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ppt

    • 资源ID:5342477       资源大小:15.49MB        全文页数:84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ppt

    ,课前检测,1、岩石圈的范围是指()A、地壳和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 B、地壳和地幔 C、软流层及其以上部分 D、整个地壳2、下列地区中地壳厚度最小的是()A、喜马拉雅山 B、黄土高原 C、大西洋 D、长江三角洲3、下列岩石中有可能发现化石的是()A、花岗岩 B、石灰岩 C、玄武岩 D、大理岩4有关地壳物质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A、各类岩石都能形成岩浆岩 B、各类岩石都能形成沉积岩 C、各类岩石都能形成变质岩 D、各类岩石都能形成新的岩浆,A,C,B,A,1、在图左图方框内填出岩浆和三大类岩石的名称。2、各个箭头表示的含义ABCD3、岩石圈物质循环可概括为从 到形成,又到新的 形成。,岩浆,各类岩石,岩浆,冷凝作用(上升冷却凝固),外力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作用(高温重熔),变质岩,岩浆,岩浆岩,D,A,D,C,D,B,C,B,沉积岩,岩浆,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本题考查内容?,二、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主要的能量来源:_ 结果_,太阳辐射能,使地表起伏状况趋向于平缓,1外力主要指什么?2外力作用的主要形式?,地球表面的风、流水、冰川、生物等也可以引起地表形态的变化,统称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四种主要的形式。,A.温差作用,(1)物理风化(机械风化),二、外力作用与地貌,1.风化作用,B.冻融风化,(2)化学风化,(3)生物风化,机械风化示意图,冰劈作用,冻融风化,当岩石中含铁物质被风化后,就带上了富有特征的红褐色 化学风化,根劈作用生物风化,2、侵蚀作用,定义:水、冰川、空气等在运动状态下对 地表岩石及其风化物进行破坏。影响:使侵蚀掉的物质离开原地,从而形成 侵蚀地貌。,风蚀城堡,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洼地,风力侵蚀地貌(西北),A.风蚀柱和风蚀蘑菇,(1)风力侵蚀,B.风蚀洼地,C.风蚀城堡,D.风蚀垄槽(雅丹地貌),2.侵蚀作用,二、外力作用与地貌,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河流沟谷、峡谷,瀑 布,流水侵蚀地貌,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西南地区,流水侵蚀(溶蚀)地貌,2.侵蚀作用,A.冲刷、切割作用,(2)流水侵蚀,B.化学溶蚀作用,河床(V形谷)、沟谷,地下部分,地上部分,溶洞(钟乳石、石笋、石柱),二、外力作用与地貌,峰林(丛),冰川侵蚀地貌,角峰,冰斗,刃脊,A.刨蚀作用:U型谷、冰斗、冰蚀湖,B.磨蚀作用:冰蚀痕、羊背石,2.侵蚀作用,二、外力作用与地貌,(3)冰川侵蚀,海蚀柱,海水侵蚀地貌,海蚀崖,海蚀拱桥,海水侵蚀掉的泥沙哪里去了?,A.海蚀崖,B.海蚀平台,2.侵蚀作用,二、外力作用与地貌,C.海蚀柱,(4)海浪侵蚀,冰川搬运,河流搬运,3.搬运作用,风、流水、冰川等把风化或侵蚀作用的产物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河流、风的搬运选择性(分选性);冰川搬运不具有选择性(分选性)。,3.搬运作用,二、外力作用与地貌,干旱、半干旱地区,风力的搬运作用占优势湿润半湿润地区,流水的搬运作用表现明显,(1)风力搬运,(2)流水搬运,湿润、半湿润地区,3.搬运作用,二、外力作用与地貌,干旱、半干旱地区和海滨地区,(3)冰川搬运,冰川体通常质量巨大,对周围的岩石具有很强的剥蚀作用。随着冰川体的运动,剥蚀产物也会被冰川包裹着或推移着向前移动,这一地质作用称为冰川的搬运作用。冰川搬运的物质称为冰运物。,4.堆积作用,在搬运的过程中,如果外力作用减弱或遇到障碍物,被搬运的物质便堆积下来,形成堆积地貌。