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传染病诊断标准》PPT课件.ppt

    • 资源ID:5462091       资源大小:277.50KB        全文页数:123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传染病诊断标准》PPT课件.ppt

    传染病诊断标准(卫生行业标准),兵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现行法定传染病诊断标准,诊断依据(1)流行病学史(2)临床表现(症状、体征)(3)实验室检测、检查 病例诊断(1)疑似病例(2)临床诊断病例(3)确诊病例(4)带菌者、隐性感染、病原携带,传染病网络直报信息监测与管理要求,疑似病例:医生根据病人症状、体征和一般非特异性检查(如查体、血象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线检查等),不能做出疾病准确诊断时,选择此项。临床诊断病例:医生根据病人症状、体征和一般非特异性检查(如查体、血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线检查等)做出疾病诊断时,选择此项。实验室诊断病例:如采用病原学诊断、血清学诊断等等诊断方法对某种疾病有特异性的诊断,用这些方法确诊疾病时,选择此项。病原携带者:责任报告单位的实验室或在健康体检过程中检出传染病病原,但受检者无明显症状、体征时,选择此项。,霍乱,诊断原则 依据患者的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1、流行病学史(1)生活在霍乱流行区或5d内到过霍乱流行区或发病前5d内有饮用生水或进食海(水)产品或其他不洁食物、饮料等饮食史。(2)与霍乱病人或带菌者有密切接触史或共同暴露史。2、临床表现(1)轻型病例:无腹痛腹泻,可伴有呕吐,常无发热和里急后重表现。少数病例可出现低热(多见于儿童)、腹部隐痛或饱胀感,个别病例有阵发性绞痛。,霍乱,(2)中、重型病例:腹泻次数频繁或剧烈,粪便性状为水样便,伴有呕吐,迅速出现脱水或严重脱水,循环衰竭及肌肉(特别是腓肠肌)痉挛等休克表现。(3)中毒型病例:为一较罕见类型(干性霍乱),在霍乱流行期出现无泻吐或泻吐较轻,无脱水或仅轻度脱水,但有严重中毒性循环衰竭。3、实验室检测(1)粪便、呕吐物或肛拭子细菌培养分离到O1群或/和O139群霍乱弧菌。(2)在腹泻病患者日常生活用品或家居环境中检出O1群和/或O139群霍乱弧菌;(3)粪便、呕吐物或肛拭子标本霍乱毒素基因PCR检测阳性;,霍乱,(4)粪便、呕吐物或肛拭子标本霍乱弧菌快速辅助检测试验阳性。4、病例诊断(1)带菌者:无霍乱临床表现,但符合者。(2)疑似病例: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即可诊断 具备流行病学史(2)+临床表现(1)具备临床表现(1)+实验室检测(3)具备临床表现(1)+实验室检测(4)具备临床表现(3)+实验室检测(3)具备临床表现(3)+实验室检测(4)具备临床表现(2),霍乱,(3)临床诊断病例: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即可诊断 具备临床表现中任一项并同时具备实验室检测(2)。在一起确认的霍乱暴发疫情中,暴露人群中具备临床表现中的任一项者。(4)实验室确诊病例 凡具备临床表现中的任一项并同时具备实验室检测(1)。在疫源检索中,粪便培养检出O1群和(或)O139群霍乱弧菌前后各5d内有腹泻症状者。,诊断原则 典型麻疹病例可根据临床表现结合流行病学作出诊断,轻型麻疹病例需根据血清麻疹抗体的检测结果或麻疹病毒分离阳性麻疹童养媳基因检测结果作出诊断。1、流行病学史 在出疹前6d-21d与麻疹患者有接触史。2、临床表现(1)发热 体温38。(2)全身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3)咳嗽,流涕、喷嚏等上呼吸道卡他症状,并有畏光、流泪、结膜炎症状。(4)皮疹自耳后、面部开始,自上而下向全身扩展,3d-5d内波及全身。,麻疹,麻疹,(5)起病早期(一般于病程第2d-3d)在口腔颊黏膜见到麻疹黏膜斑(koplic斑)。3、实验室诊断(1)8d-6周内未接种过麻疹减毒活疫苗而在血清中查到麻疹IgM抗体(麻疹患者出疹3d内仅70%左右患者IgM阳性,4d-8d则为100%阳性,如第1份血标本是在出疹3d内采集,检测IgM阴性,需要采集出疹后4d-28d内的第2份血标本,排除第1份标本中可能出现的假阴性)。(2)恢复期患者血清中麻疹IgG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或4倍以上升高,或急性期抗体阴性而恢复期抗体阳转。(3)从鼻咽标本或尿液中分离到麻疹病毒,或检测到麻疹病毒核酸。,麻疹,4、病例诊断(1)疑似病例 发热、体温38,全身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咳嗽,流涕、喷嚏等上呼吸道卡他症状,伴有畏光、流泪、结膜炎症状。(2)临床诊断病例 疑似病例与实验室确诊病例没有流行病联系的,疑似病例未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者、在调查前失访/死亡者、无实验室诊断结果且不能明确诊断为其他疾病者。(3)实验室确诊病例 疑似病例+实验室诊断阳性结果。