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高产杂交谷种植项目建议书.doc

    • 资源ID:5133670       资源大小:115.01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产杂交谷种植项目建议书.doc

    第一章 项目概要1.1项目背景同心县位于宁夏山川结合部,属吴忠市所辖。县域内自然条件差,生态环境恶劣,基础设施薄弱,水资源奇缺,经济发展滞后,群众生产、生活水平低下。全县国土总面积4486.17km,其中:耕地面积191.03万亩、园地1.63万亩、林地68.96万亩、牧草地308.35万亩、其它农业用地7.59万亩。耕地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28.4,是一个典型的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地区。 宁夏水资源严重匮乏,年平均降水289mm,蒸发却高达1250mm以上,近50年400mm等雨量线南退了50km,中部干旱带面积不断扩大。全区人均多年平均水资源可利用量687m3,不足全国平均的1/3,有170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随着气候变暖,水资源总量呈减少趋势,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以及人民生活的提高,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呈刚性增长,水资源矛盾日益突出。2013年以来,在世行全球环境基金(GEF)赠款、科技部农转资金的资助下,宁夏气象科学研究所成功引种了张杂谷系列高产优质品种,累计推广2500余亩。试验示范表明,在同等水分条件下,种植谷子经济效益最高,在同等效益前提下,种植谷子最抗旱、节水。杂交谷子需水量与小麦相当,是玉米的1/2,2011年经历了历史上第6位大旱考验,当地玉米、小麦产量几乎绝产,亏损严重,旱地谷子依然能达到亩产180kg以上,亩纯收入达500元以上。发展谷子产业为农民脱贫和移民“搬得进、稳得住、能致富”找到了出路。水资源是制约宁夏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我区人均水资源可利用量186m3,仅为全国的1/3。农业用水高达90%以上,水稻、小麦、玉米等高耗水作物用水比例占农业用水量的70%左右。随着气候变暖,降雨量减少,黄河来水减少,可利用水资源量减少。中部干旱带必须降低高耗水作物的比例,大力发展高经济产值的节水抗旱作物,配合高效补灌、喷滴灌和蓄水池管灌等技术,实现可持续发展。1.2项目范围、面积、建设内容规模与工期1.2.1项目范围、面积项目建设地点:同心县下马关镇项目建设面积:5000亩。1.2.2建设内容及规模农业措施(1) 平田整地:做到田(地)块要按有利于农业机械化和田间管理要求,平田整地2000亩。(2) 测土配肥:通过测土培肥对土方改良措施,测土配肥2000亩。(3) 田间道路:做到布局合理,循环畅通,满足中型以下的农业机械通行,砂砾石田间道路2.5km。(4) 农业机械化:做到积极推广农业机械化作业,主要作业环节基本实现机械化。购置1204拖拉机、旋耕机和犁各2台,农机具库200。·科技推广措施(1)农技服务体系:做到配备必要的仪器设备,完善项目区农业服务体系和质量检测、检验体系,强化科技服务功能。(2)技术推广:在项目建设期间,推广一定的先进适用技术,大力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生产等方面的技术的引进、示范和推广,项目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与非项目相比,至少提高3个百分点。(3)技术培训:做到在项目建设期间,对项目区基层干部、农民技术员和科技示范户适用技术培训,做到项目至少有3-4名农业科技骨干。根据季节特点,农时需要组织科学种植技术培训3次,培训农民500人次。1.2.3工期 项目自2014年4月开始建设,至2014年11月完成,项目期限7个月。1.3投资估算、资金筹措和资金使用方案1.3.1投资估算项目总投资为349万元,其中:农业措施投资为309万元,占总投资的88.5;机械设备投资24万元,占总投资的6.8;建筑工程投资为16万元,占总投资的4.7%。1.3.2资金筹措和资金使用方案在总投资349万元中,申请财政资金200万元,占总投资的57.3;合作社自筹149万元,占总投资的42.7。1.4效益项目实施后,可使项目区直接增加生产收益168万元;防风固沙效益显著,自然灾害损失将减少20%左右,生物多样性及景观效益也比较显著。1.5组织领导和管理成立以县委常委、政府常务副县长任组长,财政局局长任副组长,以下马关镇政府、财政、发改、农业、水利等单位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茂亨小杂粮合作社具体负责实施,保证项目人、财、物的投入,严格按照项目建设内容、标准完成项目建设,确保项目效益目标的实现。