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第十二讲承上启下的唐代制度.ppt

    • 资源ID:5325578       资源大小:1.14MB        全文页数:73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十二讲承上启下的唐代制度.ppt

    第十二讲 承上启下的唐代制度,一、政治制度及其变迁二、军事制度及其变迁三、财政制度及其变迁四、法律制度及其变迁,宰相与中枢决策,承上启下的唐代制度,一、政治制度及其变迁,唐初,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并立,中书掌定旨出命,门下给事中掌封驳,尚书受而行之。宰相权析而为三,以三省长官侍中、中书令、左右仆射为宰相正官。太宗时起,又有以他官为宰相的记载。一种情况是以资历较浅的官员带“参议朝政”、“参知政事”、“参知机务”等名号预宰相事;一种情况是给元老重臣加“平章事”、“同三品”等名号,使其继续参与宰相决策。高宗以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和“同中书门下三品”几乎固定为宰相名号。安史之乱后,“同平章事”几乎成为唯一的宰相名号。唐代中书省和门下省共掌中枢决策,号称两省,又合称北省。宰相既为“委员制”,则其议政办公之地就是政事堂。政事堂初设在门下省,高宗时裴炎由门下侍中迁中书令,政事堂迁至中书省。玄宗时,政事堂改称“中书门下”,设置吏房、枢机房、兵房、户房、刑礼房等五房。至此,政事堂(“中书门下”)成为名副其实的宰相机关。议政宰相中有一位首席宰相,称“执政事笔”,负责主持政事堂会议,承宣接旨,而且值宿于政事堂中,处理日常工作,权力很大。肃宗时,一人主十日;德宗时,改每日一人轮流执笔。,宰相与中枢决策,承上启下的唐代制度,承上启下的唐代制度,行政系 统,各一员或二员,从六品上,员外郎,各一员或二员,正五品上或从五品上,郎中,各一员或二员,正三品、正四品,六部尚书六部侍郎,各一员,正四品、从五品上、从六品上,左右丞、左右司郎中、员外郎,各一员,从二品,左右仆射,一般空缺,正二品,尚书令,尚书省,唐初文官俑,承上启下的唐代制度,行政系 统,虞部、水部,工部、屯田,工部,比部、司门,刑部、都官,刑部,驾部、库部,兵部、职方,兵部,膳部、主客,礼部、祠部,礼部,金部、仓部,户部、度支,户部,司勋、考功,吏部、司封,吏部,尚书都省,唐初文官俑,承上启下的唐代制度,唐武德贞观已来,尤重其职。吏兵部为前行,最为要剧。自后行改入,皆为美选。考功员外专掌试贡举人,员外郎之最望者。司门、都官、屯田、虞水、膳部、主客,皆在后行,闲简无事。时人语曰:司门、水部,入省不数。角觝之戏,有假作吏部令史与虞部令史相逢,忽然俱倒,良久起云:冷热相激,遂成此疾。太平广记卷二五尚书郎,承上启下的唐代制度,尚书省有都堂(即大厅),以左、右仆射为领袖。下分六部:东为吏、户、礼三部,左丞主之。西为兵、刑、工三部,右丞主之。共二十四司,分曹共理,全国政务毕萃。诸司官兼知政事者,午前议政事于朝堂,午后理务于本司。开元以来,宰相员少,资地崇高,又以兵、吏尚书,权位尤美,宰相多兼之。但从容衡轴,不自铨综。其选试之任,皆侍郎专之,尚书通署而已。,承上启下的唐代制度,九 寺,将作监,军器监,都水监,少府监,国子监,太府寺,司农寺,鸿胪寺,大理寺,太仆寺,宗正寺,卫尉寺,光禄寺,太常寺,三 监(五监),行政系统,承上启下的唐代制度,承上启下的唐代制度,三省制的特点:三省各有分工而又互相依存,成为一个按职能和政务处理程序分工的有机整体。三省长官在政事堂讨论,形成决策,由中书省起草的诏令要经过门下省下发,尚书省的奏案要经过门下省省读。在三省制的体制下,政事堂是最高的决策机构,尚书省是最高行政机构,决策与行政是分开的。,承上启下的唐代制度,唐玄宗开元十一年(723)“改政事堂号中书门下,列五房于其后:一曰吏房,二曰枢机房,三曰兵房,四曰户房,五曰刑礼房,分曹以主众务焉”。新唐书卷四六百官志,刑礼房,户房,兵房,枢机房,吏房,中书门下,三省制的瓦解,承上启下的唐代制度,“中书门下”不仅继续具有原来政事堂的决策的功能和权力,而且由于五房等办事机构的设立,中书门下也具有行政权力。因此,政事堂改中书门下后,中书门下掌握了从决策到执行的全部权力,成为最高的决策兼行政机关。唐初以政务处理程序分工、决策与行政分离的三省制名存实亡了。这也预示了此后中国古代中枢机构的演变方向。,吴宗国 主编,承上启下的唐代制度,监察机构御史台,通典卷二四职官六“唐自贞观初以法理天下,尤重宪官,故御史复为雄要”。