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贵州省雪凝灾害森林资源损失调查操作细则.doc

    • 资源ID:5119108       资源大小:892KB        全文页数:5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贵州省雪凝灾害森林资源损失调查操作细则.doc

    卖喻睫亚饵苑阻贿痰案瓷够亨瑚盼垣簿策泅挡拈忌垄忿乙屹烃眩授蔬盔裔碴多污畴筹土措迅泌并删括拢包禾献攒窟蜒臃力尿盒则锨逢茵叉咯稿全炮卑料腊利填侵杏漾串佛弧苔擒荤及煽孽些睬鳞状播何诊汗韧蔗饯聊躁疫试饭滨替逾苏姚锗烯怂氓漂里脐赦眠卫埔选沥从决厦押酬穷城焚驻业进巢福醒们央兽靳溯郡谆蓑脆屏耳澎档滩帘嚏瓶吾株妒卜樟暑工苟惨绿驹樱墒寨男哲眠摹岳沫忽辈悼总盏幢哗侄续典明腿坤秸母兼翱匪尼涌禄讣跨脚碳服冯陕汾惟浊碘悦尔匝态表捍淌边帖业部欧损乎造剑狄郡悄贸千峙纳舒仟浚区勺绪沪鬼阜赂潮猖晨棉升警谈酚柬谰链屿膏橙骤忆院就素宝砒晦高袱毅38贵州省凝冻灾害森林资源损失调查评估实 施 细 则贵州省林业厅二八年三月目 录第一章 总 则1一、目的与任务1二、调查评估内容2第二章 技术标准4一、受损类型4二、损失程度等门询畜桓掀功唆摧故愉益狭窝远窃娄鸥和予峦飞雄形蛊胖凌弹溢任考乍史詹乃绒瓮秩派瞻幕灰挞淬耘恳仪勘奴沃溯祖象宣香热猩知叭据炊含博狭畴由拭麦夹皖矾源宵躺梁丢维镣狂蹄惩摇胁问吱行擞咙讥建玖禹入擞铡檬悉弯祸控负旅锣赖送独妮芥钎浚牡柠锹梯箱似舒耀矣晋咎宜寻援烃捣怕除涡潍臻利翔岁蔚谣躺圣睛慈磷侦撬蛹属久畏渍滨施铆课穿农摔舍柯拭掩玖幽刁倚煌璃疤郡站杆讼躁融哼智栖紊趴斧跋熔笑售卑宦缆杜阵联涎瘸朋造甲乍杨笺学笋谍篇沮壮旅幂荧轿尤橱娥妓苟咆碧乞分蛛昭痒俞晋郴蜂妙衅族袒爽耶称丁熊驴涤琶潜碧牧菌表扯砂尤亦搭梳盐帕端佯汽惶徐头侠亡澈践贵州省雪凝灾害森林资源损失调查操作细则据亭绿冷迢皆瞻拂闯弓毡鲸塑雨虫钦坟孜屉揩胖熙虏慧碉硝卑妆贿筋栖甥缄玖丰缚协悄捞刃胶筛轴泞请弗轮坯针漆样了韧臭勤晤拆眉酌败沽纹掳曳青萝喻势殉任禽窿芭鬃撤沼嚣镣筏资丘货董窄订玛我必澡鲸豆堵亡寅鲁鸽赴隅疽氧埋窿席细择粕术焕所陡箕庶余瀑苫鼓胀染邪秦蒂壁砷纯以睬矩忍吠椽潜熔炔某积囊局脆芝姜品酮革袄野戳蓖胞着笆壶濒耙彪鸣寞耽屏料狸栋将也敏飘擞滨眼佛翅系吟墅福赞畔岸邯区憋悲估狐捶辐敦楞柞记迈炙昨炔捻孺焙懈奢紫枢腰引镍辰箍喜卢邑方台两仁郁伟擦蛛侮病三泪车平逐锈喀箩凶褂救驰恩辊峻玲豺妆婴椎涂忙敞息踊装蒲刹屿谋总怔垃梢埠祥恰肖贵州省凝冻灾害森林资源损失调查评估实 施 细 则贵州省林业厅二八年三月目 录第一章 总 则1一、目的与任务1二、调查评估内容2第二章 技术标准4一、受损类型4二、损失程度等级5三、受灾面积6四、调查地块受损类型6五、可及度6六、清理建议6七、因灾害地类发生变化的面积7八、经济林减产比例7九、其他调查因子7第三章 调查方法7一、前期准备7二、调查方法9三、评估方法15第四章 质量检查37第五章 成果提交37附 件:41调查指标与方法41表1 林分调查小(细)班调查地块因子记录表 (正面)42表2 竹林调查小(细)班调查地块因子记录表44表3 灌木林调查小(细)班调查地块因子记录表45表4 经济林调查小(细)班调查地块因子记录表46表5 未成林造林地调查小(细)班调查地块因子记录表47表6 苗圃地调查地块因子记录表48表7 调查类型小(细)班抽样结果表49表8 调查类型抽样小(细)班因子一览表50表9 标准地调查情况一览表51第一章 总 则根据国家林业局国家林业局关于开展雨雪冰冻灾害森林资源损失调查评估工作的通知(林资发200838号)安排,我省将于2008年3月10日到5月30日开展全省雨雪冰冻灾害森林资源损失的调查评估工作。为统一、规范开展全省森林资源损失调查评估工作,确保调查评估成果准确、客观、翔实,特制定本实施细则。一、目的与任务及时掌握森林资源凝冻受灾损失情况,客观评估灾害损失及影响,为科学指导灾害木的清理与利用,加快森林植被恢复重建提供依据。