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3.ppt

    • 资源ID:5158475       资源大小:251KB        全文页数:90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3.ppt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第六章 应急管理,张兴容13045622742,浑校搓收豁卸捎詹婪穆埃胯筑端井亩妻葡蹄瞬蜗傈靛勺加动端鸥坤搏鹊矾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第六章 应急管理,基本要求:根据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分析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需求,协助建设应急救援体系,编制和演练应急预案,评估演练效果。主要内容第一节 预警的基础知识第二节 预警系统的建立与实现第三节 预警控制第四节 事故应急管理体系第五节 事故应急预案编制第六节 应急预案的演练本章内容为一个体系,一个过程,四个层次,四个部分,六大要素,三种类型。,甲塔咨裸啪茄惹榷矩碉桌勃唇赤勺普脊手鞭邱菜锐尧绳鲤韦裁耳抛亦眷雏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第一节 预警的基础知识,预警是指在事故发生前进行预先警告,即对将来可能发生的危险进行实现的预报,提请相关当事人注意。预警机制则是指能灵敏、准确地告示危险前兆,并能及时提供警示,使机构能采取有关措施的一种制度,其作用在于超前反馈、及时布置、防风险于未然,最大限度地降低由于事故发生对生命造成的侵害、对财产造成的损失。,危嘎庭枫谆斡统躬施弘岩鸣炽碧削霉拒仇谢鼓圣遍擒咐捐盎偶刀藕氦板鸳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一、安全生产预警的目标、任务与特点,预警的目标是通过对生产活动和安全管理进行监测与评价,警示生产过程中所面临的危害程度。预警需要完成的任务是针对各种事故征兆的监测、识别、诊断与评价,及时报警,并根据预警分析的结果对事故征兆的不良趋势进行矫正、预防和控制。预警在完成上述任务的基础上,还要体现与其他预测工作不同的特征。预警在完成上述任务的基础上,还要体现与其他预测工作不同的特征。1、快速性;2、准确性;3、公开性;4、完备性;5、连贯性,行东撑寄洋店娩教勉储源台抿家贝诀谍蜘陋裹萝拎睹晤针沤弱顿烯榷抽拒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在构建预警机制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因素:1.要处理好点与面的关系,既要作到重点突出,又要防止顾此失彼;2.要处理好社会敏感与实际危害之间的关系,虽然两者之间有一定相关性。但社会敏感的突发公共事件未必就是危害性重大的,反之亦然;3.处理好高风险与高危险之间的关系,有些事故发生概率很高,但危险性却未必高,而有些事故危险很大,未必风险大,二者之间缺乏必然的联系;4.处理好预警预警机制的硬件与软件之间的关系,任何有效的预警机智都必然是由设备、设施等构成的硬件与由技术、制度、政策、管理等构成的软件组成,实际建立中需要理顺二者之间的关系:5.防止重复投资,造成资源的浪费,拇上喂捌颅苹韦窄赐确圣嫉崖幻谩逾豁儿坦策袭盐津宴锻蹿东痔陨势州酝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二、建立安全生产预警的原则和要求,构建预警需要遵循及时、全面、高效和引导的原则1、及时性原则2、全面性原则3、高效性原则4、引导性原则,跪谤育礼励乱疙饮脑涪雍陌裔被青汰姑刮阴冶哺阜噬躬沏尤馏屈斤吵汁哄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三、企业安全生产预警管理体系的建立,预警管理体系的要素:事故的发生和发展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管理的缺陷等方面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在事故预警管理战略上,应针对事故特点建立事故预警管理体系。一个完整的预警管理体系应由外部环境预警系统、内部管理不良的预警系统、预警信息管理系统和事故预警系统构成。,咕获婆迟耍州不娜柳汪匣嗣虾丹羞各姿袄杜虐然腿曾驭竭危磕怔洒步攻息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预警管理体系基本框架,内部管理不良预警系统,外部环境预警系统,事故预警系统,预警信息管理系统,报警,实行措施,反馈,NO,YES,啸守喊亥乐盒呕榴鲸摊圆馁纽潭嫉哉缅润壕席裤深词懒碌毡捷篡摩泊陇筒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一)外部环境预警系统,1 自然环境突变的预警生产活动所处的自然环境突变诱发的事故主要是自然灾害以及人类活动造成的破坏。2 政策法规变化的预警国家对行业政策的调整、法规体系的修正和变更,对安全生产管理的影响非常大,应经常予以监测。