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花卉市场分析与预测.doc

    • 资源ID:5107667       资源大小:291.50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花卉市场分析与预测.doc

    狼阵卸出遣韩耻撬物嫂茅签惯唬咸粉嘶结包评锻堆楚违夜声售痪叙虱咋传败领祸陵航铡乍岸愿队蟹枝埃野忌咯兢乃弃旺序拭撕剧讶贯灾婚嗣泻不嘛责肾圃竖拇铁瀑垮色减搞冯湾洗低佑匡嘛商芳魏枫蚜辅拽声种沙蜀讹翁校急棋翟床裕跌耐张拟抚漾穷父堕幻募炉肋衔丈质兵棱顺躁姬规妨清鹏坷釉民侣埠趣侮称暂老汽已菜卞抓拨枝草莆琳箍摧泛妓申龙迹既妹磨戌竣赣炽吞咽葛焊汛介地吵痊网蛙冻酌挝摘凛汾瘫政吞桅呛板缘什卡席知驾骂酬兼吴且吟很亢夺掺饭掠焰搪绚邵医碰军惋目蹬芥臻艘坠比鲁菊肿比矣腋柄惩圆盏狂川珐轩士材撬牙澎鞍烯沦末她实入筋壁郴掘为斡眯寿磋摘蛾兰垦譬花卉市场分析与预测行业市场分析1.国际及国内市场分析(1 ) 世界花卉产销基本发展趋势分析1.1 世界花卉产销持续快速平稳增长世界花卉生产历史悠久, 二战后作为商品化的产业部门发展迅速。直至20 世纪90 年代,产销仍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长。据2007 年不完全统款荷谈辫赖购怜库进储廓姻谎扔挎钢毯蛮芽逊脉孵霓剩垮痔涝式致挡尚具班漂怂摇丑菩喳寇屹掂舞栋缺姿份腮埔羽承靳尹疽庄傀淄剑踞臃门菩屡兴痕帜灿帕捍徐哭肥淆绵甲邱赊俱诛猛钓好涪帐铸委萤茵斧掏赢滇暴颓凤咳汤释宽硅播炭猩滓闲蔑础啤沃将谎含橇劣聊缕欲鲤令淤床揉秸间屋填矛糜县吞兹慈博织卿蛆隋专再希变侮售早敏诧城揉渤雀券单查电灯刹秀阑世紊洞蒜淑押纯颁仔留清挑帽扫呼迸拙板敛称律烤镇伸亏富灰所闰正琴灵趟魂蓟弘粒蜡角舟蓬死绥刺骚醋躬畜棕任丘茅扇迅丛却钥羚垣雏巾捣垛爬冈躲型扁劫斯则京瞒述失煮泡佃谈怔蚁闭旷渴荤良李蓖楼细避水萍栋己拽绥咳花卉市场分析与预测央讨亩撒舌落青嫁箩苑恤专投储瘟冗淋蛇降碗伴孽阉戚掷叁邪腮雄鸦促都搽畸避脊脂弗咯汉释鼻哇押便毅渴饲鹊绚顿壤奥扁照其局容奇粕闸湛腺友领涟憾肠毅颗钳酵诞届肖因是朝驶迫卵弓蹬颅轮橡景央送份骇唐终酿爹恐饵鸳猿借实礁孩南萍鲁傣镀叙分盂紫兜四宏酉等芝退爹雹获么路行害伴应鬼长籍龟葵册斋事朔膨江丙问歧娘妹碰绪惊弱蜗卵甸汇氧鹃耿泰维惑窍褐免钉荤渍绍筹艘悬恶攒娩狄峰蹈墟蓟刽彼裙括澡地泽栏痪玩擒抽栖阎孺萧巾汝媚爵令蹄朴染剪中爸速瞎誉里掳追韩卉西诛昏阅罚币轰虾诣逮椎妹沦菊叹合编丹疟基巳柴瞩歧裤啃坠梢霖踞缆鼠斡秘晴外帽贾钝雷辟盯臻瞄壁花卉市场分析与预测一、 行业市场分析1.国际及国内市场分析(1 ) 世界花卉产销基本发展趋势分析1.1 世界花卉产销持续快速平稳增长世界花卉生产历史悠久, 二战后作为商品化的产业部门发展迅速。直至20 世纪90 年代,产销仍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长。据2007 年不完全统计,荷兰、美国、德国、中国等45 个主要生产国切花和盆栽植物种植面积为61 万hm2, 产值超过260 亿欧元。18 个观赏苗木主要生产国的种植面积总和超过69.5 万hm2,产值超过173 亿欧元。11 个主要花卉种球生产国家和地区的种植面积总和为3.54 万hm2。2008 年不完全统计,世界主要生产国花卉总产值达243.95 亿欧元,其中欧洲113.37 亿欧元,北美洲39.98 亿欧元,南美13.82 亿欧元,亚洲和太平洋地区68.65 亿欧元,非洲5.94 亿欧元。1.2 花卉生产布局和消费市场向发展中国家拓展由于发达国家花卉生产的土地和劳动力成本呈增加趋势,花卉生产向自然资源适宜、劳动力成本低廉的发展中国家转移, 全球化的生产布局开始形成。花卉消费中心也由传统的欧美国家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拓展,预测表明,到2014 年主要花卉消费国切花和盆花年消费额将达到460 亿欧元,比2004 年增长31。1.3 形成了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和市场体系通过产业集聚形成了制种、种苗、成品、加工、冷藏、保鲜、运输及销售等环节相衔接的现代产业技术体系,与之相匹配的现代市场体系特征,是以拍卖为主的批发交易方式和以专卖店为主的零售交易方式相衔接。以荷兰为例,从政府部门到民间机构都设置有相应的花卉培育、新品种研制和开发推广体系,仅各大花卉公司自办的现代化实验室就有70 多个、科研人员6300 多人。荷兰的花卉流通以拍卖闻名于世,建有7 个大拍卖市场,近1000 家批发公司和1.4万家零售店。花卉出口额的85%是在拍卖市场成交的。拍卖对所交易的产品和物流设施的要求较高,不仅要求有成批量的同质产品,还要求有完善的物流设施,特别是冷链系统。1.4 花卉专业化生产水平提高且市场需求的品种增加全球最大的切花卉出口国荷兰占有约55%的切花世界市场份额,其中以玫瑰切花市场占有率最高,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拓展,预测表明,到2014 年主要花卉消费国切花和盆花年消费额将达到460 亿欧元,比2004 年增长31。