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201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新规范.ppt

    • 资源ID:5403063       资源大小:350.50KB        全文页数:76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新规范.ppt

    公路等级选用的规定,区别,新标准突出了公路功能在公路选级中的主导地位,公路用地范围的规定,1.在风沙、雪害、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地带设置防护、整治设施时,以及在膨胀土、盐渍土等特殊土地带采取处治措施时,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用地范围。,1.在风沙、雪害等特殊地质地带,设置防护设施时,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用地范围。,区别,新标准根据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建标2011124号)进一步细化、明确了特殊路段根据实际需要确定用地范围,公路建设环境保护规定,1.公路建设必须执行国家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的法律法规 2.“保护优先、以防为主、以治为辅、综合治理”的原则 3.高速公路,一、二级公路和有特殊要求的公路建设项目应作环境影响评价和水土保持方案评价 4.(新增)公路改扩建项目应充分利用公路废旧材料,节约工程建设资源,1.公路建设必须贯彻国家环境保护的政策 2.“以防为主、以治为辅、综合治理”的原则 3.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有特殊要求的公路建设项目应作环境影响评价。,区别,新标准增加了“保护优先”的原则,增加了改扩建项目应充分利用公路废旧材料的规定,区别,新标准增加了“保护优先”的原则,增加了改扩建项目应充分利用公路废旧材料的规定,公路分期修建的规定,1.公路分期修建必须遵照统筹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进行总体设计 2.(新增)高速公路分离式断面路段可采用分幅分期修建,先期建成的一幅按双向交通通车时,应按二级公路通车条件经行管理,1.公路分期修建必须遵照统筹规划、总体设计、分期实施的原则,区别,新标准增加了高速公路分离式断面可分幅分期修建,先期建成的一幅按双向交通通车时,应按二级公路通车条件进行管理,公路改建的规定,新版:1.(新增)公路改扩建时应根据实际服务水平论证确定,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服务水平宜在降低到三级服务水平下限之前,二、三级公路服务水平宜在降低到四级服务水平下限之前。四级公路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2.局部路段维持原设计速度时,其长度高速公路不宜大于15km,一、二级公路不宜大于10km 3.高速公路改时建维持通车路段的服务水平可降低一级,设计速度不宜低于60/h 4.(新增)沙漠、戈壁、草原的小交通量地区的高速公路分离式断面路段利用现有二级公路改建为一幅时,其设计洪水频率可维持原标准不变,设计时速不宜大于80km/h,旧版:1.局部路段维持原设计速度时,其长度不宜大于相应公路等级的设计路段长度 2.高速公路改建时维持通车路段的服务水平可降低一级,区别,新标准补充完善了局部维持原设计速度路段长度和保通通设计速度的规定,增加了小交通量地区利用现有公路的设计速度的规定,设置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规定,1.(新增)非机动车、行人密集路段宜考虑非机动车和行人等的交通要求,可根据交通组成情况设置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旧版:无规定,区别,新标准增加了非机动车、行人密集路段可设置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规定,交通安全评价的规定,旧版:无规定,区别,新标准增加了二级及以上干线公路应进行安全评价的规定,1.(新增)二级及二级以上的干线公路应设计时进行交通安全评价,其他公路在有条件时也可进行交通安全评价,救灾通道的规定,旧版:无规定,区别,新标准增加了有救灾功能需求的二级及以下公路可相应提高抗震及设计洪水频率标准的规定,1.(新增)有救灾通道功能需求的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可相应提高抗震及设计洪水频率标准,术语,旧版:无规定,区别,新标准增加了公路改扩建、公路功能、设计速度、运行速度、限制速度、设计车辆、设计通行能力、服务水平、避险车道、硬路肩、设计使用年限和电子不停车收费共12个专业术语的解释,1.