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剑桥学派》PPT课件.ppt

    • 资源ID:5472068       资源大小:247.99KB        全文页数:45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剑桥学派》PPT课件.ppt

    第二章,新剑桥学派,第一节,新剑桥学派的理论渊源,一、新剑桥学派的形成,形成背景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发表后,追随者对若干理论观点的理解和一些现实问题的看法发生了分歧,并展开了激烈的论战。结果,属于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学家分裂成尖锐对立的两个流派。一个是试图把凯恩斯理论和新古典理论调和起来的美国的新古典综合派;另一个是强调凯恩斯与新古典理论对立,以凯恩斯经济学“正宗”的继承者自居,并决心将“凯恩斯革命”进行到底英国新剑桥学派。新剑桥学派就是在与新古典综合派的论战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二、两个剑桥之争,1953年,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琼罗宾逊发表了生产函数和资本理论一文,拉开了抨击新古典综合派的序幕。论战始于资本测量问题,逐步波及到价值、收人分配、经济增长,最后扩展到包括分析方法、动态和静态、宏观和微观、意识形态、经济理论与实践等全方位地对新古典综合派的批评。这场论战持续时间长,涉及问题广、参与人员多,并在60、70年代达到顶峰。由于挑战者一方,琼罗宾逊等一批经济学家均在英国剑桥大学任教;而应战者一方,萨缪尔森等经济学家均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市附近的麻省理工学院任教。所以这场论战被西方经济史学界称之为“两个剑桥之争”。“两个剑桥之争”的爆发起因于对凯恩斯通论中若干观点的理解和现实问题看法上的分歧。,关于分析方法。新古典综合派主张用马歇尔和瓦尔拉斯的均衡分析方法补充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均衡分析法和边际分析法是其基本方法。而新剑桥学派坚持的是历史分析法,并强调阶级分析的方法。在基本经济理论方面的争论。新古典综合派认为是收入-支出理论。而新剑桥学派认为社会财富和收入分配的不平均和不合理,以及由此推断出的资本主义不必进行革命就可以和平地过渡到没有食利者阶层的社会哲学才是凯恩斯思想的精髓。,二、两个剑桥之争,在政策主张上的论战。新古典综合派和新剑桥学派都主张国家干预经济,但是具体政策观点不同。新古典综合派主张实行以刺激总需求,实现充分就业和经济稳定增长为目标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还主张利用收入政策和人力资本政策以摆脱“滞涨”。新剑桥学派则主张以收入分配政策为中心,实行以消除收入分配不平等和消灭食利者阶层为目标的税收政策和一系列社会政策。,二、两个剑桥之争,1956年琼罗宾逊出版了资本积累论一书,她的剑桥大学同仁卡尔多发表了可供选择的收人分配理论一文。这两个文献既是对自己理论观点的概述,也是一个学派新剑桥学派或新李嘉图主义或凯恩斯左派的诞生标志。,二、两个剑桥之争,三、新剑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和著作,琼罗宾逊(John Robinson 1903-1983年),英国著名经济学家,英国皇家学院院士、剑桥大学名誉教授。早年曾是凯恩斯的学生和同事,曾长期在剑桥大学任教。1933年发表不完全竞争经济学,因大胆突破传统经济学关于资本主义经济是完全竞争经济的观点而声名大燥,成为一流经济学家。,尼古拉斯卡尔多(Niclohas Kaldor 1908-)匈牙利裔英国经济学家,英国学术院院士,剑桥大学教授。卡尔多作为新剑桥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在收入分配、福利、经济增长等理论领域都有重要贡献。