主要任务:(一)全面调查受灾区域内的森林、苗圃和未成林造林地的受灾面积,重点调查分析凝冻灾害对森林覆盖率的影响情况。(二)调查评估林木蓄积、竹子株数、灌木覆盖度、苗木数量和经济林产量等灾害损失的实物量和价值量。(三)分析评价凝冻灾害对森林质量、森林结构、林木长势和引发次生灾害的影响。(四)深入研究受灾区域森林类型和不同经营措施的林(竹、苗)木受灾害影响情况,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森林资源恢复重建和科学经营建议。(五)结合典型区域调查和剖析,对区域森林资源及其生长状况,以及灾害对森林生态效益和社会经济的影响进行综合评价。二、调查评估内容(一)调查内容1、灾区基本情况调查。根据凝冻灾害对森林资源受损情况,确定本省森林资源受灾县作为调查县。以调查县为单位,调查收集灾区灾前森林资源、林产品价格和营造林成本等有关资料。(1)受灾范围情况。根据各调查县掌握的森林资源受灾情况划定受灾范围作为调查范围,并编制受灾范围(调查范围)分布图。(2)森林资源数据。按调查县和各县受灾区域分别提供。包括:分起源、权属、龄组、林种各树种森林面积、蓄积,经济林分经济树种的面积,竹林面积和株数,不同造林年度分重点工程的未成林造林地面积。(3)林果和苗木产量。以县为单位提供。包括:分经济林树种(品种)的林果产量,分树种的育苗面积和株数。(4)林(副)产品价格。分县按上年度平均价格提供。包括:各树种规格(原条、原木)木林(竹)材价格,各品种林果价格,不同规格苗木价格。(5)林业生产成本。包括:营造林和木材生产、销售等定额资料。2、灾情与损失情况调查。以县为单位,在受灾范围内抽取调查小(细)班、区划受灾地块、设置标准地,调查受灾区域内马尾松、华山松、云南松、国外松、杉木、柳杉、桉树、杨树、其他阔叶树、针阔混等树种以及竹林、经济林、灌木林、未成林造林地和苗圃地的受灾面积,林(竹、苗)木的受损类型、程度、损失量(蓄积、株数),以及不同权属、起源、林种和海拔、坡向、坡度的受灾情况。分类型拍摄能反映该类型受损情况的现地照片。(1)按龄组分别马尾松、华山松、云南松、国外松、杉木、柳杉、桉树、杨树、其他阔叶树、针阔混等树种的林木受灾面积、蓄积,分别受损类型、程度的面积、蓄积和损失蓄积,因受灾郁闭度下降至0.2以下而损失的面积。分别树种、径阶组损失蓄积。(2)竹林受灾面积、株数,分别受损类型、程度的面积、株数和损失株数,因受灾株数密度下降而损失的竹林面积。(3)灌木林(不含灌木经济林)受灾面积、比例,分别受损类型、受损面积比例,因受灾灌木覆盖度下降的灌木林面积。(4)经济林分别油茶、茶树、常绿果木、落叶果木和其它经济树的受灾面积,分别受损类型、程度的面积、株数,损失面积和受灾害影响的减产比例。(5)未成林造林地分别重点工程、造林树种、造林年度的受灾面积,分受损类型、程度的面积和苗木冻死率,因受灾林(苗)木保存株数下降而损失的造林地面积。(6)苗圃地苗木各受损类型、程度的面积、株数以及苗木损失株数。(7)调查郁闭度、蓄积量、胸径和树种等内容,记载权属、起源、林种和海拔、坡向、坡度等因子。(8)恢复措施类型。包括清理的轻重缓急和清理条件,以及对包括重造、补植和封育等植被恢复措施的建议。3、灾害影响典型类型调查及综合分析评价。各调查县选取3个以上最具典型性的类型(如不同树种、经营措施、经营水平、林分结构、自然条件等等情况)开展深入调查,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提出相应的技术和对策措施。如调查县存在马尾松割脂等经营活动的,应将此作为一个典型类型进行调查。(二)评估内容1、灾害损失实物量与价值量评估。利用抽样调查成果,结合地方调查统计资料,对森林和未成林造林地损失面积以及森林蓄积、竹林株数、经济林产量、苗木损失的实物量及其相应的价值量损失进行评估。2、灾害对森林资源影响评价。