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中药资源学讲义第二章.ppt

    • 资源ID:5176010       资源大小:239.49KB        全文页数:77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药资源学讲义第二章.ppt

    第二章我国的中药资源与中药区划,第一节 中药与民族药和民间药,我国除中医药体系外,全国55个少数民族,有80%的民族药均有自己的用药习惯或具有自己的医疗理论体系,故有自己的药物,且在民间广泛流传着许多验方和用药。因此,广义的中药资源包括中药、民族药和民间药。,一、中药和中药材,(一)中药 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临床应用的药物,称为中药。广义的中药包括中药材、饮片和中成药三部分。(二)中药材 1、定义 采收后在产地进行初加工的中药,称为中药材。中药材是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的原料。中药材又分为市场流通与不流通两类,根据药典收载又可分为药典收载与未收载两种。,2、市场流通的中药材市场流通的中药材约1200种:常用约600味按常用程度划分 少常用约200味 不常用约400味 植物药约900味(根及根茎250味,全草180,叶60,花70,果实种子230,藤木50,从来源看 菌藻20,加工品30味)动物药约200味(无脊椎40,昆虫40,龟、两栖、爬行类60,兽60味)矿物药约80味,3、药典收载的中药材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是我国的国家药品标准。自1953年以来共发行了8版:1953、1963、1977、1985、1990、1995、2000、2005版。近些年来药典收录的中药材一直稳定在500余味。,二、民族药 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其中约1/3的民族有独立的民族医药体系。在中华本草中有4卷为民族药,分别介绍了藏药、蒙药、维药、傣药。中国民族药志1、2卷收载民族药255种。药典已收载部分藏、蒙、维、傣族等民族药。,(一)藏药 藏医药学主要吸收和融合了中医药学、印度医药学和大食医药学等理论而形成的医学体系。公元720年的月王药诊收载藏药780种,其中植物药440种,动物药260种,矿物药80种,很多为青藏高原特产物种。公元1840年的晶珠本草载藏药2294种,其中30%为青藏高原主产或特产种,约1/3药物只限于藏医使用。,目前,藏药近3000种,其中植物药191科682属2685种,动物药57科111属159种,矿物药80余种。藏药标准收藏药227种,其中植物类197种,动物类17种,矿物类13种。,(二)蒙药 蒙医是吸收了藏、汉族及古印度医药学理论而形成的医学体系。18世纪识药晶鉴载蒙药300种。药物识别载蒙药678种。19世纪本草图鉴载蒙药879种。我国现有蒙药2230种。蒙药标准载药材和成药522种。,(三)维药 维吾尔族医药学吸取了阿拉伯、古希腊等民族医药之长,又受中医药的影响而形成的医药学体系。全区现有维药600余种,新疆维吾尔族药志载药124种。用药特点:习用芳香药物,如麝香、丁香、海狸香、豆蔻等。习用烈性药,如马钱子、曼陀罗、天仙子等。,(四)傣药 傣药历史悠久,2500年前的贝叶经就有记载。我国现有傣药1200种,西双版纳傣药志载药520种。用药特点:动物药种类多;药用部位独特,如药用蟑螂、蜘蛛壳、青蛙、鸡冠、狗血等。