,冲积扇,堆积地貌,海水堆积地貌,流水堆积地貌,沉积作用,当流水和风力速度降低时,就会有一部分物质沉积下来;冰川搬运的物质,一般是在冰川融化的区域直接地堆积下来。,速 度 大 小,沉积颗粒 大 小,外力作用的主要形式及其关系,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图3是“岩石风化与气候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1.化学风化最强烈的地区是()A甲 B乙 C丙 D丁2.化学风化最强烈地区的气候特征是()A高温少雨 B高温多雨 C低温多雨 D低温少雨3.岩石风化程度与气温、降水量的关系是()A岩石风化程度与年均温呈正相关 B岩石风化程度与年均温呈负相关 C岩石风化程度与年降水量呈正相关 D岩石风化程度与年降水量呈负相关,D,B,C,典型习题,4、(08广东)下列地理事物中,主要由风化作用形成的是()A.植物根系撑大的岩石裂隙 B.暴雨形成的冲沟C.干旱区的风蚀城堡D.河流落差形成的瀑布,下图中,岩石缝隙中充满了水(固态或液态),箭头表示岩石的位移方向,读图完成5-6题。,5.引起图示岩石变化的主要作用是()A.外力作用 B.内力作用C.地质作用 D.海陆变迁6.引起图示岩石变化的主要因素可能是()A.流水B.风力C.温度D.变质,图中显示的是岩石因内外温差,造成岩石内外膨胀收缩不一致,从而造成岩石崩解风化。,几种重要外力作用和地貌二、流水作用与地貌,1.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A.冲刷、切割作用:,V形谷、U形谷沟谷、瀑布、峡谷,河谷,沟谷,黄果树瀑布,虎跳峡,雅鲁藏布江峡谷,流水侵蚀作用 V型谷,红色砂岩长期风化和流水侵蚀,形成美丽奇特的丹霞地貌,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1.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A.冲刷、切割作用:,V形谷、U形谷沟谷、瀑布、峡谷,B.化学溶蚀作用:,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溶洞(钟乳石、石笋、石柱),峰林(丛),溶洞,钟乳石,石笋,石柱,桂林阳朔峰丛,云南路南石林,形成瀑布的主要原因:是水流对河底软硬岩石的差別侵蚀的结果,因软的岩石侵蚀較快,故使河床出現明显的落差。,思考:图中A、B两点哪个地方以侵蚀为主,哪个地方以堆积为主?,在河流的弯道处,水流集中于河流的凹岸,水流速度较快,流水侵蚀较强;在河流的凸岸,水流速度较慢,泥沙会发生堆积。这样,河流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河谷的演变,初期,_和_侵蚀为主,河谷横剖面呈_形,中期,_侵蚀减弱,_侵蚀加强,河谷展宽,成熟期,_侵蚀为主,河谷横剖面呈_形,V,下蚀 溯源,下蚀 侧蚀,槽,侧蚀,河流侵蚀地貌,你认为下列三个河段河床的横断面应分别与甲,乙,丙哪幅河流的横断面图相对应?,虎跳峡河谷 荆江河段河床 长江下游地区河床,?,甲图为我国某一河流部分水系图,乙图为甲图河流处某瀑布地质剖面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有资料描述处瀑布景观为“激流翻滚,惊涛怒吼,其声方圆十里可闻,其形恰如巨壶倒悬,场面极为壮观”,分析该景观最为壮观的的季节及原因。(4分),(1)夏季(2分)该流域降水集中在夏季,水量大(2分),(2)依据图中信息,试分析该瀑布形成的地质作用(3)图示区域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2分),(2)流水侵蚀作用(或由于岩性差异,造成流水的差异侵蚀。较坚硬的砾岩侵蚀弱,较松软的砂岩易被侵蚀,形成断面和水潭,发育成瀑布)(2分)(3)水土流失(2分),6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形成过程依次是A固结成岩风化剥蚀侵蚀搬运B高压变质地壳抬升风化剥蚀C岩浆侵入地壳抬升侵蚀搬运D外力沉积地壳抬升流水侵蚀,科罗拉多大峡谷(图2)沿谷底向上分布着从古生代至新生代各个时期的地层,因而被誉为一部“活的地质史教科书”。回答第6题。,D,钱币被称为“国家名片”,人民币则是中国的名片。目前人民币一共发行了五套,一些风景被印上了它们的背面。读图回答。1.与流水溶蚀作用密切相关的是 A.