,监察御史。对地方官的监察,同时还要监察中央的六部官员。,察院,殿中侍御史。对百官在宫内违法或失礼的行为或言论进行监察。,殿院,侍御史。对中央官进行监察和纠弹,并且参与疑难案件的审理。,台院,长官:御史大夫副官:御史中丞,睿宗桥陵獬豸,承上启下的唐代制度,光宅元年(684年),武则天改御史台为左肃政台,增设右肃政台。左台监在京百官和监军,右台按察州县,巡省风俗,扩大了编制,强化了其监察职能。玄宗时恢复御史台建制。唐地方的采访使、观察使本来也是监察官,安史之乱后逐渐成为一级地方行政长官,将对州县官的监察变成了统辖。唐后期方镇节度使观察使也带御史大夫、中丞称号,方镇幕府和度支盐铁巡院的僚佐也带御史官衔,他们也行使监察职能,被称为外台。这并不意味着御史台组织的发展,恰恰是御史台权利被削弱的表现。,承上启下的唐代制度,勾检制度:北朝开始出现,唐代得到充分发展,是监督各级政府部门按照法令及时无误地处理公务的一种机制。唐在各级各类官府都设置了勾检官(又叫勾官、勾司、勾曹),其基本职责是:勾检稽失、省署抄目、受事发辰。唐中央勾检机构有两个系统:一是行政勾检系统,由尚书都省负责,主要勾检全国各级各类行政管理部门的官文书及其主管官吏;一是财务勾检系统,由尚书刑部比部司负责,主要审计中央和地方财务行政,同时要制定财务审计(勾检)制度,推行全国。,承上启下的唐代制度,使职差遣的流行,所谓使职差遣,本指临时派某官离开其原来的职守去任某事,事罢复命于中央。唐代有许多临时差遣的使职,但也有很多重要使职出现了固定化和普遍化的倾向,这是唐后期职官制度的一个突出特点。使职差遣的流行,不仅适应了职官制度本身变化的需要,也反映了唐朝廷内部的权力斗争。唐后期中央官制的重要变化,一是翰林学士的固定化和日益重要,二是财经部门出现了固定的使职即度支、户部和盐铁转运使。三是宦官职事的使职化(左右神策军中尉、观军容使、枢密使等)。而这些变化大多自玄宗朝滥觞。,承上启下的唐代制度,使职差遣的流行,唐国史补卷下:“开元以前,有事于外,则命使臣,否则止。自置八节度、十采访,始有坐而为使,其后名号益广。大抵生于置兵,盛于兴利,普于衔命,于是为使则重,为官则轻。”,观察处置使,枢密使,观军容使,度支使,户部使,盐铁使,节度使,承上启下的唐代制度,唐代地方行政制度,州(郡)县两级制 唐代地方行政最低级为县,全国凡一千五百七十三县。(天宝初年数。贞观十三年,有县1511)较西汉略多二百余县,所增不到六分之一。武德初,上县六千户以上,中县二千户以上,下县一千户以上。开元中,改上县六千户以上,中县三千户以上,未满三千户为下县。汉制则以万户以上县为“县令”,万户以下县曰“县长”。县以上为州或郡。全国州府凡三百五十八(贞观十三年数),较西汉增至两倍。州长官为刺史,郡长官为太守。自汉季以来,刺史总统诸郡赋政于外,犹如后代之巡抚、总督,较之汉代仅属司察之任者大异。而隋唐刺史,则犹后代之知府及直隶知州,与太守仅为互名,已无分别。此为隋唐减削地方政权之一例。又唐制四万户以上为上州,二万户以上为中州,二万户以下为下州。西汉太守一郡户口有多至二百万以上者。西汉一县户口,亦有四、五万以上者。可见汉、唐太守权位之迥然不同。上州刺史只从三品,中、下州刺史正四品。刺史的地位权任,既远非汉比,又掾吏辟署之权亦削,大部均归中央。于是,中央政务日繁,地方事权日轻。(牛弘(545610,在隋曾任吏部尚书)问刘炫:“魏、齐之时,令史从容而已,今则不遑宁处,其事何由?”炫曰:“往者州惟置纪纲,郡置守、丞,县惟令而已。其具僚则长官自辟。受诏赴任,每州不过数十。今则不然,大小之官悉由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所以繁也。”)这又是隋唐大统一政府与秦汉不同一要点。,承上启下的唐代制度,唐代地方行政制度,道的设立与行政区划化贞观十三年(639),分天下为关内、河南、河东、河北、山南(因在终南山华山之南,故名。辖境包有今湖北长江以北、汉水以西、陕西终南山以南、河南嵩山以南、四川剑阁以东、长江以南之地)、陇右、淮南、江南、剑南、岭南十道,时派黜陟使或观风俗使分巡各道,但十道只是依山河形势划分,并非行政区域。及至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唐玄宗将山南、淮南、江南、剑南、岭南均各分为东西二道,因而共有十五道,每道置采访使,从此道逐渐形成为行政单位,采访使、观察使逐渐成为常驻的地方长官,于是,在州之上又多了一级地方行政机构。,承上启下的唐代制度,唐代官吏选拔制度,学校和贡举 唐代学校分两大类:一是国子监主管的六所国家学校(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和门下省下属的弘文馆、东宫附设的崇文馆两所贵族学校。