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农村土地调查-梁耘.ppt

    • 资源ID:5241739       资源大小:1.50MB        全文页数:120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农村土地调查-梁耘.ppt

    农村土地调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办公室调查组梁 耘2007年8月22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主要内容,界线及控制面积地类调查地类调查方法外业调查基本程序及要求线状地物调查图斑调查零星地类调查地物补测农村土地调查记录手簿填写耕地坡度等级确定田坎系数测算与扣除海岛调查面积计算基本农田调查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成果与二次调查衔接统一时点农村土地调查主要成果,界线及控制面积,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界线及控制面积,调查界线的资料来源与使用土地调查,是以完整的县级行政辖区为基本单位开展调查,是以国界线、陆地(含海岛)与海洋的分界线、各级行政区域界线为控制范围界线进行的。本次调查各级控制界线和控制面积采取分级统一制作的方法,提供调查使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界线及控制面积,调查界线的资料来源与使用国界线我国陆地边界线总长约22000公里。涉及周边国家的14条边界线,国界线与国内的9省相邻。国界线的确定采用主管部门认可的图件上的国界线。二次调查中使用的国界线由全国土地调查办统一提供,使用过程中发现问题,应及时报全国土地调查办处理。,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界线及控制面积,调查界线的资料来源与使用2.沿海滩涂界线和海岛资料沿海(含海岛)滩涂界线,确定采用海洋基础测绘资料,由全国土地调查办统一收集资料,提供相应地区使用,使用过程中发现问题,应及时报全国土地调查办处理。全国土地调查办将向海域测绘主管部门收集海岛的名称、位置、面积等资料,提供相应地区使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界线及控制面积,调查界线的资料来源与使用3.行政区域界线行政区域界线,是指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的行政区域相邻的各有关人民政府行使行政区域管辖权的分界线,包括省级、市(地)级、县级、乡级。省、市(地)、县级调查界线采用各级民政部门全国陆地行政区域勘界确定的,行政区域勘界资料。乡(镇)级调查界线由县(区、市)人民政府确定,采用最新确定的界线。民政部门行政勘界形成的成果主要有:勘界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各级行政区域界线协议书及附图、界桩成果表、界桩登记表、界桩照片和文字记录等。,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界线及控制面积,调查界线的资料来源与使用4.各级界线在调查中的应用各级界线包括国界线、陆地(含海岛)与海洋分界线、各级行政区域界线。在调查时,采用自上而下逐级提供相应界线的方式。全国土地调查办负责提供国界线、沿海(含海岛)滩涂界线、省级行政区域界线,作为省级调查范围的控制界线,并将上述界线统一矢量化,制作标准分幅矢量数据,提供给相应地区使用。各省级土地调查办公室,负责提供本省内县级行政区域界线,作为县级调查范围的控制界线,并将界线统一矢量化,制作标准分幅矢量数据,提供给相应地区使用。各县级土地调查办公室,负责确定本县内乡镇行政区域界线。对提供的界线,不得擅自修改,但应进行复核,当发现问题时,应及时报上级土地调查办公室处理。,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界线及控制面积,二标准分幅界线图制作及辖区控制面积确定 为保证全国调查工作不重不漏,保证全国面积汇总准确真实,二次调查应使用数字化标准分幅调查界线,采用逐级、逐图幅面积控制方法,对各辖区调查面积进行控制。即全国土地调查办提供各省级的调查界线和控制面积,各省调查办提供各县的调查界线和控制面积。全国土地调查办负责制作国界线、沿海(含海岛)滩涂界线和省级行政区域界线的数字化标准分幅矢量界线图,制作全国到省的图幅理论面积与控制面积接合图表,确定省级调查区域控制面积,提供各省(区、市)使用。在此基础上,省级土地调查办公室负责制作县级行政区域界线的数字化标准分幅矢量界线图,制作省到县的图幅理论面积与控制面积接合图表,确定县级调查区域控制面积。,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界线及控制面积,方法和要求:(1)行政区域界线标准分幅矢量界线图制作依据民政部门行政区域勘界图件,界线为矢量数据的可以直接利用,为纸介质的,通过扫描矢量化和接边处理变为矢量数据。按照调查比例尺要求,将矢量数据落到标准分幅图上,矢量数据坐标系与土地调查不一致的应首先进行坐标转换,建立标准分幅行政界线层数据(包括线层和面层两种),作为调查范围的控制界线。