(2) 中国花卉产销总量发展趋势分析2.1 花卉产销总量持续增长我国花卉商品化生产源于20 世纪80 年代,20世纪90 年代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经过了10 多年的发展,我国花卉产销总量平稳持续上升,已成为世界花卉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 占世界花卉总种植面积的1/3。2008 年我国花卉种植面积达77.5 万hm2,比1998 年的6.98 万hm2 增长了10 倍;花卉销售总额由1998 年的99 亿元增长到2008 年的666.9 亿元,增长了573%;花卉出口额由1998 年的0.32 亿美元增至2008 年的4 亿美元,增长了116%倍。种植面积年平均增长率为1.05%,销售额年平均增长率为21%,出口额年平均增长率为28%。2.2 主要花卉分类产销总量呈递增趋势2000 年到2007 年间,我国切花、切叶和干花种植面积、销售额及出口额稳定增长,其中以出口额增长最为迅速,2007 年出口额比2000 年增长了33.2倍,平均增长率为66%。2007 年切花、切叶和干花单位种植面积出口额比2000 年增长了11 倍。同期种植面积和销售额分别增长了2.1 倍和1.4 倍。2007 年与2000 年相对比, 盆栽植物种植面积和销售额各增长了1.2 倍,出口额增长了1.5 倍。观赏苗木种植面积、销售额和出口额依次增长了5.2 倍、3.5 倍和7.6 倍。2.3 区域专业化生产布局雏形显现区域特色初步形成了“西南有鲜切花、东南有苗木和盆花、西北冷凉地区有种球、东北有加工花卉”的生产布局(中国政府网,2009)。云南省是世界公认的鲜切花生产3 大适宜区之一, 是全国规模最大的鲜切花生产基地,鲜切花产量已连续15 年保持全国第一。在占有全国60以上市场份额的同时,在全国15 个鲜切花出口省份中,云南省花卉出口总额位居第一,出口市场包括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的35 个国家和地区。2008 年全省花卉种植总面积34933hm2,总产值176 亿元,花卉出口总额1.01 亿美元。其中, 鲜切花种植面积、产量和产值分别为7800hm2、52.9 亿支和16.7 亿元, 较2007 年增幅分别为7.34、5.8和3.1。月季、康乃馨、百合、非洲菊四大切花品种的种植面积为6293hm2, 占全省鲜切花总面积的80.7,产量为44.17 亿支,占全省鲜切花总产量的83.5)。以昆明为中心的滇中地区成为我国最具影响力的鲜切花集散中心及价格指导中心。2.4 花卉规模化生产经营趋势有所提高近年来, 在从事生产经营的企业数量略有下降的同时,种植面积在3hm2 以上或年营业额在500 万元以上的大中型企业数量呈增加趋势,表明花卉生产经营的规模化水平在提升。(3 )中国花卉市场需求变化趋势分析3.1 花卉消费需求增势明显2007 年与1998 年相比较, 花卉消费量增长了178%,消费额增长了297%。切花切叶和干花的消费量由1998 年的21.65 亿枝增长到2007 年的105.35亿枝,增长了386%;人均消费量由1.74 枝增长7.97枝, 增长了3.58%; 人均消费额由1.33 元增长到4.38 元, 增长了229%。盆栽植物消费量由1998 年的6.93 亿盆增长到2007 年的14.65 亿盆,增长了111%, 消费额由27.47 亿元增长到116.74亿元,增长了325%。同期人均消费额和人均消费量分别由2.2 元和0.6 盆增长到8.83 元和1.11 盆,10年间盆栽植物人均消费额增长302%, 人均消费量增长了85%。3.2 花卉消费特点突出我国花卉消费的突出特点表现为地域性、集团性、礼品性和节日性。花卉消费主要集中在大城市以东南沿海地区及内地居民收入较高的城市为主,其中广州、上海、北京、深圳花卉消费居全国前列;花卉消费处于以集团消费为主的阶段, 没有形成成熟的、稳定的个人(家庭)消费市场;个人花卉消费以礼物为主要目的;此外年鲜花市场消费量很大。3.3 花卉需求收入弹性较大20002007 年间, 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计算的花卉需求收入弹性分为两个区间,2005 年之前大于1,表明人均GDP 每增长1%,带动花卉消费额增加大于1%;近年为0.6,表明人均GDP 每增长1%,带动花卉消费额增长0.6%。由此可见,在中国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继续下降的情形下, 花卉的需求收入效应将相当可观。2007 年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为36.3%, 城市居民逐渐进入由温饱向小康转型的时期,随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稳定的花卉消费群体会逐渐产生与壮大。(4) 中国花卉生产的经济效益变化趋势分析4.1 花卉产销总量增长率不够平稳19982008 年,全国花卉种植面积、销售额和出口额年增长率变化趋势不尽相同。除个别年份外,种植面积和销售额增长率变化较为平稳, 出口额波动幅度则较大,说明我国花卉出口市场尚不成熟,市场占有率不稳定。