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微观经济学第三刘天祥第三.ppt

    • 资源ID:5383686       资源大小:1.87MB        全文页数:103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微观经济学第三刘天祥第三.ppt

    1,1,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上一章我们分析了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的基本特征,引出了对市场局部均衡问题的认识,但并没有说明局部均衡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在微观经济学的分析中,供求曲线及其局部均衡形成的背后是消费者与生产者的行为。本章作为上一章的深入,将分析需求曲线背后的消费者行为,并从此推导出需求曲线。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在理性人假定下,消费者的选择行为过程会受到两种力量的促进和制约:一方面是消费者的效用与偏好。为了自身偏好的满足,消费者都想尽可能地占有或消费商品;另一方面是消费者的约束。消费者的收入是有限的。消费者的市场选择就是在有限的收入限制条件下,合理地购买各种商品,以实现自身最大的满足。,2,2,本章的分析假设仍是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本章的分析将从三个步骤递进展开:一是消费者的效用与偏好分析二是消费者的预算约束分析三是将消费者的效用与偏好与预算约束结合在一起,基于基数与序数背景下分析消费者的最优行为选择,并从中推导出需求曲线。,3,3,第一节 基数效用论,一、效用的概念1、幸福方程式的引入P萨缪尔森提出的幸福方程式:,2、欲望的理解欲望是一种缺乏的感觉与求得满足的愿望。欲望的发展具有无限性。即是说,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人只能将欲望控制在一定程度之内,否则幸福就会为零。,4,4,3、效用理解,最好吃的东西免子和猫争论,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好吃。免子说,“世界上萝卜最好吃。萝卜又甜又脆又解渴,我一想起萝卜就要流口水。”猫不同意,说,“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是老鼠。老鼠的肉非常嫩,嚼起来又酥又松,味道美极了!”免子和猫争论不休、相持不下,跑去请猴子评理。猴子听了,不由得大笑起来:“瞧你们这两个傻瓜蛋,连这点儿常识都不懂!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是什么?是桃子!桃子不但美味可口,而且长得漂亮。我每天做梦都梦见吃桃子。”免子和猫听了,全都直摇头。那么,世界上到底什么东西最好吃?(1):效用完全是个人的心理感觉。不同的偏好决定了对同一种商品效用大小的不同评价。,5,5,傻子地主从前,某地闹起了水灾,洪水吞没了土地和房屋。人们纷纷爬上了山顶和大树,想要逃脱这场灾难。在一棵大树上,地主和长工聚集到一起。地主紧紧地抱着一盒金子,警惕地注视着长工的一举一动,害怕长工会趁机把金子抢走。长工则提着一篮玉米面饼,呆呆地看着滔滔大水。除了这篮面饼,长工已一无所有了。几天过去了,四处仍旧是白茫茫一片。长工饿了就吃几口饼,地主饿了却只有看着金子发呆。地主舍不得用金子去换饼,长工也不愿白白地把饼送给地主。又几天过去了,大水悄悄退走了。长工高兴地爬到树下,地主却静静地躺着,永远留在大树上了。(2):效用因时因地而异。,6,6,钻石和木碗一个穷人家徒四壁,只得头顶着一只旧木碗四处流浪。一天,穷人上一只渔船去帮工。不幸的是,渔船在航行中遇到了特大风浪,船上的人几乎都淹死了,穷人幸免遇难。穷人被海水冲到一个小岛上,岛上的酋长看见穷人头顶的木碗,感到非常新奇,便用一大口袋最好的珍珠宝石换走了木碗,派人把穷人送回了家。一个富翁听到了穷人的奇遇,心中暗想,一只木碗都能换回这么多宝贝,如果我送去很多可口的食物,该换回多少宝贝!”于是,富翁装了满满一船山珍海味和美酒,找到了穷人去过的小岛。酋长接受了富人送来的礼物,品尝之后赞不绝口,声称要送给他最珍贵的东西。富人心中暗自得意。一抬头,富人猛然看见酋长双手捧着的“珍贵礼物”,不由得愣住了!(3):物以稀为贵效用与其实际价值无关。,7,7,毒品的故事一个青年学生家家庭贫穷,爱好交际,但不爱读书。一天,学生被邀请去KTV。朋友在摇头狂舞,学生感到非常新奇,惊呀:神功。食用了何物?傍人递上摇头丸:怂恿其试一试。青年学生接受了傍人送来的礼物,小心一试,几分钟后即热血沸腾,狂舞不歇,神勇无比。可是数小时以后,全身瘫软。傍人解释,需要再食,定会神功再现。再向傍人要,答曰付费消费。从此青年学生毒瘾染身,食则精神亢奋、快乐无比,弃则全身瘫软。家财耗尽(4):效用本身不具有伦理学的意义。,8,8,定义归纳:效用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者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我们可以从消费的主体与消费的客体两个方面讨论效用。