,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界线及控制面积,方法和要求:(2)计算图幅内控制面积以标准分幅图为单位,以图幅理论面积为控制,对标准分幅的矢量界线数据按椭球面积计算公式,计算图幅内各方控制面积,使图幅内各方控制面积之和等于图幅理论面积,并将计算的各方控制面积保存在标准分幅行政界线层数据中,作为图幅中各行政区域的控制面积,由此得到各行政区域界线所在图幅的破幅控制面积。图幅理论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保留1位小数。,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界线及控制面积,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界线及控制面积,方法和要求:(3)计算调查区域控制面积以行政区域界线(国界线或零米线)为控制依据,制作图幅理论面积与控制面积接合图表(简称接合图表)。根据接合图表分别计算本行政区域的破幅控制面积之和,及整幅图理论面积之和,二者之和即为该调查区域控制面积。下级行政区域控制面积之和等于上一级行政区域控制面积。,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界线及控制面积,方法和要求:(4)界线数据提供将确定的行政区域所涉及的标准分幅界线数据文件(含分幅控制面积)、辖区控制面积,分别提供给相应地区,作为第二次土地调查各级调查区域控制界线和控制面积。具体调查时,将提供的标准分幅界线层数据与正射影像图套合制作调查底图,开展本行政辖区内的土地调查。,地类调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地类调查,1、地类调查方法地类调查包括线状地物调查、图斑调查、零星地物调查和地物补测等内容。地类调查采用调绘法。调绘是依据影像,按照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将实地不同的地类、地物按一定的要求用线划符号绘在正射影象图上,需要表示和记载的内容有:线画内容包括图斑地类界线、行政区域界线、土地权属界线、线状地物等,属性注记包括地类、地物的坐落、权属性质、权属单位、图斑编号、地类编码、耕地类型、线状地物宽度等,将这些内容标注在调查底图或农村土地调查记录手簿上。常用的调绘方法有综合调绘法和全野外调绘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地类调查,1、地类调查方法(1)综合调绘法综合调绘法是内业解译、外业核实和补充调查相结合的调绘方法。综合调绘法的步骤:第一步,收集相关资料。室内解译前可广泛收集与调查区域有关资料,如以往土地调查图件资料、土地利用数据库,自然地理状况,最新的交通图、水利图、河流湖泊分布图、地名图等,作为室内判读的参考资料。,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地类调查,1、地类调查方法(1)综合调绘法第二步,室内预判解译。在室内对影像进行预判解译,可采用直接目视判读解译,也可利用已有土地利用数据库与调查底图(DOM)套合,参考原来调查数据进行解译,并在计算机中依据影像将预判解译的界线、图斑、地类等标绘在调查到底图上。通过室内解译,将能够确认的地类和界线、不能够确认的地类或界线,分别用不同的线划、颜色、符号、注记等形式标绘在调查底图上。对影像不够清晰或室内无法判读解译的地类或界线,以及线状地物宽度,应由野外补充调查确定。,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地类调查,1、地类调查方法(1)综合调绘法第三步,外业实地核实和补充调查。外业调查应到实地对内业标绘的地类、界线等内容逐一进行核实、修正或补充调查;对内业不确定或无法解译的影像作重点调查;对影像上没有的、新增加的地物进行补测,并将核实、补测的内容及属性标绘在调查底图上或记录在农村土地调查记录手簿中。最终获得能够反映调查区域内土地利用状况的原始调查图件和资料,以此作为内业数据库建设的依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地类调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地类调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地类调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地类调查,1、地类调查方法(2)全野外调绘法全野外调绘法,是传统的调绘方法,携带调查底图直接到实地调绘,将影像所反映的地类信息与实地状况一一对照,进行判读识别,将各种地类图斑实际位置、界线,依据影像用规定的线划、符号在调查底图上标绘出来,将地物属性标注在调查底图或填写在农村土地调查记录手簿上,最终获得能够反映调查区域内的土地利用状况的原始调查图件和资料,作为内业数据库建设的依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地类调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地类调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地类调查,2、外业调查基本程序及要求(1)外业调查基本程序 设计调绘路线在外业实地调查核实前,首先要在室内设计好外业调绘路线。