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和教材的修订.ppt

    • 资源ID:5180569       资源大小:508KB        全文页数:199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和教材的修订.ppt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和教材的修订,袁书琪二级教授 博士生导师国家级中小学教师培训首批专家教育部(福建师大)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副主任2012.8 鞍山,报告提纲,第一部分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修订第二部分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教材的修编第三部分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课例解读与说课 练习,第一部分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修订,一、地理课程修订的研究基础(一)地理课程的修订【调查】你知道地理课程的修订包括哪些吗?,一、地理课程修订的研究基础(一)地理课程的修订,地理课程修订包括地理课程计划的修订(这次年级、课时不变)地理课程标准的修订【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地理课程教材的修订【义务教育教科书地理(教育部审定2012)】地理课程评估的修订(各地级市是否列入中考?),(二)地理课程修订的研究课题,国家教育科学规划课题(AHA010019)国家课程标准研制国家教育科学规划课程(BHA060030)学生学业评价研究国家教育科学规划课题(AHA010018)国家课程资源建设【思考】这些课题对地理课程修订有何作用?,(二)地理课程修订的研究课题,国家课程标准研制(课题1)修订国家地理课程标准 修订国家地理课程教材学生学业评价研究(课题2)修订地理课程标准第四部分“二、评价建议”修订国家地理高考说明国家课程资源建设(课题3)修订地理课程标准第四部分“三、课程资源的开 发与利用”修订地理教参、地图册、学案 建设地理实验室、地理实习基地,(三)本地理课程研究的团队,徐岩 人民教育出版社总编、编审韦志榕 人民教育出版社总编、编审林丽青 三明市三元区教研室教研员、高级教师南月省 河北师大初中教师国家级培训基地教授李晴 地理教育期刊主编、教授郑云清 福建省普教室副主任、高级教师叶回玉 福建省普教室研究员、高级教师,(四)本人参与地理课程改革简历,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制订 上世纪80年代后期义务教育地理教材编制 上世纪90年代初期国家地理高考命题 上世纪80年代末义务教育地理教材编制 上世纪90年代初期国家地理高考考试说明制订 上世纪90年代初期教育部福建师大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副主任 上世纪90年代初期高中地理教学大纲制订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地理学会地理教育委员会委员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研究员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委员会副理事长 上世纪90年代后期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制订 上世纪90年代后期高中地理教材编制 本世纪初期,第一部分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修订,二、地理课程标准的重要性【调查】1、平时有没有研究课标?2、手头有没有地理课标(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3、是地理专业出身的吗?,二、地理课程标准的重要性(一)回答为什么教学地理课程的问题初中地理课程的不可或缺性 1、增进学生对地理环境的理解力和适应能力(新课标)地球越来越小(新教材):巴西热带雨林砍树影响全球气候 美国金融危机危及全世界,(一)回答为什么教学地理课程的问题初中地理课程的不可或缺性 2、培养学生应对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初步能力(新课标)综合和动态的眼光分析问题(新教材):人口多好不好 城市化利或弊,二、地理课程标准的重要性(二)回答地理课程教学什么的问题初中地理课程内容的与时俱进1、初中地理课程以区域地理为主(新课标)因地制宜的意识(新教材):读世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排名柱状图,看西欧是世界上发达国家最集中的地区,(二)回答地理课程教学什么的问题初中地理课程内容的与时俱进 2、初中地理课程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生活(新课标)提升学生的生活品位(新教材):景观图:沙特阿拉伯旅店我国云南元阳梯田 日本人爱吃鱼日本鱼文化,二、地理课程标准的重要性(三)回答怎么教学地理课程的问题初中地理课程教学方法的持续优化 1、不断深入探究(新课标)层层剥洋葱(新教材):城市位置?城市气候?城市河流?城市生活?城市演变?,(三)回答怎么教学地理课程的问题初中地理课程教学方法的持续优化 2、应用区域案例(新课标)比较探究(新教材):同为高原有的平坦?有的崎岖?