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第十章燃料燃烧引起的污染及其防治.ppt

    • 资源ID:5135797       资源大小:627.02KB        全文页数:64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十章燃料燃烧引起的污染及其防治.ppt

    第十章燃料燃烧引起的污染及其防治,10.1 空气污染和空气污染物,空气污染和空气污染物,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引起某种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浓度、达到足够时间,因而危害了人体健康、舒适感和环境的,都叫做空气污染。能引起空气污染的物质,叫做空气污染物。空气污染物浓度的两种方法表示方式:1、以气体污染物占体积的百万分之一,缩写为ppm2、单位体积内空气污染物的重量,g/m3,每立方米中多少微克,,在标准温度(25)和压力1atm时,两者换算关系为:,10.1 空气污染和空气污染物,空气污染和空气污染物,清洁空气与污染空气载某些成分的含量:,10.1 空气污染和空气污染物,空气污染物的组成,1、按形成过程分类:,原始污染物:直接从污染源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常见的原始污染物有:SO2、CO、Nox及颗粒物次生污染物:进入大气中原始污染物之间相互作用,或它们与大气中正常组分发生一系列化学或光化学反应而后生成新的污染物,最常见的次生污染物有臭氧、醛类(甲醛、乙醛和丙烯醛等),过氧乙酰硝酸酯(PAN)以及硫酸烟雾和硝酸烟雾。,10.1 空气污染和空气污染物,空气污染物的组成,2、按存在状态分类:,颗粒状污染物:除了纯水以外的任何一种以液态或固态形式存在于大气中的物质如尘、烟、雾,尘:散布在气体中的固体微粒(粒径1-200m)烟:较高浓度的过饱和蒸气凝结形式的小颗粒(0.01-1 m)雾:水蒸气凝结生成的悬浮小液滴烟雾:具有烟、雾的二重性,即当烟雾同时形成时为烟雾,硫酸烟雾:燃烧产生的SO2与SO3遇水合成硫酸雾烟硝酸烟雾:汽车排放中NOX及HC遇水合成硝酸雾烟,10.1 空气污染和空气污染物,空气污染物的组成,2、按存在状态分类:,气态污染物:以SO2为主的含硫化合物,以NO和NO2为主的含氮化合物,碳的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及卤素化合物等,10.1 空气污染和空气污染物,空气污染物的来源,燃料燃烧过程工业生产过程交通运输过程,我国对烟尘、SOx、NOx和CO四种污染物的统计分析表明:燃烧料燃烧产生的空气污染物约占70%,其中煤燃烧污染占95%工业生产产生的约占20%,机动车产生约10%。,10.1 空气污染和空气污染物,空气污染的影响,1、空气污染对大气性质的影响,降低能见度形成雾及降水减少太阳辐射改变温度和风的分布,2、空气污染对原材料的影响,3、空气污染对植物的影响,酸性或碱性颗粒会腐蚀原材料(如油漆、石质、金属)臭氧极易损坏橡胶制品,破坏叶绿素,致使光合作用无法进行,10.1 空气污染和空气污染物,空气污染的影响,4、空气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10.1 空气污染和空气污染物,空气污染的影响,4、空气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10.1 空气污染和空气污染物,大气环境质量标准,我国于1982年制定了第一个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82),规定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分为三级:,三级标准:,为保护自然生态和人民健康,在长期接触情况下,不发生任何危害性影响的空气质量要求。