,工艺美术运动不仅在英国有着较大的发展,在美国及其他欧洲国家也产生了巨大影响。,Page 25,2.1.3.2 工艺美术运动,工艺美术运动对于设计改革的贡献是重要的,它不仅提出了“美与技术结合”的原则,主张美术家从事设计,反对“纯艺术气而且还强调“师承自然”、忠实于材料和适应使用目的,从而创造出了一些朴素而适用的作品。但工艺美术运动也有其先天的局限,它将手工艺推向了工业化的对立面,这无疑是违背历史发展潮流的,由此使英国的设计业走了弯路。,Page 26,2.1.4 新艺术运动,“新艺术”(Art Nouveau)是流行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一种建筑、美术及实用艺术的风格。运动的宗旨是反对因循守旧。反对模仿传统,主张艺术与技术相结合,鼓励艺术家从事设计,要求从自然界尤其是植物形态中吸取设计素材。新艺术运动倡导一种流动蜿蜒的曲线风格,影响到绘画、雕塑、建筑、插图、装帧、家具、织物、日用品、玻璃、陶瓷、服装设计等领域,波及法国、比利时、德国、奥地利、西班牙、丹麦、瑞典和挪威等国。,Page 27,2.1.4 新艺术运动,新艺术运动处在新旧世纪交替之际,也是设计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变的历史时期,作为一种特殊的设计运动,其内在的动机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与已有的设计风格特别是与19世纪弥漫于整个欧洲的维多利亚风格决裂,打破旧传统形式的束缚,创造适合于时代的新风格;二是反对当时在西方艺术中盛行的自然主义,而主张用华美精致的装饰设计来满足社会的需求。,Page 28,2.1.4 新艺术运动,新艺术运动作为一个具有过渡性的设计运动,有许多值得重视的经验和思想。主张对人类生活环境的一切人为因素都应经过精心设计,在设计中还应注意整体的效果。反对将艺术划分为纯艺术与实用艺术或大艺术与小艺术,认为艺术家不应仅致力于创造单件的“艺术品”,而应该创造出一种为社会生活提供优美环境的综合艺术。主张艺术家、设计师为生活创造一种综合艺术,实质上是主张艺术家、设计师与手工艺师的结合。,Page 29,2.1.4.1 法国,法国是新艺术的发源地。新艺术运动在法国发展具有两个重点,一个是首都巴黎,另一个是南锡市(Nancy)。巴黎的“新艺术”运动有几个重要的设计中心,它们大都是以家具为中心的设计事务所。萨穆尔宾的“新艺术之家”设计事务所“现代之家”设计计事务所六人集团。,Page 30,2.1.4.1 法国,图2-12巴黎地铁车站出入口,Page 31,2.1.4.2 比利时,比利时是欧洲大陆最早工业化的国家之一。比利时的新艺术运动具有较多的民主色彩,设计师们以“人民的艺术”为口号,为大众开展设计,以消费者的需要为出发点。现代设计思想的重要奠基人。比利时新艺术运动最富代表性的人物有两位:亨利凡德威尔德(Henry van de Velde,18631957)维克多霍尔塔(Victor Horata,1867194)。,Page 32,2.1.4.2 比利时,Page 33,2.1.4.3 西班牙,在整个新艺术运动中,最引人注目、最复杂、最富天才和创新精神的人物就是西班牙建筑师安东尼高迪(Antonio Gauti 18521926)。,Page 34,2.2 工业设计的形成,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30年代之间,在欧美出现了一个声势浩大的设计运动,后来被称为现代主义设计运动。重要意义是:真正确立了工业设计的正确观念,即强调在大工业基础上实现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注意新技术的运用,反对沿用传统产品模式。从此,工业设计从依附于艺术的从属地位变成一个独立的科学体系,设计方法也从艺术创造般的自由想象转化为以理性推测为主的思考。现代主义运动的主要标志是:德国工业同盟、风格派、构成派与俄罗斯先锋艺术、包豪斯学校以及美国工业设计的职业化。,Page 35,2.2.1 德国工业同盟,德国工业同盟(Deutscher Werbund)成立于1907年德国第一个设计组织,由穆特休斯(Herman Muthesius,1861 1927)、亨利凡德威尔德(Henry van de Velde,1863 1957)和彼得贝伦斯(Peter Behrens,1868 1940)等创立。