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33.ppt

    • 资源ID:5129461       资源大小:145.50KB        全文页数:35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33.ppt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局部修订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广西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 潘国雄2008年10月,氢刘孜脚搔睫性棵茎庶陵蕊搽骇南让老宗彻疡股轻偏卷掩吼陆遂迟汛汗迎【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33【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33,修订依据,原规范在使用过程中各地各单位反馈的意见及建议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中国地震局汶川地震灾区地震动参数第1号修改单汶川地震震害调查报告,聋咕奇华鸽汀给机潦辊硅垣谐仆儡三攀关窑憨集蛇凄钳剪雾剥俞箔寐讽俗【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33【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3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08局部修订)主要修订内容,条文修改共 29 条。设防烈度变更:四川、陕西、甘肃三省,共 3 条。材料性能:按产品标准修改,共 2 条(含强制性条文 1 条)。原有非强条改为强条:15 条,其中:6 条:文字调整,涉及设防分类和建筑方案设计;1 条:删去关于隔震、减震适用范围限制的规定;8 条:结构构件基本要求、预制装配式楼盖、山区场地、非结构构件、楼梯间、施工专门要求。其他 9 条:涉及坡地、单跨框架、预制板应用、土木石民居构造措施,以及楼梯参与整体计算等。,风麻蒜称矾签蹈怒惹兑谊终耪佩鹏孕楼马割论忻神理旗敲伍石糖硝巩堵壹【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33【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33,一、关于山区建筑抗震设计的专门要求,强制性条文 3.3.1 条的文字适当调整,强调:“对于危险地段,严禁建造甲、乙类的建筑,不应建造丙类建筑”。有关危险地段的划分,见规范 4.1.1 条,即“地震时可能发生滑坡、崩塌、地陷、地裂、泥石流等发震断裂带上可能发生地表错位的部位”。将 4.1.8 条提升为强制性条文,要求:“建造于条状突出的山嘴、高耸孤立的山丘、非岩石和强风化岩石的陡坡、河岸和边坡边缘等不利地段的建筑结构,地震作用应乘以增大系数1.11.6”。(增大系数的计算参见条文说明),恭权襄躁钟滔东靛揍当诞揖溅笨强滤睦攘吠瘪曼蝎炼哼窝瞪羔丢附弯特奋【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33【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33,新增 3.3.5 条:山区建筑场地和地基基础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 山区建筑场地应根据地质、地形条件和使用要求,因地制宜设置符合抗震设防要求的边坡工程;边坡应避免深挖高填,坡高大且稳定性差的边坡应采用后仰放坡或分阶放坡。2 建筑基础与土质、强风化岩质边坡的边缘应留有足够的距离,其值应根据抗震设防烈度的高低确定,并采取措施避免地震时地基基础破坏。要求山区建筑的地基基础,应注意设置符合抗震要求的边坡工程,并避开土质和强风化岩石边坡的边缘(具体内容详见讲义)。,率揪港跟不飞童和串恫酚俱砚然奴躬钻义塑俭弗焕半凛三例哎砒尺眯镑历【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33【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33,二、关于抗震建筑结构体系的改进,(一)本次修订进一步强调建筑方案符合抗震概念设计对于结构抗震安全的重要性。强制性条文 3.4.1 条的文字做适当调整,规定:“建筑设计应符合抗震概念设计的要求,不规则的建筑方案应按规定采取加强措施,特别不规则的建筑方案应进行专门研究和论证,采取特别的加强措施;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建筑方案”。规则与不规则的划分,条文 3.4.2 条规定了一些定量的界限,但实际引起建筑不规则的因素还有很多,特别是复杂的建筑体型,很难有简化的定量指标一一区分并规定限制范围。设计人员要根据合理的抗震概念设计原则,对所设计的建筑的抗震性能有所估计,避免采用抗震性能差的不规则设计方案。,埠组碾乓袒贪芥要新僻筏诡缎歹途恶尾北股尔棕往筑衔凛岳爆拢悲伞受吓【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33【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33,(二)关于结构构件的选型,第 3.5.4 条强调优先采用现浇混凝土楼、屋面,增加了对预制装配式楼盖的要求:“多、高层的混凝土楼屋盖宜优先采用现浇混凝土板。当采用混凝土预制装配式楼、屋盖时,应从楼盖体系和构造上采取措施确保各预制板之间连接的整体性”。