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动物保护学》PPT课件.ppt

    • 资源ID:5472903       资源大小:635.50KB        全文页数:50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动物保护学》PPT课件.ppt

    1,动 物 保 护 学,动物与人类息息相关,爱护动物就是爱护我们自己。,2,参考网站:北京动物园 野生动物网 北京野生动物救护中心中国自然保护区 云南动物馆,有各种珍惜动物介绍及动物影院 中国大熊猫网站 中国科普博物馆 北京野生动物保护中心 比得.性格的动物的解放 中国小动物保护协会 台湾保护动物协会组织http:/www.shanghai-window/shanghai/zoo/cindex.html上海动物园深圳野生动物动物园动物家园绿网,3,亚洲保护动物网http:/,4,参考书:1.保护人类之友动物。张世义编著,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北京,2001,3。2.保护生物学基础。Richard Primack,季维智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北京,2000,4。3.人类的伙伴动、植物的神力。拉纳埃著(德),曹乃云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1。4.陆承平。动物保护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5.郑光美,刘凌云。普通动物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5,6、保护生物学。Andrew S.Pullin著,贾竞波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7、生命的多样性。埃德华.欧.威尔逊著,王芷,唐佳青,王周等翻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2。8、动物福利。考林.斯伯丁著,崔卫国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5。9、生物多样性研究与保护。宋延龄,杨亲二,黄永青主编。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2。,6,第一讲 动物保护的内容及意义,引言1、我为什么要开这门课?刘海洋事件,7,我们的教育与动物保护,8,我们的社会对动物保护的关注,9,2、郭耕先生的事迹一位专门从事自然保护教育的科普工作者,现为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副教授级高工、副主任。民间环保团体“自然之友”理事、专业杂志野生动物编委。2000年“地球奖”及“北京十大杰出青年”、“首都劳动奖章”、“科普大使”称号的获得者。1987年,他放弃了原来学的经济学专业和经商生涯(当时因业务突出而获“北京市新长征突击手”),改行从事动物保护工作。在进修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函授课程的同时,先做过金丝猴、黑猩猩等动物的饲养员及灵长类研究室主任;曾作为中国猴类专家在国外工作;曾多次参加动物救助活动,几度赴秦岭、岷山、邛崃山等地进行野外考察探险,获国家林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曾创立动物保护教育基地,主持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迁地保护中的公众教育”课题并被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推荐在印度进行环境教育国际培训与交流;近年积极从事户外观鸟、以反对捕杀、食用、笼养野鸟之陋习;勿食野味,莫以自己一时的口腹之欲,断送后代人永远的口腹之需长期的动物保护实践与环保志愿活动,多方面地与国内外自然保护同仁合作,交往以及对中国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和社会、环境状况的深切关注,成为一名有特殊经历与风格、以生态保护教学为主的科普工作者。