从消费的主体来讲,效用是某人从自己所从事的行为中得到的满足;从消费的客体来讲,效用是商品满足人的欲望或需要的能力。,9,9,4、关于效用的几点说明:效用是一个相对概念,只有在同一物品前后满足程度之间相互比较时才有意义。效用有无或效用大小取决于个人主观心理评价。效用实际是个主观判断,因此,除非给出特殊的假定,否则,同一物品有无效用或效用大小对不同的人来说是不同的。效用是一种正常人的心理感觉,而不是指商品的使用价值。不要用非正常人的心理感觉去代替正常人的心理。效用本身不具有伦理学的意义。一种商品是否具有效用要看它是否能满足人的欲望或需要,而不涉及这一欲望或需要的好坏。与效用概念意义相反的一个概念是负效用,是指某种东西所具有的引起人的不舒适感或痛苦的能力。,10,10,二、效用的两种研究方法1、基数效用(Cardinal utility)论基数的理解:基数是可以加总求和的数。基数效用论者对于效用的基本观点a.可以具体衡量;b.可以加总求和;c.可以有效用量的比较2、序数效用论序数的理解:序数是不能加总求和的数。序数效用论者对于效用的基本观点a.不可以具体衡量;b.不可以加总求和;c.不可以有效用量的比较;d.只能根据偏好的程度排列出第一、第二的顺序,11,11,3、两种分析思路的差异两种分析思路、方法均不同,但二者的结论是完全相同的。序数效用论者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方法,基数效用论者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方法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西方经济学家普遍使用基数效用论的概念,在现代微观经济学里,通常使用的是序数效用论的概念。4、本章的重点是介绍序数效用论者对消费者行为的研究。基数效用论者的研究只在第二节作一简单的介绍。,12,12,三、基数效用理论的基本分析方法边际效用分析法,(一)效用函数的引入效用函数是表述偏好的一种数学方法,它能更为方便地分析两种或更多种商品的选择行为。1、总效用(Total Utility)TU总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从一定数量的商品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量的总和。若只消费1种产品X,则有TU=U(X)若只消费2种产品X、Y,则有TU=U(X)+U(Y)若只消费2种产品X、Y,且X、Y的效用相互影响,则有TU=U(X,Y)或 TU=a0X+a1Y+a2XY,13,13,2、边际效用(Marginal Utility)MU每增加一单位消费量所带来的总效用的增量。令Q0,则如果总效用函数为多元函数,当考察一种产品消费量变动对总效用变动的影响时,可求一阶偏导数后得边际效用总效用为边际效用函数的积分,14,14,3、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X(消费量),TUX(总效用),MUX(边际效用),1,10,10,2,18,8,3,24,6,4,28,4,5,30,2,6,30,0,7,26,-4,15,15,MU与TU的关系:MU0,有TUMU0,有TUMU0,TU有极值,16,16,1:半块旺旺饼的故事,有个人肚子饿极了,就去买了块旺旺饼,狼吞虎咽地吃起来。他觉得,从来没有食物有这样的美味可口。他立刻又去买了六块饼,一只又一只地吃着。奇怪的是,饼的味道一块不如一块。吃到第六块的时候,他觉得肚子还饿,于是又啃起第七块饼来。可是,第七块饼刚吃了一半,它就觉得肚子饱了。他心里后悔不迭,懊恼地说:“如果早知道吃这半块饼就饱了,我何必花钱买那六块饼呢?”,(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17,17,2:大民与翠花的故事,大民与翠花结成百年合好,不久小民来到人世。小民同志十分可爱,但却饮食挑剔,翠花喂食,得端碗满屋追逐;小民4岁,形若豆秧,如非洲难民。大民同志决定改用花猪肉伺候:每日为小民增添瘦肉2两,以培养伟岸体型。翠花日复一日坚决执行,可是,小民的味口一天不如一天。吃到第六天的时候,小民捂嘴,坚决罢餐,并放出狠话:“哼!等你们以后老了的时候,我让你们天天吃花猪肉!”大民仰天长叹:难道花猪肉变味了?难道遗传变异了?,18,18,故事是虚构的,问题是值得思考的。前提:理性人假设不改变价值判断含义:在一定时间内,在其它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所消费的数量的增加,总效用是增加的,但是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是递减的。,19,19,边际效用递减的原因:一是由于相同消费品的连续增加,从人的生理和心理的角度讲,从每一单位消费品中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和对重复剌激的反应程度是递减的。二是在一种商品具有几种用途时,消费者总是将第一单位的消费品用在最重要的用途上,第二单位的消费品用在次重要的用途上,这样,消费品的边际效用便随着消费品的用途重要性的递减而递减。,20,20,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几个特点:a:边际效用的大小,与欲望的强弱成反比b:边际效用的大小,与消费量成反比。