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社会工作理论导论.ppt

    • 资源ID:5294492       资源大小:511.50KB        全文页数:60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社会工作理论导论.ppt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二一二年九月,社会工作理论-导论,2,关于教材关于参考书关于上课方式,课前提示:,3,关于教材,现代社会工作理论(第3版)马尔科姆佩恩(Malcolm Payne英)著,冯亚丽、叶鹏飞 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06出版);现代社会工作理论 佩恩(Malcolm Payne英)著,徐永祥、何雪松、张宇莲 译,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01出版)。社会工作理论 何雪松 著,上海人民版社2007-04出版。,4,关于参考书,1、社会工作概论 法利等(2005),社会工作概论(第9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法利等(2006),社会工作概论(第10版影印本),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扎斯特罗等(2005),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导论(第7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周永新(1994).社会工作学新论.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徐震(1996).当代社会工作.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王思斌(2004),社会工作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顾东辉(2005),社会工作概论,上海译文出版社,5,2、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阿什福德(2005),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生物学、心理学与社会学视角(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扎斯特罗、阿什曼(2006),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第6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6,3、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韦德,塔佛瑞斯(2006),心理学的邀请(第3版),北京大学出版社。达菲(2006)心理学改变生活(第8版),世界图书出版公司。格里格(2003),心理学与生活,人民邮电出版社。库恩(2007),心理学导论思想与行为的认识之路(第11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海斯(2004),心理学导论(第3版),电子工业出版社。戴维迈尔斯(2006),心理学(第7版),人民邮电出版社。考斯林(2004),心理学:大脑、人、世界(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布伦南(2004),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第六版),北京大学出版社。,7,巴洛(2004),心理障碍临床手册(第三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鲁斯等(2004),临床心理学导论:科学与实践,人民卫生出版社。劳伦 阿洛伊等(2005),变态心理学(第九版),人民邮电出版社。保罗贝内特等(2005),异常与临床心理学,人民邮电出版社。特鲁尔等(2005),临床心理学:概念、方法和职业(第六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戴安娜帕帕拉等(2005),发展心理学(第九版),人民邮电出版社。谢弗等(2005),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第六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罗伯特费尔德曼(2005),普通心理学,人民邮电出版社。伯格(2005),人格心理学(第六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8,巴隆、杜兰德(2006),异常心理学(第4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费尔德曼(2007),发展心理学:人的毕生发展(第4版),世界图书出版公司。戴维迈尔斯(2006),社会心理学(第8版),人民邮电出版社。阿伦森(2007),社会心理学(第5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霍克西玛(2007)变态心理学与心理治疗(第3版),世界图书出版公司。,9,4、社会工作伦理多戈夫(2005),社会工作伦理:实务工作指南(第七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美国社会工者协会(1996),美国社会工作者伦理守则。