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校本培训的管理.ppt

    • 资源ID:5283148       资源大小:285.99KB        全文页数:134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校本培训的管理.ppt

    1,四川省凉山州教育科学研究所谌 业 锋 四川省特级教师 凉山州专家型教师 凉山州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中学高级教师 中小学教育研究室主任 西昌学院副教授,校本培训的管理,2,四川省凉山州教育科学研究所谌 业 锋一、校本培训需要管理二、校本培训管理的方法与内容三、学校校本培训的管理策略四、构建校本培训的新体系、新模式和新方式,校本培训的管理,3,校本培训,校本培训是指为了满足学校的发展目标和教师的需求,在教育行政部门的统筹和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由学校发起组织,校长为第一责任人,以学校为基地,针对学校和全体教师实际,由学校充分自主地确立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方式,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为主要目标,全面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为目的,把培训与教育教学、科研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的一种继续教育形式。,4,一、校本培训需要管理,教育对人的个性张扬以及对激发人的创新精神的高度关注,教育管理体制上的变化与学校办学自主性的逐步扩大,学校的复杂性以及学校在教育中所处的位置,学校为完成社会赋予的使命催生了以学校自身人员参与为主、自检和自行解决学校所面临的问题的“校本”。,5,“校本”主要体现在校本研究、校本培训、校本课程和校本管理四个方面。这四者的关系为校本研究是起点,校本培训是中介,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落脚点,校本管理则贯穿、渗透在他们中间,起着协调、组织的作用。,6,校本培训作为“校本”的体现方式之一,是指源于学校发展需要、由学校发起和规划的、旨在满足学校每个成员需要和自身发展的校内培训活动。根据这个界定,是否意味着校本培训无需“外控”,学校都能“自行”解决呢?是否意味着学校自身人员都能够自己解决自身面临的问题而无需“内控”管理呢?实践证明,“外控”和“内控”都是必要的,校本培训需要管理。,7,二、校本培训管理的方法与内容,校本培训是指源于学校发展需要、由学校发起和规划的、旨在满足学校每个成员需要和自身发展的校内培训活动。因此,“外控”应在充分发挥学校及其成员“自主”的前提下实施“助推式”管理,促进校本培训健康、有序、均衡发展。,8,对校本培训实施“助推式”管理,应建立健全系统的管理机制,保证校本培训的正常运行;在校本培训内容、形式、管理制度、考核评估方面提供导引性技术支持,促使校本培训有效突破地域和认识的局限,真正做到高端接轨。,9,(一)构建校本培训“三级双线”管理体系,“三级”指州级、县级和校级;“双线”指教育行政部门和业务培训部门。1.教育行政部门的机构设置和职责(1)州级的机构设置和职责州级教育行政负责教师培训的部门中应有专(兼)职人员负责校本培训的管理工作,并建立常设机构(教师培训中心、校本培训部)负责校本培训的日常工作。,10,其职责为制定校本培训工作意见;组织、协调有关部门(督学室、教育学会、培训院校)督导县级教育行政、培训机构等部门的校本培训管理工作;宏观把握全市的校本培训开展状况;抓典型,推广经验,推动校本培训健康、有序、均衡发展。,11,(2)县级的机构设置和职责,县级教育行政负责教师培训的部门中应有专(兼)职人员负责校本培训的管理工作,并建立常设机构(教师培训中心、校本培训部、教师继续教育办公室)负责校本培训的日常工作。,12,其职责为:,制定县级校本培训指导性工作意见;制定县级校本培训督导、评估、表彰方案,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培训部门、督学室、教育学会)督导、评估、表彰所属单位的校本培训工作;负责培训机构与基层校之间培训资源的沟通与联系(小片联动、强弱校联合);接受上级的检查、督导,向上级反馈本县校本培训开展情况,推介本地区校本培训经验。,13,2.教师培训部门的机构设置和职责,(1)州级教师培训部门的机构设置和职责州级教师培训部门要设立校本培训专(兼)职机构,并有专(兼)职人员负责校本培训工作。这个机构既是教育行政部门的派出机构,又是教师培训部门的隶属机构(两项职能一套人马)。,14,其职责为:,贯彻、落实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关于校本培训的工作意见;制定校本培训实施指导意见;探究校本培训的可持续发展;为县和学校提供校本培训资源(培训县、校的培训资源);参与教育行政部门对县、校校本培训的督导,并为教育行政部门宏观调控校本培训提供依据。