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6章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ppt

    • 资源ID:5370865       资源大小:551.01KB        全文页数:96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6章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ppt

    第六章 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这个世界从工业革命以来区别于以往世界的不同点就是,它把科学和技术系统地、经常地、逐步地应用于商品生产和服务业方面。罗斯托(Rostow,W.W.),主要内容,什么是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的主要途径 发展中国家的技术选择,1.1 科学、技术与技术进步,什么是技术科学与技术什么是技术进步,一、什么是技术进步,1.1.1 什么是技术,技术是用来生产商品和劳务的手段与方法的总和,既包括生产工艺、技能和生产工具,也包括组织管理方法和决策手段等。就是说,它既包括工程意义上的依赖于自然科学知识、原理和经验的”硬技术”,也包括管理科学、管理技术、决策方法等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交叉的学科为基础的”软技术”。,1.1.2 科学与技术,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区别:科学属于认识世界的范畴,技术则是改造世界的手段。联系:科学是技术的基础,技术是科学的物化。技术经常走在科学前面,人们常常知道怎样做最有效率,但还没有掌握为何这样做的原理,早期手工业技术几乎都属于这种类型。现代技术越来越多地建立在科学基础上,而且主要不再依靠面对面的经验传授,而是通过信息载体向被授权者传播。,1.1.3 什么是技术进步,技术进步技术进步的研发与应用阶段技术进化与技术革命,技术进步的定义两类技术及其有机结合的发展与革新,被称为”技术进步”,它往往直接推动生产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技术进步具体体现在:(1)设备的先进程度及其使用效率(2)劳动力的素质(3)生产工艺的合理性(4)管理决策的水平依靠技术进步提高生产要素的产出效率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的主要途径。,技术进步的研发与应用阶段,R&D是创造知识和技术的过程研究开发(R&D):是技术进步的源头活水,为技术进步提供新的技术和知识。研究开发(R&D)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基础研究:为了认识事实或现象的变化规律而进行的理论性研究。应用研究:为探索科学原理在特定领域的应用,发现新的技术原理而进行的研究。实验开发:把技术成果如何转化成大规模生产所进行的工程、工艺等研究。应用则是将知识运用于生产创造财富的过程。,技术进化与技术革命,技术进化是渐进的技术进步,是原有技术和技术体系的渐进式的变革和创新技术革命则是技术体系质的飞跃式的变革从技术进化到技术革命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三次技术革命,第一次技术革命(1760s-1860s)(机械化)第二次技术革命(1870s-1930s)(电气化)第三次技术革命(1940s-)(IT技术),第三次技术革命,与前两次的区别(多领域)主要领域(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宇宙空间技术、海洋工程等)特征是信息革命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数字鸿沟”,二、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技术进步与经济结构变迁 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2.