第二章 项目区概况2.1自然概况2.1.1地理位置及范围项目区位于同心县下马关境内,惠平(惠安堡平凉市)省级公路和乡村级道路形成道路网络,交通便利。2.1.2水文气象项目区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其特点是:风多雨少,日照充足,蒸发强烈,冬寒长,夏热短,按农业分区为中温干旱带。多年平均降雨量272mm,且年际年内分布不均,多集中在7、8、9三个月,占全年降雨量的70以上,多年平均蒸发量1300mm,是降雨量的4.8倍;年日照时数达3054h,多年平均气温8.7,年大于10积温3149.2,年太阳辐射量149千卡/cm2,无霜期140170d。年均大风日数22d,最多45d,平均风速3.1m/s,最大风速15.5 m/s。2.1.3地形、地貌及土壤项目区主要由韦州下马关盆地和两侧黄土高原丘陵梁塬构成。韦州下马关盆地位于罗山、青龙山之间,北临蜗牛山,南以马家山与预旺盆地相隔,地势自南而北,自山麓向盆地倾斜。苦水河自东南向西北流经盆地中部,成为盆地地表水和地下水排泄通道。盆地地势平坦,地形自然坡度在1/401/100之间。系黄土高原丘陵山峁梁塬区,山洪沟道极为发育,切割深度在3060m,宽度50200m之间。项目区土壤以淡灰钙土为主,其成土母质为洪积冲积物。表层土壤质地为壤土和沙壤土,土层深厚、土壤无盐化、夹粘、夹砂砾层等障碍。2.1.4水资源项目区可利用地表径流稀少,地下水位埋藏深,黄河一级支流清水河从项目区西边穿过,但可溶性无机盐含量高,不适宜人畜饮用及灌溉。区域内水资源缺乏,工农业用水及人畜饮水主要利用红寺堡扬水工程解决。2.1.5耕地种类、数量及开发潜力、种植业结构项目区本次完善的灌溉面积5000亩,全部为中低产田。作物以种植糜谷、小麦、马铃薯等粮食作物和胡麻、麻子油料作物为主,种植结构比较单一。2.1.6自然灾害常伴有干旱、冰雹、霜冻及沙暴等自然灾害。2.2社会经济状况2.2.1人口及劳力项目区内辖同心县下马关镇北关和西沟2个行政村,现有农户数为898户,总人口3827人,有劳动力2915人。 2.2.2农业生产水平项目区年粮油总产量56万kg,农作物平均亩产200kg;大家畜存栏数565头,羊存栏数2160只;人均纯收入2781元。拖拉机及农用车辆拥有量141辆。2.3基础设施2.3.1农业机械及农机服务设施 项目区现有拖拉机及农用车辆141辆,均以农户自用为主。当地没有成规模的机播、机收专业组织,特别是缺乏专业的病虫害防治组织。2.3.2交通与电力项目区交通条件优越,惠平公路从项目区西侧穿过,有利于商品流通和当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由于距离县城较近,群众的思想观念意识、经济条件相对较好。项目区电源条件好,电力充沛,供电基础设施完好。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3.1项目区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1)作物种植品种单一。项目区以作物以种植糜谷、小麦、马铃薯等粮食作物和胡麻、麻子油料作物为主种植作物,由于缺乏特色种植和现代农业高效种植模式,单一的种植模式和结构导致农业增效、农民收入增长速度缓慢。(2)项目区农业生产装备水平低,农民缺乏高效农业种植的技术和经验,科技对农业发展的贡献水平不高,也是实现农业持续增产、农民持续增收目标的制约因素。3.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是保障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同心县下马关镇位于宁夏中部干旱带的中心,土地资源丰富,地形平坦,集中连片,具有广阔地开发前景,可以有效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2)是脱贫致富的需要同心县东部地区是我县较贫困地区之一,由于干旱少雨,水资源奇缺,加上自然灾害频繁,农业生产受制于天、农民收入低。据统计,人均收入不足全区平均水平的80%,人均粮食仅为全区人均粮食占有量的54.6%。贫困落后局面,不仅极大地影响当地经济发展,而且不利于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通过项目建设,大面积推广谷子等效益较好的经济作物及小杂粮种植,可以使项目区农户增产增收,对发展当地农业,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彻底改变贫穷落后面貌具有深远的意义。(3)根据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设施农业发展的意见和我县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目标任务,通过对项目区进行高产谷子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以科技推广技术培训、平田整地、道路整修为配套措施。