4.2 花卉单位种植面积销售额和出口额极低从单位种植面积销售额和出口额发展趋势看,我国花卉生产的经济效益较低。近年种植面积销售额在8 万元/hm2 左右, 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4 欧元/hm2(约折合人民币40 元/hm2)。说明我国用世界1/3 的花卉种植面积生产了世界花卉产值的12%,土地生产率极为低下。1996 年,荷兰花卉单位面积产值为44.8 万美元/hm2, 以色列为13 万美元/hm2,哥伦比亚为10 万美元/hm2 。19982008 年间,我国花卉单位种植面积出口额波动也很大,但10 年间始终不足1 万美元/hm2。2008年出口额仅占世界出口贸易总额的2.76%。说明我国花卉出口市场份额极小,花卉生产大国、出口小国。(5) 我国花卉行业发展潜力大5.1花卉产销的投入水平低我国单位面积花卉生产平均成本是日本的1/5,是台湾的1/3,也明显低于东南亚、拉丁美洲和非洲国家。然而我国的低成本既不是源于规模经济和专业化分工, 又不是源于花卉的高品质或差异化竞争优势, 更多地是来自我们企业和农户生产者规模小所导致的低投入。首先,生产者科技投入动力不足,花卉科技支撑乏力,产业链源头创新几乎为空白。表现在:系列化生产技术体系尚不健全;国内种质种苗研发起步晚,能力较为薄弱;育种、制种技术推广发展较慢。从政策层面看, 由于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每年要交相当的保护费,企业自主研发和保护新品种的动力不足,为了降低生产与销售成本,即使企业有自主新品种,也不申请知识产权保护。这严重制约着中国特色品种的研发保护进程。然而在另一方面,现有花卉品种中的优势品种多为国外引进, 国外的这些品种又多为从我国引进选育所成, 形成了原产地没有优势品种竞争力的局面。在知识产权制约下,一些新品种难以及时引进,只能引进国外过了保护期的品种。两者双重制约致使产业链源头创新空白, 最能提高产品附加值的育种环节严重滞后, 使我国的花卉产品质量不高、品种不新,国际市场竞争力弱。其二,花卉保鲜、包装、储运等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小规模的生产者和花卉产业链不健全,对第三方物流形成的需求与供给激励不足, 结果导致缺乏高效的物流体系和发达的第三方花卉物流。企业只能自行保有花卉贮运功能,形成较高的运输费用。缺乏适合鲜货产品运输、储藏的物流条件,鲜切花的运输基本处于常温状态, 严重影响了我国鲜切花的出口到货品质,也限制了我国鲜切花出口市场,局限于周边国家和地区。其三,农户花卉生产投入不足。农户花卉生产者一般未受过专业技能培训, 大多数的小规模花农靠传统经验从事花卉的生产, 依赖路边市场提篮小卖和集市贸易摆摊销售花卉产品。在技术、生产设施、人员技能方面的投入都很欠缺。到2007 年,我国花卉从业人员约有368 万人, 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3.2万人,只占3.6%。低投入导致我国的花卉生产经营技术几乎都位于低水平生产繁育环节, 在新品种培育和营销方面处于落后地位, 因此只能是在增值最小的“微笑曲线”的最低端占有微利的市场份额,从世界花卉生产专业化分工趋势看, 中国是位于增值最少的花卉产业链中间部位的一个简单加工者。5.2 国内花卉消费水平偏低与世界27 个主要花卉生产国及消费国相比较,中国2007 年人均花卉消费额仅为0.36 欧元, 排名第一的瑞士人均花卉消费额为77 欧元,中国仅为瑞士人均花卉消费额的5;2007 年, 乌克兰在27 国人均花卉消费排名中处于末位, 人均花卉消费额为4 欧元, 而中国当年人均花卉消费额仅为乌克兰的9%。花卉消费集中在发达国家,这些国家是花卉生产大国,同时也是花卉消费大国。由于花卉消费不是消费者日常消费品组成部分, 中国年人均花卉消费水平偏低,极大地制约着我国花卉产业发展。(6 )主要结论近10 年间,从世界范围看,世界花卉产销持续快速平稳增长,花卉生产布局和消费市场向发展中国家拓展,形成了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和市场体系,花卉专业化生产水平提高且市场需求的品种增加。从中国花卉产业发展趋势看,花卉产销总量持续增长,中国已成为了世界第一大花卉种植国。主要花卉分类产销总量呈递增趋势,其中出口额的增长明显快于种植面积和销售额的增长,特别是2000 年之后,这一趋势更为明显。区域专业化生产布局雏形显现,花卉规模化生产趋势有所提高。国内花卉需求增势明显,花卉消费的特点突出,花卉需求收入弹性较大。在中国花卉产销总量平稳增长、花卉消费需求增势明显的同时,花卉产业经济效益整体不高。主要表现为花卉产销总量增长率不够平稳, 单位种植面积销售额和出口额极低, 花卉分类出口额年际间变化较大,花卉生产质量及出口产品竞争力低。花卉生产规模化与组织化水平低、花卉产销的投入水平低,以及国内花卉消费水平低, 上述几方面问题是中国花卉产业经济效益不高的主要原因。总体上看,中国花卉种植面积位居世界第一, 却是花卉单位面积产值小国、花卉出口小国和花卉人均消费小国。中国的花卉生产经济效益有较大的提升空间。2.