香港社会工作者注册局(1998),香港社会工作者工作守则。香港社会工作者注册局(2000),香港社会工作者工作守则实务指引。,10,5、微观社会工作 伊根(1999),高明的心理助人者(第5版),上海教育出版社。B.E Gillil(2000),危机干预策略,中国轻工业出版社。Ed.Jocobs(2000),团体咨询的策略与方法,中国轻工业出版社。Dennis Greenberger(2000),理智胜过情感,中国轻工业出版社。Rita(2001),心理咨询面谈技术,中国轻工业出版社。Judith S.Beck(2001),认知疗法:基础与应用,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刘梦(2003),小组工作,高等教育出版社。朱眉华(2003),社会工作实务(上),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1,许莉娅(2004),个案工作,高等教育出版社。罗斯(2004),青少年团体治疗认知行为互动取向,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Yalom(2004),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中国轻工业出版社。Yalom(2004),团体心理治疗理论与实践,中国轻工业出版社。Robert Leahy(2004),认知治疗技术从业者指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何明宝(2004),走向社工专业社会工作实录,上海人民出版社。梅陈玉蝉等(2004),老年学理论与实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科米尔葆拉(2004),心理咨询师的问诊策略(第五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2,科瑞(2004),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及实践(第七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米尔腾伯格尔(2004),行为矫正原理与方法,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科尔斯基(2004),危机干预与创伤治疗方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雅罗姆(2004),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克瑞尔(2004),心理调适实用途径,北京大学出版社。Michael P.Nichols,Richard C.Schwarts(2005),家庭治疗基础,中国轻工业出版社。扎斯特罗等(2005),社会工作实务:应用与提高(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张宇莲(2005),社会工作实务(下),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罗伊斯(2005),社会工作实习指导(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3,黄陈碧苑等(2005),交往技巧的运用与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沃达斯基等(2005),社会工作与人类服务治疗指导计划,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克奈普等(2005),学校咨询与学校社会工作指导计划,中国轻工业出版社。李滢铨等(2005),社会公平发展游戏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克劳特等(2005),自杀与凶杀的危险性评估及预防治疗指导计划,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科特勒(2005),心理治疗师之路,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威丁等(2005),心理治疗个案研究(第四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伯纳德等(2005),临床心理督导纲要(第三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4,关于上课方式:学习之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问:讯问者智之本,思虑者智之道也!在课堂上:没有愚蠢的问题!没有错误的答案!,15,关于上课方式:学习之道,硕士生:教师只出题目不给答案 课堂讨论 对社会科学硕士生的要求:“虎气“猴气”“人气”,16,几个基本问题,一、怎样理解“社会”一分法:与自然界相对(文明社会)二分法:公民社会与市民社会三分法:三大部门之一的民间社会四分法:四大建设之一的社会建设,17,来自奥斯托勒姆的启示: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多中心治理/治理与善治社会三大部门间的关系 互补、互动的“金三角律动”治理结构,18,当代社会组织结构图,第一部门 政府,第二部门 企业,第三部门 NGO,职责:提供公共物品机制:官僚制、垄断性问题:政府失灵,职责:1、提供社会服务;2、推动社会改革公益、互益机制:志愿、自治;多元、公开、非垄断的问题:志愿失灵,职责:积累财富机制:利润导向、市场调节问题:市场失灵,第一部门 政府,第二部门 企业,第三部门 