不能停留在分别教学,二、地理课程标准的重要性(四)地理课程教学得怎么样初中地理课程教学有效性评价 1、综合能力测试(新课标)初步揭示人地复杂关系(新教材):聚落与自然环境哪些要素有关?,(四)地理课程教学得怎么样初中地理课程教学有效性评价 2、各种技能评价(新课标)从地图看空间分布和空间联系(新教材):加拿大地图:查找怀特霍斯、温哥华、尼皮贡 判读相互位置关系,第一部分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修订,三、地理课程标准修订大势【调查】1、是否被调查过对地理课标修订的意见?2、希望对地理课标的改动大还是小?,三、地理课程标准修订大势(一)本次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修订的力度大据粗略统计:标准改动85条/保持21条 活动建议原有51项/现有16项【调查】希望初中地理课程的教学负担加重还是减轻?,【思考】地理课程修订可能如何减轻学业负担?,三、地理课程标准修订大势(二)本次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修订系统减轻了学业负担,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2、初步认识人口、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区域差异以及发展 变化的基本规律和趋势【思考】删去“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和趋势”这是哪一类地理理性知识?,(二)本次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修订系统减轻了学业负担 1、删减地理理性知识,“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和趋势”地理演变规律地理知识:地理感性知识 地理理性知识 地名 地理概念 地理数据 地理特征 地理景观 地理分布 地理规律 地理演变 地理成因,一、地球与地图(一)地球和地球仪 1、地球的形状、大小与运动 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思考】为什么能力要求过高?应当怎么改?,(二)本次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修订系统减轻了学业负担 2、降低能力要求,一、地球与地图(一)地球和地球仪 1、地球的形状、大小与运动 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学生难以提出证据改为“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能力要求降低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科学态度)要求提高了,二、世界地理(四)地域发展差异 运用数据和实例,说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发展水 平的差异【思考】学生的生活经验够用吗?,(二)本次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修订系统减轻了学业负担 3、从学生的经验基础出发,二、世界地理(四)地域发展差异 运用数据和实例,说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发展水 平的差异学生很难区分“发达国家”与“发展国家”更不用说运用有关数据和实例了删除,(二)本次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修订系统减轻了学业负担 4、删减与其他学科交叉重复的内容二、世界地理(四)地域发展差异 说出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标准)从报刊中剪辑有关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活动信息,通 过板报、小报、宣讲等形式展示和交流(活动建议)【思考】与什么课程交叉重复?,与思想政治课程交叉重复删除突出地理性,(二)本次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修订系统减轻了学业负担 5、删减区域人文地理内容 二、世界地理(四)地域发展差异 运用有关资料说出某一大洲存在的人口、环境、发展等 问题 通过实例说明某一大洲内部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 说出某一地区最有影响的区域性国际组织 说出某国家主要城市【思考】为什么要删除?,二、世界地理(四)地域发展差异 运用有关资料说出某一大洲存在的人口、环境、发展等 问题 通过实例说明某一大洲内部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 说出某一地区最有影响的区域性国际组织 说出某国家主要城市学生对于人文地理事象不熟悉删除不少人文地理内容,(二)本次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修订系统减轻了学业负担 6、删减区域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和自 然灾害二、世界地理(四)地域发展差异 说出某国家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和突出的自然灾害,并 简单说明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思考】为什么要删除?,二、世界地理(四)地域发展差异 说出某国家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和突出的自然灾害,并 简单说明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区域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和灾害难度较大删除,(二)本次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修订系统减轻了学业负担 7、降低运用案例的要求三、中国地理(三)经济与文化 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发展中的作用(五)认识区域 根据有关资料,说出支柱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 动作用【思考】为什么要修改?