调绘路线以既要少走路又不至于漏掉要调绘的地物为原则,并做到走到、看到、问道、画到(四到)。确定站立点为了提高调绘的质量和效率,首先要选好站立点,并确定站立点在图上的位置,按计划路线调绘,同时要向两侧铺开,尽量扩大调绘范围。,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地类调查,2、外业调查基本程序及要求(1)外业调查基本程序 核实、调查 实地核实、调查应采取“远看近判”的方法,将地类的界线、范围、属性等调查内容准确调绘在调查底图上。通过外业,依据实地现状,将内业解译或无法解译的内容,依据实地现状进行核实或调绘。对室内解译正确的予以确认;有错误的进行修正;对未解译的部分,根据实地情况调绘或补测在调查底图准确位置上。同时,将调查的内容、属性标注在调查底图上或填写在农村土地调查记录手簿中。,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地类调查,2、外业调查基本程序及要求(1)外业调查基本程序 边走边调绘根据调查设计的路线,在到达下一站立点途中,可依据影像边走、边看、边判、边记、边画,对室内预判的内容逐一核实、记载,在到达下一站立点后,再进行调绘。询问在调查过程中应多向当地群众或向导询问,及时了解当地的土地利用的各种情况,主要用地类型、地名、工矿企业单位和权属等情况,保证调查的准确性。,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地类调查,2、外业调查基本程序及要求(2)外业调查基本要求尽量充分利用已有的土地调查资料,参考土地详查、变更调查和土地更新调查形成的土地调查基础图件,对影像进行解译,将未变化的各种界线、属性、注记等调查内容,依据影像直接转绘在调查底图上,并实地核实确认。对已变化的调查内容,在实地依据影像调绘在调查底图上。当影像不清晰或实地地物与影像不一致时,应采用实地测量方法,将地物补测到调查底图上。对有设计图、竣工图等相关资料的新增地物,可依据资料将新增地物的地类界线直接转绘在调查底图上,但必须实地核实范围是否正确。调查精度要求,与影像对比,调绘、转绘的各种明显界线与DOM上同名地物的移位不得大于图上0.3mm,不明显界线不得大于图上1.0mm。,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地类调查,3、线状地物调查(1)线状地物线状地物包括河流、铁路、公路、管道用地、农村道路、林带、沟渠和田坎等。,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地类调查,3、线状地物调查(2)线状地物调绘要求线状地物宽度大于等于图上2mm的,按图斑调查。线状地物宽度小于图上2mm的,调绘中心线,用单线符号表示,称为单线线状地物。北方实地宽度大于等于2m,南方大于等于1m的单线线状地物,应予调绘并实地量测宽度,精确到0.1m。线状地物长度可在图上量取。单线线状地物要求在宽度均匀处实地量测宽度,并在调查底图对应实地位置打点标记量测点及其宽度值;当宽度变化大于20时,应分段量测宽度,并对应实地变化处,在调查底图相应位置垂直线状地物绘一短实线,分隔宽度不同的线状地物,分段计算面积。当线状地物与行政区域界线、土地权属界线、地类界线重合时,线状地物调绘在准确位置上,行政区域界线、土地权属界线用符号表示,地类界省略不表示。,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地类调查,3、线状地物调查(3)线状地物编码注记与要求线状地物属性主要包括,线状地物的编号、坐落、权属单位、权属性质、类型、面积等,这些属性应注记在数据库中。为了读图、用图的方便,在图上只对部分属性进行注记。线状地物注记采用ab/c的形式,a表示线状地物编号,b表示权属性质(国有土地表示为“G”,集体土地不标注),c表示地类编号。编码标注方法,在线状地物宽度量测点上,字头朝北(东北)或西(西北),平行线状地物标注ab/c及宽度;在非宽度量测点上只标注其宽度(主要用于面积计算方便)。当线状地物较长时,为了用图方便,相隔一定距离注记其宽度,但不需打点以示区别。,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地类调查,3、线状地物调查(3)线状地物编码注记与要求,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地类调查,3、线状地物调查(4)线状地物调绘、量测边界的确定河流水面从河流的横断面看,可分为无堤和有堤两种类型。一般由河流水面、河滩、河堤构成。河流水面调查是按常水位线调绘或量测,一般情况下,大部分河流的常水位线与近期影像基本一致,可按影像调绘;特殊情况下,可参照近期地形图等资料标绘常水位线。河流滩涂(内陆滩涂)是河流的常水位线与一般年份的洪水位线之间的区域,调查时,可按实地现状或在当地了解情况或向有关部门咨询调绘或标绘。堤是人工修筑的常水位岸线以上的建筑物用地,调查时,可根据实地现状调绘或量测宽度。,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地类调查,3、线状地物调查(4)线状地物调绘、量测边界的确定具体调绘时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的处理。实地宽度小于20m的河流按单线线状地物调绘,实地量测宽度。季节性河流应以有水时的水位线按河流水面调绘。当滩涂不能够依比例尺调绘时,可综合到河流水面中。对于人工修建(水泥结构)的主要用于挡水的堤,不能够依比例尺调绘时,可综合到内陆滩涂或河流水面中。