Mu=0时,Tu为最大。c:边际效用是特定时间内的效用,这一次猪肉的边际效用从10到-10,下一次,第一个猪肉的边际效用又恢复到旧。d:边际效用是决定产品价格的主观标准,产品的需求价格,不取决于总效用,而取决于边际效用,消费量少,边际效用大,价格高,反之则低。所谓“稀为贵”。关于货币的边际效用货币也是商品,也服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富人的钱不值钱,穷人的时间不值钱”。在分析消费者行为时,我们又常假定货币的边际效用是不变的。,21,21,三、基数效用条件下的消费者均衡 1、消费者均衡(consumer equilibrium)的含义:这是指在消费者的偏好不变、商品现行价格和消费者的收入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消费N种商品时不再愿意变动消费结构、效用总量最大化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当其它条件不变时,均衡点上的数量组合即为消费者的最优选择。2、前提假设:第一,消费者的偏好是既定的。第二,消费者的收入是既定的。第三,物品的价格是既定的(这是上一点的的补充)。其中收入既定称之为消费者均衡的约束条件,22,22,3、实现消费者均衡的条件:P1X1+P2X2+PnXn=I(收入全部花光)消费者花费在各种商品上的最后一元钱所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且等于货币的边际效用。因为是最后一元钱,就有收入花光;总效用最大,23,23,数学证明:代入法目标函数 max TU=f(X1,Y)(3.9)约束条件 s.t.PXX+PY Y=I(3.10)将(3.10)式移项并整理,可得 将(3.10)式代入(3.9)式,可得(3.11)为求得TU最大,令(3.11)式的一阶导数为零,24,24,25,在无约束条件下,效用最大化的必要条件:,在无约束条件下,效用最大化的充分条件:,26,26,消费者均衡的理论分析,对于消费者,最后一元钱购买商品1的边际效用商品2的边际效用。,调整两种商品的购买量:减少商品1的购买,增加商品2的购买。,MU1、MU2;TU1、TU2;TU=TU1+TU2 直到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相等、不等式变为相等式时,才能获得总效用最大。,情况一:,以只购买两种商品为例:,27,27,对于消费者,最后一元钱购买商品1的边际效用商品2的边际效用。,调整两种商品的购买量:减少商品2的购买,增加商品1的购买。,情况二:,MU1、MU2;TU1、TU2;TU=TU1+TU2直到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相等、不等式变为相等式时,才能获得总效用最大。,28,28,对于消费者,最后一元钱购买商品1的边际效用货币的边际效用。,调整两种商品的配置量:减少商品的购买i,增加货币的购买。,情况一:,MUi、;TUi、T;TU=TU1+T 直到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相等、不等式变为相等式时,才能获得总效用最大。,29,29,对于消费者,最后一元钱购买商品1的边际效用货币的边际效用。,调整两种商品的配置量:增加商品的购买i,减少货币的购买。,情况二:,MUi、;TUi、T;TU=TUi+T 直到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相等、不等式变为相等式时,才能获得总效用最大。,30,30,四、消费者需求曲线的推导由于消费者均衡的条件为MU/P=。当不变时,MU与P同增同减,而MU增加即是需求量(购买量)减少,MU减少即是需求量(购买量)增加。由此推导出需求曲线。,31,31,消费者剩余定义:消费者为消费某种商品而愿意付出的总价值与他购买商品时实际支出的差额。理解这一概念时要注意两点:消费者剩余只是一种心理感觉,并不是实际收入的增加。生活必需品的剩余空间大。消费者剩余表示方法:几何图形表示法。消费者需求曲线以下、市场价格线之上的面积。,五、边际效用理论的运用消费者剩余,32,32,解析式表示法。令反需求函数Pd=f(Q),价格为P0时的消费者需求量为Q0,则消费者剩余为反需求函数Pd=f(Q)在0至Q0 区间的定积分减去P0 与Q0 的乘积。,33,六、连带外部效应至今为止我们都假设消费者对于一种商品的需求是彼此独立形成的。这一假设能够使我们把个别需求加总形成市场需求曲线。但是,就某些商品而言,一个消费者的需求也受其它消费者购买决定的影响,我们将这种情况称之为连带外部效应。1、连带外部正效应。如果一个消费者的商品需求量随着其它消费者的购买量的增加而增加,我们就称之为连带外部正效应。,34,35,攀比效应导致了一条更具弹性的市场需求曲线。因为如果没有攀比效应,当市场价格从30降至20时,需求量会从40000增至48000,由于有攀比效应,需求量便从40000增至80000。,36,2、连带外部负效应。如果消费者的商品需求量随着其他消费者购买数量的增加而减少,这一现象就被称为连带外部负效应。连带外部负效应的典型例子是虚荣效应。,37,38,虚荣效应导致了一条缺乏弹性的市场需求曲线。