,(五)壮药 壮族主要居住在广西,故广西称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壮药尚未形成完整的医药体系,处于民间药与民族药的过渡状态。我国现有壮药709种。用药特点:使用动物药多(处于亚热带,故药用动物多);善于解毒药的应用(解蛇毒、虫毒、食物中毒、箭毒等)六、其他民族药,三、民间药,民间药即是民间医生使用的药物,习称“草药”。在我国12000余种中药资源中,中药仅占10%,其中90%均为民间药或民族药。随着社会的发展,商贸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有许多民间药已开发成中成药的原料或直接作为中药应用,如草珊瑚、矮地茶、垂盆草、仙鹤草芽、断血流、百蕊草、鸡骨草等。有的种类亦有商品流通,有的城市已有专门出售民间药的药店,如上海群力中药店、汉口中草药店等。,第二节 我国中药资源的种类,我国现有中药资源计12772种,其中植物药11118种,占87%,药用动物1574种,占12%,矿物药80种,占1%。一、药用植物的种类,我国药用植物有385科,2312属,11118种,其中:藻类植物:42科 54属 114种低等植物 菌类植物:41科 110属298种 地衣类植物:9科 15属 55种 苔藓植物:21科 33属 43种 高等植物 蕨类植物:49科 116属 455种 裸子植物:10科 27属 126种 被子植物:213科1957属10027种,(一)药用藻类植物 我国药用藻类植物主要集中在绿藻门(10科、11属29种)、褐藻门(9科11属23种)、红藻门(14科22属48种)3门药用总数占全国药用藻类总种数的 87.7%,其它的种类较少。药用藻类植物分为海洋藻类植物和淡水藻类植物二类,海洋藻类分布于渤海,东海,黄海,南海,淡水藻类分布于湖泊,池塘,溪沟等处。常见的海水藻类植物有:石莼、海带、昆布(昆布)、裙带菜、羊栖菜、海蒿子(海藻)、石花菜等。常见的淡水藻类有:小球藻、念珠藻、发菜等。,(二)药用菌类植物 我国药用菌类植物主要集中在真菌门中的子囊菌纲和担子菌纲。藻状菌纲和半知菌纲仅4种。子囊菌纲常见的药用植物有:麦角、冬虫夏草菌、竹黄等。担子菌纲常见的药用植物有:灵芝、紫芝、茯苓、猪苓、雷丸、马勃、银耳、木耳、香菇、猴头菌等。,(三)药用地衣植物 地衣植物的定义:是由真菌和藻类高度结合而形成的复合体。药用地衣植物总数有9科15属55种,主要集中在梅衣科(4属17种)、松萝科(3属13种)、石蕊科(1属13种)、这三个科占药用总数的78%。常见的种类有:松萝、石耳、石蕊等。,(四)药用苔藓植物 目前尚无常用中药。(五)药用蕨类植物 蕨类植物共分为:真蕨亚门:44科107属396种(占87%)石松亚门:3科7属50种 锲叶蕨亚门:1科2属8种 松叶蕨亚门:1科1属1种,药用蕨类植物较多的科有:水龙骨科(17属86种,如石韦、庐山石韦等)、鳞毛蕨科(5属60种,如贯众等)、铁角蕨科(4属25种)、凤尾蕨科(1属21种)、中国蕨科(6属16种)、卷柏科(1属25种)等。常见的药用植物有:金毛狗脊、海金沙、凤尾草、贯众、石韦、槲蕨、卷柏、石松、木贼、问荆等。蕨类植物以长江以南种类多,尤以云南最多,北方较少,西北罕见。,(六)药用裸子植物 裸子植物的最大特征是:心皮开展,不形成子房,胚珠裸露,无果实。裸子植物药用种类较多的科有:松科(8属48种,如金钱松、马尾松等),柏科(6属20种)。,(七)药用被子植物 我国被子植物的药用种类最多,计213科,1957属,10027种,占药用植物种类总数的90.2%。药用种类较多的科有:菊科778种,豆科484种,唇形科447种,毛茛科420种,蔷薇科361种,百合科358种,兰科287种,伞形科234种,五加科234种,玄参科233种。