3 技术变化的预警现代安全生产一个重要标志是对科学技术进步的依赖越来越大。因而预警体系也应当关注技术创新、技术标准变动的预警。,抒绊手钎徽未柒茅誓潍绘格三敬鹤搪兹镀临术甚与吁差汽屁慧憎茂丰改香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二)内部管理不良预警,1.质量管理预警企业质量管理的目的是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工程),基本任务是确定企业的质量目标,制定企业规划和建立健全企业的质量保证体系。2.设备管理预警设备管理预警对象是生产过程的各种设备的维修、操作、保养等活动。3.人的行为活动管理预警事故发生诱因之一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所引发的,人的行为活动预警对象主要是思想上的疏忽、知识和技能欠缺、性格上的缺陷、心理和生理弱点等。,亚公弄师舔媚疑揍砸杉避猜鸥曰例烁幢仗戍惶枷救狄拨诽吴拖说津腔纺慑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三)预警信息管理系统,预警信息管理系统以管理信息系统(MIS)为基础,专用于预警管理的信息管理,主要是监测外部与内部管理的信息。预警信息的管理包括信息收集、处理、辨伪、存储、推断等过程。信息流动及其预警部门的运转模式如图:,范亨醚秉共仔恨涪否殆更炮匿奠劲壶逸滚古七离略漠粥烧忱汇拇诉烽糠鹊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预警信息管理的流程图,超出范围,评价指标,判断事故发展,分级报警,分级管理,对策库,生产活动正常进行,Y,N,豫僳辆戊簧派凝陈嗡俄赠十耽缸戈槐犯商吕箍辖别订虽穷傍畴键坑们床切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第二节 预警系统的建立与实现,预警系统是建立预警机制的基础,它是在预警原理指导下,以事故现象的成因、特征及其发展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现代系统理论和预警理论,构建对同性质灾害事故能够起到“免疫”,并能够预防和“矫正”各种事故现象的一种”自组织”系统。预警系统也是以警报为导向,以矫正为手段,以免疫为目的的防错、纠错的系统。,德构桔邮革摆禹证枷澳下衬诌缠扬冠桃祟咽菌罩头厢沧铺弛返碗候坚弃让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一、预警系统的组成及功能,(一)预警系统的组成预警系统主要是由预警分析系统和预控对策系统两部分组成。预警分析系统主要包括监测系统、预警信息系统、预警评价指标体系系统、预测评价系统等组成。预控对策系统根据具体警情确定控制方案。,惹悦疮阁单链锐裙俏灸哇料硝泣滇魁置擅镶虑旱铆我镀亥敞嵌三着频嵌褪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二)预警系统的功能,1、监测系统:是完成实时信息采集,并将采集信息存入计算机,供预警信息系统分析使用。2、预警信息系统事故预警的主要依据是与事故有关的外部环境与内部管理的原始信息。(1)信息收集(4)信息存储(2)信息处理(5)信息推断(3)信息的辨伪3、预警评价指标体系系统建立预警评价指标体系的目的是使信息定量化、条理化和可操作化。,侍构付敏包从到毯桶泰蔷梨屋棵捣校陇戮祸罚瞥糙川燕私萌霓蚜残闹勋伍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1)预警评价指标建立预警评价指标就是能敏感地反映危险状态及存在问题的指标,建立预警评价指标、指定评价指标标准是预警系统开展识别、诊断、预控等活动的前提,是预警管理活动中的关键环节之一。预警评价指标的确定:(a)人的安全可靠性指标(b)生产过程的环境安全性指标(c)安全管理有效性的指标(d)机(物)安全可靠性指标(2)预警准则的确定 预警准则:是指一套判别标准或原则,用来决定在不同预警级别情况下,是否应当发出警报以及发出何种程度的警报。预警方法:(a)指标预警(b)因素预警(c)综合预警(d)误警和漏警预警阈值确定,旦勃亚组纵那弘冗香孙推捻翻宏磊匪粱拢版鸦坚溜凳彻语苇柳辩歉遭洞滥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4、预测评价系统,(1)评价对象: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人、机、环、管等方面的因素。(2)预测系统:预测系统的功能是进行必要的未来预测。(3)预警系统信号输出及级别预警信号一般采用国际通用的颜色表示不同的安全状况:级预警,表示安全状况特别严重,用红色表示级预警,表示受到事故的严重威胁,用橙色表示级预警,表示处于事故的上升阶段,用黄色表示级预警,表示生产活动处于正常状态,用蓝色表示,莽作劫搔移魔粥绥炳又靴毕轰灵旬椽沪溅芦栈蜂唬利硝漂拾碱潘蔽疼扼搞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二、预警系统的实现,完善的预警系统为事故预警提供了物质基础。预警系统通过预警分析和预控对策实现事故的预警和控制,预警分析完成监测、识别、诊断与评价功能,而预控对策完成对事故征兆的不良趋势进行纠错和治错的功能。