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光弹性贴片法》PPT课件.ppt

    • 资源ID:5466004       资源大小:534.50KB        全文页数:24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光弹性贴片法》PPT课件.ppt

    1,第13章 光弹性贴片法,第2部 光弹性测量方法,在构件表面粘贴一层光弹性贴片,当构件受力变形时,随构建表面一起变形的贴片就将产生人工双折射效应,用反射式光弹仪观察贴片,就可以得到等差线和等倾线。这里的等差线表示等主应变差;等倾线表示主应变方向。利用等差线和等倾线,通过辅助计算或实验即可求出构件表面各点的应变状态。,2,本章内容:,学习要求:,(完成本章教学,计划使用2学时),了解反射光弹性仪;掌握光弹性贴片法基本原理,和非边界点的应变分离方法;熟悉贴片材料的制作与粘贴工艺,贴片材料应变条纹值的标定方法,影响贴片法试验结果的主要因素等。,13-1 反射光弹仪;13-2 光弹性贴片法基本原理;13-3 非边界点的主应变分离方法;13-4 贴片材料的制作与粘接;12-5 贴片材料应变条纹值的标定;13-6 影响试验结果的主要因素,3,13-1 反射光弹仪,图13-1 国产441型反射式光弹仪,贴片法实验仪器主要有两种:1.反射式光弹仪,用于现场大面积的光弹性贴片测量;2.反射式偏光显微镜,用与分析很小的局部区域。图13-1所示为国产441型反射式光弹仪照片。镜片视场为120mm,起偏镜与检偏镜可同步旋转测量等倾线(主应变方向),检偏镜可单独旋转。带有调节方向的倾斜装置。光源:白光灯、汞灯。,4,反射光弹仪包括两部分:1.支撑部分 为一个可灵活调节高度和方位的三角支架;2.观测部分 光路组成见图13-2,可调节成V型或正交型光路进行观测。,5,13-2 光弹性贴片法基本原理,光弹性贴片C牢固粘贴在构件表面S上。构件表面S与贴片C都处于平面应力状态,拥有相同的变形,即,(13-1),用反射光弹仪可测出贴片C的等差线条纹级次n。根据应力-光学定律,并考虑光线是两次通过切片,贴片的主应力差为,(13-2),由虎克定律,,(13-3),6,则贴片的主应变差为,(13-4),贴片材料的应变条纹值。,由式(13-1)、(13-3),构件表面的主应变差和主应力差分别为,(13-5),(13-6),测得贴片等差线条纹级次n,就可确定构件表面的主应变差和主应力差。而构件的主应变或主应力方向可由等倾线参数确定。,7,当贴片与构件表面的自由边界(孔边、外沿等)一致时,垂直于自由边的主应力为零,由式(13-6),得平行于边界方向的主应力为,(13-7),而边界点的主应变可直接由上式与虎克定律求得,或,(13-8),(13-8),构件表面的边界应力与应变:,8,13-3 非边界点的主应变分离方法,1一次正射一次斜射法,分离构件表面非边界点的主应变的一般方法是一次正射和一次斜射(图13-4)。由正射得到主应变差,(13-9),采用垂直于某一主应变方向平面内的斜射。若斜射方向在2所在的yz平面内,与贴片法向(z轴方向)成角,此时测得的条纹级次为n,则得次主应变差,(13-10),9,由应变圆或应变分析公式知,zC贴片的法向应变。由于贴片处于平面应力状态,由广义虎克定律,有,将式(13-11)和(13-12)代入式(13-10),得,(13-11),(13-12),(13-13),联立(13-9)和(13-13)可解得,(13-14),10,求得构件主应变后,再利用虎克定律求构件表面的主应力1S和2S。,(13-15),若考虑光线射入贴片时折射率的变化,需要对入射角进行修正,设贴片的折射率为m,光线经反射镜的入射角为,因空气折射利率为1,由折射定律,实际入射角为,11,2.条带法,条带法是利用一组平行的、等间距的带状贴片代替前述的连续贴片,带的高度h与连续贴片的厚度相等,带宽b则远小于带高。显然,这些贴片只能传递条带长度方向的应变,而对于宽度方向的应变和剪应变不敏感(构件表面沿带宽方向的应变只对条带粘贴面局部有影响,而沿带高的大部分区域不受影响),带宽方向应变是由泊松效应引起的。故根据条带得到的等差线条纹级次就可确定条带长度方向的应变,由式(13-8)得,(13-16),但若使用条带标定应变条纹值f,为简单计,可将上述关系简化为,12,采用三个不同方向的条带组对被测部位进行三次观测。如这三个方向分别为x轴、y轴和与x轴成45的斜方向,根据(13-16)式及任意方向的应变公式,(1)沿三个不同方向的条带贴片法,分离构件表面应力的三种方法:,可得,(13-17),nx、ny、n45三组条带贴片的等差线级次。,13,(2)一次连续贴片及一次沿坐标轴的条带贴片法,采用一次连续贴片和一次条带贴片(如沿x方向),得到连续贴片时的等差线级次n、主应变方向和条带贴片时的等差线级次nx。根据连续贴片的实验结果,利用(13-1)式,并由应变分析得,(13-18),根据条带贴片的实验结果,由(13-16)式,得,(13-19),式(13-18)和(13-19)联立求解,即可确定构建表面应变状态。