因为如果没有虚荣效应,当市场价格从30000降至15000时,销售量会沿着D2从2000增至14000,由于有虚荣效应,销售量便从2000增至6000。,39,习题,众所周知,女士用的国际顶级名牌手袋的价格不菲,而且跟大众品牌的手袋不同,名牌手袋一般不会降价促销。用经济学的原理解释,名牌手袋不讲价促销的原因在于()A 由于存在正的连带外部效应B 由于存在负的连带外部效应C 由于存在攀比效应D 由于需求价格弹性为正,40,40,第二节 序数效用论,一、无差异曲线(一)关于偏好的假定1、消费偏好的概念:所谓偏好(taste),就是爱好或喜欢的意思。序数效用论者认为:对于各种不同的商品组合,消费者的偏好程度是有差别的,正是这种偏好程度的差别,反映了消费者对这些不同的商品组合的效用水平的评价。,41,常用如下几种符号表示:表示强偏好,表示弱偏好,表示无差异。消费者对A、B任意两组商品的偏好,具有如下性质:若A B,则消费者对A商品组合的偏好对比对B商品组合的偏好更强;若A B,则消费者对A商品组合的偏好至少等于对B商品组合的偏好;若AB,则消费者对A商品组合的偏好和对B商品组合的偏好无差别。,42,42,2、消费者偏好假定 偏好的完整性(Completeness)。对于任何两个商品组合A和B,消费者总是可以作出,而且也只能作出以下三种判断中的一种:对A的偏好大于对B的偏好;对B的偏好大于对A的偏好;对A和B的偏好相同。即消费者总是可以比较和排列所给出的不同商品的组合。偏好的可传递性(Transitivity)。如果消费者对A的偏好大于B,对B的偏好大于对C的偏好,那么,在A,C这两个组合中,必有对A的偏好大于C。偏好的非饱和性(Nonsatiation)。如果两个商品组合的区别仅在于其中一种商品的数量不相同,那么,消费者总是偏好含有这种商品数量较多的那个商品组合。(5支钢笔,6支铅笔)(4支钢笔,6支铅笔),43,43,序数效用论者对消费者偏好的这三个基本的假设条件又被称为消费者理论的“公理”。特别注意:偏好不取决于商品的价格,也不取决于收入,只取决于消费者对商品的喜爱与不喜爱的程度。,44,44,(二)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1、无差异曲线(Indifference Curve)定义:是用来表示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组合给消费者所带来的效用完全相同的一条曲线。或者说,它是表示对于消费者来说能产生同等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各种不同组合点的轨迹。是说明消费偏好的最简单的一种方法。,45,45,特别说明:无差异曲线表达的是某一个消费者对于某一组商品组合集的效用评价这一组合集中的任一组合其效用是无差异的,无差异曲线簇表达的是一个消费者不同的消费愿望;至于这些个愿望能不能实现那是另外一件事。无差异曲线表达A消费者的效用评价,但不代表B消费者的效用评价。,46,46,2、无差异曲线的推导,A点右上方的点均有效用 A,A点左下方的点均有效用 A,连接HL点,连线上仅有一点B,有效用=A,同理,可推出C点,连接A、B、C、点可得出无差异曲线,47,47,3、无差异曲线也可以从三维空间中的等效用点投影而来。是二元函数U=f(X1,X2)当函数值=U0的函数图形。这条曲线可以从三维空间几何图形中得到解释。对于三维几何空间,我们可以拿切西瓜作比喻。西瓜可以切成N片,但每一个切口的高度是相等的。“高度相等”即为我们这里的“效用无差异”含义。西瓜被切后留下的横截面曲线,就是无差异曲线。,48,48,特别说明在序数效用论的分析中,效用函数就是一种为无差异曲线标记数字使得受较多偏好的无差异曲线得到较大数字的一种办法,效用函数值只具有序数意义不具有基数意义,这是要特别注意的地方。U的不同取值代表不同的效用水平,取值只具有序数意义,构成了如图3-8的无差异曲线簇,对应的是效用曲面;U0对应的只是某一条效用曲线。,49,1、当商品价格不变而消费者的收入收入增加时,无差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反之,如果他的收入减少,无差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2、当消费者的收入不变,商品价格下降,同样的收入可以购买更多的商品,无差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反之,商品价格上升,无差异曲线相应向左下方移动。,50,50,4、无差异曲线的特征,(1)无差异曲线斜率为负。,(2)同一平面图上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越高,(3)同一平面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可能相交,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51,51,补充说明如果商品组合定义为两种,满足同一效用水平的两种商品数量组合,各自可以有不同的变化。其变化取决于消费偏好的种类型不同。主要可以分成几种组合类型:完全替代品。完全替代品是指两种商品之间的替代比例是固定不变的。完全互补品。完全互补品指两种商品必须按固定不变的比例配合同时被使用。中性商品。中性商品是指消费者对组合中的一种商品偏好而对另一种商品不在乎。厌恶商品。