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中外医学发展简史.ppt

    • 资源ID:5185000       资源大小:1.62MB        全文页数:78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外医学发展简史.ppt

    ,Temple of Horus,Great Temple,中外医学发展简史,医学史是通过社会、政治、经济、哲学、科学和文化等的关系来研究医学发展的过程和规律的科学。,中西医发展史图解,古印度 巴比伦和亚述 古埃及 中 国 BC 500年 古希腊 周、秦、汉 BC450-BC1世纪 古罗马 汉、三国、晋 BC1世纪-4世纪末 意大利、拜占庭 阿拉伯 5-15 世纪(中世纪)南北、隋唐、宋、金、元 欧洲各国 明、清 15-17世纪 18-21世纪 西 医 学 中 医 学,古代的医学,医药的起源:有了人类就有了医和药。火、草药、弓箭和动物药的使用。远古文明中的医学(BC3000-BC500)美索不达米亚(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中间的平原)的医学:巴比伦和亚述,祭司与占卜、占星术(天体的变化和星体的运行与人体的疾病有关)。,两河流域及伊拉克地图,巴比伦空中花园,巴比伦和亚述医学,巴比伦人相信疾病是魔鬼带来的。图为约公元前1000年时期的病魔铜雕。,巴比伦占星术Astrology所用的肝脏陶模,汉穆拉比法典,古代埃及医学,疾病与迷信(咒文、魔术)混为一谈 木乃伊与灵魂的保留 金字塔与法老,伊姆荷泰(Imhotep)是埃及最主要的医神,生活在约公元前3000年,在孟菲斯的许多地方都供奉他的像。Imhotep的意思是“平安来到的人”。,Ebers Papyrus(纸早文)约写于公元前1550年,是一部医学理论通论,包括多种疾病以及卫生保健和药物知识的记载。,古代印度医学,罪恶是疾病的原因,忏悔是治疗的惯例。糖尿病人的尿有甜味,外科技术的使用。,古代中国的医学,黄河流域.见中医与中西医结合.,古希腊医学(BC450-BC100),言必称希腊:西方医学的主线古希腊哲学:泰勒斯(Thales),赫拉克利特(Heracletus);德谟克利特(Democritus)恩培多克勒(Empedocles)苏格拉底(Socrates)柏拉图(Plato)亚里斯多德(Aristotle,384322B.C)。,古希腊医学,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BC460-377)希氏文集70卷,为第一部医学观察记录,还有箴言论与四体液(血液与风、黏液与水、黄胆汁与火、黑胆汁与地等病理学说。,亚历山大利亚医学,公元前4世纪以后,希腊医学逐渐衰落,医学中心开始转向亚历山大利亚城。该城有规模庞大的博物馆、图书馆。有原始药房,开始人体解剖学研究。,古罗马医学,古罗马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大帝国。公元二世纪,地中海变成其内海。军队中设军医机构和医务总督,开办军医院,防止流行病。,古罗马医学,塞尔萨斯(Celsus)用拉丁文写医书,著作有论医学,内容包括医学史、病理学、治疗学、内科疾病、外科疾病等。阐明炎症特点:红、肿、热、痛。,古罗马医学,盖伦(Galen)是仅次于希波克拉底的重要医学家,深入开展解剖学研究,著书论解剖学。重视药物治疗,首创造盖伦制剂一种解毒药,强调心理治疗和放血疗法(平衡)。,中世纪医学,医学的黑暗时期:罗马帝国受外族入侵,分裂成东西两个帝国。基督教的影响,认为医药无济于事,依靠祈祷来治病,医学发展停滞。经院医学的影响,只重视古代权威的教条,严重脱离实际。鼠疫等的影响,使人心惶惶,无暇顾及医学的发展。,中世纪医学,拜占庭(Byzantine)(东罗马帝国)医学:公元200-1453之间。出现医学校、医院和药房,继承了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医学遗产,编写了大量医学百科全书,以后发展为阿拉伯医学。,中世纪医学,阿拉伯医学:鼎盛时期在8-12世纪初。阿拉伯在化学、药物学和制备药物的技艺方面有很多成就,改进了蒸馏、升华、结晶、过滤等方法,将升汞、硝酸、硝酸银用于医疗。,中世纪医学,累塞斯(Rhazes):所著万国医典是一部医学百科全书。