怎么修改?,三、中国地理(三)经济与文化 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发展中的作用学生难以举例 修改为“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状况”给出实例(五)认识区域 根据有关资料,说出支柱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 的带动作用学生难以查找资料删去,(二)本次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修订系统减轻了学业负担 8、删减测绘活动一、地球与地图(二)地图 实地踏勘并绘制校园、社区等小区域的平面草图【调查】做过吗?,三、地理课程标准修订大势(三)本次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修订数量统计 1、“标准”条目的减少修订前后“标准”条目数量统计,(三)本次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修订数量统计 2、“活动建议”条目的减少 修订前后“活动建议”条目数量统计,【调查】你知道课标的结构吗?,第一部分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修订四、地理课程标准修订解读,修订前:第一部分 前 言课程性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第三部分 课程内容(表格)地球与地图等4大块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教学建议 评价建议 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 教科书编写建议,四、地理课程标准修订解读(一)地理课程标准的结构基本不变,修订后:第一部分 前 言课程性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第三部分 课程内容地球与地图等4大块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教学建议 评价建议 教科书编写建议(提前)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建议(推后),【思考】教科书与课程资源关系如何?,课程内容仍然是:地球与地图 世界地理 中国地理 乡土地理 课程内容结构框图调整得更加清晰、醒目,四、地理课程标准修订解读(二)课程内容结构保持不变,课程内容结构,内容标准的呈现方式表格和条目不变内容标准的表述方式以学生为主体的行为动词不变 内容标准的部分文字进一步修饰根据实验区的意见【调查】提过意见吗?,四、地理课程标准修订解读(三)课程内容标准形式不变,(一)地球和地球仪,内容标准呈现方式和表述方式不变,四、地理课程标准修订解读(四)课标修订侧重于时代性、准确性、可行性 1、前言(课标第一部分)的修改和调整(1)导言时代性、前瞻性 地理课程的改革背景现代社会提出的挑战【思考】“只有一个地球”(新教材)对地理课程提出什么样的挑战?地理课程的价值促进学生发展【思考】“大自然赠予我们的多彩世界”(新教材)如何促进学生成长?,1、前言(课标第一部分)的修改和调整(2)课程性质调整、改写“学科”与“科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学科”取材于“科学”:区域性、综合性 但“学科”自有特点:基础性生活性 教育性思想性、实践性,课程性质修订亮点综合性地理课程是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性质 的基础课程综合性各种自然和人文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思考】新教材P.3 在元阳梯田图中如何分析人地关系?区域性不同区域的地理差异、区际联系【思考】第五章“发展与合作”如何体现差异、联系?,课程性质修订亮点思想性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 的观念 热爱家乡、热爱祖国 关注全球【思考】世界地理中的地球部分如何进行爱国爱乡教育?生活性学生经常遇到的地理现象、地理问题 提升学生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能力【调查】你平时如何运用学生生活作为教学资源?实践性图表绘制、学具制作、实验、演示、野外观 察、社会调查和乡土地理考察等【调查】你如何运用社会调查和乡土地理的课程资源?,1、前言(课标第一部分)的修改和调整(3)课程基本理念6条精简为3条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思考】P.52活动:农田烧秆、城市汽车的空气污染能否用乡土材料替代?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思考】P.73活动:是否超标?如何从地理视角应用自然原因思考人口分布问题?