,15,(2)县级教师培训部门的机构设置和职责,县级教师培训部门要在教师继续教育办公室中设专职人员负责校本培训工作。其职责为:贯彻落实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和市教师培训部门制定的校本培训工作意见和实施指导意见;制定本县校本培训实施指导意见;,16,参与县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校本培训的调研、督导,参与县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县级校本培训督导、评估、表彰方案;研究、指导、参与基层学校的校本培训,为基层学校开展校本培训提供资源;接受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师培训机构的督导。,17,3.学校校本培训组织机构设置和职责,学校要建立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主管教育教学工作的副校长(或政、教两处主任)为副组长、有骨干教师、校内各职能部门相关人员参加的、由专门人员负责日常管理工作的校本培训领导小组。,18,其职责为:,(1)贯彻、落实市县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培训部门的校本培训工作意见和实施指导意见;(2)拟定校本培训规划、年度计划、学期工作安排;(3)制定符合本校实际的校本培训的各项管理制度;,19,(4)组织实施(确定培训内容,选择培训形式、考勤、考核、评估)校本培训;(5)接受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师培训部门对本单位校本培训的督导、评估;(6)筹措校本培训经费。,20,(二)校本培训内容的管理,1.校本培训内容的管理原则(1)实效性原则要紧紧围绕学校和教师的实际状况,以“问题”为中心确定校本培训内容;着眼于课程、教材、教法、教科研、管理等“问题的解决”来确定校本培训内容;务学校综合办学水平提高之本,求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之实。,21,(2)系统性原则,校本培训领导小组依据发展规划、教师专业化发展方向及学校和教师专业化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和未来问题,在进行归类的基础上,有计划、有目的地确定某一阶段的校本培训主题;分阶段、分层次、有步骤地开展培训,避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确定培训内容。,22,(3)发展性原则,选择校本培训内容应考虑用现代教育理论武装教职员工的头脑,提升教职员工现代教育理论学习、运用、研究的意识;注重引导教职工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教育、教学、管理活动;教师要把主动学习、自主发展、开拓视野、创新教育变成一种内在需求的自觉行动;关注国家和地区的改革发展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趋势和学生未来生存发展的必备基础,有一定的前瞻性。,23,2.校本培训内容管理分类,(1)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学习和领会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所涵盖的内容,提高教师的事业认知、职业认同水平,增强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促使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24,(2)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用现代教学理论和现代课程理论、当今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教育教学、管理实践,激活教职工能动地教育改革与创新的自觉性,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向科学化、现代化方向发展。,25,(3)教育教学管理能力的提高,重点通过补充新知识、主题定向的系列教育教学活动、教育教学管理研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等内容的培训,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教职工的组织教育活动及管理能力?使教职工具备会学和创新能力,教会学生会学并具备创新能力。