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ppt

    • 资源ID:5407298       资源大小:2.32MB        全文页数:147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ppt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教学目的和要求】,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了解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与价值的关系,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不断提高在实践中自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教学要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人类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与价值的关系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教学内容】,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第一节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第二节真理与价值第三节认识与实践的统一,第一节认识的本质及规律,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一)实践的构成要素 从实践活动的机制看,实践是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实践的构成要素:,实践,1.主体 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基本形式:个人主体、集团主体和社会主体。属性:自然性、社会性、意识性、实践性。,2.客体 客体是指主体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基本形式: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属性:客观性、对象性、社会历史性。,客体与客观事物的区别:客观事物是指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一切事物,当客观事物尚未进入到人的实践和认识领域时,它还只是自在的客观实在。只有与主体发生一定的实践和认识关系的客观事物,才属于客体。,3.中介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应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在认识过程中,中介系统由物质性认识工具、观念性认识工具和作为感性符号系统的语言工具组成。,(二)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1.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实践关系: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认识关系: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价值关系: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利益关系审美关系:主体在改造和认识客体中得到的美感,2.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 一方面是主体客体化;另一方面是客体主体化。“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马克思,(三)实践的环节 1.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实践目的是指实践主体根据自身的需要和对实践客体的认识而对实践结果的构想,是实践主体对未来的实践结果的预测和预见。实践方案是指人们为了实现实践目的而制定的实践活动的规则、程序和步骤。,2.实践方案的实施实践主体按照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实际的作用与实践客体,通过一定的实践手段,把实践方案变成实际的实践活动。,3.反馈调节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方向运行。正是通过这些环节,实践活动过程在主体的自觉意识支配下,带能动的变革着客观世界的同时也能动的改造着自身的实践能力。,(四)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毛泽东:“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第一,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例如:农牧业生产天文学丈量土地数学建筑业、手工业力学无产阶级革命斗争马克思列宁主义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恩格斯:“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18201895,第二,认识是在实践活动中产生的。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才能更真切地接触认识对象,从而产生感性认识,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形成理性认识,即对事物本质的认识。,第三,一切真知都来自于实践。人的知识来源包括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一个人的知识,绝大部分来自间接经验。因此,要重视读书、重视向他人请教。间接经验是“流”,直接经验才是“源”。马克思主义强调直接经验的重要性,是因为一切真知最终来源于实践。很多问题必须亲身实践、亲自体会,才会理解得深刻。“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对于个人来说,“好奇心”、“求知欲”、“理论兴趣”对于认识发展都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就整个人类知识来说,推动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实践。,首先,实践不断地提出新的认识课题,要求人们去解决,推动着认识向前发展。譬如,我国现在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如何在公有制基础上发展市场经济是我国发展实践中一个崭新的课题,经济学家解决此课题就能推动经济知识的发展。,其次,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供日益完备的物质条件和手段。人靠自身感官去认识外界事物是有限的,而实践提供的科学仪器大大增强了人的认识能力。,如果没有天文望远镜,伽利略也就不可能在1608年认识到银河是由许多星星聚合而成的。如果没有显微镜,胡克就不可能在1665年看到细胞,从而为细胞学说的产生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如果没有粒子加速器,人类就不可能深入认识原子和内部的结构,并发现新的粒子。,最后,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主体的认识能力。