,10,11,我们的社会普遍缺乏动物保护意识,或者根本无视动物的生存权力。人类的自高自大、残忍和贪婪,不仅毁灭了动物和这个世界,而且必然会毁灭人类自己。本人作为生物学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者,充分认识到地球生态的严峻现状 由于人口膨胀,人类的经济活动,过度猎杀野生动物和破坏起生态环境,致使地球上的动物濒危、灭绝,使包括动物在内的自然资源枯竭,已危及到人类的生存。地球生态的严峻现状已经向人类敲响了警钟,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明白,保护动物,保护地球的生态平衡,最终保护的正是我们自身的生存环境。为维系大自然的和谐与平衡,不应该等到哪一个物种濒危了才采取措施保护。,12,2、开这门课的目的:实现我为动物保护尽微薄之力的愿望;提高大学生的动物保护意识,唤起大家的社会责任感,发动更多的人为动物保护出力。保护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今日动物,明日人类!众所周知,动物一直以来都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他们处处影响着人类的生活。长久以来,人类与动物总能和平共处。然而现在,由于一小部分人类的贪心、无知、愚昧。他们大肆捕杀野生动物,使得地球上的野生动物日益减少。从而对世界环境及生态平衡都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灾难。于是,为了呼唤其社会对保护野生动物的关心,让更多的人都能投身到保护野生动物的活动中来,并了解一些野生动物的知识,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不可不此付出努力。,13,一、动物保护的概念及范畴,“保护”(protection)实质是“保存”(preservation)或“保育”(conservation)的意思,还包括对动物个体生命的保护(protection)之意。保护的含义:(一)、保存物种资源或保育生物的多样性。各国颁布的各种动物保护法律法规,以保护濒危的野生动物;建立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以保护动物的生活环境;对具有特色的畜禽地方品种实施保种计划,以丰富可利用的遗传资源等。这层意义上的保护,是以物种资源或种群为对象的保护,包括野生动物、家畜地方品种和培育品种等。,14,(二)、保护动物免受身体损伤、疾病折磨和精神痛苦等,减少人为的活动对动物造成的直接伤害。重视动物的健康(health)和福利(welfare)即动物的康乐。Sambrans(1997)认为,动物保护就是保护动物免受或者减轻痛苦、折磨及损伤。而Guither(1998)认为,动物保护是指避免对动物的残忍行为,改善对动物的处置方式,减少动物的应激和紧张,并对动物的实验进行监督。这层含义上的保护对象主要是家养动物,还包括关养的野生动物。,15,因此,动物保护这门学科的内容是研究防止动物濒危或灭绝、避免或减轻动物因患病、损伤等原因所致的痛苦以及相关福利的一门科学。它既有自然科学的内容,又涉及社会科学领域。,16,二、动物保护的对象,包括野生动物和家养动物以保种为目的的动物保护,其保护对象包括濒危的野生动物、种群大幅度下降的家畜家禽地方品种等。主要是野生动物。以动物康乐为目的的动物保护,其保护对象包括那些受人们日常控制的动物,如家畜、家庭动物、实验动物、关养的野生动物及其他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动物。,17,三、人类对动物益与害的认识,从生态学观点看,作为物种,所有的动物都有生存的价值,都应受到人类的尊重和保护。但是人类在保护动物时,一般只考虑保护对人类有益的动物,动物对人类有益还是有害,要准确地下定义有时并非易事。1956年,麻雀在中国与老鼠、苍蝇、蚊子一起,被定为必须悄灭的“四害”。当时,全国各地广泛开展消灭麻雀运动,仅甘肃省就出动百万青少年,7天消灭麻雀23.4万只。北京在1958年4月19日-21日,捕杀麻雀40.1万只,上海市在3天之内灭雀50.5万只。1958年11月上旬全国各地不完全统计,共捕杀麻雀19.6亿只。这一灭顶之灾,使北京一望无际的天空中见不到一只麻雀。