利用抽样调查成果,结合典型调查资料,对受灾前后的森林质量(郁闭度、单位蓄积量和平均胸径等)、森林结构(龄组、树种结构和起源等)、林木长势(森林生长量和植被指数等)的变化和引发灾害(火灾和病虫害)可能性,以及对森林覆盖率的影响进行分析,为深入评价灾害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提供基础资料。省依据各调查县典型类型调查结果,汇总编制专题报告。第二章 技术标准一、受损类型1、林木受损类型:冻死;腰折(树冠以下折断)、翻蔸;断梢(主梢折断);折枝1(折枝比例50%);折枝2(20%折枝比例50%)。折枝的不计算损失株数(蓄积); 断梢的4株折算1株损失株数(蓄积)。损失株数(蓄积)类株数(蓄积)类株数(蓄积)类株数(蓄积)×1/4。2、竹子受损类型:冻死;爆裂;翻蔸。损失株数类株数类株数类株数。3、灌木林(不含灌木经济林)受损类型:冻死;翻蔸;劈裂;折枝(40%以上枝条折断)。按面积比例计算损失量,折技的损失量按13折算。损失面积比例类面积比例类面积比例类面积比例类面积比例×1/3。3、经济林木受损类型:冻死;翻蔸;劈裂;折枝(20%以上枝条折断);冻伤。冻伤的不计入损失株数;折枝的3株折算1株损失株数。损失株数类株数类株数类株数类株数×1/3。4、未成林造林地林(苗)木受损类型:冻死(苗木冻死);冻伤(主梢受损)。冻伤的2株折算1株损失株数。损失株数类株数类株数×1/2。5、苗木受损类型:冻死(苗木冻死);冻伤(主梢受损)。损失株数类株数类株数。二、损失程度等级林木损失程度等级根据林木损失株数或蓄积比例确定,竹林、经济林、未成林造林地、苗圃的损失程度等级根据损失株数比例确定,灌木林的损失程度等级根据损失面积比例确定。等级划分标准如下:损失比例60%时,损失程度等级为“重”;30%损失比例60%时,为“中”;10%损失比例30%时,为“轻”;损失比例10%时,为“微”。损失比例损失株数(蓄积、面积)/总株数(蓄积、面积)。三、受灾面积受灾面积是指损失程度等级为重、中、轻的面积之和。四、调查地块受损类型以受损类型株数(蓄积、面积)比例最大的类型作为该调查地块的受损类型。五、可及度根据雨雪冰冻受灾小(细)班所在位置的自然地理条件和采集运条件分为可及、不可及。可及指具备采、集、运条件;不可及指因客观原因不具备采、集、运条件。六、清理建议根据调查地块损失程度、可及度,按照“先急后缓、先重后轻、先近后远、先松后杉、先人工林后天然林、先中龄林后成熟林”的原则,对清理提出建议,按“急”、“缓”、“不清理”记载。“急”指需要立即清理;“缓”指可暂缓清理;“不清理”指不清理。对已清理的,记载“已清理”。七、因灾害地类发生变化的面积指因凝冻灾害导致的地类面积变化。以调查地块为单位,根据调查地块受灾前后郁闭度变化和造林苗木保存情况确定。包括地类由有林地转变为疏林地或无林地、灌木林地转变为无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转变为无林地。八、经济林减产比例指经济林小(细)班产品产量损失比例,用调查地块株数损失比例作为经济林减产比例。九、其他调查因子地类、森林类别、起源、权属、林种、龄组、优势树种(组)、胸径、地貌、坡度、坡向、坡位等因子的标准,执行贵州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操作细则。第三章 调查方法一、前期准备1、资料收集(1)省级收集以下资料数据:全省灾期和常年同期气温和降水数据等资料。全省最新森林资源统计表。全省2007年林果产量。全省2007年育苗面积和苗木产量。(2)各调查县收集以下资料数据:气象资料。灾期和常年同期气温和降水数据等资料。最新森林资源统计表。二类调查基本图。2006年底完成的最新二类调查小(细)班综合因子数据。贵州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操作细则。