,26,(4)教育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学习教育科研理论知识,组织教育教学调查、实验和交流活动,推广、应用教育科研成果,使广大教师在“学习研究实践反思再实践”的过程中提高理论素质和教育科研、创新能力。,27,3.培训内容的管理措施,内容论证。确定培训内容必须经过论证。在实效性、系统性、发展性原则指导下,结合学校和教职工的实际审慎地选择校本培训内容;防止随意性、零散性和滞后性。,28,进程调控。,在校本培训实施过程中,对所确定的培训内容,根据教职工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及变化了的情况进行调控,以使培训内容在范围、定位、适宜对象等方面更具有针对性,更利于“问题的解决”。,29,结果评定。,在理论层面,采取撰写论文、学习心得、研究报告、答卷等方法对培训内容进行考评;在实践层面,采取研讨、交流、课题研究、组织活动等方法进行考评。通过考评,检查、反馈培训目标的实现程度,反思培训内容确定是否得当,探索下一阶段培训内容的新思路。,30,(三)校本培训形式的管理,1.选择培训形式的原则(1)可行性原则选择培训形式的种类要具体,参训对象易于接受,设施等条件要具备,以使培训内容收到预期的效果,切勿流于形式。,31,(2)多样性原则,根据培训目标、内容、对象等选择培训形式,范围要广,层次要多,以适用为前提,以使培训落到实处。,32,(3)开放性原则,为充分有效地开发、利用校内外的优质培训资源,在校内学科、年级、部门间进行交流与探讨,形成自培、互培网络;校与校、学校与高校、学校与培训机构间相互学习、交流、合作,构建资源共享、互通有无、纵横交错的培训“平台”。,33,2.校本培训形式的分类管理,(1)获取知识类:讲授、讲座、专题报告、经验介绍、自学。(2)提高技能类:集体备课、说课、赛课、示范课、评优课、观摩课、帮学对子、案例分析、临床诊断。,34,(3)研究探讨类:教研专题、科研课题、问题研究,行动研究、教法推广、研训一体。(4)协作培训:外出考察、观摩、校际联培、大专院校和培训机构的引领指导与参与。,35,3.培训形式的管理措施,(1)务实。根据培训内容、教职工的需要、学校的现实状况选择培训形式;避免盲目性和流于形式,防止资源浪费。(2)灵活。根据内容的需要,一种形式可贯穿某一主题的全过程;确定了的培训形式要依据变化了的内容而改变,以使形式为内容服务。,36,(3)结果评定。,依据形式为内容服务的原则,通过问卷、访谈、座谈等方法评定与探究选择的培训形式是否得当;检查和评定校本培训形式在实施过程中,结构是否完整,环节是否紧凑,顺序步骤是否合理;反对虎头蛇尾,也反对蔓生枝节。,37,(四)校本培训制度建设,制度是管理实践的结果,制度是相对稳定的管理措施,制度是实现、推进管理的保障。为充分发挥校本培训管理机制作用,保障和推动校本培训工作可持续发展,建立健全、规范制度建设是非常必要的。,38,1.制度建设的原则,(1)层次性原则依据校本培训的特点,在充分尊重基层学校教师自主培训的基础上,市、县两级教育行政和培训机构应建立宏观的校本培训管理制度,以保障、推动校本培训健康、可持续的均衡发展。州级的管理制度重在突出宏观导向功能,县级的管理制度重在突出中观指导性,校级的管理制度重在突出微观可操作性。,39,(2)指导性原则,州级教育行政、培训机构的管理制度,宏观把握校本培训的目的、意义、性质,正确解读国家有关校本培训的方针、政策。县级教育行政、培训机构的管理制度要体现州级教育行政、培训机构的制度要旨,将本层级指导基层学校开展校本培训的责任和义务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所制定的管理制度,要体现本层级对基层学校开展校本培训的参与、服务、协调、推动、督导、评估作用,以推动全县各类学校校本培训全面、深入、均衡的发展。,40,(3)可操作性原则,校本培训制度内容要单一,条款要具体;责权要明确(时间、地点、负责人、检查、考核、评价方法、培训内容、形式等具体地落实到位)。,41,2.制度建设的种类,按制度的性质可将制度分为指导类,约束、激励类。(1)指导类州级及以上教育行政、培训机构所制定的校本培训管理制度的全部,县级教育行政、培训机构所制定的管理制度的一部分属指导类制度。如校本培训指导意见、中小学校本培训意见、校本培训实施细则等。这一层级管理制度的功能在于宏观导向,多“弹性”少“硬性”;内容要具有“普遍”性,对所属各级各类学校都有指导意义。,42,(2)约束、激励类,县级教育行政、培训机构所制定的管理制度的一部分,学校所制定的管理制度的全部属约束、激励类制度。如检查管理办法、考核评价方案、表彰奖励办法等适合县情、校情的管理制度。这一层级的管理制度注重微观可操作性;内容要具体,适合县情、校情;约束与激励的最佳效果是能充分调动起基层学校和教师的培训自觉性。,43,(五)校本培训效果的评估,1.校本培训效果评估的目的校本培训的效果管理,就是对所制定的校本培训计划,确定的校本培训内容,选择的校本培训形式以及参训对象认识、知识、能力等方面的综合反思和评估。,44,其目的在于推进校本培训的规范管理,深化校本培训工作,促进学校学习型组织的建设和教师专业化水平、任职能力的自觉提高,探索新形势下的教师继续教育的新途径,进而开发学生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以使学校教育更好地为社会服务。