实际上,麻雀在饲雏期是吃虫的,也有有益的一面。在麻雀覆灭的1959年春夏,上海等城市的人行道树木害虫大为猖獗,树叶被虫啃光。1959年11月,中国科学院为此成立了“麻雀研究工作协调小组”,1960年4月,终于停止了对麻雀的围剿。,18,同样的事不仅仅发生在中国。据自然界的奥妙一书记载,1744年普鲁士 国王弗里德里希讨厌麻雀偷吃樱挑,下令消灭麻雀,悬赏杀雀一只给奖金16芬尼。于是人们群起灭雀,麻雀很快绝迹。没于天敌,果树害虫猖獗,吃光了树叶,樱桃树不再结果。于是,国王不得不收回成命,被迫从外国运来麻雀,重新落户。麻雀的是是非非说明,动物对人类有益还是有害是相对的,自然界并没有绝对有害的动物。,19,鼠类是公认的“害兽”,它传染疾病,毁坏草场,破坏堤坝,骚扰人类的居所。“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充分表现了人们对鼠类的憎恶之情。但是,培育的鼠类如小白鼠却是重要的实验动物,在医学、药学、兽医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小白鼠的特殊品系如巴比西小鼠,裸鼠更发挥了不可取代的作用,前者用于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后者作为免疫缺陷动物用于感染、药物筛选及器官移植等试验,被研究人员高度重视。老鼠的嗅觉十分灵敏,据说比犬的嗅觉强至少10倍,有人甚至设想训练“警鼠”来取代警犬。苍蝇因为传播疾病被人类视为公害,其实苍蝇是蝇类的通称,果蝇是其中的一种,它繁殖力强,周期短,因此成为遗传 学家摩尔根(T.H.Morgan 1866-1945)研究遗传变异的重要实验材料,闻名于世。近年来,人们利用苍蝇繁殖力强的特点,培育人工蝇蛆,以其作为养殖动物的蛋白质饲料。科学家还培育出转基因苍蝇,表达所需基因的编码产物,而后收获蝇蛆。一种抗生素杆菌肽就是这种转基因苍蝇的目的产物。,20,另一方面,即使是有益动物,如果繁殖过度,也会成灾,损害人类的利益。家兔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澳大利亚原本没有家兔,1859年,英国人将家兔引入,那里自然条件适宜,又缺少天敌,家兔得以大量繁殖,并 且摆脱人类的控制,成为野家兔。野家兔愈来愈多,破坏草场及生态,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种植业和畜牧业,成为主要的“害兽”。当地人想方设法消灭而不能奏效。1950年,澳大利亚政府采纳某些科学家的建议,从南美引进粘液瘤病毒,用以感染野家兔,使之发生致死性传染病。开始时效果很好,兔子大批发病死亡,但是经过一般时间以后,兔群产生了免疫力,发病死亡的兔逐年减少,粘液瘤病毒的某些毒株在7年内对当地野家兔的致死率由90%下降到25%。这场用病毒灭兔的运动最终虽然减少了澳大利亚野家兔的数量,但仍然比牧场主及环保主义者所希望的数量多得多。大瓶螺俗名福寿螺,是动物由有益变有害的另一例子。20世纪 80年代中国东南沿海一带从南美引进,因螺肉鲜美且产量高,人们普遍饲养,获利可观。福寿螺繁殖力极强。时隔数年,大量繁殖的福寿螺越出人们设置的藩篱,潜人农田菜地,吞噬农作物,造成灾害,挥之不去,问题至今没有解决。,21,野生动物如果数量过多也会令人伤脑筋。欧洲许多城市都有大量自由生活的鸽子,在人们的保护下,数量越来越多,鸽粪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不仅影响市容卫生,而且损害古建筑及文化遗址以致人们对其不得不采取绝育的办法,来减少鸽子的数量;野鸭也有同样的问题。德国波恩市郊野鸭太多,鸭粪污染了供波恩市饮用水的水库,使市政府和居民大伤脑筋。坦桑尼亚国家公园生活的非洲象繁殖量过多,象群所过之处,农田、森林遭殃,政府最终允许适度捕猎,才使情况有所好转。,22,四、动物保护的意义,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它与人类共同生活在地球这个共有的大家园。它是生态平衡的主力军,由于有了动物才能使人类有一良好的生存环境;其次,它给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药等生产、生活的必需品,它默默无闻地为人类做贡献,可称得上人类的朋友,人类失去这个朋友,就难以生存。