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思考】哪些章节可用网络学习空间?,1、前言(课标第一部分)的修改和调整(4)课程设计思路 5条减为3条归并第一、二、三条 增加地理课程内容的基本结构框图,课程内容的基本结构框图,(1)精简 7句114个字减少为5句54个字(2)系统化 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目标在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体例:与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衔接、一致【思考】是否同意“课改是从知识为本到能力为本”的说法?,2、课程目标(课标第二部分)的调整和精简,2、课程目标(课标第二部分)的调整和精简(3)知识与技能合并:两条系统地理目标删去:认识人口、经济、文化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和趋势(超越初中学生心理年龄特征)调整:了解家乡、祖国、世界【思考】七上图片统计:中国占比多少?单列:技能,2、课程目标(课标第二部分)的调整和精简(4)过程与方法 抽象、概括改为分析、归纳 提出: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思考】能力、过程、方法之间关系如何?,能力、过程、方法之间关系能力:包括智能(动脑)、技能(动手)智能:包括思维(实际)、想象(虚拟)、记忆(储存、提取)思维:包括比较(区域)、判断(概念)、推理(规律的归纳、演绎)、综合分析(特征、因果)等技能:图表、实验、实习(自然考察、社会调查)、计算关系:在学习过程中,运用各种方法,获取各种地理知识,形成各种能力,【思考】下列是什么思维能力、什么地理知识?区别“天气”与“气候”说出气温随时间变化的特点懂得保护世界遗产的意义说明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性识别五种主要地形判读坡的陡缓说明地形对气候的影响运用地图说出各种语言的主要分布地区,2、课程目标(课标第二部分)的调整和精简(5)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加知道因地制宜的意义 初步形成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 意识 民族自豪感【思考】台湾的自然保护用“自然保育”,什么意思?,(1)教学建议强调:“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突出地理学科特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利用地理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思考】是否同意“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说法?,3、实施建议(课标第四部分)的适用,3、实施建议(课标第四部分)的适用(1)教学建议删除案例实验区教师反映部分案例内容陈旧或设计不够理想作为教育部门正式文件正文中设置案例在文本体例上不妥课标解读将设置较多“案例”。,3、实施建议(课标第四部分)的适用(1)教学建议 举例来自实践中的 例如用“问题解决”的方式 用地理语言描述或解释 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 利用学生已学习过的地图知识,3、实施建议(课标第四部分)的适用(2)评价建议注重多途径收集信息准确反映学生地理学习的结果及过程激励学生有效学习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思考】课改中的听课、评课如何改革?,3、实施建议(课标第四部分)的适用(2)评价建议强化诊断和发展功能弱化甄别和选拔功能依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基本理念结合全面的目标、多样的手段 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3、实施建议(课标第四部分)的适用(2)评价建议方法纸笔测验评价 档案袋评价 观察评价删除所有“案例”解读将设置“案例”,3、实施建议(课标第四部分)的适用(2)评价建议最终目的创造学生成功学习的良好心理提供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3、实施建议(课标第四部分)的适用(3)教材编写建议地理教材教师创造性教学学生主动学习最基本的教学资源,3、实施建议(课标第四部分)的适用(3)教材编写建议新增突出能力培养 发挥教科书的学习引导功能 体现探究学习方式【调查】你用教材、教辅、自编“学案”?,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实验教材目前通过审定、正在使用的共有:七套主要版本 两种补充版本【调查】你知道吗?手头有吗?,义务教育地理新课程实验教材七套(8种)主要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主持编写、出版(2种版本)湖南师大主持编写、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北京师大主持编写、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广东省教委主持编写、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山东省教委主持编写、商务印书馆出版仁爱教育研究所主持编写、大象出版社出版山西省教委主持编写、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初中地理实验教材两种补充版本,地质出版社出版的自然地理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自然地理没有按常规开设“历史与社会”、“科学”课程选择开设“历史与社会”和“物理”、“化学”、“生物”课程的学校适用,3、实施建议(课标第四部分)的适用(4)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增加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配置地理专用教室 