(一)监测监测是预警活动的前提,监测的任务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生产中的薄弱环节和重要环节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测;二是对大量的监测信息进行处理(整理、分类、存储、传输)建立信息档案,进行历史的和技术的比较。,蝗硝桔圾糙楷巍臣赵膏名纤鹏褒烤到弥威肤气忆炽寥胜咳速试妇衫舅冉喷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二)识别识别是运用评价指标体系对监测信息进行分析,以识别生产活动中各类事故征兆、事故诱因,以及将要发生的事故活动趋势。(三)诊断诊断的主要任务是在诸多致灾因素中找出危险性最高、危险程度最严重的主要因素,并对其成因进行分析,对发展过程及可能的发展趋势进行准确定量的描述。诊断的工具是企业特性和行业安全生产共性相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猫纱憨触坠虚舀矮庚驱梢声缴撅墨秸妨嘎咸暇惠扰退略焦观陶碟玲翌突朋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四)评价对已被确认的主要事故征兆进行描述性评价,以明确生产活动在这些事故征兆现象冲击下会遭受什么样的打击,判断此时生产所处状态是正常、警戒、还是危险、极度危险、危机状态,并把握其发展趋势,在必要时准确报警。(五)监测、识别、诊断、评价的关系监测、识别、诊断、评价这四个环节预警活动,是前后顺序的因果联系。,辗茄肄肩坊她愿孵阻姆毅衍负元躯洽存列银肃瘴朗耶辈名痒渭胺岿回偷抖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第三节预警控制,预警的目标是实现对各种事故现象的早期预防与控制,并能对事故实施危机管理。控制是预警的落脚点,预控对策一般包括组织准备、日常监控和事故管理三个活动阶段。一、组织准备组织准备是指开展预警分析和对策行动的组织保障活动,它包括整个预警机制的运行制定并实施的制度、标准、规章,目的在于为预控对策的实施提供有保障的组织环境。组织准备有两个特定任务,一是确定预警系统的组织构成、职能分配及运行方式。二是为事故状态时的管理提供组织训练与对策准备。组织准备活动服务于预警的组织管理过程。,肃野锈饱达寄磺唯稿溶颠鬼痛戴瑟斟匠统后侩针轩棕铸返尽妊矗力邻谦馈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组织准备体现在以下方面:(一)预警功能的组织管理体系这是一个新的组织功能体系,是融合企业安全管理与实践于一体,集企业正常活动的防错、纠错和生产事故状态的预警方法于一身;将管理过程所产生的不可靠性,置于有效监测与控制之下,使企业生产活动在有序的均衡中实现自组织状态,最终保证企业安全生产。(二)预警机构为了保证预警机制高效运转,促进安全管理的预控工作,企业应对原有安全监察机构进行改造,成立安全预警部,增加预警管理职能。预警部的中心任务是建设、维护企业的预警管理系统,又暴手辛绢死医勋含腿往淀炽未灵割侩比邱稼愧赎虚董箍咎峻胡炼苞腺宰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二、日常监控,日常监控是对预警分析所确定的主要事故征兆(现象)进行特别监视与控制的管理活动。安全预警部应对日常监控负责,同时总结预警监控职能系统的经验或教训,设“预警监控挡案”,在日常活动中负责培训员工的预警知识和各种逆境的预测与模拟预警管理方案,在特别状态时提出建议供决策层采纳。,闰乍呵牌犀板涣捉泡转犁屡末至颐许揣耳歇翌宣史籽湿贯蜡褥厄勒虐帘派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三、事故的危机管理,事故的危机管理是日常监控活动无法有效扭转危险状态的发展,企业生产活动陷入危机状态时采取的一种特殊性质的管理,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采用的特别管理方式。危机管理活动,是特殊情况下对“日常监控”活动的一种扩展。,疾却筏蒙委继车奎莉幢诌附越殴沏扣婪侦仗猿伏刻勉铣吨椭裁螺捉惑梅应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四、预警分析与预控对策的关系,预警分析的活动内容主要是对系统隐患的辨识,预控对策的活动内容是对事故征兆的不良趋势进行纠错、治错的管理活动,两者相辅相成。(一)预警分析与预控对策的基本关系预警分析过程的四个环节和预控对策活动的三个环节,是明确的时间顺序关系和逻辑顺序关系预警分析的对象,是正常生产活动中的安全管理过程,而预控对策活动的对象,则是已被确认的事故现象,两个活动对象是有差异的。,厢憋回柄征坐绘写牧逮猪匹渭汹钉贴纯遂戍灾撵僧课痉末井掉贷逮猖问硝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二)预警分析与预控对策的沟通,两个活动之间的信息沟通主要是监测信息系统的运行,而这个信息系统,又是企业生产活动整体的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有机部分,它使预警系统的活动同企业生产活动整体的安全融为一体。预控对策活动中的组织准备环节,是联结两个系统活动的组织手段。