二是专门技术学校,如太常寺太医署(医学、针学、按摩学、咒禁学),太卜署(卜筮学),太仆寺(兽医学),司天台(天文学、历学、漏刻学)等。地方学校也可分两类:一类是以儒家经典为主的州县学,一类是医科学校。唐代学校主要培养官僚预备队伍。,承上启下的唐代制度,唐代官吏选拔制度,唐代官员的入仕途径 1、科举入仕。2、门荫入仕。3、流外和杂色入流。,承上启下的唐代制度,唐代官吏选拔制度,唐代的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是隋唐以后中国重要的选官制度,具有文官选拔考试制度的性质,是由中央统一举行,定期、分科的考试。每年冬季十一月,官学负责把毕业学生贡于尚书省,私学学生则由州县推举入京赴考。考生由州县进者称为“乡贡”,由国子监所属各学保送者称为“生徒”。科举考试最初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玄宗时期,改由礼部侍郎主持。礼部试毕及第,须再经吏部考试,考试内容包括身(体貌壮伟)、言(言辞辩证)、书(楷法遒美)、判(文理优长),合格后,方得授官。唐代的科举考试分为常举与制举两类。,承上启下的唐代制度,唐代官吏选拔制度,唐代的科举制度常举是定期举行的考试,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道举、童子等科。其中常设的有明经和进士两科。明经考试的内容有贴经、经义、时务策,以贴经墨义为主,着重儒家经典的背诵;进士考试的内容在高宗前仅为时务策,后来加试杂文,即诗、赋等,以杂文为主,着重于文采词章。经义全赖背诵,诗赋则需发挥,因此中明经易,中进士难,当时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之说。进士及第后升迁很快,时人目为“士林华选”,在社会上有很高的声誉,“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承上启下的唐代制度,唐代官吏选拔制度,唐代的科举制度制举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不定期考试,科目往往临时设置,著名者如贤良方正、直言极谏、博通坟典、详明政术、军谋宏远等科,目的在于召求急需人才,平民及官吏皆可应试。考中后,有官者升迁,无官者由吏部授官。制科不常举行,每次录用的人数也很少,在科举制度中不占重要地位。武周时,还创立武举,选拔军事人才,由兵部主持。,承上启下的唐代制度,唐摭言卷一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以至岁贡常不减八九百人。其推重谓之“白衣公卿”,又曰“一品白衫”。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其有老死于文场者,亦无所恨。故有诗云:“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承上启下的唐代制度,吴宗国 著,武则天大开制科,增加了科举入仕的人数。但比起杂色入流和门荫入仕来,科举入仕在入流总数中仍然只占很小比重。进士科在唐后期成为选拔高级官员的主要来源。进士科录取标准的变化:文章诗赋文章,承上启下的唐代制度,唐代官吏选拔制度,唐代的门荫入仕1、皇亲贵戚和五品以上高官子孙可通过卫官(三卫、千牛、进马等)获得入仕资格。2、六品以下官员之子(品子)可通过番上纳课的办法获得参选资格。3、担任斋郎(太庙斋郎取五品以上子孙,郊社斋郎取六品子孙),经过一定年限和考试,也可推荐至吏部参选。,承上启下的唐代制度,唐代官吏选拔制度,唐代的流外和杂色入流唐代官吏有流内、流外之分。流内官从正一品的三师、三公到从九品下的中、下县的县尉,都是职事官。流外官指在此之外的吏职,由吏职到出任职事官,就是入流。唐代流外职掌很多,主要有三类:一是低级办事员,二是专门技艺人员,三是技术学校的专业实习生。他们也分为勋品、二品到九品等九等。选拔流外官的标准是书、计、时务三条。流外官内部迁移要通过试“判”来考察其办事能力,但若从流外入流,还要加试一经一史。唐朝每年从流外入流的官员达一两千人。,承上启下的唐代制度,唐前期的军事制度是以府兵制为基础的,府兵制是一种征兵制的兵役制度。府兵制的特点:兵农合一的征兵制。唐初沿袭了隋朝的府兵制,自太原起兵时,即设有大将军府,下分左右中三军,各军下设正副统军,即以原来隋朝所置鹰扬郎将来担任。