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教学课件.ppt

    • 资源ID:5245595       资源大小:8.85MB        全文页数:246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教学课件.ppt

    2023/6/18,1,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教学课件,新疆医科大学 公共卫生学院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教研室,2023/6/18,2,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新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教研室,2023/6/18,3,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第二节 职业生命质量第三节 职业生理学第四节 职业心理学第五节 职业病理学第六节 职业流行病学第七节 职业毒理学第八节 职业工效学,2023/6/18,4,绪论,2023/6/18,5,职业病危害,2023/6/18,6,基本概况,1.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 概念:是一门研究劳动条件对健康的影响,以及如何改善劳动条件,创造安全、卫生、满意和高效的作业环境,提高劳动者的职业生活质量的一门应用学科。,2023/6/18,7,基本概况,(1)职业医学以个体为主要对象,对受到职业危害因素损害或存在潜在健康危险的个体进行早期检测、诊断、治疗和康复处理;(2)职业卫生以人群和作业环境为对象,创造安全、卫生和高效的作业环境,提高职业生命质量(quality of working life).,2023/6/18,8,基本概况,2、研究对象和任务(1)研究对象:劳动条件,职业人群 劳动条件:生产过程、劳动过程、生产环境 职业人群:从事劳动作业的所有人群,2023/6/18,9,研究任务:,识别,评价,控制,预测,早期检测,早期诊断,早期处理,职业性有害因素,防止其对劳动者健康的损害,2023/6/18,10,广义的职业卫生与职业病学,职业性有害因素,职业性因素,社会心理因素,个人生活方式,综合干预措施,保护和促进劳动者的健康。,2023/6/18,11,3、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关系,2023/6/18,12,第一节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物的变化过程,人的操作过程,劳动者所处的环境,2023/6/18,13,决定 劳动过程生产过程 影响 生产环境,第一节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2023/6/18,14,第一节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二、职业性有害因素(一)概念职业性有害因素(Occupational hazards)(二)种类 1、环境因素 2、社会经济因素 3、与职业有关的生活方式 4、职业服务质量在实际生产场所中,职业因素中最为重要的是环境因素,,2023/6/18,15,第一节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 1、环境因素(1)化学因素 生产性毒物 生产性粉尘 异常气象条件(2)物理因素 非电离辐射 电离辐射 噪声、振动、噪声性(3)生物性因素 致病寄生虫 致病微生物,2023/6/18,16,第一节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2.社会经济因素 国民生产总值(GNP,gross nationalproduct)、财富分配、文化教育水平、生态环境、劳动立法、医疗、卫生,2023/6/18,17,第一节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3、与职业有关的工作方式 1)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作息制度不合理;2)工作节奏的变动,换班和夜班工作;3)工作过度紧张 4)精神(心理)性职业紧张;5)个人缺乏健康和预防的观念 6)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 7)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 8)长时间处于不良体位或使 用不合理的工具等,2023/6/18,18,第一节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4.