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技术进步体现为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技术进步与生产函数的移动技术进步与生产可能性边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技术进步使科学发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时间大为缩短,2.1.1技术进步体现为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技术进步的体现*产出不变,要素投入节约*要素投入不变,要素产出效率提高,经济增长*由于资源总是稀缺的,因而通过提高投入要素的产出效率来支持经济的持续增长是世界各国共同努力的目标,2.1.2 技术进步与生产函数的移动,要素投入的变动表现为生产函数曲线上点的位移技术进步表现为生产函数曲线的整体移动,如第138页图*绝大多数现代技术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特点,只有较大规模的资本存量,才能保证新技术的效能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实现技术进步要求资本存量不断有所增长。,2.1.3 技术进步与生产可能性边界,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点表示一国在一定的技术条件和资源禀赋下可能达到的最大的产出组合技术进步使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扩展,如第139页图*真正到达生产可能性边界还要受其他因素制约(富有竞争力的企业;完善的市场体系和稳定的经济环境),丹尼森的实证分析丹尼森对美国从19291969年国民收入增长率的分析得出结论:要素生产率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趋于增加,其中知识进展的贡献最大,资本等其他因素也在发挥重要作用,但要素总投入所起的作用趋于下降。,2.1.4 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根据对7个较发达国家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上半叶一百多年统计资料进行的分析,发现在这个期间,可再生资本增量和产量之比,可再生资本与国民产值之比都有所提高。但是,由于土地和自然资源随经济增长和工业化的发展在总投入中的比例显著下降,使得要素总投入在国民收入增长中的贡献率下降,而要素生产率在国民收入增长中的贡献明显上升。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有50-70%来自技术进步引发的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库兹涅茨等人的横向比较分析,2.1.5 技术进步使科学发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时间大为缩短,19001930年,75项重大发现从研究到用于生产的平均周期是36年1950s,这一周期缩减到510年,相当于建设一个大型企业的时间,2.2 技术进步与经济结构变迁,产品结构变化产业结构变化市场结构变化就业结构变化,2.2.1 技术进步与产品结构变化,技术进步产生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新产品技术进步使原有的要素和产品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从而使总产出的产品组合发生改变*,2.2.2 技术进步与与产业结构变化,技术进步产生更多的中间“迂回”过程和专业生产,形成新的产业,使产业结构发生变化三次技术革命与产业结构的随之变化*,第一次技术革命所引起的产业革命,形成了以蒸汽动力技术创新为主导的,包括纺织业、机械制造业、炼铁业、采煤业、铁路运输业等传统工业部门,由手工生产方式向机器大工业生产方式转变。第二次技术革命引起的第二次产业革命,形成了以电力、钢铁、化工三大支柱产业,以及汽车、飞机制造、石油开采等新兴产业部门。第三次技术革命引起的第三次产业革命,形成了以微电子和信息技术为主导的,包括电子工业、合成材料、原子能工业、现代生物等一系列新兴产业为主体的工业体系。,.从供给方面看,首先,技术进步能够创造出新的产业(IT;TFT;DVD;DC)原有的产业在技术进步的情况下会发生分化,分离出的某些生产阶段能够形成新的产业;原有的产业部门进行改造,产业结构就不断得到改善。其次,技术进步能够使资本和劳动在产业间发生转移,从而使产业结构发生变革。,技术进步会不断创造出新的生产和生活需求,从而推动满足这些新需求的行业的发展。(食品卖点)技术进步改变了生产和生活需求结构,从而使产业结构发生相应的变化。,.从需求方面来看,首先,技术进步引起成本下降,需求随之变化。(技术进步增加需求,如手机等行业的发展),技术进步对需求结构的改变:,其次,技术进步使资源消耗强度下降,使可替代资源增加,这样就改变生产需求结构。(能源材料),最后,技术进步使消费品升级换代。,需求结构对技术进步的反作用:,需求迫切的产业部门较容易获得技术投资、技术人员等各种技术进步的条件,可以说,需求决定着技术进步的方向。