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MRI脉冲序列及其临床应用.ppt

    • 资源ID:5440689       资源大小:225KB        全文页数:77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MRI脉冲序列及其临床应用.ppt

    MRI脉冲序列及其临床应用,第一节 脉冲序列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一、脉冲序列的基本概念 在第一章第十节已经介绍过,影响磁共振信号强度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如组织的质子密度、T1值、T2值、化学位移、液体流动、水分子扩散运动等都将影响其信号强度,如果所有的影响因素掺杂在一起,我们通过图像的信号强度分析很难确定到底是何种因素造成的信号强度改变,这显然对于诊断非常不利。我们可以调整成像参数,来确定何种因素对于组织的信号强度及图像的对比起决定性作用。,实际上我们可以调整的成像参数主要是射频脉冲、梯度场及信号采集时刻。射频脉冲的调整包括带宽(频率范围)、幅度(强度)、何时施加及持续时间等;梯度场的调整包括梯度场施加方向、梯度场场强、何时施加及持续时间等。我们把射频脉冲、梯度场和信号采集时刻等相关各参数的设置及其在时序上的排列称为MRI的脉冲序列(pulse sequence)。由于MR成像可调整的参数很多,对某一参数进行不同的调整将得到不同成像效果,这就使得MR成像脉冲序列变得非常复杂,同时也设计出种类繁多的各种成像脉冲序列,可供用户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选择。而对于用户来说,也需要深刻理解各种成像序列,特别是常用脉冲序列,才能在临床应用中合理选择脉冲序列,并正确调整成像参数。,二、脉冲序列的基本构建 一般的脉冲序列由五个部分构成,即射频脉冲、层面选择梯度场、相位编码梯度场、频率编码梯度场及MR信号。在MRI射频脉冲结构示意图中,这五部分一般以从上往下的顺序排列,每一部分在时序上的先后和作用时间一般是从左到右排列的。我们以SE序列为例来介绍脉冲序列的基本构建(图27)。图27所示为SE序列的基本构建。其他脉冲序列的基本构建也有上述五个部分组成,只是所给的参数及其在时序上的排列有所变化而已。在本章后面各节讲述MRI脉冲序列时,为了简便起见,在序列结构示意图中并不一定把上述五个基本构建全部标出。,上述脉冲序列的基本构建还可以简化成两个部分,即自旋准备和信号产生(图28)。所谓的自旋准备就是利用梯度场匹配进行的射频脉冲激发,在需要成像的区域产生宏观横向磁化矢量的过程,也可在这个阶段对某些组织信号进行选择性抑制。而信号产生是指生成MR信号(可以是FID、自旋回波或梯度回波)并对信号进行空间编码的过程。信号产生后由接受线圈采集,经过傅里叶转换即可重建出MR图像。,图27 SE脉冲序列的基本构建示意图 第一行是射频脉冲,SE序列的射频脉冲由多次重复的90脉冲和后随的180脉冲构成。第二行是层面选择梯度场,在90脉冲和180脉冲时施加。第三行是相位编码梯度场,在90脉冲后180脉冲前施加。第四行是频率编码梯度场,必须在回波产生的过程中施加。第五行是MR信号,SE序列中90脉冲后将产生一个最大的宏观横向磁化矢量,由于主磁场的不均匀和组织的T2弛豫的双重作用,宏观横向磁化矢量呈指数式衰减,表现为MR信号很快减弱,这种信号变化方式即自由感应衰减(FID)。由于180脉冲的聚相位作用,在TE时刻将产生一个自旋回波,回波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到最大强度后又逐渐变小直到零的MR信号。,图28 MRI脉冲序列结构示意图 一般的MRI脉冲序列都由自旋准备和回波产生两个部分组成,三、MRI脉冲序列的分类 MRI脉冲序列的分类方法有多种,可按脉冲序列的用途分为通用序列和专用序列。按成像的速度可把脉冲序列分为普通序列和快速成像序列。目前最常用的是按采集信号类型进行的分类方法:(1)FID类序列,指采集的MR信号是FID信号,如部分饱和序列等;(2)自旋回波类序列,指采集到的MR信号是利用180复相脉冲产生的自旋回波,包括常规的自旋回波序列,快速自旋回波序列等;(3)梯度回波类序列,指采集到的MRI信号是利用读出梯度场切换产生的梯度回波。