,二、药用动物的种类 我国药用动物有414科、879属、1574种,占中药资源总数的12.3%。其中:无脊椎动物199科362属606种,占药用动物总数的38.5%;脊椎动物215科517属968种,占药用动物总数的61.5%。海洋动物275种,陆栖动物1306种。,(一)药用无脊椎动物 药用无脊椎动物主要集中于软体动物们、环节动物们和节肢动物门,其它门均不多。1、软体动物门(贝壳类):52科98属197种 双壳(双贝类):瓦楞子、珍珠、蛤蚧等 单壳:石决明、紫贝齿等 类壳:海螵蛸等2、环节动物门:30种,如参环毛蚓、日本医蛭等。3、节肢动物们:4纲188属310种。(1)昆虫纲:桑螵蛸(2)甲壳纲:虾类、蝎类(3)蛛形纲:蜘蛛(4)唇足纲:蜈蚣,(二)药用脊椎动物 药用脊椎动物共5大类,7个纲 1、鱼类(圆口纲、软骨鱼纲、硬骨鱼纲):104纲 232属 408种。如海龙、海马等。2、两栖纲:9科14属38种。如中国林蛙、蟾蜍等。3、爬行纲:17科45属117种。如蛇类、龟鳖类、蜥蜴类、扬子鳄1种等。常见药材:乌龟、中华鳖、蛤蚧、乌梢蛇、玳瑁等。,4、鸟纲:40科105属196种。如鸡、鸭、燕窝、山麻雀等。5、哺乳纲:45科121属209种。如穿山甲、熊、牛、鹿、麝、马、驴、复齿鼯鼠(五灵脂)、野兔(望月砂)、蝙蝠(夜明砂)、蚕(蚕砂)等。,三、药用矿物种类 药用矿物计80种,包括金属、非金属、化合物、化石四大类。按阳离子分类,共12类:铁化合物7种,铜化合物6种、镁化合物7种、钙化合物13种、钾化合物2种、钠化合物6种、汞化合物2种、砷化合物4种、硅化合物16种、有色金属7种、古动物化石4种、其它类6种。,四、中药资源种类特点1、品种多,门类齐全。2、植物药为主、动物次之,矿物更次。3、高等动植物多,低等动植物少。4、陆地(栖)多于海洋。5、民间药多,民族药次之,常见中药更次。6、南方种类多、华东次之、三北地区更次。7、研究领域不广,不深,资源开发潜力大。,五、全国中药资源种类情况1、南北的差异明显最丰富的在西南、中南,占60%;华东、西北占30%;东北地区占10%。2、种类较多的省份:云南5050种 广西4590种 四川4354种 贵州4294种湖南4000种 湖北3970种 浙江3797种 安徽3500种陕西2675种 福建2665种 广东2545种 河南2302种3、我国出口中药材:500种(东南亚、日本、前苏联等国)4、湖北中药资源种类:3970种(植物3354种、动物524种、矿物61种、其它31种)主要药材有:茯苓、黄连、独活、厚朴、续断、射干、杜仲、白术、苍术、半夏、蜈蚣、龟板、鳖甲、银耳、石膏、水獭肝、湖北贝母等。,第三节 我国中药资源的自然分布,在中药资源中,来源于动、植物的种类占99%以上。这些药用生物的生长发育和分布均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我国有5个气候带,即寒温带、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地势特点:西高东低,自西向东形成三个阶梯,青藏高原为第一阶梯(海拔45005000米),中部为第二阶梯(海拔10001200米),东部为第三阶梯(海拔500米以下)。气候特点:东部湿润,西北干旱,青藏高原高寒。根据上述特点,我国陆地分为7个自然分布区。,一、东北寒温带温带区域 本区域范围:黑龙江、吉林全部、辽宁北部、内蒙东北部。地道药材为“关药”。(一)大兴安岭山地 1、环境条件 位于我国最北部,为高寒地区,海拔6001500m,年平均气温0以下,全年无夏季。年降水量360500mm;土壤类型为棕色针叶林土、暗棕壤、草甸土等。