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历代户口盛衰》PPT课件.ppt

    • 资源ID:5476180       资源大小:321.99KB        全文页数:48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历代户口盛衰》PPT课件.ppt

    历代户口盛衰,一、杜佑生平简介,杜佑(735812),字君卿,京兆万年(今西安市)人,唐代重要政治家和著名史学家。杜佑出身名门,父杜希望,玄宗时任鄯州都督,立有军功,后来历任恒州刺史,西河太守,死后追赠右仆射,颇有名望。杜佑以父荫入仕,历仕玄宗、肃宗、代宗、德宗、顺宗、宪宗六朝,在地方基层和中央都有丰富的任职经历,官至检校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封岐国公。,他对政务非常熟练,又曾兼水陆转运、度支、盐铁等理财大员,对唐王朝在经济、政治方面的弊病有很深刻的观察和了解。他好学而博学,又有“经邦济世,富国安民”的理想:“性嗜学,该涉古今,以富国安人为己任。”“性勤而无倦,虽位极将相,手不释卷。质明视事,接对宾客,夜则灯下读书,孜孜不怠。”(旧唐书本传)但他温柔谨慎的性格特征,只能使他成为一个合格的乃至优秀的官员,却很难成为一个勇于变革、富有创意的改革者。,跟他同时代的理财专家刘宴、杨炎,都富于创新,而杜佑只能扮演改革的赞同者和既定制度的轨行者,有时甚至对当时实行的制度改革的重要意义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例如主持推行的“两税法”财税改革,是唐朝具有分水岭意义的事件,但在通典里仅作十分筒略的记载,语焉不详。,当杜佑二十岁的时候,“安史之乱”爆发了,虽然这场历时八年之久的兵乱最终被平息,但昔日繁荣昌盛的大唐帝国已不复可见。为什么在这短短的几十年之中,天下的形势就发生了如此急剧的变化?作为有识之士的杜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安史之乱过后不久,他就决定通过著书立说,来总结历史经验,找出挽救大唐王朝的办法。,与杜佑同一时代的刘秩,是唐代著名史学家刘知几的儿子,他曾搜罗经史百家有关典章制度方面的资料,按照周礼所载六官职掌分类,撰成政典一书,共35卷。杜佑见后,觉得堪为济世之用,但惜其“条目未尽”,于是参考大唐开元礼,按照自己的编排体例,历时36 年,撰成通典200卷。通典开创了典志体政书的新史学体裁,并且具有很大的史料价值。,杜佑长期的仕途生涯,积累下丰富的政治经验,对唐王朝的弊病有切身的体会和深入的观察,他写作通典,带着强烈的现实关怀;而长期勤奋的学习,则为通典的撰写打下坚实的学术基础。所以,通典既有巨大的学术价值,也有强烈的经世致用色彩。,二、通典的主要特点和史学价值,(一)主要特点 通典一书具有以下主要优点:1.贯通考察典章制度,贯通中又贴近现实 通典问世以前,各朝的典章制度,主要见于纪传体史书的“志”部分。但史记以后的纪传体史书,虽然不少沿袭了“八书”体例,列“志”以记各朝典章制度。,但从汉书“十志”以下,各纪传体史书的“志”,都有共同缺点:因为历代王朝的制度大都承袭前代而又有所创新,所以“志”不追叙前代,便不明制度渊源;但若追叙过多,又觉重复冗杂。还有,像三国志及南北朝的几部纪传体史书,大多没有“志”;就是有,篇目也有不同。,通典问世,典志体政书产生后,以上困难得到妥善解决。通典以事类为中心,除兵典外,分别叙述重要的制度沿革和史实发展,以及有关议论。通典的时间断限,其自唐、虞三代,止于唐中叶。但“本初纂录,止于天宝之末,其有要须议论者,亦便及以后之事。”可见下限时间,并非机械地止于某一年,而是依据史实发展的具体情况而定。通典所记以唐代内容最为详尽,这也体现了贴近现实的特征。,2.重视经济史,将“食货”放在最重要位置 通典的篇目安排顺序和以往的纪传体史书不同。