甲图上的景观 B.乙图上的景观 C.丙图上的景观 D.丁图上的景观,C,5、(2011深圳一模)2010年8月,“中国丹霞”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下图为广东丹霞山地貌景观图,形成丹霞地貌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C火山喷发 D流水堆积,A,2、河流沉积地貌,沉积,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河口三角洲,河流由上游向下游侵蚀能力减弱,沉积作用逐渐增强。,冲积扇(洪积扇)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冲积岛(崇明岛),流水沉积地貌:,例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我国三大平原,河流出山口,河流中下游,河口或河流入海口,在沙漠,冲积扇边缘往往形成绿洲。,在我国天山山麓、太行山东部山麓、祁连山北部山麓有较大面积的冲积扇。,流水的沉积,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有较大面积的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分布。,冲积扇,分布:发育于山前(山麓)或河流出山口,特点:以谷口为顶点成扇形,冲积扇顶端到边缘地势逐渐降低,堆积物的颗粒由粗变细,特殊地貌等高线1冲积扇,冲积扇与三角洲的异同,成因:都因河流流速降低,所带泥沙沉,地貌:比较平坦,河流中上游地区较多,分布山前或河流出山口,在河流下游入海口,因河流在山前地势相对低平而减速,因海水顶托河水而减速,规模一般较小,地势略呈弧形,整体性较强,规模较大,地势更低平,且河道、沙洲更多。,右图为某一河流的部分河段。据此回答14题。1若该河流流出山口,常形成的地貌是A冲积平原 B山麓冲积扇 C沙洲 D三角洲 2如果河中有沙金,淘金点产量最高的可能是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3该河的丰水期一般在 A夏秋两季 B春夏两季 C秋冬两季 D冬春两季 4在b处向下钻探,发现由黏土、淤泥等物质组成的岩层,并含有大量芦苇化石,该地层中的岩石是 A石灰岩 B花岗岩 C页岩 D变质岩,B,B,A,C,“中国南方喀斯特”是我国在2008年惟一申请世界自然遗产的项目,其独特的地质地貌景观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据此回答,甲图为喀斯特地貌示意图,关于图示各部位地质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5为地下河,因断层面被侵蚀而成 B6和7两个小地貌均为侵蚀作用而成 C1和4两个小地貌均为流水侵蚀而成 D2和3之间是断层,为地壳运动而成,【解析】第8题逐项分析,“5”应该是地下河,是流水沿裂隙不断侵蚀扩大而成,A说法有较大的迷惑性;“6”为石钟乳,“7”是石笋,都是流水的化学沉积作用而成;“1”为石芽,“4”为溶洞,皆为流水化学溶蚀作用而成;“2”、“3”之间为落水洞,属流水溶蚀而成。,C,【练习3】读下列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1)表示花岗岩地貌景观的是:A、a图 B、b图 C、c图 D、d图2)a图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河流沉积作用 B、湖泊沉积作用 C、冰川侵蚀作用 D、流水侵蚀作用,【练习】下图为我国一个小区域的平面图及其地形剖面图。据此完成45题。,4图中河流的流向为()A由北向南流 B由南向北流C由东向西流 D由西向东流5图中河曲(河流弯曲状况)发育的最主要原因是()A地转偏向力 B河谷地势平坦C泥沙淤积 D地质作用,A,B,【高考真题】(08年湖南卷)36、读图,完成下列要求。3)指出G河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的原因,并加以分析。(16分)入海口附近,泥沙不易沉积,因为地势高差大,河流落差大,流速大;入海泥沙少,因为G河在M点以上多流于盆地中,流速较小,易于泥沙沉积;且从纬度位置和地形看,流域内热带雨林广布,(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较轻。