,一级标准:,二级标准:,为保护人民健康以及城市、乡村和动、植物在长期或短期接触情况下,不发生伤害的空气质量要求。,为保护人体不发生急性或慢性中毒以及城市一般动、植物能正常生长的空气质量要求。,10.3 烟尘的形成与防治,烟尘种类及生成机理,燃料燃烧时生成的烟尘,按其生成机理可分为气相析出型、剩余型烟尘和粉尘三种:(1)气相析出型,气相析出型的烟尘来源于气体燃料、已蒸发的液体燃料气和固体燃料的挥发分气体,在空气不足的高温条件下热分解所生成的固体烟尘。粒径很小,一般在0.02-0.05m范围内。火焰中含有这种炭黑后,辐射力增强,发出亮光,形成发光焰,由于其粒子细,容易粘附于物体而难于清除。研究表明,气相析出型烟尘是经过一系列氢聚合反应面生成的。,10.3 烟尘的形成与防治,碳黑种类及生成机理,(1)气相析出型,甲烷在缺氧条件下进行热分解:,乙烷的热分解:,一次反应:,二次反应:,500:9001100:,10.3 烟尘的形成与防治,碳黑种类及生成机理,(2)剩余型烟尘,液体燃料燃烧时剩余下来的固体颗粒,它是由重质油雾化滴在高温下蒸发产生蒸汽的同时,发生聚缩反应,一面激烈地发泡,一面固化,从而生成絮状空心微珠,通常称之为油灰或烟炱,油灰粒径较大,约100-300m。积炭也是剩余型烟尘的一种,它是重质油滴附着在喷口、炉壁上,并在炉内高温加热气化而残留下来的固体残渣,它的颗粒较大,形状不定。,10.3 烟尘的形成与防治,碳黑种类及生成机理,(3)粉尘,粉尘是固体燃料燃烧时产生的飞灰,其主要成分是碳和灰,固体燃料在燃烧之后,一部分变成炉渣,一部分以飞灰形式排入大气中。以煤粉炉为例,有85-95%的灰分以飞灰排入大气。,10.3 烟尘的形成与防治,影响烟尘生成的因素,(1)燃料种类的影响,C/H越大,产生炭黑数量越多;碳原子数越多就越容易产生炭黑;液体燃料的残碳含量越多,产生碳黑就越大。挥发分多的煤,其炭黑生成量要比挥发分少的煤多得多,但煤燃烧时产生的烟尘主要以飞灰形式出现。,对碳氢化合物燃料而言,10.3 烟尘的形成与防治,影响烟尘生成的因素,(2)氧气浓度和过剩空气系数的影响,碳黑是在富燃缺氧条件下产生,因此如果碳氢化合物燃烧与足够的氧气充分混合,能防止碳黑产生,防止产生烟尘所需要的氧气量,随着燃烧种类而异。,10.3 烟尘的形成与防治,影响烟尘生成的因素,(3)燃料粒径的影响,燃料粒径大,其燃烬时间也长,因而在炉内有限的停留时间内燃料滴不易燃尽,使烟尘浓度急剧增加。而且燃料滴粒径大,所生成的空心微珠也大,当燃料滴碰到炉壁时,如果炉壁温度低,则燃料滴焦化成炭块,它们可能会脱落而随烟尘排入大气中,使烟尘浓度增加。,(4)温度与燃烧时间的影响,炉内温度越高,燃烧时间越长,产生烟尘越少。温度越高,燃烧时间越长,直径小的炭黑、炭和飞灰可以燃烬。,10.3 烟尘的形成与防治,影响烟尘生成的因素,(5)惰性气体的影响,空气加入惰性气体时,碳黑浓度降低,如加入CO2效果较好。,10.3 烟尘的形成与防治,控制烟尘的措施,1、改进燃烧方式及改善燃烧过程,(1)供给足够的空气,而燃烧温度又不能太低选用合适的燃烧空气量十分重要,一般都采用过剩空气尽可能少的情况下进行燃烧。(2)燃料和空气要在燃烧室内良好混合燃料与空气的良好混合,是组织燃烧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因此必须掌握好空气流动、燃料喷雾特性,使送风方式和燃料的供给相搭配,燃料和空气能充分地接触和混合。,10.3 烟尘的形成与防治,控制烟尘的措施,1、改进燃烧方式及改善燃烧过程,(3)提高燃烧室温度提高燃烧温度对防止产生炭黑有显著的效果。