包括常规梯度回波序列、扰相梯度回波序列、稳态进动成像序列等;(4)杂合序列,指采集到的MRI信号有两种以上的回波,通常是自旋回波和梯度回波,如快速自旋梯度回波序列和平面回波成像序列等。,第二节 MRI脉冲序列相关的概念,在介绍MRI脉冲序列之前,有必要先了解一些与MRI脉冲序列相关的基本概念。这里介绍的仅为MRI常用脉冲序列中共有的一些相关概念,某些特殊序列的相关概念我们将在各自序列中介绍。,一、时间相关的概念 前面已经介绍过,MRI脉冲序列实际上是射频脉冲和梯度场的变化在时序的排列,因此每个脉冲序列都将会有时间相关的概念,主要包括重复时间、回波时间、有效回波时间、回波链长度、回波间隙、反转时间、激励次数、采集时间等。1.重复时间 重复时间(repetition time,TR)是指脉冲序列执行一次所需要的时间。在SE序列中TR即指相邻两个90脉冲中点间的时间间隔;在梯度回波TR是指相邻两个小角度脉冲中点之间的时间间隔;在反转恢复序列和快速反转恢复序列中,TR是指相邻两个180反转预脉冲中点间的时间间隔;在单次激发序列(包括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和单次激发EPI)中,由于只有一个90脉冲激发,TR等于无穷大。,2.回波时间 回波时间(echo time,TE)是指产生宏观横向磁化矢量的脉冲中点到回波中点的时间间隔。在SE序列中TE指90脉冲中点到自旋回波中点的时间间隔。在梯度回波中指小角度脉冲中点到梯度回波中点的时间间隔。3.有效回波时间 有效回波时间(effective TE)在快速自旋回波(fast spin echo,FSE)序列或平面回波(echo planerimaging,EPI)序列中,一次90脉冲激发后有多个回波产生,分别填充在K空间的不同位置,而每个回波的TE是不同的。在这些序列中,我们把90脉冲中点到填充K空间中央的那个回波中点的时间间隔称为有效TE。,4.回波链长度 回波链长度(echo train length,ETL)的概念出现在FSE序列或EPI序列中。ETL是指一次90脉冲激发后所产生和采集的回波数目。回波链的存在将成比例减少TR的重复次数。在其他成像参数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与相应的单个回波序列相比,具有回波链的快速成像序列的采集时间缩短为原来的1/ETL,因此ETL也被称快速成像序列的时间因子。5.回波间隙 回波间隙(echo spacing,ES)是指回波链中相邻两个回波中点间的时间间隙。ES越小,整个回波链采集所需时间越少,可间接加快采集速度,提高图像的信噪比。,6.反转时间 反转时间(inversion time,TI)仅出现在具有180反转预脉冲的脉冲序列中,这类序列有反转恢复序列、快速反转恢复序列、反转恢复EPI序列等。一般把180反转预脉冲中点到90脉冲中点的时间间隔称为TI。7.激励次数 激励次数(number of excitation,NEX)也称信号平均次数(number of signal averaged,NSA)或信号采集次数(number of acquistions,NA),是指脉冲序列中每一个相位编码步级的重复次数。NEX增加有利于减少伪影并增加图像信噪比,但同时也增加了信号采集时间。一般的序列需要两次以上的NEX,而快速MRI脉冲序列特别是屏气序列的NEX往往是1,甚至小于1。,8.采集时间 采集时间(acquisition time,TA)也称扫描时间,是指整个脉冲序列完成信号采集所需要时间。在不同序列中TA的差别很大,一幅图像的TA可以在数十毫秒(如单次激发EPI序列),也可以是数十分钟(如SE T2WI序列)。二维MRI的采集时间可以按下式计算:TA=TR n NEX 式中TA表示采集时间;TR为重复时间;n为NEX=1时TR需要重复的次数;NEX为激励次数,NEX越大,TR需要重复的总次数越多。对于没有回波链的序列如SE序列或GRE序列,n就是相位编码的步级数,对于具有回波链的序列如FSE或EPI等序列,n等于相位编码步级数除以ETL。,三维MRI由于是容积采集,需要增加层面方向的相位编码,容积内需要分为几层则需要进行同样步级的相位编码,因此其采集时间可以按下式计算:TA TR n NEX S 式中S为容积范围的分层数,其他同二维采集。S越大,TR需要重复的总次数越多。从上述两个TA的计算公式可以得知,实际上影响TA的因素主要是TR的长短和TR需要重复的总次数。,二、空间分辨力相关的概念 任何脉冲序列在实际应用中都会涉及到空间分辨力的问题,实际上空间分辨力就是指图像像素所代表体素的实际大小,体素越小空间分辨力越高。