-影响河口三角洲形成的主要因素 海岸地形、河流水量、流速和泥沙量(植被状况),【练习2】读“某河流平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1)填出河流在A、B、C三处对应的剖面图(甲、乙、丙)以及流水外力作用方式:A对应,以 作用力为主;B对应,以作用力为主,也有流水的侵蚀作用(侧侵);C对应,以 作用力为主。2)A处河段特征:河流侵蚀作用明显,下切深,落差大,多,水能资源;C处河段特征:地势平缓,流速慢,泥沙,江面宽广,利于。3)若河流A段的纵剖面如下图所示,则形成的地理景观最有可能是:A.“U”形谷B.喀斯特溶洞 C.河流瀑布 D.河口三角洲,乙,侵蚀,丙,搬运,甲,沉积,峡谷,丰富,沉积,航运,三、风力作用与地貌1)风的侵蚀作用:A、在干旱地区,风扬起沙石,吹蚀地表。如:风蚀蘑菇、风蚀洼地 B、地表沙尘和碎屑被风力侵蚀搬走,形成戈壁、裸岩荒漠、雅丹等地貌 2)风的堆积作用:风在搬运途中,当风力减小或气流受阻,导致风沙沉积,形成沙丘、沙垄等地貌。,风力侵蚀作用:风蚀城堡、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洼地,风蚀蘑菇,雅丹地貌魔鬼城,“雅丹”维吾尔语,原义为具有陡壁的土丘,是干燥地区的一种风蚀地貌,深厚黄土层的来源风力堆积作用,风力堆积作用,相同点:二者皆是迎风坡缓,背风坡陡。区别:静止沙丘为多层弧形层理构造,流动沙丘是单向斜层理。静止沙丘,因为静止不动,所以不存在沙粒的搬运,形成弧形层理构造。流动沙丘,沙粒不断地从迎风坡向背风坡搬运,在重力的作用下堆积,在沙丘内部形成与背风坡倾斜方向一致的斜层理。为治理移动沙丘通常先在迎风坡设置草方格沙障再植树种草以减弱风力,而实际情况却是迎风坡背风坡双管齐下。,风力堆积作用,戈壁沙漠黄土,特殊地貌等高线3风蚀蘑菇和沙丘,侵蚀、搬运、堆积作用,冲刷坡面,例如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貌;使沟谷加宽加深,例如峡谷,瀑布,搬运侵蚀后的泥沙;流速降低,泥沙逐渐沉积,山前形成冲积扇,河流中下游形成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风蚀沟谷,风蚀洼地,风蚀蘑菇,风蚀城堡,搬走地表沙尘,碎屑,形成戈壁,裸岩荒漠,风沙堆积形成沙丘,沙垄;沙漠外缘形成黄土堆积,如黄土高原,读图甲和图乙所示的两种地貌,回答2图甲所示地貌名称为()A三角洲 B沙丘C冲积扇 D沙丘3图乙所示地貌的形成原因主要是()A流水侵蚀 B风力沉积C风力侵蚀 D流水沉积,C,B,四、冰川作用与地貌1)冰川侵蚀地貌:冰斗、角峰、U形谷、峡湾等。2)冰川堆积地貌:冰川运动中或者消退后的冰碛物堆积形成的地貌,如终碛垄、侧碛垄、冰碛丘陵、槽碛等。,冰川沉积特点:先融化先沉积,杂乱物章,欧洲冰川地貌分布面积广、美国五大湖,冰川侵蚀地貌,挪威峡湾海岸,挪威峡湾,北美五大湖,五、海浪作用与地貌 海岸带在波浪、潮汐、海流的冲蚀、搬运、堆积作用下,形成各种海岸地貌。按其成因划分,海岸地貌可分为海蚀地貌、海积地貌。,海浪侵蚀地貌,海浪沉积地貌,借题发挥 不同外力作用的空间分布规律及相应的地貌表现(1)不同区域的主导性外力作用不同 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 蚀地貌和风力沉积地貌。湿润、半湿润地区流水作用显著,多流水侵蚀 地貌和流水沉积地貌。高山地区多冰川作用,多角峰、冰斗、“U”形 谷、冰碛丘陵等地貌。沿海地区多海浪作用,常见海蚀柱、海蚀崖和 沙滩等地貌。,(2)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的地貌流水作用:上游侵蚀,中游搬运,下游沉积。因此,上游为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下游为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冲积岛等。冰川作用:高山上部侵蚀冰斗、角峰等;山下堆积冰碛丘陵、冰碛湖等。风力作用:在风源地附近,以侵蚀作用为主,形成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在风力搬运途中,风力减弱会形成沙丘、黄土堆积地貌等。