从炭黑反应速度可知,温度从1200时烧掉炭黑需要0.1S,则在1600时只需不到0.01S就可以了。因此,预热空气、保持炉膛温度,保证有足够的燃烧时间与空间,都可以减少炭黑的生成。,10.3 烟尘的形成与防治,控制烟尘的措施,2、加装除尘装置,应根据尘粒的性质、烟气的性质、除尘的工作特性以及其通用范围来进行,在能满足排烟标准的前提下,应尽量选用阻力小的除尘设备,以免安装风机,节约费用。,10.4 硫氧化物的形成与防治,SOx的生成机理,空气中的硫氧化物主要来源于含硫燃料的燃烧。燃料中的硫,除少量非燃烧性硫(510%)残留在灰分中外,绝大部分都氧化成SO2。不过即使空气过量,也只有0.52%的SO2转化成SO3。,煤炭中的可燃硫有两种:有机硫:硫茂、硫醇和二硫化物无机硫:FeS2,有机硫构成煤分子的一部分,在煤中均匀分布,而无机硫颗粒尺寸较小,在煤中通常呈独立相弥散分布。低硫煤中主要是有机硫,约为无机硫的8倍;高硫煤中主要是无机硫,约为有机硫的3倍。,10.4 硫氧化物的形成与防治,SOx的生成机理,煤受热后分解时,煤中有机硫和无机硫同时被挥发出来,结合松散的有机硫在低温(700K)下分解,结合紧密的有机硫在较高温度(800K)下分解释出,遇氧全部氧化成SO2,在还原性气氛下,挥发分主要气体H2S反应路线为:,无机硫的分解速度很慢,在还原性气氛和温度800K以及足够停留时间的条件下,无机硫将分解成FeS、S2和H2S,其中FeS必须在更高温度(1700K)和更长时间下才能分解成Fe、S2等,并氧化成SO2,在氧化气氛下,FeS2直接生成SO2:,10.4 硫氧化物的形成与防治,SOx的生成机理,(1)在火焰高温区内:,火焰温度越高,氧原子浓度越大,则SO3生成量越大,(2)受热面积上灰和氧化膜的催化作用,SO3除了从SO2与O2直接反应生成外,还可由下列两个途径产生:,10.4 硫氧化物的形成与防治,影响SOx生成量的主要因素,(1)燃料中含硫量越多,SO2和SO3生成量也越多(2)过剩空气系数越大,SO3生成量也越多(3)火焰区温度高,氧分子离解成氧原子多,因而SO3生成量也多,10.4 硫氧化物的形成与防治,SOx的抑制技术,1、燃料脱硫2、炉内固硫3、烟气脱硫,10.4 硫氧化物的形成与防治,SOx的抑制技术,1、燃料脱硫(1)物理净化法通过煤的粉碎,使非化学键结合的不纯物质与煤脱离,利用FeS2的密度与煤密度的相差,用水洗除FeS2,也可利用二者表面润湿、磁性或导电性不同加以分离。此法不能除去有机硫(2)化学净化法如用碱液浸煤后通过微波照射,使有机硫和黄铁矿的化学键被微波打断,生成硫化氢,它与碱反应而被去除。可除去90%的无机硫和70%有机硫。(3)煤的气化将煤进行气化,使煤中硫转变成H2S,然后再将其去除。,10.4 硫氧化物的形成与防治,SOx的抑制技术,2、炉内固硫喷钙脱硫:先将脱硫剂破碎成一定粒度,然后送入炉膛,在温度800-1000范围下脱硫剂受热分解,把燃烧过程中产生的部分SO2固化:,脱硫剂分解:,硫化反应:,再生反应:,10.4 硫氧化物的形成与防治,SOx的抑制技术,3、烟气脱硫,烟气脱硫是目前防止SOx污染大气的有效方法。烟气脱硫的技术基础主要是由于很多金属氧化物(如碱金属、碱土金属、金属氧化物)以及活性炭具有吸附或吸收SO2能力。把这些金属氧化物作为吸收剂吸收SO2后生成中间产物,再将含硫中间产物进行再生,再生后的吸收剂可循环使用,再生过程中释放出的SO2可做成硫制品加以利用。,回收法:抛弃法:,10.4 硫氧化物的形成与防治,SOx的抑制技术,3、烟气脱硫(1)湿法烟气脱硫,可固结95%SO2以及90%的氯化物和氟化物,10.4 硫氧化物的形成与防治,SOx的抑制技术,(2)再生洗涤烟气脱硫,使用来硫酸钠为吸收剂,在预先洗涤操作中除去灰尘和HCl后在吸收装置里洗涤SO2并形成硫酸氢钠,在再生装置中热力分解硫酸氢钠,产生的SO2可加工成液态的SO2、硫酸钠和元素硫。