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大学生心理特点》PPT课件.ppt

    • 资源ID:5489615       资源大小:1.51MB        全文页数:49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大学生心理特点》PPT课件.ppt

    心理分析,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1,一、大学生的基本特点 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823岁之间,属于青年期,即属于青年初期和青年中期。其中,低年级的大学生,仍有许多心理特点和青年初期的高中生很相似,不过由于已经入大学,其环境条件、主要目标、所处的社会地位以及人们对他们的看法等,都对其心理特点有所影响。高年级的大学生己接近青年中期末,就要跨进社会,面临工作和独立承担生活担子等问题,青年晚期的择业、成家立业等因素已开始影响他们。,2,研究发现,现阶段在大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的过程中,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矛盾性:,1、自主性与依赖性共存。社会地位的变化带来的“成人感”,使得大学新生在时间和空间上都获得了较大的独立行动的自由,并且要求自己尽快摆脱依赖性,得到和成人一样的尊重和理解。但由于习惯心理的作用,尤其是在经济上还需要依靠家庭,在学习上还缺乏自学能力,在思想上还比较单纯,社会阅历和经验还不够,因而往往志大才疏,眼高手低,渴望得到具体帮助。这种依赖性最具体的表现就是等待心理。等待老师的关心和指导,等待同学的友谊之手,等待父母的经济支持等等。,半成人感,3,2、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矛盾。大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和希望,由于他们对现实生活缺乏深刻的体验,因而他们的理想常常带有幻想乃至空想的色彩。刚刚迈进大学校园的学生,对所学专业、生活环境、人际关系等都有一个重新认识的过程。在认识过程中就会产生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矛盾。,身份焦虑与自我成长,3.交往性与闭锁性的矛盾。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学生逐渐开始发现自我、认识自我、设计自我。但他们对自己内心世界的认识还处在模糊不清、很难把握其实质的阶段。把一些事情看得很“神秘”羞于对人启口,而把自己的心灵之门关闭起来,常常莫明其妙地陷入孤独寂寞的心境之中。然而,青年人又有着与人交往的强烈需要,不仅需要有亲密交往的知己,也需要加入一个团体以满足心理上的归属感。这些显示了大学生的交往性与闭锁性的矛盾和冲突。,归属感的需要,4,4.情绪性与理智性的矛盾。人的活动是一种知、情、意、行的过程,大学生精力充沛,风华正茂,朝气蓬勃,浑身有使不完的劲。但是一遇适当情境,他们会热情奔放、勇往直前;一遇困难和挫折,他们就兴致皆无,情绪一落千丈。表现出大学生情感变化的两极性,忽冷忽热,一忽儿,情绪主宰一切,难以驾驭;一忽儿,理智又使他们摇头叹息。从而形成了处理问题时情绪与理智之间的矛盾。,5,5.异性间吸引与隔离的冲突。大学期间,异性间的吸引是正常而又自然的心理现象。但在刚进大学时,有的新生受习惯心理的影响,对男女交往过分敏感,导致正常的异性交往不能自然进行,甚至相互隔离。,6,总之,大学时期是“心理断乳”的关键期。“心理断乳”意味着离开父母家庭的监护,摆脱对成人的依赖,成为独立的个体,建立属于自己的内心世界。在这一过程中,众多的矛盾冲突交织在一起,如果处理不善,就有可能产生心理问题。,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7,二、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一)自我意识的定义 自我意识就是一个人关于自己、以及自己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的观念系统。古希腊人把“能认识自己”看作是人类的最高智慧。,8,(二)自我意识的分类1.从形式上看 自我意识表现为认知的、情感的、意志的,分别称为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节。