空间分辨力受层厚、层间距、扫描矩阵、视野等因素影响。1.层厚 MRI的层厚(slice thickness)是由层面选择梯度场强和射频脉冲的带宽来决定的,在二维图像中,层厚即被激发层面的厚度。层厚越薄,图像在层面选择方向的空间分辨力越高,但由于体素体积变小,图像的信噪比降低。因此在选择层厚的时候既要考虑到空间分辨力,也要考虑到图像信噪比。,2.层间距 层间距(slice gap)是指相邻两个层面之间的距离。MRI的层间距与CT的层间距(slice interval)概念不同。CT的层间距是指相邻的两个层面厚度中心的间距,如层厚和层间距均为1cm,实际上是一层接着一层,两层之间没有间隔。而MR成像时,如果层厚为1cm,层间距为0.5cm,则两层之间有厚度为0.5cm的组织没有成像。MR的层面成像是通过选择性的射频脉冲来实现的,由于受梯度场线性、射频脉冲的频率特性等影响,实际上扫描层面附近的质子也会受到激励,这样就会造成层面之间的信号相互影响(图29),我们把这种效应称为层间干扰(cross talk)或层间污染(cross contamination)。为了减少层间污染,二维MR成像时往往需要一定的层间距。,图29 层间干扰示意图 由于梯度线性和射频脉冲选择性的限制,层面临近的质子将同时受到激发。当层间距较小时(图a),临近层面内的质子受到激发因而出现层间干扰。增加了层间距后(图b),层间干扰减少或基本消失。,3.矩阵 矩阵(matrix)是指MR图像层面内行和列的数目,也就是频率编码和相位编码方向上的像素数目。频率编码方向上的像素多少不直接影响图像采集时间;而相位编码方向的像素数目决定于相位编码的步级数,因而数目越大,图像采集时间越长。MR图像的像素与成像体素是一一对应的。在其他成像参数不变的前提下,矩阵越大,成像体素越小,图像层面内的空间分辨力越高。4.视野 视野(field of view,FOV)是指MR成像的实际范围,即图像区域在频率编码方向和相位编码方向的实际尺寸,如30 cm30 cm,因而是个面积概念。在矩阵不变的情况下,FOV越大,成像体素越大,图像层面内的空间分辨力降低。,5.矩形FOV 一般的FOV是正方形的,但有些解剖部位各方向径线是不同的,如腹部横断面的前后径明显短于左右径,如果采用正方形FOV,前后方向有较大的区域空间编码是浪费的,如果采用前后径短左右径长的矩形FOV,如30 cm40 cm,则可充分利用FOV。矩形FOV的短径只能选择在相位编码方向上,采用矩形FOV后,在空间分辨力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需要进行的相位编码步级数减少,因而采集时间成比例缩短。,三、偏转角度 在射频脉冲的作用下,组织的宏观磁化矢量将偏离平衡状态(即B0方向),其偏离的角度称为偏转角度(flip angle)或称激发角度。宏观磁化矢量偏转的角度取决于射频脉冲的能量,能量越大偏转角度越大。而射频脉冲的能量取决于脉冲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增加能量可通过增加脉冲的强度或/和持续时间来实现。MRI常用的偏转角为90、180和梯度回波序列常用的小角度(90)。偏转角度越小,所需要的能量越小,激发后组织纵向弛豫(释放能量)所需要的时间越短。,第三节 自由感应衰减类序列,我们把采集到的MRI信号为自由感应衰减(FID)信号的脉冲序列统称为FID类序列。MRI发展的早期,FID序列曾经在低场强的MRI仪上有较多的应用,目前这类序列已经很少使用。本节中仅简单介绍饱和恢复序列和采集FID信号的反转恢复序列。,一、饱和恢复序列 饱和恢复(saturation recovery,SR)序列也称部分饱和(partial saturation)序列。我们在前面一节已经介绍过,90射频脉冲将产生一个最大的宏观横向磁化矢量,90脉冲结束后宏观横向磁化矢量将以指数式衰减,即产生FID信号。SR序列是结构最为简单的序列,利用连续的90脉冲进行激发,在每个90脉冲后采集FID信号(图30a)。由于FID信号衰减很快,一般难以利用该序列来反映组织的T2对比。如果TR很短,则几乎所有组织将被饱和,难以接受下一个90脉冲,因而组织信号很弱。如果TR很长,则每一次90激发前所有组织的纵向弛豫已经完成,图像失去了T1对比,可以得到质子密度对比。如果选择一个合适的TR,每一个90脉冲前,组织的纵向弛豫部分完成,因而存在的T1对比,得到的将是T1WI,这时组织只有部分被饱和,这也是该序列称为部分饱和序列的原因。目前在临床上几乎不再采用SR序列。