,风疹,诊断原则 根据临床表现结合流行病学做出临床诊断。根据血清风疹抗体的检测或风疹病原学检测结果予以确诊。1、流行病学史 既往未患过风疹,在发病前14d21d内与确诊的风疹患者有明确接触史。2、临床表现(1)发热,一般为低热或中度发热,ld2d。(2)全身皮肤在起病ld2d内出现淡红色充血性斑丘疹。(3)耳后、枕后、颈部淋巴结肿大或结膜炎或伴有关节痛(关节炎)。3、实验室诊断,风疹,(1)咽拭子或尿液标本分离到风疹病毒,或检测到风疹病毒核酸。(2)血清风疹IgM抗体阳性(1个月内未接种过风疹减毒活疫苗)。(3)恢复期血清风疹IgG抗体或风疹血凝抑制抗体滴度较急性期升高4倍。(4)急性期抗体阴性而恢复期抗体阳转。4、诊断(1)疑似病例 符合以下任何一项者:同时符合发热,一般为低热或中度发热,ld2d及全身皮肤在起病ld2d内出现淡红色充血性斑丘疹。,风疹,同时符合全身皮肤在起病ld2d内出现淡红色充血性斑丘疹及耳后、枕后、颈部淋巴结肿大或结膜炎或伴有关节痛(关节炎)。(2)临床诊断病例 疑似病例并同时符合流行病学史。(3)实验室确诊病例 疑似病例并同时符合实验室检查中的任何一项。先天性风疹综合征1、流行病学史 患儿母亲在妊娠早期有风疹病毒感染史。,先天性风疹综合征,2、临床表现(1)低出生体重,先天性心脏病,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病,神经性耳聋。(2)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脾肿大,黄疸,精神发育迟缓,小头畸形,脑膜脑炎,X线骨质异常。3、实验室检查(1)婴儿咽拭子、鼻咽吸出物、血淋巴细胞、尿液、脑脊液或脏器活检标本分离到风疹病毒或检测到风疹病毒RNA。(2)婴儿血清风疹IgM抗体阳性。(3)婴儿风疹IgG抗体水平持续与母体抗体水平持平或更高。,先天性风疹综合征,4、病例诊断(1)疑似病例 具备低出生体重,先天性心脏病,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病,神经性耳聋和(或)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脾肿大,黄疸,精神发育迟缓,小头畸形,脑膜脑炎,X线骨质异常。(2)临床诊断病例 疑似病例并同时符合流行病学史。(3)实验室确诊病例 疑似病例并同时符合实验室检查中的任何一项。,猩红热,1、流行病学史 当地有本病发生及流行,有与猩红热病人或与扁桃体炎、咽峡炎、中耳炎、丹毒等链球菌感染病人接触史。2、临床症状(1)普通型猩红热 起病急骤,出现发热、咽峡炎、皮疹。发热第2天开始发疹,皮肤呈弥漫性充血潮红,其间有针尖大小充血性红疹,压之褪色,伴有痒感。少数病人可见有带黄白色脓头且不易破溃的皮疹。皮肤皱褶处可出现“巴氏线”。面部充血而无皮疹,同时有“口周苍白圈”。病初起时出现“草莓舌”,以舌尖及边缘处为显著。2d3d后白苔开始脱落,成为“杨莓舌”。2d5d后皮疹消退。疹退后皮肤有脱屑或脱皮。,猩红热,(2)轻型猩红热 发热、咽峡炎、皮疹均很轻,持续时间短,脱屑也轻。(3)中毒型 临床表现主要为毒血症,中毒症状明显,表现为高热、头痛、呕吐、出血性皮疹、神志不清等,而咽峡炎不重。可出现中毒性心肌炎、中毒性肝炎及感染性休克。(4)脓毒型 咽部红肿,渗出脓液,甚至发生溃疡,引起颈淋巴结炎、急性中耳炎、急性鼻窦炎等,还可引起败血症。(5)外科型及产科型 病原菌由创口或产道侵入,局部先出现皮疹,由此延及全身,但无咽炎、全身症状大多较轻。,猩红热,3 实验室诊断(1)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多,严重病人可出现中毒颗粒。(2)A群链球菌快速检测实验阳性。(3)细菌培养后镜检,为溶血性链球菌。(4)杆菌肽敏感试验阳性。(5)生化鉴定为化脓性链球菌。(6)咽拭子或其它病灶分泌物经血清学分群,鉴定为A群型溶血性链球菌。,猩红热,4、病例诊断(1)疑似病例:具备前述的猩红热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测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多,严重病人可出现中毒颗粒。(2)临床诊断病例:符合下列任一项即可诊断。疑似病例且当地有本病发生及流行,有与猩红热病人或与扁桃体炎、咽峡炎、中耳炎、丹毒等链球菌感染病人接触史。疑似病例并同时符合以下四项中的至少一项。a群链球菌快速检测实验阳性。,猩红热,b细菌培养后镜检,为溶血性链球菌。c杆菌肽敏感试验阳性。d生化鉴定为化脓性链球菌。(3)实验室确诊病例 临床诊断病例同时符合咽拭子或其它病灶分泌物经血清学分群,鉴定为A群型溶血性链球菌。,细菌性痢疾,诊断原则 根据流行病学资料和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综合分析后作出疑似诊断、临床诊断。确定诊断须依靠病原学检查。1、流行病学史 病人有不洁饮食和/或与菌痢病人接触史。潜伏期数小时 至7d,一般1d3d。2、临床症状和体征 起病急骤,畏寒、寒战伴高热,继以腹痛、腹泻和里急后重,每天排便1020次,但量不多,呈脓血便,并有中度全身中毒症状。重症患者伴有惊厥、头痛、全身肌肉酸痛,,细菌性痢疾,也可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可有左下腹压痛伴肠鸣音亢进。