人的认识能力、聪明才智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如果脱离实践,再聪明的头脑也会变得迟钝。,鲁迅:“其实即使天才,在生下来的时候的第一声啼哭,也和平常的儿童的一样,决不会就是一首好诗。”,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马克思:“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4.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认识的目的并不在于认识活动本身,而在于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注意:认识的目的和认识的任务的区别。认识的任务是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即达到理性认识,达到真理性认识。,总之,实践是认识的起点和基础,对认识起决定性作用。列宁:“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就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尊重实践,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克服主观主义。,二、认识的本质认识是什么?如何理解认识的本质?这是认识论中的核心问题,各种哲学派别对此有不同的看法。,(一)反映论和先验论 1.反映论 是指认为认识的本质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的观点。反映论是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共同原则,是一切唯物主义的共同主张。,2.先验论 是指把人的认识、认识能力看作是先于感觉经验,是人先天固有、与生俱来的观点。孔子:“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知之者,又次之;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孟子:“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柏拉图:认为人的一切知识都是由天赋而来,它以潜在的方式存在于人的灵魂之中。认识不是对世界物质的感受,而是对理念世界的回忆。,3.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唯心主义认识路线: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二)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1.可知论:主张世界及其本质是可以认识的,肯定人有认识世界的能力。2.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可认识或不可完全认识。,不可知论的代表人物之一:英国的休谟:认为超出人的感觉范围的东西是不可认识,如上帝是否存在不可知,因为上帝看不见、摸不着。,不可知论的代表人物之二:德国的康德:认为人只能认识现象,不能认识本质;只能认识有限,不能认识无限;只能认识此岸世界,无法达到彼岸世界。,3.实践是驳斥不可知论的有力工具 辩证法可以从理论上驳斥不可知论,它主张现象和本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统一的,它把整个世界和认识看作是过程,认为人能在漫长的过程中认识整个世界及其本质。,恩格斯认为驳斥不可知论的最有力的工具是实践。因为主观和客观的统一不仅是个理论问题,更重要的是个实践问题;实践能锻炼和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实践可以创造出各种认识工具和认识手段,扩大人的认识领域,加深人的认识程度。,(三)能动的反映论与消极的反映论 1.旧唯物主义反映论这种认识论坚信人们的认识来自于客观世界,但它只从客体方面来说明认识的形成及其本质,把认识的产生简单地看作是主体接受对象的刺激,和对象把自身“烙印”在主体大脑中的结果,忽视了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2.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与旧唯物主义离开社会实践和人的历史发展来理解人的反映不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立足于社会实践的观点,全面地、正确地分析和说明了人对世界反映的社会性、主体性和能动性。,与旧唯物主义脱离辩证法不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把辩证法贯彻于反映论,指出人对世界的能动反映是充满矛盾运动的辩证过程。,(四)认识的本质 1.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反映与创造的统一。,认识本质的两个特征:一是摹写性。人的认识作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必然要以客观事物为原型,并力图在思维中再现客观事物的状态、属性、关系、本质和规律。二是创造性。人在反映过程中,会对认识对象信息进行分析、选择、运用、重组、整合、建构等。,2.反映、选择与建构选择、建构是认识过程中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突出表现。就认识活动中各个要素相互作用的机制来说,认识是摹写、选择、建构和创造的统一。,主体,客体,摹写,选择,建构,创造,认识,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认识的运动过程,是在实践基础上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由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一)从实践到认识 1.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的现象、各个片面和外部联系的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特点:直接性、具体性。,基本形式:感觉、知觉、表象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个别方面的反映,是感性认识的起点。知觉是感觉的组合,在感觉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表象是人脑对过去的感觉和知觉的回忆,是感性认识的最高形式。,思考:凡是亲眼所见的都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亲眼所见的,有些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有些则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虚假反映或骗局。必须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加以分析,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才能判断真假,得到对事物的正确认识。该命题夸大感觉在认识中的作用,将感觉与事实相混淆,在理论上容易导致主观唯心论,在实际生活中容易产生荒谬的判断。,2.理性认识 理性认识是对事物的本质、内部联系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特点:间接性、抽象性,基本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概念是客观事物的一般属性和内在本质在人的思维中的反映。