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中医学基础第8讲-诊法(切诊).ppt

    • 资源ID:5165352       资源大小:1.23MB        全文页数:56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医学基础第8讲-诊法(切诊).ppt

    中医学基础,全国医药高等职业教育药学类规划教材,2017,第八章 诊 法,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四诊的概念;望神、望色、望舌、问现在症以及脉诊的基本内容和临床意义。2.熟悉望形态、排出物、听声音的基本内容和临床,以及问诊的方法及主要内容。3.了解局部望诊、望小儿指纹、嗅气味、按诊的基本方法和内容。技能目标:学会简单运用望、闻、问、切四种诊法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及主要内容。,切诊是指医生通过用手触、摸、按、压病人体表一定的部位,以获得病情资料的一种诊察方法。切诊,包括切脉和按诊两部分。,第四节 切诊,第八章 诊 法,是医生用手指切按患者动脉,根据其不同的形象来了解病情,辨别病证的诊察方法。(一)脉诊原理1.心脏是形成脉象的主要脏器:“心主血,其充在脉”、“心藏脉、脉舍神。”,一、脉诊,第八章 诊 法,(一)脉诊原理2.气血是形成脉象的物质基础:“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行则血行。”“脉不自行,随气而至,气动脉应。”,一、脉诊,第八章 诊 法,(一)脉诊原理3.其他脏腑与脉象形成的关系:肺主气,司呼吸,朝百脉;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统血;“脉以胃气为本。”肝藏血,贮血,调节血液,调畅气机;肾藏精,为元气之根,一、脉诊,第八章 诊 法,(二)脉诊部位1.遍诊法(三部九候):上部、中部、下部2.仲景三部诊法:寸口、趺阳、太蹊,一、脉诊,第八章 诊 法,(二)脉诊部位3.寸口诊法:“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 法,何谓也?”“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一、脉诊,第八章 诊 法,(二)脉诊部位4.“何以独诊寸口”:寸口部位为脉之大会;寸口部位脉气最明显;可反映宗气的盛衰;寸口处部位固定且脉诊方便。,一、脉诊,第八章 诊 法,(二)脉诊部位5.六部脉与脏腑的联系:左寸候心,左关候肝,左尺候肾;右寸候肺,右关候脾胃,右尺候命门(肾)。,一、脉诊,第八章 诊 法,左手心肝肾,右手肺脾命,(三)脉诊方法1.布指:医生用左手(食、中、无名指)诊病人右手,用右手(食、中、无名指)诊病人左手。先用中指按于病人腕后高骨(桡骨茎突)内侧为关部,关前一指为寸部,关后一寸为尺部,根据病人身体高低适当调整指距。,一、脉诊,第八章 诊 法,(三)脉诊方法2.指法:手指略成弓形倾斜,指腹对脉脊。高大者宜疏,矮小者宜密,小儿用拇指定关法。根据指力大小可分(1)举:轻取;(2)按:重取;(3)寻:中取。再细分可分为循法、推法、总按、单按。,一、脉诊,第八章 诊 法,总按,第八章 诊 法,单按,第八章 诊 法,错误手法,第八章 诊 法,(三)脉诊方法3.注意事项:(1)时间:平旦为佳。“诊脉常平旦”(素问)(2)体位:坐位或仰卧位与心脏等高。(3)环境:安静。,一、脉诊,第八章 诊 法,(三)脉诊方法3.注意事项:(4)调息:应先让患者休息片刻,然后诊脉。切脉者必须呼吸均匀,态度认真。(5)每次诊脉时间,不应少于一分钟。,一、脉诊,第八章 诊 法,(四)正常脉象及生理变异1.