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机械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课件.ppt

    • 资源ID:5041289       资源大小:16.58MB        全文页数:135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机械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课件.ppt

    机械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编制:郝点,课程简介,课程介绍机械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的理论基础知识和工程应用技术 阐述典型机械故障类型、机理、特征及防治措施 重点介绍旋转机械和往复机械的典型故障机理与诊断防治技术 通过机械设备故障诊断的典型事例 了解机械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的 工程应用现状和理论技术进展 课程内容涉及新兴科技学科和现代先进技术 通过学习可以熟悉现代机械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的 基本原理、实施技术和应用现状 了解现代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前景 具备机械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的基本技能 学习本课程应具备工程力学、电工电子学、工程流体力学和 化工过程流体机械等理论基础和工程技术 了解机械学、力学、电工电子学、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 理论基础知识和工程应用技术 推荐学习机械振动、信号处理等工程技术知识,课程内容,1 概论 1.1 设备故障诊断的目的和意义 1.2 设备故障的类型和状态监测技术 1.3 设备故障状态的识别方法2 故障诊断的信号处理方法 2.1 信号处理基础知识 2.2 旋转机械常用的振动信号处理图形 3 旋转机械故障诊断 3.1 转子不平衡故障诊断 3.2 转子不对中故障诊断 3.3 滑动轴承故障诊断 3.4 转子摩擦故障诊断 3.5 浮动环密封故障诊断 3.6 叶片式机器中流体激振故障诊断 3.7 高速旋转机械不稳定自激振动故障的分析方法 4 往复式压缩机的故障分析和管道振动 4.1 往复式压缩机的故障类型与故障原因 4.2 示功图及阀片运动规律的测量与故障分析 4.3 压缩机的气流压力脉动与管道振动,参考教材,1 概述 1.1 设备故障诊断的目的和意义,1.1.1 设备故障诊断的含义和特性 1.设备故障诊断的含义 应用现代测试技术、诊断理论方法 识别诊断设备故障机理、原因、部位和程度 根据诊断结论,确定设备维修方案和防范措施 设备故障:设备丧失工作效能程度,设备丧失规定性能状态 诊 断:用测试分析技术和故障识别方法 确定故障性质、程度、类别和部位,研究故障机理的学科 诊断内容(三部分):一、信号采集(状态监测):利用传感器和监测仪表,获取设备运行信息 信号分析处理,提取设备特征信息 二、故障诊断:获取特征参数,识别信息特征 利用专家知识经验,类似医生诊断疾病 诊断设备故障类型、故障部位、故障程度 和产生故障的原因 三、诊断决策:根据诊断结论,采取控制、治理和预防措施的决策 设备故障诊断包含三部分内容和实施过程,1 概述 1.1 设备故障诊断的目的和意义,1.1.1 设备故障诊断的含义和特性 2.设备故障诊断的特性(1)多样性 化工过程装置 静设备:如换热器、传质容器、反应器、变换器、塔设备等 动设备:如旋转机器和往复机器等 设备结构不同,工艺参数各异,制造安装差异 使用环境不同,产生各种故障 如离心式、轴流式压缩机、烟气轮机:工艺气体粉料(催化剂),转子不平衡、振动、摩擦、磨损故障 高速旋转机器:轴承油膜不稳定,转子不对中 高速高压旋转机器:流体激振,转子自激振动 往复式压缩机:管道振动故障,零件磨损、变形、断裂 高压容器:裂纹扩展,内部腐蚀,密封泄漏,1 概述 1.1 设备故障诊断的目的和意义,1.1.1 设备故障诊断的含义和特性 2.设备故障诊断的特性(2)层次性 设备故障现象(征兆)原因(症候、病症)深层次、多层次性(3)多因素和相关性 设备故障因相互关系产生多因素和相关性(4)延时性 故障形成,缺陷累积,状态劣化,量变转质变。