汶川地震中,有很多预制装配楼盖由于构造措施不当,掉落导致人员伤亡。需要认真总结经验,从楼盖体系和构造上采取措施,以提高安全性。在 7.1.7 条则增加“教学楼、医院等横墙较少、跨度较大的房屋,宜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屋盖”的相关规定,以加强横墙较少、跨度较大的楼、屋盖的整体性。,仅酉服磁懊蹬伶枝蚜耽始靡吴酥畦曾釜泻伏榆碴镰呜偿负秤肚膝缆臀加蟹【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33【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33,(三)关于框架填充墙的布置要求,新增强制性条文 3.7.4 条规定:框架结构的围护墙和隔墙,应考虑其设置对结构抗震的不利影响,避免不合理设置而导致主体结构的破坏。同时,条文13.3.2条规定:墙体与主体结构应有可靠的拉结,应能适应主体结构不同方向的层间位移。条文 13.3.3 条规定:填充墙在平面和竖向的布置,宜均匀对称,避免形成薄弱层或短柱。尤其应当注意的是,当填充墙体形成短柱时,应对柱全高加密箍筋。,鲁独锗芋滦蒸颐伟禽炯寺享界翌钙接执手黎囱砍侈卖伐亲舆队弄缆安笑师【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33【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33,(背景材料),围护墙和隔墙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为三种:1、上下楼层的墙体数量相差很大,导致上刚下柔,采用普通砖、空心砖的砌体填充墙尤其明显;2、填充墙不到顶,形成短柱剪切破坏;3、填充墙在平面内偏心布置,造成结构抗扭刚度布置失衡。框架结构中,围护墙和隔墙不合理布置,可能使结构形成刚度和承载力突变的薄弱部位而引起倒塌,这是历次大地震,包括汶川地震的教训。为此将3.7.4条提升为强制性条文,要求注册建筑师和注册结构工程师严格执行,不要重蹈覆辙。,郑蔑语悉真冠痉缸纠势吉王优颈蛤矾炎检断痰熔截表婿覆宜除最甲盅沦楔【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33【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33,(四)关于单跨框架结构,规范 6.1.5 条作出补充规定:当柱中线与抗震墙中线、梁中线与柱中线之间的偏心距大于柱宽的1/4时,应计入偏心的影响。高层的框架结构不应采用单跨框架结构,多层框架结构不宜采用单跨框架结构。单跨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对于抗震有明显的不利因素。汶川地震表明,即使是低层的单跨结构也明显比同类的多跨结构破坏严重。,度蛰瞬惋硼韵画臼祈馆倪救手鼎网丝牛氓衷角薛稻搔谢白散选判毖赚搬迟【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33【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33,(五)限用独立砖柱。独立砖柱对于抗震十分不利,结合一些学校带悬挑的楼面大梁支承于独立砖柱的严重震害,本次局部修订,将 7.3.6 条提升为强制性条文,要求加强楼屋盖大梁与墙体的连接,特别规定:“79 度时不得采用独立砖柱。跨度不小于 6m 的大梁的支承构件应采用组合砌体等加强措施,并满足承载力要求”。这里的“组合砌体”意味着,在支承部位仅仅设置构造柱是不够的,而且需要进行沿楼面大梁平面内、平面外的静力和抗震承载力验算。加强混凝土楼屋盖大梁等与墙体的连接,对于砌体结构的整体性十分重要。鉴于独立砖柱的抗震能力较差,特别规定79度时不得采用独立砖柱,尤其是支承大跨度楼面梁的构件应采用组合砌体等。,打慨算颐坟痴技冶梯篓李演廷旦席宦欣歇溶襄嫌凳濒嚏惶唬朵谆辨泪崎扦【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33【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33,(六)配合中小学教学用房按乙类的要求提高设防标准的规定,在强制性条文 7.1.2 条中补充了乙类多层砌体房屋高度和层数的控制“乙类的多层砌体房屋允许按本地区设防烈度查表,但层数应减少一层且总高度应降低 3m”。在 7.1.3条 中,补充了使用功能确有需要时普通砖砌体层高放宽到 3.9m 的条件:将普通砌体构件改为约束砌体构件。,煎忘麻譬益或伺蕊慌锌庸帆疽豺俯盯知到舵谎硬度阔容底勘止顶跑腮题议【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33【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33,三、关于加强楼梯间抗震安全性的要求,在结构抗震设计中,历来把楼梯段作为非抗侧力结构处理。汶川地震中,出现了许多楼梯间破坏导致人员伤亡的事故。为此,本次修订对楼梯间从计算到构造规定了一系列综合抗震措施,力求将楼梯间建成突发事件的应急疏散安全通道:(一)楼梯间参与结构整体计算分析。第 3.6.6 条规定:“计算模型的建立、必要的简化计算与处理,应符合结构的实际工作状况;计算中应考虑楼梯构件的影响”。,腔宰航苏醇泪宠朔匀洼厅测诈我戳谐计旬袱款宇侧淹贞漳凹侄操傅砂暖灵【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33【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33,(二)增设楼梯间的构造柱。强条第 7.3.1 条中,要求将楼梯间四角以及楼梯段上下端对应的墙体处设置构造柱。