2、主要药材种类 植物:赤芍、满山红、龙胆、防风、远志、升麻 动物:马鹿、黑熊、麝 矿物:龙骨、龙齿、麦饭石、大青盐、芒硝、花蕊石,(二)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山地1、环境条件:海拔1000m以下,冬季气温低,寒冷期长,年降水量1000mm左右,土壤类型有暗棕土、白浆土、草甸土等。2、药用种类 植物:人参、五味子、辽细辛、关黄柏、刺五加、桔梗、关木通、关白附等 动物:梅花鹿、马鹿(鹿茸、鹿角)、中国林蛙(蛤膜油)矿物:花蕊石、青礞石、滑石、磁石、硫磺、硼砂、赤石脂、钟乳石、石膏、阴起石、海浮石等,(三)松辽平原 1、环境条件:海拔120250m,年降水量400700mm(半湿润地区)。土壤类型有黑钙土、草甸土。2、药用种类 植物:防风、柴胡、甘草、桔梗、麻黄、龙胆、知母、远志、杏仁、苦参等 动物:蟾蜍、全蝎、鹿。,二、华北暖温带区域 本区域范围: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河南、安徽、江苏的部分及山东、北京、天津的全部。地道药材:“北药”、“西药”、“怀药”、“淮药”多产于此区。(一)黄淮海辽平原及渤海和黄海 1、范围:东临渤海、黄海,南至淮河与苏北,西抵太行山与豫西北达坝上及科尔沁高原。2、环境条件:年降水量550900mm,辽东半岛达1200mm,土壤类型有棕壤土、褐土、潮土、盐碱土、砂礓黑土。,3、药用种类(1)药用植物种类 华北平原:祁菊花、祁紫菀、祁木香、祁漏芦、地黄、山药等 燕山山麓平原:丹参、板蓝根、北沙参、白芷、党参等 河南:“四大怀药”怀地黄、怀牛膝、怀山药、怀菊花、密银花、山茱萸等 淮北平原:亳白芍、亳菊花、亳花粉、板蓝根、丹皮等 山东半岛:济银花、北沙参、瓜蒌、银杏、黄芩 河北北部:远志、苍术、黄精、葛根等 太行山区:酸枣仁、知母、柴胡、地榆(2)药用动物种类:阿胶、牛黄、全蝎、蟾蜍(3)药用矿物种类:代赭石、滑石、硫磺、石膏(4)海洋资源种类:黄海、渤海主要是海藻、昆布、动物石决明、牡蛎、鱼脑石、海螵蛸、瓦楞子、海马等。,(二)黄土高原 1、范围:东起太行山,南至秦岭北,西接河西走廊,北达鄂尔多斯高原。主指晋东山地、陇东高原、晋陕高原、汾渭平原。2、环境条件:年降水量400600mm,土壤有棕壤、褐土、黑垆土。3、药用种类 药用植物:党参、猪苓、连翘、款冬花、小茴香、黄芪、麻黄、秦艽、甘草、锁阳、大黄、黄芩 药用动物:五灵脂、鹿茸、土鳖虫、麝香 药用矿物:石膏、滑石、芒硝、龙骨(吴旗县“五花龙骨”最著名)等。,三、华中亚热带区域 本区域范围:浙江、上海、江西全部,江苏、安徽、河南、福建、湖北、湖南大部,广东、广西北部。盛产“浙药”、“南药”。(一)江淮丘陵山地 1、豫西、鄂东北的熊耳山、伏牛山、南阳、襄阳地区 药用植物:山茱萸、辛夷、杜仲、射干、麦冬、枣仁 药用动物:蜈蚣、全蝎 矿物药:琥珀,2、豫、鄂、皖交界的桐柏山、大别山地区 药用植物:霍山石斛、珠子参、茯苓、天麻、苍术 药用动物:麝、灵猫3、皖中江淮丘陵岗地 药用植物:滁菊、酸枣仁、党参、桔梗、丹参 药用动物:蜈蚣、龟、鳖、蟾蜍 矿物药:石膏、明矾,(二)长江中游丘陵、平原和湖泊1、皖中丘陵平原 药用植物:凤丹皮、明党参、太子参、延胡索 药用动物:龟、鳖、蜈蚣、土鳖虫、珍珠 矿物药:秋石、明矾、雄黄、雌黄2、鄂中湖泊、平原 药用植物:艾、射干、白芥、茶芎、芡实、香附 药用动物:龟、鳖,3、赣北鄱阳湖平原 药用植物:枳实、枳壳、蔓荆子、半夏、芡实、茵陈 药用动物:金钱白花蛇、鳖、龟4、湘洞庭湖平原 药用植物:芡实、枳壳、莲、泽泻、芦根 药用动物:龟、鳖、水蛭、珍珠 矿物药:轻粉、红粉,(三)钱塘江、长江中下游山地平原 主要是江苏、浙江、安徽的部分地区 