,23,1、动物是维持生态平衡的主力军,什么是生态系统是英国生态学家A.G.Tansley在1935年首先提出的。生物群落与其非生物环境成分,通过物质的循环和能的流动而相互作用,形成一复杂的系统,成为生态系统。所以它是在一定空间内,由生物和非生物成分组成的一个功能整体,是生物圈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一个功能单位。任何一种动物在生态系统中占据一定的地位。由众多生物和非生物因素共同构成复杂的生态系统。越复杂的生态系统越稳定。什么是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生物圈的各因素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协调,使整个自然界保持着一定程度的稳定。也就是说,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或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之间,存在着相对平衡,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生态平衡。,24,什么是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越好,生态系统越稳定。动物是最大的消费者和分解者,直接影响着生态平衡,是维持生态平衡的主力军。少了任何一种动物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25,2、人类离不开家养动物,(1)我国家养动物的悠久历史约在公元前三千年,我们的祖先就已知道驯养家畜,以后逐渐利用牛、马为辕驾之用。发明了原始兽医方法,创造阉割技术。殷商时代就有饲养牛、猪、马、羊、犬、兔等家畜。到了北魏,贾思勰著的齐民要术,又总结了不少诸如养鱼、养鸡、养猪的经验,该书可称得上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本农业百科全书,其中许多经验要比欧洲早一千多年。养蚕吐丝、养蜂酿蜜在我国也有悠久历史。我国早在4千多年以前就开始饲养蜜蜂。养蚕在我国也有3千多年历史,我国很早就用驯养过的家蚕吐的丝织出精美的丝绸,远销国内外,开避了有名的“丝绸之路”,传销到外国。,26,观赏动物、宠物的养殖,也有很久的历史。我国古籍诗经、礼记、吕氏春秋、孟子、山海经等,有许多驯鹿、养猫、玩鸟的记载。唐代猫是宫廷中的宠物。被誉为我国观赏鱼的“国粹”金鱼,是我国古代(1179年的南宋)以野生鲫鱼人工培育而成,品种繁多,现已成为世界著名的观赏鱼。狗是人类最早驯化的一种家畜动物,它们和人类亲密相处已有2万年甚至更长。信鸽的养殖,起源于汉朝,当时张赛、班超出使西域时,就是利用信鸽来传递信息的;此外,斗蟋蟀、斗鱼、斗牛、斗鸡、斗鸟等在我国古代书中也多有记载。,27,(3)家养动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a发展养殖业,促进农业生产,改善人民生活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更是如此。大力发展人工养殖业,可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经济动物的人工养殖,增加肉、蛋、奶食品,可改善膳食结构,提供营养丰富的动物性食品,可使人民健康水平提高。b扩大对外贸易,增加外汇收入 家养动物的产品是我国重要出口物资之一。据国家统计,畜产品出口换汇额,每年达18亿美元以上,占全国出口换汇额的110l7。c活跃市场,积累资金,支援国家建设 我国有耕地15亿亩左右,仅靠粮食生产使农民富裕、国家富强是不可能的,粮食作物利用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人们仅能直接利用其中的2025。因此,通过动物性生产来转化,成为人们生活所必须的肉、蛋、鱼、虾、蟹、皮、毛等畜禽产品、水产品,只有发展人工养殖,才能充分利用土地和植物的最大资源,只有这样才能使国富民强。,28,d动物药材的来源许多治疗疾病的动物药,来自人工养殖的动物。从长远看,野生动物数量日趋减少,捕杀野生动物提取药材,这是不应提倡的。只有从家养动物中提取药,这也是保护野生动物的一个方面。e观赏动物 动物园、饲养场、动物世界、海洋馆等公共场合及千家万户饲养的各式各样动物,不但美化了环境,宣传了动物知识,同时也有益人们身体健康。