1950年,卡尔多发表了几种不同的分配理论一文,力图把经济增长理论与收入分配理论结合起来,并提出自己的增长模型,在新剑桥学派理论以及经济增长理论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三、新剑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和著作,皮埃罗斯拉法(Piero Sraffa 1883-1983年)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原籍意大利。早年在都灵大学学习,曾卷入当时的社会主义思潮中。1921斯拉法首次访问英国并与凯恩斯见面。后来斯拉法关于货币问题的论文就在凯恩斯主编的经济学杂志上发表,斯拉法还将凯恩斯的货币改革论翻译介绍到意大利。1927年,应凯恩斯之邀,斯拉法移居英国,担任剑桥大学教授,一直到去世。1926年发表在英国经济学杂志的竞争条件下的收益规律一文,这篇论文的问世使他闻名于世。1960年出版用商品生产商品:经济理论批判诸论。该书的出版给西方经济学界以强烈震动,有学者用“斯拉法革命”来形容。,三、新剑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和著作,帕西内蒂(T.Pasinetti 1930-)意大利籍经济学家,曾在剑桥大学任教,主要著作有增长和收入分配、结构变化和经济增长等。帕西内蒂的主要贡献被认为是在卡尔多理论的基础上,对收入分配问题作了进一步的理论分析,丰富了新剑桥学派的经济增长理论。,三、新剑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和著作,四、新剑桥学派的理论渊源,新剑桥学派的重要的理论渊源之一是卡莱茨基的经济思想。米哈尔卡莱茨基(Kalecki.Michal.;18991970年)是波兰著名经济学家,他在30年代发表的一批论文中,利用马克思经济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早于凯恩斯独立提出了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并深刻地论述了有效需求原理。新剑桥学派的主要思想来源还有凯恩斯的通论。例如,他们坚持凯恩斯的有效需求原理和投资储蓄分析,强调投资支出对经济活动水平的作用和“不确定性”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影响等。对新剑桥学派有影响的,还有长期在剑桥大学工作的意大利经济学家斯拉法。斯拉法在1960年出版的用商品生产商品的一书,为新剑桥学派提供了微观经济理论基础,新剑桥学派对斯拉法的这本著作极为推崇,宣称要通过斯拉法的理论体系回到李嘉图古典经济学的传统,重建政治经济学。所以,这个学派有时又有新李嘉图主义之称。,第二节,方法论和理论前提,一、方法论,坚决抛弃均衡概念,树立历史的时间观念。新古典综合派主张,凯恩斯在分析经济问题时运用的重要分析方法是均衡分析法,也就是把现实世界当作一个理性世界来看待。然而,新剑桥学派坚决反对均衡分析方法。认为,凯恩斯革命就在于从均衡概念转变为历史概念,从理性选择原理转变为根据推测或习惯作出决策。因此,所强调的应当是不均衡状态,而不是均衡状态的建立。,强调社会制度和阶级分析的方法。如,卡莱茨基认为资本主义经济不是“和谐”的,而是“对抗”的王国。他把资本主义经济活动的参与者分为几个阶级:一、整个社会划分为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二、资本家阶级又可分为产业资本家和金融资本家。卡莱茨基认为,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的对立关系到国民收入的分配等,而资本家阶级内部的对立关系则影响到资本主义的竞争方式等。新剑桥学派认为,凯恩斯主义作为一种宏观的经济理论,所缺乏的是价值论和分配论,因此,要使宏观经济基础学具有微观经济学基础,那就应该研究价值理论和分配理论。在分配方面,关键在于收入分配的相对份额是如何决定的,以及它们是如何变动的,其变动应该随着经济增长率的变动而定。,一、方法论,“她是个马克思的赞美者和评论家,却从不是个马克思主义者。她赞同共产主义者的社会实验,特别是在中国和北朝鲜的实验,但她却不是个共产主义者。”-玛乔里.谢泼德.特纳:琼.罗宾逊与两个剑桥之争,萨伊定律 新古典综合派认为凯恩斯的理论是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使资本主义的经济达到充分就业之后,新古典的经济理论就可以继续适用。