采取这一有力措施,是对目前灌区农业发展困境进行解决的一种有益尝试。对于项目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3.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1、发展杂交谷子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由之路鉴于宁夏中部干旱带的气候特征,发展农业的首要条件是选择抗旱性强、节水、高收益的农作物品种。谷子不仅抗旱,而且对水分的利用效率高。每生产1g干物质,谷子仅需水257g,而玉米需水369g、小麦达510g。在适宜温度下,谷子吸收本身重量26的水分即可发芽,而玉米需48、小麦需45。干旱年份更容易保全苗,实现稳产、保收。“唯见青山干死木,不见地里旱死谷”是我区引种高产杂交谷子的真实写照。根据气候情景分析和近年的试验研究,未来100年,我区中部干旱带气温会进一步升高,干旱加剧,灌溉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谷子苗期十分耐早,其需水高峰期正好与当地的雨季相吻合,完全可以满足生长需求,大大增加了水分利用效率。因此,发展杂交谷子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由之路。2、科技支撑为高产谷子发展奠定了基础宁夏是中国适应气候变化项目试点省区,2009-2011年,在全球环境基金(GEF)赠款“适应气候变化农业综合开发”资助下,由宁夏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组织,宁夏气象科学研究所承担,开展了宁夏中部干旱带节水型高效农业综合实用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从国内各地引进十余个谷子品种,在中部干旱带开展旱地、喷灌地张杂谷引种试验,筛选出我区气候条件下适合栽培的旱作、喷灌杂交谷子品种,经济效益高,省工省水,累计推广1300余亩。2013年,在宁夏气象局的支持下,继续开展中部干旱带高产优质杂交谷子试验示范,在中部干旱带的红寺堡、下马关、盐池安排推广800余亩,辐射到定边、阿拉善左旗等周边省区。第四章 水资源及供需平衡分析4.1项目区水资源概况及工程概况项目区多年平均降雨量272mm,且年际分布不均,7、8、9三个月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以上,蒸发量大,年均蒸发量在1300mm,是降水量的4.8倍;该地区虽有清水河从项目区西侧处自南而北流过,年均径流量达1.3亿m3,但矿化度达3.55g/l,不适宜人畜饮用和灌溉;地下水储量少、埋藏深,矿化度达2.54.5 g/l,含氟量310 g/l,无法利用。固海扬水工程建成前人饮完全依靠雨水解决。项目区下马关镇北关、西沟2个行政村灌溉面积2000亩,由红寺堡五干渠供水。4.2项目区现状用水量项目区设计初综合毛灌溉定额为54m³/亩,年毛需水量为15.12万m³。4.3项目区设计水平年需水量及供需平衡情况项目实施后,综合毛灌溉定额为55m³/亩,年毛需水量为15.4万m³。总毛需水量与实施前基本相同,可通过3#60万m³蓄水池来调节。完全可以达到水资源供需平衡。第五章建设内容5.1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央和自治区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布署。围绕提高农业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促进农民增收的目标,促进节水高效农业发展,坚持“统筹规划,择优开发;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综合开发,综合治理;国家引导,配套投入”的原则,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突出中低产田改造,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切实提高项目区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完善农田灌溉设施,切实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5.2选项原则根据项目区的自然环境条件及项目规划的特殊要求,确定选项原则为:统筹规划、因地制宜、经济实用、强化节水、突出样板、集中连片、规模建设,投资多元化、受益范围大。(1)以种植结构调整为重点,对土地资源条件好,投入产出效益高,群众积极性高的地方优先安排。(2)做到统一规划,先易后难,循序渐进,讲求整体效益。(3)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综合运用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做到田、林、沟、管道、路综合治理。 