(新增)对公路改扩建、公路功能、设计速度、运行速度、限制速度、设计车辆、设计同行能力、服务水平、避险车道、硬路肩、设计使用年限、电子不停车收费做出专业解释,公路分级的规定,1.高速公路的年平均日交通量最少为25000辆(四车道)2.根据交通量高速公路设四、六、八车道;一级公路设四、六车道 3.三、四公路为主要供汽车行驶,区别,新标准突出了以公路功能选取技术等级的理念,公路按交通功能分为干线公路、集散公路和支路三类,细化了分类,以人口规模量化了公路功能标准,1.高速公路的年平局日设计交通量宜在15000辆小客车以上 2.取消各级公路车道数量对年平均日交通量的要求限制 3.三级公路为供汽车,非汽车交通混合行驶的双车道公路 4.四级公路为供汽车,非汽车交通混合行驶的双车道或单车道公路,设计车辆外廓尺寸的规定,1.只有小客车、载重汽车、鞍式列车三种车型尺寸,区别,新标准增加了大型客车和铰接客车两种车型,将鞍式列车调整为铰接列车,1.(新增)大型客车、铰接客车尺寸 2.将鞍式列车尺寸调整为铰接列车,设计交通量预测的规定,1.高速公路和具有一级干线功能的一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应按20年预测;具集散功能的一级公路,以及二、三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应按15年预测;四级公路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区别,新标准将高速、一级公路设计交通量预测年限均规定为20年(旧标准集散功能一级公路设计交通量预测年限为15年),二、三级15年,四级根据实际情况,1.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设计交通预测年限为20年;二、三级公路设计交通量预测年限为15年,四级公路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车辆折算系数的规定,1.2.公路上行驶的拖拉机每辆折算为4辆小客车,1.2.一、二级公路上行驶的拖拉机按路侧干扰因素计;三、四级公路上行驶的拖拉机每辆折算为4辆小客车,区别,新标准调整了大型车折算系数,调整拖挂车为汽车列车,并调整折算系数;公路上行驶的拖拉机都折算为4辆小客车。,公路服务水平的规定,1.公路服务水平分为四级 2.一级公路作为集散公路时,可采用三级服务水平设计 3.互通式立体交叉的分合流区段,匝道以及交织区域,可采用三级服务水平设计,区别,新标准将服务水平调整为六级(旧标准为四级);各级公路服务水平没有具体确定,只规定最低水平,新版:3.4 1.各级公路服务水平分为六级;并规定各级公路最低服务标准,2.一级公路用作集散公路时,设计服务水平可降低一级 3.长隧道及特长隧道段、非机动车及行人密集路段、互通式立体交叉的分合流区段以及交织区域,设计服务水平可降低一级,公路设计速度的规定,1.四级公路设计速度为20km/h,区别,新标准规定四级公路宜采用30km/h,受地形、地质等条件限制,可采用20km/h,1.四级公路设计速度宜采用30km/h;受地形、地质等条件限制,可采用20km/h,运行速度的规定,1.公路设计应采用运行速度经行检验。相邻路段运行速度之差应小于20km/h,同一路段运行速度与设计速度之差宜小于20km/h,旧版:无规定,区别,新标准规定公路设计应采用运行速度进行检验,限制速度的规定,1.公路限制速度应根据设计速度、运行速度及路侧干扰与环境等因素综合论证确定,旧版:无规定,区别,新标准规定公路限制速度应根据设计速度、运行速度及路侧干扰与环境等因素论证确定,公路建筑界限的规定,1.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侧向宽度为硬路肩宽度,二、三、四级公路的侧向宽度为硬路肩宽度减去0.25m;2.隧道、桥梁设置检修道、人行道时,建筑界限应包括相应部分的宽度,区别,新标准细化了一级公路及增设慢车道的二级公路设置分隔设施时计算车道宽度的规定,增加了隧道入口段设置护栏过渡的建筑限界规定,增加了设置护栏时,应根据护栏需要的宽度加宽路基,新版:3.6 1.二级公路侧向宽度为硬路肩宽度,三、四级公路的侧向宽度为路肩宽度减去0.25m。设置护栏时,应根据护栏需要的宽度加路基宽度 2.路基、桥梁、隧道相互衔接处。其建筑界限应按过渡段处理,中间带宽度的规定,1.高速公路和作为干线的一级公路,中央分隔带宽度应根据公路项目中央分隔带功能确定 2.作为集散的一级公路,中央分隔带的宽度应根据中间隔离设施的宽度确定 3.左侧路缘带宽度不应小于规定,设计速度为120km/h、100km/h,受地形地物限制的路段或多车道公路内侧车道仅限小型车辆通过的路段,左侧路缘带可论证采用0.50m,1.对不同设计速度下的中央分隔带、左侧路缘带宽度、中间带宽度都有一般值和最小值的规定,区别,新标准不再指定中央分隔带宽度推荐值,设计速度大于80km/h公路的左侧路缘带可论证后采用0.5m(规定宽度为0.75m),路肩宽度的规定,1.高速公路、干线一级公路的右硬路肩宽度一般值统一为3.00,最小值统一为1.50;当通行小客车为主时,右硬路肩宽度都可为2.50 2.