3、临床分型 急性普通型(典型)菌痢 起病急,畏寒、发热,可伴乏力、头痛、纳差等毒血症症状,腹泻、腹痛、里急后重,脓血便或粘液便,左下腹部压痛。急性轻型(非典型)菌痢 症状轻,可仅有腹泻、稀便。急性中毒型菌痢(a)休克型(周围循环衰竭型)感染性休克表现,如面色苍白、皮肤花斑、四肢厥冷、发绀、脉细速、血压下降等,可伴有急性呼吸窘迫症。常,细菌性痢疾,伴有腹痛、腹泻。(b)脑型(呼吸衰竭型)脑水肿甚至脑疝的表现,如烦躁不安、惊厥、嗜睡或昏迷、瞳孔改变,呼吸衰竭,可伴有ARDS,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腹痛、腹泻。(c)混合型 具有以上两型的临床表现。慢性菌痢 急性菌痢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病程超过2个月以上。3、实验室诊断(1)粪便常规检查,白细胞或脓细胞15/HPF(400倍),可 见红细胞、吞噬细胞。(2)病原学检查,粪便培养志贺菌阳性。,4、病例诊断(1)疑似病例 腹泻,有脓血便或粘液便或水样便或稀便,伴有里急 后重症状,尚未确定其它原因引起的腹泻者。(2)临床诊断病例 同时具备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粪便常规检查,白细胞或脓细胞15/HPF(400倍),可见红细胞、吞噬细胞,并排除其他原因引起之腹泻。(3)实验室确诊病例 临床诊断病例并具备病原学检查,粪便培养志贺菌阳性。,细菌性痢疾,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诊断原则 艾滋病和HIV感染是因感染HIV引起人体产生以免疫缺陷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综合征,流行病学有一定参考价值,临床表现特异性不强,需与其他病因引起的类似症状相鉴别,但有些特殊的机会性感染和肿瘤可作为诊断和临床分期的指征。HIV/AIDS的诊断原则是以实验室检测为依据,结合临床表现和参考流行病学资料综合进行。,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艾滋病病人 感染HIV后发展到艾滋病阶段的患者。HIV感染者 感染HIV后尚未发展到艾滋病阶段的患者。潜伏期 从HIV感染到出现艾滋病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时间。平均潜伏期(50%的HIV感染者进展到艾滋病期的时间)为7年8年。职业暴露史 指在从事HIV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的防治和管理等公务活动中,有过可能造成HIV的接触史。医源性感染史 有过不安全注射、穿刺或手术史,或者接受过未经HIV检测的血液、血制品、组织或器官史。窗口期 指从HIV侵入机体到血清HIV抗体转为阳性的时间,在窗口期内检测不出HIV抗体。血清阳转 在初次感染HIV后,机体血清中的HIV抗体由阴性转为阳性的过程。,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1、流行病学史(1)患有性病或有性病史。(2)有不安全性生活史(包括同性和异性性接触)。(3)有共用注射器吸毒史。(4)有医源性感染史。(5)有职业暴露史。(6)HIV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的配偶或伴侣。(7)HIV感染母亲所生子女。2、临床表现(1)HIV(+)急性HIV感染综合征(在初次感染HIV时可出现的发热、咽痛、皮疹、肌肉关节痛、淋巴结肿大、头痛、腹泻、恶心、呕吐等一组临床表现。),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2)艾滋病 a)不明原因的严重消瘦,发育或营养不良;b)肺孢子菌肺炎;c)食管、气管、支气管或肺念珠菌感染;d)播散性真菌病(组织胞浆菌病或球孢子菌病);e)反复发作的严重细菌性感染,如脑膜炎、骨或关节感染、体腔或内脏脓肿(肺炎除外);f)肺外结核病;g)播散性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h)慢性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嘴唇或皮肤)持续1个月以上;i)任何的内脏器官单纯疱疹病毒感染;,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j)巨细胞病毒感染,包括视网膜炎及其他器官的感染(新生儿期除外);k)慢性隐孢子虫病(伴腹泻);l)慢性等孢子虫病;m)有症状的HIV相关心肌病或肾病;n)卡波西肉瘤;o)脑或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p)弓形虫脑病(新生儿期除外);q)肺外隐球菌病,包括隐球菌脑膜炎;r)进行性多灶性脑白质病;s)HIV脑病。,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3、实验室检测(1)血清学检测 是机体对HIV产生抗体的检测方法,适用于HIV感染窗口期后至艾滋病患者死亡的整个病程中的抗体检测,是常用的艾滋病实验室诊断方法。由于母体抗体的干扰,该方法不适用于18个月以下的婴儿。分:HIV抗体筛查试验 结果阳性,提示HIV抗体阳,需进一步做复合或确认试验证实。HIV抗体确证试验 结果阳性,报告HIV抗体阳性。