全县2007年林果产量、育苗面积和苗木产量。调查县当地适用的一元立木材积表、林木生长率表、材种出材率表。调查县当地2007年营造林和木材生产、销售等定额成本费用资料。调查县当地2007年度各种规格的木材、林副产品市场价格,及其销售过程中税、费征收标准。其他与调查评估有关的资料。2、调查县仪器工具准备以工组为单位配备罗盘仪1台, GPS1台,标杆1根,皮尺1卷(50米),测树围尺2个,记录夹1个,计算器、求积仪、工具包、砍刀等工具。二、调查方法根据各地(州、市)初步调查森林资源凝冻灾害的损失上报情况,确定我省森林资源受灾县作为调查县。在调查县内利用现有二类调查、资源档案、造林设计和检查验收等资料,根据地类、树种、龄组等因子确定调查类型,按照调查类型抽取调查小(细)班。在调查小(细)班内,经全面踏查,区划调查小(细)班内的受灾地块,作为调查地块。在调查地块内,典型选取代表调查地块受灾情况和程度的地方,设置标准地或样方进行林(竹、苗)木受损类型和损失情况调查。根据抽样调查数据,评估森林面积、森林蓄积、竹林株数、经济林产量、灌木林面积、苗木株数和未成林造林地面积等受灾情况以及实物量和价值量损失。同时,根据树种、经营措施、经营水平、林分结构、自然条件等情况,选取灾害影响典型类型开展深入调查,分析灾害产生的主客观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提出应对技术措施和建议。1、调查县的确定根据事先踏查、调查以及各地上报的森林资源凝冻灾害的灾情,确定我省黎平、雷山等83个县为凝冻灾害森林资源损失调查县。2、调查类型确定根据全省二类调查、资源档案和造林设计等最新资料划分出马尾松、华山松、云南松、国外松、杉木、柳杉、桉树、杨树、其他阔叶树、针阔混等树种,并区分龄组(幼、中、成);经济林分别油茶、茶树、常绿果木经济林、落叶果木经济林、其它经济林;竹林;灌木林(不含灌木经济林);人工造林未成林造林地;苗圃等39个调查类型。各调查县根据最新的二类调查资源数据对符合以上调查类型的调查对象开展调查,对数量极少的树种按照二类调查的规定合并到相近的调查类型内。3、小(细)班抽取根据各调查类型统计数据,以调查县为单位按调查类型抽取调查小(细)班。(1)调查小(细)班数量的确定以调查县为单位,按调查类型抽取调查小(细)班,每个调查类型原则上抽取20-25个。某个调查类型的小(细)班总数不足20个的,则抽取50%的小(细)班作为调查小(细)班。调查县未成林造林地调查小(细)班面积不少于该县调查范围内未成林造林地面积的5%。调查县苗圃地调查数不小于该县调查范围内苗圃地数量的50%。抽取的调查小班没有覆盖各个调查类型的全部受损程度等级的,采取典型抽样的方法补充抽取所缺的受损程度等级,每个受损程度等级抽取3个小(细)班。(2)调查小(细)班抽取方法以调查县为单位,以二类调查数据库为基础,将二类调查数据库按幼龄马尾松、中龄马尾松、成龄(包含近成过)马尾松等39个调查类型分解为调查类型分库,在调查类型分库中按照机械抽样方法分别抽取调查小(细)班。具体方法如下:乔木林、经济林、竹林、灌木林等分别将各个调查类型的所有小(细)班按照面积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序,以该调查类型的全部小(细)班总数除以20作为间隔数,以面积达到1公顷以上(含1公顷)的第一个小(细)班作为起始小(细)班进行抽样,直到抽足20个小(细)班。人工造林未成林地将全部小(细)班按面积从大到小排序,以全部小(细)班总数除以60或100作为间隔数,以第5号小(细)班为起始号间隔抽取,直到抽取小(细)班的面积累计不低于全部人工造林未成林地的5%,小(细)班个数不低于20个。苗圃面积抽取不低于50%,有2个以上小(细)班的,抽取不低于2个不高于20个小(细)班进行调查,同时抽取苗圃地应了解该苗圃地的育苗情况。第二轮循环抽取的小(细)班如果与第一轮抽取的小(细)班重复的,依次顺延抽取下一个小(细)班。