有条件的地区可创建地理实习基地【调查】有吗?,3、实施建议(课标第四部分)的适用(4)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强调结合学校的实际、学生的学习需求 充分利用学生自身的经历、体验新增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 网络资源的特点:形式多样、数量巨 大、获取方便、内容新颖、成本较低,地理课程标准第三部分(内容标准)地理课程内容的明确、完善、调整,第一部分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修订五、地理课程内容修订解读,1、活动建议主题化原来每项活动建议对应一条具体标准 标准每一单元包含多项活动建议改为标准每一单元对应一项活动建议,五、地理课程内容修订解读(一)活动建议的整理、归并、删节,原来:标 准 活动建议1、地球的形状、大小与运动周长 用乒乓球或其他材料制作简易的地球仪 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模型 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 述地球大小 用事实分别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 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比较不同季节正午太阳光下物体影子长度改为:标 准 活动建议1、地球的形状、大小与运动周长 开展地理观测、动手制作等活动,例如,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用乒乓球或其他材料制作简易的地球仪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 模型述地球大小用简单方法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自转、公转,2、行为动词宏观化地理观测、动手制作、拼图游戏、模拟演示、参观体验、讨论辩论、角色扮演、学习交流、知识竞赛、地理调查【调查】都做过吗?,(一)活动建议的整理、归并、删节,1、增加活动标准 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 是标准(必须教学)不是活动建议(可选可不选的建议)【调查】做过没有?,五、地理课程内容修订解读(二)实践的加强,2、活动更趋准确、完善 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局部)改为:在地球仪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全部)【调查】做过没有?,(二)实践的加强,3、提高活动的可行性 观察不同季节正午太阳光下物体影子长度 改为:观察不同季节(或一天内)正午太阳光下物体影子长度【调查】做过没有?,(二)实践的加强,4、地图从知识到技能 重视地图本身构成要素(比例尺等)改为:重视地图应用技能 增加:判读坡的陡缓 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二)实践的加强,1、表述科学性的加强“省级行政区”“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用正规的全称“地理差异”“地域差异”“地理差异”的涵义比较宽泛“地域差异”与“地域发展差 异”相匹配,五、地理课程内容修订解读(三)要求的提高,2、思想性的加强 说出我国的人口国策“理解我国的人口国策”初中很少要求理解国策必须理解增加“理解我国的土地国策”说出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特征“说出我国民族分布特征”新增认识区域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 强调科学发展观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三)要求的提高,新补充“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基本特 征”【思考】河流地图与什么地图比较?“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的国家”对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非常有用,(三)要求的提高 3、内容的增加,要求“说出长江、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 的影响”【思考】水文特征从哪些方面分析?增加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讨论新增围绕某区域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自然灾害防治、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等主题,自拟题目,撰写小论文等活动,(三)要求的提高 4、人地关系的加强,“乡土地理教材的编写应纳入地方课程开发的计划中”“提倡积极开发小尺度区域(乡、镇以下)的乡土地理校本课程”,(三)要求的提高 5、乡土地理范围的调整,第二部分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教材的修编,一、人教版地理教材的重要性(一)以国家课程标准为本的地理教材 简称“国本教材”【调查】什么叫“国本教材”?,(一)以国家课程标准为本的地理教材 1.对国家课程负责,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地理教材“一标多本”都要遵循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 这次修编要经过国家中小学课程教材审 定委员会审定 有通不过的可能 通过以后由国家“埋单”,【案例】,【讨论】新旧课程有哪些不同?,【案例】下列教材内容,体现了上述哪条课程标准的要求?,用手轻轻拨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人们以1天为单位的起居和作息时间,与地球自转有什么关系?