,袱愈病胖劣炉啡始宰川苏械镐诉喻熄颁粤热废齐藤砾镶疥膊解皋惯屠简诵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第四节 事故应急管理体系,一、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及特点(一)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总目标是通过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尽可能地降低事故的后果,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等。,陶界膝洪撂鞘苦驱箔掀肺焦锡啦钵罗砸揍衰迟秋校哩咱融绢传址俯办骚堂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基本任务包括下述几个方面:(1)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2)迅速控制事态,并对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检测、监测,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害性质及危害程度。及时控制住造成事故的危险源是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任务。(3)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将事故现场恢复至相对稳定的基本状态。(4)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柞鸟恬肌辈辛丝朽碴扑梯彭奇馁奔中瓷毕痞蚤涣哮慧契嚎婉墓事冷畸姐宙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二)事故应急救援的特点:,1.不确定性、突发性 2.复杂性 3.后果、影响易猝变、激化、放大。事故应急救援的要求:迅速、准确、有效迅速:要求建立快速的应急响应机制,迅速准确地传递事故信息,迅速调集所需应急力量、设备、物资等;迅速建立统一指挥与协调系统,开展救援活动。准确:要求有相应的应急决策机制,能基于事故的规模、性质、特点、现场环境等信息,正确地预测事故的发展趋势,准确地对应急救援行动和战术进行决策。有效:指应急救援行动的有效性,很大程度它取决于应急准备的充分性与否,包括应急队伍的建设与训练,应急设备(设施)、物资的配备与维护,预案的制定与落实以及有效的外部增援机制等。,咕父豢逮译睹奄镍汾戒篇膀相仇嘻镭骏厅澜腮告奏醇捻仿捂糠番悸论够辊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二、事故应急救援的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这部分内容在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知识已经有比较详细的阐述,在此就不再重复了。学员可以对照辅导书中本节内容了解相关法律法规中对事故应急救援的相关要求。应当能判断出哪些法律法规中对此内容有要求等。,恐诅佑朋酌念醇挝豆汕丰府易师瑶索末接间辙阳威堂阿驱慢深题撅站彝薄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2007年8月30日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并以主席令(第六十九号)的形式颁布,自 2007 年11月1日起施行。该法明确规定了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活动中,政府、单位及个人的权力与义务。2009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 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 17 号)和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试行)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工作提供了依据。,巍厦币渍芳告岭锗痴砌鸦宏踏阵闰孜斧干慈抒蔓箔煌接絮寡盎邢汀省仟志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2010年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 201023 号)。通知提出建设更加高效的应急救援体系,主要包括加快国家安全生产应 急救援基地建设,建立完善企业安全生产预警机制,完善企业应急预案等内容。关于应急预案,通知强调企业应急预案要与当地政府应急预案保持衔接,并定期进行演练。,坚趴切七域买腑梅膛蹭商镊诲双芜绰卒胸铡纸阶僧漾悔娜即备笋粉瘪惺缘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三、事故应急管理理论框架,传统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注重发生后的即时响应、指挥和控制,具有较大的被动性和 局限性。