,45,2.校本培训效果评估的原则,评估校本培训的效果,注重学校和教职工原有观念、认识、知识、能力和现有观念、认识、知识、能力的纵向比较,以判断校本培训的实效性程度;评估校本培训的效果,要与学校的整体工作紧密结合,进行综合评估;,46,遵循动态管理的原则,分阶段进行评估,注重培训的过程和教师个体意识的觉醒、认知水平的渐进性提升,以促使学校和教师个体在“认识实践反思再实践”中提高;校本培训效果的评估,采取上级教育行政、培训机构评估和学校、教师个体自我检查、评估相结合,以学校和教师个体自我检查评估为主;,47,校本培训效果的评估以形成性、过程性评估为主,总结性、终极性评估为辅;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以定性分析为主;注重效果评估的引导、激励、改进功能,淡化效果评估的鉴定性功能。,48,用发展、开放、批判的眼光审视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并及时纳入培训系统和进程中。对校本培训效果评估不能代替学校其他方面的管理。对效果认定的利用,即与晋级、职评、评优等挂钩应适度。评估是整个校本培训过程的一个环节,它既是上一阶段的终点,更是一个新的起点,而催生未来,使以后的培训更科学、合理才是效果管理的最终目的。,49,对效果的评估是一种能动的自觉分析和总结,是一种反思,是蓄势待发,反对排队、定位式的评估。要积极地去发现和开发参训对象的“智能优势”,探寻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长效点,发现和开发出参训对象提高专业化水平的“因子”才是评估的目的,才是评估的真正价值。因此,对效果认定的利用,即与晋级、职评、评优等挂钩应适度,控制刺激强度,勿使参训对象产生“逆反”心理。,50,3.州、县级对校本培训效果的评估,州、县级对校本培训工作的评估,重在对动态的实施进程中的校本培训进行评估,评估的对象首先是自己,而不是被评估者。州行政部门召集和组织督学、培训机构对县级的教育行政部门和培训机构有关校本培训的工作意见、制度以及协调、推动、指导基层学校开展校本培训的情况进行评估,重在选定示范校、推广经验、宏观把握全市校本培训均衡、有序、健康的发展。,51,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或其派出机构召集和组织督学、培训机构制定校本培训表彰、评估制度和检查方案,并分阶段、分类别对所属基层学校的校本培训进行指导,服务、推动、协调基层学校校本培训工作的开展。校本培训与校长的办学思想、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和学校整体发展密切相关。,52,教育行政部门对校本培训第一责任人的评估应纳入干训部门对校长履行职责的考核,对不重视校本培训和考核不达标的校长,不颁发培训合格证书。将校本培训的评估作为一项重要指标,纳入教育行政部门(小教科、中教科、督学室)每学期或每学年对基层学校的综合评定。抓示范校,选特色校,全面推进本地区校本培训的均衡发展。,53,4.校级对校本培训效果的评估,(1)效果考评责任人和效果评估原则校本培训是在上级行政部门、培训机构的协调、指导下的教师继续教育的一种自主培训形式。校级校本培训效果的评估是在校本培训第一责任人校长的全面负责领导下、由校本培训领导小组组织实施。,54,校本培训领导小组要从学校的发展实际出发,密切结合教职工的专业化发展水平,遵循参训对象自我检查、自主评估的原则,对本校的校本培训的全过程进行动态评估;将参训对象的自我评估和校本培训领导小组以及参训对象相互间的评估结合起来,将校本培训效果的单项评估和学校对参训对象的综合绩效(德、能、勤、绩)的考评结合起来。,55,(2)校本培训效果评估的措施和方法,健全效果评估机制,建立评估制度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在校本培训第一责任人的领导下,结合学校实际和参训对象专业化发展情况,健全评估机制,并使自评、组处室评估、参训对象相互评估、校本培训领导小组评估这套机制能够畅通运行。,56,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建立健全较为详细的、可行的、易操作的校本培训制度,使学校的校本培训有“法”可依,用制度的形式规范本校的校本培训工作。校本培训的考勤、奖惩、组织管理,评估方案、档案管理等制度以实用为原则,可繁可简,但制度种类必须齐全。,57,校本培训效果评估的措施和方法,A在自我评估的基础上进行他评。校本培训效果评估要充分体现参训对象自我考核、评估、认定的原则,在此基础上,进行组内互评、组与组间的评估、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对参训对象的评估。不论是组内、组间,还是校本培训领导小组的评估,都应公开透明、面对面地与参训对象进行交流;不提倡背靠背的他评,因为这种方式不能起到使参训对象自觉提高的作用,有悖评估的目的。,58,B以语言、文字、实践活动评估为主,以量化评估为辅。