厌恶商品是指消费者对组合中的一种商品偏好而对另一种商品厌恶。限于篇幅,本教材仅讨论前两种组合类型。,52,52,(三)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现实中消费者并不认为每一额外单位的某种商品都具有相同的重要性。边际替代率是用以衡量额外一单位某种商品相对重要性的方法。图3-7告诉我们,当消费者对于商品组合的选择沿着ABC变化时,消费者的效用水平不变,但纵轴上的商品数量会越少,横轴上的商品数量会越多。为了将消费者为获取更多的另一种商品而愿意放弃一种商品的数量加以量化,我们引入边际替代率这种度量方法。,53,53,1、边际替代率定义,在维持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消费时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被称为商品的边际替代率(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用MRS表示。,若用商品1替代商品2,我们以MRS12表示,若用商品2替代商品1,我们以MRS21表示。其表达式为:,54,54,2、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含义: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例:用玉米换面包。换第一个:愿花8个玉米;买第二个:愿花6个玉米换第三个:愿花5个玉米;买第四个:愿花4个玉米换第五个:愿花3个玉米;买第六个:愿花2个玉米结论:面包的消费数量在增加,消费者愿意付出的玉米数量在减少,55,55,原因:物以稀为贵,越是稀缺的物品,人们越是珍爱它,有时甚至不惜一切代价。消费者通常都是用自己富有的产品来换取自己短缺的产品。随着X1商品的增加,它的边际效用在减少,而X2商品的减少,它的边际效用在增加。这样,每增加一定数量的X1商品,所能代替的X2商品的数量就越来越少,或者说,当分母不变时,分子在不断减少,从而分数值就在减少了。边际替代率递减的几何意义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表示:相对于横轴,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是递减的,决定了差异曲线的形状凸向原点。,56,借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可以得到进一步的解释。,在保持效用水平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增加食物消费量所增加的效用恰好弥补衣服消费量减少所减少的效用。,上式表明食物对衣服的边际替代率与食物的边际效用呈正比,与衣服的边际效用呈反比。,57,57,3、无差异曲线的几种特殊情况MRS不递减,(1)完全替代:两种商品之间的替代比例固定不变。,完全替代品的无差异曲线是一条斜率不变的直线。MRS12常数,,假定某消费者只消费X1与X2两种商品,而且这两种商品之间是完全替代的关系,则有,表示当X2变得更昂贵时,消费者就会转向消费X1商品。,58,58,(2)完全互补:两种商品必须按固定不变的比例配合同时被使用。,无差异曲线为直角形状。边际替代率为0(平行于横轴)或为(垂直于横轴)。,例如,一副眼镜架必须和两片眼镜片同时配合,才能构成一副可供使用的眼镜。,假定某消费者只消费X1与X2两种商品,而且这两种商品之间是完全互补的关系,则有,表示当X2变得更昂贵时,消费者就会同时减少消费X1商品。,59,59,二、预算约束线,(一)预算线的含义1、含义:在收入和商品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最大可能组合。例如,你一餐的生活费为12元钱,你只买盒饭、饮料,且全部花光。,60,60,2、表达式I=P1X1+P2X2 恒等变形:-P1/P2为斜率,可以看出这是两商品的价格之比;I/P2为纵轴截距。,61,61,(3.25)式告诉我们一些重要信息:一是在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预算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直线,如果消费者消费X1单位的商品1,在此预算约束下,他需要消费多少单位的商品2;二是-P1/P2为斜率,是两商品的价格之比,表示市场愿意用商品1来替代商品2的比率;三是I/P2为纵轴截距,代表收入I所能购买商品2的最大数量;四是预算线把坐标平面第一象限划分为三个区域:预算线与坐标轴之间、预算线上以及预算线之外的区域。,62,62,63,63,3图形与说明预算线AB以外的区域中的任何一点,如a点,是消费者利用全部收入都不可能实现的商品购买的组合点。预算线AB以内的区域中的任何一点,如b点,表示消费者的全部收入在购买该点的商品组合以后还有剩余。预算线AB上的任何一点,才是消费者的全部收入刚好花完所能购买到的商品组合数量的组合点。4、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的含义差别:无差异曲线反映消费者主观上对不同产品组合的偏好,即他愿意买什么;预算线则反映消费者客观上能够买什么。