对于主要用于交通的堤,按交通用地调绘。对于建在堤上的居民点,按居民点要求调绘。用于护堤的零星或成行的树木,可综合到堤中,否则按林带或林地调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地类调查,3、线状地物调查(4)线状地物调绘、量测边界的确定河流水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地类调查,3、线状地物调查(4)线状地物调绘、量测边界的确定河流水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地类调查,3、线状地物调查(4)线状地物调绘、量测边界的确定铁路、公路、农村道路铁路、公路、农村道路类型相似,从横断面结构看,主要为有无路基、有无道沟(主要用于护路的沟)之分。,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地类调查,3、线状地物调查(4)线状地物调绘、量测边界的确定铁路、公路、农村道路,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地类调查,3、线状地物调查(4)线状地物调绘、量测边界的确定铁路、公路、农村道路,道路用地一般包括路基、道沟、护路行树等。当铁路、公路用地已确权,调查时按权属范围进行调绘或量测;没有确权的,按道路定义,参照影像和实地,按现状将道路用地范围调绘在调查底图上或实地量测宽度。,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地类调查,3、线状地物调查(4)线状地物调绘、量测边界的确定具体调绘时需注意的几个问题。以图斑调绘的道路用地,应保持道路本身应有的形状。道路两测以护路为目的行树(护路林),可综合到道路用地中,否则按林带或林地调绘。道路与耕地相邻时,一般调绘到耕地边,不能够依比例尺调绘的其他狭长地类,可综合到道路用地中。道路与其他地类相邻时,不能够依比例尺调绘其他地类,综合到相邻地类中,不调绘到道路用地中。道路和建设用地相邻时,道路与建设用地之间的零星空地归到建设用地中,不能调绘到道路中,使道路保持其应有的形状。,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地类调查,3、线状地物调查(4)线状地物调绘、量测边界的确定沟渠沟渠是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一般在耕地中。沟渠包括渠槽、渠堤和护渠林带,调绘时应根据沟渠的不同分别处理。,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地类调查,3、线状地物调查(4)线状地物调绘、量测边界的确定沟渠,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地类调查,3、线状地物调查(4)线状地物调绘、量测边界的确定沟渠沟渠量测需注意的几个问题。耕地中的沟渠一般调绘到耕地边缘,量测沟渠两边耕地到耕地间的距离。当沟渠无堤时量测到渠槽边缘,如果沟渠边有树量测到树外侧耕地边缘;当沟渠有堤时量测到堤外侧坡脚处,如果有树量测到树外侧耕地边缘。当沟渠边为非耕地时,按沟渠含义调绘,保持沟渠应有的形状,其他不能够依比例尺调绘零星地类归到非耕地中。,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地类调查,3、线状地物调查(5)线状地物的表示 线状地物,宽度大于或等于图上2mm时,依据影像按图斑调绘;度小于图上2mm时,按规程中相应线状地物的线状符号半依比例尺调绘和表示。线状地物交叉时,上面的线状地物连续表示。从上向下俯视,上面的线状地物连续表示,下面的断在交叉处。面积计算时,只计算上面线状地物的面积。,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地类调查,3、线状地物调查(5)线状地物的表示 线状地物穿过隧道时,线状地物断在隧道两端,隧道内线状地物可用虚线表示,不计算面积。,线状地物与地类界线重合时,只标绘线状地物。,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地类调查,3、线状地物调查(5)线状地物的表示 线状地物与行政区域界线、土地权属界线重合时,线状地物调绘在准确位置上,行政区域界线或土地权属界线用符号表示,视下列不同情况标绘:以双线(图斑)表示的线状地物中心为界的,境界线或权属界线符号标绘在其中心线上,作为图斑界;,河,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地类调查,3、线状地物调查(5)线状地物的表示以双线(图斑)表示的线状地物一侧为界的,境界线或权属界线符号在线状地物图斑界线外侧0.2mm处标绘。,以单线表示的线状地物中心为界的,境界线或权属界线符号离线状地物0.2mm,交错标绘在其两侧。,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地类调查,3、线状地物调查(5)线状地物的表示以单线表示的线状地物一侧为界的,境界线或权属界线符号离线状地物0.2mm,标绘在该侧。,线状地物为行政区域界线或土地权属界线时,不得进行取舍,必须调绘和表示。,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地类调查,3、线状地物调查(5)线状地物的表示 线状地物并行,符号化后距离小于图上0.2mm影响表示的,主要线状地物在准确位置表示,次要线状地物偏离主要线状地物0.2mm表示。