(新模式新业态),需求结构和技术进步两者互相制约、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两者的相互作用:,技术进步是影响产业结构变化的最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重要的因素。技术进步的作用必须与影响产业结构变化的其他因素综合起来加以考虑,如经济体制、资源条件、与世界市场的联系等。,2.2.3 技术进步与市场结构变化,间接作用:通过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化直接作用:本身也是促进市场结构变化重要因素世界金融市场的发展,使金融市场在市场体系中的作用日益突出(计算机网络和卫星通讯技术的推动),2.2.4 技术进步与就业结构变化,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变化从人类历史发展来看,首先是农业中游离出的劳动力向工业转移,然后又从工业中游离出来向服务业转移。配第克拉克定理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产业劳动者比重不断减少,而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发展中国家的就业结构大多还处在以农业为主的阶段,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70%左右。而主要发达国家约有70%的人口从事第三产业。,2.3 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可以改善资源配置技术进步可以不断改变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技术进步可以加速人力资本的形成,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技术进步使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革、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从而使宏观经济的结构效益和资源配置效率得到提高。,三、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的主要途径,技术引进自主研发,3.1 技术引进,必要性与可能性类别与途径发展中国家技术引进的主要障碍发展中国家技术引进中需要注意的问题,3.1.1 发展中国家技术引进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必要性可能性,必要性,发展中国家的技术研发能力较弱大量节约发展中国家的研发成本缩短时间,跳越式发展(科学发现-发明-革新-改良-扩散),避免漫长的探索过程后发优势,规避风险少走弯路有利于培养本国的人才,在此基础上还能够形成自主开发和创新能力。历史上的后发优势(工业化的加速、日本“收获型”技术引进战略的优缺点),可能性,技术的可得性*发展中国家科教水平提高全球经济一体化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 世界经济史证明:发展中国家完全可能用较短时间走完先进国家用较长时间走过的发展路程。第一产业比重由50%下降到20%,实现工业化,英国用了400年,美国用了100年,日本只用了50年。,3.1.2 技术引进的类别与途径,主要类别主要途径,技术引进的类别,垂直型与水平型及其前提条件*简单型与吸收型*无偿与有偿*,垂直型与水平型及其前提条件,垂直型:将国外的基础科研成果转用于本国的应用科学中,或将国外的应用科研成果转用于本国的生产中。前提条件:发展中国家有一定的科研开发基础和技术引进吸收能力水平型:将国外已经被运用于生产的新技术应用于本国的生产领域。前提条件:发展中国家不具备科研开发基础和技术引进吸收能力,简单型与吸收型,简单型:引进后不能吸收和复制,只能使用,用完需要继续进口吸收型:引进后能够吸收并复制,又被称为”真正的技术扩散”,无偿与有偿,按是否支付代价区分一般而言,无偿的技术转移大多与政治、军事等结盟有关,并且很少最新技术,技术引进的主要途径,购买新设备进口新产品并加以仿制或复制购买专利或生产许可证国外直接投资FDI国际技术交流(平台)访学人员带回新技术(前沿),无偿与有偿,按是否支付代价区分一般而言,无偿的技术转移大多与政治、军事等结盟有关,并且很少最新技术,3.1.3 发展中国家技术引进的主要障碍,技术输入国方面的障碍 需求障碍 资本障碍 技术障碍 资源障碍 就业障碍 规模障碍 制度障碍 基础设施障碍 技术引进次序上的障碍,技术输出国方面的障碍,出于获取垄断利润目的进行的技术垄断出于某些政治目的进行的技术输出干涉,发展中国家技术引进的实例:韩国、台湾,3.1.4 技术引进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要注意技术引进所带来的经济负担及对外国技术的依赖性要防止引进已经过时甚至已被淘汰的技术要在保护民族传统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引进技术要加速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和吸收,技术引进与中国经济发展,第一,要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国际技术转移的 趋势因时因地实行技术引进。