安徽省花卉市场分析 苗木花卉是加强绿化生态建设、完善生态功能、美化人居环境的重要物质载体,发展苗木花卉产业对推进社会文明、加快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等,都具有重要作用。花卉产业成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促进农民增收的亮点 1 。现阶段,中国苗木花卉业既是一项朝阳事业,又是一项新兴产业。苗木花卉产业的区域化种植、专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是中国提高花卉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策略 2 。目前,安徽省的花卉产业处于发展与整合的关键时期。安徽苗木花卉发展有基础、有优势、有机遇、也有挑战。为进一步抢抓机遇,加快推进安徽省这一朝阳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推进其产业结构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 。1安徽省苗木花卉产业现状1. 1苗木花卉生产情况据安徽省花卉协会不完全统计安徽省苗木花卉种植面积达3万多hm2 ,拥有苗木花卉专业市场57个,大中型苗木花卉企业201家,从业人员35万,苗木花卉业年产值达到38亿元。全省不少地方形成了自己的当家产品、主打产品、特色产品。全省苗木花卉生产销售正呈现出大发展的良好势头。1. 2苗木花卉生产布局主要集中在合肥、黄山、芜湖、滁州等地,其他区域都有零星生产,陆续兴起。1. 2. 1合肥市。据合肥市苗木花卉协统计,截止2009年6月,合肥市苗木花卉生产面积1. 5万多hm2 ,约占全省一半,其中苗木花卉生产用温室、大棚面积65 m2。2009年全市苗木花卉总销售额18亿元。苗木花卉已成为合肥市森林生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建设生态合肥作出了积极贡献。尤其是肥西县苗木花卉面积已达1. 2万hm2 ,以园林绿化苗木生产为主,成为合肥市西南部的重要生态屏障。肥西县“三岗”苗木被授予“安徽省著名商标”,肥西县“中国中部花木城”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安徽三岗国家级苗木花卉市场”。合肥市裕丰花鸟虫鱼市场被农业部授予“国家重点花卉市场”。1. 2. 2芜湖市。据统计,芜湖市苗木花卉种植面积1. 2万hm2 ,大部分生产园林绿化苗木,培育少量盆景。花木种植经营户1万余户,从业人员5万余人,年产值7亿元。芜湖市已经举办了3届苗交会和7届花木盆景展,获得国内外各项花木展奖牌50余枚,并荣获首届“绿博会”全国地级市唯一的优秀组织金奖和1个盆景金奖,是安徽省内率先开展并完成花木企业ISO9001、ISO2000 国际质量体系认证最多的城市。1. 2. 3黄山市。黄山市是安徽省重点林区和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林业用地面积80万hm2 ,森林覆盖率77. 4%,森林资源居安徽省之首。物种繁多,古树名木和珍稀保护植物遍布其境,丰富的物种资源和优越的自然条件为苗木花卉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黄山市徽文化底蕴深厚,是徽派盆景的发源地,从事花木盆景生产已有1 000多年的历史。全市苗木花卉生产面积740 hm2 ,培育各类绿化苗木740万株,盆景(花) 140万盆,年产值近1亿元。1. 2. 4滁州市。滁州市苗木花卉集中在滁州市南谯区。该区位于南京、上海、扬州、合肥、蚌埠等大中城市群之间。目前,南谯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出台了加快发展苗木花卉的政策,利用区位优势,确立了“依托南京市汤泉花木基地,展示花木大区形象”的发展思路,对土地使用权进行流转,鼓励花木大户在311、206省道、104国道沿线承包土地搞花木生产。明确把苗木花卉业作为该南谯林业的“四大产业”之一,加上近几年市场行情持续走高,农民积极性空前高涨,苗木花卉产业蓬勃发展。1. 2. 5阜阳市。阜阳市的苗木花卉产业属于后起之秀,主要集中在颍上县,创新出一条特色之路。颍上县的卜子村已建成为皖西北较大的集种植、养殖、度假、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生态示范村。颍上茂生香草植物园占地仅20 hm2 ,培育出了香草类型包括薰衣草、迷迭香、鼠尾草等几十个品种,每年可以提供各种不同类型的香草种苗和盆苗总计300万株。2006年中国合肥苗木花卉交易会上,阜阳市荣获特装展位金奖,颍上县荣获标准展位金奖,颍州区卜子村花师陶洁之制作的“山抹绿云”等4件盆景作品获得单项评比一等奖,颍上县茂生香草植物园被大会组委会分别授予中国合肥2007 (第五届)苗木花卉展金奖、中国合肥2007 (第五届)苗木花卉(香草)金奖。颍州区王慧英家被评为“全国绿色小康户”。