,语言式的评估是指对某一专题的见解、某一本书的读后心得、某一课的教学设计、某一活动的组织方案等的无稿口头表述。如:说课、演讲、讨论等。此种方式可充分展示和锻炼参训对象的即席组织语言能力和即席逻辑思辨能力。此种方式务使每个发言者的发言完整,忌漫无目的地你一言我一语。,59,文字式评估是指对参训对象的书面评估。如培训专题文字作业、理论答卷、实验报告、教学设计、教案、“下水”作文、教科研论文等。此种方式对展示参训对象的文字功底、提高参训对象的文字表达能力以及运用各种文体简明、连贯、得体地表情达意大有裨益。实践活动式评估是对参训对象综合能力的评估。如作课、学生实验课、夏令营、班队会、游戏等。此种方式可展示参训对象的组织、协调、营造氛围、创设情境、处理偶发事件等多方面的才能。,60,此种方式集语言、文字、活动于一体,可很好地解决部分参训对象会说、会写、但做不好的问题。通过评估,参训对象找到了自己的不足,提高就开始了,评估的目的就达到了。量化评估是指用“数”或等级的形式来评定参训对象语言交流、文字表述、实践活动的高下。此种方式因其太笼统,不能从多方位、多层面反映参训对象的实际,指向性不明确,只宜作为一种过渡性的评估培训效果的参数。,61,(3)校本培训效果评估的过程,校本培训效果的评估在分阶段评估的基础上进行总评;在自评的基础上进行他评,并将校本培训效果的评估纳入学校德、能、勤、绩的综合评定之中。校本培训效果的评估要突出动态性,即在动态中评估,在评估中不断向纵深推进。,62,阶段评估与总评,校本培训领导小组针对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校本培训,按其自身的阶段性和规定的时间安排及时评估参训对象的在观念、认识、知识、能力方面的纵向变化并及时反馈。根据对效果的评估及时调整培训内容和培训形式以及评估方式,根据对效果的评估反思校本培训实施进程的科学性、合理性和适宜性。,63,并以此作为下一阶段、下一主题培训的参照,调校和拓展校本培训。在三年或五年的校本培训规划中期或规划结束,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对本校的校本培训工作和参训对象进行较全面的评估,公开、透明、面对面地与参训对象进行交流,然后归入个人档案,以文字的形式记录参训对象专业化成长的历程。,64,自评与他评,校本培训是以发展学校和提高参训对象专业化发展水平为目标的自觉的培训形式,因此,评估校本培训的效果也应突出自我评估。校本培训领导小组要适时地组织参训对象以口头的、文字的、实践活动的方式就观念、认识、知识、能力等方面的变化进行自我评估,促进其已内化的“东西”实现外化,不能外化的“东西”能更好地指导实践。,65,他评在自评的基础上面对面进行。他评可以是教研组、年级组中的,也可以是组间的,也可以是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对某一群体或某一个人的。他评在坦诚、平等、都觉安全的环境下进行,评估者抱着对被评估者真诚帮助的目的对被评估者提出中肯的建议或指导;被评估者亦应把自己的感悟、思考成果、创新设计等无保留地呈给评估者。他评是对被评估者的帮助,也是对评估者的启发。,66,校本培训效果评估与综合评定,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对本校的校本培训工作和参训对象的评估要与综合评估学校和参训对象的全部工作结合起来。就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参训对象专业化发展方面的评估,校本培训应占有较大的权重。在综合评估时,既考虑校本培训在学校整体工作中的相对独立性,又应将校本培训有机地置于学校整体工作最适宜的位置。,67,对参训对象的评估,一是评估校本培训课业的完成数量与质量;二是重点评估参训对象通过校本培训对其他评估项目的相关影响及影响程度;也可参照其他评估项目的变化情况了解参训对象参与校本培训的深入度。,68,三、学校校本培训的管理策略,高素质的教师群体是一所学校获得发展的动力源泉和根本支撑,而优质师资群体构建的根本途径在校本培训。显然,“校本培训的管理策略”它所指向的重心不是培训本身,而是“管理层面”的具体运筹。它不是为了回答“培训什么”,而是为了试图丰富“怎样培训”这一命题。,69,之所以选择这样一个话题,是因为我们处在生活学习化、工作学习化的学习社会化的背景下,人人都在培训,校校都在培训,对于“培训什么”已基本形成了共识,但对“如何培训”?如何使培训的过程和结果达到最优化尚在探索之中,同时,各校校情的多样化,各校校本培训的成熟程度不同,也给我们每一个具体的校本培训第一责任人提供了“创新校本培训、发展校本培训”的广阔空间。校本培训的管理策略应该是:“系统筹划、组织调控、激励引导、创新操作”。,70,(一)系统筹划,让校本培训走出抽象,走向具体。,校本的本意是“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这就界定了校本培训的立足点必须是学校。培训的指向是“教师”,是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的活动过程,这就界定了校本培训的指向点是教师的发展。