,64,64,1、价格不变,收入变动,左平移,右平移,2、收入不变,两商品价格同比例变动,若同比例上升,则左平移;若同比例下降,则右平移。,(二)预算线的变动预算线的变动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种情况:,65,65,3、收入不变,一商品价格变动,纵截距不变,横截距增加,横截距不变,纵截距增加,4、当消费者的收入和两种商品的价格都同比例同方向变化时,预算线的位置不会发生变化。,66,66,(一)消费者均衡的条件1、序数效用条件下,消费者最优购买行为的分析:最优的商品购买组合必须是能够给消费者带来最大效用的商品组合;最优的商品购买组合必须位于给定的预算线上。结论:假定消费者的偏好不变、收入不变、商品的市场价格不变,则只有在既定的预算线与其中一条无差异曲线的切点,才是消费者既定收入水平下获得最大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均衡点。,三、序数效用条件下的消费者均衡,67,67,2、证明:消费者的偏好不变,意味着有一个由该消费者的无数条无差异曲线所构成的无差异曲线簇;收入不变、商品的市场价格不变,意味着给定了该消费者的一条预算线,预算线与一条无差异曲线相切,在切点E上,正好是预算约束下的效用最大点。3、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等于预算线的斜率 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两种商品的价格比率边际替代率MRS12是消费者愿意用一种商品交换另一种商品的比例,表达的是一种愿望;预算线的斜率P1/P2是消费者能够用一种商品交换另一种商品的比率,表达的是一种现实。等式说明愿望与现实吻合时,消费者效用就能实现最大化。,68,68,证明:如果愿望大于现实张三愿意用2斤黄瓜(商品2)换1斤红辣椒(商品1)。但当他走向市场购买时,发现市场实际行情是1斤换1斤。他调整愿望走向现实或者用1斤黄瓜(商品1)来换1斤红辣椒,剩余1斤黄瓜或者用于自我消费,或者再换1斤红辣椒增加消费,两种调整的结果,使总效用量达到既定条件下的最大化。如果愿望小于现实张三愿意用1斤黄瓜(商品2)换2斤红辣椒(商品1)。但当他走向市场购买时,发现市场实际行情是1斤换1斤。他调整愿望走向现实或者用1斤红辣椒(商品1)来换1斤黄瓜,剩余1斤红辣椒或者用于自我消费,或者再换1斤黄瓜增加消费,两种调整的结果,使总效用量达到既定条件下的最大化。,69,69,4、序数效用者所得出的消费者均衡条件与基数效用论者所得出的均衡条件从本质上讲是相同的。证明1:观察消费者均衡的图形(P87,3-14)我们可以看到:在无差异曲线上,消费者沿着一条既定的无差异曲线上下滑动时,两种商品的数量组合会不断地发生变化,而效用水平却保持不变。在保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所带来的效用增加量和相应减少的另一种商品消费数量所带来的效用的减少量的绝对值必定是相等的,即:用MU1 和X2除以两边,可以得到:,70,70,71,71,证明2:设消费者的效用函数U=U(X1,X2)预算约束条件为I=P1 X1+P2 X2,建立拉格朗日函数:L=L(X1,X2,)=U(X1,X2)+(I-P1 X1-P2 X2)。分别对三个变量求一阶偏导数,并令其分别等于零,整理可得:,72,72,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知:以基数效用论为基础的消费者均衡与以序数效用论为基础的消费者均衡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只是两者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如果我们把商品的边际效用之比看作消费者对商品的主观效用的评价,而把价格之比看作市场对商品的客观评价,那么消费者均衡条件表明:当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正好相符时,消费者达到了效用最大化。,73,73,已知衬衫价格为80元,肯德基快餐的价格为20元,在某消费者关于这两种商品的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上,一份肯德基快餐对衬衫的边际替代率MRS是多少?,【解答】一份肯德基快餐对衬衫的边际替代率写成:MRSxy=-YX,其中:X表示肯德基快餐的份数;Y表示衬衫的件数。,MRSxy表示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份肯德基快餐消费时所需要放弃的衬衫的消费数量。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均衡点:MRSxY=PxPY,即有MRSxy=2080=0.25。,表明:在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上,该消费者关于一份肯德基快餐对衬衫的边际替代率MRS为0.25。,74,74,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U=x10.5x20.5,两商品价格分别为P1、P2,消费者收入为I。求该消费者关于商品l和商品2的需求函数。