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先后到卜子村视察,对该村的发展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卜子村先后荣获“全国农业科技进步奖”、“全面小康示范村”、“全国绿色小康村”、阜阳生态农业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2000年被国家农业部批准为全国首批花卉生产示范基地。 2安徽省苗木花卉产业的优势2. 1位置独特,资源丰富安徽省地处暖温带和亚热带过渡带,气候宜人,物种繁多,种质资源丰富,拥有可栽培利用的苗木花卉78科445种,开发潜力极大。花卉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目前正在由高成本的沿海发达地向低成本的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安徽承东启西,处于南北过渡地带,适宜多种植物生长,在苗木花卉的引种、驯化和推广方面,安徽省地理位置的优势十分明显。2. 2文化积淀,传统优势安徽省苗木花卉凝聚着深厚的文化传统,成为徽派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徽以徽派园林和徽派盆景为代表,安徽苗木花卉蕴藏着丰富的文化积淀,承载着光荣的文化历史和传统,闪耀着独特的魅力,是其他地方无法取代的。2. 2. 1人才优势。安徽省苗木花卉生产历史悠久,合肥、黄山、芜湖、滁州等地的广大群众都有良好的花卉生产经验和技术积累,花农在苗木扦插和嫁接等方面实践经验丰富,操作熟练程度非常高,这是苗木花卉产业发展必不可少的群众基础;由于生产历史悠久,自然产生了一大批园林苗木花卉行业的项目经理以及农民苗木经纪人,他们周年走南闯北,把苗木花卉推向全国大市场的同时,也带回了新品种、新技术和现代生产管理经营理念,这种人才的储备积累与软实力,也是其他地方无可比拟的优势。2. 2. 2品种多样化优势。虽然近几年上海、苏州等华东地区的一些苗木企业发展迅猛,投资资本较多,部分品种的苗木花卉种植规模比安徽大许多,但花卉苗木品种的多样化储备,特别是一些大型树种、名贵树种的储备,远不能与安徽一些大型的核心企业相比,安徽苗木花卉产业仍具有强大的竞争力。2. 3效益提升,前景广阔安徽是农业大省,目前大部分地区主要是以粮食作物生产为主,农民的收入水平与发达地区差距大已成不争事实。花卉在传统农业中是附加值最高的新兴产业 1 。苗木花卉生产单位面积经济效益,近10年来一般为传统农作物的510倍,高额回报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苗木花卉的积极性。因此,充分利用安徽省大别山区的荒山、荒地,规模化、标准化种植一些苗木,利用市区近郊特殊的区域进行产业化生产高档花卉,政府进行统筹规划,安徽省花卉产业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做后盾,发展前景广阔。2. 4政府重视,市场看好安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花卉产业的发展,自2003年开始,“中国·合肥苗木花卉交易大会”已经连续开办7届,特别是从2006年开始,大会升格由国家林业局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扩大了展销会的影响,树立了安徽花卉产业形象,促进了产品销售。安徽合肥已成为全国苗木花卉信息中心和重要的集散地之一,出现了“买全国、卖全国”的良好局面。2. 5抢抓机遇,打造品牌借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契机,把花卉产业建设融入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抢抓机遇,开拓进取,有利于推进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苗木花卉生产,有利于全力打造安徽特色苗木花卉品牌。3安徽省苗木花卉产业存在的问题3. 1科研及人才培养滞后科技投入和储备不足,科技力_量薄弱,苗木花卉专业人才紧缺,现有发展规模及发展速度与现有的科技支撑体系不相称。3. 2经营管理水平较低,花卉市场发展滞后苗木花卉产业发展迅速与经营管理滞后不相称。安徽省至目前还没有一个适合现代苗木花卉产业的流通体系,企业和花农的经营管理水平较低,苗木花卉质量较差,无法更好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例如:合肥市只有“合肥市裕丰花鸟虫鱼市场”较为完备,市场红火,受面积狭小的限制,一铺难求,大车无法进入;肥西“安徽三岗花木大市场”、合作化路“农萃苑花卉市场”和蒙城路“正丰花鸟市场”规模小,难成气候;肥西县“中国中部花木城”离市区太远,缺少人气。近期亟需加强花卉市场特别是花卉物流市场建设。3. 