药用植物:1、“笕桥十八味”:乌元参、杭白芷、笕生地、杭麦冬、杭荆芥、薄荷、千金子、决明子、冬瓜子、冬瓜皮、桑叶、桑白皮、火麻仁、蒲中壳、丝瓜络、地枯髅、莱菔子、白芥子 2、浙八味:延胡索、白术、玄参、白芍、杭白芷、杭麦冬、温郁金、杭白菊 3、四大皖药:滁菊、贡菊、宣木瓜、茯苓、凤丹皮 药用动物:蕲蛇、龟、鳖、珍珠、土鳖虫、乌梢蛇,(四)江南低山丘陵 1、江西、湖南的江南丘陵:栀子、白术、枳壳、枳实、陈皮、香薷、前胡等 2、浙闽丘陵山地:药用植物:厚朴(凹叶厚朴)、建泽泻、温郁金、浙桐皮、茯苓 药用动物:蕲蛇、金钱白花蛇 3、赣南、湘南、粤北的南岭丘陵山地:药用植物:厚朴(凹叶厚朴)、钩藤、鸡血藤、狗脊、葛根、郁金、姜黄、罗汉果、巴戟天等 药用动物:金钱白花蛇、穿山甲,四、华南亚热带热带区域 范围:闽东南、粤南、广西东南沿海、滇西南、台湾、海南岛、南海诸岛,为我国“南药”或“广药”的产区。(一)台湾 药用植物:樟脑、葛根、槟榔、大风子、胡椒、苏木、石斛、香茅油、巴戟天、檀香、儿茶、沉香、益智、高良姜、使君子、姜黄 药用动物:穿山甲等(二)岭南沿海及东海、南海(三)海南岛和南海诸岛(四)滇南山间谷地,五、西南亚热带区域 范围:贵州、四川大部,陕南、陇东南、鄂西、湘西南、广西北部、滇大部 产药特点:川药、云药、贵药(一)秦巴山地、汉中盆地 1、陇南的主要药材:植物药:当归(甘肃岷县)、党参、红芪、大黄 动物药:麝香 2、陕南的主要药材:植物药:太白贝母、九节菖蒲、柏子仁、半夏、杜仲、猪苓 动物药:麝香、熊胆、五灵脂 矿物药:石膏、朱砂、寒水石,3、四川盆地北缘山地:杜仲、黄柏、厚朴等4、汉江盆地:天麻、杜仲、黄柏、麝香、牛黄、熊胆5、鄂西北山地:黄连(味连)、杜仲、天麻、独活、辛夷、木瓜、麝香、熊胆、全蝎、石膏、滑石(二)四川盆地 主产川药(三)云贵高原 四川、云南、贵州部分地区(四)川黔湘鄂山原山地 四川、贵州、湖南、湖北的山区部分地区(五)滇黔贵山原丘陵 云南、贵州、广西部分地区(六)横断山、东喜马拉雅山南麓 西藏、云南交壤的部分山区(世界屋脊),六、西北干旱区域 范围:河北、山西、陕西北部,陇西北、青海北部、内蒙、新疆、宁夏 自然环境条件特点:干旱少雨、植被结构简单(土地面积宽广,占全国30%)中药资源特点:种类少而蕴藏量大,特产药材突出。,(一)内蒙古高原 药用植物主要有:知母、赤芍、远志、黄芪、银柴胡、黄芩、秦艽、狼毒、甘草、麻黄、金莲花、苍术、苦杏仁、锁阳、白鲜皮等。药用动物主要有:牛黄、鹿茸、刺猬皮、夜明砂、望月砂等。矿物药主要有:龙骨、芒硝、大青盐、石膏 另外,蒙药主要产于此地。,(二)阴山山地及坝上高原(三)祁连山地(四)阿拉善、西鄂尔多斯高原与柴达木、塔里木盆地(五)阿尔泰、天山山地及准噶尔盆地,七、青藏高原区域 范围:青藏大部、青海西部、四川北部、甘肃东南部 自然特点:山高(40008000m)、气候寒冷、交通不便(一)川青藏高山峡谷(二)雅鲁藏布江中游山原坡地(三)羌塘高原,第四节 中药资源区划,一、中药区划的目的与意义(一)中药区划的定义 中药区划是依据地域分异规律和社会经济条件科学地进行中药资源分区划片。教材定义:是在中药资源调查的基础上,以中药资源和中药生产地域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中药资源区域分布与中药生产特征的分析,根据区域相似性、区际差异性、将全国划分成不同级别的中药资源保护管理、开发利用和中药生产的区域。,(二)中药区划的目的与意义 明确各区优势,合理布局,优化生产经营,利于长远发展。,二、中药区划的原则 1、气候条件相似性原则 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各异,因而药用动植物的分布亦不同,故气候条件应作为区划的主要依据,其中水分和温度是区划气候相似性的重要指标。