具有离散功能的一级公路同二级公路一样,旧版:3.0.5 1.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按设计速度不同分别规定右硬路肩宽度 2.一级公路无论是干线公路或离散功能公路,统一规定路肩宽度,区别,新标准调整了右侧硬路肩和土路肩宽度,紧急停车带的规定,1.高速公路和作为干线的一级公路右侧硬路肩宽度小于2.50m时,应设置紧急停车带。紧急停车带宽度应为3.5m,有效长度不应小于40m,间距不宜大于500m,1.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右侧硬路肩宽度小于2.5m时,应设置紧急停车带。紧急停车带宽度应为3.5m,有效长度不应小于30m,间距不宜大于500m,区别,新标准调整了停车带有效长度(由旧标准的30m调为40m),加(减)速车道的规定,1.互通式立体交叉、服务区、停车区、公共汽车停靠站、管理设施等出入口处,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应设置加(减)速车道,二级公路应设置过渡段,1.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互通式交叉立体交叉、服务区、停车区、公共汽车停靠站、管理设施等出入口处,应设置加(减)速车道,区别,新标准增加了二级公路应设置过渡段的规定,爬坡车道的规定,1.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以及二级公路的连续上坡路段,当通行能力、运行安全受到影响时,应设置爬坡车道。爬坡车道宽度不应小于3.5m。六车道以上的高速公路,可不设置爬坡车道。,1.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以及二级公路的连续上坡路段,当通行能力。运行安全受到影响时,应设置爬坡车道。爬坡车道宽度为3.50m,新标准增加了六车道以上的高速公路可不设置爬坡车道的规定,区别,增设超车道的规定,1.二级路货车比例较高时,可根据需要局部增设超车道。超车道宽度应按相应道路的车道宽度确定,旧版:无规定,区别,新标准增加了二级公路货车比例较高时,可根据需要局部增设超车道的规定,设置慢车道的规定,1.二级公路慢行车辆较多时,可根据需要采用加宽硬路肩的方式设置慢车道,并应增加必要的交通安全设施,加强交通组织管理,旧版:无规定,区别,新标准增加了二级公路慢行车辆较多时,可根据需要加宽硬路肩设置慢车道,设置分隔带、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规定,非机动车、行人密集公路和城市出入口的公路,可根据需要设置侧分隔带、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旧版:无规定,区别,新标准增加了非机动车、行人密集公路和城市出入口的公路,可根据需要设置侧分隔带、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规定,公路路基宽度的规定,1.公路路基为车道宽度与路肩宽度之和,当设有中间带、加(减)速车道、爬坡车道、紧急停车道、超车道、错车道、慢车道、侧分隔带、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等时,应计入这些部分,1.规定了各级公路在不同设计速度时的路基宽度的一般值和最小值,区别,新标准取消了对路基总宽度的指标规定,只规定公路路基横断面中各部分宽度,圆曲线最小半径的规定,1.规定了4%、6%、8%、10%四种超高与7种设计速度组合时的圆曲线最小半径,1.只规定了7种设计速度圆曲线最小半径的一般值和极限值,区别,新标准细化了不同超高的圆曲线最小半径值,最大超高的规定,1.一般地区,圆曲线最大超高应采用8%2.积雪冰冻地区,最大超高值应采取6%3.以通行中、小型客车为主的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最大超高可采用10%4.城镇区域公路,最大超高值可采取4%,旧版:无规定,区别,新标准增加了最大超高的规定,纵坡长度的规定,1.只规定不同纵坡的最大坡长,且规定数值不变,1.对纵坡的最小坡长有规定 2.连续上坡(或下坡)时,应在不大于所规定的纵坡长度范围内设置缓和坡段,缓和坡段的纵坡不大于3%,其长度应符合纵坡长度的规定,区别,新标准取消了最小坡长和长陡纵坡中间设置缓和坡段的规定,竖曲线最小半径和最小长度的规定,1.规定不同设计速度下凸形竖曲线和凹形竖曲线的最小半径,1.不同设计速度下的凸形竖曲线和凹形竖曲线半径有一般值和极限值,区别,新标准取消了竖曲线最小半径一般值的规定,路基路面一般规定,1.路基应设置排水设施与防护设施,取土,弃土应经行专门设计,防止水土流失、堵塞河道和诱发路基病害;应进行路基表土综合利用方案设计,充分利用资源 2.应因地制宜。统筹考虑安全、环境、土地、经级等因素,选择合理的路基断面形式 3.(新增)路基路面结构应遵循整体化设计原则,路基设计应根据可用填料、施工条件和当地成功经验,提出路基结构的设计要求与设计指标;路面结构设计应结合路基结构设计要求与设计指标进行综合设计,以满足路面结构耐久性要求 4.