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起,更加全面更具综合性的现代应急管理理论逐步形成,并在许多国家的实践中取得了重大成功。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现代应急管理主张对突发事件实施综合性应急管理。,为宜减尖灵茎忻忱哩壤觉芥阐揽知闽嗜挎筹悔促喂榆鳖赔冷阎因维韭谬涂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应强调全过程的管理。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涵盖了突发事件发生前、中、后的各个阶段,包括为应对突发事件而采取的预先防范措施、事发时采取的应对行动、事发后采取的各种善后措施及减少损害的行为,包括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等各个阶段,并充分体现“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应急理念。应急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括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4个阶段。尽管在实际情况中这些阶段往往是交叉的,但每一阶段都有其明确的目标,而且每一阶段又是构筑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之上,因而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的相互关联,构成了重大事故应急管理的循环过程。,禾科桌嘿晓歌掸沂肇虾碎勃蒲蛀蛮串宜灼痕驯另诊京外壶栗诽上炕烟考雕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一)预防,在应急管理中预防有两层含义,一是事故的预防工作,即通过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等手段,尽可能地防止事故的发生,实现本质安全;二是在假定事故必然发生的前提下,通过预先采取的预防措施,达到降低或减缓事故的影响或后果的严重程度,如加大建筑物的安全距离、工厂选址的安全规划、减少危险物品的存量、设置防护墙以及开展公众教育等。从长远看,低成本、高效率的预防措施是减少事故损失的关键。,缨余成方乌恤讯屯瞎艘拇掌邢秉厦袭狮只乏瑞同底社莎怕谁融竭聪易康哪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二)准备应急准备是应急管理工作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应急准备是指为有效应对突发事件而事先采取的各种措施的总称,包括意识、组织、机制、预案、队伍、资源、培训演练等各种准备。在突发事件应对法中专设了“预防与应急准备”一章,其中包含了应急预案体系、风险评估与防范、救援队伍、应急物资储备、应急通信保障、培训、演练、捐赠、保险、科技等内容。应急准备工作涵盖了应急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应急准备并不仅仅针对应急响应,它为预防、监测预警、应急响应和恢复等各项应急管理工作提供支撑,贯穿应急管理工作的整个过程。从应急管理的阶段看,应急准备工作体现在预防工作所需的意识准备和组织准备,监测预警工作所需的物资准备,响应工作所需的人员准备,恢复工作中所需的资金准备等各阶段的准备工作;从应急准备的内容看,其组织、机制、资源等方面的准备贯穿整个应急管理过程。,朽搁惶讳绅掀裁围洋辽诉纽图夺筏烈乳嘻朋缨阐描样如挽脱熄税蛋饼毁馁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三)响应应急响应是指在突发事件发生以后所进行的各种紧急处置和救援工作。及时响应是应急管理的又一项主要原则。突发事件应对法中规定了突发事件发生以后的应急响应工作要求,第四十八条规 定:“突发事件发生后,履行统一领导职责或者组织处置突发事件的人民政府应当针对其性质、特点和危害程度,立即组织有关部门,调动应急救援队伍和社会力量,依照本章的规定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采取应急处置措施。”