武德初,即置军府,由骠骑、车骑两将军府统领。分关中为十二道,每道皆置军府。公元620年(武德三年),改道为军,军置将、副各一人,以督耕战,由车骑府来统领。公元633年(武德六年),天下既定,因废十二军,改骠骑为统领,车骑为别将。一年多后,又恢复十二军,军置将军一人,军下有坊,设坊主一人,“以检察户口,劝课农桑”。可见唐朝一开始,府兵制就建立在均田制上。,征兵制募兵制,承上启下的唐代制度,征兵制募兵制,唐太宗时,对府兵组织、名号又加改定。改统军为折冲都尉,别将为果毅都尉,督府总名为折冲府,全国共置634府(68万)(新唐书兵志。据谷霁光考证,合计656),而关内就有 261府(26万),分统于中央的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威卫、左右领军卫、左右金吾卫等十二卫。这600多个折冲府中的大约40设置在关中地区,接近关中的河东、河南一带折冲府也较多。折冲府的这种分布特点,目的是“举关中之众以临四方”,保持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卫将军府折冲府团旅队伙(卫大将军)(折冲都尉)(校尉)(驴帅)(队正)(伙长)上、中、下 6团、5团、4团 1200人、1000人、800人十二卫即源于西魏、北周的十二军,直承隋十二卫而来。卫大将军是府兵最高军官,直隶于皇帝。由卫府直接督率十道诸府,番上宿卫。这个组织系统,显然加强了中央的军权。,承上启下的唐代制度,征兵制募兵制,府兵之置,居无事时耕于野,其番上者,宿卫京师而已。若四方有事,则命将以出,事解辄罢,兵散于府,将归于朝。故士不失业,而将帅无握兵之重。新唐书卷五兵志,承上启下的唐代制度,府兵的来源,由军府所在地“六品以下子孙及白丁无职役者”中挑选,三年一次,原则上“财均者取强,力均者取富,财力又均,先取多丁。”“成丁而入,六十而免”。府兵征调的办法是由兵府下符契,州刺史和折冲都尉勘契相合,而后发兵,全府调发则折冲都尉以下都一起去,少则刚毅都尉去。调往京城宿卫,按路程远近分番轮流而去(五番十二番,500里二千里以外。唐六典:番上之法,在五百里内者五番,五百里外七番,一千里外八番,各一月上。二千里外九番,倍其月上。),每番一月。若征行之镇守者,免番而遣之。兵士征调服役时,本人免租调,但“其家不免征徭”。,承上启下的唐代制度,府兵需要自备武器、甲胄和衣粮。新唐书卷五兵志:“人具弓一,矢三十,胡禄、横刀、砺石、大觿、毡帽、毡装、行藤皆一,麦饭九斗,米二斗,皆自备,并其介胄、戎具藏于库。有所征行,则视其入而出给之。”,木兰辞:昨夜见军帖 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 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 木兰无长兄 愿为市鞍马 从此替爷征东市买骏马 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 北市买长鞭,承上启下的唐代制度,唐发兵鱼符,凡国有大事则出纳符节,辨其左右之异,藏其左而颁其右,以合中外之契焉。一曰铜鱼符,所以起军旅,易守长。两京留守,若诸州、诸军、折冲府、诸处捉兵镇守之所及宫总监,皆给铜鱼符。唐六典卷八门下省,承上启下的唐代制度,高宗以后,随着战争的增多,兵役给农民造成的负担越发沉重,各地出现了农民逃避兵役的情况,而且越来越严重。,府兵之法浸坏,番役更代多不以时,卫士稍稍亡匿,至是益耗散,宿卫不能给。宰相张说乃请一切募士宿卫。开元十一年(723),取京兆、蒲、同、岐、华府兵及白丁,而益以潞州长从兵,共十二万,号“长从宿卫”,明年,更号曰“彍骑”。新唐书卷五兵志,唐玄宗时,征发府兵停止了。这样,唐前期的兵农合一的府兵制就宣告结束了。代替府兵制的,是募兵制。,承上启下的唐代制度,征兵制募兵制,京师:开元十一年(723年),京师宿卫募士12万,号“长从宿卫”,次年改称“彍骑”,第三年将彍骑兵分隶中央十二卫,分为六番。从此京师宿卫士兵皆由招募。边兵: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正式实行招募制,被称为“长从兵”或“长征健儿”,由边地将帅长期统率,逐步形成了将帅专兵之局。地方:主要是团结兵,也称“团练”。他们的军器、衣粮皆由政府供给,长期服兵役,是政府雇佣的职业兵。募兵制代替了府兵制。,承上启下的唐代制度,征兵制募兵制,与府兵制的兵农合一相比,募兵制是一种职业兵制。在募兵制下,发生了一些影响全局的变化。首先,因为边疆形势的紧张,唐玄宗时在缘边地区设置了节度使,节度使是一个地区的最高军事长官,手下的兵是由节度使自行招募的。