因此,校本培训的过程应该是学校发展与教师发展的和谐统一的过程,应该是学校管理与教师发展的互动过程。,71,依据“校本教师发展理论”,确立了“两个定位”、“三个适应”的培训理念。“两个定位”即把教师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定位在学校本位的发展上,把教师专业化素质的提高定位在教师职业本位的发展上,“三个适应”即教师的言论、行动必须适应学校发展的现实要求,教师的个人发展必须适应教育竞争的形势要求,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必须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时代要求。应该规划校本培训的总体布局,构建校本培训的整体框架。,72,(二)组织调控,让校本培训走出随意,走向规范。,目前教育的竞争实质是教学质量的竞争,这本无可非议,但由于视野的局限,人们的目光往往过分注重质量这一结果,而忽视了提高质量的过程和根本,从而在观念和意识中弱化了对校本培训的重视,强化了质量指标是硬性指标、校本培训是软性指标的功利倾向,,73,导致了学校“抓质量”一手硬,抓“校本培训”一手软的现象;造成了“校本培训”表面人人参与、轰轰烈烈,实质自由散漫、虚以应付的图形式、轻过程、缺实效的虚假繁荣。如何克服这样的怪象?如何把“校本培训”纳入到学校日常的规范的管理过程之中?应该采取了三大策略加以调控。,74,1健全校本培训的管理组织。,着眼校本培训的系统运行,落实“三级组织”的管理职能,形成严密的系统管理。第一级为校本培训办公室。立足宏观调控,明确培训思路,规划培训目标,指导校本培训的有序展开;第二级为政教处、教务处、教科室、电教中心四大职能部门。立足中观策划,依据学校的培训思路,围绕学校的培训目标,立足本部门的职责,设计各部门的培训内容和培训安排,明确各部门的培训措施和要求,督查培训的实施过程,检验和评价培训的绩效;,75,第三级为教研组。立足微观落实,以组为单位,具体制定培训的任务和指标,具体落实培训活动的组织和开展,具体负责培训活动的过程记载,具体评价组员的培训表现,维持和促进有效的培训组织的形成。在管理运行的过程中,以“上级对下级调控,下级对上级负责”为枢纽,实现“三级组织”的有效、有机的联结,提高管理的整体功效。,76,2完善校本培训的管理制度。,着眼校本培训的规范运行,实施“依法治训”:(1)不断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制度体系。针对校本培训实践和实施过程中暴露的薄弱点和薄弱环节,制订教育科研管理暂行规定内部管理奖惩意见、教师考核定等条件等学校制度,使校本培训的管理有章可依。,77,(2)加大“依法治训”的执行力度。,第一,将校本培训的管理纳入到学校奖惩制度的体系之中。例如,将校本培训的是否参与纳入到出勤制度之中,将校本培训的业绩细化到各部门条文性的成果奖励之中;,78,第二,将校本培训的管理纳入学校的考核体系之中。,例如,把学校规定教研、科研、教育技术等方面的基本任务列为教师学期考核的必要条件,把完成任务的优劣作为教师考核定等的优先或降等甚至是一票否决的依据。通过制度层面的奖惩和考核,维护学校“三级组织”实施校本培训的权威性,促使校本培训进入制度化的管理轨道。,79,3优化校本培训的评价机制。,奖惩和考核作为学校手段的使用,其根本目的是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对教师的思想和行为施以有力的制约和积极的引导。但如果使用不当,操作简单就会导致评价不客观,结果不公正,就容易挫伤教师的积极性,引发教师的消极和抵触情绪,更容易滋生弄虚作假、层层应付的不正之风。为了充分发挥奖惩和考核的杠杆效用,要立足两个重点实施分类分层评价。,80,(1)立足两个重点:立足平时的态度表现、学期培训的业绩体现,实现过程性评价和绩效性评价的统一;(2)分类评价:依据培训项目和任务要求制定评价细则,在逐一量化的基础上形成终结性结论,实现项目评价和总体评价的统一;,81,(3)分层评价:以教研组为单位,按照“指标控制”,有序开展组员自评、组员互评、教研组长初评、职能部门审评,教研组长和行政联席会议综评活动,实现民主评价和集中评价的统一。借助系统、有序、扎实的评价过程促进人人参与评价、人人反思自我,人人改进自我,把评价过程的本身转化为校本培训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82,(三)激励引导,让校本培训走出被动,走向主动。,升学的压力,竞争的激烈提高了教师的工作强度,加剧了一线教师的心理和精神的紧张,在这样的状态下,人的固有的惰性很容易滋长,再加上学校行政管理层面上的刚性操作,又往往会使教师陷入“校本培训”是学校组织意志强加的认识误区。,83,校本培训需要由学校的统一意志加以规范运行,但如果采用过多的行政手段,教师就会在校本培训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其本有的主体地位就不能得到应有的落实,其本有的主体作用就得不到应有的发挥。因此,要使校本培训真正走上健康良性的发展轨道,必须要把校本培训由学校发展的外在需求转变为教师追求自我发展的内在需求,实现学校发展与教师发展的和谐统一。