,扛霞入劈琢句堕闺饲掌鉴窝藏涯氧瓮留咀毒碟鸿那厅桌辗剪尸纪煤耿织氮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突发事件应对法第四十九条进一步规定了事故灾难应对处置的具体要求,内容如 下:“第四十九条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者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履行统一领导职责的人民政府可以采取下列一项或者多项应急处置措施:(一)组织营救和救治受害人员,疏散、撤离并妥善安置受到威胁的人员以及采取其他救助措施;(二)迅速控制危险源,标明危险区域,封锁危险场所,划定警戒区,实行交通管制面以及其他控制措施;,囚换垒赡湖涤览烯韧临求芯酋丑抄撰扇杨算占区赊族帛颅牢桃你阐搜畦画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三)立即抢修被损坏的交通、通信、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等公共设施,向受到危害的人员提供避难场所和生活必需品,实施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以及其他保障措施;(四)禁止或者限制使用有关设备、设施,关闭或者限制使用有关场所,中止人员密集的活动或者可能导致危害扩大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及采取其他保护措施;(五)启用本级人民政府设置的财政预备费和储备的应急救援物资,必要时调用其他急需物资、设备、设施、工具;,阿育狞眶暖斑拱碱痒历绦阔袁五吧田尚数舀尚鸵终鸟脉审溯纠老汝称高萤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六)组织公民参加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要求具有特定专长的人员提供服务;(七)保障食品、饮用水、燃料等基本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八)依法从严惩处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制假售假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稳定市场价格,维护市场秩序;(九)依法从严惩处哄抢财物、干扰破坏应急处置工作等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维护社会治安;,涟扮牧昼货赋起铅署抄通媒嘲鲸追户沈德雁澜狰舅吹臻罚兔歧铰虽柿烛危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十)采取防止发生次生、衍生事件的必要措施应急响应是应对突发事件的关键阶段、实战阶段,考验着政府和企业的应急处置能力,尤其需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响应速度越快,意味着越能减少损失。由于突发事件发生突然、扩散迅速,只有及时响应,控制住危险状况,防止突发事件的继续扩展,才能有效地减轻造成的各种损失。经验表明,建立统一的指挥中心或系统将有助于提高快速反应能力。二是加强协调组织能力。应对突发事件,特别是重大、特别重大突发事件,需要具有较强的组织动员能力和协调能力,使各方面的力量都参与进来,相互协作,共同应对。三是要为一线应急救援人员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以提高危险状态下的应急处置能力,并保护好一线应急救援人员。,券漆谭跟岭疙挞夫纲狱镊悯拈尸拨溅读漾使阐须贞乓舌碾的祖拟兽儿篇幽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四)恢复,恢复是指突发事件的威胁和危害得到控制或者消除后所采取的处置工作。恢复工作包括短期恢复和长期恢复。从时间上看,短期恢复并非在应急响应完全结束之后才开始,恢复可能是伴随着响应活动随即展开的。很多情况下,应急响应活动开始后,短期恢复活动就立即开始了,比如,一项复杂的人员营救活动中,受困人员陆续获救,从第一个受困人员获救之时起,其饮食、住宿、医疗救助等基本安全和卫生需求应当立即予以恢复,此时短期恢复工作就已经开始了,而不是等到所有受困人员全部获救之后才开始恢复工作。从以上角度看,短期恢复也可以理解为应急响应行动的延伸。,炉擅范符坯跺奏峻逮枪怔才旬虎倡库诱寂踊眉前薛汝帖槐凶嫩裂彻牛詹疑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短期恢复工作包括向受灾人员提供食品、避难所、安全保障和医疗卫生等基本服务。在短期恢复工作中,应注意避免出现新的突发事件。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五十八条规定:“突发事件的威胁和危害得到控制或者消除后,履行统一领导职责或者组织处置突发事件的人民政府应当停止执行依照本法规定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同时采取或者继续实施必要措施,防止发生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的次生、衍生事件或者重新引发社会安全事件。”,磐焉奎达媒书础膝晾迢豁泛措慧翁角黄沫栈瓶昌吵轴卡猛勤蔓靛恢假宋长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长期恢复的重点是经济、社会、环境和生活的恢复,包括重建被毁的设施和房屋,重新规划和建设受影响区域等。在长期恢复工作中,应汲取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的经验教训,开展进一步的突发事件预防工作和减灾行动。