如,“人”是具有思维能力的动物。判断是对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的反映,是对事物是什么、是否有某种属性的断定。毛泽东:“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推理是从事物的联系或关系中由已知合乎逻辑地推出未知的反映形式。,铁做的船都是会沉的(大前提)泰坦尼克是铁做的船(小前提)所以,泰坦尼克是会沉的(结 论),例:1912年4月15日,英国白星航运公司的被认为是永不沉没的“泰坦尼克号”误撞冰山而导致沉没,有1595人丧生。泰坦尼克号长约269公尺,排水量为46000多吨,头等舱的票价相当于如今的50000美元,是有史以来最大、最豪华的巨轮。,3.两者的关系(1)两者相互对立、相互区别,(2)两者又是统一的:第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第二,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发展到理性认识。第三,两者相互包含、相互渗透。,(3)割裂两者的关系会导致经验论和唯理论经验论片面夸大感性经验在认识中的作用,轻视理性在认识中的作用,在实践中会导致经验主义。唯理论片面夸大理性认识的作用,轻视感性认识,在实践中会导致教条主义。,4.实现第一次飞跃的条件第一,必须获取丰富而真实的感性材料。“丰富”是从量上对感性材料的要求。“真实”是从质上对感性材料的要求。第二,必须运用理性思维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毛泽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5.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的作用广义的理性因素包括感觉、知觉、表象、概念、判断、推理等。狭义的理性因素是指概念、判断、推理等,它具有自觉性、逻辑性的特点。,非理性因素包括两类:第一类包括情感、意志、欲望、动机、信仰、习惯、本能等,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渗透到主体的认识活动中,并对其发生影响。第二类包括幻想、想象、猜测、顿悟、直觉、灵感等,它属于人的认识能力,具有不自觉、非逻辑性等特点。,在认识活动中,人的理性、理智和逻辑的因素起主要的作用,是主导的因素。非理性因素对人的认识活动的发动与停止、对主体认识能力的发挥与抑制,起着重要的控制和调节作用。这种作用有时是积极的,有时是消极的。,例如:意志对人的认识是一种激发和调控因素,是认识运动的支撑力量和推动力量。,马克思:“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的局限性:理性主义片面强调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至尊地位,认为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是认识的巨大障碍。非理性主义把非理性因素看作人的本质,否定理性思维的作用,由此走向反理性、反科学的神秘主义。,(二)从认识到实践 1.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第一,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才能指导实践,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第二,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才能使认识接受实践的检验而得到修正、补充、丰富和发展。,2.实现第二次飞跃的条件用来指导实践的理论必须是正确的。要把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要把关于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同主体自身的利益和需要结合起来。要让群众掌握理论,并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主体,客体,认识,实践,新的实践,指导,制约,(三)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1.制约作用:制约实践的范围和效率正确的认识对实践起积极的促进作用错误的认识对实践起消极的误导和阻碍作用,2.正确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第一,有助于制定科学实践方案;第二,有助于降低实践的成本或代价;第三,能够形成精神支柱与思想动力;第四,有助于评价实践结果和总结经验教训。,(四)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1.认识运动的反复性是指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造成认识的反复性的原因:第一,受客观事物本身的发展过程及其表现程度的限制。第二,受历史条件和科技条件的限制。第三,受主体自身的知识水平、立场、观点、方法、能力、经验等条件的限制。,2.认识的无限性整个世界是无限发展着的,它在时、空上都没有尽头,这一点决定了人的认识的无限性。人类认识世界的任务永远不会完结,人只能无穷地接近对整个世界的认识,但不能完成对整个世界的认识。,3.把握认识发展总规律的方法论意义第一,坚持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这里的“具体性”,是指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结合、相统一。这里的“历史性”,是指主观认识要同不断发展变化着的客观实践相适应。,必须防止和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是当事物已经向前发展了,主观认识仍然停留在原来的阶段上,落后于实际,就容易犯右倾保守的错误。二是当一个事物还在发展,向别的事物转变的条件还不具备时,人们硬要超越阶段,做将来的事,就容易犯“左”倾冒险的错误。,毛泽东:“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第二,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党的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群众中来的过程就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到群众中去的过程,就是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可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党的群众路线是一致的。,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一、真理的客观性 1.真理的含义 认识中的根本矛盾是主观和客观的矛盾,认识的结果应该使主观和客观的矛盾得到解决,即主客观达到统一。真理是标志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2.真理的客观性真理最本质的属性是客观性,表现在:一是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二是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从真理的客观性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真理是一元的真理没有阶级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要服从真理究竟谁能掌握真理,与权力、地位无关,取决于他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正确把握坚持真理客观性和价值性的高度统一,3.