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文学理论阎嘉版大纲.ppt

    • 资源ID:5393933       资源大小:313.51KB        全文页数:287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文学理论阎嘉版大纲.ppt

    文学概论主讲:阎 嘉 教授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绪论文学概论及其研究对象,一、“文学概论”的含义,“文学概论”在中国文艺理论界通常被称为“文艺学”或“文艺学基础理论”。“文艺学”是从苏联引进的一个概念,其含义是有关文学和艺术的理论学科。这种用法在中国延续了几十年,已经得到学界的广泛认同。,西方学术界在传统上普遍使用的是“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等不同的概念。,在中国,一般认为“文艺学”包括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三大学科。这三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文学概论”课程,主要讲授的是文学理论。,二、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文学理论研究的是作为一门艺术的文学。艺术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一个重要而广泛的领域,文学理论只以艺术领域中的文学这一精神活动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文学理论是对各种文学实践活动和文学现象进行的理论反思和概括。它通过理论上的反思、概括和研究,为理解和评价文学实践活动与文学现象提供理论依据和价值尺度。,三、文学理论的理论资源,任何理论,除了同特定文学实践活动(文学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家的思想观念有关外,还同古往今来的各种理论传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当代中国文学理论的主要资源,第一,中国古代的文论和诗论。,第二,西方古典的和现代的文学理论。,第三,马克思主义有关文学的论著。,第一讲 文学本质论,一、文学的本质,(一)考察文学的不同视点,1.美国文学理论家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一书中提出,古往今来一切不同的文学理论,都来自于作家、作品、客观世界、读者这四个因素的不同关系和组合。它们是一切文学理论观察文学和建构自己理论的基本视点。这个看法,大体上揭示了不同的文学理论的基本出发点。,2.视点不同,由此得出的关于文学本质的理论就很不相同。但我们还要注意其中问题的复杂性。,(二)有关文学本质的不同观点,1.模仿论。,2.表现论。,3.形式本体论。,4.意识形态本体论。,(三)文学本质的多层次性,1.不能忽视文学的意识形态性质。,2.作为意识形态一部分的文学与经济基础的关系是复杂的。,3.不能忽视文学的审美特征。,二、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一)文学是社会生活的产物,1.文学产生于人类的社会生活。,2.人类社会生活的发展促进了文学的发展。人类的社会生活实践是促进文学发展的根本动因。,3.文学的兴衰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二)生活是文学的惟一源泉,1.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是根本性的。,2.强调文学与生活之关系的思想渊源和理论根据,3.表现在文学中的“社会生活”不同于客观社会生活本身。,4.作家反映和表现社会生活的方式。,三、文学的社会作用,(一)文学对生活的影响与作用,1.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一旦通过特定的媒介(口头、书写、印刷、网络等)进入人类社会的公共领域,就要对社会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和作用。,2.文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与作用是多方面和复杂的。中国文学理论的传统,在总体上大都强调文学的社会功利作用,在西方文学理论的传统中,除了有类似的观点外,还有“为艺术而艺术”的传统。,(二)文学的社会作用,文学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和作用,可以概括为审美作用、认识作用、教育作用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对应于人们内心的情、知、意三方面。它们基本上可以概括文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和作用的主要方面。,1.文学的审美作用,2.文学的认识作用,3.文学的教育作用,(三)正确认识文学的作用,1.文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作用是间接的。,2.文学的认识和教育作用要通过审美作用来实现。,3.文学的影响和作用是有限的。,第二讲 文学创作论,一、文学创作的过程,(一)文学创作的一般过程,1.