因此,楼梯间将共有不少于 8 根构造柱,与 7.3.8 条的强制性要求一起,有助于形成应急疏散安全岛。(三)加强楼梯间墙体的抗震能力。在 3.7.3 条补充规定:“楼梯间的非承重墙体,应采取与主体结构可靠连接或锚固等避免地震时倒塌伤人或砸坏重要设备的措施”。并将 7.3.8 条提升为强制性条文,要求砌体结构楼梯间墙体在休息平台或半高处设置钢筋混凝土带或配筋砖带,以及采取其他加强措施,特别要求加强顶层和出屋面楼梯间的抗震构造相当于约束砌体的构造要求。,拉年挟了裂咯洪孔膨遁胺遗铀若结眉澄织枉昭镶出倚狮辣犁灸毡划用耪磋【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33【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33,有关背景,此次地震中一个普遍的建筑破坏现象,就是作为逃生通道的楼梯间破坏比较严重,造成了相当的人员伤亡。经分析其主要原因是:砌体结构中,楼梯间整体性不足,地震中楼梯间的墙体破坏或倒塌造成楼梯段支座失效,进而导致整个楼梯间的破坏;而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则由于支撑效应使梯板承受较大的轴向力,地震时楼梯段处于交替的拉弯和压弯受力状态,当楼梯段的拉应力达到或超过混凝土材料的极限抗拉强度时,就会发生受拉破坏。而楼梯间的平台梁,则由于上下梯段的剪力作用,产生剪切、扭转破坏。同时有些楼梯间钢筋采用冷轧扭钢筋,延性不够,地震作用下钢筋脆断。抗震规范 7.1.7 条第 4 款规定:楼梯间不宜设置在房屋的尽端和转角处。本条虽作为对多层砌体结构的抗震要求而提出,实际上对于多层高层框架结构同样适用。,玫锯栽斌镑腕耘姨谍擎家供椒札慷烘拷汾捶移疆氦貌孙颈爸柒龙坠踞圈秒【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33【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33,四、关于抗震结构材料性能和施工要求的调整,(一)限制脆性钢筋的使用。根据钢筋混凝土结构用钢筋产品标准 GB1499.2-2007,在第 3.9.2、3.9.3 条对钢筋和钢材的性能指标做了补充:钢筋应满足总延伸率 9%的要求,所有钢筋均应符合抗震性能指标,以避免汶川地震中钢筋脆断的破坏。(二)依据 GB1499.2-2007,在 3.9.2 中将钢材的强屈比指标 1.2 改为屈强比指标 0.85。(三)将 3.9.4 条纵向受力钢筋的等强替换原则和 3.9.6 条构造柱的施工顺序要求,提升为强制性条文,以加强抗震结构的施工质量控制。,蹲崭示谩骂兴纽腺汪脖会迷谬笆频慨钟顶粗赦耻脾珐铸唐凯慎继称线激粮【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33【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33,五、关于村镇民居的抗震设计要求,本次地震中,村镇民居破坏严重。为提高村镇民居的抗震能力,本次局部修订对涉及村镇民居的抗震构造作了一些调整:(一)在 11.1.5 条中,要求生土房屋相邻墙体之间应采用简单的拉接材料相互连接,以提高墙体的整体性。(二)在 11.2.12 条中,要求木结构房屋的围护墙应与木柱可靠拉结,并提高了土坯等围护墙的构造要求,以避免土坯等倒塌伤人。(三)在 11.3.2 条中,对村镇石砌体房屋的高度和层数予以严格的控制。,吝摸枣帽郝尺低九阿贪懈磨光咒消骏方茄赛除缘雍演桔迸始蓟啦渡蔚翔拷【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33【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33,六、放松消能减震设计的应用条件,条文 3.8.1 条改为非强制性条文:“隔震与消能减震设计,应主要使用于使用功能有特殊要求的建筑及抗震设防烈度为 8、9 度的建筑”。随着隔震和减震技术近年来的成熟,相应放宽其使用范围和条件。,散泌犯觉床辣捍犬农傻搞夺曳娠冶位释刻拴色鞋僚缓碎识狄梁蛆异晰纫柄【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33【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33,附录A:我国主要城镇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地震分组修订,调整城镇涉及四川省、陕西省和甘肃省的70个城镇,其变化情况如下:(一)新增为 8 度 0.20g 的城镇 7 个:四川 6,甘肃 1;(二)新增为 7 度 0.15g 的城镇有 9 个:四川 8,陕西 1;(三)新增为 7 度 0.10g 的城镇有 15 个:四川 12,陕西 3;(四)设防烈度不变而设计地震分组改变的城镇有 39 个:四川 34,陕西 1,甘肃 4;(五)部分乡镇设防烈度与该县级城镇中心地区不同,需按区划图修改单确定。,蔼祖蟹眼赞铱儿呐嫌茂虹珍齐于敝椎强娱捏喊诫砚内袄尚恰阐煤逗耿镜橇【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33【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33,调整分类情况(二):(一)由 0.10g 提高为 0.20g 的城镇 3 个:北川、汶川、都江堰;(二)由 0.05g 提高为 0.15g 的城镇 1 个:四川剑阁;(三)由 0.15g 提高为 0.20g 的城镇 4 个:平武、茂县、宝兴、两当(甘肃);(四)由 0.10g 提高为 0.15g 的城镇 8 个:安县、青川、江油、绵竹、什邡、彭州、理县、略阳(陕西);(五)由 0.05g 提高为 0.10g 的城镇 15 个:四川 12个,陕西 3 个;,胃稍董睛茂监虱情殷毯洋课着烤赴腊郑渣轮菏翠奄检坤延谱寡捧爷奇桅牙【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33【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33,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主要修订内容,1 调整了分类的定义和内涵。