,10.4 硫氧化物的形成与防治,SOx的抑制技术,(3)烟气同时脱流脱硝技术,活性炭吸附NH3法来同时脱硫脱硝,在温度为80-130下用活性炭作SO2的吸收剂,把吸收了SO2的活性炭进行再分解,并进一步处理成硫酸和元素硫。,10.5 氮氧化物的形成与防治,NO的生成机理,燃烧过程中所产生的氮的氧化物:,NO(占95%),NO2(占5%),燃烧所用的空气中氮(分子氮)的氧化;(大多数燃烧装置中,这是NO的主要来源)燃料中含氮化合物(燃料氮)在火焰中热分解后再氧化(在烧原油或煤的燃烧装置中,燃料氮是NO的主要来源)燃烧生成NO按来源不同可分为:,热力NO瞬发NO燃料NO,10.5 氮氧化物的形成与防治,NO的生成机理,热力NO:,燃烧所用的空气中氮高温氧化生成NO,称为热力NO,它的生成机理(链锁反应)是Zeldovich于1946年提出的:,10.5 氮氧化物的形成与防治,NO的生成机理,Zedovich热力NO生成率,与贫燃料预混火焰的实验结果吻合。,Fenimore指出富燃料燃烧还与下列反应有关:,10.5 氮氧化物的形成与防治,NO的生成机理,热力NO排放量与反应温度的关系,10.5 氮氧化物的形成与防治,NO的生成机理,热力NO:,限制热力NO的生成,主要是降低温度,具体措施可归纳为:(1)降低燃烧温度,避免局部高温;(2)降低氧气浓度;(3)缩短在高温区的停留时间;(4)在偏离1的条件下进行燃烧;,10.5 氮氧化物的形成与防治,NO的生成机理,瞬发NO:,大气压力下甲烷与空气预混火焰中NO的生成,10.5 氮氧化物的形成与防治,NO的生成机理,瞬发NO:,燃烧时燃料中碳氢化合物分解生成的CH和C等原子团,与空气中N2进行反应而生成氰化物:,氰化物生成反应活化能小,反应快,氰化物又与火焰中大量的O、OH等原子团生成NO:,10.5 氮氧化物的形成与防治,NO的生成机理,瞬发NO:,10.5 氮氧化物的形成与防治,NO的生成机理,瞬发NO:,研究表明,在火焰中不仅有HCN等存在,而且还有胺化物(NH、NH2、NH3)存在,同样与OH、N等原子团反应生成NO:,10.5 氮氧化物的形成与防治,NO的生成机理,瞬发NO:,瞬发NO生成与下列三个因素有关:,(1)CH原子团的浓度及其形成过程(2)N2分子反应生成氮化物的速率与下列反应有关:,(3)氮化物间相互转化率,此反应对NO的生成起重要作用(富燃料及贫燃料),可以认为:,10.5 氮氧化物的形成与防治,NO的生成机理,瞬发NO形成的主要途径:,在温度T2000K时,NO生成率主要取决于CHN2反应,即瞬发NO,随着温度增加,瞬发NO比例减小,热力NO增加,当T2500K时,NO生成主要按Zeldovich的热力NO生机理控制。,10.5 氮氧化物的形成与防治,NO的生成机理,燃料NO:,试验表明:燃烧装置中所用的燃料含有氮化合物时,排出燃气中含有大量的NO,且随着燃料中N含量增加而增加。燃料中N与各种碳氢化合物结合成环状或链状化合物,与空气中N相比,其结合键较小,燃烧时易分解生成低分子含氮化合物,氧化后生成NO,10.5 氮氧化物的形成与防治,NO的生成机理,燃料NO:,不同燃料中含氮量,10.5 氮氧化物的形成与防治,NO的生成机理,燃料NO的形成途径:,10.5 氮氧化物的形成与防治,NO的生成机理,影响燃料NO的因素:,(1)燃料含N量的影响:,实际燃烧过程中只有部分燃料N转化为NO,实际生成NO与全部燃料N之比称为燃料N转换率,影响燃料N转换率的因素:,当1.3时,NO随着燃料N含量增加而增加,但却下降。,当0.8时,NO随着燃料N含量增加先增加后饱和,而下降。