(2)病原学检测 HIV分离试验结果阳性 HIV核酸检测试验结果阳性 CD4细胞检测阳性 CD4细胞相对计数阳性,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4、病例诊断(1)HIV感染者 成人及15岁及以上青少年 符合下列一项即可诊断 a、HIV抗体确证试验阳性或血液中分离出HIV毒株;b、有急性HIV感染综合征或流行病学史,且不同时间两次HIV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阳性。15岁以下儿童 符合下列一项即可诊断 a、小于18个月龄:HIV感染母亲所生,HIV分离试验结果阳性,或不同时间的两次HIV核酸检测均为阳性(第二次检测需在出生4周后进行)。b、大于18个月龄:诊断与成人相同。,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2)艾滋病病例 符合下列一项即可诊断 成人及15岁及以上青少年 a、HIV感染和CD4细胞200/mm,b、HIV感染和至少一种成人艾滋病指征性疾病。15岁以下儿童 符合下列一项即可诊断 a、HIV感染和CD4细胞25%(11月龄),或 20%(12月龄-35月龄),或15%(36月龄-59月龄),或 200/mm(5-14岁)。b、HIV感染和至少伴有一种小儿艾滋病指征性疾病。,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原则 乙肝的诊断依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病理学及影像学检查等进行初步诊断,确诊须依据血清HBV标志和HBV DNA检测结果。诊断分类 根据临床特点和实验室检查等将乙型病毒性肝炎分为不同临床类型,包括急性乙肝,慢性乙肝,乙肝肝硬化,乙肝相关的原发性肝细胞癌。诊断 1、疑似急性乙肝病例 符合下列任何一项可诊断:,乙型病毒性肝炎,(1)近期出现无其它原因可解释的明显乏力和消化道症状,可有尿黄,眼黄和皮肤黄疸;HBsAg阳性。(2)肝脏生化检查异常,主要是血清ALT升高,或/和血清胆红素升高;HBsAg阳性。2、确诊急性乙肝 疑似急性乙肝+下列任何一项可确诊(1)有明确的证据表明6个月前HBsAg阴性。(2)抗-HBc IgM阳性1:1000以上。(3)肝组织学符合急性病毒性肝炎改变。(4)恢复期血清HBcAg阴转,抗HBc阳转。,乙型病毒性肝炎,3、疑似慢性乙肝 符合下列任何一项可确诊:(1)急性HBV感染超过6个月或发现HBsAg阳性超过6个月。HBsAg阳性持续时间不详,抗-HBc IgM阴性。(2)2 HBsAg阳性持续时间不详,抗-HBc IgM阴性。慢性肝病的体征如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肝、脾肿大等。(3)HBsAg阳性持续时间不详,抗-HBc IgM阴性。血清ALT反复或持续升高,可有血浆白蛋白降低或/和球蛋白升高,胆红素升高等。4、确诊慢性乙肝 疑似慢性乙肝+下列任何一项可确诊(1)急性HBV感染超过6个月或发现HBsAg阳性超过6个月。,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ALT反复或持续升高,可有血浆白蛋白降低或/和球蛋 白升高,胆红素升高等。血清HBcAg阳性或可检出HBV DNA并排除其他等致ALT升高的原因。(2)急性HBV感染超过6个月或发现HBsAg阳性超过6个月。肝脏病理学有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特点。血清HBcAg阳性或可检出HBV DNA并排除其他等致ALT升高的原因。(3)HBsAg阳性持续时间不详,抗-HBc IgM阴性。血清ALT反复或持续升高,可有血浆白蛋白降低或/和球蛋白升高,胆红素升高等。血清HBcAg阳性或可检出HBV DNA并排除其他等致ALT升高的原因。,乙型病毒性肝炎,(4)HBsAg阳性持续时间不详,抗-HBc IgM阴性。肝脏病理学有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特点。血清HBcAg阳性或可检出HBV DNA并排除其他等致ALT升高的原因。4、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不报告)符合下列任何一项可确诊:(1)血清HBsAg阳性史6个月以上。1年内连续随访3次或以上,血清ALT和AST均在正常范围,且无慢性肝炎的体征如肝掌、蜘蛛痣,肝、脾大等。HBsAg阳性,血清HBV DNA可检出。肝组织学检查无明显炎症、坏死和纤维化。(2)血清HBsAg阳性史6个月以上。1年内连续随访3次或以上,血清ALT和AST均在正常范围,血清HBcAg阳性,抗-HBc阳性或阴性,血清HBV DNA检测不到。肝组织学检查无明显炎症或炎症轻微。,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原则 依据流行病学资料、症状、体征和肝功能试验结果进行初步诊断,确诊丙型病毒性肝炎须依据HCV RNA检测。区分急性、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及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须根据明确的暴露时间、影像学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1、流行病学史(1)曾接受过血液、血液制品或其他人体组织、细胞成分治疗,或器官移植。