职业卫生服务的质量 医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医德至为重要,应视为 职业卫生服务的重要条件。为此国际职业卫生协会(ICOH)在1992年订立了 职业医学准则,提倡祟尚医德。,2023/6/18,19,职业性病损,第一节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occupational disease),work relate disease,occupational injuries,(reportable occupationaldisease),occupational disease,2023/6/18,20,(一)发生职业病的条件职业病的发病过程,还取决于下列三个主要条件:1有害因素的性质(1)化学结构(2)理化性质,分散度,挥发性,溶解度,水溶性,2023/6/18,21,第一节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2作用于人体的量(1)接触水平:一般作用剂量(dose,D)是 接触浓度强度(concentration,C)与接 触时间(time,t)的乘积,可表达为D=Ct。蓄积 物质蓄积 功能蓄积(2)接触方式,2023/6/18,22,第一节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3人体的健康状况 在同一作业条件下,不同个体发生职业性病损的机会和程度也有一定的差别,这与以下因素有关:,2023/6/18,23,第一节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上述因素称个体危险因素(host risk factors)存在这些因素者对职业性有害因素较易感,故称易感者(vulnerable roup)或高危人群(high risk group)。,2023/6/18,24,第一节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二)职业病1概念:广义: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时间、超过一定的限度时,人体不能代尝其所造成的功能性或器质性病理改变而出现相应的临床征象,影响工作能力,这类疾病统称职业病。法定:国家法律明文规定的由职业性有害因素引起的某些特定的职业病,应给予一定的劳保待遇,又称为需赔偿的疾病。,2023/6/18,25,我国卫生部、劳动保障部于2002年4月18日(02卫法监发108号职业病名单),新颁布的职业病名单分l0类共115种;包括;尘肺13种;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1种;职业中毒56种;物理因素职业病5种;职业性传染病3种;职业性皮肤病8种;职业性眼病3种;职业性耳鼻喉疾病3种;职业性肿瘤8种;其他职业病5种,其中包括化学灼伤等工伤事故。为正确诊断,已对部分职业病制订了国家职业病诊断标准并公布实施。,2023/6/18,26,第一节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2、职业病的特点(1)病因明确(2)病因大多可以检测,一般有接触水平(剂量反应)关系;(3)在不同的接触人群中,常有不同的发病集丛(4)如能早期诊断,合理处理,预后较好。但仅只治疗病人,无助于保护仍在接触人群的健康;(5)大多数职业病,目前尚缺乏特效治疗,应着眼于保护人群健康的预防措施。,2023/6/18,27,第一节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3、职业病的诊断和处理原则职业病诊断管理办法卫生部()诊断原则综合分析(可靠的依据充分的诊断依据):职业史和既往病史、劳动卫生资料 临床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综合分析判断 集体诊断:严格掌握:动态观察:,2023/6/18,28,第一节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2)处理原则 治疗:一经诊断,及时安排其医治或疗养待遇:发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治疗、住院、修养、死亡均享受相应劳保待遇。对不适宜从事原作业者,一经确认,26月内调离,2023/6/18,29,第一节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3)职业病的报告制度报告责任者与时间限制报告责任者严重的急性职业病(死亡、同时发生三名以上职业中毒、炭疽):接诊机构立即电话报告患者单位所在地卫生监督机构,并及时发出职业病报告卡监督机构接报后即报卫生部,并即赴现场,分析原因,填写职业病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表报上级卫生监督机构,同时抄报当地有关部门。