自我认识: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图式、自我概念、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尊、自卑、内疚、自豪感、成功感、自我效能感自我调节:自制、自主、自我监督、自我控制、自我教育2.从内容上看 自我意识可以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3.从时间上看 自我意识可分为过去的自我、现在的自我、将来的自我,9,(三)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1、个体自我意识的发生与发展(1)自我中心期(2)客观化时期(3)主观化时期2、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1)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分化,10,(2)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矛盾冲突与自我探究 以学习为中心的自我探究 以社交活动为中心的自我探究 以个人未来的前途与发展为中心的自我探究 以自我的社会价值为中心的探究(3)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统一(4)自我意识的转化与稳定,11,3、大学生自我控制的发展特点自我设计、自我完善的愿望强烈强烈的独立意识与反抗倾向,12,有一首歌月光花朵在大学很盛行:“我这年纪象当爹的人了,可我现在还是爸妈养活着。我今年23了,狗屁都不会干,自私无聊爱慕虚荣人还挺贱,老妈说,你就在学校给我好好的念,我嘴上说这容易心里却在犯难。我是社会养活的宠物还是废物?苟且地活着是我的权利还是义务?别看在学校人五人六,书到用时方恨少心里有数我学得很失败我觉得很无奈,那个曾经充满理想的孩子在变坏;看着鲜红的65分激动不已(过了),这算不算堕落,我不停地问自己”,(四)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13,(1)大学生自我认识的发展特点自我认识更具主动性与自觉性自我评价能力增强自我概念在变化(与高中相比)(2)大学生自我体验的发展特点自我体验的丰富性与波动性自我体验的敏感性与情境性自尊感与自卑感相互交织,14,艾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1)婴儿前期(02岁):信任感对怀疑感,希望品质。(2)婴儿后期(24岁):自主感对羞耻感,意志品质。(3)幼儿期(47岁):主动感对内疚感,目标品质。(4)童年期(712岁):勤奋感对自卑感,能力品质。(5)青少年期(1218岁):角色同一性对角色混乱,诚实品质。(6)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感对孤独感,爱的品质。(7)成年中期(2550岁):繁衍感对停滞感,关心品质。(8)成年后期(50岁以后):完善感对失望或厌恶感,智慧、贤明品质。,15,理论扩展,具体体现:1、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分化 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分化2、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矛盾“我是谁?”的困惑,16,3、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整合 自我同一性的确立(1)含义 自我同一性就是一种关于自己是谁,在社会上应占什么地位,将来准备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努力成为理想中的人等一连串的感觉;是个体在寻求自我的发展中,对自我的确认和对有关自我发展的一些问题,诸如理想、职业、价值观、人生观等的思考和选择。发展心理学家把这一阶段的心理变化过程称为“第二次心理诞生”。,17,一个具有同一性的大学生至少有下述三个方面的体验:A.感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独特的、有自己个性的个体,虽则与他人在一起活动,但是可以与别人分离的。B.自我本身是统一的,其需要、动机、反应模式设可以整合一致的,而且从时间上看自我有一种发展的连续感。C.所设想的自我与所觉察到的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是一致的,并深信自我追求的目标及为达到该目标所采取的手段是被社会所承认的。