,Page 36,2.2.1 德国工业同盟,工业同盟的宗旨:提倡艺术、工业、手工艺的结合;主张通过教育、宣传手段,努力把各个不同项目的设计综合在一起,完善艺术、工业设计和手工艺;强调走非官方的路线,避免政治对设计的干扰;大力宣传和主张功能主义和承认现代工业;坚决反对任何装饰;主张标准化的批量化。,Page 37,2.2.1 德国工业同盟,对工业同盟贡献最大的创始人穆特修斯,是一位在普鲁士贸易局工作的官员,也是一位建筑师。在联盟的设计师中,最著名的是贝伦斯。,图2-16 贝伦斯于1908年设计的电风扇,Page 38,2.2.1 德国工业同盟,图2-17 贝伦斯于1910年设计的电钟,图2-18 贝伦斯运用几何形的造型语言设计的电水壶,Page 39,2.2.2 风格派,风格派(De Stijl)是活跃于1917 1931年间以荷兰为中心的一场国际艺术运动。是荷兰的一些画家、设计家、建筑师在1917年到1928年之间组织起来的一个松散的集体,其中主要的促进者及组织者是杜斯柏格(Theo van Doesberg,18831931),维系这个集体的中心是当时出版的一份名为风格(De Stijl)的杂志。这份杂志的编辑者也是杜斯柏格。,Page 40,2.2.2 风格派,风格派的主要成员:杜斯柏格画家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18721944)建筑师奥德(Jocobus J.P.Oud,18901963)建筑师兼设计师里特维尔德(Geerrit Thomas Rietveld,18881964)等。,Page 41,2.2.2 风格派,图2-19 蒙德里安红树(1908年),图2-20 蒙德里安的红、黄、蓝的构图,Page 42,2.2.2 风格派,图2-21里特维尔德于19171918年设计的红蓝椅(左)与1934年设计的曲折椅(右),Page 43,2.2.2 风格派,图2-22 里特维尔德于1925年设计的什罗德住宅,Page 44,2.2.2 风格派,风格派的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以新的造型观念从事设计,尽量排除家具、器物设计中的传统形式特征,使其成为最简单、抽象的几何结构元素的组合。二是坚持追求这些几何元萦、结构的独立性和可视性,用设计的方法创造可视的、可用的形象。三是重视和运用数字的抽象概念和空间结构,运用单纯的三原色和中性色。,Page 45,2.2.3 构成主义,俄国是欧洲现代艺术和现代设计的发源地之一,在风格派发展的同时,在俄国正形成着一个类似的现代艺术及设计运动,称作构成主义设计运动。1918年,自由国家艺术工作室(the Free State Art Studios),简称为“弗克乎特玛斯”(VKHUTEMAS)。1919年,成立了“宇诺维斯”(UNOVIS)。1923年,成立了新建筑家协会(the Associstian of New Architects),简称阿斯诺瓦(ASNOVA)。,Page 46,2.2.3 构成主义,图2-23 塔特林于1920年设计的第三国际纪念塔,Page 47,2.2.3 构成主义,无论是风格派还是构成主义,都热衷于几何形体以及空间和色彩的构图效果。它们的宗旨和做法并没有重要的区别。而且在现实中,这两派别的部分成员还在一起活动过。从艺术角度上说,两派都是抽象的,反现实主义的,但它们在造型和构图的视觉效果方面进行的试验和研究是有价值的。风格派、构成主义等西方现代艺术流派在这方面所做的试验和探索,都对现代艺术与设计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Page 48,2.2.4 柯布西埃与机器美学,在现代艺术与设计的运动中,对现代美学贡献最大的应该是瑞士建筑-设计师柯布西埃(Le Cobusier,18871965)。1887年出生于瑞士,1910年曾与格罗佩斯(Walter Gropious,18831969)和米斯凡德罗(Mies Van Der Rohe,18861969)在贝伦斯事务所工作,并受贝伦斯的重要影响,走上了现代主义设计道路。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直到去世为止,不断以新奇的建筑与设计思想及大量的实际作品和设计方案使世人耳目一新,并对现代物质环境的形式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Page 49,2.2.4 柯布西埃与机器美学,Page 50,2.3 现代工业设计的里程碑包豪斯,2.3.1 包豪斯对工业设计的影响历史上的包豪斯开创了现代设计史上最重要的新纪元。