,2023/6/18,30,第一节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时间限制急性职业病:由最初接诊的医疗卫生机构在24小时内发出职业病报告卡。慢性职业病:职业病诊断组诊断后(包括尘肺患者升级诊断)填写尘肺病报告卡或职业病报告卡在15天内报告。报告程序:诊断机构 报患者单位所在地卫生监督机构 逐级上报 中科院劳研所。,2023/6/18,31,第一节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三)工作有关疾病:工作有关疾病有三层涵义:1 职业因素是该病发生和发展的诸多因素之一,但不是唯一的直接病因;2 职业因素影响了健康,从而促使潜在的疾病显露或加重已有疾病的病情;3 通过改善工作条件,可使所患疾病得到控制或缓解。,2023/6/18,32,第一节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常见的工作有关疾病,举例如下:1行为(精神)和身心的疾病 2慢性非特异性呼吸道疾患 3其他如高血压、消化性溃疡、腰背痛等疾患,常与某些工作有关.,2023/6/18,33,四、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基本准则,第二级预防(secondary prevention),病因预防,发病预防,第三级预防(tertiary prevention),第一级预防(primary prevention,得病以后,合理康复处理,“三早”,相辅相成浑为一体,弥补措施,弥补措施,2023/6/18,34,第一节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五、职业卫生服务优良的卫生服务,包括:1环境监测(environmental monitoring)及健康监护(health surveillance)。2职业流行病学3.为制订有关政策法令提供科学依据4卫生监督5人员培训和健康教育培训,2023/6/18,35,第一节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环境监测,健康监护,职业危害因素,强度(接触量),接触的机会,识别,提供依据改进生产环境,早期检测,就业前体检,定期健康检查,阻断接触,保护劳动者,2023/6/18,36,第一节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以上五个方面的工作,需要有三方面的力量,包括:行政领导的力量医务卫生人员的力量劳动者的自我保健。,2023/6/18,37,2023/6/18,38,第二节 职业生命质量,2023/6/18,39,第二节 职业生命质量,劳动者的生命质量,体现 在劳动过程中的积极参与精神,以及在社会生活中的自尊、自信和良好适应状态。,2023/6/18,40,第二节 职业生命质量,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任务,职业病,职业卫生服务,健康促进,提高职业生命质量,预防,促进,2023/6/18,41,第二节 职业生命质量,职业人群健康促进(health promotion for working population)已成为职业医学的重要内涵,它不仅仅在于治疗有病的工人,而更应强调治疗有病的作业场所,故职业人群健康促进又称作业场所健康促进(workplace health promotion)。而做好作业场所健康促进,目的在于提高职业生命质量。,2023/6/18,42,第二节 职业生命质量,一、职业生命 WHO将人类生命过程分为三个阶段:1、生命孕育阶段2、生命保护阶段(职业生命阶段)3、晚年生命阶段,,2023/6/18,43,第二节 职业生命质量,二、职业生命质量1、职业生命质量(quality of working life)是指劳动者对工作的感受和职业对劳动者的身心效应,如职业满意度、身心健康和安全等。,2023/6/18,44,第二节 职业生命质量,2、影响职业生命质量的因素包括工作环境、补偿系统、个体权益、自主权、工作内容和内外社会关系等,特别是劳动组织的有效性能明显的影响职业生命质量。,2023/6/18,45,第二节 职业生命质量,三、提高职业生命质量1.首先要避免和减少由于职业卫生和职业安全问题对劳动者造成的机体健康损害。2.要关注劳动者的精神卫生和心理卫生。3.应关注“白领阶层”某些特殊职业人群 4.完善和提高劳动者自身技术素质5.提高劳动者职业生命质量,进行工作场所的健康促进和职业卫生服务是重要的途径。,2023/6/18,46,第二节 职业生命质量,1、避免和减少由于职业卫生和职业安全问题对劳动者造成的机体健康损害。我国劳动者尘肺、化学中毒、职业性皮肤病和噪声性听力损伤仍为主要的职业病。其次为不良体位、局部紧张和不合理劳动组织所致职业性肌肉骨骼损伤(如腰背痛)的工效学问题,以及因疏于安全防范所致工伤(亡)事故。,2023/6/18,47,第二节 职业生命质量,2、要关注劳动者的精神卫生和心理卫生。