想一想,当北京是中午12点时,美国纽约市白天还是夜晚?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怎样实现“24小时不间断”的设计工作?,(一)以国家课程标准为本的地理教材 2.对国家高考负责,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的独特使命 国家地理高考的内容构成【思考】有哪些地理高考内容高中地理没有?地理中考应当突出哪些重点内容?,【案例】课程标准新增要求,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读坡的陡缓 高考常用,【思考】下列各种教材的表达,哪一种好用?,地形图的判读:从等高线的疏密状况,可以判读地面的高低起伏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正文)等高线地形图:陡坡的等高线密集;缓坡的等高线稀疏。(正文)学看地形图:地图上有了等高线,哪里高哪里低,哪里是山地,哪里是盆地,就都能从图上看出来。(冒泡),一、人教版地理教材的重要性(二)以学生为本的地理“学材”,1.对学生学习过程负责 教材学生最依赖的学习材料(“学材”)教师用书、教学参考书【调查】,主要提纲是用PPT,还是板书?有没有用较复杂的板图真实地图?学生有没有在书上做记号?有没有布置学生预习、复习课本,(二)以学生为本的地理“学材”2.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负责 爱学 会学 学会 情感 能力 知识 价值观 考试不考 地理课程在初中的地位 激发地理学习的重要性 转化为地理学习动机,【案例】枯燥的地球运动 实验:自转使地球发胖 平淡的大洲大洋 标题:地球?“水球”?正文:加加林说地球更像“水球”地理课程开头难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 解开地理之谜,地理与日常生活 地理与风土人情,在旅行中学习地理【思考】上述这些不考的内容,有没有在教学中运用?,一、人教版地理教材的重要性(三)以特色为本的地理课本 1.内容创新促进课程改革 这次课程修订提出“四基”基本原理、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基础实践【思考】哪些内容教材有自主权?基本原理 案例 知识点 知识体现方式 基本技能的种类 基本技能的要求程度 基本技能的操作方式(活动、图表)实验 实习(野外考察、社会调查)阅读材料 乡土教学,(三)以特色为本的地理课本 2.形式创新便于地理教学【调查】下列教材编排方式各有哪些利/弊?地球部分单列/地球运动作为气候成因 地图部分单列/等高线作为地形的判识,【思考】哪些体例是必学的,哪些是选学的,哪些必要,那些不必要?阅读 活动 探索(引出新课)学习指南(要点提示)实验 读图 思考 计算 课题 复习题,第二部分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教材的修编二、教材修订的实验基础(一)教材实验的目的 1.检验教材的质量 科学性体现地理学科逻辑展示地理科学创新教材质量 有效性遵循地理教学规律,实现地理课程目标 适应性适应不同实验区,不同实验学校,不同师生,【思考】(新教材)“地球村”如何体现地理教材科学性逻辑?,【思考】(新教材)世界灯光影像图 如何应用以便体现地理教材的有效性?,【思考】汽车产业链手机产业链 如何体现地理教材广泛的适应性?,(一)教材实验的目的 2.提高教师的素养 初中地理教师非专业多 山东全省70%非专业 初中地理教师流动性大 其他课程老师临时代课多 初中地理教师教学负担重 没有机会培训,【调查】,平常备课是否会钻研课程标准?地理教材一本在手,还有几本参考?,二、教材修订的实验基础(二)教材实验的过程 1.培训【调查】是否接受过培训?,培训,国家级省级市级网络远程,教研员 骨干教师全员,培训专家,课程标准 制定者教材编者教材使用者,(二)教材实验的过程 2、课题研究 国家级课题申报立项 地理教材开发实验研究 各种地理教材比较研究 出版社资助课题 新教材教学有效性研究 地理教学新模式研究 地理新课程实施评价研究【调查】是否做过课题?想做课题吗?,(二)教材实验的过程 3、出版社反思(1)教材内容的纵向横向联系【案例】地形与地形图 课程标准:【思考】教材的编排提取公因子好不好?,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运用地图归纳某大洲地形特点,世界的地形:陆地地形学看地形图,3、出版社反思(2)能力体系研究【案例】课程标准:区别“天气”和“气候”的概念【教材】列举现象说明/下定义?二者放在第一节/分开放在两节?,3、出版社反思(3)活动设计课程标准的活动建议:【案例】世界居民 原来:人口问题辩论 搜集展示宗教图片 搜集辨别景观图片 修订:开展人口多还是少好、城乡何者更宜居的 辩论【思考】改动好吗?,3、出版社反思(4)课文表达方式 显性与隐性的关系【案例】利用经纬网定位 原来:活动 台风的中心位置 修订:正文 某一地点的经纬度位置就是经线和纬线的交叉 点,台风的中心位置【思考】哪一种更好?,(二)教材实验的过程 4、实验调查 一线教师实验课 教材编者座谈会 交流研讨会问卷调查网站互动【调查】上网互动过吗?,二、教材修订的实验基础(三)教材实验的结果 1.对课程改革的肯定(1)扭转对地理知识的偏重 重点:区域知识 地理素养【调查】什么叫地理素养?,(三)教材实验的结果 1.肯定改革的成果(2)推动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 教学方式:教授 引导学习 内容:凭书讲书 师生搜集资源 评价:终结考试 过程评价 纸笔考试 活动评价【调查】真有这么做了吗?教研:一个课题几十个学校几百名教师【调查】纳入教研体系了吗?,(三)教材实验的结果 2、课程改革中问题的暴露(1)“新瓶装旧酒”(有没有?)(2)考试死板 跳不出课本 凭书考书 超标(3)内容多、难 地球和地图要不要成为先导单元?