这样,府兵制下的兵、将分离变成了兵将合一。而且,节度使的势力不断壮大,府兵制下内重外轻的军事布局变成了外重内轻之势。中央为了加强实力,又建立一支常备职业化军队,就是中央禁军(神策军)。军费在政府财政支出中的比例大大增加了。,承上启下的唐代制度,前期均田制与租庸调制,唐六典卷三尚书户部:百户为里,五里为乡,两京及州县之廓内分为坊,郊外为村。里及村、坊皆有正,以司督察(里正兼课植农桑,催驱赋役)。四家为邻,五邻为保,保有长,以相禁约。凡男女始生为黄,四岁为小,十六为中,二十有一为丁,六十为老。每一岁一造计账,三年一造户籍。县以籍成于州,州成于省,户部总而领焉。乐住之制,居狭乡者听其从宽,居远者听其从近,居请轻役之地者听其从重。,均 田 制 就 是 国 家 颁 布 的 田 令,承上启下的唐代制度,前期均田制与租庸调制,唐六典卷三尚书户部:凡天下之田,五尺为步,二百有四步为亩,百亩为顷。度其肥瘠宽狭,以居其人。凡给田之制有差。丁男中男以一顷(中男年十八以上者,亦依丁男给),老男笃疾废疾以四十亩,寡妻妾以三十亩,若为户者则减丁之半。凡田分为二等,一曰永业,一曰口分。丁之田二为永业,八为口分。凡道士给田三十亩,女冠二十亩,僧尼亦如之。凡官户受田,减百姓口分之半。凡应授之田,皆起十月,毕十二月。凡授田先课后不课,先贫后富,先无后少。凡州县界内所部,受田悉足者为宽乡,不足者为狭乡。凡官人授永业田:亲王一百顷,职事官正一品六十顷,,承上启下的唐代制度,前期均田制与租庸调制,通典卷二食货典田制下:应给宽乡,并依所定数,易田则倍给(宽乡三易以上者,仍依乡法给)。诸以工商为业者,永业、口分田各减半给之,在狭乡并不给。唐律疏义卷一二户婚上:诸卖口分田者,一亩笞十,二十亩加一等,罪止一百,地还本主,财没还追。即应合卖者,谓永业田,家贫卖供葬;及口分田,卖充宅及碾磨邸店之类;狭乡乐迁就宽乡者,准令并许卖之。其赐田欲卖者,亦不在禁限。其五品以上,若勋官永业田,亦并听卖。,承上启下的唐代制度,田令中的给田、授田并不是实际授予,而是可以占有土地的限额。永(世)业、口分田的区别,仅仅反映于户籍的土地登录上。与北魏以来的田制相比,唐田令废除了奴婢、耕牛受田的规定,代之以官人永业田。显示出唐代扶植本朝官僚和一般地主的用意。同时,唐田令放松了土地买卖。,前期均田制与租庸调制,承上启下的唐代制度,租 庸 调 制 是 国 家 颁 布 的 赋 役 令,前期均田制与租庸调制,“赋役之法:每丁岁入租粟二石。调则随乡土所产,绫、绢、絁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输绫、绢、絁者,兼调绵三两;输布者,麻三斤。凡丁,岁役二旬。若不役,则收其庸,每日三尺。有事而加役者,旬有五日免其调,三旬则租调俱免。通正役,并不过五十日”。旧唐书卷四八食货志,承上启下的唐代制度,均田制的破坏,武则天以后,均田制逐渐废弛。这是由均田制本身的性质与实质所决定的。均田制仅是国家解决赋役来源的一项阶段性措施,具有历史的暂时性。当国家不再有相当的国有荒地用于分授的时候,它的历史使命就宣告完结了。早在高宗永徽年间(650-655),就曾下令:“禁买卖世业口分田”,但结果却是“豪富兼并,贫者失业”。玄宗朝也出台过挽救均田制的规定,试图把“王役不供,簿籍不挂”的逃亡农民重新安置在均田土地上。1721年(开元九年),以宇文融为劝农使,到各地检括逃户和籍外田,共括出客户八十余万,“田亦称是”。但这些措施仍无力挽救均田制日益废弛的历史命运。开元、天宝之际,人称“兼并之弊,有逾于汉武、哀之间。”土地急骤地向各类地主手中积聚,国家控制的土地越来越少。现存敦煌户籍残卷亦证明,从武则天到唐玄宗时期,农民受田的数额已愈来愈严重不足。,承上启下的唐代制度,均田制的破坏,安史之乱后,中央政府力量有限,更无力挽狂澜。土地集中益剧,贫富分化益殊,“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直居。”(陆贽语)代均田而起的是各级地主田庄的发展。田庄,又称庄宅、庄田、庄园、田园、田业、别业等,从皇室、官府、官僚到寺院、一般地主,都拥有大小不一、数量不等的田庄。安史乱后,官庄、皇庄遍及许多州府。唐朝的田庄与南北朝时期的田庄有明显的区别。田庄内劳动者的身份地位不同。,承上启下的唐代制度,均田制的破坏,南北朝:世袭性的农奴部曲和佃客,此外还有相当数量的奴隶作补充。唐朝:庄客、雇农。庄客亦称“庄户”、“客户”,或简称“客”,他们是田庄上的主要生产者,破产均田农民是其主要来源。实行的是契约性租佃制(分成:五成;定额:1石五斗。以前者为多。)“贷其种食,赁其田庐,终年服劳,无日休息。”雇农。