线状地物重要性按照河流、铁路、高速公路、国道、干渠、县(含)以上公路、农村道路、沟渠、林带、管道的顺序逐次降低。,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地类调查,3、线状地物调查(5)线状地物的表示,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地类调查,3、线状地物调查(5)线状地物的表示两条(含)以上线状地物并行时,一般不综合处理,按下列要求调绘和表示:均为双线表示的线状地物并行。均要调绘在工作底图准确位置上;双线表示的线状地物与单线线状地物并行。双线线状地物调绘在工作底图准确位置,单线线状地物按准确位置调绘或离双线线状地物边界0.2mm标绘,以双线线状地物为图斑界线;均为单线线状地物并行。依河流、铁路、高速公路、国道、干渠、县(含)以上公路、农村道路、沟渠、林带、管道等为主次顺序,主要线状地物调绘在工作底图准确位置,作为图斑界线,次要线状地物按准确位置调绘或离主要线状地物0.2mm标绘。,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地类调查,3、线状地物调查(5)线状地物的表示 线状地物与居民点交汇时,线状地物应按下列要求分别情况调绘和表示。线状地物穿过城镇时,线状地物一般断在城镇外围界线处。农村道路、沟渠等线状地物穿过农村居民点时,线状地物可断在居民点外围界线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地类调查,3、线状地物调查(5)线状地物的表示河流、铁路、高速公路、国道、干渠、县(含)以上公路等线状地物穿过农村居民点时,线状地物应连续调绘并计算面积。,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地类调查,3、线状地物调查(5)线状地物的表示双线表示的线状地物与农村居民点相邻,当间距大于等于图上2mm时,双线线状地物、居民点边线均应调绘在工作底图准确位置,其间的地类按现状调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地类调查,3、线状地物调查(5)线状地物的表示当间距小于图上2mm时,双线表示的线状地物调绘在工作底图准确位置,其某一边线可作为居民点图斑界线。,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地类调查,3、线状地物调查(5)线状地物的表示单线表示的线状地物与农村居民点相邻,当间距大于等于图上2mm时,单线线状地物、居民点边线均应调绘在工作底图准确位置,其间的地类按现状调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地类调查,3、线状地物调查(5)线状地物的表示当间距小于图上2mm时,单线表示的线状地物调绘在工作底图准确位置,并可作为居民点图斑界线。面积计算时,从居民点图斑面积中扣除作为图斑界线的单线线状地物面积的一半。,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地类调查,4、图斑调查(1)图斑定义单一地类地块,以及被行政界线、土地权属界线或线状地物分割的单一地类地块为图斑。(2)图斑划分要求按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末级地类划分图斑,以地类界线分割形成图斑。其中城市用地、建制镇用地、村庄用地、采矿用地、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外围闭合界线形成的地块为一个图斑。图上宽度大于2mm的线状地物划分为图斑。被行政区域界线、土地权属界线、单线线状地物分割的地块形成图斑。不同耕地类型梯田、坡地应单独划分图斑。,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地类调查,4、图斑调查(3)图斑界线的表示图斑以地类界线表示,当地类界线与线状地物、行政界线或土地权属界线重合时,可省略不绘。当各种界线重合时,依行政区域界线、土地权属界线、线状地物、地类界线的高低顺序,只表示高一级界线。行政区域界线、土地权属界线作为符号使用时不视为图斑界线;作为非符号使用时视为图斑界线。当以单线线状地物为图斑界时,线状地物与行政区域界线或土地权属界线重合,线状地物表示在准确位置作为图斑界,行政区域界线或土地权属界线作为符号使用,在线状地物一侧或两侧跳绘表示。,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地类调查,4、图斑调查(4)最小上图图斑面积最小上图图斑面积: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为图上4.0mm2,耕地、园地为6.0mm2,林地、草地等其他地类为15.0mm2。,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地类调查,4、图斑调查(5)图斑编码注记与要求规程规定,编号统一以行政村为单位,对每一个地类图斑按从左到右、自上而下由“1”顺序编号,并注记图斑属性。补测地物的编号在顺序号前加“B”。图斑属性一般包括图斑编号、图斑坐落、权属单位、权属性质、地类编号、图斑面积等内容。当图斑为耕地时,还包括基本农田、耕地坡度分级、梯田、坡地、田坎系数等内容。