,29,3、野生动物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什么,(1)保障农业生产和维持生态平衡 青蛙食物中80是有害昆虫,一只青蛙每天可捕食70多只害虫;一只灰喜鹊一年可吃掉15000条松毛虫,可保护34亩松树林免遭其害;一只燕子一大可以消灭1500多只蚊子;一只狐狸一昼夜可以吃掉20只田鼠,而一只田鼠一个夏天要糟蹋1千克粮食。一只猫头鹰在一个夏天就可以消灭1000只田鼠,以一只田鼠一年连吃带遭踏粮食3千克计算,就等于创收3吨粮食。我国1000多种鸟类中有一半以上的种类以害虫为食,有90多种猛禽吃鼠。还有大量的两栖、爬行类动物和中小型兽类都是吃虫、食鼠的能手,这些对保障农业生产和维持生态平衡都是起着重要作用的。,30,(2)肉食来源之一 野生动物肉类是我国很多少数民族地区、山区和水域地区群众食用蛋白质的来源之一,又是城市中野外野餐的调剂品。据1989年统计,内蒙古自治区最高年猎取黄羊60万头,云南省一年猎取鹿子30万头,河南省一年猎取野兔400万只,海南岛最高年猎取鹿子28207头,相当于屠宰家羊数的3倍。猎取野猪21693头,相当于屠宰家猪的四分之一。我国1996年水产品产量3288.12万吨,连续七年产量居世界第一,为我国提供了丰富水产品。此外,一些昆虫可制成美味佳肴,如广东、广西把龙虱、田鳖经油炸烘烤、蘸上咸甜麻辣调料,味道很好;江苏、浙江将蚕蛹煮、腌、爆炒或制成蛹酱食用;北方人则喜吃“油炸蚂蚱”,吃起来香酥可口;江西的烤蝉等数十种昆虫食品,越来越受到欢迎。,31,(3)药用动物的来源野生动物是我国许多动物药的来源。我国有许多传统药取自野生动物,可入药的野生动物达千种以上,例如鹿茸、麝香、羚羊角、五灵脂、海马等都是名贵的中药材。随着科学考察的深人,不少动物的药用价值将被发现并应用到临床上。据知,国外已研究发现500多种海洋动物可人药提取抗癌药物,还有许多海洋无脊椎动物可以人药,用于高血压、心脏病的防治。近些年对鲨鱼实验表明,鲨鱼可治癌,因而兴起研制鲨鱼药物的世界风,以致大捕鲨鱼而危及到鲨鱼的种群数量。为了满足制药的需要,哥斯达黎加一家捕鱼公司曾经每个月捕杀25万条鲨鱼。世界上有26个国家在搞商业捕杀,每年总共捕杀300万到1亿条鲨鱼,还有数百万条鲨鱼在捕捞其它鱼类同时被捕杀。由于鲨鱼药品的过渡开发,已严重破坏鲨鱼的资源。此外,许多野生动物还是医学研究和疫苗生产的重要材料,如猕猴即是重要的实验动物,又是生产小儿麻痹疫苗唯一可用的动物。由于我国有了这种动物,才使千百万儿童免得小儿麻痹症。,32,(4)工业的材料,许多无脊椎动物的贝壳可加工为工艺品,也可制成石灰,供建筑业使用。珊瑚、贝类、海星等可做装饰品,也可人药。昆虫作为工业原料的也不少。胭脂虫是生物染料的材料,可在食品、饮料、生物医药及化妆品上应用。白腊虫的分泌物加工成白腊,为融点高的产品,在工业、医药有广泛用途,并可用来制作模型、教具、绝缘物品等。五倍子寄生在盐肤木上形成的虫瘿,含倍单宁高达 53.41,是制革及医药的优质工业原料。紫胶虫的分泌物紫胶,在工业上用途很广,可做油漆及粘合剂、填充剂、防湿剂等。鲱鱼、沙丁鱼和鲭鱼等肉中含有大量脂肪,榨出的油可作为机械润滑油或制肥皂,榨油后渣子,除去水分后能制鱼粉,用于鱼、家畜、家禽的饲料,鱼皮、鱼鳞、鱼鳔可制鱼胶,鱼鳔胶为高级粘合剂,鱼鳞还可制咖啡因,鲨和鳐鱼的皮粗糙可做木工磨光木器,精制皮可制皮革,用来包车箱、刀鞘等。蛙皮可制粘胶,大张的牛蛙皮可制精雅小皮包。鳄鱼和巨鳅的皮可做皮鞋、皮带等。蟒皮可制琴鼓。鸟粪是含氮及含鳞较高的一种天然有机肥料。兽类中毛皮兽种类多、产量大可加工制裘革,初步统计我国毛皮兽有80种左右。此外,兽类油脂可制肥皂、腊、机械润滑油、化妆品原料,即毛、羊毛可制毛笔。,33,(5)观赏动物 我国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适合多种观赏动物的生长、繁殖、初步统计有500种左右,它们大多饲养在动物园、水族馆和博物馆,也有少数生活在自然界,或制成标本陈列在标本馆、人类居住的室内。各种观赏动物以它们的千姿百态,绚丽多彩而招人喜爱,也点缀着祖国山川的美,也为人类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观赏动物最集中的场所主要是动物园。