职业性有害因素除了化学性、物理性和生物性不良因素外,还有精神和心理方面的不良因素,即社会心理因素,称“职业性紧张”(occupational stress),它可造成不良的心理行为效应和精神紧张效应(strain),以至诱发紧张有关疾患(stress-related disorders)。,2023/6/18,48,第二节 职业生命质量,3、关注“白领阶层”某些特殊职业人群例如医务卫生人员的职业卫生与安全问题。他们在日常工作中所面临的职业性危害,包括化学的、物理的、生物的,以及工效学和心理学因素,在处理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过程中则是首当其冲的“高危人群”。,2023/6/18,49,第二节 职业生命质量,4、完善和提高劳动者自身技术素质是重要的保证。劳动者要在劳动过程中能主动参与和有自主权。劳动者的职业培训,不仅在上岗前,还需要体现在整个职业生命阶段中。,2023/6/18,50,第二节 职业生命质量,5、进行工作场所的健康促进和职业卫生服务是重要的途径。职业人群健康促进通过作业场所健康促进,2023/6/18,51,第二节 职业生命质量,影响劳动者职业生命质量的因素,可来自环境、行为及生活方式、医疗卫生服务状况,以及生物遗传学特征诸方面。这些因素相互依存,必须从整体上考虑各因素的综合作用。,2023/6/18,52,第二节 职业生命质量,我国的职业紧张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一些学者通过“工作有关疾病”研究、行为功能测定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析发现职业紧张正成为我国职业卫生和职业医学领域不容忽视的问题。,2023/6/18,53,第三节 职业生理学,2023/6/18,54,概述,劳动创造了人类。劳动:是人们为创造使用价值所从事的活动,也可看作认为了一定的目的而从事的一切职业活动。它可分为体力和脑力劳动。体力劳动(physical work)是以肌肉活动为主的劳动。脑力劳动(mental work)是以高级中枢活动为主的劳动。,第三节职业生理学,2023/6/18,55,概述,2023/6/18,56,概述,研究劳动过程中机体的生理和心理变化的最终目的:保护和促进劳动者的健康,提高劳动生产率。由此形成三门既独立又有关联的学科职业生理学(work physiology)职业心理学(work psychology)人类工效学(ergonomics),2023/6/18,57,职业生理学研究一定劳动条件下人的器官和系统的功能。职业心理学研究人的劳动行为与劳动条件之间的关系。,概述,2023/6/18,58,概述,人类工效学根据人体的解剖结构、生理功能和生物医学特性研究设计生产设备、器械、工具和工作任务,创造出舒适、安全的劳动环境,提高劳动生产率。,2023/6/18,59,人类工效学,2023/6/18,60,()肌肉活动的能量来源供给肌肉收缩与松弛活动的能量来源有三条途径:1、A系列。2、需氧系列 3、乳酸系列,一、体力劳动时的能量代谢,2023/6/18,61,一、体力劳动时的能量代谢1、A系列,一、体力劳动时的能量代谢,2023/6/18,62,2、需氧系列中等强度肌肉活动,ATP以中速分解,糖和脂肪通过氧化磷酸化过程提供能量来合成ATP;正常情况,一般不动用蛋白质。在开始阶段利用的糖类较多,但随着活动时间的延长,利用脂肪的比例增大,脂肪即成为主要的能源。该过程需要氧的参与才能进行,故称需氧系列。,一、体力劳动时的能量代谢,2023/6/18,63,2、需氧系列一摩尔葡萄糖能相应地形成分子ATP一摩尔脂肪能相应地形成分子ATP这一过程不产生疲劳性副产品,如:乳酸,能使肌肉活动经济持久地进行。,一、体力劳动时的能量代谢,2023/6/18,64,3、乳酸系列 在大强度活动时,ATP分解非常迅速,需氧系列受到供氧能力的限制,形成ATP的速度不能满足肌肉活动的需要。此时,需靠无氧糖酵解产生乳酸的方式来提供能量,称乳酸系列。,一、体力劳动时的能量代谢,2023/6/18,65,一、体力劳动时的能量代谢,2023/6/18,66,氧债的产生与偿还,2023/6/18,67,(二)作业时氧消耗的动态1、氧需(oxygen demand)劳动1所需要的氧量称氧需。2、氧上限(maximum oxygen uptake)血液在1min内能供应的最大氧量称氧上限。成年人的氧上限一般不超过,有 锻炼者可超过。决定氧上限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为什么?,一、体力劳动时的能量代谢,2023/6/18,68,(二)作业时氧消耗的动态1、氧需2、氧上限 决定氧上限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为什么?1L血液能供给组织120ml氧,心脏的最高输出量为每分钟35L时,则可供给组织4.2L氧,这相当于有高度锻炼者的氧上限。因空气能给予血液的氧约为空气的 5 6,为摄取 4.2L氧需有7084L空气通过肺。