在引进技术的选择上,要尖端技术、先进技术和中间技术相结合。,第二,引进与创新并重。,第三,不仅要引进先进的科研成果和生产技术,而且要注意引进“软”技术。如现代管理技术,教育和培训技术等的引进。,保护自有品牌,3.2 技术的自主研发,自主研发的优势主要途径主要障碍及战略,3.2.1 自主研发的优势,独立性和体现综合实力*因地制宜*促进就业与经济发展*,3.2.2 自主研发的主要途径,自发的边干边学的学习*在生产实践中,工人、管理者通过不断的积累经验,能够提高生产效率。从技术进步的过程来看,相当数量的技术创新和技术改进都是产生于“干中学”。自觉的产学研相结合的过程及其具体形式*产学研相结合可以解决发展中国家宝贵的研发资源闲置的状况*,3.2.3 自主研发的主要障碍及战略,人力资源*资本*产权保护*技术市场*创业(风险投资、孵化器)*制度*,四、发展中国家的技术选择,技术的种类技术选择的经济含义发展中国家的技术选择战略,4.1 技术的种类,按使用资源的相对量可以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技术*按使用效果可以分为资本节约型技术、节能型技术和环保型技术,希克斯(HicksJ)在工资理论(1932年)中,根据技术进步对资本和劳动的影响程度的差异,将技术进步分为:()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中性型技术进步。这种划分被认为较好地回答了技术进步对收入分配的影响这个问题。,(一)希克斯对技术进步的分类,希克斯的中性型技术进步:是指在资本劳动比率即K/L(每单位劳动配备的资本量)一定时,使资本边际生产力(每增加1单位的资本所增加的产量,即利润率)对劳动边际生产力(工资率)比率保持不变的技术进步。,每增加一单位的资本所增加的产量是递减的,因此OP、OP都是呈递减趋势的曲线。,斜率代表利润率,技术进步后,等产量线I向原点内移,表示相同的产量仅需较少的资本和劳动。,希克斯的中性型技术进步说明,技术进步不仅能提高劳动的边际生产力,而且还能使资本的边际生产力以同等幅度提高,即工资率和利润率之比保持不变。这种技术进步并不改变工资和利润在国民收入中的分配比例。(产出=工资+利润),所以,希克斯根据技术进步对资本-劳动比率的改变情况,对技术进步进行了划分:对于K/L相同之点,1)资本边际产量的提高大于劳动边际产量的提高:资本的分配份额相对提高,用资本替代劳动,劳动节约性技术进步2)劳动边际产量增加高于资本边际产量的增加:提高了劳动在国民收入中的份额,用劳动替代资本,资本节约性技术进步,(二)哈罗德的中性技术进步,哈罗德的中性技术进步概念在经济增长分析中应用也比较广泛。他的分析是把技术进步前和发生技术进步后的两个生产函数中具有相同的利润率的两个点进行对比。(即比较资本产出比例的变化),哈罗德的中性技术进步,哈罗德所谓的中性技术进步,是指发生技术进步后,使利润率保持不变的增大的资本劳动比率KL,其相应的资本产出比率K/Y也保持不变哈罗德的中性技术进步实际意味着技术进步能够抵消利润率下降的趋势,从而使资本-产出比率保持不变。中性技术进步不改变资本的边际生产力,只是使每单位劳动由于配备了更多的资本而增加了效率(即产出-劳动比率上升)。,哈罗德的技术进步分类是建立在资本产出比例变化的基础上的假设利润率不变(K/L一般是增加):若技术进步导致资本产出比例上升,则该技术进步是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若技术进步导致资本产出比例下降,则该技术进步是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若技术进步导致资本产出比例不变,则该技术进步是中性技术进步;,两种中性技术进步都认为技术进步不会引起工资和利润在国民收入中份额的变化,4.2 技术选择的经济含义,技术选择的成本分析为何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技术选择会趋同技术选择的宏观与微观不一致,4.2.1 技术选择的成本分析,怎样才能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条件获得最大产出,这就涉及到技术选择问题,即根据资源的相对稀缺程度选择最优的要素投入比例技术选择实际上是对不同要素组合方式进行比较和选择发展中国家宜于选择劳动密集型、资本节约型技术,4.2.2 