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ppt

    • 资源ID:5257012       资源大小:13.99MB        全文页数:137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ppt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录,第一章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概述第二章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第三章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设计与实施第四章 学前儿童身体保健教育第五章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第六章 学前儿童体育第七章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评价第八章 当代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理论简介,第一章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概述,什么是健康?,思考:健康就是身体没有疾病?(一)机械唯物模式的健康 医学哲学领域中的健康:在公元前1000年,最初和“神圣”一词同源,本意指向健全与完整,包括体格魁梧、机警、聪慧以及精神的得救。公元2世纪,被誉为“神圣医生”的古罗马盖伦曾英明的在健康本意的基础上进一步论断生理因素与心理因素是同一健全生命的不同侧面。朴素唯物主义健康观:中医学说、西方的胆汁说 欧洲中世纪:医学则被迫“重新专注于治疗个体的躯体疾病,而不能过问精神疾患和恶劣的社会环境”。笛卡尔:“为神学保留了灵魂,而为科学保留了身体”16世纪以后:实验学引入医学领域,(二)生物医学模式的健康,18世纪下半叶至19纪纪初,自然科学的巨大成就,诸如德国动植物学家的细胞说、达尔为的进化论,动摇了机械的自然科学健康观,随着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及遗传学等学科体系的形成,人类能够以生物学的观点来认识识生命现象以及健康与疾病的关系,奠定了生物医学模式。,(三)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1974年,医学专家在联合国世界了生组织(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的宪章中写下健康的定义:“健康是生理、心理和社会健全状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20世纪9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又将“健康”定义为:“一个只有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性良好和道德等四个方面都健全,才算是完全健康的人。”,古代社会寻求健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对付来自自然界的威胁,并克服对死亡的畏惧,是一种自然的养生思想;近代社会认识到健康与环境的关系,具有初步的公共健康思想;现代社会强调每个人的健康权利,具有民主的健康思想;当代社会崇尚个体身心的健全和谐,人与环境、人与人关系得和谐,体现了生态式的健康思想。因此,人们对健康的理解已经由混沌走向清晰、由片面走向全面。,什么是健康?,健康包括四个方面:(1)生理健康(2)心理健康(3)社会健康(4)道德健康,什么是健康?,生理健康 身体各器官组织结构是否完整,发育是否正常,功能是否良好,生理生化指标是否正常。,什么是健康?,心理健康 人格发展是否健全,智力、情感、意志行为活动是否正常,人际关系是否良好,社会适应能力是否强。,什么是健康?,社会健康 包括家庭教育、群体关系、社会环境、应变能力、处理角色的能力和工作能力是否正常。,什么是健康?,道德健康 主要指能够按照社会道德行为规范准则约束自己,并支配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有辨别真伪、善恶、美丑、荣辱的是非观念和能力。,什么是健康?,健康是人与环境之间、心与身之间整体关系和谐的结果。,健康的深层涵义,(1)健康具共有前提;(2)健康具有个性特征;(3)健康包含不同层面;(4)健康呈可变状态;(5)健康需要自我努力;(6)健康为人生之本。世界卫生组织的健康标准:精力充沛、乐观、善于应变、睡眠好、有效抵抗传染病、体重正常、头发有光泽、眼睛有神、牙齿整洁、肌肉有弹性。,什么是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一门研究传播健康知识和技术、影响个体和群体行为、预防疾病、消除危险因素、促进健康的科学。,什么是学前儿童健康?,学前儿童健康是指学前儿童各个器官、组织的正常的生长发育,能较好地抵抗各种急、慢性疾病;性格开朗,情绪乐观,天心理障碍,对环境有较快的适应能力。学前儿童健康的获得需要成人的关心和教育,也需要幼儿力所能及的自我努力。(一)学前儿童健康的特性 1、学前儿童健康主要包含身心层面的健康;2、学前儿童健康首先指向幼儿身体器官组织的构造正常,各个生理系统的主要功能的良好发挥,能有效抵抗各种疾病;3、学前儿童健康水平存在差异性;4、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前提是智力发展正常;,什么是学前儿童健康?,5、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是情绪反应适度、社会适应良好;6、总体地看,无论是学前儿童的身体发育还是心理的发展都应呈上升趋势,倘若某一阶段的身心状况呈现下降趋势或较长时间的停滞不前都应视为不健康。,(二)学前儿童健康的标准,1、生理健康 学前儿童的生理健康是指学前儿童各个器官、组织的生长发育正常,没有生理缺陷,能有效地抵抗各种急慢性疾病,体质不断增强。