,小结:外力作用与地貌,外力作用,侵蚀:,风力,沉积:,风蚀城堡、风蚀洼地、风蚀蘑菇、戈壁等(雅丹地貌),形成冲积扇、冲积平原和三角洲,新月形沙丘、沙垄、黄土高原等,喀斯特地貌(溶洞)、沟谷、峡谷、瀑布、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丹霞地貌,侵蚀:,沉积:,流水,角峰、冰斗、U型谷,冰川,海蚀柱、海蚀崖等,海浪,侵蚀:,沉积:,冰碛平原(东欧平原),侵蚀:,沉积:,沙滩,在台湾东北海岸野柳公园内,有一群海岸怪石(右图),其中以“女王头”最为著名。但其“玉颈”逐年变细,预计15年后将面临“断头”危险。形成“女王头”独特外貌的作用是()A海水侵蚀、风化作用B风力侵蚀、流水侵蚀C化学溶蚀、风力沉积D地壳运动、风化作用,【解析】在海岸带外力作用以海浪作用为主,海岸怪石的形成是由于海水的侵蚀。“女王头玉颈”逐年变细是由于受到日晒、雨淋、风吹等的风化作用影响。答案:A,【练习6】下图是我国两种典型陆地地貌等高线示意图。1)甲、乙对应的地貌类型分别是:A沙丘链、三角洲 B三角洲、冲积平原 C沙丘链、冲积扇 D三角洲、冲积扇2)关于图中地貌成因的分析,正确的是:A甲流水堆积B乙风力搬运 C甲风力侵蚀D乙流水堆积,左图为黄河冲积扇分布图(局部),右图为左图中洛阳北至商丘一线冲积扇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描述黄河冲积扇沉积颗粒物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说明形成原因。(4分),理由是:黄河冲出山口后,流速逐渐降低,颗粒大的先沉积且沉积较多,颗粒小的后沉积且沉积较少。,(新课标全国卷)图6所示区域海拔在4 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1)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6分),(1)多条河流在此注入错那湖,泥沙沉积,河口三角洲面积较大。(2分)冬春季河流水位低,河滩泥沙裸露;(2分)错那湖水位低,(因河口外湖区水深较浅)出露的湖滩泥沙面积较大。(2分),地球表面形态练习,1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于地球外部,主要是()A风力B流水 C冰川D太阳能,D,2下列属于内力作用的是()A侵蚀作用B沉积作用C变质作用D风化作用,C,3全球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由海洋组成的板块为()A印度洋板块B太平洋板块C大西洋板块D北冰洋板块,B,4下列地区处于两板块张裂处的是()A喜马拉雅山B阿尔卑斯山C马里亚纳海沟D红海,D,5属于板块生长边界的是()A马里亚纳海沟B阿尔卑斯山脉C台湾岛D大西洋中脊,D,6根据板块构造学说,下列各大洲之间距离今后将逐步扩大的是()A非洲、欧洲 B亚洲、北美洲C非洲、南美洲 D北美洲、南美洲,C,7读下图,图中等高线表示一种风力堆积的地表形态。回答(1)(2)题。,(1)图示地区的盛行风向是()A东北 B西北 C东南D西南,B,(2)该类地形在我国可能广泛分布的地区是()A东北地区 B东南地区C西北地区D西南地区,C,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B、C、D、E五处,属背斜的是,地堑是。(2)从地形上看,C处是,形成原因是。(3)泰山的成因与图中 处一致;地震多发地带位于图中 处。(4)图中五个部位宜建地下隧道的是,良好的储水构造是。,向斜,凹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9下图为储油构造图,读图回答(1)(3)题。,(1)按褶皱的基本形态划,这种理想的储油构造属于_,它能保存大量石油的主要原因是:,背斜,背斜中的隔水层能防止石油、天然气的挥发,使地质时期的油、气逐渐富集,(2)现在人们主要通过地震波来探测地下的石油,在有石油的地区,地震波波速出现的变化情况是()A纵波出现快慢快的变化B横波出现快较快慢快的变化C纵波出现慢较快快的变化D横波先快,接着突然消失;纵波先快后慢,A,(3)图中的储油构造经过一段时间的开采后,出油量会逐渐减少,这时人们往往采取向油井中注水的办法,请说明原因?,水的比重大注入的水沉在储油构造底部,增大对油层的压力。,

    注意事项

    本文(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ppt)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