文学创作的一般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创作的准备。它包括作家的生活积累、人生感受和体验、艺术价值观、艺术修养和才能的磨砺等。,第二,创作的过程。这是作家在创作欲望的推动下,将自己体验、感受过和积累起来的丰富生活素材通过创造性的艺术加工,转化为具体、生动、可感的艺术形象的过程。,2.生活体验和积累对于作家的创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3.作家创作过程的实质,(二)作家在创作中的主体地位,1.在创作过程中,作家是创作的主体。,2.作家在创作中的主体性,集中表现为作家的“心灵”在创作中的主导性。,(三)作家的素质和才能,文学创作是一种特殊的、独立的个体精神生产。对创作的主体作家来说,必需具备能够进行这一生产的客观条件,即特殊的素质和才能。,二、文学创作的思惟活动,(一)人类掌握世界的主要方式,1.马克思在导言中指出,人类掌握世界有四种主要的方式:哲学的,艺术的,宗教的,实践精神的。,一般认为,“哲学方式”是凭借理性和逻辑思惟来把握客观世界的本质、规律和真理。,“艺术方式”是以生动、具体可感的方式(形象)来把握世界。,“宗教方式”是凭借信仰和虚构的世界的方式来把握世界。,“实践精神方式”是凭借道德理性、通过具体的行为来把握世界的方式。,2.从人类思惟的角度看,一般认为,人们把握世界的思惟方式有两种:抽象思惟和形象思惟。,3.抽象思惟与形象思惟的关系,(二)艺术思惟的基本特征,1.中国文学理论的传统在论及文学创作中的思维活动时,使用了“神思”、“应感”、“妙悟”等概念。,2.创作构思中的“感悟”更能触及到艺术思维的重要特征。,(三)文学创作中的灵感,1.“灵感”是西方文学理论中的一个概念,最初由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提出。到18、19世纪的浪漫主义文艺运动时期,这一概念被加以发挥。,2.现代文学理论对“灵感”的理解,3.灵感的产生有客观的生活基础和原因。,三、文学创作的重要问题,(一)文学形象与文学典型,1.文学形象和文学典型是源于西方文学理论的重要概念。,形象是指文学创作通过感性的思惟方式,运用文学语言所描绘出来的具体、生动、可感,具有一定审美价值,包含作家主观倾向的社会生活图画(画面)。,文学形象的基本特征,典型概念源于古希腊亚理斯多德的“模仿”说和古罗马诗人贺拉斯的“类型”说,后来古典主义、黑格尔、马克思、恩格斯、别林斯基等人都对这一理论发表过意见。当代中国文学理论中的这一概念,即来源于西方。,2.塑造了典型(形象)被认为是优秀文学作品的标志。,3.“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按照“典型”理论,作家在文学创作中塑造典型形象的过程就是“典型化”。,(二)文学意象与文学意境,1.文学意象:“意象”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一个重要范畴。“意象”二字的合用是在魏晋南北朝之后,此前一般是“象”与“意”单用。,2.现代文学理论对“意象”的理解,3.文学意境:“意境”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范畴。,4.“意境”与“意象”的异同。,(三)文学的创作方法,1.源于苏联的文学理论从文学的意识形态性出发,关注文学创作与作家的世界观的关系,其基本立场是强调作家的世界观要制约和影响作家的创作和所选取的创作方法。,2.这种理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来理解世界观与创作方法的关系。,3.这种理论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当作西方和中国文学传统中的两种基本创作倾向和规律。,四、文学风格,(一)文学风格的含义与形成,1.文学风格的含义,2.文学风格的形成,(二)文学风格的体现,1.从文学表现的内容方面看,2.从文学表现的艺术方面看,(三)文学风格的多样化,1.文学风格多样化的原因,2.文学风格多样化的表现,第三讲 文学作品论,一、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一)如何理解作品的存在方式,文学作品以怎样的方式存在?它是传达其表现内容的媒介(语言、文字、书籍等实体)?还是由媒介所要传达的内容(思想、情感、形象等无形之物)?抑或是将内容传达出来的方法和技巧?这是一个有待研究的问题。,(二)西方文学理论的观点,1.西方传统的文学理论的观点,2.西方现代的一些文学理论的观点,(三)中国文学理论的观点,二、文学作品所传达的内容,(一)题材与主题,1.题材的内容和要素,2.主题:主题又称主题思想,是指贯穿文学作品始终、由形象和形象体系所表现出来的主要意义和中心思想。,(二)情感与思想,1.情感:情感性是文学在内容上区别于哲学、科学著作的基本特征。,2.思想:文学作品中的思想是指由作品的形象体系所表现出来的作家对生活的认识、理解和评价。,三、传达作品的媒介和方式,(一)语言是传达作品的媒介,1.传统的文学语言观,文学语言不同于自然语言,2.现代的文学语言观,3.结构主义的文学语言观,(二)结构,1.结构是指文学作品各个部分和系统的组织、安排与构造。,文学作品的结构包括外结构和内结构两个因素。,结构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三)情节,1.情节也叫做故事情节,指的是文学作品中人物所经历的种种故事、矛盾和整个活动过程。,情节具有两重性,即它一方面属于“内容”,另一方面又属于“形式”。,2.文学作品的情节是展开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的重要艺术手段。