编码采用ab/c形式,a图斑顺序编号(不能重复);b表示权属性质(国有土地标注G、集体土地不标注);c图斑地类编号(末级分类)。当图斑较小时,编码用引线引出,标注在图斑外。,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地类调查,4、图斑调查(6)特殊类型图斑调绘 梯田、坡地图斑调绘梯田指在山区、丘陵地区沿等高线由人工修筑的比较规整的台阶式农田。梯田分为石坎梯田和土坎梯田。梯田可拦蓄雨水、防止水土流失,对农田的高产、稳产有很大作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地类调查,4、图斑调查(6)特殊类型图斑调绘 梯田、坡地图斑调绘坡地指山区、丘陵地区自然坡面上形成的农田,坡地上基本没有或有少量田坎,地块与地块之间由荒草或杂树分开。坡耕地易水土流失,耕地质量一般较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地类调查,4、图斑调查(6)特殊类型图斑调绘 梯田、坡地图斑调绘调查时要对耕地中的梯田、坡地单独划分图斑,并注明耕地类型为梯田或坡地,小于2的耕地为平地。对耕地中梯田、坡地混在一起的,当两者都大于最小上图标准时,须分别调绘,划分图斑;当其中之一小于最小上图标准时,可综合到另一类型中。,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地类调查,4、图斑调查(6)特殊类型图斑调绘 破碎耕地调查在我国西南喀斯特地貌地区有一种类型的土地,没有明显的田坎,耕地很破碎并与裸岩、石砾混在一起散列式分布着,有些地方耕地多于非耕地,有些地方非耕地多于耕地,但都小于最小上图图斑标准,无法单独划分图斑。,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地类调查,4、图斑调查(6)特殊类型图斑调绘 破碎耕地调查对于这种类型的土地,若需要调查,必须到野外实地调查。调查方法:实地目估,当散列式分布的耕地比例大于60时,将混在一起的耕地和裸岩石砾作为一个图斑调绘,地类确认为耕地,裸岩石砾用系数计算。实地估测非耕地面积占耕地图斑面积的比例(),称为散列式非耕地系数。并用此系数在调绘的图斑面积中扣除非耕地面积,扣除地类为裸地。,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地类调查,4、图斑调查(6)特殊类型图斑调绘 破碎耕地调查实地目估,当散列式分布的裸岩石砾比例大于60时,将混在一起的耕地和裸岩石砾作为一个图斑调绘,地类确认为裸地,耕地用系数计算。实地估测耕地面积占图斑面积的比例(),称为散列式耕地系数。并用此系数在调绘的图斑面积中扣除耕地面积,扣除地类按耕地末级地类统计。,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地类调查,4、图斑调查(6)特殊类型图斑调绘狭长地类调绘在实际调查中,经常会遇到宽度小于图上2mm,类似于线状地物的,其他狭长地类,如狭长的耕地、园地、草地等。按下列原则处理。狭长地类面积小于最小上图标准面积时,可综合到相邻地类中,不进行单独调查。综合时尽可能不要综合到耕地地类中。当狭长地类面积大于最小上图面积时,可以按零星地物的调查方法,在狭长地类中心位置,打点注记。实地丈量其面积并记录在农村土地调查记录手簿上,内业面积量算时扣除。,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地类调查,4、图斑调查(6)特殊类型图斑调绘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图斑调绘规程规定,在农村土地调查中,将城市、建制镇、村庄、采矿用地、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按单一地类图斑调查。根据实际情况,对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中05、06、07、08、09一级类和103、121二级类,按城市、建制镇、村庄、采矿用地、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5个类型进行归并。对符合城市、建制镇、村庄、采矿用地、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含义和认定标准的封闭区域调绘为单一地类图斑。,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地类调查,5、零星地物调查零星地物是指耕地中小于最小上图图斑面积的非耕地、或非耕地中小于最小上图图斑面积的耕地。本次调查中,对零星地物原则上可不调查。对于山区图斑破碎地区,由于零星地物直接较大地影响到耕地面积,部分地区也可进行零星地物调查。具体是否需要调查及调查方法由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规定。若需要调查零星地类,只对耕地中的非耕地、非耕地中的耕地且实地面积大于100m2的零星地物进行调查和实地丈量其面积,将面积记载在农村土地调查记录手簿上,内业面积量算时扣除。零星地物编码形式与图斑编码相同,采用ab/c形式。,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地类调查,6、地物补测地物补测是将实地相对DOM发生变化的部分补测到DOM上。(1)补测精度要求量距丈量精度要求。用皮尺或钢尺丈量距离时,测量单位为米(m),保留1位小数。