,84,依据“激励性”原则,通过不断的激励和赏识带给教师新的刺激,新的感受,以激发和保持他们的学习热情,以促使他们在奋力拼搏的道路上永不疲倦。第一,以满足教师享受荣耀的欲望为激励。及时张榜表彰教师在学习、培训、工作中取得的阶段性业绩,提高教师在全校学生中的知名度;开辟“教师风采”专刊栏目,对校内外展示先进教研组、优秀教师群体、贡献突出个人的业绩和形象,绽放他们生命的光彩。,85,第二,以满足教师享受成功的欲望为激励。借助课题研究的优势,为潜心课堂教学改革、热心新课程改革的青年教师搭建展示的舞台、成功的舞台,满足他们成就自我的迫切愿望;借助教师岗位能力自主考核的权限,推行“指标竞争制”,激励不同层次的教师在追求县级教学骨干、县级学科带头人的岗位荣誉中不断超越自我;,86,借助评优评先、职称晋升的机遇,通过以组为单位的民主推荐和行政会议的民主决策相结合的方法,让真正关心和维护学校利益发展、勤奋努力学习、踏踏实实工作、业绩成果凸现的教职工享受到荣誉和利益,引导更多的教师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87,(四)创新操作,让校本培训走出定势,走向科学。,“校本培训”应当是一个“老课题”,因为只要有了学校,“校本培训”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就不知不觉蕴含于具体的丰实的教育教学的活动过程之中,现在的不少做法都是在继承传统、借鉴经验,这本身就是一个充分的证明。“校本培训”是一个“新课题”,只是把它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客观存在加以专门的研究。,88,“校本培训”依托于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的实践活动而开展,这也本身也就说明了“校本培训”是一个实践活动的过程。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对校本培训的操作,可继承传统的一些做法,但切不可沿袭传统,可借鉴一些现成的经验,但切不可局限于经验,否则,“校本培训”就必然会趋向定势,就必然会滞后于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发展,毫无新的建树可言。基于这样的认识,在具体操作上应该注意:,89,1创新学习培训的组织形式。,从改革行政领导每周例行的培训活动的组织形式入手,推行行政领导轮流组织学习的方式,即由各个行政精选学校管理方面的理论文章,紧密结合学校的工作实际,紧密结合部门和自身的工作实践,畅谈自身对学校管理现状的分析与反思,畅谈自身对学校管理实践的体验与感悟,畅谈自身对学校管理改革的见解与建议。,90,改变传统的校长灌输式、说教式的单向传递的培训方式,构建自由的民主式、讨论式的多向互动的学习组织形式,切实落实各个行政在学习培训的主体地位。进而,将这种操作方式推广到每月例行的班主任培训、教研组长培训的活动之中,切实落实各个层次的教师在校本培训中的主体地位。打破僵化、陈旧的学习培训模式,营造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学习培训氛围。,91,2创新拜师结对的评价方法。,在奖惩和考核上推行“师徒连带责任制”,将师徒联结为一个整体,实行“捆绑式”评价,加大师带徒、师帮徒的情感投入,加大师督徒的培训力度,增强徒弟严格自律的责任感和为师争先的荣誉感,把拜师结对的实践活动过程真正转变为师徒相互帮助、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过程。,92,进而,将这种评价方法推广到对各年级学科教学捆绑奖惩之中,将每一位教师置于有组织的团队之中,使每一个教师充分意识到自己不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每一个人在工作中的成就和过失都会直接影响本团队的整体荣辱和整体利益。通过“捆绑式”评价促进团队内部合作的加强,促进团队成员的均衡发展,促进团队业绩的整体提高。,93,3创新集体培训的培训导向。,过去,对薄弱教师群体和13年青年教师群体的培训策略是每学期开办一次为期35天的培训班,培训的主题是“自我反思讲不足,自我整改促提高”,将薄弱教师和青年教师列为加压、整改的对象。,94,现在,更新“失败是成功之母”的传统理念,树立“成功是成功之母”的现代理念,在集体性的总结和反思培训活动中,引导薄弱教师和青年教师寻找、挖掘自身的亮点、闪光点,以亮点引领亮点,以闪光点映照闪光点,引导他们讲个人成功的经验,,95,讲个人进步的历程,讲个人显著的业绩,让教师在分享成功的经验中受到启发,让教师在彰显业绩的浓厚氛围中自觉发现自身的差距,让教师在淡化批评的和谐情景中,自主激发进取的内驱力。使教师在获取自尊、接受暗示中生成无形的评价自我、教育自我的自然需求,生成对自我工作价值和生命价值的强烈追求。,96,四、构建校本培训的新体系、新模式和新方式,(一)校本培训的新体系校本培训体系的构建,首先要考虑学校的整体战略,因为培训必须依托学校这个载体,必须配合学校总体战略的运行。