根据1986年统计,我国已有171个城市建立了动物园,规模较大的28个,其中以北京动物园最大,面积90公顷,笼舍面积19400米,年游人数1100万次,那千姿百态的野生动物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欢乐和情趣。,34,(6)重要出口物资 我国毛皮兽种类多、产量大,也多可加工制裘革。目前我国每年收购动物毛皮约1000万张、鹿茸810万公斤、魔香近2万两、野味500吨、野禽70多万对以及羽绒。标本、活动物和其他多种野生动物药材。这些产品既是制裘革、制药和生产工艺品的主要原料,又是我国传统的出口物资。据外贸部门统计,我国目前每年出口野生动物和其产品换取的外汇约2亿美元,其中作为原料出口的毛皮、药材和野禽野味三项就换汇1亿美元以上。生产野生动物产品的成本低,换汇率高。繁殖驯养一只猕猴,成本约500元人民币,出口一只可换汇700到1200美元。出口2对野鸡相当于出口一辆自行车,出口一吨狍子肉相当于出口4吨去骨绵羊肉或者14吨大米。出口一张镶头狼皮可换回一吨小麦、世界观赏鱼贸易额已达16亿美元,我国约为500万美元,仅占3。,35,(7)外赠礼品 野生动物在我国对外交往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1957年以来,以我国政府名义将23只中国特产大熊猫作为国礼赠送给了苏联、朝鲜、美国、日本、法国、英国、墨西哥、西班牙、联邦德国等9个国家,并到12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大熊猫的展出或表演。金鱼是观赏鱼的重要家族,以色彩艳丽、体态端庄、游姿典雅、恬静温柔而闻名于世。我国是金鱼的故乡,金鱼象征和平、幸福、富贵、快乐,是馈赠亲朋好友的珍贵礼品,1954年周恩来总理为祝贺印度总理尼赫鲁65岁寿辰,特地选送200条名贵金鱼,至今仍被传为佳话。朱鹮为当今世界濒危灭绝的鸟类之一,被列为“国际重点保护鸟和国家一类保护动物”,对它的保护得到日本等国的关注和支持,被认为“中日友好的吉祥鸟”。1998年11月江泽民主席访问日本时,赠送日本一对朱鹮。,36,(8)仿生的材料 人类在长期工作中,观察到许多动物在漫长进化过程中,形成了许多适应环境的特性,而在视觉、听觉等器官上特别发达,因此形成一套特殊的导航、定位、识别、计算、生物合成和能量转化系统,令人惊叹不已。例如电子计算机尚不及昆虫小脑发达,小小螳螂能在0.05秒一瞬间,计算出飞过眼前昆虫的方向、速度、距离并能准确捕捉它;又如产于印度、泰国、缅甸、菲律宾的射水鱼(俗名高射炮鱼),可准确无误地从水中向空中的昆虫射出一连串水珠,击落后吃下,还有那蜘蛛吐出的水溶蛋白质能变成不可溶的丝,其强度、弹性惊人,强度胜过防弹背心材料,质轻、又具弹性可用来做芭蕾舞的华丽衣裳等。仿生学作为独立的一门学科是1960年出现的。它研究生物系统的结构特性、能量转换和信息过程,并用所获得的生物知识去改造或创新仪器、机器和工艺。至今已取得许多成绩,如“机器人”代替人工作;电子蛙眼跟踪人造地球卫星等。今后随着科学的发展,生物王国奥秘将被更多地揭开,为人类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37,4、人类生活的好帮手,(1)环境污染的报警器许多动物在为人类做许多有益工作的同时,还在为人类监测环境污染的状况,成为环境的“监测家”。蜜蜂采集花蜜和花粉作食物,取水作蜜巢蒸散热剂,觅树脂作蜂巢粘接剂。此外,它身体上的刚毛有静电可吸附尘埃。一个蜂巢约有数万只蜜蜂,它们觅食范围大约6.4公里2,在这样广阔的空间,任何与蜜蜂生活有关的植物、水、尘埃、空气污染物,都会被蜜蜂带人蜂巢,这就给取样分析提供了方便。美国蒙大拿大学生物学家杰利布洛曼逊已从蜜蜂体内发现与周围环境污染物相一致的许多有毒化学物质,根据这些物质,就可推算出污染时间,从而大大减少了监测中取样的麻烦。科学家们发现鱼类生活中遭受污染(如金属、农药、工业废物等超过一定的含量)的水体中,鱼类就会咳嗽,而且咳嗽次数与污染轻重成正比。因此,鱼类的“咳嗽反应”已成为监测水体污染的一种标志。科学家们利用鱼口一张一闭的肌肉活动所产生的微弱电场,通过高灵敏度的电极与计算机相连的放大器,可成功的绘制出各种鱼咳嗽频率与水体污染程度的关系曲线。根据这些关系曲线,就可了解污染的情况。英国泰晤士河上“水监测站”,就是用鲑鱼的“咳嗽反应”来监测水质的。,38,(2)“打捞工”章鱼章鱼为软体动物,头部两侧眼较小,头前和口周围有腕4对,腕长度相近或不等,腕上大多有2排吸盘。章鱼分布于世界各地,约有140种,多数生活在浅海,少数生活在深海。