反对主观真理论 俄国的马赫主义者波格丹诺夫:“真理是思想形式,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认为多数人承认的意见即真理。,18731928,美国的詹姆士和杜威等人提出“有用即真理”。,1842 1910,杜威 18591952,4.真理与谬误(1)谬误的含义谬误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歪曲反映。思考:谬误是否可以避免?,(2)真理与谬误的关系首先,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的。真理和谬误的性质是相反的,就一定范围、一定客观对象来说,真理就是真理、谬误就是谬误,二者有本质区别,不能混淆。思考:相对性真理是否包含错误?,其次,真理与谬误又是统一的。表现在:二者相伴而生,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列宁:“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3)敢于坚持真理,勇于修正错误一是要敢于坚持真理,为真理而斗争。方志敏烈士在英勇就义前慷慨陈词: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绝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夏明翰烈士临刑前挥笔写就了成为千古绝唱的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18991935,19001928,二是要勇于修正错误。恩格斯:“伟大的阶级,正如伟大的民族一样,无论从哪方面学习,都不如从自己所犯错误中学习来得快。”鲁迅: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再完美的苍蝇也不过是苍蝇。,18201895,18811936,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1.含义 真理的绝对性:一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二是指人类的认识按其本性是能够正确反映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真理的相对性:从认识的广度看,真理只是对客观事物一定范围的正确反映;从认识的深度看,真理只是对事物一定程度、一定层次的近似正确的反映。,真理,确定性、无条件性,绝对性,近似性、有条件性,相对性,从内容和认识能力上看,从广度和深度上看,同一真理的两种属性,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关系(1)两者相互对立、区别:概念不同。(2)两者又是统一的: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同一客观真理的两个不同方面或属性,两者相互依存。一方面相对真理中包含着绝对真理的成份,另一方面,绝对真理是由无数相对真理构成的。,(3)人类的认识永远处在从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的转化过程中。(4)割裂两者的关系会导致真理问题上的绝对主义或相对主义。,思考: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真理?第一,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真理,也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第二,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关键在于正确处理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既要坚持,又要发展;边坚持边发展;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第三,在实际工作中,既要反对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的错误;又要反对所谓的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无用论”的错误。,三、真理的检验标准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是一场新的思想解放运动,对于冲破个人崇拜和“两个凡是”的束缚起了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从真理的本性来看,真理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检验认识是不是真理,就是检验主观和客观是不是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这就必须有一个能够把主观和客观连接起来,沟通起来的中 介、桥梁、纽带,这就是实践。,从实践的特点来看,它不仅有普遍性特点,而且有直接现实性特点,特别是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特点,使实践有资格成为检验真理的标准。人们用一定的理论观点去实践,由此引出一定的客观结果,这样就能把原来的理论认识同客观现实相对照,从而检验出理论的真理性。,2.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确定性(绝对性):只有实践才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最终能够检验出认识的真理性。不确定性(相对性):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实践都有历史局限性;经过实践检验的认识,还要继续接受新的实践的检验。,实践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这是真理标准问题上的辩证法。只有坚持实践标准的确定性,才能反对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只有坚持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才能反对教条主义、独断论。,3.逻辑证明在检验真理中的作用所谓逻辑证明,是指运用已知的正确概念、判断和推理,从理论上确定另一判断的正误的思维方法。,第一,逻辑证明能够把特殊的实践结论提高到普遍。,例如,小岗村的实践证明家庭联产承包的经验是正确的,那么它是否适合全国农村呢?通过逻辑证明可以使特殊结论具有普遍性。,第二,逻辑证明可以论证实践无法直接检验的认识。如哥德巴赫猜想,人类起源理论等。第三,逻辑证明能在实践检验前初步判定认识的正确性,为实践提供理论依据。,逻辑证明不能代替实践标准:其一,逻辑证明中所依据的前提是否正确要由实践来检验。其二,逻辑证明中所使用的规则来自实践。其三,逻辑证明所得出的结论还要再回到实践中去,由实践作最后的检验。,四、真理与价值 1.价值及其特性(1)含义价值是指客体以自身属性满足主体需要的效用关系。,把握以下两点:第一,价值的主体是人,价值的客体是物或者是人。第二,价值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价值不是实体范畴、不是属性范畴,而是关系范畴。马克思:“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2)价值的特点第一,价值具有客观性。人的需要具有客观性,满足人的需要的对象、过程和结果都具有客观性。第二,价值具有主体性。