为何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技术选择会趋同,发展中国家要素价格被扭曲*发达国家主导的技术进步往往是资本、技术密集型的*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引进*劳动密集型技术实际对劳动力熟练程度要求更高*,4.2.3 技术选择的宏观与微观不一致,微观:企业的技术选择宏观:国家的技术选择微观与宏观的不一致*宏观技术选择是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利益为目标,除了直接经济成本以外,还要考虑社会、环境等各方面的成本国家可以通过制定法律、政策将一些外部成本内部化,来缩小不同层次的技术选择的差异,技术选择的标准,高产出标准社会极限性生产标准高积累率标准时间系列标准技术进步关联作用标准相容性原则,4.3 发展中国家的技术选择战略,不能盲目跟随或模仿过去或现在发达国家的技术选择战略舒马赫的“中间技术”战略雷迪的“适用技术”战略,4.3.1 舒马赫的“中间技术”战略,1973年舒马赫(Schumacher,E.F.)在小的是美好的(Small is beautiful)一书中提到发展中国家应选择中间技术,在发展中国家,最适用于发展的技术是中间技术,即介于先进技术与传统技术之间的技术。,中间技术适合发展中国家的特点,劳动密集型技术,适用于中小企业,有利于就业与初级技术比生产率高,与高级技术比便宜许多在应用、维修、管理方面的问题容易解决,适应性强有利于发挥人的创造性,避免人的“异化”生产规模不大,对自然环境的危害较小,对“中间技术”战略的批评,技术不高,劳动力素质参差不齐 产品质量不高如竞争激烈则面临失败一味发展中间技术,势必进一步扩大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长期经济发展,4.3.2 雷迪(Reddy,A.K.N.)的“适用技术”战略,发展中国家应根据理性判断,考虑本国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本国国情的技术,适用技术可以是尖端、先进技术,也可以是中间技术甚至低级技术,只要满足三个目标:环境目标、社会目标和经济目标*社会目标:适用技术应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的基本需要,提供富有创造性和引人入胜的工作,能与传统文化相交融,并赋予群众较大的自主权。,与“中间技术论”相比,“适用技术论”所涉及的范围更广泛,它不仅仅追求技术选择的经济目标,而且包括社会、文化、环境和价值观念方面的要求,是一个含有多重目标的综合评价体系。,案例1,“技术换市场”是我国引进外资的初衷之一,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批评者表示,外资并没有带动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反而对中国本土的科技创新造成“挤出”效应,中国汽车工业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始引进国外整车技术,走上了一条以市场换技术的道路。中国在借助外来技术成为汽车制造大国的时候,却并没有靠“以市场换技术”的策略成为汽车制造强国。市场经济的基本运行规律早已给出了这样一个道理:只有垄断的技术,没有垄断的价格。在大量合资品牌长驱直入后,“技术换市场”将进入“利润换市场”时代。,从德国大众以其核心技术在中国创办合资企业开始,以技术换市场模式,国外汽车巨头纷纷抢占国内市场。2009年,我国共销售了1400万辆汽车,但销量业绩的并不是以我们自身的核心品牌和核心技术创造的,每一辆合资车卖出后,利润被拿走了大半,这些利润侵吞了其他行业的财富。把汽车这样的劳动密集型的产品放到劳动密集的中国来,降低生产成本,但是却卖了个高价。,合资企业的发展战略,利用先入的优势,重点不光在生产领域,还向市场销售环节和供应采购环节渗透,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品牌为中心转移。运用其在全球的金融和租赁经验,根据市场调整其产品、采购、品牌运营以及分销战略,在打压中方的基础上,牢固控制品牌和核心技术,控制生产量和市场,使合资的中方逐渐边缘化。,这是变味的技术换市场的后果之一。市场是别人的,品牌是别人的,技术是别人的,我们还剩下什么。我们的“技术换市场”,本质上还没有摆脱“贴牌生产”的不平等。贴牌式合作的背后,是我们的产品消耗了大量的原材料和能源,换取的是不平衡的利润,这与真正意义上的“技术换市场”还差得很远。汽车企业已经掉进了“落后引进再落后再引进”和“能力弱依赖越依赖能力越弱”的双重怪圈。,“以市场换技术”策略不成功的重要原因在于重产品引进、轻产品技术的消化吸收。在韩国、日本等国,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的费用是引进投入费用的310倍,而我们的很多车厂在忙于圈钱。