学前儿童生长发育常用的评价指标是形态指标,即身体以及其各部分在形态上可测出的各种量度,如长、宽、围度重量等,形态指标有体重、身长、头围、胸围、臀围、坐高、皮下脂肪、上下部量及指距等项目。学前儿童生长发育评价标准参照国际通用的由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06岁儿童体格发育标准。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评价指标还包括生理机能指标和生化指标。,2、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是指心理发展达到相应年龄组儿童的正常水平,情绪积极、性格开朗、无心理障碍,对环境有较快的适应能力。(1)动作发展正常。(2)认知发展正常。(3)情绪积极向上。(4)人际关系融洽。(5)性格特征良好。(6)没有严重心理卫生问题。,3、社会适应性良好,(1)能较快地融入集体生活。(2)乐于与人交往合作,有良好的人际关系。(3)能主动积极地应付各种压力,以保持他们与环境之间及自身内在的平衡。,影响学前儿童健康的因素,生物因素:遗传环境因素: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影响学前儿童健康的因素,遗传 遗传是指祖先的性状对其后裔的传递,亲代的性状对其后裔的传递。这些性状包括体态、体质、行为等方面,还可以传递给子代一些隐性的或显性的遗传性疾病或缺陷。,影响学前儿童健康的因素,自然环境(1)良好的自然环境 充足的阳光,新鲜的空气,清洁的水源(2)不良的自然环境 不适当的温度、湿度、照明、噪音、空间(自然环境污染),1全球气候变暖提高了与温度和湿度关系密切的传染病发生的几率,学前儿童发病率和死亡率随之增加。2臭氧层耗减,使得没有足够能力有效对付紫外线辐射的儿童患皮肤癌的可能性增大。3酸雾、酸雨导致学前儿童呼吸系统感染率增加 4室内污染源增多。,影响学前儿童健康的因素,社会环境(1)家庭(2)托幼机构(3)社区,影响学前儿童健康的因素,家庭 家庭的经济、营养状况,家庭结构,家庭氛围,家庭的教养方式和态度,家长的心理素质、生活方式。,影响学前儿童健康的因素,托幼机构 托幼机构保健设施的完善程度和服务质量(管理制度、整体风气、教师素质、教育态度、教育观念和人格因素、师生关系等)。,影响学前儿童健康的因素,社区 社区的健康教育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宣传和新闻部门、文化和娱乐部门、各类社会团体。,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是根据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提高学前儿童健康认识,改善学前儿童健康态度,培养学前儿童健康行为,保持和促进学前儿童健康的系统的教育活动。,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思想的发展,胎教思想从经验到科学保健思想从关注身体到身心并重课程设置从单一的内容、形式到系统的组织、策略师资培养从“儿童看护者”到“学前儿童教育者”,我国学前儿童健康问题的现状,肥胖问题 肥胖症和心血管疾病越来越严重。意外伤害频繁发生 意外窒息、溺水、车祸、中毒等。虐待和忽视 家庭和幼儿园都有虐童现象。,第二章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我国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总目标,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总目标的价值取向,身与心和谐发展保护与锻炼并重健康行为的形成与健康态度的转变并重,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标体系,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具体活动目标,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总目标,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总目标的表述体现以下价值取向:,身心和谐发展保护与锻炼并重注重健康行为的形成,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分类目标,生活卫生习惯,分类目标,身体认识与保护,心理健康,体育锻炼,安全自护,饮食营养,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内容,陈鹤琴提出的“五指活动”中“儿童健康”的内容包括:饮食 睡眠 早操 游戏 户外活动 散步,第三章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设计与实施,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的特点,注重情感教育和养成教育(培养健康情感,重视行为习惯养成)重视环境的教育作用(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采取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集体、小组、个别)专门的健康教育活动与随机教育相结合(课堂教育和随机、及时教育)鼓励学前儿童积极参与(教师和学前儿童是主体)健康教育效果评价具有自身特点(过程和结果),健康教育活动的设计,活动名称(简单易懂、富有童趣)活动目标(清晰准确、可操作性强)活动准备(物质条件和环境创设、知识经验和心理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导入、引导幼儿参与思考、引导幼儿总结)(开始、进行、结束)活动延伸(可以是家园共育、领域渗透、环境创设、区角活动),开展活动时应注意的问题,教师组织的所有活动应尽量有幼儿的动手参与幼儿参与时可能不如成人做得好,应给予理解老师的提问起着十分关键的导向作用避免使用成人化语言,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的途径,结合日常生活活动专门的健康教育活动结合其他领域的教育活动争取家庭的配合和社会的支持,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健康教育活动体育活动户外体育区域活动远足活动及短途旅游运动会健康谈话,第四章 