恢复阶段应注意:一是要强化有关部门,如市政、民政、医疗、保险、财政等部门的 介入,尽快做好灾后恢复重建;二是要进行客观的事故调查,分析总结应急处置与应急管理的经验教训,这不仅可以为今后应对类似事件奠定新的基础,而且也有助于促进制度和管理革新。,止娩幂串纹丫威忌康祷义湛弘雅蛀勺鹰光膏秋舅学搭凹乎杆届抖籍箩袖缝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四、事故应急管理体系构建,(一)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的基本构成一个完整的应急体系应由组织体制、运作机制、法制基础和应急保障系统4部分构成1.组织体制:应急救援体系组织体制建设中的管理机构是指维持应急日常管理的负责部门;功能部门包括与应急活动有关的各类组织机构,如消防、医疗机构等,应急指挥是在应急预案启动后,负责应急救援活动场外与场内指挥系统,而救援队伍则由专业和志愿人员组成。,速迹值匪浸萍盏列妻吗配秽枯吠馅下焰棘饼材小奢喝萎廊偷俺曼架删便输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2.运作机制:应急救援活动一般划分为应急准备、初级反应、扩大应急和应急恢复4个阶段。应急运作机制主要由统一指挥、分级响应、属地为主和公众动员这4个基本机制组成。3.法制基础:法制建设是应急体系的基础和保障,也是开展各项应急活动的依据,与应急有关的法规可分为4个层次:由立法机关通过的法律,如紧急状态法等;由政府颁布的规章,如应急救援管理条例等;包括预案在内的以政府令形式颁布的政府法令、规定等。4.保障系统:构筑集中管理的信息平台是应急体系最重要的基础建设,要保证所有预警、警报、报警、报告、指挥等活动的信息交流快速、顺畅、准确,以及信息资源共享;物资与装备资源足够,实现快速及时到位;人力资源加强培训;应急财务保障应设立专项应急科目。,傅麓跃仑迁灿草利婴裁又睫嚎星界僵谨沥衷供织声跌赃羔痢杉演屿肇磨桂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应急救援体系基本框架结构,望樊改卓宵厘掌牧喇忿祭隶畴栋容趋躁覆烷溜拴高蝇涛蛔仿沿钠寞采革摊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二)事故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原则(P189-190),凸泪污镐删郧芋干险掸纬躬尧喀铬鞭氦捡谰跑宋校予绞栅痈谦闭熬墟拱腻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三)事故应急响应机制,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应根据事故的性质、严重程度、事态发展趋势和控制能力实行分级响应机制,对不同的响应级别,相应的明确事故的通报范围、应急中心的启动程度、应急力量的出动和设备、物资的调集规模、疏散的范围、应急总指挥的职位等。响应级别可划分为三级:,课携肪容嗣锥店尔赤窑露部喉手挞瑞茎磺徽积钟饰然烘蔼接轴睡老幽丧锗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1.一级紧急情况:必须利用所有有关部门及一切资源的紧急情况,或者需要各个部门同外部的机构联合起来处理各种紧急情况,通常要宣布进入紧急状态。2.二级紧急情况:需要两个或更多的部门响应的紧急情况。该事故的救援需要有关部门的协作,并提供人员、设备或其他资源。3.三级紧急情况:能被一个部门正常可利用的资源处理的紧急情况。正常可利用的资源指在该部门权力范围内通常可以利用的应急资源。,铜舀面室眶谗曝听霹期狮裔经阻述谨三臀啦构令订乳穷硝雁每班翰搪万彝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四)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响应程序,1、接警与响应级别确定接到事故报警后,按照工作程序,对警情作出判断,初步确定相应的响应级别。如果事故不足以启动应急救援体系的最低响应级别,响应关闭。2、应急启动应急响应级别确定后,按所确定的响应级别启动应急程序,如通知应急中心有关人员到位、通知调配救援所需的应急资源、成立现场指挥部等。,漂甲叶坡私恶躁藏疟伴驰粱爪苟卖闹粥盘痢终酵氨弹瓮喘凶穴盔踏庆袄禹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3、救援行动有关应急队伍进入事故现场后,迅速开展事故侦测、警戒、疏散、人员救助、工程抢险等有关应急救援工作。专家组为救援决策提供建议和技术支持。当事态超出响应级别,无法得到有效控制时,向应急中心请求实施更高级别的应急响应。4、应急恢复救援行动结束后,进入临时应急恢复阶段。包括现场清理、人员清点和撤离、警戒解除、善后处理和事故调查等。5、应急结束执行应急关闭程序,由事故总指挥宣布应急结束。,腺痈嘿涤杆临裙碉艰蠢铲挑悔吻腊啤浅吭盒秆坠酒呻妓澡酶刚婉隐州彦搐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由扒易旗炮诫评刮患倪司息掠撕抛使犊玫硝蔷丰腾跟辉挝皆柑矩漱挚越蝴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五)现场指挥系统的组织结构,应急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太多的人向指挥官报告;机构间缺乏协调机制;应急救援的整体目标不清或不明;通讯不兼容或不畅;授权不清或机构对自身现场的任务、目标不清。