车市虚假的繁荣兴旺,掩盖了我们自主核心技术、核心竞争力不足的弱点,这成为阻碍中国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隐患。我国目前汽车生产厂家数目比全球汽车企业数还多的情况下,合资企业利润丰厚,按道理搞研发有足够的“粮草”供应,但事实上合资多年后中方仍未能培育起自己研发能力。,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在汽车行业,自主品牌发展正处在“边缘化”的险境之中。一是市场“边缘化”,汽车市场90份额由跨国公司品牌占领;二是技术“边缘化”,尽管与跨国品牌的合作引进了大量的先进技术,但并没有换回汽车研发的技术。,案例2-长春数控机床有限公司,长春数控机床有限公司原为长春第二机床厂,是一个具有50多年生产机床历史的老厂。早在在改革开放之初的1979年,企业的领导班子和工程技术人员多次进行市场调研,寻找振兴企业的创新点。他们在机械行业有关资料上敏锐地发现一种新的焊接工艺“摩擦焊”正在一些发达国家开始应用。“摩擦焊”是一种固态焊接方法,以可焊金属范围广、焊接质量稳定、无环境污染、生产效率高和节省能源等特点被越来越多的地区所采用。由于当时摩擦焊机在国内尚无厂家能生产,进口价格很高,他们一致认为开发生产摩擦焊机是创新发展的最好突破口。,通过引进德国KUKA公司应用监控和相位等最新技术后,其质量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2000年初,公司总经理亲自抓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的开发和研制工作,并及时把企业改进型新产品快速投入市场。在一年时间里就开发生产出高档次、高精度的XK714型、XK715型、XK714G型数控铣床和XH713型、XH715 型XK716型加工中心。这些产品采用十字型工作台设计,具有结构紧凑、加工范围广、机床整体寿命长、操作方便灵活等特点,亦可实现四轴三联动。这些产品以其优质、高效及合理的价格深受市场青睐,实现了新产品开发试制、小批量生产的第一次飞跃。,公司开发研制的C-5063A-5J型摩擦焊机于2002年获得国家重点新产品奖,实现了从规模到质量上的飞跃。自2002年起,公司相继开发出了XK7825、XK6032C等十几种数控铣床新产品。由于当时机床市场火爆,再加上他们开发的新品具有强力切削、一机多用等诸多特性,因此受到市场青睐,用户纷纷上门要货,甚至提前预付款。面对这一大好局面,本应大干快上,但该公司却反其道而行之,几个月时间暂停了新品开发,一心一意练起了内功,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巩固已开发的成果上。,落实“生产一代、开发一代、储存一代”的发展理念,他们首先狠抓新产品质量的完善和稳定,通过多项改进,最终使新产品与老产品一样,让买家用起来放心,无任何质量问题;其次是全力降低成本,通过节约挖潜,使产品价格尽可能降低;第三是全面提高新产品的售后服务水平,针对用户往往对新产品缺乏了解,容易在使用中出现问题的情况,培养出了一批既懂技术,又会维修和指导用户操作的售后服务人员。,2003 年,长春第二机床厂转制成股份制民营企业,长春数控机床有限公司由此诞生。企业成立之初,在准确把握本行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瞄准我国装备制造业的薄弱环节进行新产品研发。2006 年初,我国首台125吨全自动摩擦焊机研发成功。2007年,军工行业急需的CT-130型130吨特种摩擦焊机研制成功。新产品不但填补了国内空白,而且价格仅为进口同类产品的十分之一。公司还开发出了针对油田需求,焊接大型石油钻杆的CG-200型200吨惯性驱动摩擦焊机,再一次填补了国内空白,节省了大量外汇。,2009年研发出新型大吨位CG250T型惯性摩擦焊机和CK4全电摩擦焊机,此2钟新型装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均填补了国内空白,CK4全电摩擦焊机更是填补了国际空白,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按和市场前景。在同行业竞争中,“长春数控”大显身手,成为国内摩擦焊机惟一的专业生产厂家。目前,“长春数控”已形成从 0.5 吨到 250 吨摩擦焊机全系列化批量生产能力,已完全能满足国内对摩擦焊机的所有主要需求。但他们并未就此满足,目前正着手研发我国航空航天工业急需的 400 吨以上超大吨位摩擦焊机。,案例3-长春印刷机械有限责任公司,长春印刷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长春印机”)是一个有50多年生产印机设备经验的老厂。上世纪50年代就是我国印机行业的重点骨干企业,系当时印机企业八家重点之一。该公司主导产品是切纸机,1958年开始生产QZHI1A型自动高速切纸机。