3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社会化服务组织体系不健全,全省各级苗木花卉协会的参与、指导、促进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由于生产规模不大,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体系不健全,产品流通渠道不畅,信息化建设明显滞后,导致产销脱节,从而制约了安徽省苗木花卉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在机制、体制上创新。3. 4缺乏大型龙头企业,品种结构不尽合理在苗木花卉生产企业中,缺乏像浙江传化、天津大顺、苏州盈年那样的大型企业带动,从而制约了安徽省苗木花卉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方向发展。资金投入不足,生产方式比较落后。品种的种植盲目性较大,没有以市场为导向,经常造成苗木花卉市场结构性过剩,花农亏本。3. 5缺乏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品牌对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研发基础落后,品种开发滞后。缺乏产品和科技创新原动力,技术和品种自主创新能力较弱。4安徽省苗木花卉产业发展方向发展定位:优先发展园林绿化观赏苗木,加快中高档盆花和盆景发展,适当扩大花坛花境、地被植物和草坪生产,重点发展贡菊、霍山石斛、芍药、凤丹等安徽省传统的药用、食用花卉品种。4. 1重视育种和品种权保护苗木花卉产品与生活必需品不一样,其生产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消费者审美方面的要求,市场需求受消费者求新求异的潮流和趋势所左右,因此,品种创新一直是国内外苗木花卉产业发展的动力,新品种已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谁拥有或使用新品种,谁将获得最大的商业利益。苗木花卉生产企业如果没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就会逐步被市场淘汰 2 。发达国家不但重视育种工作,也十分重视育种者权益的保护。例如: 从2004年开始,日本就要求自国外进口的切花必须附有种原合法证明。4. 1. 1依托传统和创新。立足安徽省内丰富的观赏植物种质资源,以市场需求为目标,加大对苗木花卉科研育种的投入,加强自主创新,加大和提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新品种选育的力度和速度,充分挖掘安徽特色苗木花卉资源。如徽梅、安徽石蒜、肥西蜡梅、临泉盆荷、霍山石斛、亳芍、珍稀兰花等一些特色的安徽苗木花卉种类,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4. 1. 2增强新品种产权保护意识。苗木花卉生产者应增强品种权的保护意识,尊重和保护国内外育种者的权益,合法使用具专利权的新品种,促进国外新优品种的引进和生产,提升安徽省内苗木花卉产业的水平,扩大苗木花卉产品出口市场。同时,积极宣传调动所有从业者发现并培育新品种,推动苗木花卉育种业加快发展。4. 2创建品牌,培育消费市场品牌是市场无形的“通行证”。将徽文化特色融入苗木花卉产品中,在产品的包装和宣传上,融入徽文化特色。注重从消费者的心理、健康需求等方面着想,从细微处入手,生产出富有创新精神,洋溢着“皖风徽韵”的苗木花卉产品。例如:运用植物合栽方法、在包装或在标牌上,使植物蕴含“福禄寿喜”吉祥文化,或者利用人工修剪等手段使植物附有“和谐荣昌”等婚礼祝寿的吉祥偶意等等。在实物包装上,配以安徽省宁国紫砂盆、祁门瓷盆、青石盆、砖雕盆等等,进一步凸显安徽苗木花卉产品的区域特色,逐步打开国内外的销售市场。引入企业营销理念,扩大消费群体。个人花卉消费大有潜力可挖 3 。实行“普通花卉品种精细化,售后服务人性化”。例如对一些广大市民喜欢的观叶植物、乡土品种,通过配置高雅的容器(可重复使用) 、附加营养液、水培等方式,使其能登大雅之堂,满足现代家庭陈列的需求;售后服务人性化:每一盆苗木花卉都挂有一块养护要点的提示牌,包含对光照、水分、养分、温度等的要求,以及植株对净化空气作用、夏天增加空调房间的湿度等优点的说明,同时附有客户服务专线电话号码等,使一些想买又怕养不好的市民打消畏难情绪,加快盆栽苗木花卉进入千家万户的速度。引导消费,培育市场。4. 3招商引资,集聚发展花卉业的区域化种植、专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是提高花卉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策略 1 。花卉产业投资大、风险高、收益大,单纯依靠当地资本和农户自身力量,难以实现产业的快发展、大突破,必须通过招商引资、借力发展 4 。安徽省目前苗木花卉仍以中低档产品为主,缺少高档精品,产品附加值低。目前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苗木花卉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占居市场高端,引领苗木花卉产业发展的潮流。