(新增)公路改扩建项目的新建路面和原路面利用均按现行标准经行设计,并加强路基、路面的拼接设计;应对路面材料再生循环利用进行论证,充分利用废旧材料,1.路基设计应重视排水设施与防护设施的设计,取土、弃土应经行专门的设计,防止水土流失、堵塞河道和诱发路基病害 2.路基断面形式应与沿线自然环境相协调,避免因深挖、高填对其造成不良影响。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宜采用浅挖、低填、缓边坡的路基断面形式,区别,新标准增加了应进行路基表土综合利用方案设计的规定,增加了路基路面结构应遵循整体化设计原则的规定,增加了公路改扩建项目的新建路面和原路面利用均应按现行标准进行设计,应加强路基、路面的拼接设计,应对路面材料再生循环利用进行论证的规定,路基设计洪水频率的规定,1.(新增)城市周边地区的公路路基设计洪水频率应结合城市防洪标准,考虑救灾通道、排洪和泄洪需求综合确定,1.路基设计洪水频率按公路等级统一设计,区别,新标准增加了城市周边地区公路路基设计洪水频率应结合城市防洪标准的规定,路基技术要求和原地面处理的规定,2.(新增)在满足路基各层压实度的前提下,应根据路基实际采用的填料类型和路面结构设计要求,在确定路床顶面回弹模量标准。对于重载交通路基、软弱和特殊土路基,可适当提高路床顶面回弹模量标准,1.以填方或挖方为区别,对不同深度的路基规定了压实度,区别,新标准增加了特重与极重交通荷载更深层位的压实度标准,增加了确定路床顶面回弹模量标准的规定,路面结构设计标准轴载的规定,1.路面结构设计标准轴载分为双轮组单轴100kN,轮胎压力70Mpa。重载交通路段可根据实际调查的轴载谱采用分向、分道方式进行路面结构设计,1.路面设计标准轴载为双轮组单轴100kN,区别,新标准增加了轮胎压力0.7MPa的规定,增加了重载交通段可根据实际调查的轴载谱采用分向、分道方式进行路面结构设计的规定,路面面层类型选用的规定,1.路面类型应根据公路功能、技术等级、交通量、环境保护、工程造价等因素进行综合论证后选用;路面结构形式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交通荷载、当地材料,并结合路面结构耐久性,资源循环利用等因素进行全寿命周期经济分析后合理确定,1.沥青、水泥混凝土路面适用所有等级的公路,沥青贯入、沥青碎石、沥青表面处治路面适用三、四级公路。砂石路面只适用于四级公路,区别,新标准取消了根据公路等级选用路面面层的规定,增加了路面类型和结构形式选择和确定的基本原则,公路路面结构设计使用年限的规定,1.公路路面设计适用年限不应小于下表,旧版:无规定,区别,新标准增加了公路路面结构设计使用年限的规定,提高了三、四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使用年限,路面结构层材料的规定,1.路面结构层材料应满足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的要求。路面垫层宜采用水稳性好的粗粒料类材料或稳定类材料。路基填料采用尾矿,矿渣等材料是,应作环保评价,明确利用方案及处置措施,1.路面结构层所选用材料应满足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的要求。同时路面垫层的材料宜采用水稳性好的粗粒料或各种稳定类粒料,区别,新标准增加了路基填料采用尾渣、矿渣等材料时,应作环保评价,明确利用方案及处置措施的规定,路基路面排水的规定,1.路基路面排水设计应综合规划,合理布局,并与沿线排灌系统相协调,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和污染水源 2.根据公路等级,结合沿线气候、地形、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设置必要的地表排水、路面内部排水、地下排水等设施,并与沿线排水系统相结合,形成完整的排水体系 3.特殊地质环境地段的路基。路面排水设计,必须与该段特殊工程整治措施相结合,经行综合设计 4.(新增)路基、路面结构设计应进行防水设计,以减少路面结构水损坏,1.路基路面排水设计应综合规划,合理布局,并与沿线排灌系统相协调,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和污染水源 2.根据公路等级,结合沿线气候、地形、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设置必要的地表排水、路面内部排水、地下排水等设施,并与沿线排水系统相结合,形成完整的排水体系 3.特殊地质环境地段的路基。路面排水设计,必须与该段特殊工程整治措施相结合,经行综合设计,区别,新标准增加了路基路面结构设计应进行防水设计,减少路面结构水损坏的规定,路面分期修建的规定,1.高速公路路面不应分期修建,位于软土,高填方等工后沉降较大的局部路段,面层可一次设计、分期实施,1.高速公路、一级公路路面不宜分期修建,但位于软土,高填土等工后沉降较大的局部路段,可按“一次设计、分期实施”的原则实施,区别,新标准规定高速公路路面不应分期修建(旧标准为不宜),并取消对一级公路的限制,小交通量高速公路右侧硬路肩面层的规定,1.