,10.5 氮氧化物的形成与防治,NO的生成机理,(2)过剩空气系数的影响:,10.5 氮氧化物的形成与防治,NO的生成机理,(2)过剩空气系数的影响:,10.5 氮氧化物的形成与防治,NO的生成机理,影响燃料NO的因素:,(3)燃烧温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燃料NO与热力NO不同,它受温度影响较小,这是因为燃料中N的热分解温度比火焰温度低,当燃烧达到分解温度而进行分解,生成NO与火焰温度关系不大。,10.5 氮氧化物的形成与防治,NO2的生成机理,燃烧生成的NO可与与含氮原子中间产物反应使NO还原成N2,也可以与各种含氮化合物或氧化物反应生成NO2,如在火焰面附近存在下列反应:,另外在燃烧区由于氧原子增加,NO2又转变成NO,导致NO2含量较少:,10.5 氮氧化物的形成与防治,降低NOx的燃烧技术,主要途径:,选用N含量较低的燃料,包括燃料脱氮和转变成低氮燃料降低过剩空气系数,组织过浓燃烧,以降低燃料周围氧浓度在过剩空气的条件下,降低温度峰值以减少热力NO在氧浓度较低情况下,增加可燃物在火焰前锋和反应区中的停留时间。,减少Nox的形成和排放的具体方法为:分级燃烧、再燃烧法、低氧燃烧、浓淡偏差燃烧和烟气再循环等。,10.5 氮氧化物的形成与防治,降低NOx的燃烧技术,分级燃烧:,将燃烧所需的空气量分成两级送入,一级空气所用的过剩空气系数:气体燃料0.7,油0.8,煤0.80.9,其余空气在燃烧器附近适当位置送入,使燃烧分两级完成。,一级燃烧区:,燃料在过浓情况下燃烧,因缺氧富燃料使得燃烧速度和温度降低,从而抑制了挥发分燃烧生成的热力NO。另外燃烧生成CO与NO还原反应及燃料中N分解成中间产物相互复合作用或与NO还原分解,从而抑制了燃料NO的生成:,10.5 氮氧化物的形成与防治,降低NOx的燃烧技术,分级燃烧:,二级燃烧区:,贫燃料燃烧区,因空气量多,一些中间产物氧化生成NO:,但因火焰温度低,NO生成量不大,最终二级燃烧可使Nox生成量降低(30-40%)。,10.5 氮氧化物的形成与防治,降低NOx的燃烧技术,分级燃烧室:,10.5 氮氧化物的形成与防治,降低NOx的燃烧技术,分级燃烧室:,10.5 氮氧化物的形成与防治,降低NOx的燃烧技术,分级燃烧需注意的问题:,一次空气量与二次空气量比例应合适二次风送入位置适当,10.5 氮氧化物的形成与防治,降低NOx的燃烧技术,再燃烧室法(对燃料分级):,分为三个区:主燃区、再燃烧区及燃尽区,10.5 氮氧化物的形成与防治,降低NOx的燃烧技术,再燃烧室法(对燃料分级):,主燃区:在燃烧室下部,送入(80-85%)燃烧并以正常过剩空气系数1.05配置燃烧,生成NO、CO、H2O、SO2、O2和灰分。再燃烧区:主燃区上部,把其余(15-20%)燃料作为二次燃料喷入。此区在还原气氛下进行,生成CH基团并把一次燃烧区中70-90%的NO还原成N2,或形成中间产物HCN、CN、NHi等基团。燃尽区:把燃烧所需其余作为二次空气送入,在该区把残余的燃料烧完,同时将残留的HCN、CN等部分氧化成NO,部分还原成N2。,10.5 氮氧化物的形成与防治,降低NOx的燃烧技术,低氧燃烧:,一般用于扩散燃烧,要求炉内燃烧反应在尽可能接近理论空气条件下进行,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反应区氧气量对热力NO和燃料NO有一定的抑制作用。,10.5 氮氧化物的形成与防治,降低NOx的燃烧技术,浓淡燃烧技术:,应用于两个燃烧器以上的锅炉,使部分燃烧器贫燃料燃烧,另一部分燃烧器富燃料燃烧,由于两者都偏离了理论空气比,因此燃烧温度降低,较好的抵制NO的生成。,10.5 氮氧化物的形成与防治,降低NOx的燃烧技术,浓淡燃烧技术:,10.5 氮氧化物的形成与防治,降低NOx的燃烧技术,烟气再循环法:,

    注意事项

    本文(第十章燃料燃烧引起的污染及其防治.ppt)为本站会员(sccc)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