最早区别天花与麻疹的人。首个用汞制剂治病。,中世纪医学,阿维森纳(Avicena):代表作医典一度成为欧洲一些医学院校的教材。内容包括解剖学、病理学、生理学、治疗学、制剂学、卫生学等。被列为医学史上第三座里程碑。,中世纪医学,公元10世纪在意大利建成萨勒诺医学校,以培养医生著名,被称为“希波克拉底之都。”13世纪以后出现大批大学校。著名的有意大利的波伦亚(Bologna)大学和法国的蒙披利(Montpellier)大学。,文艺复兴时期的医学,文艺复兴是欧洲文化与思想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时期。包括古代文化的复兴和个性(尤其是对人体和艺术等的重新重视)的复活。米开朗基罗、拉斐尔、达芬奇等大画家重视解剖学研究。,文艺复兴时期的医学,巴拉塞尔萨斯(1493-1541),瑞士人强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如床边教学。对癫痫作了重要观察,认为麻痹和语言障碍与头部伤害有关。,文艺复兴时期的医学,罗马人维萨里(Vesalius)1543年出版了人体的结构一书,他被认为是近代解剖学奠基人。,外科的改革,巴累改革传统外伤治疗,主张创伤后的出血只要用结扎法即可。他将人体解剖学知识应用到外科上,提高了外科医生地位。创伤治疗等书都用法文书写,这在文艺复兴时期也是一大改革。,17世纪的医学,英国人哈维(Harvey)细心地计算了心脏的容量,心脏流出的血量和回心血量,血液流动时间,于1628年发表论动物心脏与血液运动的解剖学研究,证明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原动力,奠定了生理学的基础。,17世纪的医学,荷兰人雷文虎克在1665年出版显微镜学,他是第一个认出细胞的人。意大利生物学家马尔皮基是用生物显微镜作检查的奠基人,他阐明了肝、脾、肾等脏器的组织学构造。,显微镜的发明和利用,大大扩充了人类的视野,把人类的视觉由宏观引入到微观,了解到动物体内细微结构。,17世纪的医学,医学理论上的三大医学学派:物理医学派/自然科学派:主张用物理学 原理解释一切生命现象和病理现象。化学派:把生命现象解释为化学变化。活力论派:生物体各种现象不受物理和化学因素所管辖,而是由感觉性灵魂(活力)支配。,17世纪的医学,近代临床医学之父西登哈姆(Sydenham):重视临床,记录了痛风、风湿病、流感、麻疹等疾病的征候。,17世纪的医学,生理学之父哈勒(Haller)、生理学纲要一书中研究了呼吸运动、骨路运动、胎儿的生长发育,重点研究了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18世纪的医学,病理解剖学之父意大利人莫干尼(Morgagni):把“病灶”与临床症状联系起来,发表了论疾病的位置和原因一书。,18世纪的医学,17世纪中叶,荷兰的莱顿大学开始实行临床教学,并取消宗教派别的限制,吸收了不少外国留学生。到18世纪,临床教学开始兴盛,莱顿大学在医院中设立教学床位。布尔哈唯(Boerharve)成为当时世界最著名的临床医学家。,18世纪的医学,外科学的发展韩特(Hunter)两项重大发明。其一,创立了有关动脉瘤的手术;其二,建立了动物标本室。坡待(Pott)曾经以坡特氏病而闻名,对长骨骨折和脊柱结核有新见解。关于骨折的一般现象,18世纪的医学,预防医学开始:英国人詹纳(Jenner)受中国种人痘和挤奶女工不生天花的启发,发明将牛痘用于预防天花。1980年消灭天花。,19世纪的医学,三大科学发现对医学的影响。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界的物质代谢运动生物进化论:胚胎发育与遗传学显微镜技术的发展和细胞学说:基础医学医学从依赖经验的推理和形而上学的思辨转变为凭借物理、化学实验研究和对疾病实体的客观、细致的观察。,19世纪的医学,细胞学理论:德国生物学家施莱登(Schleiden,)及施旺(Schwann)共同发展了现代生物学最重要的概念之一“细胞学理论”。,德国微尔啸(Virchow,1821-1902)提出了细胞病理学理论,代表作有细胞病理学,他将疾病的原因归结为细胞形式和构造的改变,这是形态病理学发展史上的重大进步。,19世纪的医学,比较解剖学和胚胎学:法国的曲维尔(Cuvier)开创了比较解剖学,奠定了脊椎动物化石学的基础。出生在爱沙尼亚的胚胎学家贝尔(Baer)发表了胚胎学著作动物的发育,提出了“胚层学说。”