章鱼习性特殊,发现海底瓶瓶罐罐等一切容器及海底沉积物,都要进去把身藏。这方面有很多有趣的记载:失事飞机沉入海底,汽油箱也给机灵的章鱼提供栖身之处;有人从地中海捞出一个人的头骨,结果发现这阴森的头骨也藏着章鱼。根据章鱼这种生活习性,人们常用瓦罐、瓶子、海螺壳等作为渔具沉人海底捕捉章鱼。如日本渔民每天早晨将各种各样陶罐拴上长绳子沉人海底。过几个小时,渔民们将陶罐提上来,章鱼很固执还不肯从陶罐中钻出。这时,只要往陶罐中撒点盐,它就会从罐中跑出。,39,(3)人类义务的“清扫员”,地球上每年新生命的生成,重量达几千亿吨,它们衰老死亡后,每年又有上千亿吨的尸体残余遗留在地球上,如此庞大的残骸怎样处理是个难事,掩埋、火化都无济于事。这将给自然环境带来何等危害?而动物,也包括微生物,却默默无闻地在自然界发挥着作用,替人类消除这些堆积如山的尸体残骸,一些食肉动物将它们做为维持生命、生长的能源;另一些动物把动植物尸体残骸分解、转化,使多种元素又返回大自然,使有机物分解、氧化后变成二氧化碳、水和各种有机物,而这些正是植物生长所必需要的,从而造成良性循环。这些动物是大自然生态平衡的维护者,是人类的义务“清扫员”!,40,(4)活的“气象仪”,气象预报是人们关心的一件大事,它与人们生活、生产有着极密切的关系。生活在大自然的动物,与其周围环境(包括温度、湿度、气压、风力等)密切统一的,在环境变化前它们预先有感觉,并随之产生许多异常行为,如成群蜻蜓低飞捕食,预示近期将有大雨或暴雨来临;小黑蚂蚁出巢觅食,巢门不封闭,预示24小时内天气良好;泥鳅上下窜动、燕子低飞将下雨;在沿海,如果海鸥和其它鸟类一早飞出深入海洋,则预示傍晚没有强风;若鸟类在弱风中徘徊岸边,或飞向海洋不远处,便是风力即将加大的预兆;当鸟类大群从海上飞回海岸,生活近岸水域的小虾纷纷靠岸,鱼和水母成群地游向深海,则预示风暴将来临。动物在气象变化前产生的异常行为为我们开阔了眼界。受到了很多启示,并开展了一些仿生学的研究。暴风雨来临前,有一种次声波(每秒振荡813次)比风浪传播快,这种次声波人耳听不到,而水母可较人类早听到。人们根据海蜇柄上神经细胞可感觉听到次声波的原理而设计了“水母耳”风暴仪,它由喇叭共振器、压电变化器四部分组成,按装在舰船前甲板上,可提前15小时精确地预报风暴。,41,(5)地震预报的“参与者”,地震是自然界一大灾害,时间短危害大,是水、火、风、虫灾等所不及的。全世界每年有大大小小地震500万次,严重的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我国处于太平洋西岸的亚洲大陆,是个多地震的国家。在抗震救灾中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地震前动物异常反应便是其中的一方面。经调查,震前有异常反应的动物有60多种,根据这些动物的反应状况还编了许多谚语,现举云南省一例:震前动物有前兆,人民战争要打好。牛羊骡马不进圈,老鼠搬家往外逃。鸡飞上树猪拱圈,鸭不下水狗狂叫。麻蛇冬眠早出洞,鸽子惊飞不回巢。兔子竖耳蹦又撞,鱼儿惊惶水面跳。家家户户都观察,综合异常作预报。,42,5、社会效益,爱护动物是文明社会的标志之一。对动物具有爱心的人,也具有社会责任感。动物保护反映了人类的精神面貌和社会秩序。保护动物实际上就是保留人类向动物学习的机会。人类应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动物是人类的职责。,一个社会的文明水平决定于人们对待生命态度以及生命被尊重的程度。-范.威芬,一个国家的伟大可视其如何对待动物加以衡量。-圣雄.甘地,43,五、影响动物保护的因素,动物保护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人们的传统观念、宗教、文化习俗及心理因素等。,44,1.传统观念,观念差异是影响动物保护的重要因素。经济基础以及生活习俗往往决定了人们对动物保护的观念。欧洲国家对动事都作了明确的法律规定。运输时要提供给动物舒适的环境;屠宰时要尽量减少动物的痛苦,采取电击法等快速处死。在当今中国,多数商贩在运输猪、禽等动物时;根本不具备这种观念,常将动物尽量挤压在某个特定空间,以便充分利用运输工具,提高商业利润。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也许就没有想过这个问题,缺乏动物保护的观念。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动物保护观念也在悄悄地变化。