,对情节的基本要求,四、文学作品的类型,(一)划分作品类型的依据,1.文学作品的类型是指文学作品表达方式的具体样式。作品类型也叫体裁、文体、文类等。,中国传统的文学理论十分重视文体的分类。这方面的理论和著作众多,分类的标准各不相同,因而有各种不同的分类法。,中国现代的文学理论一般采用诗歌、小说、散文、戏剧文学这种“四分法”。西方文学理论的传统多采用叙事文学、抒情文学和戏剧文学这种“三分法”。,文学作品类型的划分只有相对的意义。,2.关于“四分法”,3.关于“三分法”,(二)叙事文学,抒情文学,戏剧文学,1.叙事文学。叙事文学总的可以分为叙事散文与叙事诗两大类。,2.抒情文学。抒情文学从总体上可以分为抒情诗和抒情散文。,3.戏剧文学。戏剧类文学包括戏剧文学和电影文学。,(三)诗歌,散文,小说,戏剧,1.诗歌。在世界各国文学发展史上,诗歌是最早出现的一种文学体裁。,诗歌的主要特征,诗歌可以分为不同的品种。,2.散文。散文在中国是稍晚于诗歌出现的一种文体。现存的中国古代第一部散文集是尚书,具有较高文学价值的是先秦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散文的基本特征,散文按内容的性质可以分为抒情、叙事、论说三类。,3.小说。在中国古代,小说产生于散文之后。它由神话、传说和寓言发展而来,也受到了传记文学的影响。,近代“小说”是一种以叙述故事、塑造人物形象为主的文学体裁。,小说的主要特点,小说的分类多种多样。可以按题材分,可以按内容分,可以按表现形式分,可以按篇幅和容量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和短篇小说等。,4.戏剧文学。戏剧文学在中国是出现得最晚的一种文体。据现存资料,到宋元时代戏剧才成熟。但戏剧的产生要早得多。,中国传统的戏文是歌唱、音乐、舞蹈相结合的戏曲底本。现代戏剧(主要是话剧)是上世纪初从欧洲传入的。,戏剧文学的主要特征,戏剧文学的分类,第四讲 文学鉴赏论,一、文学消费与文学阅读,(一)文学消费,1.根据马克思主义(马克思资本论等)关于生产和消费的理论,可以把文学活动(创作,阅读,欣赏,批评)的整个过程理解为“生产”与“消费”的关系。,2.在现代和后现代社会,随着后工业社会(丹尼尔贝尔语)的到来,文学日益通俗化和大众化,日渐脱离传统的精英圈子。,3.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的关系,4.文学消费的特点,(二)文学阅读,1.文学阅读具有社会的普遍性。一切以文学作品为对象的阅读活动,都属于文学阅读。,2.文学阅读是文学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文学作品发生社会作用的基本途径,是从精神上影响人的重要手段之一。,二、文学欣赏,(一)作为阅读活动的文学欣赏,1.文学欣赏是一种文学阅读活动。它以阅读为起点,最终获得了审美享受,实现了真正领悟到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和意义的愿望。,2.文学欣赏不同于文学阅读,(二)文学魅力和文学价值,1.文学魅力。文学魅力指:在特定条件下,文学作品的审美因素与欣赏者主观的审美条件在欣赏过程中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审美效应。,2.文学价值。文学价值指:文学作品全部要素的总和中那些能引起人们强烈的情感反应,满足人们审美需要的成分。,文学价值具有多样性。,(三)文学欣赏中的心理活动,1.文学欣赏是一种艺术感悟活动。文学作为一个艺术门类,是人类的一种审美创造活动,与人类的审美心理活动有密切关系,是一种艺术的感悟活动。,2.文学欣赏中的审美直觉。,3.文学欣赏中的审美想像。,4.文学欣赏中的审美情感。,文学欣赏活动中的审美情感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5.文学欣赏中的审美理解。,(四)欣赏的差异性与一致性,1.文学欣赏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读者在欣赏中表现出来的主观差异性和客观一致性。这种矛盾客观存在。,2.从读者方面看,每个读者的生活经验、个性气质、知识水平和艺术修养都有一定的差异,他们在欣赏活动中的审美感受、体验和认识不会完全相同。,3.从作品本身的内涵看,它决定了读者的欣赏具有一定的客观基础。作品中的形象体系总有特定的内涵,它规范着读者的主观感受,使之朝着某一特定方向发展。,4.文学欣赏中的主观差异性与客观一致性的矛盾,(五)欣赏中的共鸣和间离体验,1.在文学欣赏过程中的共鸣,2.“间离”最初是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在“间离效果”的戏剧理论中提出来的。,三、文学批评,(一)文学批评的性质和作用,1.“批评”一词来自西方,本义是考察、分析、评判。在中国古代文论中,最早也有人把对文章的褒贬、诠释、品评叫做“评论”,后来有“眉批总评”的说法。现在,“文学批评”已经成为一门专门学科的术语。,2.关于文学批评的性质,“自我表现”说,“精确科学”说。,“批评是艺术”说。,“斗争工具”说。,3.文学批评是一门精神学科,是在文学阅读和欣赏的基础上,在一定的审美理想的照耀下,运用一定的文学理论观点及哲学、社会学、政治学、伦理学、语言学、心理学等观点,对一切文学现象,主要是作品和作家所进行的分析、研究和评价。,4.文学批评的特点,5.文学批评的作用,(二)文学批评的标准,1.文学批评客观上存在着标准。文学批评的标准,是指衡量文学创作和文学作品成就得失的尺度。,从客观方面说,它包括社会历史、时代、阶级等因素。从主观方面说,它包括批评者主观的个性气质、艺术修养和审美偏好。,2.