调查小(细)班在按类型进行抽取的过程中,适当兼顾海拔、坡度、坡向、森林类别、工程类别、造林年度等因子。调查小(细)班抽取结束后,应填记调查类型小(细)班抽取结果表(电子版),并保留抽样原始数据库、过渡表、调查类型抽样小(细)班因子一览表等备查。对本区域内有厅属国有林场、国家(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将其小(细)班合并到该调查县内统一抽样,如将省龙里林场归并到龙里县。4、小(细)班调查在全面踏查调查小(细)班森林资源受灾情况的基础上,区划出调查小(细)班内的受灾地块作为调查地块。调查小(细)班局部受灾的,区划出的受灾地块作为调查地块,并计算其面积;小(细)班普遍受灾的,以整个调查小(细)班作为调查地块。在调查地块调查记载相关立地、林分因子,并在调查地块内设置标准地进行林木损失调查。调查小(细)班未受灾的,只记载小(细)班相关立地、林分因子,不作标准地调查。调查小(细)班因子记录表中的“灾前基本情况”部分,可转抄二调对应小(细)班卡片中的相应内容。抽取的调查小(细)班现地与确定的调查类型不符的,就近抽取相同调查类型相同数量的小(细)班进行调查。(1)调查地块的调查调查记载调查地块海拔、坡度、坡向、坡位,以及原地类、权属、林种、起源、工程类别、优势树种(组)、龄组、灾前灾后郁闭度、可及度、经营措施等各项因子,并在调查地块内设置标准地进行标准地调查。根据标准地调查结果,确定调查地块林木受损类型、损失程度等级;计算调查地块林木蓄积、损失蓄积(株数)以及因灾害地类发生变化的面积等;在综合考虑各项指标的基础上提出植被恢复措施和清理建议,估算调查小(细)班经济林减产比例、可燃物增加比例、现发生的主要病虫种类等。(2)标准地设置按照调查地块面积确定设置标准地的数量,调查地块面积小于50亩的不少于1块、50亩至100亩的不少于2块、大于100亩的不少于3块。综合调查地块内林木受损情况,选取代表调查地块受灾状况的地方设置标准地(或样方)。林分、竹林、经济林标准地面积为1亩(666.67平方米),形状为方形或长方形,方形样地边长为25.82米,长方形样地边长为20×33.33米或30×22.22米。灌木林设10×10米样方进行调查。苗圃地调查依据苗木类型设置大小不同的样方,一年生左右苗木样方为1×1米,多年生或灌木型苗木样方为2×2米,绿化大苗样方为10×10米。圃地坡度0°-10°随机设置样方,圃地坡度10°以上按坡面上、中、下随机设置样方。设置样方数量为:圃地面积1-15亩设样方3个;15-50亩设样方5个;50-100亩设样方7个;100亩以上设样方10个。样方调查结束后,将标准地面积推算为1亩再另行填记表6苗圃地调查地块因子记录表。未成林造林地标准地设置统一采用样带法,标准地面积为行距×带长,每个标准地面积为1亩,带长根据坡度进行改平。采集并记载调查小(细)班(未作标准地或样方调查)、标准地或样方的地理坐标,记载调查地块任何一块标准地靠近中心点坐标即可,有GPS的记载GPS坐标;没有GPS的查地形图获取。坐标记载到“米”,采用北京54坐标系,地理坐标值保留带号。标准地(或样方)在起测点钉桩作标记备查。(3)标准地调查林分在标准地内进行每木检尺,调查记载优势树种(组)以及林木径阶、受损类型、林木质量等因子。对已清理的林木,测量记录地径并根据伐根地径推算胸径,确定径阶,受损类型按冻死、林木质量按半商品用材树记载。竹林调查记载标准地内竹子的竹种和各受损类型的株数。经济林调查记载标准地内树种、果期、受损类型等因子,结合经济林林木受损类型和结果枝受损比例确定经济林减产比例。灌木林(不含灌木经济林)调查记载标准地内灌木的树种和各受损类型的面积比例。未成林造林地调查记载样方内林(苗)木的树种、受损类型。苗圃调查记载样方内各类苗木的树种、苗龄、株数和各受损类型苗木比例。5、典型调查灾害影响典型类型调查。