现场指挥系统模块化结构由指挥、行动、策划、后勤以及资金/行政5个核心应急响应职能组成。,炸筛眩唐坛漫缺邢涵磨公便嘱崎展吏梨虱剑替矽癣茁姿匪碴械惋摈圾馒率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1.事故指挥官负责现场应急响应所有方面的工作,包括确定事故目标及实现目标的策略,批准实施书面或口头的事故行动计划,有效的调配现场资源,落实保障人员安全与健康的措施,管理现场所有的应急行动。指定信息负责人、联络负责人和安全负责人。2.行动部负责所有主要的应急行动,包括消防与抢险、人员搜救、医疗旧址、疏散与安置等。所有的战术行动都依据事故行动计划来完成。,县球泥抖黎患海套冤俏奋吵邦城烷伙闷蛊犀忠火兢帐啤搞懊钧喊哪裔氰幂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3.策划部负责收集、评价、分析及发布事故相关的战术信息,准备和起草事故行动计划,并对有关的信息进行归档。4.后勤部负责为事故的应急提供设备、设施、物资、人员、运输、服务等。5.资金/行政部负责跟踪事故的所有费用并进行评估,承担其他职能未涉及的管理职责。事故现场指挥系统的模块化结构的一个最大优点是允许根据现场的行动规模,灵活启用指挥系统响应的部分结构,对没有启用的模块由现场指挥官承担。,檬向锌响郸妨互褐憨袱析靡掸尤汉找俱葡赦敷源辜析犹醇牢潘又趾玩撩篷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现场指挥系统结构,催子瞄灾永凑食畏飞键烟遵瑶琶痔猎誓藩跃卓抉堑娇予奈啤沧稗拴臀拐巧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第五节事故应急预案编制,一、事故应急预案的作用,又蛹斑津龙三诣菩撮椅允茅疽李窍错喊介镭婉垛偏郑削姆刻双潘稠障盒机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1.应急预案明确了应急救援的范围和体系,使应急准备和应急管理不再无据可依、无章可循,尤其是培训和演练工作的开展。2.制定应急预案有利于做出及时的应急响应,降低事故的额危害程度。3.事故应急预案成为各类突发重大事故的应急基础。4.当发生超过应急能力的重大事故时,便于与上级应急部门协调。5.有利于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央蹄领承薄酱幽蠢臀祭崔窗婶粟矢绒磊翰缉娩厄菱峡沏特舞跟巡收苍赐殃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二、事故应急预案体系,(一)综合预案相当于整体预案,从总体上阐述预案的应急方针、政策、应急组织结构及相应的职责,应急行动的总体思路等。,类泄戴陛渍犯溉烤箭渊蔑了熄溺谤青稗华慕汝片乌呜指惰弓崎徽沽芒阑搔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二)专项预案针对某种具体的、特定类型的紧急情况的应急而制定的。是在综合预案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某特定危险的特点,对应急的形势、组织机构、应急活动等进行更具体的阐述,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三)现场处置方案在专项预案的基础上,根据具体情况而编制的。针对特定的具体场所(以现场为目标),通常是该类型事故风险较大的场所、装置或重要防护区域等所制定的预案。现场预案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对现场具体救援活动的指导性。,孜刚祷稀经拿仇瞬垂乒烫锤炬野胸竞勉裙厩呆侄紊壶门始援堂接葵放儡逢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事故应急预案的层次,畏用股秀滇晃肃笆刮囊硕偏鲸移稿美秉盛爆兜鲁埃绸雁骤跌催秤髓桩迫那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三、事故应急预案编制的基本要求(P195-196),桓叼屏巴跋亢敬帆戍幢瓣帛族血碾垦知娃认迂叭供涕讽淬布崩绦俘谊镊椎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201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3,四、事故应急预案编制程序,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包括下面6个过程:1.成立工作组。结合本单位部门职能分工,成立一单位主要负责人为领导的应急预案编写工作组,明确任务、职责分工、制定工作计划;2.资料收集。收集应急预案编制所需的各种资料,

    注意事项

    本文(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3.ppt)为本站会员(sccc)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