沙漠、戈壁、草原等地区小交通量高速公路,其右侧硬路肩部分的面层可分期修建,但在分期修建实施前,应采取技术措施对右侧硬路肩面层进行处理,保证交通安全,旧版:无规定,区别,新标准增加了沙漠、戈壁、草原等地区小交通量调整公路右侧硬路肩部分的面层可分期修建的规定,桥涵一般规定,1.桥涵应按照安全、耐久、适用、环保、经济和美观的原则,考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便于施工和养护等因素,进行全寿命设计 2.桥涵应与自然环境和景观相协调。特殊大桥宜进行景观设计 3.特大桥、大桥桥位应避开断层、岩溶、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地带。在受条件限制而选取不利桥位时,必须采取防控措施并进行严格论证 4.桥涵跨径小于或等于50m时,宜采用标准化跨径、装配式结构、机械化和工厂化施工 5.(新增)对于分期修建的桥梁,应选择先期和后期易衔接的结构形式 6.(新增)桥梁应设置维修养护通道,特大桥和大桥应设置必要的养护措施,1.桥梁设计应遵循安全、适用、经济、美观、和有利环保的原则,并因地制宜、便于施工、就地取材和养护等因素 2.特殊大桥宜进行景观设计;上跨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桥梁,应与自然环境和景观相协调 3.特大桥、大桥桥位不宜选择在断层、岩溶、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地带。4.采用标准化跨径的桥涵宜采用装配式结构,机械化施工和工厂化施工,区别,新标准增加了分期修建桥梁应选择易衔接的结构形式的规定,增加了桥涵应设置维修养护通道,特大桥和大桥应设置必要的养护设施的规定,桥涵分类的规定,1.标准03版的桥涵分类标准总体上是合适的;故本次修订对桥涵分类指标及其标准不作调整,仅根据调研中反映出的具体应用问题补充下列解释:(1)桥涵分类标准可采用多孔跨径总长或单跨跨径任意一种确定,存在差异时,可采取“就高不就低”的原则。(2)在计算桥梁长度时,曲线桥宜按弧长计,斜桥宜按斜长计,1.将特大桥的起点跨径由100m调整至150m;将多孔跨径总长大于等于500m的特大桥起点指标调整为大于1000m,区别,新标准补充了桥涵分类按多孔跨径总长或单跨跨径确定存在差异时采取“就高不就低”的原则,补充了曲线桥宜按弧长计、斜桥宜按斜长计的桥长计算规定,桥涵设计洪水频率的规定,1.二级公路的特大桥以及三、四级公路的大桥,在河床比降大,易于冲刷的情况下,宜提高一级设计洪水频率验算基础冲刷深度 2.(新增)多孔中小跨径的特大桥可采用大桥的洪水设计频率,1.二级公路的特大桥以及三、四级公路的大桥,在水势猛急,河床易于冲刷的情况下,可提高一级洪水设计频率验算基础冲刷深度,区别,新标准增加了多孔中小跨径(40m)特大桥可采用大桥设计洪水频率的规定,桥面净空的规定,1.多车道公路上的特大桥为整体式上部结构时,中央分隔带宽度应根据所采用的护栏形式确定 2.特大桥路肩宽度经论证后可采用表4.0.5-1(路肩宽度)的最小值 3.(新增)路、桥不同宽度间应顺适过渡,1.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特殊大桥未整体式上部结构时,其中央分隔带和路肩的宽度可适当减小,但减窄后的宽度不应小于本标准表3.0.4(中间带宽度)和表3.0.5-1(路肩宽度)规定,区别,新标准规定多车道整体式上部结构的特大桥的中央分隔带宽度由护栏形式确定;增加了路、桥不同宽度间应顺适过渡的规定,确保“内齐外不齐”,桥梁及引道技术指标的规定,1.(新增)对于易结冰、积雪的桥梁,桥上纵坡宜适当减少 2.桥上纵坡不宜大于4%,桥头引道纵坡不宜大于5%3.位于城镇混合交通繁忙处的桥梁,桥上纵坡和桥头引道纵坡均不得大于3%4.桥头两端引道的线形应与桥梁的线形相匹配,1.桥上纵坡不宜大于4%,桥头引道纵坡不宜大于5%2.位于城镇混合交通繁忙处的桥梁,桥上纵坡和桥头引道纵坡均不得大于3%3.桥头两端引道的线形应与桥梁的线形相匹配,区别,新标准增加了易结冰、积雪桥梁的桥上纵坡宜适当减小的规定,渡口码头设计的规定,1.渡口位置应选择在河床稳定、水力水文状态适宜、无淤积或少淤积的河段 2.直线码头的引道纵坡采用9%10%,锯齿式码头宜采用4%6%3.(新增)车辆上、下渡船的引道路面,应采取必要的防滑措施 4.二、三级公路的码头引道宽度不应小于12m,四级公路不应小于10m,1.渡口位置应选在河床稳定,水文水力状态适宜、无淤积或少淤积的河段 2.直线码头的引道纵坡宜采用9%10%;锯齿式码头宜采用4%6%3.二级、三级公路的码头引道宽度不应小于8.5m;四级公路不应小于7.0m,区别,新标准增加了引道路面应采取必要防滑措施的规定,提高了引道宽度指标,桥涵改扩建的规定,1.新建桥涵(含拼接新建部分)应满足现行设计标准的要求 2.对直接利用的原有桥涵,应进行检测评估并满足原设计荷载标准要求,二、三、四级公路提高等级时其极限承载能力应满足或采取加固措施后满足现行标准的要求 3.