正常脉象:构成脉象的八个要素:脉位:脉管的浅深;至数:脉搏的频率;脉长:脉动的范围长短;脉力:脉搏的强弱;脉宽:脉管的粗细;流利度:脉来的通畅程度;紧张度:脉管的弛缓程度;均匀度:脉动的节律,一、脉诊,第八章 诊 法,(四)正常脉象及生理变异1.正常脉象:正常人脉象,又称平脉、常脉。常脉为三部有脉,一息四五至(脉搏7090次/分),不浮不沉,不大不小,节律均匀,从容和缓,流利有力,尺脉沉取不绝。,一、脉诊,第八章 诊 法,(四)正常脉象及生理变异1.正常脉象:其特点可概括为有胃、有神、有根。(1)有胃:脉来从容、和缓、流利。(2)有神:应指有力,节律整齐。(3)有根:尺脉沉取有力,按之不绝,一、脉诊,第八章 诊 法,(四)正常脉象及生理变异2.正常脉象的生理性变异:(1)与年龄、性别、形体有关:年龄:越小脉越快(婴儿120-140次/分)体质:身高者脉长,身矮者脉短;瘦人脉浮,肥人脉沉。,一、脉诊,第八章 诊 法,(四)正常脉象及生理变异2.正常脉象的生理性变异:(2)与精神情志有关:激动时其脉必快(数),抑郁时其脉沉缓或迟。,一、脉诊,第八章 诊 法,(四)正常脉象及生理变异2.正常脉象的生理性变异:(3)与季节、地理、气候有关:春弦、夏洪、秋浮、冬沉。(4)几种生理变异:斜飞脉、反关脉。,一、脉诊,第八章 诊 法,(五)常见病脉1.浮脉:【脉象特征】轻取即得,重按反减;举之有余,按之不足;【临床意义】主表证,亦主里虚(虚阳外越)。,一、脉诊,第八章 诊 法,崔氏脉诀:“浮脉法天,轻手可得,泛泛在上,如水漂木。”诊宗三昧:“浮脉者,下指即显浮象,按之稍减而不空。”,(五)常见病脉1.浮脉:【机理分析】表证由于外感病邪停留于表时,卫气抗邪,脉气鼓动于外,故脉位浅显。浮而有力为表实;浮而无力为表虚。内伤久病因阴血衰少,阳气不足,虚阳外浮,脉浮大无力为危证。,一、脉诊,第八章 诊 法,(五)常见病脉2.沉脉:【脉象特征】轻取不应,重按始得;举之不足,按之有余。【临床意义】主里证,有力为里实,无力为里虚。常见于下痢、浮肿、呕吐、郁结气滞等。,一、脉诊,第八章 诊 法,濒湖脉学“如石投水,必极其底。”脉诀汇辨“有深深下沉之势。”,(五)常见病脉2.沉脉:【机理分析】邪郁于里,气血阻滞阳气不畅,脉沉有力为里实;脏腑虚弱,阳虚气陷,脉气鼓动无力,则脉沉无力。沉而几无为伏,著骨始得,较沉更甚,主邪闭;沉而有力为牢,沉而强直搏指,主内实。,一、脉诊,第八章 诊 法,肥胖之人,脉管深沉,故脉多沉;冬季气血收敛,脉象亦偏沉。,(五)常见病脉3.迟脉:【脉象特征】脉来迟缓,一息脉动34至(一分钟不满60次)。【临床意义】主寒证,有力为实寒,无力为虚寒。亦主邪热结聚里实证。,一、脉诊,第八章 诊 法,脉诀汇辨:“往来迟缓,三至一息。”诊家枢要:“迟,不及也,呼吸之间,脉仅三至。”,(五)常见病脉3.迟脉:【机理分析】寒则凝滞,气血运行缓慢,脉迟而有力为实寒证。阳气虚损,无力运行气血,脉迟而无力,为虚寒证。亦主热证,多见于里热实证(阳明腑实证、肠伤寒、脑膜炎)。,一、脉诊,第八章 诊 法,运动员和重体力劳动者,脉象常迟,属生理状态。,(五)常见病脉4.数脉:【脉象特征】脉来急促,一息56至。(一分钟超过90次)。【临床意义】主热证,有力为实热,无力为虚热。亦主虚证。,一、脉诊,第八章 诊 法,濒湖脉学:“一息六至,脉流薄疾。”脉诀启悟:“不似滑脉之往来流利,动脉之厥厥动摇,疾脉之过于急疾。”,(五)常见病脉4.数脉:【机理分析】外感热病初起,脏腑热盛,邪热鼓动,血行加速,脉快有力为实热。阴虚火旺,津血不足,虚热内生,脉快而无力为虚热。精血耗损,元气亏虚,亦可见脉来虚数,多见于虚劳日久之人。,一、脉诊,第八章 诊 法,张景岳曰:“愈虚则脉愈数。”,儿童、新生儿生理性数脉,正常人在情绪激动时亦可见数脉。,(五)常见病脉5.虚脉:【脉象特征】举之无力,按之空豁,应指松软。是一切无力脉的总称。【临床意义】主虚证。血虚不能充盈,气虚不敛而外张。