(2)有血液透析史、不洁注射史,或其他消毒不严格的有创检查、治疗史,有静脉注射毒品史。(3)职业供血者,特别是接受过成分血单采回输者。(4)与HCV感染者有性接触史,或HCV感染者(母亲)所生的婴儿。,丙型病毒性肝炎,2、临床表现(1)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 病程在6个月以内,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和右季肋部疼痛或不适等。可有轻度肝肿大、部分患者可出现脾肿大;少数患者可伴低热或出现黄疽。部分患者可有关节疼痛等肝外表现。部分患者可无明显症状和体征。(2)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病程超过6个月,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和右季肋部疼痛或不适等。部分患者可有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及轻度肝、脾肿大。部分患者可无明显症状和体征。3、病例诊断,丙型病毒性肝炎,(1)疑似丙肝病例 符合下列任何一项可诊断:(a)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b)流行病学史+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有血清ALT、AST升高,部分病例可有血清胆红素升高。部分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和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亦可有ALT、AST升高。(2)临床诊断丙肝病例 符合下列任何一项可诊断:(a)血清抗-HCV阳性+流行病学史(b)血清抗-HCV阳性+临床表现,丙型病毒性肝炎,(c)血清抗-HCV阳性+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有血清ALT、AST升高,部分病例可有血清胆红素升高。部分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和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亦可有ALT、AST升高。(3)实验室确诊丙肝病例 疑似丙肝病例或临床诊断丙肝病例+血清HCV RNA阳性。(4)母婴抗-HCV被动传输 母体的IgG型抗-HCV可以通过胎盘进入到胎儿体内,因此6个月以内的婴儿抗HCV阳性并不一定代表HCV感染。应以婴儿HCV RNA阳性(出生2个月以后)作为其HCV感染的依据。,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诊断原则(1)应根据流行病学资料和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验结果做出疑似及临床诊断。(2)确诊需要脑膜炎奈瑟菌病原学检测的阳性结果。1、流行病学史(1)多在冬春季节发病,1周内有流脑病人密切接触史,(2)当地有本病发生或流行。2、临床表现(1)潜伏期:数小时10d,一般为2d3d。(2)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发热、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重症病人可有不同程 度的意识障碍和/或感染中毒性休克。皮肤、粘膜出现瘀点或瘀斑。3、临床分型 普通型:约占90%。按病情可分为上呼吸道感染期、败血症期和脑膜炎期,但不易严格区分。a、上呼吸道感染期:有发热、咽痛、鼻炎和咳嗽等上呼 吸道感染症状。部分病人有此期表现。b、败血症期:恶寒,高热,头痛,呕吐,乏力,肌肉 酸痛,神志淡漠等。约70%病人出现瘀点、瘀斑。c、脑膜炎期:多与败血症期症状同时出现。发病后24h,,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除高热及毒血症外,主要表现为剧烈头痛、呕吐,可呈喷射性,烦躁不安,脑膜刺激征阳性。颅压增高明显者有血压升高、脉搏减慢等。严重者可进入谵妄、昏迷。婴幼儿多不典型,高热、拒食、烦躁、啼哭不安外,惊厥、腹泻及咳嗽较成人多见。前囟未闭者可有隆起,而脑膜刺激征可能不明显。暴发性:病情凶险,进展迅速,如不及时治疗,发病6h24h内即可危及生命。分为休克型、脑膜脑炎型和混合型。轻型:临床表现为低热、轻微头痛、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皮肤粘膜可有少量细小出血点;亦可有脑膜刺激征。脑脊液可有轻度炎症改变。,流行性脑脊髓膜炎,4、实验室检查(1)末梢血象: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明显升高。(2)脑脊液:外观呈浑浊米汤样或脓样,压力增高;白细胞数明显增高,并以多核细胞增高为主;糖及氯化物明显减少,蛋白含量升高。(3)病原学 瘀点(斑)组织液、脑脊液涂片检测,可在中性粒细胞内见到革兰阴性肾形双球菌。脑脊液、血液培养脑膜炎奈瑟菌阳性。脑脊液、血液脑膜炎奈瑟菌特异性核酸片断检测阳性。