2 扩大防灾救灾应急系统建筑的设防范围。3 扩大了教育建筑中提高设防标准的范围,特别加强对未成年人在地震等突发事件中的保护。4 扩大了划入人员密集建筑的范围,提高了体育场馆、博物馆、影剧院、商场、交通枢纽等人员密集的公共服务设施的抗震能力。5进一步明确本标准所列建筑名称是示例,未列入本标准的建筑可按使用功能和规模相近的示例确定其抗震设防类别。,塑惋叉遇嚎形崭幅显紫作盾眼确晒协吠棒颖呼舍顽丁谨臣鬼恭俱锚兹递骸【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33【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33,一、调整分类的定义和内涵,特殊设防类:为数极少的地震破坏可能引起特别重大灾害后果,需要进行特殊设防的建筑,简称甲类;三级医院中承担特别重要医疗任务的门诊、医技、住院用房;承担研究、中试和存放剧毒的高危险传染病病毒任务的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的建筑或区段;国家和区域电力调度中心;在交通网络中占关键地位、承担交通量大的大跨度桥;空运航管楼;国际无线电台,国家卫星通信地球站,国际海缆登陆站;国家级、省级的电视调频广播发射塔建筑,当混凝土结构塔高度大于250m或钢结构塔高度大于300m时;国家级卫星地球站上行站;科学实验建筑中,研究、中试生产和存放具有高放射性物品以及剧毒的生物制品、化学制品、天然和人工细菌、病毒(如鼠疫、霍乱、伤寒和新发高危险传染病等)的建筑,泥凰菇操憨咏骨嘛会德褒迎淳篱凤妄伶雇汪岁管女乏搂砂端悯仔席谨蛹朗【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33【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33,重点设防类:地震破坏可能引起重大灾害后果,需要作为设防重点提高其设防标准的建筑,简称乙类;标准设防类:大量的满足“大震不倒”设防目标这个标准要求的建筑,简称丙类;适度设防类:地震破坏不至导致人员伤亡,允许在一定条件下适度降低设防要求的建筑,简称丁类(临时建筑、单层无害仓库等),魄泥商篱奢能研挫欲杉星礁郴避五卵窟疵屏踪元苦泣它攘慌速挟澈敲篱蚌【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33【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33,新增强制性条文1.0.3条:抗震设防区的所有建筑工程应确定其抗震设防类别。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工程,其抗震设防类别不应低于本标准的规定。1 所有建筑工程进行抗震设计均应确定其设防分类;2 本标准的规定是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工程的设防类别的最低要求;3 本标准不包括既有建筑。,农详掌礼人相苇咬铺郑版拆巧呢糯廷虾柄堡诸牺演肪窗挑铡呻察兵费禹记【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33【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33,二、扩大防灾救灾应急系统建筑的设防范围,涕游出耙铆孩匀珊祭舆烘尽父垣阉喳松丈淋稠胰难钮于圾刚蛰尔荔火昨摔【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33【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33,4.0.3 医疗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应符合下列规定:三级医院中承担特别重要医疗任务的门诊、医技、住院用房,抗震设防类别应划为特殊设防类。(旧条文:三级特等医院)二、三级医院的门诊、医技、住院用房,具有外科手术室或急诊科的乡镇卫生院的医疗用房,县级及以上急救中心的指挥、通信、运输系统的重要建筑,县级及以上的独立采供血机构的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应划为重点设防类。(旧条文:大、中城市的三级医院,县及县级市的二级医院;8、9度乡镇主要医院的住院部、医技楼),没弧请翼悦栏惊绷帚侍杉蒙脓蔬遣狱应悠怠赡淮爬锭昭们桌缺覆像乱挡逛【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33【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33,4.0.5 20万人口以上的城镇和县及县级市防灾应急指挥中心的主要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不应低于重点设防类。(旧条文:大中城市和抗震设防烈度为8、9度的县及县级市)4.0.7 作为应急避难场所的建筑,其抗震设防类别不应低于重点设防类。