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文化生活第三课复习课件.ppt

    • 资源ID:5480372       资源大小:1.12MB        全文页数:50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文化生活第三课复习课件.ppt

    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知考纲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明考向1本课考点中,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因、态度和原则、文化交流的意义等在近几年的高考中常有涉及,通过选择题进行考查居多。2复习备考过程中要结合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的文化,理解文化多样性及如何尊重文化的多样性;结合中国与其他国家互办“文化年”及文化交流活动、中国在世界各地建立孔子学院等活动深入理解文化交流。,3随着中外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要正确对待外来文化,这是备考中的重点、热点问题,复习中要格外重视,要综合运用教材知识解释、说明回答问题。,1、文化多样性:相对于世界文化的总体,我们所说的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指的是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2、文化多样性的表现,考点1: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从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中,人们能够深切感受到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民族节日,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作用(意义):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背)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作用(意义):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是人类的共同财富。还有利于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背),拓展:文化遗产、世界遗产、世界文化遗产的区别与联系,4(2009广东理基)人们一提到中国,就想起长城;提到埃及,就想到金字塔。这表明长城、金字塔()A是落后文化的象征B是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C只具有建筑文化意义D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解析:长城、金字塔都属于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故选B项。答案:B,【例1】:(2011福建)福州的三坊七巷是我国文化遗产的一朵奇葩,有过“清明上河图”般的绚丽,孕育出林则徐、严复、冰心等百余仁人名士。作为福州的城市名片,三坊七巷以其特有的魅力影响着人们,保护三坊七巷正在进行中。保护文化遗产A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 B根本上在于发掘其经济价值C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D实质在于保护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血脉,D,【例2】:(10年安徽)截至2009年10月,我国已有昆曲、端午节等29个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跃居世界第一。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 文化遗产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 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的趋同 A.B.C.D.【解析】尊重和保存不同的民族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错误;中的“人类文明趋同”错误。,B,【例3】:2009年2月9日至2月23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系列活动举办。探讨如何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合理利用、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方式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目前,一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消亡,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实物和资料毁弃或流失、传承后继乏人、过度开发破坏等问题,对其加强保护已经刻不容缓。重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何重要意义?(9分),重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何重要意义?(9分)答案: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每个要点3分),6(2009辽宁、宁夏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在菲律宾马克坦岛上航海家麦哲伦遇难的地方,有一座纪念亭,亭中立有一块石座铜碑。碑的正面有这样的文字:“费尔南多麦哲伦。1521年4月27日,费尔南多麦哲伦死于此地。他在与马克坦岛酋长拉普拉普的战士们交战中受伤身亡。麦哲伦船队的一艘船维多利亚号,在埃尔卡诺的指挥下,于1521年5月1日升帆驶离宿务港,并于1522年9月6日返抵西班牙港口停泊,第一次环球航海就这样完成了。”,这块碑的背面,则刻着另一段文字:“拉普拉普。1521年4月27日,拉普拉普和他的战士们,在这里打退了西班牙入侵者,杀死了他们的首领费尔南多麦哲伦。由此,拉普拉普成为击退欧洲人侵略的第一位菲律宾人。”从这座奇特的纪念碑,说明文化遗址保护的文化意义。解析:文化遗址保护,从纵向来看,这涉及传统文化的传承性;从横向来看,这涉及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同时,文化遗址与历史密切相关,有利于借此研究社会历史和人类文明。,答案:文化遗址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标志,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作用。文化遗址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作用;文化遗址对于展示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文化遗址对于还原和客观评价历史具有史实证据的价值。,3、文化多样性的地位及作用,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考点2: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背)文化是世界的: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所以,文化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的差异,所以,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总结: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文化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2010江苏卷)近年来,中国民乐在欧洲的主流音乐厅多次上演,为欧洲听众带去了充满中国韵味的民乐享受,受到了较高的评价。这表明()A不同国家的文化各具特色B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C世界各国的文化具有一致性D文化既是通俗的又是高雅的,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信息的获取和解读能力以及对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关系的理解。充满中国韵味的民乐能够受到欧洲听众的高度评价,这说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选B。材料不是强调各国文化各具特色,A与题意不符。