而经常锻炼者的最大通气量为120L或更高,远超过摄取4.2L氧所需的空气量。因此,决定氧上限的主要因素是心血管系统的功能。,一、体力劳动时的能量代谢,2023/6/18,69,一、体力劳动时的能量代谢,2023/6/18,70,一、体力劳动时的能量代谢,2023/6/18,71,我国已颁布“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83)。它根据对 个工种工人的劳动工时、能量代谢和疲劳感等的调查分析,提出按劳动强度指数来划分体力劳动强度 劳动强度级别 劳动强度指 15-20-25 25,一、体力劳动时的能量代谢,2023/6/18,72,(一)神经系统 主观能动性有目的 一时性的动作 共济联系 传入神经冲动,二、体力劳动时机体的调节与适应,2023/6/18,73,(一)神经系统动力定型(dynamic stereotype)当长期在同一劳动环境中从事某一作业活动时,通过复合条件反射逐渐形成该项作业的,使从事该作业时各器官系统相互配合得更为协调、反应更迅速、能耗较节省,作业更轻松。建立动力定型应依照循序渐进、注意节律性和反复的生理规律。,二、体力劳动时机体的调节与适应,2023/6/18,74,(一)神经系统动力定型虽是可变的,但要破坏已建立起来的定型,特别是要用新的操作活动来代替已建立的动力定型时,对皮层细胞是一种很大的负担,若转变过急,有可能导致高级神经活动的紊乱。大强度作业能降低皮层的兴奋性并加深抑制过程;长期脱离某项作业,可使该项动力定型消退而致反应迟钝。,二、体力劳动时机体的调节与适应,2023/6/18,75,(二)心血管系统 心血管系统在作业开始前后发生的适应性变动,表现在:心率、血压血液再分配血液成分的变化。,二、体力劳动时机体的调节与适应,2023/6/18,76,1、心率正常成年人,安静状态下:心率60-100次min,女性快于男性,经常锻炼在作业开始前常稍增加,作业开始-内迅速增加,-5min达到与劳动强度相应的稳定水平。,二、体力劳动时机体的调节与适应,2023/6/18,77,对一般人,当心率增加未超过其安静时的次时,表示能胜任该项工作。作业停止后,心率可在几秒至15S后迅速减少,然后再缓慢恢复至原水平。恢复期的长短随劳动强度、工间歇息、环境条件和健康状况而异,此可作为心血管系统能否适应该作业的标志。,二、体力劳动时机体的调节与适应,2023/6/18,78,血压作业时收缩压即上升,劳动强度大的作业能使血压上升6080mmHg)舒张压不变或稍上升,致使脉压变大。当脉压小于其最大值的一半时,则表示疲劳和糖原贮备接近耗竭。作业停止后血压迅速下降,一般能在 5内恢复正常。,二、体力劳动时机体的调节与适应,2023/6/18,79,血液再分配安静时血液流入肾、腹腔脏器的量最多,其次为肌肉、脑,再次为心、皮肤(脂肪)、骨等。体力劳动时,通过神经反射使内脏、皮肤等处的小动脉收缩,而代谢产物乳酸和CO2却使供应肌肉的小动脉扩张,使流入肌肉和心肌的血液量大增,脑则维持不变或稍增多,而肾、腹腔脏器、皮肤、骨等都有所减少。,二、体力劳动时机体的调节与适应,2023/6/18,80,血液成分(1)血糖正常人在安静状态时血糖含量为56mmol,当降至正常含量一半时,即表示糖原贮备耗竭而不能继续劳动。,二、体力劳动时机体的调节与适应,2023/6/18,81,(2)血乳酸在安静状态下约为1mmol,极重体力劳动时可达15mmolL。中等强度和重度体力劳动时分别为23mmol和40mmol。血乳酸含量变动很大,它取决于无氧代谢乳酸的产量及其清除速率。,二、体力劳动时机体的调节与适应,2023/6/18,82,(三)呼吸系统作业时,呼吸次数随体力劳动强度而增加,重劳动可达30-40次min,极大强度劳动时可达次min。肺通气量可由安静时的-8min增至-min或更高。,二、体力劳动时机体的调节与适应,2023/6/18,83,(五)体温体力劳动时及其后一段时间内体温有所上升,以利于全身各器官系统活动的进行,但不应超过安静时的1;否则人体不能适应,劳动不能持久进行。,二、体力劳动时机体的调节与适应,2023/6/18,84,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工农业生产中机器 取代 繁重的体力劳动智能化机器 职业危害较严重的工种 体力劳动的比重和强度不断降低,智力和精神紧张的作业日趋普遍。,三、脑力劳动过程的 生理变化与适应,2023/6/18,85,(一)脑力劳动:(mental work)凡以脑力活动为主的作业主的作业,也称信息性劳动。其明显特点:感觉器官感受信息 中枢神经系统加工处理信息 多种形式转化 输出信息。,三、脑力劳动过程的 生理变化与适应,2023/6/18,86,2023/6/18,87,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指以不稳定形式初始和暂时地贮存信息的记忆。是脑电在皮层和皮层与丘脑神经元之间的回路来回震荡,延长了兴奋作用的结果。长期记忆:贮存有大量的知识,其内容是不易抹掉的,经激活后可再进入工作记忆,其生化基础在于合成新的RNA、蛋白质或有关的活性肽。