往返或单程两次丈量的相对误差不大于1/200。平面位置精度要求。补测的地物点相对邻近明显地物点距离中误差,平地、丘陵地不得大于图上0.5mm,山地不得大于图上1.0mm。(2)补测方法常用的补测方法主要有简易补测法和仪器补测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地类调查,6、地物补测简易补测法简易补测法又分为简易直接补测法、简易间接补测法两种。简易直接补测法该方法是地物补测的常用方法。一般使用钢尺或皮尺、圆规、三角尺等简单测量工具,将地物补测到调查底图上的方法。有比较法、截距法、距离交会法、直角坐标法、延长线截距法等。该方法适用于补测地物较小或较规整,而且四周有较多的实地与影像对应的明显地物点作为控制的地区。,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地类调查,6、地物补测简易补测法简易间接补测法该方法是利用收集的与补测地物有关的图件资料,如设计图、竣工图等,将图件资料上的有关调查内容,采用透绘法、转绘法等方法,标绘在调查底图上。主要适用于已有相关资料的地区。标绘后必须对其标绘内容进行实地核实确认,当与实地的位置、界线一致时,予以确认;不一致时,按实地现状进行修改后确认。精度要求。透绘法:两图套合界线应目视重合,位移不大于图上0.3 mm;转绘法:误差不大于图上1.0mm。,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地类调查,6、地物补测仪器补测法仪器补测法指利用平板仪、全站仪、GPS等仪器设备,进行地物补测的方法。该方法适用于补测地物范围大、不规整及用简易补测法无法补测情况。对于大型新增线状地物,如高速公路、铁路、工矿企业等,一般应采用仪器补测法。平板仪补测法当新增地物四周有与影像对应的明显地物点作为控制时,将平板仪直接安置于明显地物点进行补测;当新增地物四周没有与影像对应的明显地物点作为控制时,应首先采用相应的测量技术,在新增地物四周,均匀布设能够满足补测需要的若干控制点,再将平板仪安置于控制点上进行补测。,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地类调查,6、地物补测平板仪补测法主要利用平板仪进行定向,控制点到新增地物点的距离由视距、测距或直接量测得到。用平板仪补测新增地物有极坐标法和前方交绘法。GPS补测法采用GPS技术获得补测地物的主要补测点坐标,将坐标标绘在调查底图上,或直接输入数据库标绘在土地利用现状图上,按实地界线走向连接坐标点。GPS也可以用于获得其他补测法的控制点。该方法补测精度高并适用于任何情况的补测。在实际地物补测中,各种补测方法应根据实地情况综合使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地类调查,7、调查底图标绘及调查记录手簿填写调查底图标绘外业调查完成后,调查底图应完整标绘全部调查信息,包括行政界线、权属界线、地类及其界线、线状地物及宽度、补测地物,以及属性、编号和注记等。编号以行政村为单位,统一对地类图斑、线状地物分别按从左到右、自上而下由“1”顺序编号。补测地物的编号在顺序号前加“B”。农村土地调查记录手簿农村土地调查记录手簿应记载图斑地类、权属,以及有关线状地物权属、宽度等信息。地物补测应绘制草图,并在备注栏予以说明。本次调查农村土地调查记录手簿分为图斑和线状地物两张表,调查时不要求每个图斑或线状地物必须填表,能在调查底图上表示清楚的可以不填表,农村土地调查记录表只填写调查底图上无法完整表示内容的图斑和线状地物,以及补测地物,其他能在调查底图上表示清楚的图斑和线状地物,可视情况填写。,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地类调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地类调查,耕地坡度等级确定,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耕地坡度等级确定,1、耕地坡度分级农村土地调查将耕地坡度划分为小于等于2、大于2小于等于6、大于6小于等于15、大于15小于等于25、大于25等5个级别。坡度2的视为平地,其他坡度中又分为梯田和坡地两类。耕地坡度分级及代码,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耕地坡度等级确定,2、耕地坡度量算方法 耕地坡度可通过1:1万地形图上等高线和坡度尺直接从图上量取,也可采用DEM制作坡度图量取。(1)坡度图法。将土地利用图与地形图套合,室内根据地形图上等高线,利用坡度尺,测算各耕地图斑所在的坡度或坡度级,由此形成耕地坡度图。(2)DEM生成法。利用DEM生成坡度图,将坡度图与土地利用数据库叠加,计算耕地图斑的概率坡度、平均坡度、最大坡度、最小坡度或优势坡度。本次调查中,主张采取利用DEM制作坡度图的方法确定耕地坡度等级。采用1:5万或更大比例尺数字高程模型(DEM)生成坡度图,套合土地利用现状图,自动量算的方法确定梯田、坡地的耕地坡度分级。,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耕地坡度等级确定,3、利用DEM量算耕地坡度等级(1)DEM选择DEM比例尺的选择取决于调查区域的地形地貌和土地利用类型特征。二次调查原则上采用1:5万DEM。西南喀斯特地区优先选用1:1万,5米格网DEM数据。西北黄土高坡沟壑地区优先选用1:1万DEM或1:1万计曲线加特征点法生成DEM,10米格网DEM数据。