C说法错误,文化有通俗与高雅之分,但不能说文化既是通俗的又是高雅的,D不选。答案:B,【例4】:(09广东)三字经的英译本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儿童道德丛书”加以推广。这表明()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已普及全世界 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中国文化具有一定的世界影响 文化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 A D C D【解析】“已普及全世界”说法不符合现实情况;三字经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全世界推广,体现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也体现了中国文化影响力,故符合题意要求;“文化既是传统的”是指文化的继承性,“又是现代的”是指文化要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因此也要入选。,D,【例5】:(10年江苏)近年来,中国民乐在欧洲的主流音乐厅多次上演,为欧洲听众带去了充满中国韵味的音乐享受,受到了较高的评价。这表明 A.不同国家的文化各具特色 B.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C.世界各国的文化具有一致性 D.文化既是通俗的又是高雅的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的解读和获取信息的能力,题干表明中国音乐受到欧洲的好评,故B符合题意。A材料未涉及;C表述片面,各国文化既有一致性,又有各自的特色;文化既有通俗的又有高雅的,D表述不准确。,B,5(2010山东卷)材料上海世博会上,各国展馆纷纷展示本民族文化的独特风采,如丹麦“小美人鱼”、卢森堡的“金色少女”像同时,许多外国展馆也都嵌入了中华文化元素,如意大利馆的“福”字,挪威馆的“中国红”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为什么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解析:该问思路较清晰,回答依据教材,从必然性和重要性两个角度思考并组织答案即可。,答案:(1)各民族间经济、政治、历史、地理等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上海世博会各展馆的文化特色反映了文化是民族的。(2)世界各民族社会实践的共性和普遍规律,决定了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上海世博会不同民族文化的交融反映了文化是世界的。(3)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民族文化、繁荣世界文化的必然要求。,考点3: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态度和原则(背)1、尊重文化多样性意义:首先,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其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且属于整个世界。,考点3: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态度和原则(背)2、尊重文化多样性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它民族的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3、尊重文化多样性原则: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即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例3(2009广东高考)“入乡随俗”表明了()A.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B.优秀文化取代落后文化 C.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D.不同的文化具有共同性,课堂笔记选“入乡随俗”是指到了不同地方遵从不同地方的传统习俗,这是尊重文化的多样性的表现。,C,(2009江苏卷)2008年10月,第31届世界戏剧节在南京举行,来自五大洲1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个剧目登台亮相,赢得了广泛好评。这表明()A其他民族的文化成果都可以为我所用B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首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C不同民族的文化可以相互融合、走向同一D不同民族的文化可以平等交流、相互借鉴,解析:其他民族的文化有积极与消极之分,并非都可以为我所用,故A项错误;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应尊重本民族的文化,故B项错误;C项中“走向同一”的观点错误,排除;各剧目共同登台、赢得好评的过程,就是一个平等交流、相互借鉴的过程,故选D项。答案:D,【例6】:我国城市建设中“南方北方一个样,大城小城一个样,城里城外一个样”,这种“千城一面”现象()A体现了当代世界建筑文化的发展趋势 B是批判继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结果 C不符合人们对城市建筑文化多样化的需求 D符合城市建设统一规划的需要【解析】“千城一面”反映了中国建筑文化的单一,缺乏创造性和多样性,是对城市建筑传统文化的抛弃,故ABD错误。建筑文化应能够体现不同的传统、地理、功能以及审美等的需要,“千城一面”恰恰忽视了人的这种需求,故正确的选项是C。,C,【例7】:2009年11月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开罗访问了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并发表题为尊重文明的多样性的重要演讲,强调文明具有多样性: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交流、融合,汇成了人类文明奔流不息的长河。各种文明都包含有人类发展进步所积淀的共同理念、共同追求。中华文明有“和为贵”、“和而不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伟大思想。伊斯兰文明也蕴含着崇尚和平、倡导宽容的理念。在多样中求同一,在差异中求和谐,在交流中求发展,是人类社会应有的文明观。结合上述材料,请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回答下列问题:(1)“在多样中求同一,在差异中求和谐”。请你阐述这一文明观的理论依据。(6分)(2)中华文明“和而不同”的伟大思想对处理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有何启示(8分),(1)“在多样中求同一,在差异中求和谐”。请你阐述这一文明观的理论依据。(6分)答案: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2分)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2分)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1分);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1分),(2)中华文明“和而不同”的伟大思想对处理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有何启示(8分)答案:对待文化的多样性,我们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4分)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4分),考点4: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1、文化传播指的是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文字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口语(人际)传播,2、贸易活动、人口迁徙、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则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总之,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文化传播的途径主要强调文化怎样传播的问题。,【例8】:德国地理学家冯李希霍芬将中亚与中国进行丝绸贸易的商道称为“丝绸之路”。然而,商人们运输的不仅仅是商品,在进行商品交换的过程中,古希腊的哲学、科学,中国的印刷术,阿拉伯人的数学等文化也相互交流。这充分印证了在很长的人类历史中()A.