,三、脑力劳动过程的 生理变化与适应,2023/6/18,88,(二)脑力劳动的生理特点1、脑的氧代谢安静时约为等量肌肉需氧量的15-20倍,占成年人体总耗氧量的10;睡眠时则减少。由于脑的重量不超过体重的25,醒觉时已处于高度活动状态,故即使是最紧张的脑力劳动,全身能消耗量的增高也不致超过基础代谢的10。,三、脑力劳动过程的 生理变化与适应,2023/6/18,89,葡萄糖是脑细胞活动的最重要能源,平时90的能量都靠糖分解来提供。但脑细胞中贮存的糖原甚微,只够活动几分钟之用,主要靠血液送来的葡萄糖通过氧化磷酸化过程来提供能量。脑组织对缺氧、缺血非常敏感。但仅增高总摄氧量并不能使脑力劳动效率提高。,三、脑力劳动过程的 生理变化与适应,2023/6/18,90,2、心血管系统脑力劳动常使心率减慢,但特别紧张时,可使心跳加快,血压上升;脑电图、心电图也有所变动,但并不能用来衡量劳动的性质及其强度。,三、脑力劳动过程的 生理变化与适应,2023/6/18,91,3、其他脑力劳动时血糖一般变化不大或稍增高;尿量没有影响,在极度紧张的脑力劳动时,尿中磷酸盐的含量有所增加;汗液的量与质,体温均无明显的影响。,三、脑力劳动过程的 生理变化与适应,2023/6/18,92,(三)脑力劳动的职业卫生要求脑力劳动系统包括:劳动者、劳动工具、工作任务、工作环境和工作组织制度等条件和要素,对脑力劳动的职业卫要求可据此加以考虑:,三、脑力劳动过程的 生理变化与适应,2023/6/18,93,1、工作场所应保持安静,噪声不应超过45dB。2、室内光线应明亮,但须防止阳光直射,光线应从左边来;3、室内温度以至适温度为宜,我国相应标准规定为夏季2428,冬季19-22(GB570185)。4、墙壁颜色应明亮柔和,避免使用黑色、深色或刺眼的颜色。5、工作空间、桌椅应符合国人身体尺寸和工效学的要求。6、特殊的职业卫生要求,三、脑力劳动过程的 生理变化与适应,2023/6/18,94,脑力劳动的特殊的职业卫生要求。例如:(1)荧光屏显示字符信息(2)视距500mm时,字体高度最小为26mm;视距超过500mm时,字体高度二视距190;(3)符号对比度指符号与其背景的光强度比符号光强度对比应在1:3和1:5之间。(4)提供的信息应该明确,量要适中,信号的区分度要高,否则会加重脑力劳动的负荷。(5)信息的和谐性和剩余度,三、脑力劳动过程的 生理变化与适应,2023/6/18,95,信息的和谐性是指信息显示、控制性活动或系统的应答要与操作者所预期的保持一致,否则会导致信息冲突。信息剩余度(information redundancy)是表示信号所携带的实际信息量低于它可能携带的最大信息量的程度。,三、脑力劳动过程的 生理变化与适应,2023/6/18,96,多余的信息使操作者能够交叉地检查和确认信息,保证信息交流的可靠性;另一方面,过多的信息可增加脑力劳动的负荷,使人分心。所以应根据作业需求,保持适量的剩余信息。,三、脑力劳动过程的 生理变化与适应,2023/6/18,97,劳动可看作是人为了一定目的而从事的一切职业性活动。劳动负荷(work load)评价的目的是把负荷维持在一个适当的水平,以便保护健康并有效地完成工作任务。,四、作业类型与劳动负荷评价,2023/6/18,98,(一)劳动和作业类型的划分 1、劳动类型各种劳动任务对人有不同的要求,概括地讲可分为两类:(1)能量性劳动:要求人产生和付出体力(2)信息性劳动:要求人加工和处理信息。,四、作业类型与劳动负荷评价,2023/6/18,99,根据劳动任务要求人做些什么,涉及哪些器官或者功能,可进一步区分为:肌力式、感觉运动式、反应式、综合式、创造式劳动由能量性劳动到信息性劳动,它涉及 的主要器官或功能由肌肉骨骼、呼吸和循环系统逐步过渡到注意、思维和决定的能力。,四、作业类型与劳动负荷评价,2023/6/18,100,2.作业类型 劳动生理研究表明,根据肌肉收缩状况、参与劳动肌肉量的多少以及是否做功等可将作业分为几种类型。(1)静力作业(static work)又称静态作业,肌肉等长性收缩(2)动态作业(dynamic work)动力或动态作业,即等张性收缩(isotonic contraction),四、作业类型与劳动负荷评价,2023/6/18,101,(1)静力作业(static work)特点:从物理学的观点看,人在静力作业时没有做功。能消耗水平不高,易疲劳,作业维持时间短。作业停止数分钟后,氧耗先升高后在逐渐降致原水平。原因:这是由于肌肉在缺氧条件下工作,无氧糖酵解产物乳酸等不能及时清除而积聚起来形成氧债。当作业停止后,血流畅通,立刻开始补偿氧债,故 呈现出氧消耗反而升高的现象。,四、作业类型与劳动负荷评价,2023/6/18,102,(2)静力作业维持时间:取决于肌肉收缩力占最大随意收缩力的百分比,不受参与作业的肌群及作业者性别的影响。当肌张力在最大随意收缩力的50时,作业能维持约lmin;等于最大随意收缩力时,只能维持几秒钟;,四、作业类型与劳动负荷评价,2023/6/18,103,2、动态作业(dynamic work)(1)特点:从物理学意义上,它是做功的劳动。肌肉交替地收缩与舒张(唧筒作用),血液灌流充分而不易疲劳。,四、作业类型与劳动负荷评价,2023/6/18,104,(2)分类重动力作业反复性作业(repetitive work)。