经过近50年的努力,该公司先后批量生产了机械、液压、数显、程控、TV数控五个系列、50多个品种规格切纸机,有了长春刀王的美誉。该公司还生产直线型、圆盘型、椭圆型三个系列、10余个品种规格的胶订包本机,还曾陆续研发生产了铁丝订书机,磨刀机、折页机、配页机、包烫切联动机、模切机、分切机等多个品种、规格的印刷设备。,该公司年生产能力可生产切纸机千余台。产品连续多年获得省、市名牌产品称号,“长春牌”连续多年荣获吉林省著名商标的荣誉称号,公司连续十年被评为吉林省“重合同守信用”单位,并被国家行业协会授予“诚信企业证书”。公司享有进出口自营权,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中东等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切纸机技术不断发展、新的切纸机厂商激烈竞争中,长印机制造技术仍保持在发展前列,1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程序控制切纸机制造处于起步阶段,与世界先进水平有明显差距,尤其在稳定性、可靠性上更有明显不足,为了迅速扭转这一局面,长印机在国家机械工业部通用局领导支持下,在1985年实现了与瑞典COMO公司的技术引进合作。购买了瑞典COMO公司的115MCC型程控切纸机的全部技术资料和制造技术进行合作生产,在外方培训指导下86年生产出样机并通过鉴定投放市场,很快得到用户欢迎。这一产品在87年经国家机械工业部鉴定后被批准为切纸机替代进口的唯一品牌,并在1990年实现国产化。在引进该项目后,经学习、消化吸引、国产化改进提高后,很快实现了程控切纸机生产系列化和数显化,使该厂的切纸机技术水平很快就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和国内领先地位。,再如印刷机械的程序控制部份,选韩国的电气控制设备,公司与韩国公司进行技术合作,成功地改造了老产品KB系列程控切纸机的控制系统,使之提高了产品技术水平和整机性能,产品可靠性和稳定性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目前国内档次和水平最高的高速自动贴窗口机,亦是与韩国公司进行合作而开发产品。,2立足市场,提高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公司根据市场发展趋势,迎合用户需求,先后开发了KC系列程控切纸机(其中大规格的KC1550国外用户已经多台订货)、液晶显示智能数显切纸机、卷筒纸分切机ZFQ1400、切纸机的附属设备SJY2-1000升降机、50B胶订包本机、微型G瓦楞生产线等,极大地提高了该公司自主创新能力,占据并且稳步扩大市场份额。2002年,根据用户需求,在原来QKC1550切纸机的基础上,又积极开发了可以裁切PS版、CTP版的QZKC1550A裁切机,填补了国内空白,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该机已成为国内PS版裁切机替代进口的唯一机型。,公司专门建立了信息技术中心,有专职的科技人员每天通过网络及一切可以利用的渠道,专门收集行业内的各种信息,包括市场需求、技术发展新动向等,然后经归纳、分类和选择后,将其反馈到研发、技术等各个部门和相关负责人,从而保证了企业能随时撑握创新新动向,正确地确定创新方向和目标。,公司十分注重巧借外力。如与拥有600余会员的长春博士联合会合作,在企业内建立了由26位机械、电子、光学博士组成的博士工作站,专门负责企业的专项技术攻关,同时还为企业提供项目论证、决策咨询等。,3合作创新,该公司持续探寻合资、合作之路,以此来提升品牌的影响力,增加公司的整体实力及竞争力。2003年,与江西中景集团有限公司、唐山玉印印刷机械有限公司、山东威海印刷机械有限公司、等共七家成立销售联盟联强集团,主要任务是充分发挥集团成员企业的品牌优势,利用各自的销售特色和与用户的良好关系,相互推进,实现长期共融。另外,逐渐加大对品牌的培养力度,做好争创“中国名牌”的各项工作,使“长春”品牌再度崛起,更具价值。,本章小结,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有哪些促进作用?发展中国家为什么需要引进技术?主要有哪些途径?如何克服主要的障碍?发展中国家为什么需要自主研发技术?主要有哪些途径?如何克服主要的障碍?为何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技术选择会趋同?技术选择的宏观与微观为什么会不一致?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发展中国家应采取什么样的技术选择战略?,

    注意事项

    本文(6章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ppt)为本站会员(sccc)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