罗宾逊是否定凯恩斯这一看法的。她认为这是凯恩斯“考虑不充分的、完全与他的主要论点相反的意见”。,二、理论前提,投资和储蓄的关系 新古典学派就持有这种正统观念。他们认为,在任何时候,储蓄额总是一定的,只要通过利息率的调节,储蓄总是可以全部转化为投资的,所以,投资是由储蓄决定的。凯恩斯的观点就恰恰与此相反。凯恩斯认为,投资和储蓄是由不同的人进行的。投资是由企业家、公司决定的,而储蓄是由居民行为决定的。新剑桥学派认为,在新古典综合派看来,只要根据居民储蓄倾向算出充分就业时所能达到的国民收入中的储蓄量,然后通过政府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安排足够的投资来吸收这笔储蓄,经济就可以实现充分就业均衡了,这种观点实际上抛弃了凯恩斯“投资支配储蓄”的基本观点。,二、理论前提,第三节,价值论与分配论,新剑桥学派认为凯恩斯宏观经济分析的不足是缺少提供微观经济基础没有考虑价值论与分配论。在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中没有商品价值理论,而且凯恩斯也没有否定新古典学派的以边际效用理论为基础的商品价值理论。所以新剑桥学派认为凯恩斯本人并没有将凯恩斯革命进行到底。可新古典综合派竟然用移花接木似的方法将新古典学派的微观生产函数分析和市场均衡分析移植到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中,并说这是对凯恩斯经济理论的发展。这是断然不能接受的。新剑桥学派认为要为凯恩斯宏观经济分析提供微观基础,就是要重视凯恩斯所不重视的价值和分配的研究。而要建立价值论,就是要彻底否定新古典经济学的边际效用的主观分析方法,不能把价值视为“主观”的概念,而要使价值具有客观物质基础。价格应由生产条件来决定,而不是由消费者起主要作用的边际效用决定的。新剑桥学派认为斯拉法在1960年出版的用商品生产商品一书中对李嘉图马克思的价值论作出了重大发展,解决了确定利润率的难题,并据此建立了工资和利润之间的分配关系,这就为新剑桥学派的收入分配理论提供了一个价值理论的基础。,新剑桥学派的理论核心:收入分配理论,一、价值论,李嘉图坚持劳动价值论,这是他的功绩,但是由于他不了解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内在联系,未把交换价值看作价值的表现形态,于是他企图寻找一个价值不变的商品作为衡量其他商品价值的标准,即要寻求一个不变的价值尺度。由于李嘉图混淆了价值和生产价格的区别,在分析工资变动时发现,如果工资、利润分割比例发生变动,就会引起商品价值的变动。实际上,他所说的由分割比例变动而引起变动的是商品的生产价格,而不是价值。所以,他穷其毕生精力,也没有任何结果。新剑桥学派自认为他们的价值理论发展了李嘉图的价值理论,即是以解决李嘉图所谓“不变价值尺度”的难题为突破口而建立起来的。斯拉法用自己编制出的一套价值理论体系来解决这个难题,在此过程中,他提出了标准商品概念。,一、价值论,斯拉法认为:商品价格的形成与利润有关,但在求出利润率之前,价格是不能决定的。在确定利润率的问题时,斯拉法认为由于商品是多种多样的,所以商品的价格会发生变动。因此,要解决利润率的确定问题,必须找出一种“不变的价值尺度”。于是,斯拉法建立了一套标准合成商品体系,他从实际经济体系中,抽象出一个约简体系,称之为标准合成商品体系,简称为标准体系。这种体系中的混合物称为标准商品,这个标准商品的价值R(斯拉法认为R为每一种商品产出的剩余额对投入的生产资料的比例)就不会因收入分配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斯拉法认为:标准商品就是李嘉图苦苦寻找的能测量一切商品价值的不变价值尺度。,一、价值论,斯拉法的标准商品体系如下:90吨铁120吨煤60夸特小麦3/16劳动180吨铁 30吨铁75吨煤90夸特小麦3/16劳动270吨煤 30吨铁30吨煤150夸特小麦6/16劳动360夸特小麦 总计:150吨铁225吨煤300夸特小麦12/16劳动 在这个经济体系中,所产出的三种商品的比例为,180:270:360,恰好与投入的三种生产资料的比例,150:225:300相等,即均为1吨铁:1又1/2吨煤:2夸特小麦。这就是标准合成商品的构成比例。构成这合成商品(标准商品)的一组方程,就是标准商品体系。