以往的纪传体史书,多将礼乐、天文等置于志首;而像后汉书、宋书和南齐书,甚至不设食货志,而通典则一反常规,把“食货”放在志首。杜佑在书序中讲明了自己的理由:“理道之先,在乎行教化;教化之本,在乎足衣食。”他又认为:“财足而食丰,人安而政治,诚为邦之所急,理道之所先。”“农者,有国之本也。”“谷者,人之司命也;地者,谷之所生也;人者,君之所治也。有其谷则国备用,辨其地则人食足,察其人则赋役均,知此三者,谓之治政。”,在他看来,衣食是根本,说明他认识到经济对政治、文化的重大作用。这与以往轻视经济史的传统相比,是一个明显的进步。杜佑对经济的重视,应该和他长期从事经济工作有关。他特别注意到农业生产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因此在食货典中,先述田制,次谈水利、屯田、社会组织、赋役制度、户口盛衰、货币流通和各种杂税。在食货典12卷中,涉及了生产和流通的整个过程,说“征诸人事,将施有政”,目的是为现实服务。,3.分门别类,从不同侧面反映制度的沿革、变化 通典一书200卷,共分“食货”12卷,记载土地、财政制度等;“选举”6卷,记述官员选拔制度、爵位制度,以及考核官吏的措施等;“职官”22卷,叙述官制源流;“礼”100卷,记载历代礼仪制度;“乐”7卷,记述历代乐制概略;“兵”15卷,“刑法”8卷,分别记载兵略、兵法和刑法制度;“州郡”14卷,记述历代舆地沿革;“边防”16卷,记述历代外族、邦国等九门。又有八门之说,乃将“兵”、“刑法”合为“兵刑”23卷。每门之下又分为若干子目,子目下还有细目,按朝代顺序,以历代典章制度的沿革废置为叙述中心。这样,就可以脉络清晰地呈现历代制度的变化、沿革。,但通典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有:1.内容有编排不当之处 元马端临曾批评通典“节目之间,未为明备;而去取之际,颇欠精审。”杜佑出生关中大族,受到六朝、隋唐重“礼”的社会风气影响,书中礼的部分过多,有100卷,导致内容失衡。此外,最为史家所批评的,在于“兵”的部分。一是“兵”所列子目不免繁冗,例如“引退取之”、“引退佯败取之”、“出其不意”、“击其不备”、“攻其不整”等;二是单记兵法,甚至火鸟、火兽等亦一一备载,这对于研究科技史而言,自有其价值所在,但将对于研究军事史和社会史都很重要的兵制沿革,反而记录极少。,2.内容有偏颇之处 水经及水经注的价值,世所公认。但通典却认为“殊为诡诞,全无凭据”,显然偏颇。(二)史学价值通典的史学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开创了典志体政书的新史学体裁 通典确立了典志体政书的体例。这种分门别类、以类相从(同类史实集中在一起)、还原本末的典志体之出现,是史学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开拓了历史研究与撰述的另一个新领域。,通典诞生后,后世学者纷纷仿效,典志体政书不断产生。例如典志体通史有马端临文献通考、郑樵通志(其中“二十略”)、清“续三通”、“三通”、清朝续文献通考等;典志体断代史有至少19种,包括唐会要、五代会要、宋会要辑稿、元经世大典、元典章等。2.搜集史料广泛、叙述严谨,较好地展现了唐代中期以前制度的变迁,通典成书后,史称:“其书大传于时,礼乐刑政之源,千载如指诸掌,大为士君子所称。”(旧唐书本传)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博取五经、群史及汉、魏、六朝人文集奏疏之有稗(俾)得失者,每事以类相从,凡历代沿革,悉为记载,详而不繁,简而有要,元元本本,皆为有用之实学,非徒资记注者可比。”该评价基本上是中肯的。3.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通典所征引的典籍不下二百余种,所记唐代事最为详尽、可贵,唐以前虽然较简略,但也有史料价值。