,19世纪的医学,生理学和实验生理学:德国生理学家穆勒(Muller)搞清了刺激和感觉之间的关系,代表作有生理学教科书。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提出了条件反射理论。生物化学:1824年,著名化学家李比希(Liebig)建立化学研究所,倡导以定量分析的方法研究生命体的化学组成,奠定了生物化学的基础。,19世纪的医学,诊断学的进步:法国医生高尔维沙尔促进了叩诊法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法国临床医学家雷奈克(Laennec)发明了用听诊器(纸制、木制)检查心、肺。,19世纪的医学,细菌学研究: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建立了疾病细菌学理论,创立了巴氏消毒法,防止酒和牛奶变质。巴斯德的名言是:“科学是无祖国的,但科学家却是有祖国的。”德国细菌学家的科勒发现炭疽杆菌、霍乱弧菌和结核杆菌,创立了细菌学三定律(科氏法则)。,19世纪的医学,麻醉法的发明:全身麻醉药:一氧化二氮(笑气)、乙醚和氯仿。局部麻醉药:细菌学研究:消毒法的发明:匈牙利的产科学教授塞麦尔威斯采用漂白粉消毒双手防止产褥热。英国外科医生李斯特采用石炭酸清洗伤口,减少手术感染。,19世纪的医学,护理学的兴起:最著名的是英国的护士南丁格尔首先开办护士学校,设立南丁格尔基金。她的名言是:“人生要象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国际红十字会成立:瑞士人杜南1864年在瑞士成立了国际红十字会。1910年他获得首次设立的诺贝尔和平奖。,20世纪的医学,医学开始向恶性肿瘤、病毒性疾病和衰老等发起攻击。20世纪50年代医学研究从细胞水平向分子水平迈进。医学分科专门化:出现了心脏病学、内分泌学、精神病学、神经病学、整形外科学、影像医学、胃肠病学、康复医学和老年医学等专科。,20世纪的医学,放射医学的发展:德国物理学家伦琴1895年发现X射线,法国和波兰物理学家居里夫妇1898年发现镭,并应用于临床诊断。,20世纪的医学,诊断学的发展:费米(Fermi)发现人工放射同位素对诊断和治疗肿瘤有效。爱因托汶(Einthoven)研究出心电图描记(ECG),因而获得了1924年诺贝尔奖。,20世纪的医学,1928年,弗莱明发现青霉素(Penicillin)1935年英国牛津大学病理学家弗洛里和德国生物化学家钱恩合作解决了青霉素浓缩问题,使青霉素批量生产成为可能。1943年青霉素第一次成功地用于治疗病人。,抗生素的发现是20世纪药物学和治疗学的重大进步。,20世纪的医学,精神病学 弗洛伊德(Freud)以其精神解剖学说(无意识、前意识和意识)、本能学说(“性力”和“情综”)、精神结构学说(和我、自我和超我),形成了精神分析学派,认为精神作用影响潜在意识,性的本能与这种作用有重要关系。,20世纪的医学,输血和器官移植:1901年美籍奥地利人兰德茨坦纳(18681943)发现血型,并作为输血配型的依据,大大减少了输血反应。1933年异体角膜移植成功;1954年孪生兄弟间肾移植成功;1963年肝移植、肺移植成功;近年来还开展了心脏、脾脏的移植。,20世纪的医学,传染病和肿瘤的新动向:大部分传染病得到控制,但出现了一些新的传染病,艾滋病、SARS疯牛病等。恶性肿瘤的治疗仍无有效的方法。,20世纪的医学,免疫学的发展:50年代发现胸腺与免疫有关,并阐明了免疫球蛋白的结构。60年代发现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证明了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存在。70年代发现了人类白细胞抗原系统。,20世纪的医学,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的进展: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1955年提出了遗传密码的假设。60年代破译了遗传密码并阐明了蛋白质的合成;同时细胞遗传学发展迅速,确定了染色体数目及染色体畸变。70年代发表了反转录酶和限制性内切酶的作用;体细胞遗传学和重组DNA技术应用于临床。