价值关系的形成是以主体的需要为主导的,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会因主体及其需要不同而不同。,第三,价值具有社会历史性。作为价值主体的人的需要及其满足,具有社会性、历史性。第四,价值具有多维性。客体的多方面属性,可以满足主体的不同需要,构成多维的价值关系。如电脑可以满足人们学习、办公、查找资料、聊天、游戏等方面的需要。,2.价值评价(1)什么是价值评价 客观事物对人的需要而言,有的有价值,有的无价值,有的价值大,有的价值小。有了价值现象,就有对价值现象的认识问题。从认识的对象和内容来看,人们的全部认识可以分为知识性的认识和价值性的认识。,所谓知识性的认识是认识主体对客体本身的性质、状况、结构、规律等的反映,是回答关于是什么等问题的认识。所谓价值性的认识(即价值评价)是认识主体在知识性认识的基础上,把自身需要的内在尺度运用于客体,对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进行评判,是回答关于好不好、要不要、该不该、有没有用等问题的认识。,例:关于苹果的认识:知识性的认识是回答苹果的结构、成分是怎样的,苹果是怎样生长的等问题。价值性的认识是回答苹果的味道、营养好不好,苹果能满足人的哪些需要,证实苹果有什么效益等问题。,(2)价值评价的特点 价值评价与科学认识相比较,有其不同的特点:第一,价值评价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科学认识的对象是客体,是以客体本身的状态为反映内容,以获得关于客体的知识为任务;价值评价则是以客体和主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为反映内容,以弄清客体对自己的效用为任务。,第二,价值评价的结果一般依主体的特点为转移。科学认识作为事实性认识,不以主体的情感、利益为转移,具有客观的确定性,认识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价值评价是主体把自身需要的内在尺度运用于客体,对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进行评判。它根据主体的利益和价值需求来评判客体,则总是带有浓厚的情感和意志色彩,是一种主观性很强的认识,带有很强的个体差异性。,第三,价值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一个科学的合理的价值评价,必须符合两个基本要求:一是对客体状况的正确认识;二是对主体需要的正确认识。对客体实际状况的正确认识,是形成科学的价值评价的基础和前提;对主体本身实际需要的正确认识,是形成科学的价值评价的必要条件。,(3)价值评价的功能 人为了生存和发展,总要和周围事物打交道,总是同周围事物处于有利或无利、有害或无害的价值关系中,因而任何人都要对人或者事物作出价值评价。价值评价在实践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对实践起着精神驱动、制约和导向的作用。,首先,价值评价作为人们对自身的客观需要和要求的主观反映,构成了实践的精神动力,是推动着实践不断进行去实现价值的驱动力量。其次,价值评价作为实践的尺度,是实践活动发展的规范性因素。它要求实践活动必须消除盲目性和随意性,必须服从于实践目标的实现,即服从于实践满足人们客观需要这一根本目的。,再次,价值评价作为实践活动的目标,是实践活动发展中的导向因素。它引导着实践活动朝着更充分、更全面、可持续性的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精神需要的方向发展。,(4)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意义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价值本质的认识以及对人和事物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的体系。每个人都是在各自的价值观的引导下,形成不同的价值取向,追求着各自认为最有价值的东西。,比较典型的几种价值观:理性价值观:以知识和真理为中心的价值观,把追求真理看作高于一切。政治性价值观:以权力地位为中心的价值观,视权力和地位为最有价值。社会性价值观:以群体和他人为中心的价值观,把为群体、他人服务认为是最有价值的。,经济性价值观:以有效和实惠为中心的价值观,认为世界上的一切,对自己有用的就是最有价值的。宗教性价值观:以信仰为中心的价值观,认为信仰是人生最有价值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它认为人都是自私的,人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个人利益的满足,所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是其典型表现。,“合理利己主义”价值观:认为奉行利己主义要有节制,人在追求个人利益时,不要损坏他人利益,利己与利他要结合起来,在利己中利他,主观上利己,客观上利他。共产主义价值观:为无产阶级的集体利益和全人类利益而奋斗,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实现而奋斗,为社会、为人民的事业奉献个人的一切。,一是要掌握科学知识,在认识上求真,二是培养高尚人格,在行为上求善,三是能够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美的世界和美的生活,在情感上求美,马克思主义的最高人生境界:追求真、善、美的统一,3.真理与价值(1)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真理原则,是指人类必须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改造世界,追求和服从真理。价值原则,是指人类必须按照自己的尺度和需要去认识和改造世界,使世界适合人的生存和发展。,(2)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关系 两者的区别:第一,真理侧重于客体性,价值侧重于主体性。第二,真理主要表明人的活动中的客观制约性,价值主要表明人的活动中的目的性。第三,真理体现了社会历史活动的统一性,价值体现了社会历史活动中的多样性。,两者的统一:第一,真理和价值都是人类活动追求的目标,两者相互补充。追求真理以实现价值为目的;实现价值以认识真理为前提。第二,人们会通过一定的自我调节来解决两者的冲突。第三,实践是检验真理和价值的共同标准,也是两者统一的基础。,(3)方法论意义第一,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第二,科学精神要求我们如实地、准确地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去揭示其本质和规律,崇尚理性,追求真理。,第三,人文精神要求把人民的利益和人的发展看作是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第三节认识与实践的统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结论是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就是说,主观认识要同具体时间、地点和条件下的客观实际相符合,并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一、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一)一切从实际出发1.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2.为什么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是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物质统一体,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就要求我们做一切工作都必须从实际出发,如实地反映客观实际,从客观事物中形成思想、原则、计划和方案等。