NGO,职责:提供公共物品机制:官僚制、垄断性问题:政府失灵,职责:1、提供社会服务;2、推动社会改革公益、互益机制:志愿、自治;多元、公开、非垄断的问题:志愿失灵,职责:积累财富机制:利润导向、市场调节问题:市场失灵,19,西方发达国家:市场经济演变,从封建国家统制经 济到自由市场经济Smith:国富论1776年发表价格:看不见的手政府:守夜人的角色,Adam Smith 17231790,20,凯恩斯(Keynes)革命,政府干预:充分运用公债、公共投资等财政政策刺激需求1930年代的美国罗斯福新政,John Maynard Keynes 1883-1946,21,弗里德曼(Friedman)的货币主义反革命,坚持经济自由,强调 货币作用 1980年代美国里根 政府的减税和英国 撒切尔夫人的私有 化,Milton Friedman19122006,22,市场失效 政府失灵 如何办?,社会力量NGO:非政府组织(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也称为非营利组织(NPO),第三部门(the third sector),公民社会组织(CSO),民间组织,慈善/志愿者组织,23,24,中国改革30年:从无限政府到有限政府,政企分开:三大阶段,功过是非。政社分离:刚刚起步,任重道远。小政府,大社会 舵手与浆手 政府购买“服务”:从“岗位”到“项目”深圳的实践与启示社会组织“孵化器”-上海的实践,25,中国社会结构:三条腿凳子原理/木桶的短板原理,当前我国三大部门联动的社会结构和治理机制还没有很好形成,尚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三大部门的比例失调,力量失衡,三者间存在着结构性不协调;第二、在治理机制上,三大部门间领域边界不清,市场与政府权力对其他领域越界侵蚀还时有发生,“领域的帝国主义”导致的功能性不协调较为严重;第三、三大部门间的互补、合作、联合的水平不高,走向善治社会任重而道远。,26,二、社会工作的专业发展,(一)西方社会工作的发展历史 1、非制度化的助人实践活动(几千年历史)不论基于善良的人性还是同类意识的发现抑或宗教教义的宣示,对处于困境者和弱者的帮助是早就存在的。在其中宗教对于西方社会工作的促进作用是明显的。西方国家早期的慈善事业主要是由教会推动的。保护孤儿、照顾寡妇、帮助老弱病残者,这一些行为不但是教士的义务,而且是教徒们死后避免天谴而使灵魂得救的方法。这种宗教观念引导信徒们去从事各种各样的慈善活动。,27,2、制度化的社会工作实践17世纪以来西方各国的社会救助制度对现代社会工作作出了直接的贡献。从欧美社会工作的发展来看,英国伊莉莎白济贫法(1601年)、德国汉堡制(1788年)与爱尔伯福制(1852年)、慈善组织会社(1869年)、睦邻组织运动(1884年)等都是早期的为社会工作的产生提供了直接前提的重要实践。以后,西方又逐步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并产生了福利国家思潮。,28,A英国济贫法对社会工作的影响1601年伊丽莎白济贫法对现代社会工作专业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首先,政府负起了社会救助的责任,并直接参与了社会救助。其次,济贫法从立法的角度确立了助人自助的观念,这既是一个救助原则,又是一个救助理念,使社会资源得以有效利用,同时也可以避免刺激一些人的“懒汉”思想。第三,对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来说,最重要的还是在于它确立由专门人员从事济贫救助活动。第四,它所实施的院外救济也是社会工作提供服务的一种基本形式。,29,B、德国汉堡制(1788年)汉堡是德国的一个富庶的都市,工业革命以后,人口众多,居民往来无定,贫富分化极为严重。市内乞丐和贫民人数很多,以至于列队游行、沿街乞讨,成为汉堡市的一个最严重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汉堡市民于1788年组织了一个团体,提出了改良市政管理制度的建议和救贫行政方案。,30,C、爱尔伯福制(1852年)1852年,德国另一小市镇爱尔伯福,仿照汉堡制并加以改良,建立了颇具特色的救济制度,即爱尔伯福制。该制度把爱尔伯福全市分为564段,每段约有居民300人,其间贫民不得超过4人。每段设赈济员工人,综理全段救济工作。凡贫民求助者皆须与赈济员接洽,赈济员调查实情后按其需要予以补助,并在两星期后对接收补助者的情况予以追踪调查。,31,D、慈善组织会社(1869)在英国,一方面由于济贫法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工业的影响,失业与贫民问题日益严重。社会开始特别关心贫民问题,各种具有不同目标的慈善组织纷纷成立。这些慈善组织之间缺乏联系与协调,步骤不一,重复浪费甚至相互冲突现象严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1869年伦敦成立了“组织慈善救济暨抑止行乞会社”,后易名为“伦敦慈善组织会社”。,32,慈善组织会社认为:个人应对其贫穷负责;接受公共救济,将摧毁贫民之自尊心、进取心及道德意识,终使贫民依赖救济为生。会社主张贫民应尽其所能维持其本人的生活。因此,他们反对扩大公共贫穷救济,特别强调以道德的影响来改变贫民的生活方式,鼓励私人慈善会社的建立及私人对贫民的救济行为。,33,F、睦邻组织运动(1884年)19世纪80年代英美两国兴起了一场睦邻组织运动或社区睦邻运动,这是出现的一场社区改造运动。睦邻组织运动以社区睦邻服务所的建立为标志,以知识界人士的广泛、深入地参与社区生活,调动并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服务于社区居民为特色,是社会工作萌发时期最有影响力的事件之一。它为社区工作方法奠定了基石。