80年代应用基因工程技术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90年代人类基因组计划开始实施,DNA芯片应用于临床。,部分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获得者,中国医学简史,远古-公元前三世纪 酒和汤药的使用:夏商周时代,用粮食发酵成酒,酒用来治病。“医”字从“医”+“殳shu”+“巫”“酉you”而来,说明医与酒之间的关系。远古时从生食草药,商朝生产汤药。,远古-公元前三世纪,对药物的认识:诗经中描述了50余种药物;山海经中记载了123种药物。对医学的解释:素问中将病因归结为六气风、寒、暑、湿、燥、火。阴阳五行学说:水、火、金、木、土,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远古-公元前三世纪,名医扁鹊:生活在公元前5世纪,姓秦名越人,他精通内、外、妇、儿各科,擅长切脉,百姓用扁鹊来赞誉他。,秦汉时期的医学(1)(公元前3世纪 公元3世纪),现存的第一部医书黄帝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共18卷,162篇。它为中医学奠定了理论基础。现存的第一部药书神农本草经:全书三卷,收载药物365种,记载了药物的功效、主治、用法和服法,为本草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秦汉时期的医学(2)(公元前3世纪 公元3世纪),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总结治疗热性病的经验,写成了伤寒杂病论一书,提出辨证论治的理论和医疗原则。现存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二书。华佗与麻沸散、五禽戏:首创用麻沸散作为麻醉剂,还擅长外科和针灸。创作了“五禽戏”,即模仿虎、鹿、熊、猿、鸟的动作,强身健体。,秦汉时期的医学(3)(公元前3世纪 公元3世纪),董奉与杏林:董奉,三国时期著名医学家。他隐居庐山行医时,不收诊疗费,只求患者种杏树15棵。数年后杏树成林,有10万多棵。后人常用“杏林”比喻医家医术高超,如“杏林春暖”、“誉满杏林”等。,两晋、隋唐、五代时期的医学(公元265960),王叔和与脉经:写成脉经10卷,97篇,进一步使脉学系统化。该书确立了常见脉象24种,为我国最早的脉学专著。皇甫谧与甲乙经:写下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简称甲乙经,全书十二卷,128篇,确定穴位649个,为我国最早的系统针灸专书。,两晋、隋唐、五代时期的医学(公元265960),巢元方所著诸病源侯论是一部总结病因、病理、征候的医学基础理论巨著,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论述病因征候理论的专著。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包括诊断、针灸、预防、卫生等多方面内容。全书共30卷,收集医方5300首,是我国唐代最杰出的医药学著作,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临床医学百科全书。他还著有大医精诚。,两晋、隋唐、五代时期的医学(公元265960),陶弘景的神农本草经集注收载药物730种,并对药物知识作了全面的整理。我国第一部药典新修本草:唐朝苏敬等20余人集体修编本草,是我国有国家颁行的第一部药典。中日医学交流:唐代名僧鉴真东渡日本,在奈良传授佛学和中国医学。,宋金元时期的医学(公元9601368年),北宋时期的三大发明:火药、罗盘针和活版印刷术对经济发展起了推动作用,促进了医药著作的出版。医学管理机构的出现:校正医书局成立于10681077年,完成10余部医学书籍的校正和印行。国家药局成立于1076年,由政府控制药品贸易。太医局负责中医药教育,宋代分9科,元代分13科。,宋金元时期的医学(公元9601368年),大型医书的编撰:由官方组织编写了太平圣惠方、和剂局方、圣剂总录等医学理论的发展:1、运气学说:将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葵)、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申酉戍亥)和五运(金木水火土)、六气(风寒暑湿燥火)联系起来。