(4)血清学 急性期脑脊液、血液及尿液Nm群特异性多糖抗原检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阳性。恢复期血清流脑特异性抗体检测,其效价较急性期呈4倍或4倍以上升高。5、病例诊断(1)带菌者:无临床症状和体征,咽拭子培养脑膜炎奈瑟菌阳性或脑膜炎奈瑟菌特异性核酸片断检测阳性。(2)疑似病例:同时具备流行病学、发热、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重症病人可有不同程 度的意识障碍和/或感染中毒性休克、实验室检查(1)+(2)(3)临床诊断病例:疑似病例+皮肤、粘膜出现瘀点或瘀斑。(4)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或临床诊断病例+实验室检查(3)和(4)中任何一项者。,炭疽,诊断原则 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与体征、实验室检查等进行综合分析,患者应具有细菌学或血清学诊断阳性结果方可确诊。1、流行病学史(1)患者生活在证实存在炭疽的地区内,或在发病前14d内到达过该类地区。(2)从事与毛皮等畜产品密切接触的职业;接触过可疑的病、死动物或其残骸,食用过可疑的病、死动物肉类或其制品;在可能被炭疽芽胞污染的地区从事耕耘或挖掘等活动。,炭疽,2、临床表现(1)在面、颈、手或前臂等暴露部位的局部皮肤出现不明原因的红斑、丘疹、水疱,周围组织肿胀及浸润,继而中央坏死形成溃疡性黑色焦痂,焦痂周围皮肤发红,肿胀,疼痛不显著。该部位的回流淋巴结肿大且常化脓,伴有发热、头痛、关节痛等。少数严重病例,局部呈大片水肿和坏死。(2)急性起病,发热,腹胀,腹部剧烈疼痛,腹泻,通常为血样便或血水样便。可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中含血丝及胆汁。可有消化道以外症状和体征。(3)高热,呼吸困难,可有胸痛及咳嗽,咯极粘稠血痰。肺部体征常只有散在的细湿罗音。胸部X线的主要表现为纵膈影增宽。常见胸腔积液。,炭疽,3、实验室检测(1)皮肤溃疡的分泌物,痰、呕吐物、排泄物,或血液、脑脊液等标本中,显微镜检查发现大量两端平齐呈串联状排列的革兰氏阳性大杆菌。(2)细菌分离培养获炭疽芽胞杆菌。(3)血清抗炭疽特异性抗体滴度出现4倍或4倍以上升高4、诊断(1)疑似病例 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可诊断。(2)临床诊断病例 疑似病例+实验室检测(1)可诊断。(3)确诊病例 临床诊断病例+实验室检测(2)或(3任何一项)可确诊。5、分型(1)皮肤炭疽(表皮感染)临床表现(1)的确诊病例。,炭疽,(2)肠炭疽(经口感染)临床表现(2)的确诊病例。(3)肺炭疽(吸入感染)临床表现(3)的确诊病例。,淋病,诊断原则 应根据接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做综合分析,以确定诊断。1、流行病学史 有不安全性接触史或多性伴史或性伴淋病感染史或新生儿的母亲有淋病史。2、临床表现 无合并症淋病 男性淋菌性尿道炎 潜伏期1d10d,常为3d5d。最初症状为尿道口红肿、发痒、有稀薄或黏液脓性分泌物。24h症状加剧,出现尿痛、烧灼感,排出黏稠的深黄色脓液。也可有尿频、尿急。,淋病,查体可见尿道口红肿充血及脓性分泌物。女性泌尿生殖系统的淋病 a、淋菌性尿道炎 潜伏期2d5d,有尿频、尿急、尿痛、尿血及烧灼感。尿道口充血发红,有脓性分泌物;症状比男性淋菌性尿道炎轻,部分患者可无明显症状。b、淋菌性宫颈炎 为女性淋病的主要表现,出现白带增多、阴道口有黏液脓性分泌物排出,外阴瘙痒,阴道内轻微疼痛和烧灼感。妇科检查可见阴道口充血,水肿,子宫颈口充血,糜烂,有黏液脓性分泌物。c、女童淋病 表现为弥漫性阴道炎继发外阴炎,可见阴道口、尿道口、,淋病,会阴部红肿,病变部位可出现糜烂、溃疡和疼痛。阴道有脓性分泌物,排尿困难。多数是因为与患淋病的父母密切接触而感染,少数因性虐待所致。有合并症淋病 男性淋病合并症 a、淋菌性附睾炎、睾丸炎 发病急,初起时阴囊或睾丸有牵引痛,进行性加重,且向腹股沟处扩散。常有全身症状,体温可升高至4O。检查可见附睾、睾丸肿大、压痛,病情严重时可触及肿大的精索及腹股沟淋巴结。病变晚期可引起附睾结缔组织增生,纤维化和输精管闭锁,引起不育。b、淋菌性前列腺炎 表现为发热、尿痛、尿频、尿急,有排尿不尽感和会阴胀,淋病,痛,前列腺肛检有明显压痛和肿大。前列腺分泌物中有大量脓细胞、卵磷脂小体减少。c、其它合并症 还可并发尿道旁腺炎、尿道周围脓肿、海绵体炎、淋菌性龟头炎或龟头包皮炎、尿道狭窄等。女性淋病合并症 a、淋菌性盆腔炎 包括淋球菌性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腹膜炎等。多由于淋菌性宫颈炎未及时治疗或不规则治疗,炎症上行感染引起。好发于育龄妇女。多数病人有白带增多,且为脓性或血性。全身症状明显,如畏寒、发热、头痛、厌食、恶心、呕吐、双下腹痛。检查可见下腹压痛和肌紧张,尿道、宫颈等处有脓性分泌物,淋病,。可发展为输卵管卵巢脓肿或盆腔脓肿,此时可在附件 和阴道后穹窿处触及肿物,触痛明显,按之有波动感,如果脓肿破裂,则有腹膜炎甚至中毒性休克等表现。以后可造成输卵管粘连、阻塞以至不孕或异位妊娠。b、淋菌性前庭大腺炎 出现前庭大腺红肿、疼痛,腺体开口处有脓性分泌物,大阴唇下12肿胀明显,还可伴有全身症状和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泌尿生殖器外的淋病 淋菌性眼结膜炎 新生儿淋菌性眼结膜炎常为经患淋病母亲产道分娩时感染所致,多为双侧性。