拼接加宽利用的原有桥涵,应进行检测评估并满足原设计荷载标准要求,且其极限承载能力应满足或采取加固措施后满足现行标准的要求 4.整体拼接桥梁的桥下净空,不应小于原设计标准。5.对直接利用或拼接加宽的桥涵,应提出有针对性的运营管理和维护措施,旧版:无规定,区别,新标准增加了桥涵改扩建应进行检测评估、加固、提出运营和维护措施的规定,桥涵结构和部件适用年限的规定,1.特大桥、大桥无论公路等级,设计年限为100年 2.中桥在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中设计年限为100年,二级及以下为50年 3.小桥涵洞在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中设计年限为50年,二级及以下为30年 4.斜拉索、吊索、系杆等部件无论公路等级,设计年限为20年 5.栏杆、伸缩缝、支座等部件无论公路等级,设计年限为15年,旧版:无规定,区别,新标准增加了桥涵主体结构和可更换部件的设计使用年限的规定,各级公路桥涵设计荷载等级的规定,1.二级公路荷载等级为公路级,作为集散公路且交通量小,重型车辆少时,其桥涵设计可采用公路级荷载 2.(新增)对交通组成中重载交通比重较大的公路,宜采用与该公路交通组成相适应的汽车荷载模式进行结构调整和局部验算,1.二级公路作为干线公路且重型车辆多时,其桥涵设计可采用公路级汽车荷载 2.四级公路重型车辆少时,其桥涵设计可采用公路级车道荷载效应的0.8倍,车辆荷载效应可采用0.7倍,区别,新标准提高了二级和四级公路荷载标准,增加了重载交通比重较大公路宜采用相适应的汽车荷载模式进行结构整体和局部验算的规定,车道荷载计算的规定,1.集中荷载PK,当桥涵计算跨径小于或等于5m时,PK=270kN,1.集中荷载PK,当桥涵计算跨径小于或等于5m时,PK=180kN,新标准调整了集中荷载Pk值,区别,桥涵布载的规定,1.横向布置多车道汽车荷载时,应考虑汽车荷载的折减;布置一条车道汽车荷载时,应考虑汽车荷载的提高,单车道的车道布载系数为1.2,1.多车道桥梁的汽车荷载应考虑汽车荷载的折减,当桥涵设计车道数大于或等于2时,折减后的效应不得小于两条设计车道的荷载效应,区别,新标准增列了单车道的横向车道布载系数(1.20),隧道的一般规定,1.隧道应根据路网规划、公路功能需要,遵循安全、耐久、经济、节能、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结合隧道所处地区的地形、地质、施工、运营、管理等条件经行设计。2.(新增)隧道路面应具有足够的抗滑性能。洞内、外衔接路段路面设计抗滑性能应一致,1.隧道应根据公路功能和发展的需要,遵照安全、经济、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结合隧道所处地区的地形、地质、施工、运营、管理等条件经行综合设计,区别,新标准增加了隧道路面抗滑性能要求,洞内外衔接路段路面设计抗滑性能一致,隧道内最小侧向宽度的规定,1.设计速度为100km/h的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左侧侧向宽度为0.75,1.设计速度为100km/h的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左侧侧向宽度为0.5,区别,新标准将100km/h设计速度时隧道左侧侧向宽度由0.50m调为0.75m,隧道内紧急停车带的规定,1.山岭特长、长隧道内不设硬路肩或硬路肩宽度小于2.5m时,单洞两车隧道应设置紧急停车带,单洞三车隧道宜设置紧急停车带。紧急停车带宽度应为3.0m,且与右侧侧向宽度之和应大于或等于3.5m,有效长度应大于或等于40m,单向行车时,间距不宜大于750m,双向行车时,同时间距不宜大于1000m,1.特长、长隧道内右侧侧向宽度小于2.5m时,应设置紧急停车带。紧急停车带宽度为3.5m,长度不应小于30m,间距不宜大于750m,区别,新标准增加了单洞三车道隧道宜设置紧急停车带的规定,停车带宽度包括侧向宽度,有效长度由30m调为40m,双向行车时同侧停车带间距不宜大于1000m,隧道宽度的规定,1.四车道高速公路上的短隧道与城市出入口的中、短隧道,宜与路基同宽,旧版:无规定,区别,新标准增加了四车道高速路短隧道与城市出入口的中、短隧道,宜与路基同宽,隧道平纵线性的规定,1.隧道路段平、纵线形应均衡、协调。水下隧道平面线形宜采用直线,当设为曲线时宜采用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旧版:无规定,区别,新标准增加了隧道平纵线形应均衡、协调,水下平面宜采用直线或不设超高平曲线的规定,隧道洞口内外侧线形的规定,1.洞口内外侧各3s设计速度行程长度范围的平、纵线形应一致。特殊困难地段,经技术经济比较后,洞口内外平曲线可采用缓和曲线,但应加强线形诱导设施,1.隧道洞口内侧不小于3s设计速度行程长度与洞口外侧不小于3s设计速度行程长度范围内的平、纵线形应一致,区别,新标准增加了特殊困难地段,洞口内外侧可采用缓和曲线的规定,洞口距离近的隧道群设计的规定,1.洞口之间小于6s设计速度行程长度的相邻隧道,应考虑通风、照明、安全、管理等设施及防灾、救援等需要进行整体设计,旧版:无规定,区别,新标准增加了洞口之间小于6s设计速度行程隧道应系统考虑和整体设计的规定,隧道交通工程及附属设施的规定,1.