例如所记隋代仓库之富,唐代仓储,以及唐代不少格、式和臣僚们的奏疏,都是关于唐史的重要资料。杜佑认识到“古今既异,形势亦殊”,他不“非今是古”,对隋唐时期的科举制作了肯定。“选举”的记事,是新唐书选举志的主要史料来源。“兵”虽对兵制记载疏略,侧重于兵法、计谋和战例,但有关兵法和农民战争的战例,仍然宝贵。,通典的史料价值还体现在,由于所引之书许多今天已无法看到,所以保留在书中的佚文便弥足珍贵,可供辑佚和校勘之用。仅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就有近九百条是从通典里辑佚出的。所以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认为“考唐以前之掌故者,兹编其渊海矣。”,课文译文 周武王在牧野誓师,声讨商纣王的罪恶,不费吹灰之力就打败了商纣王,接着无为治天下,而天下被治理得井井有条。周武王平定殷商后,确立了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分别对臣属进行分封,一共有1773个封国。而被灭掉的商的封国,有1300个,人力的损耗也是相应的。周公辅佐周成王治理天下,迎来太平盛世,刑法搁置而不用。有人口1370万4923人,这是周最好的时期。(相,动词,辅助。致理,即致治、太平盛世,此为动词。唐高宗名李治,为避讳,改为“治”为“理”。刑措,亦作刑错,指刑法搁置而不用。盛,兴盛。),后来周昭王南征败亡,周穆王年老糊涂,周厉王、幽王为政昏乱,周平王被迫东迁,前后社会动荡三十多年。(据课文召陵之盟注释,周昭王曾两度南征荆楚,第二次被打败,死。荒,迷乱,淫乐过度;耄,本指年老或昏乱。这里“荒耄”义同“耄荒”,指年老糊涂。列子周穆王记载:“穆王不恤国是,不乐臣妾,肆意远游。”然而,他常年征讨,不在朝堂,导致朝政松弛,自穆王之后,周王朝开始由盛而衰。,幽、厉之乱:周厉王在位期间,横征暴敛,加重剥削,同时还剥夺了一些贵族的权力,实行“专利”,将社会财富和资源垄断起来。因此招致了贵族和平民的不满。他还不断发动战争,耗费大量财富,与周边的少数民族也有矛盾。最过分的是,周厉王为压制国人的不满,任用卫巫监视口出怨言的人,发现就立即杀死,这些措施引得国内矛盾愈来愈尖锐。公元前841年,发生了国人暴动,平民包围了王宫,袭击厉王。厉王仓皇出逃,后于公元前828年死于彘(今山西霍县)。,周幽王为西周末代君主。他继位后,自然灾害严重,但他贪婪腐败,不问政事,重用“为人佞巧,善谀好利”的虢石父进行专利,引起国人强烈不满。又废嫡立庶,废除申后及太子宜臼,立褒姒为后及其子伯服为太子,并加害太子宜臼,致使申侯、缯侯和犬戎各部攻宗周。结果,被犬戎兵杀死于骊山之下,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平王东迁:平王即太子宜臼,被诸侯拥立。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在晋、郑、秦等国诸侯的支持下,将都城迁徙到东都成周。),周庄王十三年,也就是齐桓公二年,周天子已经式微(天子直辖千里王畿,外为九服,见教材第39页注释)。当时从皇室贵族到平民百姓,一共有1184万1923人。后来诸侯兼并,还留下1200个国家。在春秋时期的242年当中,君主被杀36人,国家被灭52个,诸侯之间互相攻伐,数不清的诸侯逃亡在外,国家不能保全。(弑君,臣下杀死君主。弑,专指臣杀君,下杀上。),齐桓公解救了华夏诸国的危难,孔子维护了周的文化传统。(齐桓公“尊王攘夷”,帮助华夏一些小国抵御了周边民族的攻击。)到战国初年,保留下来的国家,只有十多个。于是纵横家互相争雄,投入战争的军队,动不动就达到数万。(夺,强取;残,摧残;诈,欺诈。人,诸侯;力,力量,代指诸侯。)韩、赵在伊阙被秦打败,降军被斩首二十四万人。