在这一体系中,铁的剩余产品为30吨,即18015030,铁的R即为30/15020。同理,煤的R为270225/22520;小麦的R为360300/30020。这个R的数值不会因工资、利润之间的分割比例而有所不同。这样,李嘉图所寻求的“不变价值尺度”这个难题便被认为由斯拉法所建立的标准商品体系解决了。,一、价值论,维持生存的生产:两个生产部门:280夸特小麦+12吨铁400夸特小麦 120夸特小麦+8吨铁20吨铁K个生产部门:AaPa+BaPb+KaPk=APa AbPa+BbPb+KbPk=BPb AkPa+BkPb+KkPk=KPk,一、价值论,资本家阶级占有剩余的生产:(AaPa+BaPb+KaPk)(1+r)=APa(AbPa+BbPb+KbPk)(1+r)=BPb(AkPa+BkPb+KkPk)(1+r)=KPk资本家和工人共同占有剩余的生产:(AaPa+BaPb+KaPk)(1+r)+Law=APa(AbPa+BbPb+KbPk)(1+r)+Lbw=BPb(AkPa+BkPb+KkPk)(1+r)+Lkw=KPk,一、价值论,用总产品中扣除各个生产部门耗费的生产资料后余留下的产品构成国民收入,并令其等于1,形成一个国民收入方程:A-(Aa+Ab+Ak)Pa+B(Ba+Bb+Bk)Pb+K(Ka+Kb+Kk)Pk=1 同时规定社会年劳动投入量等于1,即 La+Lb+Lk=1,表示年国民收入是由社会年劳动投入量生产的。这个模型共有(K+1)个独立方程和(K+2)个未知数(K个价格,以及工资和利润)。因国民收入可分解为利润和工资,故只要工资(或利润率)已知,根据上述方程便可以解出K个商品的价格和利润率(或工资)。,二、分配论,在斯拉法的价值论中,国民收入就是“纯产品”,即劳动在生产过程中新创造的价值,因此,国民收入的分配就是社会成员对这部分纯产品的分配。为了突出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收入分配结构,假定社会中只存在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纯产品只能在这两个阶级之间进行分配,即只划分为利润和工资两部分。工资纯产品利润 利润纯产品工资 对上式变形可得 利润纯产品(1工资/纯产品)等式两边同时除以生产资料,可得:利润/生产资料纯产品/生产资料(1工资/纯产品)如果用r表示利润率,R表示全部纯产品对生产资料的比率,W为工资在纯产品中所占份额,代入上式,便可得到斯拉法的分配关系公式:rR(1-W)这一关系式表明,如果工资是由国民收入支付的,则工资和利润之间存在着一种线形关系,且二者呈反方向变动。,二、分配论,上述公式称为新剑桥学派分配理论的基础,由此得出分配理论的内容:收入相对份额的大小,在一定的收入水平条件下取决于利润率水平,而利润率水平是与生产一定的物质技术条件联系在一起的。收入分配具有客观的、物质的基础,它不仅和历史上形成的财产占有制度有关,而且和劳工市场的历史条件有关。,新剑桥学派对斯拉法体系的阐发,在研究思路上,禀承自重农学派魁奈以来,并为李嘉图和马克思继承和发展的分析路径,把资本主义生产视为一个循环往复的再生产过程,批评主流经济学把生产看作从要素使用到消费者偏好满足结束的“单行道”。在价值和国民收入本源上,恢复了客观价值理论,摒弃把其归结为主观因素的效用论、以及把主客观因素混合起来的供求论。在工资与利润的关系上,恢复古典经济学关于二者存在此消彼长对立关系,抛弃了主流经济学坚持的工资和利润互不相干、各自由其边际生产力确定的观点。在增长理论中进一步论证,从长期来看分配向利润倾斜,而不利于工资。,第四节,经济增长理论,新剑桥学派的经济增长理论,与其他学派的经济增长理论最大区别在于,将经济增长同收入分配问题的研究相结合。一方面阐述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收入分配变化的趋势;另一方面说明可以通过对收入分配比例的调整去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一、卡尔多的经济增长模型,经济增长速度与收人分配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性。一方面社会每个阶层都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且存在相对于稳定的储蓄倾向,这样国民收入中利润与工资份额就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的储蓄水平,从而支配资本积累率和经济增长速度。