隧道内设置标志、标线、轮廓标等安全设施。高速公路、一级公路隧道洞口两端连接过渡段的标志、标线、轮廓线及护栏等应进行专门设计 2.特长隧道和高速公路、一级公路隧道应设置监控设施。二级公路隧道可根据需要设置监控设施 3.长度L200m的高速公路隧道、一级公路隧道应设置照明,长度100mL200m高速公路光学长隧道、一级公路光学长隧道应设置照明;设置照明的隧道洞口内外亮度应顺适过渡,不设置照明的隧道应加强设置视线诱导设施,1.公路隧道应采用反光标志、反光标线。高速公路、一级公路隧道洞口两端连接过渡段的标志、标线、轮廓线及护栏等应进行专门设计 2.特长隧道和高速公路、一级公路隧道应设置监控设施。二级公路隧道可根据需要设置监控设施 3.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隧道,其长度大于100m时应设置照明设施,区别,新标准增加了二级路长隧道可设置监控的规定,长度大于100m的高速、一级路光学长隧道及长度大于200m的高速、一级路隧道应设置照明,隧道改扩建的规定,1.应根据公路功能、技术等级结合地形、地质、路线总体、运营状况、应急救援、原有隧道现状等,对增建隧道,原址扩建,原有隧道改造及其组合方式等进行多方案比选 2.原址扩建和新建的隧道应按现行标准执行。利用原有隧道加固改造时,隧道主体结构可维持原标准,交通工程及附属设施应采用现行标准,同时应进行交通安全评价 3.应根据原有隧道运营状况,做好改扩建交通组织方案设计,旧版 无规定,区别,对增建、扩建、改造及组合方式等进行多方案比选;扩、新建隧道按现行标准;加固改造主体结构可原标准,交通工程及附属设施采用现行标准;做好改扩建交通组织方案设计,隧道设计使用年限的规定,1.高速、一级、二级公路的隧道主体结构设计年限都是100年 2.三级公路的特长隧道、长隧道及中隧道主体结构设计年限为100年,短隧道主体结构为50年 3.四级公路的特长隧道主体结构设计年限为100年,长、中、短隧道主体结构设计年限为50年 4.所有等级公路的特长、长、中、短隧道的可更换、修复的构件的设计年限为30年,旧版:无规定,区别,新标准规定可换修构件设计年限为30年;主体结构三级短隧道和四级短中长隧道为50年,余为100年,公路与公路平交交角与岔数的规定,1.平面交叉角宜为直角,必须斜交时,交叉角大于45。同一位置平面交叉岔数不宜多余5条,旧版:无规定,区别,宜为直角,斜交角应大于45,同一位置平交岔数不宜多于5条,公路与公路平交渠化设计的规定,1.三级及三级以上公路的平面交叉均应进行渠化设计,1.四车道以上的多车道公路的平面交叉必须作渠化设计;二级公路的平面交叉,应作渠化设计;三级公路的平交,当转弯交通量较大时应作渠化设计,区别,新标准规定三级及以上公路平交均应进行渠化设计(旧标准转弯交通量小不做),相邻互通立交间距的规定,1.相邻互通式立体交叉的间距不宜小于4km;受地形条件或其他特殊情况限制,经论证相邻互通式立体交叉的间距需适当减小时,其上一互通式立体交叉加速车道终点至下一互通式立体交叉减速车道起点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1000m,且应进行专项交通工程设计,设置完善、醒目的标志、标线和警示、诱导设施。,1.相邻互通式立体交叉的间距不宜小于4km;受地形条件或其他特殊情况限制,经论证相邻互通式立体交叉的间距需适当减小时,其上一互通式立体交叉加速车道终点至下一互通式立体交叉减速车道起点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1000m,且应设置完善、醒目的标志、标线和警示、诱导设施。,区别,新标准增加了相邻互通立交间距小于4km时应进行专项交通工程设计的规定,互通立交匝道设计速度的规定,1.枢纽互通式立体交叉在直连式匝道的设计速度为5080,半直连式的设计速度为4080,环形匝道的设计速度为40 2.一般互通式立体交叉在在直连式匝道的设计速度为4060,半直连式的设计速度为4060,环形匝道的设计速度为3040,1.枢纽互通式立体交叉在直连式匝道的设计速度为50、60、80,半直连式的设计速度为40、50、60、80,环形匝道的设计速度为40 2.一般互通式立体交叉在在直连式匝道的设计速度为40、50、60,半直连式的设计速度为40、50、60,环形匝道的设计速度为30、35、40,区别,新标准规定取值范围,使用中结合主线设计速度予以确定具体取值,公路与铁路相交叉的规定,新版:9.3 1.高速铁路、准高速铁路和路段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为140km/h的铁路与公路相交叉时,必须设置立体交叉,旧版:8.4 1.准高速铁路和路段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为140km/h的铁路与公路相交叉时,必须设置立体交叉,区别,新标准规定取值范围,使用中结合主线设计速度予以确定具体取值,公路与管线等相交叉的规定,新版:9.5 1.原油管道、天然气输送管道与公路相交时,宜为正交;必须斜交时,交叉角度应大于30 2.