,18,(2)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变化过程 青少年在自我同一性确立过程中存在不同的状态,马西亚曾对自我同一性状态作了划分:A、同一性混淆 处于这种状态的青少年既没有从同一性危机中取得经验,也没有解决当前的发展危机,陷入没有确定的目的、价值或打算的困境,这是一种最不成熟的同一性状态。,19,B、同一性早闭 这类青少年也没有从同一性危机中取得任何经验,但对特定的目标、价值及社会角色已过早地接纳来自家长或权威的意见和安排,其间没有经过真正的价值评判。C、同一性拖延 处于这一时期的青少年正经历着同一性危机并积极探索自己的价值定向,努力发现能够增强自身竞争力的稳定的同一性。,20,D、同一性达成 处于这种状态的青少年已解决了同一性危机,他们对职业、性别定向、政治观念、宗教信仰等已臻于定型定向,这是一种成熟的同一性状态。,21,(3)自我同一性可增强个体的自我力量的作用 高自我同一性的大学生,有积极的自我意象、高自尊,能够自我接纳并能有较多的自觉性,能有计划地追求自己的目标;有良好适应机制。而同一性失败,个体就会对自我缺乏清晰的同一感,很难建立不因时间、环境或角色变化的一致的人格,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体验到孤独、人格的分解和羞怯感,无法体验成就感。,22,(1)帮助学生正确处理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矛盾 过分追求完美常常表现在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自己持过高的要求,即脱离了自己的实际情况,从而使自己的“完美”期望常常受挫。另一方面,则是对自己的苛求,即对自己的“不完美”之处看得很重,甚至连小问题都不放过,结果难免自怨自艾、悲观自责。,全面认识自我,五、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教育,23,(2)帮助大学生合理运用社会比较策略,尽量客观正确地认识自我。能否正确地认识自己,关键就在于是否善于运用社会比较策略,和各种人作尽可能全面的比较。我国的传统教育中总是要求学生“改正缺点、发扬优点”,“向高标准看齐”,结果可能强化了一些青年自我完美主义的心理倾向,并带来自我与社会适应方面的困难。,积极悦纳自我,24,(3)帮助大学生不断调整目标和行为,保持适中的自我期望水平。自我期望就是通常所说的抱负水平,是一个人在做某件实际工作之前估计自己所能达到的成就目标。个人的成败感,实际上就是个人的抱负水平与实际成就之间所产生的“负差”(成就高于抱负)与“正差”(成就低于抱负)时的主观体验。,努力完善自我,25,(4)帮助大学生走出“我是谁”的困境,在实践中形成自我同一性。大学教育应允许并鼓励学生进行尝试和探索,帮助学生寻求独特的个性风格,获得内在连续感和自我一致性,发现真我和在社会中的位置。对自我要有忠实感,保持自己的人格与家庭需要、社会需要等社会现实之间的平衡。经过认真的思考,在经历自我分化到自我整合的过程中,在不断的矛盾和冲突中确立起独一无二的自我同一性。,26,三、大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一)认知的概念 认知是人们看待事物的方式,他包括一个人的思想观点、阐释事物的思维模式、评价是非的标准、对人对事的基本信念等。心理学的认知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表象、想象、思维、判断、决策等过程 它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综合过程,螺旋上升的指向本质的过程。,27,(二)心理健康的认知理论抑郁症:对自己、对前途、对社会的负性认识,自我菲薄、自我轻贱;躁狂症:夸大自己的能力,过分自信;焦虑症:觉得自己的身心受到威胁;强迫症:总不放心、总怕不适合,穷思竭虑。,任何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都有其认知根源,28,(三)健康认知模式的特征1、积极,不消极;2、客观,不自欺;3、独立,不依赖;4、灵活,不僵化;5、本质,不幼稚。,29,(四)认知失真的特征1、根源在于人们认知能力的有限性;2、不合理认知一旦成为一种稳定的思维方式,便具有无意识性和自动性;3、具有自我保护功能,心理平衡;4、越是具有不安全感的人,其认知越容易失真;5、感情色彩较浓的关系中容易失真。,30,(五)当代大学生认知失真1、极端思维:非此即彼、非黑即白2、心理过滤:左眼跳财、右眼跳灾3、瞎 猜 测:他怎么不理我啦4、虚拟陈述、隐藏假定:专横的必须5、情绪推理:“我长得不漂亮,所以别人都不喜欢我”;“我真没用,什么事都干不成”;“我来自农村,什么都不如来自城里的同学”。6、人格化:我是个灾星,宿命论”。