可见于久病虚劳、伤暑气阴两伤等。,一、脉诊,第八章 诊 法,脉经:“虚脉,迟大而软,按之无力,隐指豁豁然空。”三指禅:“虚脉大而松,迟柔少力充。”,(五)常见病脉5.虚脉:【机理分析】多为气血两虚,气血不足,难以鼓动脉搏,故按之空虚。,一、脉诊,第八章 诊 法,诊家枢要:“虚,气血俱虚之诊也,为暑,为虚烦多汗,为恍惚多惊。”,(五)常见病脉6.实脉:【脉象特征】应指幅幅,举按皆然。是一切有力脉的总称。【临床意义】主实证。邪盛正实,正邪相搏,气血涌盛脉道充满故实。,一、脉诊,第八章 诊 法,濒湖脉学:“浮沉皆得大而长,应指无虚幅幅强。”诊宗三昧:“实脉有力,长大而坚。”,(五)常见病脉6.实脉:【机理分析】邪气亢盛而正气充足,正邪相搏,气血充盈脉道,搏动有力。,一、脉诊,第八章 诊 法,阴阳平和之人亦可见实脉,这是气血充足,脏腑功能良好的表现。,(五)常见病脉7.滑脉:【脉象特征】往来流利,如盘走珠,应指圆滑。【临床意义】主痰饮、食滞、实热诸证。,一、脉诊,第八章 诊 法,诊家正眼:“滑脉替替,往来流利,盘珠之形,荷露之义。”脉经:“与数脉相似。”,景岳全书“若平人脉滑而和缓,此自营卫充实之佳兆。”滑缓为平人之常,多见于青壮年,尤以女性明显。,(五)常见病脉7.滑脉:【机理分析】痰饮为阴滑之物,痰湿聚于体内,足使脉内阴液增加,血流如粒而现滑象。宿食化热,气实血涌。正盛邪实,气血涌盛。,一、脉诊,第八章 诊 法,景岳全书“妇女脉滑数而经断者,为有孕。”,(五)常见病脉8.涩脉:【脉象特征】往来艰涩,如轻刀刮竹。即脉管细、流速慢、不流畅。【临床意义】主伤精、血少、痰食内停,气滞血瘀。,一、脉诊,第八章 诊 法,濒湖脉学“如雨沾砂,如病蚕食叶。”脉经“细而迟,往来艰,或一止复来”,(五)常见病脉8.涩脉:【机理分析】脉涩而无力,主精亏血少,脉道不充,血流不畅,所以脉气往来艰涩。脉涩而有力,主气滞血瘀,脉道受阻,血行不流利,故显涩象。,一、脉诊,第八章 诊 法,医源资料库:涩脉,脉往来艰涩,如轻刀刮竹,与滑脉相反。,(五)常见病脉9.洪脉:【脉象特征】脉形宽大,滔滔满指,来盛去衰。【临床意义】主热甚(气分热甚)。里热内盛,气盛血涌故脉来洪。亦主虚证,若洪大无力,则不主气分热盛,乃阴精耗竭,孤阳欲外越之兆。,一、脉诊,第八章 诊 法,诊家正眼:“洪脉极大,状若洪水,来盛去衰,滔滔满指。”濒湖脉学:“洪脉来时拍拍然,去衰来盛似波澜。”,(五)常见病脉9.洪脉:【机理分析】当人体内的邪热炽盛时,由于邪热会灼伤阴液,以至于阳气独盛而冲击血脉,此时因脉管中的血液远远不及阳气的强盛,因此导致脉管扩张,出现脉来洪大,脉去稍减的洪脉。,一、脉诊,第八章 诊 法,夏令阳气亢盛,气血向外,故脉象稍现洪大,为夏令正常脉象。,(五)常见病脉10.细脉:【脉象特征】脉细如线,应指明显,按之不绝。【临床意义】主气血两虚,诸虚劳损;主湿侵。气血不足,不能充盈脉道,则脉来细而无力。脾虚湿盛或感受湿邪,湿邪阻碍脉道,故脉细。,一、脉诊,第八章 诊 法,脉经:“细脉,小大于微,常有,但细耳。”诊家正眼:“细直而软,累累萦萦,状若丝线,较显于微。”,(五)常见病脉10.细脉:【机理分析】主虚证。主要指阴虚、血虚,阴血不足脉管不充盈,所以脉现细小。阴阳气血都不足的久病虚证,脉也细小。水湿较重的病人,由于水湿充斥皮肤,脉管受到挤压便显得细小,但细而柔软。,一、脉诊,第八章 诊 法,濒湖脉学:“小于微而常有,细直而软,若丝线之应指。”,(五)常见病脉15.弦脉:【脉象特征】端直以长,如按琴弦。【临床意义】主肝胆病、诸痛症、痰饮、疟疾等。弦为肝脉,为气机不畅之象。凡肝气胁痛、腹痛、冷痹、疝瘕、疟疾等多见弦脉。,一、脉诊,第八章 诊 法,脉经:“按之如弓弦状。”脉诀刊误:“状若筝弦,从直中过,挺然于指下,曰弦。”,(五)常见病脉15.弦脉:【机理分析】现多用于描述老年人的脉管硬化,高血压病时出现的一种现象。属于生理性退化的一种征象。