,34,G、社会保障制度(1883年)随着资本主义工业化所产生的社会问题日益严重,那些局部的、地方的、补救性的措施已渐渐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为了稳定社会秩序,西方国家政府举办了系统的社会福利事业,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全国性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为现代社会工作奠定了组织制度基础。,35,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德国俾斯麦政府于1883年创立强制劳工保险制度,并从1883年的疾病保险发展到1884年的职业灾害保险以及1889年的残疾与老年保险。该制度采取危险分担的保险原则,集合工人、企业主及政府的财力,给劳动者以保障。此后,德国又在这一制度的基础上采取了一系列新的社会保障措施。,36,3、专业社会工作的形成与发展早在国内战争时期、美国就出现了一些给薪的社会服务工作者,社会服务开始成为一种职业。随着服务工作的需要,美国纽约慈善学院于1898年开始对给薪的“友善访问员”进行培训,开始社会工作训练。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一个要求有系统的服务体系、服务人员需有一定的方法和技巧、追求服务效果的专业社会工作逐步形成了。,37,(1)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与培训的发展 1898年,美国纽约慈善学院成立,对当时受薪的“慈善访问员”进行专业训练。同一时期,荷兰成立了阿姆斯特丹社会工作学院,开设两年制的社会工作课程。1904年纽约社会工作学院宣告成立。到1910年,美国一些大学如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都已开设了有关社会工作的课程;1912年波士顿社会工作学院还首先开设了医疗社会工作课程。当时开设社会工作专业课程的都是私立院校,通常以两年制的硕士研究班专业训练为主。从1919年到1953年,美国专业教育机构日趋完善,已逐步形成本科、硕士两个阶段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38,(2)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的发展关于专业标准:1957年格林伍德提出专业的五项基本特征一套理论体系专业的权威共同信守的伦理守则社会或社区的认可专业文化(价值观、象征符号、行为规范等),39,在1915年召开的美国慈善与矫治委员会大会上,佛勒克斯诺发表了社会工作是专业吗?的著名演说,提出社会工作专业化的问题。,40,1917年里士满(Richmond)出版了著名的社会诊断一书,该书主要从社会学观点出发强调社会因素在了解个人行为时的重要性,把医学知识应用于社会工作专业,使社会工作向多学科的方向发展。同时,该书试图使社会工作的方法技术作为一套独立的知识系统加以传授,首次把这种助人的工作加以专门研究和讲授,这无异是社会工作专业的一个正式起点,也是社会工作的一个新的里程碑。1925年她又发表什么是社会个案工作,社会个案工作作为一种专业方法被社会工作者普遍接受。到了30年代中期,个案工作一直是社会工作界普遍承认的唯一的工作方法。,41,1936年以前,社会工作主要指“社会个案工作”。30年代受弗洛伊德理论的心理学的影响,研究个人,向内探究人格结构,寻找人类问题的成因,虽然取得了不小成就,但社会工作无法跳出“医疗模式”的局限。,42,自20世纪20年代开始,小组(团体)工作被纳入社会工作训练课程,并积极从事小组(团体)工作理论的建构。到40年代中期,小组(团体)工作作为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之一被接受。1939年莱恩领导的研究小组在美国社会工作会议上提出研究报告(即著名的莱恩报告),认为社区组织这一有着悠久历史发展背景的概念代表着社会工作的一种基本形式,从而使社区工作与社会个案工作、社会团体工作一道,被正式确认为社会工作三大传统方法。,43,1977年英美两国的社会工作专家更集会商议社会工作方法的整合运用方向。从1970年至今,社会工作的整合已带来了相当程度的影响,很多学校的课程与出版物逐渐趋向这个方向,并努力使社会工作方法朝更整合、更广、更深的专业方向发展。,44,(二)我国社会工作发展历程1、中国古代的社会福利思想与实践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古代的社会福利 思想和实践为现代社会工作专业在中国 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基础和实践经 验。,45,1)我国古代的社会福利思想 如孔子的“大同”思想;孟子 的“仁政”思想;墨子的“兼爱”思想等2)我国古代的社会福利实践 保息与救荒之政;九惠之教;仓储救济等,46,3、20世纪上半叶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1)社会救助制度和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2)典型的慈善事业的发展3)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工作,47,三、我国目前社会工作人员基本分类,01、从事社会福利、社会救助、优抚安置、慈善事业、民间组织管理、社区建设、殡葬管理、婚姻介绍和婚姻登记、离婚调解等类别工作的人员;民政局02、从事残疾人权益保障工作的人员;残 联03、从事残疾少年儿童特殊教育的人员;残 