对文学批评标准的不同看法,3.从艺术整体上评价文学作品。,4.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标准。,思想标准是多元化的,不是单一的。,5.文学批评的艺术标准。,(三)文学批评的方法,1.理解与审美价值标准的多样性。,任何批评方法都以各自的理论观点为支撑,是其独特理论的演绎和运用。文学批评所涉及到的基本方面,不外乎外部世界、作家、作品、读者这几个方面。,2.文学批评的五种方法,第五讲 文学发展论,一、文学的起源,(一)有关文学起源的学说,1.模仿说:古希腊流行的一种说法,代表是德谟克利特与亚理斯多德。,2.游戏说:源于康德,后来由席勒、斯宾塞、格罗斯等人加以发挥和补充。,3.巫术说:法国考古学家雷纳克提出,认为原始人的一切创作活动都是原始宗教(魔法)的直接表现,描绘动物是为了把它们当作魔法仪式和膜拜的对象。,4.心灵表现说:代表人物有雪莱、托尔斯泰、弗洛伊德等人。,5.劳动说:代表人物有毕歇尔、普列汉诺夫、高尔基等人。,(二)文学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1.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多种多样的,劳动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还包括原始的巫术礼仪活动、人类模仿的天性等。文学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2.劳动为文学的产生创造了物质前提。,3.巫术礼仪活动是劳动到艺术的主要中介。,二、文学的发展,(一)文学发展的含义及不同观点,1.否认文学发展与社会有关。,2.肯定文学发展与社会的关系。,3.马克思主义的文学发展观。,(二)经济和制度对文学发展的影响,1.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在影响文学发展的各种社会因素中,社会的经济发展状况是最后的、决定性的因素。,2.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不仅可以促进文学的繁荣,而且可以促进文学的表现手段和传达媒介的发展。,3.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文学的繁荣有时并不是成正比的。这就是物质生产的发展同艺术生产的发展不平衡的现象。,4.社会制度变革对文学发展的影响。,(三)意识形态对文学发展的影响,1.文学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一部分,最为直接地受到社会意识形态的政治思想、哲学思想、宗教思想、道德思想等的影响。它们不仅是文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会影响到作家的世界观、审美观,直至作家采取的艺术方法等。,2.政治思想对文学发展有很大影响。,3.哲学、宗教、道德等社会意识形态对文学发展的影响也十分深刻。,三、文学发展的继承与革新,(一)文学发展的继承性,1.文学的历史继承性。,2.继承文学遗产的原则。,(二)革新是文学发展的必由之路,1.继承文学遗产的目的是为了革新,创造新的和民族的文学。,2.创新要走民族化的道路。,3.文学发展的现代化。,(三)文学发展中各民族间的影响,1.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一个民族的文学一经形成,就具有自己独特的传统,并且会与其他民族的文学发生相互影响。,2.各民族文学相互影响的原因,3.不同民族文学相互影响的作用,4.批判地吸收其他民族文学的精华,5.文学的民族风格,四、文学流派和思潮,(一)文学流派的含义与形成,1.文学流派是在文学发展过程中,某些作家由于思想倾向、艺术主张和创作风格相同或相近,逐渐集合起来以至形成一定的文学派别。,2.文学流派的形成,3.一般来说,文学流派的产生往往是社会思想比较开放的时期。,文学流派形成的主要情况,第一,自然形成的文学流派。,第二,自觉形成的文学流派。,4.划分文学流派的根据,5.文学流派的意义与作用,(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1.现实主义:产生于18世纪末的欧洲,由席勒、库尔贝等人提出并推动,在19世纪发展为批判现实主义。,现实主义的主要特点,2.浪漫主义:产生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欧洲,主要代表人物有歌德、席勒、卢梭、雪莱等人。,浪漫主义的主要特点,(三)社会主义文学思潮,1.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它随着社会主义运动和无产阶级革命而于20世纪上半叶产生于苏联,主要代表人物有高尔基等人。,2.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毛泽东于1958年提出。,(四)西方现代主义,1.西方现代主义的产生和特征:现代主义不是一个统一的文学流派,包括了20世纪众多的文艺思潮和创作主张,其文学观点庞杂,创作方法五花八门,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共同特征,2.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代表性流派举隅。,

    注意事项

    本文(文学理论阎嘉版大纲.ppt)为本站会员(sccc)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