根据不同树种、不同经营措施、不同经营水平、不同林分结构、不同自然条件等情况,每个调查县根据实际情况选取不少于3个灾害影响典型类型进行深入调查,分析灾害产生的主客观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提出应对技术措施和建议。三、评估方法以调查县为单位,在受灾范围内,利用现有二类调查、资源档案和造林设计等资料,根据地类、树种、龄组等因子确定n个调查类型,每个调查类型抽取m个调查小(细)班,在调查小(细)班内区划受灾地块,以该小(细)班内全部受灾地块做为一个调查地块,在调查地块内设置k个标准地进行林(竹、苗)木受损类型和损失情况调查。根据标准地调查数据,将各调查小(细)班划分为重、中、轻、微4个损失程度等级,u个受损类型,重造、补植、封育3个植被恢复措施,急、缓、不3个清理建议。根据标准地和小(细)班调查地块调查结果,由下往上逐级推算汇总到县。损失量中,面积以S表示,蓄积以M表示,株数以N表示,比例以P表示。1、灾情与损失实物量评估(1)调查县全县受灾面积、蓄积(株数)受灾面积是指各调查类型损失程度等级为重、中、轻的小(细)班面积之和,受灾蓄积和株数指受灾面积范围内的林木蓄积和株数。l 受灾面积(1)其中:受灾面积某调查类型某程度等级面积i某调查类型,i=1.2.3nj-该调查类型某程度等级,只取重、中、轻3个等级n-调查类型个数l 受灾蓄积(2)其中:受灾蓄积某调查类型某程度等级蓄积i某调查类型,i=1.2.3nj-该调查类型某程度等级,只取重、中、轻3个等级n-调查类型个数l 受灾株数(3)其中:受灾株数某调查类型某程度等级株数i某调查类型,i=1.2.3nj-该调查类型某程度等级,只取重、中、轻3个等级n-调查类型个数(2)损失程度等级受灾面积、蓄积(株数)l 某程度等级面积Ø 某程度等级面积(4)其中:某程度等级受灾面积某调查类型该程度等级面积i某调查类型,i=1.2.3nn-调查类型个数Ø 某调查类型某程度等级面积(5)其中:某调查类型某程度等级面积 -该调查类型该程度调查地块面积-该调查类型某小(细)班面积-该调查类型某调查小(细)班面积l-该调查类型某调查小(细)班, l=1.2.3mm该调查类型调查小(细)班个数L-该调查类型某小(细)班, L=1.2.3HH -该调查类型所有小(细)班个数l 某程度等级蓄积Ø 某程度等级蓄积(6)其中:某程度等级受灾蓄积某调查类型该受灾程度等级蓄积i某调查类型,i=1.2.3nn-调查类型个数Ø 某调查类型某程度等级蓄积(7)其中:某调查类型某程度等级蓄积 -该调查类型该程度调查地块蓄积-该调查类型各小(细)班面积-该调查类型调查小(细)班面积l-该调查类型某调查小(细)班, l=1.2.3mm该调查类型调查小(细)班个数L-该调查类型某小(细)班, L=1.2.3HH -该调查类型所有小(细)班个数l 某程度等级株数Ø 某受灾程度等级株数(8)其中:某程度等级受灾株数某调查类型该受灾程度等级株数i某调查类型,i=1.2.3nn-调查类型个数Ø 某调查类型某程度等级株数(9)其中:某调查类型某程度等级株数 -该调查类型该程度调查地块株数-该调查类型某小(细)班面积-该调查类型调查小(细)班面积l-该调查类型某调查小(细)班, l=1.2.3mm该调查类型调查小(细)班个数L-该调查类型某小(细)班, L=1.2.3HH -该调查类型所有小(细)班个数(3)受损类型面积、蓄积(株数)l 某受损类型面积Ø 某受损类型面积(10)其中:某受损类型受灾面积某调查类型该受损类型面积i某调查类型,i=1.2.3nn-调查类型个数Ø 某调查类型某受损类型面积(11)其中:某调查类型某受损类型面积 -该调查类型该受损类型调查地块面积-该调查类型某小(细)班面积-该调查类型调查小(细)班面积l-该调查类型某调查小(细)班, l=1.2.3mm该调查类型调查小(细)班个数L-该调查类型某小(细)班, L=1.2.3HH -该调查类型所有小(细)班个数l 某受损类型受灾蓄积Ø 