故障过程延时性(5)不确定性(模糊性)故障频度、表现形式、特征差异、机理复杂,1 概述 1.1 设备故障诊断的目的和意义,1.1.2 设备故障诊断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1.应用 现代化企业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提高,发展规模化和高技术含量 生产装置大型化、高速高效化、自动化和连续化 设备要求性能好,效率高,少故障。否则故障损失巨大 如石油化工大型机组(离心、轴流压缩机,烟气轮机,汽轮机,风机和机泵)单机、满负荷关键设备,故障停机导致停产损失惨重 大型炼油装置,化肥装置,乙烯装置停产一天损失数百万 电力部门 300 MW发电机组停机一天少发电 720 万度损失数千万元 中国 19771987 年投产 67 个大化肥厂,机组故障停机 两年损失相当一个大化肥厂全年产量(30 万吨合成氨,48 万吨尿素)高技术大型化设备,故障重大灾难性事故,经济损失惨重,严重政治影响 美国三里岛核电站放射性物质外逸,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 印度博帕尔市农药厂异氰酸甲醋毒气泄漏 美国 1986、2003 年“挑战者”号和“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 中国 1980 年代 200 MW 汽轮发电机组事故 机组剧烈振动,转子断 7 段,联轴节飞出厂房,机组彻底破坏 大化肥合成气压缩机强烈振动,振因复杂,停产 2 月损失亿元 中国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应用,1 概述 1.1 设备故障诊断的目的和意义,1.1.2 设备故障诊断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2.发展 19 世纪:事后维修;20 世纪初 50 年代:定期维修,孕育时期 20 世纪 6070 年代:设备状态维修。计算机技术、数据处理技术发展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诊断智能化。人工智能、专家系统、神经网络发展 国内 20 世纪 80 年代初开始 高校和科研单位学术交流、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 大型企业建组织机构,技术应用发展,推动理论与方法研究 如数据采集,信号处理,故障特征、模式识别及人工智能等 诊断涉及多项学科知识,推动边缘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和发展 如故障机理研究推动转子动力学、结构动力学和模态分析技术的发展 故障诊断方法研究推动振动工程应用 模式识别,模糊数学、人工智能等数学物理方法应用和发展 状态监测技术推动测试技术、信号分析处理技术 和网络传输技术的发展 故障控制推动振动噪声控制理论研究与发展 设备故障评判结合故障诊断技术 与可靠性分析技术、失效分析技术,1 概述 1.1 设备故障诊断的目的和意义,1.1.3 设备故障诊断技术与维修方式的关系 定期维修(计划维修):设备运行时间为基础,根据设备磨损和故障规律,事先制定计划 确定修理类别、间隔、内容及要求。分大修和项(目)修 适用掌握故障规律的流程工业生产设备、自动化生产线和连续运行设备 缺点:检修量大耗时耗费;要求精密机械,过多拆卸人为故障 备品备件种类多,检修费用大 技术发展和设备管理现代化,认识到采用一种预防性维修方式 即设备运行时进行状态监测,掌握技术状况 对将形成或已形成故障分析诊断,判定设备劣化程度和部位 故障前制订预知性维修计划,确定设备修理内容和时间 即为基于状态监测为基础的维修,最经济合理方式,又称预知性维修 预知性维修(状态监测维修):测知设备状态参数,了解设备现状,判断故障类型、性质和程度 推测发展趋势,确定最佳维修时机,依据设备实际状态 以设备故障诊断为基础的先进维修方式 优点:减少突发性事故;减少停机时间;延长检修周期 延长设备使用寿命;节约维修费用,1 概述 1.1 设备故障诊断的目的和意义,1.1.3 设备故障诊断技术与维修方式的关系表 1-2 三种维修制度比较 工业发达国家经验 90 设备要求预知性维修 10 设备需要定期维修,1 概述 1.1 设备故障诊断的目的和意义,1.1.3 设备故障诊断技术与维修方式的关系 五体制(维修体制):(主要为带 号的三种维修体制)事后维修 BM(Break-down Maintenance):故障(后)维修。