学前儿童身体保健教育,学前儿童身体生长教育的内容,身体认识与保护(五官保健)疾病防治与治疗(佝偻病、肥胖病、近视、弱视)早期性教育(树立正确的观念、进行正确的性生理知识教育、正确对待学前儿童的性游戏、幼儿园要与家庭有效衔接和密切配合),学前儿童生活自理能力教育的内容,进餐饮水睡眠如厕盥洗,学前儿童饮食与营养教育的内容,知道营养素和人体健康的关系认识食物的名称、形状、色彩和特点建立良好的饮食行为习惯掌握饮食的方法和技能养成健康文明的饮食礼仪了解民间饮食文化及风俗习惯知道简单的处理和烹调食物的方法,学前儿童安全教育的内容,交通安全教育消防安全教育食品卫生安全教育防触电、防溺水教育幼儿园玩具安全教育幼儿生活安全教育,第五章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案例,挂在悬崖上的人,心理健康案例,该事例给我们什么启示?上述的心理健康事例是要告诉我们一个简单道理,那就是当我们在无法避免苦难和死亡时不如放下心来,坦然面对,也许就能会有意外的收获。,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有正常的智力水平能够了解并接受自己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善于调节和控制情绪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先天因素(1)遗传(2)先天素质(胎儿期受影响)后天因素(1)家庭(家庭结构、居住条件、家庭氛围、家长的文化和心理素质、夫妻关系)(2)幼儿园(3)社会环境,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帮助学前儿童调整自己的情绪(1)转移注意力(2)合理宣泄情绪(3)保持良好心态帮助学前儿童学习社会交往技能(1)学会移情(2)学会分享与合作(3)学会尊重与互助(4)恰当的自我评价,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帮助学前儿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1)建立科学的日常生活习惯(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3)培养广泛的兴趣对学前儿童进行初步的性教育(1)让儿童正常进入性角色(2)消除儿童对性的神秘感,学前儿童常见的心理疾病,(1)吮吸手指(2)咬指甲(3)屏气发作(4)口吃(5)言语发育延迟(6)选择性缄默症(7)抽动症(8)入睡困难(9)夜惊(10)多动症(11)梦靥(12)偏食(13)攻击行为(14)退缩行为(15)依赖性为(16)分离性焦虑(17)性识别障碍(18)自闭症(19)撒谎(20)梦游症,第六章 学前儿童体育,学前儿童体育的任务,锻炼学前儿童身体,促进其正常发育,提高学前儿童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增强其体质。发展学前儿童的基本动作,使他们动作灵敏、协调、姿势正确。培养学前儿童机智、勇敢、遵守纪律等优良品德和活泼开朗的性格。,学前儿童体育活动的基本内容,基本动作:走、跑、跳、投掷、平衡、钻、爬、攀登基本体操:徒手操和轻器械操,排队和变换队形体育游戏:以发展各种基本动作为主要内容,并有一定的角色、情节和规则。,学前儿童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早操活动户外体育活动其他形式的体育活动(三浴(日光浴、空气浴、水浴)锻炼,远足活动,幼儿园运动会),幼儿园体育课的结构,课的准备部分:以30分钟为例,约6分钟。热身活动。课的基本部分:大班20分钟左右,中班17分钟左右。完成该课的教学内容。课的结束部分:23分钟。放松活动。,如何上好体育课,课前准备(1)写教案 依据幼儿以前学过的内容、掌握程度、目前身体状况。(2)物质准备 场地、器具、数量和人数相符、牢固、易拿易放、检查服装等。,如何上好体育课,上课的要点(1)方法选择(2)控制运动量(3)重视动作(4)纪律要求(5)个别指导与照顾,如何上好体育课,幼儿运动量的调整方法(1)改变内容,增减强度(2)改变练习的重复次数(3)改变练习顺序、合理休息(4)改变练习条件、范围大小、障碍物的多少(5)改变练习密度、教学方法(6)学习与休息的合理交替(7)改进教学方法,第七章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评价,第一节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评价概述,一、教育评价的概念对教育价值的判断,这种判断建立在对教育现象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判断的对象包括一切教育现象或活动,这种判断有助于促进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教育评价的特点:,1、教育评价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过程。它是由确定目标、收集资料、分析现象、形成结论、改进教育等一系列连续的活动组成的。2、教育活动中的评价者与被评价者是有机统一的,角色可互换,在评价中必须相互配合才能使教育评价得以顺利进行。,二、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评价及其作用,(一)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评价的概念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评价是指在系统地、科学地和全面地收集、整理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信息的基础上,对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整体规划的评价,对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标、内容、组织形式和方法的评价,对进行健康学习的学前儿童的评价,对进行健康指导的幼儿园教师及其他相关人员的评价。