,图30 饱和恢复(SR)序列结构示意图 SR序列由连续的90脉冲构成,每个90脉冲后采集FID信号。选择合适的TR,利用SR序列可得到T1WI,选用长TR则可得到质子密度加权图。,二、采集FID信号的反转恢复序列 反转恢复(inversion recovery,IR)序列的特点是利用180射频脉冲把组织的宏观纵向磁化矢量偏转180,即反转到与主磁场相反的方向上,在组织发生纵向弛豫的过程中施加90脉冲,来记录不同组织间纵向弛豫的差别。90脉冲后可以采集FID信号,也可以利用180复相脉冲采集自旋回波信号。早期的IR序列多采集FID信号,目前临床上常规应用的IR序列则一般采集的是自旋回波信号(详见IR序列一节)。,第四节 自旋回波和快速自旋回波序列,凡是成像时采集的是自旋回波信号的序列都属于自旋回波类序列,包括常规自旋回波、快速自旋回波、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等。反转恢复序列及快速反转恢复序列采集的信号也可以是自旋回波,但其序列结构有一定的特殊性,我们将在本章第五节中介绍。,一、自旋回波序列 SE序列的结构在第一章第十节已经有详细介绍,不再重复,这里仅介绍其特点及临床应用情况。SE序列是MRI的经典序列,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具有以下优点:(1)序列结构比较简单,信号变化容易解释;(2)图像具有良好的信噪比;(3)图像的组织对比良好;(4)对磁场的不均匀敏感性低,因而磁化率伪影很轻微;(5)利用SE序列进行T1WI,采集时间一般仅需要25min。,SE序列也存在着一些缺点:(1)90脉冲能量较大,纵向弛豫需要的时间较长,需采用较长的TR(特别是T2WI),且一次激发仅采集一个回波,因而序列采集时间较长,T2WI常需要十几分钟以上;(2)由于采集时间长,体部MR成像时容易产生伪影;(3)采集时间长,因而难以进行动态增强扫描;(4)为减少伪影,NEX常需要2以上,进一步增加了采集时间。鉴于上述特点,目前即便是低场机,也很少利用SE序列进行T2WI和PD。SE序列目前多用于获取T1WI,是颅脑、骨关节、软组织、脊柱脊髓等部位的常规T1WI序列。对于体部特别是腹部来说,许多医院还把SE序列作为常规T1WI序列,配合呼吸补偿技术,可获得质量较高的T1WI。但对于呼吸不均匀的病人,图像容易产生运动伪影,同时由于采集时间长,不能利用SE序列进行动态增强扫描,因而不少专家提出用梯度回波序列替代SE序列作为腹部常规T1WI序列。,二、快速自旋回波序列 快速自旋回波序列在不同产家生产的MRI仪上有不同的名称,安科公司和GE公司称之为FSE(fast spin echo,FSE),西门子公司和飞利浦公司称之为TSE(turbo spin echo),本讲义中将采用FSE的名称。FSE以前也称为弛豫增强快速采集(rapid acquisition with relaxation enhancement,RARE)。(一)FSE序列的原理 我们都知道SE序列在一次90射频脉冲后利用一次180复相脉冲,仅产生一个自旋回波信号,那么一幅矩阵为256256的图像需要256次90脉冲激发(NEX=1时),即需要256次TR,每次激发采用不同的相位编码,才能完成K空间的填充。与之不同的是,FSE序列在一次90射频脉冲激发后利用多个(2个以上)180复相脉冲产生多自旋回波,每个回波的相位编码不同,填充K空间的不同位置上(图31)。,图31 FSE序列基本结构和K空间填充示意图 图a示在一次90射频脉冲后用5个180复相脉冲产生5个自旋回波(即ETL=5),相邻两个回波中点的时间间隔为回波间隙(ES),两个相邻的90脉冲中点的时间间隔为TR。上述的5个回波的相位编码不同,填充在K空间相位编码方向的不同位置上,实际上5个回波的回波时间是不同的,由于填充的K空间中央的回波决定图像的对比,因此如果把第三个回波填充在K空间中央(图b),则有效TE为90脉冲中点到第三个回波中点的时间间隔(图a)。,由于一次90脉冲后利用多个180脉冲,因而产生的不是单个回波,而是一个回波链,一次90脉冲后利用了多少个180脉冲就会有多少个自旋回波产生,把一次90脉冲后所产生的自旋回波数目定义为FSE序列的回波链长度。在其他成像参数不变的情况下,ETL越长,90脉冲所需要的重复次数越少(即TR次数越少),采集时间将成比例缩短,如果ETLn,则该FSE序列的采集时间为相应SE序列的1/n,所以ETL也称为时间因子。