古代的王公首领举行重要的政治聚会时,往往要向上苍奉献牺牲,或有“杀白马,歃血为盟”之类 的壮举。现代政治家集会时,不管会议如何隆重,不再有大考虑仿效。,45,2.宗教,宗教信仰对动物保护的影响不可低估。佛教反对杀生,许多佛教的庙宇庵堂设有放生池,把捕捉的动物“放生”。乌鳢俗称黑鱼,是一种流行的放生对象。它是一种肉食性鱼,并不珍稀。在这里,宗教决定了动物保护的对象。猫的命运在历史上与宗教密不可分。古代埃及人奉猫为神灵,认为它是陪伴上帝的神圣动物,法老死亡时,猫也陪葬,牛并且与法老一样,被做成木乃伊。我们至今仍可看到珍藏在博物馆里的出土的猫木乃伊,其形态华贵,庄严不可侵犯。可是到了中世纪,猫的地位一落千丈,英国等笃信宗教的市民相信猫会带来灾难和不幸,纷纷捕猫,悬挂街头,处死示众,认为以此可以驱邪避妖,猫的命运因此十分悲惨。其实,猫并没有根本的变化,变化的是人们的宗教信仰。,46,3.文化习俗,民族的文化传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对动物保护的态度。同样的动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牛在西班牙被作为斗牛士搏杀的对象,斗牛表演已成为西班牙的国粹。斗牛士手执利剑,在斗牛场与狂暴的雄牛周旋,不幸者被牛触死触伤,胜利者力刃顽牛,牛中剑倒地,血流如注,斗牛士博得万众喝彩,整个过程惊心动魄,危险而又残忍,但西班牙人并无异议,相反,成功的斗牛士的地位犹如民族英雄。斗牛士安东尼哥奥在20世纪80年代退休,一生出场1000次,刺杀公牛 2000头,在西班牙无人不晓,有关斗牛的音乐、舞蹈、文学作品等不可胜数,斗牛已成一种文化;要西班牙人取缔斗牛可即使是动物保护的激进团体,也无能为力。另一方面,生活在印度的天多印度教信徒视牛为神,汽车在马路上与牛相遇 时要避让,为牛让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的国家里,如果有谁指望举办西班牙斗牛表演来吸引观众牟利,一定会被认为头脑发热,就像要在西班牙废止斗牛表演一样不可思议.狗肉被汉族、朝鲜族视为美味和补品,而且由来已久。华南沿海一带民间的传统菜肴有道名叫“龙虎斗”是将蛇和猫共同烹调而成。面对狗肉和“龙虎斗”多数西方犬都难以认同,很难理解“龙虎斗”的文化内涵,也无法产生刘邦饱啖狗肉后举杯高唱大风歌的联想。在他们眼中,犬、猫应该是“家庭成员”怎么想到要吃它们的肉?,47,4.心理因素,动物保护与人的心理因素有一定关系,某人偏爱某种动物,憎恨某种动物或害怕某种动物,在生活中并不罕见。偏爱某种动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真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生肖,属兔的对兔偏爱,属虎的对虎有特殊感情。最典型的可能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笔下的“永某氏之鼠的故事。湖南永州(今零陵县)某人是子年所生,他认为鼠是子年之神因爱鼠,不畜猫犬”尽管群鼠闹翻了天,某氏“终不厌”。这个寓言式的故事虽然不是严肃的科学研究,但所揭示的心理因素;同样气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现代人的动物保护观念。,48,人与动物的和谐,49,思考题:,1.动物保护的含义是什么?2.动物保护的意义是什么?3.请设计5条热爱动物的标语。4.设计一份调查问卷,测试人们动物保护意识。,50,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10月4日为世界动物日12月29日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2月2日为国际湿地日 3月12日为中国植树节3月22日为世界水日3月23日世界气象日4月22日为世界地球日5月31日世界无烟日 6月11日为中国人口日 6月17日世界荒漠化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7月11日世界人口日 9月16日为国际保护臭氧层日,

    注意事项

    本文(《动物保护学》PPT课件.ppt)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