适用于非重点或备用设备维修,传统维修方式 定期维修 TBM(Tim-Based Maintenance):属预防维修,即计划维修 根据设备规律,固定维修周期,确定维修内容,制定维修计划 适用主要生产设备,成本高,经济差,传统典型维修方式 状态维修 CBM(Condition-Based Maintenance):属预防维修,即预知维修 日常检查、状态监测、数据处理、故障分析、判别程度、计划维修 适用于重点或通用设备,经济合理,值得提倡的维修方式 改善维修 CM(Corrective Maintenance):改进结构,消除缺陷。值得提倡的维修方式 视情维修 OM(On-condition Maintenance):属预防维修。定期检测,安全检查,发现问题,确定界限 适用于非重要零部件,认为有必要才进行维修的维修方式,1 概述 1.2 设备故障的类型和状态监测技术,1.2.1 设备故障的类型及其可能原因 结构损伤性故障:设备结构内外缺陷和损伤 裂纹:能由于疲劳、腐蚀、应力集中和应力突变等原因引起 磨损:运动部件相对摩擦,摩擦副间缺润滑,颗粒物料对叶片冲刷等 腐蚀:化学反应现象。化学腐蚀,应力腐蚀、电化腐蚀 变形:设备外加负荷、不均匀热膨胀、管道力、物料冲击力 流体激振力、惯性力、内应力和设备结构薄弱等原因 断裂:负荷过大,局部应力集中,振动激烈,循环载荷下产生金属疲劳 剥落和烧伤:零件摩擦副润滑不良或断油,表面接触应力过大 运动状态劣化性故障:(1)机械位置不良:转子不平衡、转子不对中、轴承工作不稳定 热态变形、零件松动(2)刚性不足:支承基础刚性、转子刚性(3)摩擦:转子定子干摩擦、轴件内摩擦(4)流体激振:压力脉动和声学共振;旋转失速、喘振、汽蚀 滑动轴承油膜振荡、浮环和迷宫密封中流体激振(5)非线性的谐波共振:零件松动、流体间隙激励、摩擦等,1 概述 1.2 设备故障的类型和状态监测技术,1.2.2 设备故障诊断的功能和环节 1.功能 检测评价设备运动、缺陷、磨损、劣化和故障状态 确定设备故障性质、类型、程度、部位及发展趋势 预测设备可靠性程度 确定故障来源,提出整改措施 2.环节 信号采集 传感器(人体感觉器官)采集设备运行参数 反映设备故障特性 信号处理 分析仪器加工处理采集信息,提取特征信息 反映故障状态、性质、类型和程度 故障诊断 人的知识经验或诊断技术方法 分析诊断故障原因 确定故障类型和发生部位 防治控制 确定故障提出控制方案或预防治理措施,1 概述 1.2 设备故障的类型和状态监测技术,设备故障诊断的功能和环节2.环节,1 概述 1.2 设备故障的类型和状态监测技术,1.2.3 状态监测的技术和方法 振动信号监测诊断技术:振动主要故障原因,信号包含状态信息,转换电信号便于处理分析 声信号监测诊断技术:噪声诊断、超声波诊断和声发射诊断技术 温度信号监测诊断技术:温度直接测量技术、热红外分析技术 润滑油的分析诊断技术:油品理化性能分析技术、油样含磨损金属颗粒铁谱分析技术 和光谱分析技术 其他无损检测诊断技术:超声波检测技术、射线照相检测技术、表面缺陷的检测技术 包括磁粉探伤、表面渗透、电涡流检测 光学显微镜分析以及光纤内窥镜和光学成像技术,1 概述 1.3 设备故障状态的识别方法,1.3.1 信息比较诊断法 采集存储振动幅值、频率、相位、转速、位移、模态、温度、压力 流量等参数信息,建立数据库,趋势分析比较等1.3.2 参数变化诊断法 改变操作参数,测量分析参数变化信号特征 结合参数门槛值(闭值),观察机器故障有关因素1.3.3 模拟试验诊断法 模拟试验,研究未知或不确定的故障机理和特征,解答故障原因 提出故障特征参数及参数间定量关系等 注意模型与对象相似条件1.3.4 函数诊断法 故障征兆和原因间存在函数关系,计算设备运行参数 预测或识别设备故障1.3.5 故障树分析诊断法(Fault Tree Analysis,FTA法)以系统不希望故障状态出发(顶事件)按照逻辑关系总体到部件逐级细化,推理分析故障原因 确定故障最初原因、影响程度和发生概率(底事件),1 概述 1.3 设备故障状态的识别方法,1.3.6 模糊诊断法 确定故障原因和征兆论域、确定两论域中元素隶属度 建立模糊关系矩阵、模糊综合评判1.3.7 神经网络诊断法 基本组成、网络拓扑结构、故障诊断应用 人工神经网络基本组成:神经元、神经元间连接、神经网络结构 神经网络诊断方法:自学习功能、结合模糊诊断1.3.8 结论 设备故障诊断技术成功条件(1)足够有用的信息 诊断决策依据(2)多方面诊断知识 设备工作原理、结构特点、故障机理 结构动力学、转子动力学和流体力学知识 测试技术和信号分析处理方法,2.1.1 信号的定义和分类 1.