1.需求分析。这是确定是否有必要进行培训的一个过程,是建立有效校本培训体系的基础。根据培训需求的理论框架,需求分析分为组织(战略)分析、任务分析与人员分析三个方面。,97,2.培训准备。,指教职员工是否已经做好了接受培训的准备。首先,应分析受训者的个人特征(能力、态度、信念以及动机),他们是否有足够的背景知识与技能消化将接受的培训内容;其次,按照受训者的学习能力分组,并为需要的人员提供特别的指导;再次,就是受训者的动力。,98,为达到最佳学习状态,受训者必须明确培训的组织与个人目标,清楚地知道学校期望他(她)们做什么?学校要达到什么样的绩效水平?如何才能达到理想的培训效果?让他们知道培训的目的在于提升他们的绩效,自我超越实现个人的价值,而不是找出他们哪一方面的不足。,99,3.学习环境。,良好的培训环境应由多方面因素组成,要有领导、同事的支持,要有受训者的积极参与,要有操作和实践的课程内容和培训结果的信息反馈。为了使工作环境更有利于让受训者获得更多新知识、新技能的机会,学校应该努力向学习型组织转变。首先,校长与中层干部既要积极支持、参与教职员工的培训,又要身体力行,起表率作用。,100,其次,校长与中层干部除制订详细培训计划外,还要保证计划在各个环节顺利实施,创造各种有利的条件,主要是资金、时间,让教师充分体会到领导对培训工作的重视。最后,将教师已有知识、经验作为培训学习的基础,为教职员工提供实践操练的机会,让他们及时获得有关自己完成培训学习任务的信息。反馈的内容既可以是定量化结果,也可以是定性化结果。随后由培训者提出应当修正的建议,并对受训者达到目标要求的行为予以赞赏。,101,4.培训内容。,培训主要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合作能力、管理能力和研究能力。校本培训最基础的内容应该:一是当代科学和人文方面的基本知识,以及工具性学科的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熟练运用的技能、技巧;二是具备23门学科的专门性知识与技能,学科的性质可以是邻近、相关的,也可以是相距甚远的,由学习者根据本人的兴趣和能力决定。,102,5.培训方法。,校本培训的方法有很多种,培训方法选择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培训的效果。校本培训应根据学校发展不同时期的需要和教师专业发展不同阶段的需要,选择不同的培训方式。应当借鉴国外比较成熟的培训方法。一般而言,可采用课堂讲授、录像观摩、视听教学、角色扮演、案例研究、远程学习等培训方法。,103,6.支持体系。,就是指确保校本培训有序完成的一系列保障措施。培训支持体系包括理念支持、制度支持和硬件支持三部分。首先将科学的培训理念引入学校,提高教职员工对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有学校提出了一条鲜明的口号“培训是我们最大的财富”,将培训的理念深深根植于学校文化中,使学校的每一名教职员工都认识到培训的重要性,并积极参加;,104,其次要建立科学的制度,要有培训规定、个人进修管理规定、培训积分制度、讲师管理办法、培训需求、评估制度、激励机制等制度支持;最后是硬件支持,包含三部分:一是应有较齐备的培训物质条件,要有资金、培训设备、场地、器材等,二是人员组织体系,主要包括培训师资、培训管理人员。要明确各类人员在培训中的角色分工和职责;三是培训信息体系,要包括培训原始文件、培训统计平台、培训供应数据库等。,105,7.效果评估。,效果评估是培训流程中的最后环节。培训的评估标准可借鉴可卡帕切可提出的四标准:学员的反馈,知识标准,行为标准和工作,成果。这四项标准可以从不同的侧面提供培训信息,在评估时,应该将这四项标准结合起来使用,检验校本培训是否符合学校的实际需要。,106,一是反应层面;二是知识行为层面;三是工作绩效层面。工作绩效层面的评估内容是学校组织培训的最终目的,也是培训评估最大的难点。因为对学校绩效产生影响的不仅仅是单因素的培训活动,而是多因素的结果。,107,(二)校本培训的新模式,1交流互动式:变“一人讲、众人听”的纯集中讲座模式为专题讲座与教师参与分享结合起来的“交流互动式”,使教师由“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创造者”,及时把有益的思想内化,使培训者与受训者建立起合作伙伴关系,及时沟通,解决问题。,108,2计算机网络式:,计算机网络培训已成为教师继续教育的主要渠道。将现代教育技术作为校本培训的主题,对教师进行多媒体课件制作、网页制作培训,设计教师网上论坛,教师可以在网上进行学习交流。,109,3主题核心式:,指选择为教师关心的主题作为培训的中心内容,围绕主题确定培训目标,设定培训对象,并根据培训主题的内容与培训对象的特点采用适合成人教育的培训形式与方法,受训者以自愿为原则参加培训的模式。,110,4“点菜烹调”式:,由培训中心为教师提供“菜单式”课程内容供学员自主选择,或者由教

    注意事项

    本文(校本培训的管理.ppt)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