举例说明:设TR=3000 ms,扫描矩阵256256,NEX=2,(即需要512次TR),则利用SE序列成像的采集时间TA=3s25621536s(25min36s);如果保持上述成像参数不变,利用ETL=8的FSE序列来成像,则TR的次数为512/8,即64次,则采集时间TA3s(256/8)2192s(3min12s),仅为相应SE序列TA的1/8。,(二)FSE序列的特点 FSE序列目前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FSE一些参数的选择将会影响图像的质量,因此有必要介绍一下FSE序列的特点。1.快速成像 前面在FSE原理中已经提到,由于回波链的存在,在其他成像参数不变的前提下,与相应SE序列相比,FSE序列的采集时间随ETL的延长而成比例缩短,即FSE序列的TA为相应SE序列TA的1/ETL。但实际上,采用了FSE序列后,为了提高图像质量并增加扫描层数,FSE T2WI序列的TR往往比SE序列要长,因此TA的缩短并不象理论上那么明显。,2.回波链中每个回波信号的TE不同 FSE序列中在一次90脉冲后利用多个180复相脉冲来产生多个自旋回波信号,实际上每个回波信号的TE是不同的,第一个回波信号的TE最短,最后一个回波信号的TE最长,因此FSE的图像实际上是由TE不同的回波构成的。大家都知道填充K空间中心的回波将主要决定图像的对比,通过相位编码的调整,我们可以把回波链中的任何一个回波填充在K空间中心(图32),我们把90脉冲中点到填充K空间中心的回波中点的时间间隔定义为有效TE(effective TE)。如果把第一个回波填充在K空间中心(即选择很短有效TE),将基本剔除组织的T2弛豫对图像对比的影响,得到的将是T1WI或PDWI;如果把一个长回波链中的最后一个回波填充在K空间中心(选择很长的有效TE),得到的将是权重很重的T2WI;如果在回波链中选择一个合适的回波信号填充在K空间中心(选择合适长的有效TE),将得到权重合适的T2WI。实际上填充K空间各个位置的回波信号对图像对比都有不同程度贡献,而回波链中各回波的TE不同,因此与相应SE序列相比,FSE序列的T2对比将有不同程度降低,ETL越长,对图像对比的影响越大。,3.FSE序列图像的模糊效应 大家都知道在90脉冲后,由于T2弛豫,宏观横向磁化矢量将随时间推移逐渐衰减,即随着TE的延长,任何组织的信号强度都在衰减。如果不考虑相位编码梯度场对组织信号的影响,则FSE序列的回波链中第一个回波信号最强,往后信号强度逐渐减弱,最后一个回波信号最弱(图32b)。这种强度具有差别的回波信号填充在K空间中,在傅里叶转换中将发生定位上的错误,从而导致图像模糊。ETL越长,填充K空间的回波信号强度差别越大,图像越模糊。因此,ETL延长尽管可以缩短采集时间,但将增加图像模糊,并影响图像对比。减少图像模糊的办法除了在采集时间能够接受的前提下缩短ETL外,回波间隙缩小也可以减少图像模糊。ES为回波链中两个相邻回波中点的时间间隔(图32a),ES的缩小将减少回波之间的信号强度差别,从而减少图像模糊。,图32 FSE序列回波链中各回波的TE和信号强度示意图 FSE序列利用5个180脉冲,产生5个自旋回波(图a),各回波的TE是不同的,回波1的TE最短,回波5的TE最长(图b),我们可以通过对相位编码的调整,把回波链中任何一个回波填充在K空间中心,决定图像的权重和对比。同时由于T2弛豫,各回波的信号强度也不相同,回波1的信号强度最大,回波5的信号强度最弱(图b)。,4.脂肪组织信号强度增高 脂肪组织的信号强度增加是FSE序列的又一特点。在SE T2WI上脂肪组织呈现中等偏高信号(灰白),而在FSE T2WI上,脂肪组织呈现高信号(白)。这主要由于两个方面的原因:(1)脂肪组织内的质子之间存在着J-耦连,这种耦连结构可增加磁场的波动,加快了质子失相位,因此脂肪组织的T2值并不长。FSE序列连续的180脉冲可打断J-耦连,因而脂肪组织的质子失相位减慢,延长脂肪组织的T2值,因而增加脂肪组织的信号强度;(2)180脉冲引起的磁化转移效应也是增加脂肪组织信号强度的一个原因。FSE序列中,ETL越长,ES越小,脂肪组织信号强度的增加将越明显。,5.对磁场不均匀性不敏感 与SE序列相同,FSE序列也是利用180复相脉冲产生回波,180脉冲可以剔除主磁场恒定不均匀,因而对磁场不均匀性不敏感。这一特点的优点在于磁化率敏感伪影不明显;缺点在于不利于一些能够增加磁场不均匀的病变如出血等的检出。6.能量沉积增加 FSE的序列结构为90脉冲激发后利用连续的180复相脉冲激发产生回波。