她在艺术、设计、建筑学、剧院和教育等方面有着剧烈的理论变革。包豪斯的成就实际上是集现代设计思潮之大成。她深奥的抽象美学所体现出来的严峻、简练、少装饰成为一种高审美水准的象征。尤其是对工业设计,包豪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Page 51,2.3.1.1 格罗皮乌斯,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现代建筑师、设计师之一。他令加世纪的建筑设计挣脱了19世纪各种主义和流派的束缚,开始遵从科学的进步与民众的要求,并实现了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他创建的包豪斯设计学校为现代工业设计教学体系莫定了基础。,Page 52,2.3.1.1 格罗皮乌斯,1883年,格罗皮乌斯出生于柏林的一个建筑师家庭,青年时期曾在柏林和慕尼黑学习建筑,19071910年在贝伦斯事务所工作。1910年,格罗皮乌斯连同青年建筑师迈耶(Adalf Meyer,18811929)创办建筑事务,并于次年合作设计了法古斯工厂(图2-26)。,Page 53,2.3.1.1 格罗皮乌斯,图2-26 格罗皮乌斯与迈耶合作设计的法古斯工厂,Page 54,2.3.1.1 格罗皮乌斯,1914年,格罗皮乌斯有了创办新型设计学校的想法;1918年,参加了 11月社”;1919年4月1日,格罗皮乌斯在德国魏玛筹建国立建筑学校,简称“包豪斯”。,Page 55,2.3.1.2 包豪斯,“包豪斯”是德文DAS STAATLICHES BAUHAUS的译称,英文译名应为State Building Institute。“Bauhaus”是格罗皮乌斯专门生造的一个新字。“bau”在德语中是“建造”的意思,“haus”在德语中是“房子”的意思。因此“Bauhaus”的本意就是“造房子”。从这个新造字的字面就能看出,格罗皮乌斯是试图将建筑艺术与建造技术这个已被长期分隔的领域重新结合起来。更广泛地说,艺术与工艺应该合二为一。唯有如此,才是真正的现代设计。,Page 56,2.3.2 包豪斯的发展,包豪斯前后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191925年,魏玛时期)第二阶段(19251932年,德骚时期)第三阶段(19321933年,柏林时期),Page 57,第一阶段(19191925年,魏玛时期),格罗皮乌斯任校长。提出“艺术与技术新统一”的崇高理想,肩负起训练20世纪设计家和建筑师的神圣使命。广招贤能,聘任艺术家与手工匠师授课,形成了艺术教育与手工制作相结合的新型教育制度。,Page 58,第一阶段(19191925年,魏玛时期),教学中形成了以下特点:在设计中提倡自由创造,反对模仿因袭、墨守成规;将手工艺与机器生产结合起来,提倡在掌握手工艺技术的同时,了解现代工业的特点,用手工艺的技巧创作高质量的产品,并能供给工厂大批量生产;强调基础训练,从现代抽象绘画和雕塑发展而来的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和色彩构成等基础课程,成了包豪斯对现代工业设计做出的最大贡献之一;实际动手能力和理论素养并重;把学校教育与社会生产实践结合起来。,Page 59,第一阶段(19191925年,魏玛时期),包豪斯提出了三个基本观点: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来进行。,Page 60,第一阶段(19191925年,魏玛时期),早期的一批基础课教师有俄罗斯人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18661944)、美国人费宁格(Lyonel Feininger,18711956)、瑞士人克利(Paul Klee,18971940)和伊顿(Johnnes Itten,18881967)等,其中康定斯基曾担任过莫斯科教育学院金属和木制品车间的绘画课教师。这些艺术家都与表现主义有很密切的联系。表现主义(Expressionism)是20世纪初首先出现于德国和奥地利的一种艺术流派,主张艺术的任务在于表现个人的主观感受和体验,鼓吹用艺术来改造世界,用奇特、夸张的形体来表现时代精神,这种理想主义的思想与包豪斯“发现象征世界的形式”和创造新的社会的目标是一致的。