另一方面经济发展要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必须有一定的资本积累率作保证,从而也要有相应的收入分配比例关系。所以资本积累率、经济增长速度也就成为影响收入分配的主要因素。,一、卡尔多的经济增长模型,上述方程组中,Y表示国民收入,W为工资总额,P为利润总额,S为储蓄总额,SW为工资总额中储蓄所占比例(工资所有者的储蓄倾向),SP为利润总额中储蓄所占比例(利润所有者的储蓄倾向),I为投资总额。当SW和SP既定时,资本积累率I/Y直接影响利润在国民收入中的份额P/Y。,一、卡尔多的经济增长模型,经济均衡增长的条件:SPSW决定经济增长率的各种因素:,通过改变利润和工资在国民收入中的份额,从而改变全社会的储蓄率sS/Y,则对于任何给定的Gn和V,都可以实现充分就业的稳定增长。,根据琼罗宾逊的收入分配模型,在利润全部用于投资的假定下,如果存在资本存量K,则资本积累率 而资本利润率,二、琼罗宾逊的经济增长理论,即若用表示资本家的储蓄率,即储蓄量占利润总量的比例,考虑到资本家的储蓄行为,则投资、储蓄和利润的三者关系是,二、琼罗宾逊的经济增长理论,得,上式说明(1)在技术不改变资本和劳动在产品价值构成中的比例,资本积累率等于经济增长率;(2)在资本家储蓄倾向既定时,资本利润率的变动与经济增长率呈同方向变动。,二、琼罗宾逊的经济增长理论,第五节,“停滞膨胀”的理论,一、卡尔多的理论,卡尔多把世界经济分为三级部门。第一级是为工业提供基本供应如食物、燃料和基本原料的部门,称为初级部门;第二级是将原料加工为成品以供投资和消费之用的部门;第三级是指提供辅助其他部门的服务性部门。卡尔多认为通货膨胀发生的根源与前两个部门有关。这是由两个部门产品的市场性质决定的。,一、卡尔多的理论,价格机制在初级产品市场上起着调节作用,但是在工业品市场上,价格不是由市场决定的,而是由具有高度垄断地位的大公司大集团来控制的,一般由成本加垄断利润来决定。这样的产品价格是被“管理”的。这种价格决定方式的不同必然引起初级产品生产部门和制造品生产部门之间增长的比例失调。,一、卡尔多的理论,当初级产品部门价格下跌时,最初会引起制成品部门成本和价格下降,需求扩大,但最终不足以弥补因初级产品价格下降而造成的初级产品部门的需求萎缩,从而造成经济衰退。30年代大危机由这种原因造成。当初级产品部门价格上涨时,最初会引起初级产品部门的收入和需求增加,对扩大总需求有一定作用;但它同时会引起价格上涨,当工会要求提高工资以弥补物价上涨损失时,这导致工资-物价的轮番上涨,造成通胀。这种通胀不会扩大需求,反会因成本增加缩小需求;这时政府又采取紧缩性政策来治理通胀,使需求进一步萎缩,失业增加,最终形成滞涨局面。通胀造成低收入家庭收入下降,刺激劳动供给增加,进一步加剧了失业。1970年代的滞涨由这种原因引发。,二、琼罗宾逊的滞胀理论,琼罗宾逊除了与卡尔多一样,除了区分各类型的市场,分析控制价格的原因去研究滞胀问题外,还从两个方面去分析滞胀。一方面,着重从货币和资本主义经济的“不确定性”去认识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另一方面,琼罗宾逊依据波兰经济学家卡莱茨基的理论,从“政治方面的商业循环”存在与发展状况,分析滞胀的产生。,第六节,经济政策主张,重点:收入分配政策,通过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实施一系列社会经济政策,改变现行的分配制度和收入分配不合理的格局。,简要评价,通过斯拉法体系的变革,解决了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内在逻辑矛盾,为复兴古典经济学做出了贡献作为当时唯一能与新古典综合派抗衡的经济学流派,揭示出后凯恩斯主义主流经济学的一些内在矛盾,推进了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其政策主张对战后西方“福利国家”的形成发挥了一定影响,但也应为“福利病”负有一定责任1980年代以后,随着其主要代表人物的去世,该流派的影响也日趋下降,

    注意事项

    本文(《剑桥学派》PPT课件.ppt)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