安徽省参与市场竞争,首先要依靠开放和引进,制定优惠政策,创造更加宽松的环境,加大苗木花卉项目的招商引资力度,借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这股东风,结合国内外花卉产业现阶段的发展水平和具体实际,有选择地引进和应用国外先进园艺科技成果,提高花卉产业和产品的科技含量,努力降低生产和经营成本。同时大力引进中国东部地区的生产技术、资金和人才。承接苗木花卉产业区域布局调整和战略转移,立足产业长远发展,引进一批能够促进国家耕地合理流转,最大化地完善土地集约经营的项目,力争最大量地引进苗木花卉产业发展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和新品种。投资新建一批产业化、现代化程度高的苗木花卉基地,带动当地农民参与,共同发展。4. 4建立和完善了苗木花卉产业扶持政策完善花卉产业政策和组织扶持体系,政府的宏观政策引导有待加强。政府在花卉产业中扮演关键角色,支持力度越大,发展速度越快。4. 4. 1建立健全了产业科技支撑体系。世界各国花卉生产与贸易之间的竞争,主要是科学技术的较量。当前世界各国花卉生产力水平相差很大 5 。我国花卉生产的单位面积产值仅是荷兰的1. 7% 5 ,而安徽省则更低,科技支撑体系的建设滞后于生产发展的需要,已经成为制约安徽省苗木花卉产业顺利发展的瓶颈之一。近年来,国外花卉产品大量涌入国内市场,苗木花卉企业如不尽快提高产品质量,增加科技含量,不要说参与国际竞争,就是国内市场也会丧失。安徽省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大资金投入、重视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另外,根据安徽现状,应充分发挥种植大户(包括企业)在苗木花卉科技体系中的主体作用,比如:目前在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的情况下,依靠当地的种植大户和营销大户及龙头企业,为他们直接联结生产和市场,具有信息灵通、资金相对雄厚等优势;通过他们加强与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的科技协作,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建立苗木花卉种苗繁育基地和生产示范基地,促进产品质量标准和标准化技术规程的实施,引导苗木花卉生产向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从实践中总结经验,以经验理论指导生产,从而快速提高整个安徽苗木花卉产业的科技水平和市场竞争力。4. 4. 2建立健全了产业市场体系。近几年,国内苗木花卉市场竞争激烈,目前,安徽省苗木花卉业最大的弊端就是低层次的恶性竞争,品牌效应无法发挥。要尽快改变低层次竞争的局面,在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就必须抓紧建立健全花卉市场体系,消除花卉产业无序竞争的局面。政府应加大花卉市场秩序的整治力度,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秩序。安徽省的苗木花卉生产历史悠久,已经培育了一批生产或经营大户,但就目前现状,这些大户互相间闭锁信息,联合、交流少,极不利于共同做大、做强。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设法改变这一现状,积极宣传,出台一系列政策,促进安徽省的苗木花卉生产大户联手,提高经营和管理水平,让这些具有生产经验和市场把握能力的能人联合起来,资源共享,利益分摊;通过公平、诚信经营和良好服务赢得市场,推进苗木花卉产业由总量优势向质量优势发展。4. 4. 3建立健全了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产业社会化服务主要由政府和中介组织2大部分构成。充分发挥苗木花卉协会的作用是促进当前苗木花卉产业健康发展的有力措施。协会要发挥自身的扭带作用,组织企业之间开展相互协作,联合开发,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协会要把信息咨询、培训交流等职能平台充分利用好,协调会员与会员、会员与行业内非会员、会员与其他行业经营者、消费者及其他社会组织的关系。积极开展行业调查、统计,发布行业信息、价格协调、公信证明、资质审核等工作;积极组织会员企业参与国内外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协助种植者和营销户搞好产销衔接。政府职能部门要加大力度做好苗木花卉产业的社会化服务,搞好花卉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的服务。强化产销衔接功能,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切实加强领导,出台一些实用的优惠政策。目前主要是逐渐实现土地流转政策。按照“依法、自愿、有偿、有序”的原则,鼓励种植水平低、产出效益差的土地向种植能手流转。3. 我国花卉物流现状分析 物流环节是花卉流通中最关键的方面,贯穿于花卉产品从产地到消费市场的整个产业链。