长平大战中赵军被秦军击败,流血漂橹。周当初分封的诸国,只有秦、楚、燕国能够保全。,齐和晋都被篡夺政权,而卫国虽然勉强保全,却苦苦支撑,悬于一线(齐国发生田氏代齐,晋国发生三家分晋。卫国因齐桓公帮助而得以重建,见前面所讲“存邢救卫”)。但分析苏秦和张横的游说之辞,可以计算出秦和六国的军队,超过500万,由此推算总人口应当在一千万以上(山东,崤山以东)。秦在统一天下的过程中,杀灭了天下三分之一的人口,但剩下的人口仍然不少,秦国能够发动人众四十多万在北边修筑长城,五十多万戍守岭南,而修筑阿房宫、骊山陵墓的人,又有七十多万。,秦统一天下的三十多年间,人口损耗极大(秦始皇从被立为秦王,到统一天下,前后三十多年)。陈胜和项羽又肆意攻伐,其中项羽在新安坑杀秦军降卒二十余万,在彭城大败刘邦,溺死在睢水者甚多。(肆,放纵)以上内容讲西周至秦户口的变化。,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为此而死伤的数量,有几百万之多。所以刘邦北征匈奴,用兵不过三十万人,比起战国时期的军队数量,还不到十分之三(方,比较)。汉文帝停止攻伐,加强文治,让民众休养生息(修文,兴修文教,加强文治)。他曾经打算修筑露台,让工匠计算成本,结果需要花费一百金。他就说:“一百金,是十户中等家产人家的全部家产。我继承先帝传下来的帝业,修筑露台的话,以后肯定会时常感到羞愧。”,于是就终止了修筑的计划。(金,汉代以黄金一斤为一金。宫室,代指帝业)。汉景帝继承了太平盛世的局面,减少赋税和徭役,实行三十税一,老百姓人人知道自重,遵纪守法。每次有朝廷的诏令颁布下来,民间连头发斑白的老人,都会拖着病体、拄着拐杖前往认真听取,感念自己遇到了太平盛世(垂白戴老,义同“戴白”,指满头白发。闾,l,里巷)。从汉文帝到武帝的元狩年间,经过六十多年的积累,人口大量增加,国家仓库里的粮食,腐败而无法食用;而钱币则因为穿钱的绳子腐坏,而没法清点数量(太仓,京城储备粮食的仓库。都内,都城的内库)。,汉武帝仗着先帝传下来的丰厚储备,发动战争,驱逐外敌,开疆拓土,战争不断。(厉,砺的古字,磨刀石,引申为动词。厉兵马,发动战争。汉武帝在位期间,数次发动对匈奴战争,取得胜利,迫使匈奴向西北迁徙。廓地,开拓土地。汉武帝时,又征闽越、南越、西南夷。)几十年间,天下的人口,减少了一半。汉武帝到了统治末期,对以往的军事行动感到后悔,所以下诏罪己,并封丞相田千秋为富民侯(汉武帝晚年,下“轮台罪己诏”,公开承认自己过去兴兵不当,表示要停止用兵和随意征收赋税,要以农业为本。随后,封丞相田千秋为富民侯,意在“思富养民”。唐为避李世民讳而改为“民”为“人”)。,汉昭帝、汉宣帝以后,停止战争,重视发展农业生产,户口日渐增多。到汉平帝元始二年,户数有1223万3000,口数有5959万4978人,这是西汉人口的最高峰。到了王莽篡夺帝位,紧接着又发生了绿林、赤眉起义,幸存下来的人口,只有最高峰时期的十分之二三。(率土,整个境内。诗经小雅北山:“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古汉语中“才”有才能、资质(通“材”)、裁夺(通“裁”)、财产(通“财”)等含义。更始、赤眉之乱:绿林军拥立西汉王族刘玄为帝,年号“更始”。赤眉军为与绿林军同时的另一支农民起义军。),以上内容讲西汉户口的变化。东汉光武帝以后(建武为刘秀曾使用的年号),战争逐渐平息,到中元二年(57),天下共有户数427万634,口数2100万7820人。东汉明帝、章帝以后,天下太平,重在生养民众,到东汉和帝时期,人口大大增加。到汉桓帝永寿三年(157),户数达到1067万7960,口数达到5648万6856人。,可是汉桓帝、灵帝时期先后遭遇了黄巾起义和董卓之乱,洛阳宫室被焚毁,献帝被挟持西迁,兴平、建安年间,天下生灵涂炭,幸存下来的人口,还不到原来的十分之一二(董卓之乱:董卓率兵进入洛阳,废除少帝,挟持汉献帝西迁长安。