,Page 61,第一阶段(19191925年,魏玛时期),基础课是包豪斯对设计教育的最大贡献。格罗皮乌斯的教学为国立建筑工艺学校带来了以几何线条为基本造型的全新设计风格。课程方面,首先由伊顿创立了基本框架。后继者纳吉是构成派的追随者,他将构成主义的要素带进了基础训练,强烈地影响了包豪斯的思想,使包豪斯开始由表现主义转向理性主义;同时,他又使包豪斯在设计上走上了另一种形式主义的道路。从19231925年,包豪斯技术方面的课程得到了加强,并有意识地发展了与一些工业企业的密切关系。,Page 62,第二阶段(19251932年,德骚时期),包豪斯的开拓与创新引起了保守势力的敌视,1925年,它迁往德国东部的德骚。格罗皮乌斯提拔任用了一些包豪斯自己培养的学生作为教员。从这时起,包豪斯开设了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色彩构成等课程,为现代建筑设计的教学模式和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格罗皮乌斯还在学校里专门创办了建筑系,并由他亲自领导,建立起集教学研究生产于一体的现代教育体系。,Page 63,第三阶段(19321933年,柏林时期),1932年底米斯凡德罗将学校迁至柏林的一座废弃的办公楼中,试图重整旗鼓。由于包豪斯精神为德国纳粹所不容,面对刚刚上台的纳粹政府,米斯终于回天无力,于该年8月宣布永久关闭包豪斯。1933年11月,包豪斯被封闭,不得不结束其14年的发展历程。,Page 64,2.3.3 包豪斯的重要设计,图2-27 布兰德设计的茶壶图,2-28 布兰德设计的烟灰缸,Page 65,2.3.3 包豪斯的重要设计,图2-29布兰德设计的台灯,图2-30 布劳耶于1929年设计的钢管椅,Page 66,2.3.3 包豪斯的重要设计,图2-31 包豪斯校舍,Page 67,包豪斯的影响与意义,包豪斯的主要成就和影响分析如下:打破了将“纯粹艺术”与“实用艺术”截然分割的陈腐落伍教育观念,进而提出“集体创作”的新教育理想;完成了在“艺术”与“工业”的鸿沟之间的架桥工作,使艺术与技术获得新的统一;接受了机械作为艺术家的创造工具,并研究出大量生产的方法;认清了“技术知识”可以传授,而“创作能力”只能启发的事实,为现代设计教育立下良好的规范;发展了现代的设计风格,为现代设计指示出正确的发展方向。,Page 68,包豪斯的影响与意义,包豪斯的局限性可以归纳为:在设计中过分强调抽象的几何图形,来追求新的、工业时代的表现形式,走上了形式主义的道路,有时甚至破坏了产品的使用功能。这说明包豪斯所追求的“标准”和“经济”的含义,更多的是外观美学意义上的;极端的几何造型和对工业材料的追求使产品具有一种冷模感,缺少应有的人情味,并不能受到普通大众的理解与欢迎;忽视文脉的所谓“国际式”风格的,反传统与几何构图的追求,事实上消除了设计的地域性,各国、各民族的历史文脉被忽视了,加之一些建筑师曲解了包豪斯的精髓与抄袭,形成了千人一面的“国际式”风格,对于各国的建筑文化传统产生了巨大冲击。,Page 69,2.4 工业设计的兴起和发展,2030年代美国工业设计的发展和职业工业设计师的出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1918年),美国的工业进入了一个高速的发展阶段,战时工业立即转入消费品工业市场,开始进入大批量生产阶段,科学管理、流水线等管理和生产方式被引入,世界科学技术中心由欧洲转移到美国。,Page 70,2.4.1 2030年代美国工业设计的发展和职业工业设计师的出现,图2-32 提革设计的柯达小型手持式相机,Page 71,2.4.1 2030年代美国工业设计的发展和职业工业设计师的出现,图2-34 罗维设计的K45/s-1型机车,图2-35 德雷夫斯1930年为贝尔设计的一体式电话机,Page 72,2.4.1 2030年代美国工业设计的发展和职业工业设计师的出现,图2-36 厄尔设计的高尾鳍风格的汽车,Page 73,2.4.2 2030年代美国工业设计的发展风格特点,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设计,发展促进了一种新的设计风格的流行流线型设计风格。