管道与各级公路相交叉且采用下穿方式时,应设置地下通道(涵)或套管。通道或套管应按相应公路等级的汽车荷载等级进行验算 3.严禁易燃、易爆、高压等管线设施利用或通过公路桥梁和隧道,旧版:8.6 1.原油管道、天然气输送管道与公路相交时,宜为正交;必须斜交时,交叉角度应不小于60 2.管道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相交叉且采用下穿方式时,应设置地下通道;管道与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相交叉时,应预埋套管。通道或套管应按相应公路等级的汽车荷载等级进行验算 3.严禁天然气输送管道、输油管道利用公路桥梁和隧道,区别,新标准规定油气管道与公路斜交角应大于30(旧标准为不小于60);管道与各级公路相交都采用下穿方式,动物通道,新版:9.6 1.公路应结合沿线放牧及野生动物迁徙需要,选择合理的位置设置必要的动物通道 2.穿越草原区域的封闭公路,应根据放牧等需要修建沿公路通行的便道(牧道),旧版:无规定,区别,新标准要求根据需要设置动物通道和牧道,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的一般规定,新版:10.1 1.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的建设规模与标准应根据公路网规划、公路的功能、等级、交通量、运营条件等综合论证确定 2.(新增)对于改扩建工程,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应配合公路主体工程的改扩建方案,提供配套的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的设计和施工组织方案,1.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的建设规模与标准应根据公路网规划、公路的功能、等级、交通量、运营条件等综合论证确定 2.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总体设计应符合公路总体设计的要求,准确体现设计意图,相互匹配,协调统一,充分发挥公路的整体效益 3.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应按照“保障安全、提供服务、利于管理”的原则经行设计,区别,新标准要求对改扩建工程进行配套的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的设计和施工组织方案的设计,交通安全设施的规定,新版:10.2 1.交通安全设施包括交通标志、标线、护栏、视线诱导设施、隔离栅、防落网、防眩设施、防风栅、防雪(沙)栅、积雪标杆等10.2.11中,分别对交通标志和标线、公路路侧护栏、轮廓线、公路隔离栅、公路防落网、防眩设施、连续长、陡下坡路段防护措施、隔离设施、防风栅、防雪(沙)栅、积雪标杆的设置作详细规定,1.将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分为A、B、C、D四个等级,A级应用于高速公路;B级应用于作为干线公路的一级公路和二级公路;C级应用于作为集散公路的一级公路和二级公路;D级应用于三级公路和四级公路。,区别,新标准对交通安全设施作了更为详细的规定,服务设施的规定,新版:10.3 1.服务设施包括服务区、停车区和客运汽车停靠站10.3.6中对服务区、停车区和客运汽车停靠站作出详细规定,1.将服务设施根据内容为A、B、C、D四个等级,A级应用于高速公路;B级应用于作为干线公路的一级公路和二级公路;C级应用于作为集散公路的一级公路和二级公路;D级应用于三级公路和四级公路,区别,新标准对服务设施配置作出更为详细的规定;不建议在高速公路主线设置客车汽车停靠站,监控设施的规定,1.将监控设施分为A、B、C、D四个等级。A级适用于全线监控的高速公路,B级适用于分段监控的高速公路,C级适用于干线一级,二级公路,D级适用于集散公路,支线公路。,1.管理设施分为A、B、C、D四个等级,监控设施分为A1和A2两个等级,A1适用于八车道高速公路;四、六车道高速公路的特长隧道、特大桥、服务水平低于二级的路段;A2适用于四、六车道高速公路的其他路段,区别,新标准增加了监控设施的等级,扩大了监控适用范围,收费设施的规定,1.收费广场出口和入口的收费车道数不应少于2条,新建收费设施应同步建设ETC车道 2.省界主线收费站宜采用合建的方式 3.收费系统机电设备可按开通的第15年交通量配置;收费岛、收费广场、地下通道、收费大棚等设施宜按开通后第15年的交通量配置;收费广场用地、站房用地、建筑和土方工程用地应按开通后第20年的交通量实施 4.客车应采用分车型收费方式,货车宜采用计重收费方式,1.收费设施应与公路设计采用的服

    注意事项

    本文(201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新规范.ppt)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