其他地区山区优先选用1:1万,25米格网DEM数据,丘陵、平原区应选用1:5万,25米格网DEM数据。(2)质量评价包括对DEM精度检查、现势性检查、数据完整性检查以及数据文件检查。(3)DEM数据预处理包括坐标转换、中央经线变换、镶嵌和重采样等。,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耕地坡度等级确定,3、利用DEM量算耕地坡度等级(4)坡度计算利用主要坡度计算模型计算坡度计算模型:(5)坡度分级按小于等于2、大于2小于等于6、大于6小于等于15、大于15小于等于25、大于25分为五个坡度级,制作坡度图。坡度图最好由省级土地调查办公室统一组织制作。(6)坡度量算单元确定耕地坡度量算单元是以一个完整图斑为一个单元计算。(7)坡度等级计算将坡度图与土地调查数据库中的地类图斑层叠加,计算耕地图斑内的主要坡度级(面积比例最大的坡度等级),确定该图斑所属的坡度级。,田坎系数测算与扣除,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田坎系数测算与扣除,1、田坎系数耕地中北方宽度大于等于2m、南方宽度大于等于1m的地坎称为田坎。田坎系数,指田坎面积占扣除其他线状地物后耕地图斑面积的比例()。田坎系数的大小随着耕地所处位置(丘陵、山区)、耕地类型(梯田、坡耕地)和利用方式(水田、旱地)等的差异而不同。一般规律是,耕地所在的地面坡度越大田坎系数越大;旱地比水田的田坎系数大;梯田比坡地的田坎系数大;山区比丘陵的田坎系数大。,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田坎系数测算与扣除,2、田坎系数测算要求规程中规定,耕地坡度大于2时,可测算耕地田坎系数,用系数的方法扣除田坎面积;对坡度小于等于2的耕地中的田坎,不允许采用系数的方法扣除,必须外业实地量测,逐条调绘在调查底图上,内业面积量算时逐条扣除。田坎系数由省(区、市)统一组织测算,由省级土地调查办公室制定本省田坎系数测算方案,报全国土地调查办批复后,统一组织测算,测算结果是检查验收内容之一。测算时应按耕地分布、地形地貌相似性等特征,对完整省(区、市)辖区分区。区内按不同坡度级和梯田、坡地类型分组,选择样方测算系数;样方应均匀分布,数量不少于30个,单个样方不小于0.4 hm2(6亩)。,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田坎系数测算与扣除,3、田坎系数测算方法(1)分区对完整省(区、市)辖区,按地貌类型划分为丘陵、山区、高山区不同的地貌类型区域。分区时尽可能不打破完整县或乡辖区。特殊地区,可进一步细分地貌类型区域。,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田坎系数测算与扣除,3、田坎系数测算方法(2)分组在每个区内,再根据不同的坡度级和耕地类型组合进行分组。样方分组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田坎系数测算与扣除,(3)确定样方在每个组内,布设不少于30个均匀分布的样方,单个样方面积不小于0.4 hm(6亩)。样方一般为完整的耕地图斑。布设的样方须在调查底图上标注,同一组的样方从影像上看地貌及耕地纹理应基本一致。(4)田坎测量在确定的样方内,实地丈量南方1.0m、北方2.0m每一条田坎的长度和宽度,按长乘以宽计算每一条田坎面积。若影像清晰,田坎长度也可在调查底图上量取。当某条田坎的宽度不均匀时,须分段丈量宽度,分别计算田坎面积。将每一条田坎的长度、宽度和计算的田坎面积,填写在“样方田坎系数测算表”上。,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田坎系数测算与扣除,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田坎系数测算与扣除,(5)田坎系数计算实测样方中的田坎面积,计算样方田坎系数,即田坎面积占扣除其他线状地物后样方面积的比例(%)。样方面积一般采用样方耕地图斑面积。样方田坎系数=样方中田坎面积合计/(样方耕地图斑面积-其他线状地物面积合计)100。计算每一个样方的田坎系数。将计算结果填写在“样方田坎系数测算表”中。(6)平均田坎系数计算为了保证同一组样方田坎系数的准确性和具有代表性,同一组样方各田坎系数应在一定区间范围内。当同组样方田坎系数相对集中、最大值不超过最小值的30%时,取其算术平均数,作为该组耕地的田坎系数。对本组内不符合要求的田坎系数,应剔出,查找原因或重新选择样方。,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田坎系数测算与扣除,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田坎系数测算与扣除,(7)田坎面积扣除根据每一组平均田坎系数所代表的区域类型,和耕地图斑所处的地貌区域、坡度和耕地类型选择相应的田坎系数,用于田坎面积扣除。扣除时应分坡度、分耕地类型计算每一块耕地图斑的田坎面积,并在该图斑面积中扣除。田坎面积必须按图斑扣除,不允许以村、乡、县等区域整体扣除。将扣除的田坎面积填写在相应表格。,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田坎系数测算与扣除,(8)检查验收全国土地调查办负责对各地测

    注意事项

    本文(农村土地调查-梁耘.ppt)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