5.3建设标准(1)综合标准通过项目建设,为项目区提供道路等综合基础配套设施,保证项目区正常运行。为项目区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项目建成后,项目区村级管护制度和管理组织健全,各项工程设施保持完好,能够长期、持续发挥效益。(2)土壤改良标准 项目建设期内深翻(松)12次。每年每亩施农家肥2吨以上,秸秆还田率不低于30。并种植肥田作物和绿肥。通过土壤改良措施,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0.2%以上。5.4建设规模及内容完善改造农田5000亩。平田整地2000亩;测土配肥2000亩;田间道路2.5km;购置1204拖拉机、旋耕机和犁各2台,农机具库200。5.5规划布局 结合县农业发展整体规划要求和农民意愿,在充分考虑项目区基础设施条件上,统一规划田、林、路、管道等系统。(1)。农业工程规划平田整地:做到田(地)块要按有利于农业机械化和田间管理要求,平田整地2000亩。测土配肥:通过测土培肥对土方改良措施,测土配肥2000亩。田间道路:做到布局合理,循环畅通,满足中型以下的农业机械通行,规划修护生产路2.5km,铺设砂砾石路面,路宽4.0m。农业机械化:做到积极推广农业机械化作业,主要作业环节基本实现机械化。购置1204拖拉机、旋耕机和犁各2台,农机具库200。5.6施工进度安排根据项目设计要求,本期项目计划在2014年11月底前全部完成,总工期按7个月控制。 第六章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6.1投资估算项目总投资为349万元,其中:农业措施投资为309万元,占总投资的88.5;机械设备投资24万元,占总投资的6.8;建筑工程投资为16万元,占总投资的4.7%。6.2资金筹措方案在总投资349万元中,申请财政资金200万元,占总投资的57.3;合作社自筹149万元,占总投资的42.7。第七章 综合效益分析7.1经济效益谷子大面积测产仍达187kg/亩,按照正常收购价3.4元/kg计算,净收入542.49元/亩,累计收入271万元。而在干旱下种植的小麦、马铃薯产量很低,加上价格低迷(马铃薯政府保护价0.7元/kg,实际降到0.5元/kg),造成严重亏本。旱地节水补灌玉米净收益仅是没有补灌的旱作谷子的60%。按照2013年正常价格估算,秋覆膜玉米和马铃薯的亩均净收入为378.35元/亩和271.5元/亩,也远低于旱地谷子542.49元/亩的收益水平。7.2社会效益项目的建成,对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社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并可有效带动周边广大农民发展节水高效农业以及蔬菜购销、加工等产业的发展。3、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在项目区内开展农业、水利、林业、畜牧、农机等方面的技术培训,使广大农民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对项目管理起到促进作用。7.3 生态效益项目的实施,防风固沙效益显著,自然灾害损失将减少20%左右,生物多样性及景观效益也比较显著。 目 录第一章 项目概要11.1项目背景11.2项目范围、面积、建设内容规模与工期21.3投资估算、资金筹措和资金使用方案31.4效益31.5组织领导和管理4第二章 项目区概况52.1自然概况52.2社会经济状况62.3基础设施7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83.1项目区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83.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83.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9第四章 水资源及供需平衡分析114.1项目区水资源概况及工程概况114.2项目区现状用水量114.3项目区设计水平年需水量及供需平衡情况11第五章 建设内容125.1指导思想125.2选项原则125.3建设标准135.4建设规模135.5规划布局135.6施工进度安排14第六章 投资概算和资金筹措156.1投资概算156.2资金筹措方案15第七章 综合效益分析167.1经济效益167.2社会效益167.3 生态效益16同心县茂亨小杂粮农民购销专业合作社高产杂交谷子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同心县茂亨小杂粮农民购销专业合作社二一四年四月19

    注意事项

    本文(高产杂交谷种植项目建议书.doc)为本站会员(sccc)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