唐后期雇佣关系有较大发展,雇农成为田庄上的劳动力。大中九年(855年)令“如有贫穷不能存济者,欲以男女庸雇与人,贵分口食,任于行止,当立年限为约。”就是证明。皇庄中也使用雇农,“计一丁一岁当钱九百六十,米七斛二斗。”,承上启下的唐代制度,政府理财举措,均田制破产使国家赋役收入大减。安史乱后,“乡居地著者,百不四五。”国家控制的纳税人口日益减少。760年(上元元年),国家控制的人口仅16,990,386,其中纳税的2,370,799,与755年(天宝十四年)相比,分别减少35,938,733;5,210,432。赋役无以出,势必带来日益严重的财政危机。为了解决日益严重的财政危机,唐政府先后采取了种种措施。首先是整顿均田制。高、玄宗时都曾作过尝试。764(广德二年)、766(大历元年),又一再试图挽救。广德二年,唐政府下令:“如有浮客,情愿编附,请射逃人物业者,便准式据丁口给授”;大历元年,又下令:“百姓先货卖田宅尽者,宜委本州县取逃死户田宅,量丁口充给”。(唐会要卷八五逃户)但很显然,收效甚微。,承上启下的唐代制度,政府理财举措,其次,实行盐专卖。乾元元年(758年)盐铁使第五琦正式采纳刘彤开元九年的盐铁专营建议,实行盐专卖。统购亭户所煮的盐,由国家专卖,并把每斗盐价由十文提高到一百一十文。唐王朝从中获得厚利,榷盐年入40万贯左右,故“人不益税,而上用以饶”。贞元元年(760年),刘晏担任盐铁使(后兼转运、常平使)。改革盐法:产盐地置盐官收购亭户生产的盐,然后加价转卖给商人,任其运销各地。这样,不仅避免了多设盐官扰民的流弊,也使国家的盐税收入大增。刘晏初主盐政时,每年盐税只有60万贯,至大历末年增加到600万贯,占当时国家总收入的一半。,承上启下的唐代制度,政府理财举措,再次,刘晏还整顿了由江淮向关中运粮的漕运,大力推行常平法。过去由于河流湍急,运输不得法,一斛粮食运到关中能有八斗就不错了。刘晏疏浚运河,训练漕卒,在扬州制造坚牢的运船,以船十艘为一纲,分几段路程节级向关中转输粮食,“每岁运谷或至百余万斛,无斗升沉覆者”。刘晏在各道设巡院,选择精干廉洁的人作知院官。知院官每旬每月都要把本道各州县的雨雪、丰歉情况向中央申报,政府在丰收地区用较高的价钱籴进粮食,在歉收地区则用较低的价钱粜出。推行这种常平法,不仅唐政府获利,而且各地物价也大体保持平稳。,承上启下的唐代制度,工商税的骤兴,德宗建中三年(782)九月“初税商钱、茶、漆、竹、木”。新唐书卷七德宗本纪德宗纳户部侍郎赵赞议,税天下茶、漆、竹、木,十取一。穆宗增天下茶税,率百钱增五十。武宗又增江淮茶税。是时茶商所过州县有重税,或掠夺舟车,露积雨中,诸道置邸以收税,谓之搨地钱天下税茶增倍贞元。新唐书卷五四食货志,承上启下的唐代制度,划时代的变革:两税法,“两税之法,乃取暂时法外之法,收入于法之中”。“他日者,变故兴,国用迫,则又曰:此两税者正供也,非以应非常之需者也,而横征又起矣。”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四唐德宗,承上启下的唐代制度,划时代的变革:两税法,地税 从义仓纳粟而来。贞观初,戴胄建议,从王公百官到百姓,按垦田顷亩,每亩交粟二升。唐中宗以后,国家的财政日益拮据,义仓存粮不再用来赈荒,而全部用作填补政府的亏空。义仓粮成为国家一项正式税收,名称亦改为地税。749年(天宝八载),全国义仓贮粮达6317万余石,比正仓粮还要多1/3。到玄宗时,韦坚创变造法,即将义仓粮食转市轻货,运送京师。不仅江南如此,并将此法用于关中、河南、河北等地,关中“庸调资课,并宜准时价变粟取米,送至京”;“其河南、河北,有不通水利,宜折租造绢,以代关中调课。”变造法被推广了。地税亩二升的征收标准一直执行到763年(广德元年),此后即不断增加,并开始一年两征。,承上启下的唐代制度,划时代的变革:两税法,地税 大历四年(769年),规定“京兆府秋税,宜分作两等,上下各半,上等每亩税一斗,下等每亩税六升,其荒田如能佃者,宜准今年十月二十九日敕,一切每亩税二升。“次年,又“定京兆府百姓税,夏税上田亩税六升,下田亩税四升;秋税上田亩税五升,下田亩税三升。荒田开佃者率二升。”到773年(大历八年)又规定:“青苗地头钱,天下每亩率十五文,以京师烦剧,先加至三十文,自今以后,宜准诸州,每亩十五文。”则赋税折钱交纳的办法,亦已出现。这里的地税,和租庸调中的租,以后合并成为两税法中的斛斗。,承上启下的唐代制度,划时代的变革:两税法,户税 武德初,即量其资产,将天下户分为三等征税,后改为九等。大历四年(769年),代宗下令明白规定按户等交税,上上户四千文,每低一等减五百文,下上户一千文,下中户七百文,下下户五百文。现任一品官,按上上户,九品官按下下户交税。