(4)活动多、难(5)区域内容支离破碎 选区域多了还是少?(6)内容陈旧,(三)教材实验的结果 3.课改问题原因的揭示(1)地理课程地位偏低(2)课程导向(3)教学环境条件差(4)师资队伍素质偏低,第二部分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教材的修编三、地理教材修编解读,(一)教材修编的指导思想,【思考】“三个代表”地理教材要代表什么?,【思考】“三个面向”地理教材面向什么?,代表先进的思想德育为先,科学发展代表人民利益关注民生代表优秀传统注重文化,面向现代化社会转型面向世界全球化,全球问题,中国在世界面向未来持续发展,和谐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体现义务教育性质以学生为本 社会责任感,勇于创新尊重教学规律身心发展,生活实际 地理逻辑,社会有用借鉴教材编制经验国内外,学科导向的课程理论(科学哲学)(结构主义理论),社会导向课程理论(实用主义哲学)(经验主义/实证主义方法),学生导向的课程理论(心理科学)(人本主义方法论),三、地理教材修编解读(二)教材修编的总体解读,1.编排结构不变 先世界后中国多数教材 先总论后分区世界、中国都是 先自然后人文总论、分论都是,-为主,【思考】习惯了吗?,(二)教材修编的总体解读 2.基本体例简约,【案例】,叙述式课文,阅读材料,活动式课文,章首语节小标题,章首语,问题式内容提要,课程标准的标准,【思考】有的教材开篇用“课题”好不好?,节,多数章分节,个别章不分节,总论一个要素,分论一个区域,小标题,课程标准的一项标准或其中一部分,铺垫内容,【思考】铺垫内容要不要单列小标题?,气温 降水类型 气温的变化 气温与我们,叙述式课文,文字叙述,图像表述,图文结合,只表达部分内容,【思考】重要的结论是否都要用文字叙述,好不好?,阅读材料,趣味,扩展,活动的引导,自学(不作教学要求),【思考】有没有都在课堂上用?,活动式课文,材料,文字叙述,图表,案例,设问,体现学习过程(不是简单的课后练习),取代部分叙述式课文,【思考】有没有都在课堂上用?,【思考】活动的形式你喜欢哪一种?,【案例】利用经纬网定位,根据经纬度查找地名 查找国内外大事发生地的经纬度,(二)教材修编的总体解读 3.减少学业负担,【案例】人教社教材落实课程标准条目数量变化,(二)教材修编的总体解读 4.对课程标准的细化,【案例】课程标准: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教师普遍反映:课程标准过于笼统,难以把握,【思考】从哪些方面说出二者的关系?,教材细化:,聚落的,区位,分布,形态,建筑,叙述式课文图文结合,活动式课文,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二)教材修编的总体解读 5.案例的精选,案例,典型性,说明性,真实性,可迁移性,具体,充实,简洁,明了,说明型案例,分析型案例,研究型案例,【案例】阅读地图,原来:虚拟的科技园区,修改:山东省,【思考】哪个案例好,为什么?,(二)教材修编的总体解读 6、评价的落实,对课程标准是否真正落实 是否有效教学,【案例】等高线 课程标准: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各种地形部位 教材:等高线地形图 活动式课文:制作等高线模型,认识不同地形 部位的等高线特征【思考】地形部位与地形类型有何异同?,(二)教材修编的总体解读 7.体例结构调整,叙述性课文篇幅占50%以上 活动性课文篇幅占40%图像200幅/册 类型丰富,扩大印张,【思考】这样的比例是否适当?,【案例】原教材:“经线和纬线”小标题 叙述式课文3行字、1幅图 活动式课文,修订教材:“地球的模型地球仪”、“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分 3个小标题 叙述式课文:经纬度及其特点,经纬度的划分 及代表符号,重要经纬线,高中 低纬度的划分,经线圈平分地球,【思考】隐性内容显性化是否必要?,三、地理教材修编解读(三)教材修编的专题解读,1、吸纳地球科学最新成果【案例】板块构造学说全球划分为六大板块 全球划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修改板块地图中板块的划分 活动中板块运动方向【思考】初中地理除了地理科学,还与哪些科学直接相关?,初中地理课程,地理科学,灾害科学,地球科学(含地质科学),大气科学(含气象科学),环境科学,地球信息科学技术,生态科学,水科学,海洋科学,资源科学,经济科学,社会科学,人类学,城市科学,规划科学技术,文化学,旅游科学,政治学,区域科学,【调查】见过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地理教师进修 丛书吗?,资源连接教育部师范司组织评审,名家编写,全球气候变化文化的地理分布自然地理基本过程和基本规律城市与城市地理海洋研究、开发的现状与前景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世界政治多极化与地缘政治信息技术与地理学中国社会发展及其地理背景区域发展与经济全球化,(三)教材修编的专题解读 2、减轻不必要的实验负担,【案例】认识地球的形状【思考】是否需要以下活动:在球面上看来船推测地球形状 根据月食照片推测地球形状【调查】过去做过没有?,(三)教材修编的专题解读 3、理清数理逻辑,【案例】地球仪【思考】以下哪一种次序更加符合逻辑:地轴两极赤道纬线纬度;地轴两极纬线圈赤道纬度,(三)教材修编的专题解读 4、发挥阅读材料的介绍性作用,【案例】阅读材料介绍什么是回归线和极圈【思考】要求学生掌握吗?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用吗?,(三)教材修编的专题解读 5、调整内容编排,【案例】天气与气候 调整:什么叫做气候从第四节调整到第一节【思考】怎么比较?,(三)教材修编的专题解读 6、调整活动程序,【案例】气温曲线图 活动调整:先读图后绘制先绘制后读图【思考】你认为哪种程序好?,(三)教材修编的专题解读 7、定量的提升,【案例】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 增加:人口自然增长率计算公式 世界人口增长率分布地图【思考】你认为有必要吗?,(三)教材修编的专题解读 8、更新认识【案例】国际合作,【思考】发展中国家出口农矿等初级产品?