他临行前将洛阳的金珠宝器、文物图书强行劫走,并焚烧宫庙、官府和居家,还胁迫洛阳居民一起西行,致使洛阳室屋荡尽,荒芜凋敝,无复人烟。兴平、建安,汉献帝年号)。,以上内容讲东汉户口的变化。到三国时期,魏蜀吴鼎足而立,曹操占据中原,刘备割据巴蜀,孙权据有江东,战争时有发生。等到曹魏(魏元帝曹奂时)平定蜀汉,接管户数28万,口数94万,军队10万2000人,官吏4万人。这样曹魏的总计户数有94万3423,口数有537万2881。扣除接管的蜀汉户数、口数,曹魏本身只有户数66万3423,口数443万2881。,晋武帝太康元年(280),西晋平定孙吴,接管了户籍资料,当时户数有53万,官吏3万2000,军队23万,男女口数230万,后宫5000多人(图籍,地图与户籍,此处侧重于指户籍)。天下统一,大致有户数245万9804,口数1616万3863(攸,乃,于是。同,统一)。这就是两晋时期最高峰的数值。,宋武帝刘裕在北方攻取南燕,在西面灭掉后秦,黄河以南的土地,后来都为刘宋所有(广固,南燕都城,今山东益都西北。南燕太上六年(410),刘裕率兵攻入广固,杀慕容超,南燕亡。后秦永和二年(417),刘裕乘后秦衰弱,率兵将其灭掉。关洛,代指后秦国土)。宋武帝向来节俭,(他进封宋公后)有关部分曾请求在东西堂设置曲脚床,用银来涂饰钉子(局,弯曲)。,他觉得太奢侈,便改用直脚床,用铁钉,不加涂饰。公主出嫁,宋武帝给的嫁妆不过二十万钱,没有其他的奇珍异宝。宋文帝励精图治,强于其他南朝帝王(临人,此指强于南朝的其他帝王。江左,即江东,指南朝)。所以出现了元嘉之治,与西汉的文景之治齐名(称,起、兴)。国家富裕,兵力强大,慢慢就开始经营谋划(经略,规划治理、经营谋划)。,元嘉二十七年(450),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亲率几十万大军南下,接连打败宋军,北魏军队一直打到瓜步山才撤军(经过元嘉之治后,刘宋国力昌盛,宋文帝刘义隆幻想“封狼居胥”,于是在450年秋,不顾群臣反对,下诏北伐,拓跋焘亲率大军抵抗。刘宋前期战略失误,丧失主动权。魏军在拓跋焘的指挥下,攻占东平(今山东东平)、邹城(今山东邹县),后来,魏军兵分四路南下,攻克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彭城(今江苏徐州)、盱眙(今江苏盱眙)、悬瓠(今河南汝南)等地,拓跋焘率军抵达瓜步山(今江苏六合东南),饮马长江,与刘宋首都建康隔江相望,使得南朝大为震动)。,刘宋的财力,在这次战争中消耗殆尽。现在按照刘宋本国国史所记,孝武帝大明八年(464),刘宋的户数为90万6870,口数为468万5510。北魏在阴山兴起,后来据有了中原(拓跋部是鲜卑族兴起较晚的一支,原活动于大兴安岭一带,后不断南迁,到内蒙古。阴山,指代拓跋部的势力范围;中夏,中原)。孝文帝迁都洛阳,改革制度、崇尚儒学(北魏孝文帝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改革,其中包括尊孔兴儒,兴复礼乐的内容),孝明帝正光年间以前,是最强盛的时期,户数和口数,都比西晋太康年间要多出一倍以上。,等到尔朱荣发动政变,权臣当道,皇帝时废时立,变换比下棋还要快,后来又在权臣操纵下分别建立东魏和西魏(孝明帝在位时期,胡太后掌权,胡太后骄奢淫逸,使得拓跋贵族风气日益奢靡。同时吏治日益腐败,战争不断,阶级矛盾尖锐。后来鲜卑六镇爆发起义,尔朱荣参与镇压。再后来尔朱荣攻入洛阳,立孝庄帝元子攸,并制造“河阴之变”,完全控制了北魏政权。尔朱荣擅权引起地方势力的不满,其部将高欢后来攻入洛阳,除掉尔朱荣,拥立孝武帝元修,而自己独揽大权。后来,元修不甘受制于高欢,逃离洛阳,投奔割据关中的宇文泰。高欢另立孝静帝元善见,迁都邺城,史称东魏。稍后,宇文泰毒杀元修,另立西魏文帝元宝炬,都长安,史称西魏)。,当时战乱不断,人口四处流散,官府的文件,也常常流失。现在按照旧史记载:北魏全盛时期的户数,有337万5368之多。以上内容讲魏晋南北朝时期户口的变化。