这种方法只需两次试验,而且可以直接把连续贴片切割加工成条带,避免第二次贴片。,14,(3)一次连续贴片及一次沿主方向的条带贴片法,采用一次连续贴片和一次沿主应变方向的条带贴片观测,求对称截面或单独点的应变分量。由于条带方向与主应变方向平行,故有,(13-20),由此即可求解两个主应变。这里n-连续贴片的条纹级次,n-沿主方向条带贴片的条纹级次,15,例 图13-7所示为对径受压圆环在连续贴片与沿坐标轴条带贴片时的等差 线图。,16,13-4 贴片材料的制作与粘接,1.贴片材料的制作,贴片材料一般应满足下述要求:(1)应变光学灵敏度高,这对变形小的金属结构物表面应变测量尤为重要;(2)应力-应变和应变-光学比例极限高,可测较大变形;(3)弹性模量低,不具明显的加强作用;(4)初应力小、蠕变小、加工性能好。目前,贴片材料采用环氧树脂和聚碳酸酯。关于环氧树脂材料贴片的制作,环氧树脂采用#618,增塑剂一般选用邻苯二甲酸二丁脂,固化剂选用三乙烯四胺。原材料的重量配比为,#618环氧树脂:邻苯二甲酸二丁脂:三乙烯四胺=100:5:11,它为室温固化材料,固化速度较慢,便于操作,适合做曲面贴片。,17,制作方法:贴片材料使用敞模进行浇注。,图13-8 浇注贴片用的敞模,制作步骤:预先调好敞模水平待用。再按配比将环氧树脂与增塑剂混合均匀,并加热到80100除去气泡;然后冷却,至4045时加入固化剂并搅拌均匀;最后浇入预热到50敞模,在室温下自然固化。23h后,材料成半固化胶凝状,覆一层薄膜,谨慎将薄膜与贴片一同托起,轻覆在预先涂有薄薄一层油脂的欲测结构物表面;然后将薄膜揭下,用吹风机略加温度,注意要均匀,以免引起初应力,使贴片与预测表面吻合即可停止吹风,然后裁去多于边缘部分;在室温下24h左右,贴片就可完全固化,取下曲面贴片,用丙酮清去表面油脂即成。这样制作的贴片形状与欲测表面吻合,且初应力小。,18,2.贴片的粘贴工艺,粘接剂的要求:粘接强度高、能在室温下固化、粘接应力小。常用与贴片配方相同的环氧树脂作粘接剂,如需增强反光性,可加入1520%的铝粉。粘接前用砂纸打光被测表面或作喷砂处理,并用丙酮清洗干净,而后均匀涂一层粘接剂,放上贴片,加压挤出多余粘接剂和气泡,使胶层尽量薄,固化后即可进行试验。注意:贴片时的温度应尽可能与试验温度接近,以免由温差导致温度应力。,19,13-5 贴片材料应变条纹值的标定,贴片材料的应变条纹值f可由应力条纹值f、材料弹性常数EC、C算出,但一般还是通过标定试验来确定。标定试验可在悬臂梁或单向拉伸试样上进行。,1.用悬臂梁标定,用金属板条制成悬臂梁,在距梁的自由端L处贴一段光弹性贴片。在自由端用螺旋测微计使其产生一挠度y0。梁表面处于单向应力状态,L处的纵向和横向理论应变为,(13-21),(13-22),则主应变差为,用反射光弹仪测得l处等差线的条纹级次n。由于弯曲时贴片的应变沿其厚度线性变化,测得的n为贴片厚度方向条纹的平均值,所以,由测量结果计算梁表面主应变差时需要将应变差除以修正系数C2(见13-6),即,20,(13-23),由式(13-22)和(13-23),得材料的应变条纹值,(13-24),将厚度为hC的贴片材料制成拉伸试样,并沿轴向粘贴应变计。在透射式光弹性仪的光场中加载并测取应变读数1C和等差线级次n,则材料的应变条纹值为,2.用拉伸试样标定,(13-25),21,13-6 影响试验结果的主要因素,1.增强效应,光弹性贴片对于低弹模构件、薄壁构件有明显增强作用,对弯曲构件法向还有应力分布梯度的影响。因此对实验结果应考虑修正。,从无贴片和有贴片平面应力构件中分别取单元体如图,设无贴片构件的主应变差为,(1)平面应力问题,由单元体侧面上内力相等的条件,和平面应力应变关系,可导出,(13-26),(13-27),由于hCEC,C1接近于1,不需要修正。但对非金属或很薄的构件就必须考虑修正。,22,对于弯曲问题,除考虑贴片承担部分内力外,还要考虑贴片应变沿厚度的线性分布,由此产生的中性层位置变化的影响见图。由此导出增强效应修正关系为,(2)弯曲问题,(13-28),(13-29),其中:,与平面应力情况类似,对一般金属ESEC,hs hc,接近于0,C2接近于1,不需要修正;而对非金属或很薄的构件必须考虑修正。,23,图13-12 各种材料构件的修正系数曲线,对于贴片为环氧树脂,与之对应的各种薄壁构件材料的修正系数C1、C2与hc/hs的关系曲线如图13-12所示。,24,粘贴在构件表面的贴片的变形是由构件表面的粘接剪应力传递的。显然,由粘接剪应力传递到贴片中的变形,沿贴片厚度方向是变化的,特别是小面积或较厚的贴片。这样,贴片中的平均应变就会小于构件表面应变。这种影响称为“厚度效应”。传递变形的剪应力只在离周边23倍贴片厚度的边缘区域存在,而在贴片的中心区域,通常不必考虑厚度效应。,2.厚度效应,由于构件材料与贴片材料的柏松比不同,使贴片应变状态与构件表面的应变状态亦有所不同,这种泊松比不匹配的影响也是在贴片的边缘比较显著,其它区域也不必考虑。,3.泊松比不匹配的影响,

    注意事项

    本文(《光弹性贴片法》PPT课件.ppt)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