,【解答】(1)由已知的效用函数U=x10.5x20.5,可得:MU1=dTU/dx1=0.5x1-0.5x20.5,MU2=dTU/d x2=0.5x10.5x2-0.5。,(2)根据MU1/MU2P1/P2。则(0.5x1-0.5x20.5)/(0.5x10.5x2-0.5)P1/P2。x2/x1 P1/P2。x2P1x1/P2。(3)P1x1P2x2I。P1x1P2(P1x1/P2)I。(4)x1I/(2P1);x2I/(2P2)。,75,75,(二)消费者均衡的变动,前面讨论的消费者均衡点是在消费者的偏好不变、收入不变、商品的市场价格不变的假设条件下达到的,如果假设条件发生了变化,消费者均衡点将会发生什么变化?价格变化收入变化预算线位置发生变化与无差异曲线的切点位置发生变化。注意:价格变化的形式可能是X1价格的变化;也可能是X2价格的变化。还可能是两种价格等比例甚至不等比例地发生变化。我们这里只讨论X1价格的变化一种情况。另几种情况大家自己课后讨论。,76,76,1、价格消费曲线定义在消费者的偏好不变、货币收入不变、以及其它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与某一种商品的不同价格水平相联系的消费者预算线和无差异曲线相切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称之为价格消费曲线(price consumption curve)。消费者的需求曲线推导:E1有一个关于X1的既定价格P1,对应一个既定消费量X11;给定一个关于X1的价格变化P2,对应一个既定消费量X22将上述所有点在另一张坐标图中描图出来,即为消费需求曲线。它勾划了与商品X1每一种价格相联系的商品X1和商品X2效用最大化的种种组合。,77,77,78,序数效用论者所推导的需求曲线与基数效用论者所推导的需求曲线具有相同的特征。一般地,需求曲线也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它表示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成反方向变动,用变化率来表示,通常有,斜率为负。需求曲线上与每一价格水平相对应的商品需求量都是可以给消费者带来最大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需求量。,79,79,2、收入消费曲线收入变化预算线位置发生变化与无差异曲线的切点位置发生变化。定义这是指在消费者的偏好和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与消费者的不同收入水平相联系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推导由于商品的性质有多种情况,收入消费曲线也有多种情况。我们只讨论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两种商品都是正常品:这时,收入消费曲线便向右上方倾斜,如教材3-17a图。第二种情况是一种商品为正常品,另一种商品为低档品:这时,收入消费曲线便向后弯曲,如教材3-17b图。,80,80,正常消费品的收入消费曲线,低档消费品的收入消费曲线,图3-17a,图3-17b,81,82,当消费者的收入变动时,消费者对于一种商品的需求曲线也会发生变化。当正常品时,随着消费者收入增加,对X1、X2商品的需求均上升,收入消费曲线呈现如3-18(a)所示,而对X1的需求曲线相应右移;当低档品时,随着消费者收入增加时,对X2商品的需求上升,对X1商品的需求量下降,收入消费曲线呈现如3-18(b)所示,而对X1的需求曲线相应左移。,83,83,3、由消费者的收入消费曲线推导恩格尔曲线恩格尔曲线定义:表示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与某商品的需求量之间的依存关系的一条曲线。是以19世纪德国的统计学家恩格尔的名字命名的。恩格尔曲线推导过程图3-19(a)图为收入消费曲线将(a)图横轴X1商品的消费量X11、X12、X13延伸到(b)图的横轴,而(b)图的纵轴以预算线的I1、I2、I3所得水准标示,在I1的所得水准下,消费X11数量的X1商品,在I2所得下消费X11数量的X1商品,在I3所得下消费X13数量的X1商品,.。将a、b、c各点连接起来,就是X1商品的恩格尔曲线。,84,85,85,国际上常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86,86,恩格尔曲线的几种情况,根据需求收入弹性的定义有:,此时,商品1是正常品且是生活必需品,如图3-20(a),I、X恒为正数,eI的符号取决于 的符号,87,87,此时,商品X1是正常品且是奢侈品,如图3-20(b),88,88,此时,商品X1是劣等品,如图3-20(c),89,89,恩格尔曲线的合成图 由图3-19,均衡点E1有一个既定收入I1,X1对应一个既定消费量X11;给定一个收入变化I2,X1对应一个既定消费量X21正常品的图形如图下半部分所示低档品的图形如图上半部分所示,90,90,第三节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引入比较静态分析,发现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会对消费者产生两种影响:1、使商品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会使消费者的消费结构发生变化。