,2、地形、地貌的一致性原则 地貌影响水分、热量在地球表面的再分配和地表面物质的转移,因而间接影响着土壤和植被的构成和演替。且地貌制约着农、林、牧用地的分布及土地应用方式和生产水平,影响到中药材生产。因此,在气候条件相似的区域内,地形地貌亦是作为区划的重要依据,特别是划分二级区划的重要依据。,3、地带性土壤类型相同的原则 地带性土壤包括水平地带性土壤(经纬度),和垂直地带性土壤(海拔高度)。土壤是药用植物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其类型不同,直接影响药材的生长和分布。故在做区划时,地带性土壤应尽量保持基本相同。以上三项原则是自然因素条件方面的,另还需要考虑社会经济因素条件问题。,4、生产力水平一致原则 生产力含土地、劳动力、资金、交通运输、科学技术等。生产力高的地区,一般中药资源开发的力度大,野生资源破坏较严重,需要对野生资源加强保护,培育人工资源。生产力低的地区则相反。不同生产力水平的地区一般划分为不同的区域。,5、中药生产特点相对一致性原则 中药区划的主要目的是有利于中药材的生产,故中药生产特点应作为区划的重要原则。在作区划时,主要考虑各地中药生产的种类、药材质量、产量、种植历史、种植技术等因素。一般一级区主要代表药材种类的产量、蕴藏量可占全国的75%以上,二级区可占全国50%以上。,6、中药生产发展方向相对一致性原则(多以地道药材为主)中药生产发展方向是指一定时期内各区药材生产专业化发展趋势。其中优势种的发展,标志着具体区域中药生产发展方向。不同地区,其药材生产发展方向有所不同。区划时应注意生产方向的相对一致性。,7、与农业区划相协调的原则 中药区划是农业区划的一部分,其应与当地的农业区划相协调。农业区划的气候条件可作为重要参考。在进行区划时应同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相结合,将中药材生产和农业生产融为一体。如粮药、林药、果药间作、套种等。,8、不同等级的中药区划相互衔接的原则 中药区划有:全国级、省(区)级、地市级等不同等级。上下级区划应相互衔接,考虑界限为题。9、保持一定行政区划单元的完整性原则 我国的行政区不同,有省区、地市、县等单位,在作区划时应尽量保持一定行政区划界限的完整性,以便取得经济统计资料和研究分析,亦易于中药区划所提出的发展方向、途经和措施的组织实施。,10、以动物药和植物药为主体原则 因为矿物药受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的影响极小,而动、植物的生长发育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故在作区划时,应以动植物药作为主体。,三、中药区划的措施 全面地调查基本情况,综合各大区域的特征和条件,根据历史、现状,将某地区的中药资源进行区划。1、全面调查基本情况(地域、气候、水文、地质、土壤、人口、药用种类、矿物、蕴藏量等)2、将调查材料进行综合,揭示综合特征和差异。3、根据历史上药材生产情况和现实生产条件,进行区划。4、研究各区域的特点,提出各区域的发展方向、途径和措施等,为中远期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四、区划系统和命名 在上述基础上,找出地道药材的适宜区,再确定区划系统。