文化从产生就处于传承和创新状态 B.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C.古代的商人们都具有很高的文化素养 D.不同文化既冲突又共处,是世界文化发展的主流解析:本题考查商业贸易对文化传播的作用,应选择B。,B,(2011年山东卷)“好客山东贺年会”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促进了节日消费。关于下图“好客山东贺年会”四大理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民族节日是民族历史文化的积淀 先进文化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贺年活动是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主要形式A.B.C.D.,【解析】四大理念涉及民族节日、传统习俗与传统文化以及以贺年会为平台开展的商贸活动等。好客山东贺年会以元旦、春节和元宵节三大节点为支撑点,体现出民族节日是民族历史文化的积淀,选项正确。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选项观点错误。商贸活动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贺年会传播了齐鲁吉祥风俗文化,选项符合题意。选项说法欠妥,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而不是主要形式。本题答案为B。,考点5: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1)文化传媒的定义:促使文化传播得以实现的媒介,简称传媒。,(2)传媒的发展阶段: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3)大众传媒的含义:现代社会中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面向大众传递信息的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的传播媒介。,(4)大众传媒的特点: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文化传播的手段主要强调文化靠什么传播的问题。,【例10】:2009年10月8日至10日,世界媒体峰会在北京召开,来自世界各地的170多家传媒机构参加了峰会。胡锦涛在世界媒体峰会上,提出媒体应客观报道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明多样性的现实,充分反映世界各国发展的主流和趋势,热情鼓励发展中国家发展进步,促进和谐世界建设。这是因为媒体宣传()A.可以决定国家的综合国力 B.指引着社会前进的方向 C.影响一国的经济和政治发展 D.定格了人的交往方式解析:媒体宣传作为文化现象,对经济、政治有反作用。A、B、D选项都夸大了文化的作用。,C,【例11】:(北京市质检)2010年首届北京电视台网络春晚为中国的岁末文化增添了一抹绚丽的亮色。“条条网络通北京,你我都能上春晚”的立意、由网友推选节目创意、演员、导演和主持人的广策略吸引了全球华人的参与,最终出现在“网络春晚”的演员和节目形式,都是网友和观众票选而出的结;晷。在全球的互动播出平台上,用专业的制作团队和网络特有的节目形式,为全国乃至全球网民献上以“七天看春晚,天天过大年”为主题的“新春晚”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概括网络传播方式的特点及其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概括网络传播方式的特点及其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答案:(1)特点:传播同网、全球同时、受众主动、双向互动。(2)作用: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具有文化传播、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考点6: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文化交流是什么?为什么要进行文化交流?当今时代,我们应该怎么样进行文化交流?,阅读书上相关材料,然后思考一下问题,并谈谈你的理解:,1、文化交流是什么(基本内容),文化交流,应该包括文化的引进和输出!,2、积极意义:既有利于我们学习吸收世界各国优秀文化成果,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发展和进步。也有利于不同文化之间相互交流、借鉴和融合,取长补短,推动文化的创新,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发展。还有利于中华文化“走出去”,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上述三点是从文化自身的角度而言,此外还可以结合第一单元中的“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与综合国力”、“文化对人的影响”等角度来综合理解。)3、应有的态度:我们既要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2011年,山东卷,19)2011年,国家旅游局推出“中华文化游”主题旅游年活动,主要围绕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多元民族文化,将中国的旅游资源推向世界。这一活动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丰富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内涵 增强民族文化的多元性特征 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借鉴A.B.C.D.,【解析】将我国的文化旅游资源推向世界,增进世界对我国文化的了解,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借鉴。故选项正确。由于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向外推介中国文化,因而与丰富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内涵、增强民族文化的多元性特征无涉,故排除选项。本题答案为B。,中国巨大的发展潜力形成了全球“汉语热现象,而遍布世界五大洲的孔子学院,更是让中国的语言文化在全世界焕发出生机。这说明:文化交流能够增强文化影响力 文化对经济有积极的反作用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A B C D,本题以全球的“汉语热”为背景,考查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汉语热”与孔子学院遍布世界,让中国的文化在全世界焕发出生机,说明文化交流能够增强文化影响力,故项正确;项排除,材料并未体现出文化对经济的反作用;汉语能走向世界,说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故项正确;项正确,正是遍布世界的孔子学院传播了中华文化.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随着国际程度的不断提高,北京越来越多的中餐馆开始提供英文菜单,但一些菜单的译法闹出不少笑话。近来有关部门出版了美食译苑中文菜单英文译法一书,将2158道中餐菜名翻译成外国人能看懂的英文名称。此举有助于:A.丰富中华饮食文化的内涵B.促进中西饮食文化传播C.展现中华饮食文化的魅力D.减少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试题分析:材料中的此举是指将2158道中餐菜名翻译成外国人能看懂的英文名称,这样做有利于展现中华饮食文化的魅力。故选项C正确。此举不能丰富中华文化的内涵,也不会减少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因此选项AD排除;选项B 与题意无关;故答案选C。,【例12】:歌剧木兰诗篇是我国艺术家创作的一部优秀作品。该剧吸纳欧洲歌剧艺术的表现手段,融入中国戏曲的表演形式,讴歌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在国内外获得高达平价。这表明A.不同民族文化的竞争促进了文化融合B.不同艺术形式的融合有助于文化发展C.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关键D.东西方艺术都应当保持各自的民族特色,B,【例13】:就文化而言,“世界因不同而精彩,交流因不同而必要,创新因交流而迸发”。这句话所体现的关于文化的正确观点是()尊重各民族的文明成果,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世界上林林总总的文化,都值得我们弘扬 文化交流促进各个民族的文化创新 各国应在文化上相互借鉴,共同繁荣 A.B.C.D.,C,

    注意事项

    本文(文化生活第三课复习课件.ppt)为本站会员(sccc)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