,(二)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评价的作用1、评价工作可以帮助了解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计划是否符合学前儿童的普遍要求,是否把握了学前儿童中的主要健康问题。2、评价工作可以检查是否通过健康教育促进了学前儿童健康态度和健康行为的改变,是否激发了学前儿童学习健康知识的积极性,是否达到了健康教育的预期目的。3、评价工作可以考查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设计方案有哪些优缺点,为进一步改进提供依据。,三、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评价的一般步骤,(一)评价的准备1、组织工作准备2、评价方案准备(二)评价的实施1、收集资料2、处理评价信息3、撰写评价报告(三)评价结果的处理,四、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评价指标,1、健康知识健康态度健康行为状况健康知识:口头测定,前后对照实验健康态度:积极主动还是消极被动健康行为:对学前儿童的生活、行为、习惯等进行评价,这是非常重要的指标2、生长发育指标达成情况形态指标:身高、体重、围度等生理功能指标:血压、脉搏、肺活量等心理发展指标:智商、社会适应能力等3、疾病统计指标:患病率、发病率4、卫生保健工作状况对健康环境和健康服务的检查与评价,五、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评价对象(一)学前儿童(二)教师(三)学前教育管理人员(四)社区相关人员,六、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评价方法1、观察法2、核对名册法3、轶事记录法4、问卷法5、访谈法6、自我评价法7、小组讨论法,第二节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评价类型,一、按评价涉及的范围可以将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评价划分为下述三种类型:(一)宏观评价这是以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整个领域或涉及宏观决策方面的学前儿童健康教育问题为对象的教育评价。(二)中观评价这是以托幼机构健康教育的开展为对象进行的教育评价。(三)微观评价这是以学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为对象的教育评价,往往针对发展的某一方面进行。,二、按评价的基准可以将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评价划分为下述三种类型:(一)相对评价这是在被评价对象的集合总体中选取一个或若干个对象作为基准,然后将其余评价对象与基准加以比较,也可以是用某种方法将所有被评价对象排列成先后顺序的评价。(二)绝对评价这是在被评价对象的集合之外确定一个客观的标准,将被评价对象与该客观标准进行比较,并做出价值判断。(三)个体内差异评价是将被评价者集合总体中的各个对象的过去和现在进行比较,或者将某一个对象的若干侧面相比较的评价方法。,三、按评价的功能及运行的时间可以将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评价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一)诊断性评价又称前期评价,是在开展健康教育活动之前进行的预测性的评价,或者对于评价对象的发展基础和条件加以测定。其目的在于了解评价对象的基本情况,发现存在问题。(二)形成性评价又称中期评价,是在健康教育活动中针对活动效果而进行的持续性的评价。其目的在于及时获得反馈信息,适时调整教育进程、方法、手段,以便达成教育目标。(三)总结性评价又称终期评价,是在健康教育计划实施后对其终极结果所进行的的评价,它以预先设定的健康教育目标为依据,判断评价对象达成目标的实际水平。总结性评价既是最终的评价结果,也是制定新的健康教育计划的依据。,四、按评价对象的复杂程度可以将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评价划分为以下两种类型:(一)单项评价这是指对健康教育某一方面的评价。(二)综合评价这是指对健康教育的全面评价。,五、按定量或定性的评价方法可以将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评价划分为以下两种类型:(一)定量评价这是指在学前健康教育评价中采用数学方法进行定量计算或数字描述的评价。(二)定性评价这是指对不便量化的评价对象,采用定性的方法做出价值判断。,六、按参与评价的主体可以将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评价划分为以下两种类型:(一)自我评价这是指评价者参照一定的指标,对自己的健康教育工作作出的价值判断。(二)他人评价这是指评价主体不是被评价者自身的评价,也即来自外部的评价。,第八章 当代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理论简介,一、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系统二、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知-信-行”目标系统三、格林模式,四、健康信念模式五、健康促进六、家庭-幼儿园-社会三位一体的大教育系统七、当代健康教育新观点(选学),

    注意事项

    本文(学前儿童健康教育.ppt)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