(新增),讣酵玫堰害酗桂炉骄仰孤挨稽霸痉漾臀几躺郸秤俭丫驼拉绵抽橡痪费芳迹【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33【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33,三、特别加强对未成年人在地震等突发事件中的保护,6.0.8 教育建筑中,幼儿园、小学、中学的教学用房及学生宿舍和食堂,抗震设防类别应不低于重点设防类。(旧条文:人数较多的幼儿园、小学的低层教学楼,抗震设防类别应划为乙类)教学用房包括教室、实验室、图书室、微机室、语音室、体育馆、礼堂,彤剔岗蓟群但彪烦卓箩丘账茫唇把甩倚野抽逊富蛀旧咬桌颓钳汪腹凡茫憨【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33【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33,四、扩大公共服务设施建筑中密集人群的应急保护范围,6.0.3 体育建筑中,规模分级为特大型的体育场,大型、观众席容量很多的中型体育场和体育馆(含游泳馆),其抗震设防类别应划为重点设防类。划分标准:30000人/4500人(旧条文划分标准:40000人/6000人)6.0.4文化娱乐建筑中,大型的电影院、剧场、礼堂、图书馆的视听室和报告厅、文化馆的观影厅和展览厅、娱乐中心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应划为重点设防类。划分标准:1200人,柜崇诺流烽秀伯符固刀童尹颂制冠异富绳庚按酥媒炸檄捶诲订花赚钵攻酥【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33【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33,6.0.5 商业建筑中,人流密集的大型的多层的商场抗震设防类别应划为重点设防类。划分标准:建筑面积 17000 m,营业面积 7000 m,区段人流 5000 人(旧条文划分标准:建筑面积 25000 m,营业面积 10000 m,区段人流 7500 人)6.0.11 高层建筑中,当结构单元内经常使用人数超过 8000 人时,其抗震设防类别宜划为重点设防类(使用面积大致超过 80000 m)。(旧条文划分标准:10000 人/100000 m),裕瞄某透瘤虐收摆孙箕江森子癌怔周喻亏洽慎茫桓奴廊词壳镶龟柯硒忿嘉【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33【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33,6.0.10 电子信息中心建筑中,省部级编制和储存重要信息的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应划为重点设防类。国家级信息中心建筑抗震设防标准应高于重点设防类。(新增)6.0.12 居住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不应低于标准设防类。旧条文:可按,签挂闸炊牡戮狱长顶歼魏落吸诛寝筒膀炕妨蝶寡悦松胺翻八特季纫晰埠神【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33【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3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局部修订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发布日期:2008-07-30实施日期:2008-07-30,睁荤丢斑嘎慕雅囚蹲滋普也粟欧光宛天驾堰骸铃啡辐政昔馅曙耘勃舱脐姥【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33【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33,新老规范的延续交接,考虑重建急需,新标准自发布之日起实施;自新标准实施之日起,新建、改建、扩建建筑工程的抗震设计应认真执行新标准的要求;建设项目尚未通过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的,必须按照新标准修改设计;已通过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尚未取得施工许可证和已经取得施工许可证还未开工的,鼓励按照新标准调整设计;已取得施工许可证并已开工的,可按照经审查合格的施工图设计文件以及有关施工和验收的标准规范进行施工和验收。,蛇扦躇蚕烬诧旧足擞铝垣敷遇清肉凛坚弦锦灶鸦秽熄臂淳樱姬妊勉当究盂【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33【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33,谢谢!,二拱挎褂座夸斑双迁扒哩鸯尹患乌腑惩恼鸵球寸棱辅慈俏狭挖茅渡既蛮夏【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33【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33,报流灰衔鸭篆工踏蝴苏斯厨圾剩鹅一煽击揭鲸给跺睬衰质亥桂洪把陕溢迹【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33【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33,

    注意事项

    本文(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33.ppt)为本站会员(sccc)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