180脉冲能量很大,如此大的能量连续激发,传递到人体组织的能量将在短时间内很快积聚,特殊吸收率(specific absorption ratio,SAR)将明显升高,可引起体温升高等不良反映,这在高场强的MRI仪中将表现的更为突出。ETL越长,ES越小,SAR值增加的越明显。,(三)FSE序列的临床应用 FSE序列在临床上已经得以广泛应用,在本讲义中我们根据文献及在临床上的应用体会,人为地把FSE序列分为FSE T1WI序列、短ETL FSE T2WI序列、中等ETL FSE T2WI序列、长ETL FSE T2WI序列等四种,下面我们逐一介绍其临床应用。1.FSE T1WI序列 FSE T1WI序列通常选择较短的ETL,因为ETL越长,填充K空间的回波中TE长的回波信号越多,因而将增加T2弛豫对图像的污染,降低T1对比。对于FSE T1WI序列来说,应该把回波链中第一回波信号填充在K空间中心(选择最短的有效TE),以尽量减少T2弛豫对图像对比的影响。FSE T1WI序列的TR通常为300 500 ms,有效TE常为8 15ms,ETL常为2 4。根据需要可调节上述参数。,FSE T1WI序列的优点主要是相对SE T1WI序列来说,采集时间缩短,甚至可以进行屏气扫描。如ETL=4,TR=300 ms,相位编码步级160,NEX=2,则TA0.3s(160/4)224s,屏气扫描完全是可行的。FSE T1WI的缺点有:(1)由于受T2弛豫的污染,图像的T1对比不如SE T1WI序列;(2)FSE的模糊效应;(3)扫描速度还是比梯度回波序列慢,需要屏气扫描时,一次屏气能够扫描的层数有限。FSE T1WI序列的主要用途有:(1)对T1对比要求相对较低的部位,如脊柱、大关节、骨与软组织等;(2)病人耐受能力较差,要求加快扫描速度时;(3)体部屏气扫描。当对T1对比要求较高时,如进行脑组织及腹部脏器T1WI,一般不采用FSE T1WI序列。,2.短ETL的FSE T2WI序列 ETL为2 10,实际应用中ETL 通常为5 10。短ETL的FSE T2WI序列具有以下优点:(1)与SE序列相比,成像速度明显加快,根据选择的扫描参数不同,TA一般为2 7min;(2)由于回波链较短,其T2对比较好,接近于SE T2WI;(3)对磁场不均匀性不敏感,没有明显的磁敏感性伪影。短ETL的FSE T2WI序列的主要缺点是扫描速度还不够快,用于体部成像时容易产生运动伪影。短ETL的FSE T2WI序列在临床上最常用的T2WI序列之一,主要用于对T2对比要求较高的部位:(1)颅脑T2WI常规序列:(2)配用呼吸触发和脂肪抑制技术后作为腹部脏器T2WI常规序列。,3.中等ETL FSE T2WI序列 ETL为10 20。与短ETL FSE T2WI序列相比,中等ETL的FSE T2WI序列的特点表现为:(1)扫描速度更快,根据成像参数的不同,TA一般为1 4min;(2)由于ETL比较长,图像的T2对比不及短ETL FSE T2WI序列。中等ETL的FSE T2WI序列主要临床用途:(1)对T2对比要求相对较低,主要显示解剖结构的部位,如脊柱、骨关节等;(2)脏器内在的T2对比好,并要求T2权重较重的部位,如前列腺等。,4.长ETL的FSE T2WI序列 ETL大于20,实际应用中通常为20 32。长ETL的FSE T2WI序列的特点有:(1)成像速度快,根据所选用的参数不同,TA可为20s到3min,因此可以进行屏气扫描;(2)由于ETL较长,图像模糊更明显,且T2对比降低;(3)屏气扫描时,屏气不好仍有明显运动伪影。长ETL的FSE T2WI序列主要用于:(1)体部屏气T2WI,主要用于呼吸节律不能很好控制导致呼吸触发短ETL FSE T2WI失败的病例;(2)水成像,配用呼吸触发技术可进行腹部水成像如MR胰胆管成像(MRCP)、MR尿路成像(MRU)等。,5.关于FSE序列上述分类方法的几点说明 上述关于FSE序列临床应用的分类并非一个标准的分类方法。不同产家生产的MR仪或即便是同一产家生产的不同场强、不同型号和配置的MR仪,由于采用的其他成像参数不同,ETL的选择也可作相应的调整,具体应用时还要根据病人的情况作灵活调整。如以前生产的1.5 T扫描机,由于射频放大器功率和梯度线圈性能的限制,回波间隙(ES)常在15 20 ms,假设ES=20 ms,ETL=10,则回波链中最后一个回波的TE为200 ms;而近年产生的1.5 T扫描机,由于射频放大器功率和梯度线圈性能提高,ES可在10 ms以下,如果ES=10 ms,ETL10,则回波链中最后一个回波的TE为100 ms,如果选择ETL20,则最后一个回波的TE为200 ms,相当于原来ES=10ms,ETL10的最后一个回波的TE。