,图2-37 1936年由美国设计师赫勒尔设计流线型订书机,Page 74,2.4.3 二战后美国工业设计的发展和国际主义风格,图2-38 伊姆斯在1956年设计的躺椅,Page 75,2.4.3 二战后美国工业设计的发展和国际主义风格,图2-40 沙里宁设计的“郁金香”椅,图2-39 沙里宁设计的“胎”椅,Page 76,2.4.3 二战后美国工业设计的发展和国际主义风格,图2-42 1963年罗维设计的那件打戳机,图2-41 1948年罗维设计的可口可乐零售机,Page 77,2.4.4 世界各地区设计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世界各国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战后初年,世界各国均开始了困难的重建工作,美国对西欧各国和日本也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援助和复兴计划。在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大部分西方国家都注意到设计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促进作用,因此,在50、60年代所有西欧国家和日本都制定了自己的设计政策,如日本、德国、荷兰、意大利和比利时等国通过国家立法机构将设计作为国家政策确立下来,各个国家也根据自身的特点来积极发展设计。设计对于这个时期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Page 78,2.4.5 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现代设计的发展,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包括芬兰、挪威、瑞典、丹麦和冰岛五个国家,其中以丹麦、瑞典和芬兰的设计影响最为广泛。斯堪的纳维亚设计风格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步确立,通过大量优秀的设计,其设计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喜爱和关注。二战后的40、50年代,这种风格逐渐成熟,奠定了斯堪的纳维亚风格在现代设计史上的地位。,Page 79,2.4.5.1 瑞典的现代主义设计,20世纪30年代初,现代主义设计艺术思想在瑞典国内迅速传播开来。于40年代形成了瑞典风格的现代主义。卡尔马姆斯登是瑞典的著名设计师之一,被誉为瑞典“现代家具之父”。其设计理念既讲究功能主义,又强调设计的人情味,反对过分机械化的风格;其“适度则永存,极端则生厌”的理念,反映了瑞典家具设计的理论精髓。G.A.博格和约瑟夫弗兰克都是家具设计和室内设计方面的著名设计师,他们在坚持现代主义设计功能原则的同时,也强调图案的装饰性,传统和自然形态的合理利用,两者应该是统一的。,Page 80,2.4.5.1 瑞典的现代主义设计,威斯加德为沃尔沃公司设计了“亚马逊”型小汽车(图2-43),外形清晰大方,式样平凡但富有人情味,合乎和平、清静的北欧人心理,连续生产了18年。,图2-43“亚马逊”小汽车,Page 81,2.4.5.2 丹麦的现代设计,二战后,丹麦的家具、家庭用品和室内设计当时均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在设计上既有简单明快的现代主义风格,又有丹麦传统风格的体现,把产品造型、材料和人的因素深深地融合在一起。阿勒雅各布森被称为第一个把现代主义介绍给丹麦的人。,Page 82,2.4.5.2 丹麦的现代设计,图2-44 阿勒雅各布森设计的“蚂蚁”椅子,图2-45 汉斯华格纳设计的“中国椅”,Page 83,2.4.5.3 芬兰的现代设计,功能主义的原则与严格控制的设计风格上的典雅与人情味,很快使芬兰成为世界工业设计的重要国家。战后芬兰的设计以陶瓷家具和玻璃作品设计著称。在家具设计方面,伊马利塔皮奥瓦拉和安蒂鲁梅斯涅米是50年代两位大师级设计师。,Page 84,2.4.5.3 芬兰的现代设计,图2-46芬兰设计师库卡波罗设计的“最舒适”的椅子,Page 85,2.4.6 意大利现代设计艺术的发展,意大利具有悠久的设计传统,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即有许多优秀的设计。