若一户数处任官,亦每处按官品交税。(依照杜佑的说法,天宝年间,下下户二百二十文,今增至五百,涨了一倍多。)百姓有邸店、行铺、炉冶,加二等征税。卸任官吏寄庄户从七等户税,寄住户从八等。其他客户,在居地依八、九等户税。(唐会要卷八三租税上)这种户税税钱,以后和租庸调中的庸调,合并成钱(帛)这一大色,实际上仍是折征绫绢杂物等。,承上启下的唐代制度,划时代的变革:两税法,“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先度其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后改为十分之一),度所取与居者均,使无侥利。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俗有不便者正之。其租庸杂徭悉省,而丁额不废,申报出入如旧式。其田亩之税,率以大历十四年(779)垦田之数为准,而均征之。夏税无过六月,秋税无过十一月。逾岁之后,有户增而税减轻,及人散而失均者,进退长吏。而以尚书度支总统焉。”旧唐书杨炎传,承上启下的唐代制度,划时代的变革:两税法,唐德宗建中元年(780)正月废租庸调制,颁行两税法,两税法实行后,百姓负担的赋税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为谷物,按田亩多少征收。另一部分为税钱,按户等高下征收。,承上启下的唐代制度,划时代的变革:两税法,两税法的内容:()以大历十四年(779)全国税收总额作为新税征收的标准额分摊于各州,以后则按“量出以制入”的原则,根据财政支出的需要,确定应纳税额。()“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不论土著与外迁户,一律在现居地立籍纳税;不论行商与坐商,都要交纳。()“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废除租庸调及一切杂税,主要依据田地及户等、资产征税,即主要征收地税与户税,“资产少者则其税少,资产多者则其税多”,但丁额保留不废。()两税“计钱而输绫绢”,即政府以钱计算税额,百姓则以实物折缴。()商人据其收入,征税1/30。()两税每年分夏、秋两次征收,夏税以六月末为限,秋税以十一月末为期。,承上启下的唐代制度,划时代的变革:两税法,两税法的实质与效果:实质:舍丁税地意义:“舍丁税地”的趋势。税收更合理,负担较平均。扩大纳税面。效果:史载“天下便之,人不土断而地著,赋不加敛而增入,版籍不造而得虚实,贪吏不诫而奸无所取。自是,轻重之权,始归朝廷。”780年,诸道按比户口,得土户180余万,客户130余万。日久弊端滋生。白居易重赋:“国家定两税,明敕内外臣:税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论。奈何岁月久,贪吏得因循。浚我以求宠,敛索无冬春。织绢未成匹,缫丝未盈斤。里胥迫我纳,不许暂逡巡。岁暮天地闭,阴风生破村。夜深烟火尽,霰雪白纷纷。幼者形不蔽,老者体无温。”,承上启下的唐代制度,唐前期的法律体系是由“律、令、格、式”四种形式构成。,唐六典卷六尚书刑部:“律以正刑定罪(处理刑事犯罪的法律条文),令以设范立制(关于国家制度的单行条例,可作为律的补充),格以禁违正邪(包括皇帝临时对国家机关所颁发的多种指示,是令的补充),式以轨物程事(国家机关的办事细则、公文程式以及关于百官权责的规定)。”,承上启下的唐代制度,专则,罪律,事律,总则,34条,断狱篇,18条,捕亡篇,62条,杂律篇,27条,诈伪篇,60条,斗讼篇,54条,贼盗篇,24条,擅兴篇,28条,厩库篇,46条,户婚篇,59条,职制篇,33条,卫禁篇,57条,名例篇,唐律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中国古代法典,共十二篇,五二条。,承上启下的唐代制度,五刑之制的典定 汉文帝废除肉刑,开始了向五刑的过渡。这一过渡的时间十分漫长,经历了两汉、魏、晋、南北朝等十多个朝代,前后达七百四十余年。直到隋文帝开皇元年颁行开皇律,才在法律上正式确定笞(chi)、杖、徒、流、死的封建制五刑。唐代完全承袭了隋代的刑罚制度,并成为以后历代刑罚制度的蓝本。唐代的刑罚大体沿袭隋的开皇律,笞、杖、徒、流、死五刑中,除了流刑三等各加一千里而居作均为一年外,其余几乎和隋的刑罚没有什么区别。(贞观年间曾有以斩右趾代绞刑之属五十条之说,后太宗说:“前代不行肉刑久矣,今忽断人右趾,意甚不忍。“后来蜀王的法曹参军裴弘献参掌删改律令之责,与房玄龄等建议保留五刑,于是“又除断趾法,改为加役流三千里,居作二年”,又恢复了五刑之制。