,31,(六)几种认知效应1、首因效应2、近因效应3、光环效应4、刻板效应5、投射效应,32,(七)认知治疗与认知改组1、埃利斯的合理情绪疗法(ABC疗法)A诱发性事件-B信念-C情绪与行为的结果(D驳斥干预-E效果-F新的感受)D:驳斥非理性的观念 E:获得新而有效的理性哲学,以合宜的思考代替不合宜的思考。F:新的情绪状态,不再感到有严重的焦虑和消沉,再感到沮丧和自我责备,在不同的情境中会有适当的感受。2、归因疗法,33,教学启示,在个体发展早期应有更多自由发展的机会;教育应帮助个体完成同一性获得;不同文化差异对同一性获得内容和方式有不同影响。,34,四、大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一)大学生的思维模式形式逻辑思维辩证逻辑思维,35,(二)佩里认为大学生思维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水平 二元论水平的人把世界看成是好和坏、正确和错误、我们和他们等的二分结构,凡事非对即错、非此即彼,别无其他情况。相对论水平的人认识到事物在不同的参照结构、价值体系中,不同条件下有不同的性质,能对不同理论进行比较,认识到对同一数据可以有不同解释,能接受各种不同的观点。信奉、承诺意识水平的思考者在面临许多合理的观点和关系时,能坚定地根据逻辑得出自己的看法;能在被研究的许多关系中找出新的关系来,思考者能对自己及他人的思想进行思考;具有充分的辩证思维能力。,36,佩里的研究表明,大学生中没有人处于二元论水平的低层次非对即错的片面判断推理,但大多数的一年级大学生似乎在勉强承认人类多样性和不确定性之间挣扎斗争。大多数高年级大学生达到了一定程度的信奉水平。我国有的学者研究发现,我国大学生思维多停留在相对论水平,对权威有一定的批判性思考,但较少进入信奉承诺水平。,37,(三)大学生认知和思维发展的教育 第一,需要在学业和学生的社会交往方面形成连续的心理挑战氛围。第二,为解决课堂内外发生的冲突和作出决策提供充分的时间和合适的时机,任何一个答案都是与一定的观点相对应,没有所谓“对”或“错”的绝对答案,只有需要作出挑选、理解和交流的选择。,38,大学生的认知和思维发展特点决定了大学生能够承担复杂艰苦的思维活动,适合接受大规模的专业知识教育和专业技能的训练,适合进行小组讨论、辩论、课题探索等形式的多种教学方式。,教学启示,39,五、大学生的情感发展与教育,(一)大学生的情感特点情绪兴奋性高,感染性强情感的丰富性与复杂性情绪的稳定性与波动性情绪的文饰性社会情感占主导,40,41,恋爱价值观,恋爱生活方式总的来说,是严肃认真的对恋爱生活方式的追求总体趋向高层次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并存,健康现象与不良现象共生,爱情在人生中的重要性当代大学生更加重视爱情在生活中的价值和地位希望“既立业又立家”并力图协调爱情与事业的关系不推崇爱情至上,不主张事业服从爱情,关于择偶标准择偶中首先重视内部条件,如“性格”“品质”强调对方的才干男女均重视对方健康状况明显性别差异,42,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目的,43,人际交往的属性,对象数量 多数被试的同性朋友少于10个,异性朋友更少。与教师交往随年级增多外貌要求 大多“无所谓”,男生更重视外貌道德要求 大多要求朋友的言行“符合社会道德要求”,也有三分之一的人只把自己和他人利益不受损害作为择友标准。无性别年级差异经济要求 总的来看“无要求”,三分之一的人“和我相当”。无性别年级差异交往频度 每周13次。无性别年级差异情境控制 与同性交往地位多数平等;与异性互控,男性起主导作用居多;与老师,多数被控;与父母,有互控和被控。无性别年级差异结交方式 同性间主动居多,男生、高年级更主动;异性间主动、被动、介绍都有,男生更主动;与老师,主动多余被动结交交际场所 寝室、教室及校内其他场所居多,舞厅最少,44,当代大学生审美心理特点,审美心理结构逐渐成型,但还不够稳定审美评判自主,但带有盲目性追新求奇,但鉴别力尚差反传统意识较强,但仍带有民族审美心理特点,45,大学生的学习心理,一般特点:具有较高层次的职业定向性具有更大的主观能动性,包括更多的自由支配时间学习途径的多样性,课余学习比重加大已具有一定的研究和探索性质,46,动机水平由强到弱,1大学生较好地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但在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归纳 方面存在问题。2课堂笔记和尝试回忆方面女生好于男生;实际运用方面男生好于女生。3年级差异上,除课前预习方面其他均为高年级好于低年级,47,谢谢观赏!,

    注意事项

    本文(《大学生心理特点》PPT课件.ppt)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