手举过头顶的作业(overhead work),四、作业类型与劳动负荷评价,2023/6/18,105,二、劳动负荷评价(一)基本概念1、劳动系统(work system)系统指交互作用的一些要素构成的整体,劳动系统指包括劳动对象、劳动工具、劳动环境、以及产品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来完成劳动任务。2负荷与应激(stress and strain)(1)负荷:是指劳动系统对人总的需求和压力,负荷强调外界的因素和情形。(2)应激是指负荷对个体的影响,它强调在负荷作用下机体内部的生物过程和反应。,四、作业类型与劳动负荷评价,2023/6/18,106,3.个体特征(human characteristics)劳动负荷与个体特征一起决定应激的高低,工作场所的人类工效学设计目的在于使劳动适合于人的特征,因此人的特征及其差异的研究对于劳动负荷评价和劳动设计都很重要。年龄和性别是人的两个重要特征而且还对其他特性有影响。此外,个体特征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四、作业类型与劳动负荷评价,2023/6/18,107,4适宜水平 在该负荷下能够连续劳动8小时,不至于疲劳,长期劳动时也不损害健康的卫生限值。一般认为劳动负荷的适宜水平约为最大摄氧量的13。未经专门训练的男子和妇女其最大摄氧量分别为33Lmin和23Lmm,因此适宜负荷水平约为11Lmm和08Lmm耗氧量,以能量代谢表示则分别为17kJmm和12kImm。,四、作业类型与劳动负荷评价,2023/6/18,108,(二)方法与指标 1.客观方法:体力劳动,脑力劳动 2.主观方法:体力劳动,脑力劳动 3.观察方法:介于主观和客观之间,四、作业类型与劳动负荷评价,2023/6/18,109,四、作业能力 劳动者在从事劳动的过程中,完成特定工作的能力称作业能力(work capacity),其高低是在不断变动的。如何尽可能地在较长时间内维持较高的作业能力而不致损害劳动者的健康,是劳动生理与心理学的重要任务。,四、作业类型与劳动负荷评价,2023/6/18,110,1.体力劳动作业能力的动态以日班的轻或中等劳动为例,,入门期,稳定期,疲劳期,终末激发,四、作业类型与劳动负荷评价,2023/6/18,111,2023/6/18,112,2.脑力劳动作业能力的动态问题 脑力劳动的作业能力存在着极大的个体差异,由于各人记忆、思考问题的方法和习惯不同,再加上缺乏直接衡量脑力劳动质量的尺度,故对其作业能力的变动就难以确切描述。事实上有的发明创造往往是在长期持续紧张思考之下取得的;而且脑力劳动的作业能力更容易受环境因素的干扰和个人情绪的影响,因此,就更难找出其规律性。,四、作业类型与劳动负荷评价,2023/6/18,113,(二)作业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改善措施 从劳动生理、心理和卫生以及人类工效学领域,研究探讨作业能力的影响因素以及如何提高作业能力是至关重要的,综合叙述如下。1、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 2、个体因素,四、作业类型与劳动负荷评价,2023/6/18,114,3、环境因素工作场所的环境因素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作业能力。空气污染、强噪声、严寒、高温、不良照明等都对体力和脑力作业能力有较大影响 4、工作条件和性质(1)生产设备与工具(2)劳动强度与劳动时间(3)劳动组织与劳动制度,四、作业类型与劳动负荷评价,2023/6/18,115,5、疲劳和休息(1)疲劳(fatigue)目前认为疲劳是体力和脑力效能(functional efficiency)暂时的减弱,它取决于工作负荷的强度和持续时间,经适当休息又可恢复。还有一种所谓疲劳样状态(fatigue-like states,它是由工作任务或环境变动太小所致个体的应激状态,包括单调乏味,警觉性降低和厌烦。工作或环境变化后,疲劳样状态可迅速消失。,四、作业类型与劳动负荷评价,2023/6/18,116,2023/6/18,117,疲劳的发生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疲倦感轻微,作业能力不受影响或稍下降。第二阶段:作业能力下降趋势明显,但仅涉及生产的质量,对产量的影响不大。第三阶段:疲倦感强烈,作业能力急剧下降或有起伏,最终感到精疲力竭、操作发生紊乱而无法继续工作。根据中心器官还是外周器官的功能发生变化,疲劳可分为中心性疲劳和外周性疲劳。,四、作业类型与劳动负荷评价,2023/6/18,118,(2)休息 一般是指工间休息(break),它涉及人体功能从疲劳至正常状态的恢复过程、此外,还有操作者自发的或生产过程决定的休息性停顿及社会对劳动和休息的时间规定。