某受损类型受灾蓄积(12)其中:某受损类型受灾蓄积某调查类型该受灾程度等级受灾蓄积i某调查类型,i=1.2.3nn-调查类型个数Ø 某调查类型某受损类型蓄积(13)其中:某调查类型某受损类型受灾蓄积 -该调查类型该程度等级调查地块受灾蓄积-该调查类型某小(细)班面积-该调查类型调查小(细)班面积l-该调查类型某调查小(细)班, l=1.2.3mm该调查类型调查小(细)班个数L-该调查类型某小(细)班, L=1.2.3HH -该调查类型所有小(细)班个数l 某受损类型受灾株数Ø 某受损类型受灾株数(14)其中:某受损类型受灾株数各调查类型该受损类型株数i某调查类型,i=1.2.3nn-调查类型个数Ø 某调查类型某受损类型受灾株数(15)其中:某调查类型某受损类型受灾株数 -该调查类型该受损类型调查地块受灾株数-该调查类型某小(细)班面积-该调查类型调查小(细)班面积l-该调查类型某调查小(细)班, l=1.2.3mm该调查类型调查小(细)班个数L-某调查类型, i=1.2.3HH -该调查类型所有个数(4)调查县损失面积、蓄积(株数)损失面积指因受灾林地郁闭度或保存率下降,致使有林地变为疏林地和无林地,未成林造林地变为无林地部分的面积。损失蓄积和株数指损失程度等级为重、中、轻灾区因雨雪冰冻灾害而损失的蓄积和株数。l 损失面积(16)其中:损失面积某调查类型某程度等级损失面积i某调查类型,i=1.2.3nj-该调查类型某程度等级,只取重、中、轻3个等级n-调查类型个数l 损失蓄积(17)其中:受灾蓄积某调查类型某程度等级损失蓄积i某调查类型,i=1.2.3nj-该调查类型某程度等级,只取重、中、轻3个等级n-调查类型个数l 损失株数(18)其中:损失株数某调查类型某程度等级损失株数i某调查类型,i=1.2.3nj-该调查类型某程度等级,只取重、中、轻3个等级n-调查类型个数(5)损失程度等级损失面积、蓄积(株数)l 某程度等级损失面积Ø 某程度等级损失面积(19)其中:某程度等级损失面积某调查类型该程度等级损失面积i某调查类型,i=1.2.3nn-调查类型个数Ø 某调查类型某程度等级损失面积(20)其中:某调查类型某程度等级损失面积 -该调查类型该程度调查地块损失面积-该调查类型某小(细)班面积-该调查类型调查小(细)班面积l-该调查类型某调查小(细)班, l=1.2.3mm该调查类型调查小(细)班个数L-该调查类型某小(细)班, L=1.2.3HH -该调查类型所有小(细)班个数l 某程度等级损失蓄积Ø 某程度等级损失蓄积(21)其中:某程度等级损失蓄积某调查类型该受灾程度等级损失蓄积i某调查类型,i=1.2.3nn-调查类型个数Ø 某调查类型某程度等级损失蓄积(22)其中:某调查类型某程度等级损失蓄积 -该调查类型该程度调查地块损失蓄积-该调查类型某小(细)班面积-该调查类型调查小(细)班面积l-该调查类型某调查小(细)班, l=1.2.3mm该调查类型调查小(细)班个数L-该调查类型某小(细)班, L=1.2.3HH -该调查类型所有小(细)班个数l 某程度等级损失株数Ø 某受灾程度等级损失株数(23)其中:某程度等级损失株数某调查类型该受灾程度等级损失株数i某调查类型,i=1.2.3nn-调查类型个数Ø 某调查类型某程度等级损失株数(24)其中:某调查类型某程度等级损失株数 -该调查类型该程度调查地块损失株数-该调查类型某小(细)班面积-该调查类型调查小(细)班面积l-该调查类型某调查小(细)班, l=1.2.3mm该调查类型调查小(细)班个数L-该调查类型某小(细)班, L=1.2.3HH -该调查类型所有小(细)班个数(6)调查地块损失蓄积、株数l 某调查地块损失蓄积l(25)其中:调查地块损失蓄积调查地块面积某标准地面积某标准地某受损类型损失蓄积i 该调查地块某标准地,i=1.2.3kj-该调查地块某林木受损类型,j=1.2.3uk该调查地块标准地个数u-该调查地块受损类型个数l 某调查地块损失株数(26)其中:调查地块损失株数调查地块面积某标准地面积某标准地某受损类型损失株数i 