此外,有闰刑、换刑之制。,承上启下的唐代制度,正刑、闰刑与换刑唐代刑罚中有正刑、闰刑与换刑之区分。正刑笞、杖、徒、流、死五种二十等,从法律规定上说,是对任何人都适用的。闰刑是对有品勋的官吏和道士、僧、尼的公罪、私罪加以处罚的特别刑罚。闰,凡非正者谓之闰。正闰相对。官吏的闰刑,有官当、免官、除名等。对道士、僧、尼,有苦役和还俗二种。关于官当,唐律规定了“以官当徒者,五品以上犯私罪者,一官当徒二年;九品已上,一官当徒一年。若犯公罪者,各加一年”等。免官是指免去品官和勋官,除名是开除官籍,二者的区别在于免官者还可复官,除名者不但不能复官,而且还得去服劳役。换刑是把正刑加以调换的刑罚,如可用杖刑换徒刑,用徒刑换流刑。,承上启下的唐代制度,诸事应奏而不奏,不应奏而奏者,杖八十。应言上而不言上,虽奏上,不待报而行,亦同。不应言上而言上及不由所管而越言上,应行下而不行下及不应行下而行下者,各杖六十。唐律疏议卷一职制诸州县不觉脱漏增减者,县内十口笞三十,三十口加一等;过杖一百,五十口加一等。州随所管县多少,通计为罪。各罪止徒三年。唐律疏议卷一二户婚,承上启下的唐代制度,唐律以礼为本,礼法并用。,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相成也。唐律疏议卷一名例上下有义,贵贱有分,长幼有等,贫富有度,凡此八者,礼之经也。管子 五辅,承上启下的唐代制度,八 议,先朝后裔为国宾者,议宾,有大才艺,议能,有大勤劳,议勤,有大德行,议贤,高级官员,议贵,皇帝故旧,议故,有大功勋,议功,皇亲国戚,议亲,唐律疏议卷二名例:“诸八议者,犯死罪,皆条所坐及应议之状,先奏请议,议定奏裁。流罪以下,减一等。其犯十恶者,不用此律”。,承上启下的唐代制度,亲属间强奸、和奸,内乱,杀一家非死罪三人、肢解人、蛊毒厌魅,不道,杀官长、师长及妻匿夫丧作乐改嫁,不义,谋杀或殴打尊长,恶逆,谋杀、贩卖远亲及殴打远系尊亲属,不睦,谋背国从伪,谋叛,忤逆于直系尊长,不孝,谋毁宗庙山陵宫阙,谋大逆,对君主的不敬行为(包括过失犯罪),大不敬,谋危社稷,谋反,十 恶,承上启下的唐代制度,武宗会昌六年(846)“二月壬申朔。癸酉,以时雨愆候,诏:“京城天下系囚,除官典犯赃、持仗劫杀、忤逆十恶外,余罪递减一等,犯轻罪者并释放”。旧唐书卷一八上武宗纪,武则天证圣元年(695)“秋九月,亲祀南郊,加尊号天册金轮圣神皇帝,大赦天下,改元为天册万岁,大辟罪已下及犯十恶常赦所不原者,咸赦除之,大酺九日”。旧唐书卷六则天皇后,承上启下的唐代制度,令是关于各种制度的规定,凡令二十有七:一曰官品,二曰三师三公台省职员,三曰寺监职员,四曰卫府职员,五曰东宫王府职员,六曰州县镇戍岳渎关津职员,七曰内外命妇职员,八曰祠,九曰户,十曰选举,十一曰考课,十二曰宫卫,十三曰军防,十四曰衣服,十五曰仪制,十六曰卤簿,十七曰公式,十八曰田,十九曰赋役,二十曰仓库,二十一曰厩牧,二十二曰关市,二十三曰医疾,二十四曰狱官,二十五曰营缮,二十六曰丧葬,二十七曰杂令。而大凡一千五百四十有六条焉。唐六典卷六尚书刑部,承上启下的唐代制度,格、式分别是对律、令的补充。,唐六典卷六尚书刑部:“凡格有二十四篇,以尚书省诸曹为之目,共为七卷。盖编录当时制敕,永为法则,以为故事。”“凡式三十有三篇,亦以尚书省列曹及秘书、太常、司农、光禄、太仆、太府、少府、及监门、宿卫、计帐为其篇目,凡三十三篇,为二十卷。”,承上启下的唐代制度,唐后期之立法形式开宋“敕令格式”之先声,玄宗:格后长行敕六卷 格式律令事类四十卷德宗:贞元定格后敕三十卷宪宗:元和格敕三十卷 元和删定制敕三十卷文宗:大和格后敕四十卷宣宗:大中刑法总要格后敕六十卷 大中刑律统类十二卷,文宗大和四年(830)“从今已后,刑部、大理寺详断刑狱,一切取最后敕为定”。唐会要卷三九定格令,承上启下的唐代制度,唐代的司法与审判制度,1、中央司法行政机关:尚书省刑部。2、审判:大理寺和州县。县级政府为一审,州为二审,大理寺为三审。重大案件须报刑部审核,有些还须送宰相(中书门下)详复,死刑按规定要报皇帝批准,皇帝握有最终审判权。3、监察:御史台可对司法不公提出公诉,平反冤案。凡重大冤案,御史台、中书省、门下省长官共同审理,称三司理事;侍御史、中书舍人、给事中于朝堂受表,称三司受事;凡重大案件由刑部、御史台、大理寺会审,称三司推事。,承上启下的唐代制度,瞿同祖 著,承上启下的唐代制度,

    注意事项

    本文(第十二讲承上启下的唐代制度.ppt)为本站会员(sccc)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