意大利的设计内容广泛,与其他国家的现代设计不同,意大利长期都保持大众化和高贵化的两种完全不同的设计层次。,Page 86,家具设计,图2-47 柯伦波设计的家具总成,Page 87,产品设计,图2-48“拉特拉22”型打字机,图2-49“米里拉”牌缝纫机,Page 88,2.4.6.3 交通工具设计,图2-50 菲亚特“600型”小汽车 图2-51 阿尔法罗密欧豪华汽车,Page 89,2.4.7 战后日本工业设计的起步,日本现代设计的启蒙1949年制定日本工业标准;1951年,成立隶属于通产省的“日本出口贸易研究组织”;1952年,日本工业设计协会成立并举办了第一届日本工业设计展;1957年,日本通产省成立“工业设计促进会”,同年设立日本设计的最高奖Gmark奖;1958年,日本通产省内设立工业设计科,并制定公布了出口工业产品的设计标准法规。1957年,国际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ICSID)成立,日本工业设计协会随即以集体会员的身份加入了该组织,为日本设计融入世界设计奠定了基础。,Page 90,2.4.7.2 50年代日本的工业设计,20世纪50年代,日本一些大型生产企业开始将设计当作公司进一步开拓市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从50年代开始,索尼公司就坚持“创造市场”的设计政策,为此拟定了产品设计和开发的八大原则:产品必须有良好的功能;产品设计要美观大方;优质;产品设计要具有独创性;产品设计要讲究合理性。以便于批量生产;本企业产品必须具有独立特征的同时,又应有设计特征上的内部关联性;坚固、耐用;产品对社会大环境应具有和谐、美化的作用。到了50年代后半期,随着日本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日本设计师对现代设计的深入理解,日本的工业设计开始走出美国式商业主义设计和德国式理性主义设计模式,开始追求“日本风格”。,Page 91,2.4.7.2 50年代日本的工业设计,图2-52 索尼公司的“G”型录音机 图2-53索尼生产的TR60晶体管收音机(1958),Page 92,2.4.8 战后英国现代设计的发展,1944年成立的英国工业设计委员会和它下设的设计中心,1940年,在维多利亚和阿尔伯蒂博物馆举办了英国第一届工业设计展览会,题为“不列颠能做!”1948年,组织第二个设计展览“不列颠人的节日”,同年,英国工业设计委员会下设的设计中心设立了年度设计大奖“爱丁堡奖”,随后推出“优良设计”标志计划,促进了企业界对工业设计的重视。,Page 93,2.4.8 战后英国现代设计的发展,图2-54 厄尼斯特雷斯设计的羚羊椅,Page 94,2.4.9 德国现代设计艺术的发展,1947年重建了在战时被迫解散的德意志制造联盟,1951年成立了工业设计理事会,1953年建立了乌尔姆设计学院。以理性主义设计、技术美学思想为核心,倡导系统设计原则,设定了一种系统设计的方法:以系统思维为指导,通过对客观事物互相关系的理解,在设计中将标准化与多样化结合,以满足不同的需要。,Page 95,2.4.9 德国现代设计艺术的发展,图2-55 布劳恩公司设计的电唱与收音一体机(1959),图2-56 布劳恩公司生产的电动剃须刀(1956),Page 96,2.5 工业设计的成熟阶段设计多元化,20世纪50年代是现代工业设计高速发展的阶段,而60年代后,现代工业设计则逐步迈入了多元化时期,没有任何一种设计风格形成主流。没有主流,只有多元化的趋势,形形色色的设计风格和流派此起彼伏。从形式上看,把现代主义以后在产品设计上的流派大致分成几个派别:即“波普运动”风格,高技术风格,后现代主义风格,理性主义风格,极少主义风格,新现代主义风格。,Page 97,波普风格,波普风格又称流行风格,来源于英语的“popular”,它与60年代的文化、艺术和思潮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设计上来说,波普风格并不是一种单纯的、一致性的风格。而是多种风格的混杂,受美国大众文化的影响,追求一种大众化的、通俗的趣味。在设计中强调新奇与独特,并大胆采用艳俗的色彩。英国是波普运动的发源地,并成为波普运动的中心。最早的波普运动受到艺术创作上的波普运动的影响。