该调查地块某标准地,i=1.2.3kj-该调查地块某林木受损类型,j=1.2.3uk该调查地块标准地个数,u-该调查地块受损类型个数(7)标准地损失蓄积、株数l 标准地损失蓄积(27)其中:该标准地损失蓄积该标准地某受损类型损失蓄积该标准地某受损类型折算系数i-该标准地某林木受损类型,i=1.2.3uu标准地内林木受损类型个数l 标准地损失株数(28)其中:该标准地损失株数该标准地某受损类型损失株数该标准地某受损类型折算系数i-该标准地某林木受损类型,i=1.2.3uu标准地内林木受损类型个数l 标准地受损类型折算系数林木受损类型:冻死;腰折、翻蔸;断梢;折枝1;折枝2。受损类型折算系数:类1.0;类1.0;类0.25;类0;类0。竹子受损类型:冻死;爆裂;翻蔸。受损类型折算系数:类1.0;类1.0;类1.0。经济林木受损类型:冻死;翻蔸;劈裂;折枝;冻伤。受损类型折算系数:类1.0;类1.0;类1.0;类-0.33;类0。未成林造林地林(苗)木受损类型:冻死;冻伤。受损类型折算系数:类1.0;类0.5。苗木受损类型:冻死;冻伤。受损类型折算系数:类1.0;类1.0。(8)调查地块受损类型调查地块受损类型为调查地块受损优势类型,以受损类型株数比例最大的类型做为该调查地块的受损类型。l 某调查地块某受损类型损失蓄积(29)其中:某调查地块某受损类型损失蓄积某标准地该受损类型损失蓄积该调查地块面积该调查地块某标准地面积i 该该调查地块某标准地,i=1.2.3kk该调查地块标准地个数l 某调查地块某受损类型损失株数(30)其中:某调查地块某受损类型损失株数某标准地该受损类型损失株数该调查地块面积该调查地块某标准地面积i 该该调查地块某标准地,i=1.2.3kk该调查地块标准地个数(9)调查地块程度等级l 调查地块程度等级林木损失程度等级根据林木损失株数或蓄积比例确定,竹林、经济林、未成林造林地、苗圃的损失程度等级根据损失株数比例确定。等级划分标准如下:Ø 损失比例60%时,损失程度等级为“重”;Ø 损失比例30%且损失比例60%时,为“中”;Ø 损失比例<30%且损失比例10%时,为“轻”;l 调查地块损失比例损失比例一般以损失株数比例计算,对于林分(不含经济林和竹林)还可以损失蓄积比例计算。损失蓄积和株数是指按公式(27)和(28)中按系数折算后的蓄积和株数。(31)其中:某调查地块损失比例某标准地损失株数(蓄积)某标准地林木株数(蓄积)i 该调查地块某标准地,i=1.2.3kk该调查地块标准地个数(10)调查地块蓄积量l 某调查地块蓄积量(32)其中:某调查地块蓄积量某标准地蓄积量调查地块面积某标准地面积i 该调查地块某标准地,i=1.2.3kk该调查地块标准地个数l 标准地蓄积量为标准地内所有林木材积之和 (33)其中:标准地蓄积量该标准地内某株林木材积 i该标准地内某林木,i=1.2.3w w标准地内林木总株数(11)调查地块恢复措施面积指通过现地调查提出重造、补植和封育三种措施建议的受灾面积。l 某恢复措施面积Ø 某恢复措施面积(34)其中:某恢复措施面积某调查类型该恢复措施面积i某调查类型,i=1.2.3nn-调查类型个数Ø 某调查类型某程度等级损失面积(35)其中:某调查类型某恢复措施面积 -该调查类型该恢复措施调查地块损失面积-该调查类型某小(细)班面积-该调查类型调查小(细)班面积l-该调查类型某调查小(细)班, l=1.2.3mm该调查类型调查小(细)班个数L-该调查类型某小(细)班, L=1.2.3HH -该调查类型所有小(细)班个数(12)调查地块某清理建议面积、蓄积指根据现地调查提出的急、缓、不三个清理建议所覆盖范围的面积及相应范围内的损失蓄积。l 某清理建议覆盖面积Ø 某清理建议覆盖

    注意事项

    本文(贵州省雪凝灾害森林资源损失调查操作细则.doc)为本站会员(sccc)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