联04、从事收养服务类事业的工作人员;司法局05、从事学生心理疏导工作的教师、关工委工作人员和民办学校的部分负责人;教育局06、从事司法矫正工作和法律援助工作的人员;司法局07、司法机构从事司法调解和处理、疏导家庭纠纷的人员;司法局,48,08、监狱或看守所对罪犯或嫌疑人进行疏导、规劝的人员;司法局09、少管所或劳教所直接从事心理疏导和规劝的人员;司法局10、从事戒毒康复工作的人员;卫生局11、人民法庭、派出所、司法所从事社会工作的人员;司法局12、从事劳动仲裁、劳动就业服务、就业培训、社会保险工作的人员;社保局13、医疗卫生系统从事救灾救助、人道主义援助服务的人员;卫生局14、医院从事医政工作的人员;卫生局15、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和社区卫生服务的人员;卫生局16、从事病人心理疏导工作的人员及协调医患关系,化解医患纠纷的人员;卫生局17、计划生育指导站直接从事计生服务工作的人员;计生委,49,18、从事职工维权等事务的人员(含企业);总工会19、从事青少年事务的人员;团委20、从事妇女儿童权益保障和协调处理家庭矛盾工作的人员;妇联21、从事信访接待、调处工作的人员;信访局22、从事消费者权益维护工作的人员;工商局23、各乡镇、街道直接从事民政、计生、劳动保障、工会、妇联、团委、信访等工作人员;敬老院和福利院工作人员;各社区、居委会、行政村的主要负责人、民事调解员、农村妇女工作者;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及各乡镇(街道)辖区内其它从事以上类别工作的人员。各乡镇街道,50,四、社会工作的理论发展及分类,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研究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阶段 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逻辑结构 西方社会工作理论流派与归类,51,(一)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研究,Roberts and Nee(1970)Stream(1971)Hopkins(1986)克林.惠特根及雷.兰德(1985)Turner(1986)大卫.豪(David Howe)马尔孔.佩恩(Malcolm Stuart Payne)皮拉利斯(Pilalis):他的观点是大卫.豪观点的深化。,52,(二)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阶段,按照大卫豪(David Howe)的描述,这一过程可分为七个阶段:1.“调查”阶段(1819世纪)2.“精神分析学”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本世纪20至30年代社会工作可以说经历了一个精神病学的洪水期”(大卫 豪)3.“精神分析学派”与“功能学派”并立的阶段(二战前后,1920s、1930s1950s)20世纪30至50年代,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社会工作教授奥托 兰克(Otto Rank,弗洛伊德的学生)的倡导下,后经塔夫脱(Tesse Taft)和罗宾逊(Virginia Robinson)总其大成,形成了“功能学派”。,53,4.“获得阶段”(1960s)20世纪60年代,可应用于社会工作的理论在数量上获得了巨大的增长,社工的职业知识空间被迅速地充实起来。5.“盘点”阶段(1970s)由于理论在数量上迅速增长,到60年代末,一些社会工作者对这些理论进行了清点、整理和评估。6“理论统一”阶段(70年代末)7.“理论归类”阶段(1980s)多元理论并存被当作一个既定的事实,社会工作者们不再去追求“统一”的理论框架,而是对各种理论进行整理、归类,使理论空间有序化,产生了许多不同的理论分类模式。,54,(三)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逻辑结构,1.蒂姆斯(W.Timms)的社会工作理论结构模型 蒂姆斯将社会工作理论划分为理论基础(外借理论)和实施理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外借理论(来自其他科学,如社会学、心理学、精神医学、医学、经济学等,它是人们通常所称的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第二层次:实施理论(来自社会工作实践经验的积累,是直接用于指导社会工作实践与达成社会工作的目标)。,55,2、大卫豪的社会工作理论结构模式“为社会工作的理论”和“社会工作理论”二者既相区别、又相联系。(1)区别:A.内容不同:“如何解释人与社会”的关系-“如何改变人与社会”B.功能不同:抽象的背景式假设-具体的行为指南 C.地位不同:前提地位-结论地位 D.与社会工作联系紧密程度不同(2)联系:A.相互依存;B.逻辑上相互蕴含,56,3、皮拉利思(Pilalis)的社会工作理论结构模型,宏观理论 中观理论:A 解释性理论 B 介入性理论 实践理论 皮拉利思模型实际上是大卫.豪两分法模型的一个深化。“为社会工作理论”细分化宏观理论和中观解释性理论,“社会工作的理论”细分为中观介入模式理论和实践理论两部分。,57,(四)西方社会工作理论流派与归类,1、派恩的三分模型(参见派恩的现代社会工作:人大版或华东理工版)2、大卫豪的四分模型(何雪松书:华东理工版),58,59,本学期研究重点:,一、精神分析取向的社会工作理论(心里动力理论)二、认知/行为理论三、社会支持(网络)理论四、生态系统理论(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五、人本主义与存在主义理论六、增能(增权、赋权)理论七、优势视角,60,谢谢!,

    注意事项

    本文(社会工作理论导论.ppt)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