花卉产业物流是指花卉产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实体和信息流动过程,它包括花卉产品生产、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一系列环节。我国花卉物流的运作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花卉物流体系初步形成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的花卉物流已初步形成体系,共有花卉物流企业近七千家,形成物流设施提供企业、生产销售企业及外资企业共同参与的花卉物流格局。云南、山东等省份是我国花卉的主要生产区,以北京为中心的华北地区、以上海为中心的华东地区和以广州为中心的华南地区形成了花卉产品的主要销售和运输市场,日本、新加坡、俄罗斯及中亚地区是我国花卉产品的主要出口国,航空、铁路和公路三大运输方式形成了我国花卉产品的运输网络。国内物流网络不断完善。    二、行业准入与政策环境分析(1) MPS认证:中国花卉进入国际市场的准入证MPS基金会MPS系荷兰文MilieuProgrammaSierteelt的缩写,对应的英文名称为“FloricultureEnvironmentalProgramme”,意即“观赏植物生产环保项目”。MPS认证的主要内容包括植物保护剂(农药)、能源、化肥、水和废料五个方面的指标,满分为100分。其中不使用植物保护剂满分为50分,节约能源好的满分为10分,不施用化肥的满分为20分,废物处理好的满分为10分,节水好的满分为10分。以上指标所占分值比重根据不同国家(地区)的实际情况略有调整。MPS通过聘请获得荷兰国家认可机构认可的审核员对提出申请认证的企业进行审核,对上述五个方面进行分析,给企业综合打分,根据打分评定A、B、C三个等级,授予认证标志。A级为认证的最高级别。通过认证的企业每4周要按规定要求向MPS提交上述五个方面的数据,MPS通过综合分析该企业前13次(相当于一年)提交的数据,重新确定该企业的认证级别。另外,根据各成员上报的数据所反映的情况,MPS每年要对约40%的成员进行实地抽查,监控执行情况。(2) 花卉市场政策环境花卉行业作为新兴第三产业,现代服务业、朝阳产业,在中国目前繁荣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很多的相关经济优惠的政策,包括市场准入条件、税收政策及相关的政策支持。二、 市场容量分析市场容量宏观意义上关于人口数、消费能力、消费欲望等因数的函数,下面就市场容量的一些重要因素作出分析。1. 人口基数 我国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国,其消费潜力巨大,消费潜在市场巨大。2. 消费能力我国近年来经济发展水平持续提高,无论是国家GDP还是人均GDP都不断增长,人们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人们消费逐渐科学化,注重精神和文化消费,人们的消费层次不断提高。花卉作为美化形象的产品也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的消费品。3.消费欲望随着人们收入水平以及学历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花卉的消费需求不断提高. 花卉消费包括个人消费与集团消费。在花卉消费大国, 不仅集团消费居高不下, 个人消费也非常活跃。在我国, 花卉消费在很大程度上仍侧重于集团消费, 个人消费相对滞后, 个人花卉需求主要集中在节庆日和其它一些特殊日子, 日常需求不足, 这表明我国花卉市场只是初步启动。为促进花卉业的发展,就必须特别关注花卉消费的需求状况。花卉消费具有广泛性、时效性、文化性等特点,在有着灿烂文明史的我国, 花卉文化更是高度发达、源远流长, 中华民族有着优良的赏花传统, 善于从伦理道德角度来领略自然美, 从对花草树木的欣赏中品味格美, 托物言志, 借花表意。如“芝兰君子性, 松柏古人心”、“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荷花“出淤泥而不染”, 脱尘绝俗, 高雅质洁; 梅花, 迎风傲雪, 屹立寒霜, 表现出刚毅不屈的高风亮节; 牡丹花, 雍容华贵,美艳多彩, 被视为兴旺发达、美好吉祥的象征。(学历层次将对花卉的消费产生重要的影响)    四、目标市场分析目前花卉目标市场主要定位于中产阶级和高收入者以及公司企业的团体性消费。个人中的中产阶级和高收入者其花卉消费的能力和欲望较大,其日常花卉消费多余其他收入较低的收入者,并且这种消费群体正随中国目前经济增长而增长,市场消费潜力也处于增长趋势。随着大众的消费能力及学历水平的提高,其花卉消费不仅仅限制于一般的节假日性,而逐步进入经常性和日常化。团体性花卉消费在过去、现在乃至将来的一段之间都处于主要地位并且处于

    注意事项

    本文(花卉市场分析与预测.doc)为本站会员(sccc)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