1、区划系统 分为两级 一级区:突出地形地貌、水热条件、植被、土地与区域型开发战略的一致性 二级区:突出社会经济条件与中药资源分布及药材生产历史的特点相协调,2、命名方法 采用三段命名法(一、二级区均如此)一级区:地理方位热量带药材发展方向 如:东北寒温带野生家生中药区二级区:地理位置地貌类型优势资源种类 如:小兴安岭、长白山山地人参黄柏五味子细辛鹿茸蛤膜油区,五、我国中药区划 我国现共分成9个一级区、28个二级区(一)东北寒温带、中温带野生家生中药区 1、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 范围:本区包括内蒙古北部、黑、吉、辽三省东部,四省区计86个县(旗),含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山地及三江平原 特点:土地肥沃,森林茂密,冬寒夏凉,交通便利,是我国木材和粮食基地。,2、中药资源特点 药用植物1600种,药用动物300多种,矿物药50多种。主要药材有:人参、鹿茸、细辛、五味子、关黄柏、黄芪、龙胆、防风、苍术、党参、升麻、黄芩、刺五加、满江红、蛤膜油、熊胆等。上述药材占全国产量的70%以上。野生种群大,蕴藏量丰富,珍惜特产及地道药材品种多。3、发展方向 保护野生资源,做好野转家工作,发展地道药材生产,开发新产品。,(二)华北暖温带家生、野生中药区 1、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情况 范围:辽南、京、津、鲁、豫、晋中南部、陕中北部、陇中、宁夏南部、青海东部、豫中北部、皖苏北部,共13省市674县市,覆盖华北平原和太行山区。特点:该区为棉、粮、油、水果主产区,经济文化发达,人口稠密,城市众多,交通便利,夏热冬冷,雨热同季。该区城市多,科技水平高,大中型药厂150余家,占全国1/5,名优产品占全国1/2,天津、西安、亳州、安国、禹县、石泉是全国有名的药材集散地。,2、中药资源特点 中药中药用植物1500种,药用动物250多种,矿物药30种,家种药材生产水平高,30多个品种产量占全国的5070%。主要药材有:河南“四大怀药”、山西党参(潞党、台党)、山东密银花、宁夏枸杞、安徽芍药、菊花等。3、发展方向:发展家生药材,提高中成药质量。,(三)华东、北亚热带、中亚热带家生、野生中药区 1、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 范围:上海、浙江、江西、江苏和安徽中南部、湖北和湖南中东部、福建中北部、河南南部、广东北部,辖514个县市。特点:地貌复杂,湖泊众多,气候湿润,土地肥沃,经济发达,交通便利,进出口贸易活跃,科技水平高。,2、中药资源特点 野生资源丰富,珍稀特产及地道药材多。药用植物2500多种,药用动物300多种,矿物药50余种,海洋药物资源300400种,60余个栽培品种产量占全国1/2以上。主要药材有:浙八味、四大皖药、桔梗、福建泽泻、湖北蜈蚣、江苏薄荷等。3、发展方向:抓好大宗药材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四)西南北亚热带、中亚热带野生、家生中药区 1、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 范围:云贵川大部、鄂西、湘西、陇东南、陕南,桂西北、藏东,计9省区,515个县市。特点:地形地貌复杂(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河谷交错),气候多样,雨量充沛,资源丰富,多为不发达地区。,2、中药资源特点 资源丰富,地道药材多,民间药、民族药丰富。药用植物4500种,药用动物300种。野生药材多,40余个品种产量占全国1/2以上。大宗药材有:川芎、当归、三七、附子、云木香、巴豆、黄连、沙参、川楝子、茯苓、麦冬、玄参、吴茱萸、杜仲、厚朴、何首乌等。