因此当扫描机性能提高后,适当延长ETL仍可以保证较高的图像质量。,第五节 反转恢复及快速反转恢复序列,在前面第3节自由感应衰减类序列中,我们曾简要介绍了反转恢复序列,但实际上,目前无论是反转恢复(inversion recovery,IR)还是快速反转恢复序列(fast inversion recovery,FIR)一般采集的是自旋回波。在本节中我们将重点介绍反转恢复的原理、IR和FIR序列的结构和临床应用。,一、反转恢复的原理 我们都知道,给主磁场中进动的质子施加一个射频脉冲,只要射频脉冲的频率与质子的进动频率相同,质子将发生共振,即低能级的质子获得能量越迁到高能级状态,在宏观上则表现为磁化矢量的偏转。宏观磁化矢量偏转的角度与射频脉冲的能量有关,能量越大偏转角度越大,我们把能够使宏观磁化矢量偏转某个角度的射频脉冲称为某角度脉冲,如90脉冲、小角度脉冲(偏转角度小于90)、180脉冲等。反之,宏观磁化矢量偏转角度越大则表示质子获得的能量越大,射频脉冲关闭后质子所需要释放的能量也越大,被激发的组织的纵向弛豫所需要的时间就越长。,如果用180射频脉冲对组织进行激发,将使组织的宏观纵向弛豫矢量偏转180,即偏转到与主磁场相反的方向上,因此该180脉冲也称为反转脉冲。180脉冲的能量相当于90脉冲的2倍,因此纵向磁化矢量完全恢复所需时间也明显延长(图36)。我们把具有180反转预脉冲的序列统称为反转恢复类序列。具有180反转预脉冲的序列具有以下共同特点:(1)由于180脉冲后组织纵向弛豫过程延长,组织间的纵向弛豫差别加大,即T1对比增加,相当于90脉冲的2倍左右(图36);,(2)180脉冲后,组织的纵向弛豫过程中,其纵向磁化矢量从反向(主磁场相反方向)最大逐渐变小到零,而后从零开始到正向(主磁场相同方向)逐渐增大到最大,如果当某组织的纵向磁化矢量到零的时刻给予90脉冲激发,则该组织由于没有宏观纵向磁化矢量因此没有横向磁化矢量产生,该组织就不产生信号,利用这一特点可以选择性抑制一定T1值的组织信号(图36b);(3)反转恢复类序列中,我们把180反转脉冲中点与90脉冲中点的时间间隔定义为反转时间(inversion time,TI),选择不同的TI可以制造出不同的对比,也可选择性抑制不同T1值的组织信号。,图36 180反转预脉冲后与90脉冲后组织纵向弛豫的比较 图中纵坐标为纵向磁化矢量(Mz)的大小(以表示),横坐标为时间(以ms表示);细曲线为甲组织的纵向弛豫曲线,粗曲线为乙组织的纵向弛豫曲线,甲组织的纵向弛豫速度快于乙组织。图a示90脉冲后两种组织开始纵向弛豫,经过TR后两种组织的纵向磁化矢量的差别即T1对比。图b示180脉冲使纵向磁化矢量偏转到反方向,180脉冲结束后,两种组织开始纵向弛豫,纵向磁化矢量从反向最大逐渐缩小到零,又从零逐渐增大到正向最大,同时由于纵向弛豫过程延长,甲组织和乙组织的T1对比加大,约为90脉冲激发后的2倍。,二、反转恢复(inversion recovery,IR)序列 IR序列是个T1WI序列,该序列先施加一个180反转预脉冲,在适当的时刻施加一个90脉冲,90脉冲后马上施加一个180复相脉冲,采集一个自旋回波,实际上就是在SE序列前施加一个180反转预脉冲(图37)。IR序列中,把180反转脉冲中点到90脉冲中点的时间间隔定义为反转时间(TI),把90脉冲中点到回波中点的时间间隔定义为TE,把相邻的两个180反转预脉冲中点的时间间隔定义为TR。为了保证每次180反转脉冲前各组织的纵向磁化矢量都能基本回到平衡状态,要求TR足够长,至少相当于SE T2WI或FSE T2WI序列的TR长度。因此IR序列中T1对比和权重不是由TR决定的,而是由TI来决定的。,IR序列具有以下特点:(1)T1对比最佳,其T1对比相当于SE T1WI的2倍;(2)一次反转仅采集一个回波,且TR很长,因此扫描时间很长,TA相当于SE T2WI序列。鉴于上述特点,IR序列一般作为T1WI序列,在临床上应用并不广泛,主要用于增加脑灰白质之间的T1对比,对儿童髓鞘发育研究有较高价值。IR序列也可用作脂肪抑制(STIR)或水抑制(FLAIR),但由于扫描时间太长,现在STIR或FLAIR一般采用快速反转恢复序列来完成。,图37 IR序列结构示意图 IR序列由一个180反转预脉冲后随SE序列构成。把180反转预脉冲中点到90脉冲中点的时间间隔定义为反转时间(TI),TI是决定图像的T1对比和权重。把90脉冲中点到回波中点的时间间隔定义为回波时间(TE),IR T1WI序列应该选择很短的TE,以尽量剔除T2弛豫对图像的污染。把两个相邻的180反转预脉冲中点的时间间隔定义为TR,IR序列中应该选择很长的TR(至少相当于SE T2WI或FSE T2WI的TR)。