,3.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关键在于尊重事实第一,事实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坚持从实际出发,就必须老老实实的承认事实、尊重事实、忠于事实,而不能抹杀事实、贬低事实、捏造事实。第二,事实是全面的,是充满矛盾的。坚持从实际出发,就必须全面的看问题,而不能片面的看问题,更不能以偏概全。,第三,事实是相互联系的,是各种事物、各种要素的统一体。坚持从实际出发,就必须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而不能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第四,事实是发展的、变化的。坚持从实际出发,就必须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而不能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第五,事实是现象和本质的统一体。坚持从实际出发,就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而不能停留于事物的现象。,(二)实事求是1.什么是实事求是?“实事求是”出自汉书河间献王德传。刘德是汉景帝刘启的儿子,他一生酷爱藏书,不仅收藏古旧书,而且进行认真的研究整理。东汉史学家班固在编撰汉书时,为刘德立了“传”,赞扬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意思是说,刘德爱好古代文化,对古代文化的研究十分认真,总是在掌握充分的事实根据以后,才从中求得正确可靠的结论来。,毛泽东:“实事 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 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 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2.实事求是的基本要求无论是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无论是说话还是办事,都必须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陈云19051995,3.反对主观主义所谓主观主义就是不顾实际情况,从主观意识(包括经验、理论、情感和意志等)出发去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主观主义的主要形式有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教条主义的特点是迷信书本,把书本上的理论看作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和解决一切问题的现成公式,在实际工作中到处照搬照抄,既不会结合实际情况把理论具体化,也不会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而变通。,例: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给革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白区党组织损失了几乎百分之百,红军损失了百分之九十。,19111974,经验主义的特点是迷信实际工作经验,不分青红皂白的用一时一地的经验去解决千差万别的实际问题。,二、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1.对待真理的正确态度 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告诉我们,任何真理都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都包含了不能被推翻的客观内容,又都有待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因此我们对待科学真理的正确态度是:一方面必须坚持真理,另一方面又必须通过理论创新不断地发展真理。,2.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的基本方式就是理论创新。理论创新是在继承已有理论成果基础上不断吸取新的实践经验、新的群众智慧形成新任务的过程。理论创新包括原创性的理论创新、综合性的理论创新、基础性的理论创新、应用型的理论创新等。,要实现理论创新必须做到:第一,必须继承已有的思想成就,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第二,必须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善于发现问题,抓住问题的根本。第三,必须勇于实践、深入调查、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第四,必须进行大胆的假设和反复的验证。,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1.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两种基本的活动认识世界是人们从观念上把握世界,把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变成自己的知识和智慧。改造世界是人们现实的把握世界,按照自己的目的去改造客观事物的结构和形式,使其满足自己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是互相促进的:一方面,改造世界是认识世界的根本目的和基础。另一方面,正确地认识世界是有效地改造世界的先导。,2.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是指改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改造主观世界是指改造人的内心世界,主要内容有:一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提高道德素质、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等;三是提高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交往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等。,3.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必然是指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必然王国是指人类尚未掌握客观规律,盲目的受客观规律支配的社会活动状态。自由王国是指人类掌握了客观规律,并自觉的利用客观规律达到自身目的的社会活动状态。,总之,只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统一起来,才能实现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才能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本章完,课件制作:江西师大政法学院 赖亦明,

    注意事项

    本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ppt)为本站会员(sccc)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