如何安排工间休息以预防疲劳和提高作业能力,是劳动生理和工效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四、作业类型与劳动负荷评价,2023/6/18,119,已证实,静态作业时,恢复时间占作业时间的比例明显高于同等劳动强度的动态作业,说明静态作业疲劳所需恢复时间相对较长。一般说来,重体力劳动需要的工间休息时间较长,休息的次数较多;体力劳动强度不大但精神或运动器官特别紧张的作业,则应给予多次短时间的休息。此外,休息的方式也很重要。,四、作业类型与劳动负荷评价,2023/6/18,120,6、锻炼和练习 锻炼(training)是通过反复使用而改善劳动者先天固有的生理功能和能力,例如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功能或肌肉的力量。练习(exercise)乃通过重复来改善那些后天学得的技能,例如执行某项操作或复述某条信息。,四、作业类型与劳动负荷评价,2023/6/18,121,第四节 职业心理学,2023/6/18,122,第四节 职业心理学,职业心理学(Occupational Psychology)是研究职业群体中的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职业对象、同事、上级等)之间的心理互动关系。,2023/6/18,123,职业心理学研究职业场所中个体与群体的角色与规范、行为校正与摹仿、沟通与媒介、竞争与合作、压力与顺从、自我与群体意识、态度和价值观、职业热情和效率、自我表现、地位以及个人空间距离等。,2023/6/18,124,职业心理学研究涉及到职业活动过程中的人际关系以及角色负荷、角色冲突、角色模式、社会支持和责任感等概念。研究失业所致的情绪问题和社会问题;研究个体对职业的情感体验,即各种职业有关因素对情绪的影响。,2023/6/18,125,生产过程、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中存在多种因素,除了对劳动者生理功能的影响外,还可对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另外随人口的老龄化,就业的竞争与压力加大,中老年职工心理问题亦将日益明显。,职业心理学,2023/6/18,126,一、社会心理因素社会心理因素的刺激可能来源于家庭生活,包括失恋、家庭人际关系不良、生活困难、家庭生活不完美、家庭成员的生病、亡故等。,2023/6/18,127,一、社会心理因素人们还可能遭遇到人为或自然因素导致的特殊刺激:包括各种严重的自然灾害、社会动乱、恐怖事件、传染病流行等.,2023/6/18,128,一、社会心理因素社会心理因素刺激是否产生紧张状态、是否影响健康与许多因素有关,并不是每个个体遭遇到任何社会心理因素都会致病,还与社会心理因素刺激量的大小、持续时间、作用方式有关。,2023/6/18,129,一、社会心理因素另一方面,还与个体的身体素质、神经类型、人格特点、认知水平、生活经验、思想修养、伦理道德观、信仰价值观等等均有关。评估社会心理因素的刺激既要考虑刺激本身的质和量,也要考虑个体的易感性和抵抗力。,2023/6/18,130,2023/6/18,131,2023/6/18,132,心理应激评定表1973年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精神医学专家霍尔姆斯对5 000多人进行了调查,把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遭受的事件依据个体的心理承受力归纳并划分等级,用生活变化单位(LCU,Life Change Units)进行评分,编制出生活事件。,2023/6/18,133,心理应激评定表 1985年,上海张明园等人在国内原有研究基础上,参照霍尔姆斯的评定量表及调查方法,在全国10个省市1 000多正常人中间进行调查,编制了正常中国人生活事件常模结果表,表中列出了65种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最可能遭遇的生活事件。,2023/6/18,134,表l7 正常中国人生活事件量表,2023/6/18,135,紧张概述,工程学,生理学,劳动心理学,紧张(stress),外部的(环境的)影响特征,个体对外部因素刺激的生物学反应,个体内外环境的相互作用,2023/6/18,136,紧张(stress):在某种职业条件下,客观需求与个人适应能力之间的失衡所带来的生理和心理压力;是个体对内外因素(或需求)刺激的一种反应,当需求和反应失衡时,就会产生明显的(能感觉到的)后果(如功能变化)。职业紧张(occupational stress)或工作紧张(work stress)是个体特征与职业(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导致工作需求超过个体应对能力而发生的紧张反应

    注意事项

    本文(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教学课件.ppt)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