2、金元四家:寒凉派(刘完素)、攻下派(张从正)、补土派(李杲)、滋阴派(朱震亨)。,宋金元时期的医学(公元9601368年),医学各科的成就:1、病因学:三因极病症方论,即内因七情、外因六淫、不内不外因。2、解剖学:吴简欧希范五脏图和杨介存真图。3、法医学:宋慈的洗冤集录是我国最早法医学专著。,宋金元时期的医学(公元9601368年),4、针灸学:王惟一撰成铜人腧穴针灸图金经3卷,为我国最早的教学模型。5、外科学:出现了外科精义和外科精要等专著。6、妇科学:出现了十产学和妇人大全良方等妇产科专书。,明代的医学(公元13681644年),李时珍与本草纲目:李时珍,公元15181593年,湖北人。一生著书10余种,现存只有本草纲目等34部。本草纲目共有52卷,收载药物1892种,绘制药图1109幅。该书问世后,陆续被译成朝、日、拉丁、英、法、俄等多种文字,在世界科学史上有较高的地位。,明代的医学(公元13681644年),人痘接种法中国免疫法的尝试:大约在16世纪,中国民间采用痘衣法和鼻苗法(如水苗、旱苗、熟苗法)预防天花。人痘法发明后,很快流传至全国,17世纪开始又流传至俄国、土耳其、英国等。直到1796年英国人发明了牛痘接种法,才逐渐取代了人痘接种法。,明代的医学(公元13681644年),温病学派的萌芽:明代之前,一般认为温病是指病症而言,伤寒是指病因而言。明代把温病、温疫和伤寒截然分开,从病因、发病等方面提出了全新的主张。明代中叶还形成了温补学派,代表人物有赵己、张景岳等。西洋医学的早期传入:16世纪中叶,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其中也将一些医学书籍传入我国,但并未引起我国医学界的重视。,清代的医学(公元16441840),温病学派的形成:以叶天士、吴鞠通等为代表的温病学派,极力主张温病不同于伤寒之说,创立了温病辨证论治的完整体系。编辑医学丛书:清代较简明和实用的医书有医宗金鉴,相关的医学丛书有四库全书医家类。,清代的医学(公元16441840),王清任与医林改错:他强调解剖学知识对于医生的重要性,并大胆提出对古籍书中解剖记载的怀疑和改正。药物学的发展:代表人物是赵学敏和吴其浚,前者著有本草纲目拾遗,后者著有植物名实图考。,中国近代医学(18401949),西医的传入:鸦片战争以后,教会医院由沿海地区进入整个内地,使西医广泛传入我国。在中国开办医学校,上海成立了圣约翰大学医学院、震旦大学医学院等,培养了一批医学生。西医书籍的编译是早期西医传入的另一重要的途径。早期的留学活动,使留学生全面接受西方医学教育。,中国近代医学(18401949),中国近代医学体系的形成:以西方医学体系为模式逐渐形成,包括医疗卫生行政机构的创建、近代医学教育体制的形成、医学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的创立和发展。,中国近代医学(18401949),近代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防治,基础医学各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公共卫生事业有所发展。近代中医药学面临严峻的考验:先后出现了中西汇通思潮和废止中医思潮。中医药界的奋力抗争使之艰难地维持下来。,现代中国医学的发展(1949),新中国卫生工作方针地确立: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中医药学与中西医结合:80年代确定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支力量都要发展,长期并存的方针。90年代提出中西医并重。,现代中国医学的发展(1949),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和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更多资源,高一语文 高一英语 高一数学 高一物理 高一化学 高一政治 高一历史 高一地理 高一生物,

    注意事项

    本文(中外医学发展简史.ppt)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