但这种弦象不能解释为气滞,它是因为肾水不足,不能涵养肝木所致的肝阳上亢征象。,一、脉诊,第八章 诊 法,朱丹溪:“脉无水而不软也”。,生理性弦脉多见于春季。,(五)常见病脉17.结脉:【脉象特征】缓而一止,止无定数。【临床意义】主阴盛气结。阴寒凝滞,心阳被抑。多见于气结、血瘀、寒痰、饮食停滞、癥瘕积聚等。,一、脉诊,第八章 诊 法,伤寒论“脉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脉。”,(五)常见病脉17.结脉:【机理分析】气血虚衰,无力相继而脉见止。其缓也,因气血虚,运行缓慢而脉缓。缓中时一止,结脉乃成。此结当无力,属虚。邪气阻遏,气血运行滞遏,不能相继而时止。其缓也,因邪阻气血运行不畅而脉缓。此结当有力,属实。,一、脉诊,第八章 诊 法,正常人可因情绪激动、过劳、酗酒、饮用浓茶而偶见结脉。,(五)常见病脉18.代脉:【脉象特征】脉来一止,止有定数,良久方来。【临床意义】主脏气衰微。脏气衰微,无力继续,故脉歇止难复。又主痛症、七情惊恐、跌仆损伤。,一、脉诊,第八章 诊 法,脉经“代脉来数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活人书“往来缓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名曰代也。”,(五)常见病脉18.代脉:【机理分析】脏气衰微,气血亏损,元气不足,致使脉气不能衔接而出现代脉。也可因风证、痛证、七情惊恐、跌打损伤而致使脉气不能衔接,脉见间歇。疼痛较甚或卒遇惊恐时,气血逆乱而暂时出现代脉,与脏气衰微之代脉不同,系一时性的现象。代脉源于心脏过早搏动或房室传导阻滞,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等,一、脉诊,第八章 诊 法,代脉可见于妊娠初期的孕妇。,(五)常见病脉19.促脉:【脉象特征】数而一止,止无定数。【临床意义】主阳盛热实。邪热内盛,壅滞脉道,脉行不利。,一、脉诊,第八章 诊 法,脉经:“促脉来去数,时一止复来。”濒湖脉学“来去数,时一止复来,如蹶之趣,徐疾不常。”,(五)常见病脉19.促脉:【机理分析】促脉主阳盛热结,气血、痰饮、宿食停滞;亦主脏气虚弱,阴血衰少。阳盛热结,阴不和阳,故脉来急数有力而时见歇止。若真元衰惫,脏气虚弱,阴血衰少,以致脉气不相接,则脉促而细小无力,多属虚脱之象。,一、脉诊,第八章 诊 法,正常人可因情绪激动、过劳、酗酒、饮用浓茶而偶见促脉。,(六)相兼脉与主病 相兼脉又称复合脉,是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一脉象的综合表现。只要不是完全相反的两种或几种单一脉,都可能同时出现而成为相兼脉,如浮紧、浮数等。其临床意义一般是组成相兼脉的各单一脉主病的总合。,一、脉诊,第八章 诊 法,第八章 诊 法,浮紧脉:主外感寒邪之表寒证,或风寒痹病疼痛。浮缓脉:主风邪伤卫,营卫不和的太阳中风证。浮数脉:主风热袭表的表热证。弦数脉:主肝郁化火或肝胆湿热、肝阳上亢。沉缓脉:主脾肾阳虚,水湿停留诸证滑数脉:主痰热、湿热或食积内热。洪数脉:主气分热盛,多见于外感热病。,医生用手对病人体表某些部位进行触摸按压,以获得诊断印象的诊察方法。又称触诊。临床上以按肌肤、手足、胸腹、经络腧穴等为常用的方法。,二、按诊,第八章 诊 法,(一)按诊的方法与意义 1.按诊的方法:触、摸、按、叩。2.注意事项 态度认真、举止大方,遵守医德;手法轻柔、熟练敏捷,避免刺激;先轻后重、由浅入深,密切观察。,二、按诊,第八章 诊 法,(二)按诊的内容 按肌肤 按手足 按胸腹 按腧穴,二、按诊,第八章 诊 法,

    注意事项

    本文(中医学基础第8讲-诊法(切诊).ppt)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