,图38 FIR序列结构及STIR、FLAIR序列原理示意图 图a为FIR序列结构图。FIR序列先施加一个180反转脉冲,在适当时刻(TI)再施加一个90脉冲,90脉冲后利用多个180复相脉冲(图中为3个)采集多个自旋回波,因此存在回波链(图中ETL3)。可以把回波链中的任何一个回波填充在K空间中央,我们把90脉冲中点与填充K空间那个回波中点的时间间隔定义为有效TE。两个相邻的180反转脉冲中点的时间间隔定义为TR。图b为STIR和FLAIR序列原理示意图。图中纵坐标为纵向磁化矢量(Mz)的大小(以表示),横坐标为时间(以ms表示);细曲线为脂肪组织的纵向弛豫曲线,粗曲线为脑脊液的纵向弛豫曲线。180反转脉冲后,两种组织将发生纵向弛豫,即纵向磁化矢量发生从100到零到100%的变化。由于两种组织纵向弛豫速度不同,纵向磁化矢量从100到零所需时间不同,脂肪组织需要很短的时间(即图中t0到t/),如果选择TI等于t/,则90脉冲施加时,脂肪组织的纵向磁化矢量等于零,因而也没有横向磁化矢量的产生,脂肪组织的信号被抑制(即STIR);脑脊液的纵向磁化矢量从100到零所需的时间很长(即图中t0到t/),如果选择TI等于t/,同样的道理,脑脊液的信号被抑制(即FLAIR)。,三、快速反转恢复序列 快速反转恢复(fast inversion recovery,FIR)序列也称TIR(turbo inversion recovery)序列或反转恢复快速自旋回波(IR-FSE)序列,在本教材中我们统一称为FIR序列。了解反转脉冲的原理和IR序列后,FIR序列的理解就非常简单了,IR序列是由一个180反转预脉冲后随一个SE序列构成的,而FIR序列则是一个180反转预脉冲后随一个FSE序列构成的(图37a)。由于FIR序列中有回波链的存在,与IR相比,成像速度大大加快了,相当于FSE与SE序列的成像速度差别。,FIR序列具有以下特点:(1)与IR序列相比,FIR序列成像速度明显加快,在其他成像参数不变的情况下,TA缩短的倍数等于ETL;(2)由于回波链的存在,FIR T1WI序列的T1对比因受T2的污染而降低,不如IR序列;(3)由于回波链的存在,可出现与FSE序列相同模糊效应;(4)与FSE T1WI序列相比,由于施加了180反转预脉冲,FIR T1WI序列的T1对比有了提高;(5)选择不同的TI可选择性抑制不同T1值组织的信号(图37b),抑制某种组织信号的TI等于该组织T1值的69%(一般用70计算)。,鉴于上述特点,FIR序列在临床上主要用于:1FIR T1WI FIR T1WI在临床的应用近年来逐渐增多,根据所选的成像参数不同FIR T1WI序列的TA一般与SE序列相近或略短于SE T1WI序列。该序列在临床上主要用于脑实质的T1WI,灰白质的T1对比优于SE T1WI序列或FSE T1WI序列,但不及IR T1WI序列。以1.5 T的扫描机为例,一般TR2000 2500 ms,TI750 ms,ETL=4 8,把回波链中的第一个回波填充在K空间中央(即选择最短的有效TE)。由于组织的T1值随主磁场场强不同而变化,因此不同场强的扫描机应该对成像参数作相应调整。,2STIR序列 短反转时间的反转恢复(short TI inversion recovery,STIR)序列最初采用的是IR序列,目前一般采用FIR序列来完成。主要用于T2WI的脂肪抑制,因为脂肪组织的纵向弛豫速度很快,即T1值很短,在1.5 T的扫描机中,脂肪组织的T1值约为200 250 ms,180脉冲后,脂肪组织的宏观纵向磁化矢量从反向最大到零所需要的时间为其T1值的70,即140 175 ms,这时如果施加90脉冲(即TI=140 175 ms),由于没有宏观纵向磁化矢量,就没有宏观横向磁化矢量的产生,脂肪组织的信号被抑制(图37b)。采用很短的TI是该序列名称的来由。在1.5 T的扫描机中,STIR序列一般TI选择在150 ms左右,TR大于2000 ms,ETL和有效TE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调整。利用STIR技术进行脂肪抑制比较适用于低场强MRI仪。,3.FLAIR序列 在进行脑部或脊髓T2WI时,当病变相对较小且靠近脑脊液时(如大脑皮层病变、脑室旁病变),呈现略高信号或高信号的病灶常常被高信号的脑脊

    注意事项

    本文(MRI脉冲序列及其临床应用.ppt)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