多于生后3天出现症状。而成人淋菌性眼结膜炎多为自我接种感染或密切接触被,淋病,分泌物污染的物品所致,单侧或双侧。临床表现为睑结膜充血水肿、有较大量黄白色脓性分泌物,治疗不及时角膜可失去光泽,继而溃疡,甚至穿孔及发生全眼球炎,最后可导致失明。淋菌性咽炎 主要由于口交所致。表现为咽部疼痛、灼热,吞咽困难。查体咽粘膜充血,扁桃体红肿,有脓性分泌物附着于咽后壁。淋菌性直肠炎 多见于肛交后,表现为肛门瘙痒、疼痛或坠胀感,排便时加重,有脓性分泌物排出。查体可见直肠粘膜肿胀,糜烂,渗血。播散性淋病,淋病,关节疼痛好发于膝、肘、腕等关节,局部肿胀,关节腔内积液,关节活动受限,即为淋菌性关节炎。皮损初起为红色小丘疹、红斑,继而出现水疱或脓疱。可发生致命的并发症如淋菌性脑膜炎、心内膜炎、心包炎、心肌炎等。3、实验室诊断涂片革兰染色:男性无合并症患者取尿道分泌物,涂片,作革兰染色,可见典型的细胞内革兰阴性双球菌。淋球菌分离培养:女性患者、有合并症患者及泌尿生殖器外患者,应作淋球菌分离培养以确定诊断。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到形态典型、氧化酶试验阳性的菌落,取菌落作涂片检查,,淋病,可见革兰阴性双球菌。如标本取自泌尿生殖器外淋病患者或在法医学上有重要意义时,则应对培养的菌株经糖发酵试验或荧光抗体试验以进一步鉴定确证。按患者临床类型选择检查项目。4、病例诊断(1)疑似病例 同时符合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任何一项者。(2)实验室确诊病例 同时符合疑似病例和实验室检查者。,甲肝,诊断原则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等进行综合分析和诊断。因为甲型肝炎的临床表现与其他急性病毒性肝炎及其相似,确诊依赖于特异性的血清学检查。1、流行病学史 发病前27周内有不洁饮食史或不洁饮水史;或与甲型肝炎急性病人有密切接触史;或当地出现甲型肝炎暴发流行;或有甲型肝炎流行区出差、旅游史。2、临床表现 发热、乏力和纳差、恶心、呕吐或者腹胀、便秘等消化道症状。肝脏肿大,伴有触痛或叩痛。有巩膜、皮肤黄染并排除其他疾病所致黄疸者。,甲肝,3、实验室检查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明显升高。血清总胆红素(TBIL)大于正常上限数值一倍以上或/和尿胆红素阳性。血清学检测 抗-HAV IgM阳性或抗-HAV IgG双份血清呈4倍升高。4、病例诊断(1)临床诊断病例 甲型肝炎:符合下列一条即可诊断 a、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甲肝,b、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明显升高、血清总胆红素(TBIL)大于正常上限数值一倍以上或/和尿胆红素阳性。c、临床表现和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明显升高。d、临床表现和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明显升高、血清总胆红素(TBIL)大于正常上限数值一倍以上或/和尿胆红素阳性。急性甲型肝炎(无黄疸型):符合下列一条即可诊断 a、符合流行病学史并有发热、乏力和纳差、恶心、呕吐或者腹胀、便秘等消化道症状。肝脏肿大,伴有触痛或叩痛。,甲肝,b、符合行病学史和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明显升高。c、发热、乏力和纳差、恶心、呕吐或者腹胀、便秘等消化道症状。肝脏肿大,伴有触痛或叩痛。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明显升高。急性甲型肝炎(黄疸型):符合下列一条即可诊断 a、流行病学史+发热、乏力和纳差、恶心、呕吐或者腹胀、便秘等消化道症状。肝脏肿大,伴有触痛或叩痛。有巩膜、皮肤黄染并排除其他疾病所致黄疸者。血清总胆红素(TBIL)大于正常上限数值一倍以上或/和尿胆红素阳性。b、流行病学史和有巩膜、皮肤黄染并排除其他疾病所致黄疸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明显升高。血清总胆红素,甲肝,(TBIL)大于正常上限数值一倍以上或/和尿胆红素阳性。c、发热、乏力和纳差、恶心、呕吐或者腹胀、便秘等消化道症状。肝脏肿大,伴有触痛或叩痛。有巩膜、皮肤黄染并排除其他疾病所致黄疸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明显升高。血清总胆红素(TBIL)大于正常上限数值一倍以上或/和尿胆红素阳性。(2)实验室确诊病例 甲型肝炎:临床诊断病例+血清学检测 抗-HAV IgM阳性或抗-HAV IgG双份血清呈4倍升高。急性甲型肝炎(无黄疸型):临床诊断病例+血清学检测 抗-HAV IgM阳性或抗-HAV IgG双份血清呈4倍升高。急性甲型肝炎(黄疸型):临床诊断病例+血清学检测 抗-HAV IgM阳性或抗-HAV IgG双份血清呈4倍升高。,戊肝,诊断原则 依据流行病学史、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诊断。