素有川云贵地道药材之美誉:四川:麝香、冬虫夏草、川贝、川芎、黄连 贵州:天麻、杜仲 云南、广西:三七 甘肃:岷当归、红芪 3、发展方向:保持野生、家生药材优势,开发民族药、民间药。,(五)华南南亚热带、热带家生、野生中药区 1、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 范围:闽东南、粤南、桂东南、滇西南(西双版纳)、台湾、香港、海南岛、南海诸岛,计8省区,203个县市。特点:气候炎热,雨水多,经济发达,为“南药”主产区。2、中药资源特点 药用资源丰富,南药品种独具特色。药用种类4500多种。,主要药材有:广藿香、益智、肉桂、槟榔、巴戟天、广郁金、草果、砂仁、诃子、高良姜、儿茶、木蝴蝶、千年健、荜菝、降香、相思子、胡椒、鸡血藤、红豆蔻、血竭、苏木、芦荟等。地道药材有:四大南药(槟榔、砂仁、巴戟天、益智仁)、雷州半岛高良姜、广东化州桔红、新会陈皮、德庆何首乌、广西防城肉桂、台湾樟脑等。3、发展方向:发展南药。,(六)内蒙古中温带野生中药区 1、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 范围:黑中南、吉西、辽西北、冀北、晋北、内蒙古中东部,计6省区,154个县市旗。特点:大部地区冬季干旱寒冷,夏季凉爽,畜牧业发达,草原面积大(占50%,东北草原、内蒙草原),交通便利 2、中药资源特点 野生药材多(野生药用植物1000余种)大宗野生药材有:黄芩、黄芪、甘草、麻黄、赤芍、桔梗、野山楂、刺五加、郁李仁等。地道药材有:黄芪(占全国70%)、赤芍、防风 3、发展方向:保护和发展野生资源。,(七)西北中温带、暖温带野生中药区 1、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 范围:新疆、青海、宁夏北、内蒙古西,计4省区,151个县市旗。特点:沙漠和戈壁面积大,日照长,干旱少雨,冬冷夏热,温差大,人口稀少,少数民族多,畜牧业发达。2、中药资源特点 种类少但蕴藏量大,民族药、民间药多,野生资源中濒危种类多。资源种类:药用植物2000余种,药用动物160种,矿物药60多种。大宗药材:肉苁蓉、锁阳、新疆软紫草、伊犁贝母(独有)、麻黄、甘草(全国90%)。3、发展方向:保护濒危种类,开展民族药的研究与开发,(八)青藏高原野生中药区 1、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 范围:西藏大部、青海南部、川西北、陇西南,计4省区,107个县市。2、中药资源特点 名贵药材多,野生资源丰富,蕴藏量大。药用种类1100余种。主要野生药材:川贝、冬虫夏草、麝香、鹿茸、熊胆、牛黄、豹骨、胡黄连、大黄、甘松、天麻、黄连、雪莲花、雪上一枝蒿等。其中冬虫夏草、大黄野生蕴藏量占全国80%以上。3、发展方向:保护珍稀濒危品种,开展藏药的研究与开发。,(九)海洋中药区 1、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 范围: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总面积470万平方公里,18000多公里海岸线,分布12个省,58个县,25个大港口。特点:地形复杂,海洋气候明显,南北温差大。2、中药资源特点 海洋药用资源丰富,700余种(海藻100余种,动物580种,矿物4种)常用药材:海藻、昆布、石决明、海马、紫贝齿、瓦楞子、珊瑚、海龙、牡蛎、珍珠母、海浮石等。3、发展方向:逐步建立海产药材资源基地,开发新的海洋药物。,

    注意事项

    本文(中药资源学讲义第二章.ppt)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