不改变消费者的实际效用水平。2、使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发生变化,进而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发生变化,并引发总效用水平的变化;3、这两种变化我们称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本节专门讨论这两种变化是如何影响、改变消费者对该种商品的需求量的。也是对“价格变化对于消费者均衡的影响”问题的补充说明。,91,91,Case study,How our consumer might respond when he learns that the price of Pepsi has fallen?“Great news!Now that Pepsi is cheaper,my income has greater purchasing power.I am,in effect,richer than I was.Because I am richer,I can buy both more Pepsi and more pizza.”(This is the income effect.)“Now that the price of Pepsi has fallen,I get more pints of Pepsi for every pizza that I give up.Because pizza is now relatively more expensive,I should buy less pizza and more Pepsi.”(This is the substitution effect.)consider the end result of these two effects,92,92,某商品价格变化引起对其需求量的变化,可以分解为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两个部分,并且有:总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效应。,2、收入效应: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消费者实际收入水平的变动,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的变动所引起商品需求量的变动,1、替代效应: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另一种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所引起的两种商品的交换比率发生变动,最终引发需求组合变动而实际效用水平保持不变的现象。也称为希克斯替代效应,一、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含义,3、两种效应的差别:替代效应改变了商品X1和商品X2的相对价格,但保持实际效用水平不变;收入效应保持相对价格不变,但提高了购买力。,93,93,说明替代效应:买了苹果就不想买梨子,苹果和梨子都是水果,对你来说效用相同或相近,是可以相互替代的收入效应:当你有了更多钱,你想要买更多苹果和梨子,因为拥有越多苹果梨子你吃得越多越开心 为了更好地理解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含义,我们把价格变动对消费者需求的影响分为两个步骤来考察:第一步,相对价格发生变动,同时调整消费者的货币收入,使得消费者的实际效用水平保持不变;第二步,对购买力调整,使得消费者的效用水平最优,同时使相对价格保持不变。,94,94,2、正常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分析,作图,补偿预算线,1、正常物品含义:是需求的收入弹性大于零的商品。其需求量与实际收入同方向变化;,二、正常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X1价格变化,作补偿预算线,替代效应,收入效应,总效应,95,95,三、一般低档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替代效应使需求量与价格反方向变动。,O,替代效应,收入效应,总效应,B,A,F,G,X1低档物品,U2,U1,a,b,c,X2,但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总效用的结果仍使需求量与价格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使需求量与价格呈正方向变动。,低档物品是需求的收入弹性小于零的商品。,96,96,四.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

    注意事项

    本文(微观经济学第三刘天祥第三.ppt)为本站会员(sccc)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