因为戊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与其他急性肝炎极其相似,确诊依赖于特异性的血清学检查。1、流行病学史 发病前15d75d内有不洁饮食(水)史、或有接触戊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史,或到戊型病毒性肝炎高发区或流行区出差、旅游史。2、临床表现 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持续乏力、食欲减退或其他消化道症状和(或)肝肿大伴有触痛或叩击痛。,戊肝,尿黄、皮肤巩膜黄疸,并排除其他疾病所致的黄疸。肝衰竭患者表现为乏力、消化道症状、黄疸等临床表现进行性加重,并可出现腹水和(或)神经精神症状(表现为烦躁不安,定向力障碍,甚至神志不清、嗜睡、昏迷)3、实验室诊断血清学检测抗-HEV IgG和(或)抗-HEV IgM阳性。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明显升高。血清总胆红素(TBIL)17.lumol/L(10mg/L)和(或)尿胆红素阳性。凝血酶原活动度肝衰竭患者的凝血酶原活动度进行性降低至40%以下。血清学排除急性甲、乙、丙型肝炎。,戊肝,4、病例诊断(1)临床诊断病例 急性戊型病毒性肝炎,无黄疸型:符合流行病学史、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持续乏力、食欲减退或其他消化道症状和(或)肝肿大伴有触痛或叩击痛。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明显升高。血清学排除急性甲、乙、丙型肝炎。急性戊型病毒性肝炎,黄疸型:符合急性戊型病毒性肝炎,无黄疸型诊断标准及尿黄、皮肤巩膜黄疸,并排除其他疾病所致的黄疸。血清总胆红素(TBIL)17.lumol/L(10mg/L)和(或)尿胆红素阳性。,戊肝,戊型病毒性肝炎,急性肝衰竭:符合急性戊型病毒性肝炎,黄疸型诊断标准及起病14d内出现肝衰竭患者表现为乏力、消化道症状、黄疸等临床表现进行性加重,并可出现腹水和(或)神经精神症状(表现为烦躁不安,定向力障碍,甚至神志不清、嗜睡、昏迷)。凝血酶原活动度肝衰竭患者的凝血酶原活动度进行性降低至40%以下。戊型病毒性肝炎,亚急性肝衰竭:符合急性戊型病毒性肝炎,黄疸型诊断标准和起病后14d以上至6个月出现肝衰竭患者表现为乏力、消化道症状、黄疸等临床表现进行性加重,并可出现腹水和(或)神经精神症状(表现为烦躁不安,定向力障碍,甚至神志不清、嗜睡、昏迷)。凝血酶原活动度肝衰竭患者的凝血酶原活动度进行性降低至40%以下。,戊肝,(2)实验室确定诊断 急性戊型病毒性肝炎,无黄疸型:符合急性戊型病毒性肝炎,无黄疸型的诊断标准和血清学检测抗-HEV IgG和(或)抗-HEV IgM阳性。急性戊型病毒性肝炎,黄疸型:符合急性戊型病毒性肝炎,黄疸型的诊断标准和血清学检测抗-HEV IgG和(或)抗-HEV IgM阳性。戊型病毒性肝炎,急性肝衰竭:符合戊型病毒性肝炎,急性肝衰竭的诊断标准和血清学检测抗-HEV IgG和(或)抗-HEV IgM阳性。戊型病毒性肝炎,亚急性肝衰竭:符合戊型病毒性肝炎,亚急性肝衰竭的诊断标准和血清学检测抗-HEV IgG和(或)抗-HEV IgM阳性。,伤寒和副伤寒,诊断原则 应综合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做出诊断。1、流行病学史(1)病前30d内曾到过或生活在伤寒、副伤寒流行区。(2)有伤寒、副伤寒患者、带菌者密切接触史。(3)有喝生水等不良卫生习惯。2、临床表现(1)不明原因持续发热。(2)特殊中毒面容(表情淡漠,呆滞),相对缓脉,皮肤玫瑰疹,肝脾肿大。,伤寒和副伤寒,3、实验室检测(1)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白细胞总数正常或低下。(2)肥达反应“O”抗体凝集效价180,“H”抗体凝集效价1160者;但在高发地区,许多正常人因既往感染亦可有较高滴度,此时最好首先检查当地人群免疫水平,确定正常值。(3)恢复期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效价较急性期血清特异性抗体效价增高4倍以上。(4)从血、骨髓、粪便中任一种标本分离到伤寒沙门菌或副伤寒沙门菌。,伤寒和副伤寒,4、病例诊断(1)疑似病例 同时符合流行病学史中任何一项和不明原因持续发热。同时符合临床表现中任何一项体征者。同时符合不明原因持续发热、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白细胞总数正常或低下。(2)临床诊断病例 符合下列任何一项可诊断 同时符合不明原因持续发热及特殊中毒面容(表情淡漠,呆滞),相对缓脉,皮肤玫瑰疹,肝脾肿大中任何一项体征和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白细胞总数正常或低下。,伤寒和副伤寒,同时符合不明原因持续发热及特殊中毒面容(表情淡漠,呆滞),相对缓脉,皮肤玫瑰疹,肝脾肿大中任何一项体征和肥达反应“O”抗体凝集效价180,“H”抗体凝集效价1160者;但在高发地区,许多正常人因既往感染亦可有较高滴度,此时

    注意事项

    本文(《传染病诊断标准》PPT课件.ppt)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