发达国家出口工业品?,国际贸易新态势:,发展中国家出口农矿等初级产品和一般工业品发达国家出口技术含量高、价值高的工业品印度IT附加值还是低贫困人口多发达国家核心竞争力不外包,(三)教材修编的专题解读 9、小标题的达意【案例】比较下列小标题 内容 原教材 修订教材 发展 国际合作 国际经济合作与合作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的分布 聚落 聚落的发展与保护 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 气候 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气候与人类活动 气候的地区差异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气候与我们、降水与我们 地球 纬线和经线 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思考】为什么这样改动?,(三)教材修编的专题解读 10、图像的更新【案例】比较下列图像 内容 原教材 修订教材 发展 工业农业服务业比较 生活医疗教育比较 与合作 人口和国民收入饼状图 人类发展指数柱状图 世界发达国家分布图 聚落 丽江地图 人口 各大洲人口及增长率分布 气候 世界1月、7月气温分布,【思考】为什么这样改动?,(三)教材修编的专题解读 11、区域联动【案例】国际合作 增加博鳌论坛图文 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思考】为什么增加?,(三)教材修编的专题解读 12、内容扩展【案例】国际合作 增加小标题地域发展差异 增加活动感受地域发展差异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思考】是否超标,怎么用?,(三)教材修编的专题解读 13、内容完善【案例】世界文化遗产(活动)旧教材保护与开发之辩 新教材理解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评语,【课标】懂得保护世界遗产的意义【思考】哪一个紧扣课标?,(三)教材修编的专题解读 14、图示达意【案例】聚落与环境(图片)旧教材北极、黄土高原、西双版纳 新教材西亚、东南亚,【课标】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思考】哪一种更好比较?,(三)教材修编的专题解读 15、辨证表达【案例】人口问题(正文)旧教材人口过多的影响 新教材人口过多、过少的影响,【课标】说明人口过多的影响【思考】人口过少要不要?,(三)教材修编的专题解读 16、知识结构【案例】气候因素(正文)旧教材指出各个因素 新教材阐述每个因素的影响,【课标】说明各个因素对气候的影响【思考】要不要具体说明?,(三)教材修编的专题解读 17、不深究原因【案例】四季 旧教材太阳直射点(图中“冒泡”)新教材获得太阳光热多少(正文),【课标】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运动【思考】哪一个层面的现象?,(三)教材修编的专题解读 18、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案例】五种地形(活动)旧教材定性 新教材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课标】地形图上识别五种地形【思考】平时是如何教学的?,二、教材章节改动解析,只分析改动部分思考改动意图,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一)重视现代科学正文:卫星确证地球形状思考:对地球形状认识过程的要求程度?(二)贴近学生生活活动:地球大小与熟悉事物比较思考:除了表面积、周长,还比什么?先比什么好?,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一)必须操作思考:正文为什么写“拨动地球仪”(二)概念出现顺序思考:拨动地球仪,依次出现哪些概念?(三)解释概念正文: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低、中、高纬度思考:为什么改变课标和旧教材“经纬线”、“经纬度”?,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三、利用经纬网定位(一)贴近生活正文:电影院定座位思考:有没有用?(二)关心社会活动:世界、我国大事地点定位思考:经纬网定位一次课能解决吗?,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一、地球的自转(一)说明自转方向正文:太阳东升西落思考:如何讲清楚东西方向?(二)演示的结果活动:昼、夜半球思考:要不要晨昏线?,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二、地球的公转(一)四季说明正文:获得太阳光热的季节变化思考:何为冬、夏?四季变化讲到什么程度?(二)节气日期正文附图:夏至6月21或22日思考:今年?,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第三节 地图的阅读一、学会阅读地图(一)着重应用地图思考:为什么小标题从“地图的基本要素”到“学会阅读地图”?为什么正文中“基本要素”改为“语言”?(二)先易后难正文:阅读地图的方法从通常到指向标再到经纬网思考:你是怎么教的?,第三节 地图的阅读二

    注意事项

    本文(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和教材的修订.ppt)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