,Page 98,波普风格,图2-57 穆多什设计的儿童椅,图2-58 1969年意大利扎诺塔家具公司推出的“袋椅”,Page 99,波普风格,“波普”基本上是一场自发的运动,它没有系统的理论来指导设计,缺乏社会文化的坚实基础,单纯的追求新奇、追求古怪,最后难以找到更加奇特的风格来维系其运动的发展,也没有找到一种有效的手段来填平个性自由与批量生产之间的鸿沟。许多波普设计出自年轻人之手,也只有追求新奇的年轻人乐于一试。但新奇感一过,它们也就被抛弃了。波普主义的服务和受众只是少数人。波普设计的本质是形式主义的,违背了工业生产中的经济法则、人机工程学原理等工业设计的基本原则,因而昙花一现,很快便销声匿迹了。但是,波普设计的影响之广泛是毫无疑问的。,Page 100,2.5.2 高技术风格,“高技术”风格的发展是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以电子工业为代表的高科技产品设计风格的一种体现。,图2-59 法国蓬皮杜国家艺术与文化中心,Page 101,2.5.2 高技术风格,“高技术”风格在20世纪6070年代曾风行一时,并一直波及到20世纪80年代初。但是“高技术”风格由于过度重视技术和时代的体现,把装饰压到了最低限度,因而显得冷漠而缺乏人情味。,图2-60 PA设计事务所设计的“SM2000型直接驱动电唱机”,Page 102,2.5.3 理性主义,理性主义设计实际上是现代主义设计思想的延续和发展,是以设计科学为基础,强调设计是一项集体活动,强调对设计过程的理性分析,不突出个人的设计风格,体现了一种“无名”的设计特征。它是以一些大的跨国公司的发展所依托的商业性设计。,Page 103,2.5.3 理性主义,理性主义作为现代主义的延续,可以说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在现代科学高度发展的情况下,由设计师一人完成全部设计的可能性和范围越来越小,设计必须由多学科专家组成的设计团队来完成。从国际大型公司的组成来看,个人风格在协同中被整合成一种集体或整体的风格。另一方面,设计的发展与大型公司的经营战略相关,大型企业出于自身的长期市场战略,需要自己的产品形成一致的、统一的、系统的形象。,图2-61 安德瑞生设什的F78型电话机,Page 104,后现代主义,后现代设计主义来源于建筑运动。,图2-62 文丘里为诺尔公司设计的 后现代主义风格的桌椅,图2-63 索特萨斯设计的“博古架”(1987),Page 105,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是在反现代设计中成长和发展起来的。从本质上讲,现代主义的内核几乎没有可能被抛弃,现代主义强调功能的基本要素,基本原则是没有受到动摇的。这个设计运动的核心内容,依然是现代主义国际主义的框架,只不过是产品外表增加的一层装饰主义的外壳。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是社会和时代的产物。后现代主义是一种广泛的社会文化现象.更是一种艺术设计思潮或设计运动。,Page 106,2.5.5 极少主义,极少主义风格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兴盛的设计风格,是一种美学上迫求极端简单的设计、少到不能再少的风格。,Page 107,2.5.5 极少主义,图2-64 菲利普斯塔科设计的柠檬榨汁机,Page 108,2.5.5 极少主义,从本质上讲,极少主义风格是从现代主义设计中派生出来的设计风格,具有现代人所喜欢的简洁、精细、现代的风格特征,也迎合了现代人高节奏生活所追求的求简、求精、求快捷的心理特点。,图2-65 菲利普斯塔科设计的家具,Page 109,2.6 信息时代的工业设计,设计的多元化,为现代设计提供了更为丰富广阔的舞台。同时,随着技术的进步,我们随之进入了信息化设计,在信息化社会中的工业设计,又有了自身新的特点。,Page 110,2.6.1 计算机及信息技术与工业设计的发展,计算机图形技术不断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展现了无限美好的应用前景。20世纪80年代以来,计算机辅助设计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Computer Aided Indust

    注意事项

    本文(《工业设计简史》PPT课件.ppt)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