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五章节隋唐五代时期编辑出版.ppt

    • 资源ID:5461506       资源大小:364.53KB        全文页数:25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五章节隋唐五代时期编辑出版.ppt

    第五章 隋唐五代时期的编辑出版,第一节 图书事业发展的背景第二节 编纂机构及编辑活动第三节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第四节 出版事业第五节 图书贸易第六节 图书形制,第一节 隋唐五代图书事业发展的背景,(一)历史及文化背景1.政治2.经济3.文化(二)图书的典藏与整理1.隋2.唐3.五代,(三)政府对图书事业的管制1.隋朝:禁绝谶纬之书,禁撰私史2.唐朝:(1)管制法制化、经常化(2)对日历印刷进行管制3.后周,第二节 隋唐五代的编纂机构及编辑活动,(一)政府编纂机构及其编纂活动1.机构:秘书省、弘文馆、集贤院、史馆2.编纂活动(1)编纂书目(2)编纂类书(3)刊定经典(4)编修史书(5)修订医书,(二)各类编著形式的发展1.韵书体例的定型2.政书的产生3.医书编辑体例的发展4.佛经翻译的发展5.姓氏谱与地记的发展,第三节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一)印刷术的概念与分类(二)印刷术发明的条件1.社会需求:文化、宗教、藏书、读书2.物质基础:纸、笔、墨等物质材料和书法3.技术条件:捶拓、印章、千佛像、漏印等刻印技术的发展及对反文印刷原理的掌握等,(三)印刷术发明的时间1.几种观点:东汉说(李致忠)、东晋说、六朝说、隋代说、隋唐之际、唐代说(初唐、盛唐)、五代说,2.文献:824年:元稹白氏长庆集序;835年:旧唐书文宗本纪 东川节度史。唐司空图 司空表圣集卷九 为东都敬爱寺讲律僧惠确化募雕刻律疏,唐范攄 云溪友议,柳玭 家训序3.雕版印刷术发明于唐代雕版印刷的最初形式佛像雕印雕版印刷的成长阶段密宗经咒雕版印刷的成熟之作图文并茂的佛经,4.雕版印刷术发明的实物旁证 1906年在新疆吐鲁番妙法莲华经(有武则天制字)1966年在韩国庆州佛国寺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日本百万陀罗尼经咒(公元764770)隋大业三年(607年)的敦煌隋木刻加彩佛像 咸通九年(868年)的金刚经印本,5.雕版印刷术发明发展脉络我国唐代初年已有雕版印刷品流行。由捶拓和印章的结合向印刷的过渡是在6、7世纪之交完成的。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及其发展经历了一个长期实践不断完善的过程。从6世纪至9世纪,大体走过了印章捶拓千佛像捺印(6世纪)单页佛像(7世纪)大批量窄幅经咒(8世纪)图文并茂的整部佛经(9世纪)这样一个历程。(四)印刷术发明的意义,曹之:中国印刷术的起源,唐咸通金刚经,第四节 隋唐五代的出版事业,(一)写本书的鼎盛1.政府抄书2.知识分子自抄自用3.民间抄书及寺院写经(二)唐代的早期刻书事业1.地区长江流域:“剑南两川”(长江上游)“江南西道”“淮南道”(长江中游)“扬越间”(长江下游)最早的刻书中心:四川成都,2.数量玄奘印施普贤像“每岁五驮无余”;杨越间刻印白氏长庆集“处处皆是”;冯宿上疏“其印历已满天下”;唐司空图“印本共八百纸”;纥干泉刘宏传“雕印数千本”;柳玭“率雕版印纸”。,3.质量分为三个等级:上:咸通九年金刚经,印刷术的成熟之作中:乾符四年和中和二年的历书下:书肆阴阳占卜、字书小学诸类书,4.刻书者以民间坊刻、寺院以及佛教徒刻书为主,还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官刻及私刻。(原因有三,见教材p.216)有实名可考的刻家有“成都府樊赏家”、“龙池坊卞家”、“西川过家”、“京中李家”、“大刁家”。,5.刻书内容佛经和历书最多;字书、小学、诗文集;阴阳杂记、占梦相宅、九宫五纬;由内容可见雕版印刷术起源于民间。,(三)五代刻书事业的发展.冯道奏请雕刻儒经(1)概况:后唐明宗长兴三年()后周广顺三年(),受坊刻启发;国子监主持;以开成石经为底本;雇民间技术人员,广布天下。,(2)五代雕印儒经的意义五代刻儒经是印刷史上里程碑式的事件。a.它标志着我国书籍流通和文字传播方式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b.开辟了雕印儒家经典之先河,有分工,技术讲究,提高质量。c.印刷业由民间进入官府,由此产生了政府刻书事业,即官刻,国子监刻书成为传统。,.私人刻书前蜀(908)任知玄召雇良工开雕道德经广圣义;前蜀乾德五年(923)昙域和尚刻贯休禅月集;和凝自著、自写、自刻、自印、自发“短歌艳曲”;后蜀宰相(935)毋昭裔刻文选、初学记,我国早期最著名私人刻书家。,.五代刻书内容儒家经典;诗文集 徐陵编选玉台新咏;佛道经典:吴越王刻宝箧陀罗尼经840000卷 石敬塘刻道德经;唯独没刻正史,第五节 隋唐五代的图书贸易,(一)图书贸易的活跃图书贸易中心:长安、洛阳,四川、浙江五代时期,冯道奏请刊刻九经,国子监负责“雕印卖之”(二)图书贸易的方式及书价1.贸易方式:实物交换,直接售卖2.书价,第六节 隋唐时期的图书形制,卷轴制度向册页制度过渡卷轴装经折装(梵夹装)旋风装(龙鳞装)册页装(印本书),

    注意事项

    本文(五章节隋唐五代时期编辑出版.ppt)为本站会员(sccc)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