,隋文帝最初以外戚身份,接受周宣帝托孤遗命,但几年后,就登上皇位(隋文帝杨坚之父杨忠为北朝显贵,杨坚之女杨丽华为周宣帝皇后,杨坚因而地位显赫。周宣帝死,其子静帝年方8岁,由杨丽华辅政,军政大权其实掌握在杨坚手中。杨坚后来铲除敌对势力,逼迫周静帝下诏禅位)。杨坚为政勤勉,用度节约,乃至于后宫妃嫔经常穿着反复洗涤的旧衣服,只有等用品破损到不能用了,才下令补上新用品,平时不举行宴会,就只有一道肉食。(克,能够。理,当为“治”,为避讳故。浣、濯在此同义,洗衣。供御,专供宫廷使用的物品。故、弊,同义,破损。随,通“遂”。享燕,同“享宴”,举行宴会),有关部门曾用布袋装干生姜献给隋文帝,隋文帝觉得奢侈,大加批评。后来他们又用毡袋装香药进献,隋文帝就鞭打了相关人员,以示惩戒(笞,鞭打)。当时天下治理得很好,官府的仓库里物品堆积如山(理,当为“治”,为避讳故)。到开皇九年(589)平定陈后,隋文帝亲自在朱雀门犒劳军队、论功行赏,赏赐的布帛从朱雀门一直堆到南边的外城城墙,依次赏赐给将士,共耗费三百多万匹,却没有从老百姓那里多征收赋税(郭,外城,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墙。段,丝织品的度量单位)。,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全国有户数890万7536,口数4601万9956,这是隋代的峰值。隋炀帝继承了文帝打下的基业,肆意放纵自己(恣,放纵、肆意)。刚好登基,就迫不及待地修建洛阳城,每个月役使的劳力达到二百万之多。把洛水引入黄河,又把黄河引入淮河,再把沁水引入黄河,北面通达涿郡;修筑长城,东西长达一千多里,这两个工程都征发了一百多万人。丁男不够,就用妇女来替代,而参加工程的老百姓一大半都死去。,等到亲征吐谷浑,军队驻扎到青海高原,遇上大雨和大雪,十分之二三的士兵都冷冻而死。还有,先后三次亲征高丽,每次都发动上百万将士,而负责运输的人更是多上一倍,并且提前征收了好几年的赋税,穷极奢侈。全天下的人,十之八九,都被逼迫而奋起反抗。隋炀帝死于非命,隋朝也随之覆灭,实在是咎由自取,大概是上天帮助我大唐很快就统一天下(馈,运送。逆,违背民心。盗贼,蔑称隋末农民起义军。盖,句首语气词,表示要发议论。大业十四年(618),宇文化及等人在江都发动政变,缢死隋炀帝,隋亡)。,以上内容讲隋朝时期户口的变化。大唐贞观,整个国家的户数不到三百万。贞观三年(629),户部上奏说,因为塞外归附大唐,以及东突厥先后来归降,新设置了州县,得到男女一共一百二十多万口。贞观十四年,侯君集攻下高昌,获得三个郡、五个县、二十二座城池,以及户数8046,口数3万7031口,马4300匹(贞观三年,唐灭东突厥,采取了“全其部落,顺其土俗”的政策,把东突厥余部安置在河套以南一带,设置四个州的都督府;又在东突厥故地设置两个都督府。同时,一些突厥上层迁徙到中原,被唐朝授予官职)。,永徽元年(650),户部尚书高履行上奏说:“去年增加了15万户。”唐高宗认为国家户数增加,就对长孙无忌讲:“近来天下太平,人口增加,二三十年以来,人口数量就很可观了。”高宗又问:“隋朝当初有多少户数?大唐现今又有多少?”高履行回答:“隋代大业年间,有户数890万,现今大唐有户数380万。”显庆二年(657)十月,高宗巡幸许州(治今河南许昌市)和汝州(治今河南汝州市),问中书令杜正伦:“这里土地很多,但百姓人太少。”又问:“隋代有多少户数?”杜正伦回答:“大业年间有800多万户,隋末发生战乱,到大唐武德年间只有200多万户。”,天宝元年(742),唐有户数834万8395,口数4531万1272。天宝十四年,唐有户数891万4709,口数5291万9309,这是人口的峰值。以上内容讲唐朝自建国到天宝十四年户口的变化。,

    注意事项

    本文(《历代户口盛衰》PPT课件.ppt)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