信号的定义 信号:表征客观事物状态或行为信息的载体(物理)能量变化过程,(数学)函数或图形,变量随时间或空间变化 2.信号的分类(动态信号),2 故障诊断的信号处理方法 2.1 信号处理基础知识,2.1.1 信号的定义和分类 2.信号的分类(1)确定性信号与非确定性信号 确定性信号:数学关系式、图或表描述 反之为非确定性信号或随机信号(2)连续信号和离散信号 连续时间信号:任意时刻存在给出确定函数值 正弦、直流、阶跃、锯齿、矩形脉冲、截断信号等(3)能量信号和功率信号(4)时限与频限信号,2 故障诊断的信号处理方法 2.1 信号处理基础知识,2.1.2 信号的时域分析 1.时域分解(1)直流分量和交流分量 信号 x(t)直流分量 xD(t)交流分量 xA(t)直流分量:(稳态分量)信号平均值 交流分量:可能包含 信号频率 相位信息或 随机噪声(2)脉冲分量 信号 x(t)多脉冲分量之和 矩形窄脉冲之和 阶跃函数叠加等,2 故障诊断的信号处理方法 2.1 信号处理基础知识,2.1.2 信号的时域分析 1.时域分解(3)实部分量和虚部分量 简谐信号 复函数表达式:复平面旋转矢量 实部:t 时刻信号幅值 虚部:t 时刻信号相位(4)正交函数分量 信号 x(t)用正交函数集 xi(t)(i 1,2,n)表示,2 故障诊断的信号处理方法 2.1 信号处理基础知识,实部:t 时刻信号幅值,虚部:t 时刻信号相位,2.1.2 信号的时域分析 2.信号的时域统计(1)均值x。集合平均值或数学期望值,信号直流分量(2)均方值 Ex2(t)。平均功率x2(t),平方根x(t)称有效值或均方根值 信号幅值量纲,反映确定性信号强度的时域参数(3)方差x2。信号 x(t)相对均值偏离度,反映信号分散程度 x 称均方差或标准差 均方值x2、方差x2、均值方x2 关系:,2 故障诊断的信号处理方法 2.1 信号处理基础知识,2.1.2 信号的时域分析 3.时域相关分析(1)相关概念 相关:客观事物变化量之间相依关系 相关系数xy:两随机变量 x 和 y 间线性相关程度,xy 范围 1xy 1 接近 1 表示两变量线性相关强;接近 0 表明两变量线性相关弱(2)相关函数 两随机变量 x(t)与 y(t)间时差,相关函数 Rxy:互相关函数:Rxy()或 Ryx();自相关函数 Rxx()或 Rx(),2 故障诊断的信号处理方法 2.1 信号处理基础知识,2.1.2 信号的时域分析 3.时域相关分析(3)相关分析的工程应用 输油管道泄漏点信号互相关分析 互相关值最大处延时0,即信号到达两传感器时间差,确定泄漏点位置,2 故障诊断的信号处理方法 2.1 信号处理基础知识,2.1.3 信号的频域分析 频谱分析:信号时域描述(时间变量)傅里叶变换为频域描述(频率变量)幅值表示幅值谱,相位表示相位谱,能量表示功率谱 1.周期信号的幅值谱、相位谱、功率谱 周期函数展开成傅里叶级数 式中:T 周期;a0 静态分量;an 余弦项振幅;bn 正弦项振幅 幅值谱:An 关系;相位谱:n 关系;功率谱:An2 关系 幅值谱性质:谐波性:周期信号各谐波频率比为有理数,基频整数倍谐波信号 离散性:幅值谱为离散谱线 收敛性:各谐波分量随频率增加而衰减,2 故障诊断的信号处理方法 2.1 信号处理基础知识,2.1.3 信号的频域分析 1.周期信号的 幅值谱、相位谱、功率谱,2 故障诊断的信号处理方法 2.1 信号处理基础知识,2.1.3 信号的频域分析 2.非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非周期信号不能用傅里叶级数展开 采用傅里叶变换,时域 x(t)与傅里叶变换 X()构成变换偶 3.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4.离散傅里叶变换和快速傅里叶变换 离散傅里叶变换 DFT(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特点:DFT 算法计算量太大。采样点 N 1000 计算约需 200 万次 快速傅里叶变换 FFT(Fast Fourier Transform):1965 年库利、图基 提出,信号分析新时代 采样点 N 1000 的离散信号,FFT 算法计算仅约需 1.5 万次 5.随机信号的功率谱密度 自功率谱密度 Sx()功率谱密度 Sx()与自相关函数 Rx()是傅里叶变换偶对 通过自相关函数傅里叶变换可得到功率谱密度函数 互功率谱密度 Sxy()与互相关函数 Rxy()构成傅里叶变换偶对 6.相干函数与频率响应函数,2 故障诊断的信号处理方法 2.1 信号处理基础知识,2.1.3 信号的频域分析 总结:.信号可在时间域 x(t)或频谱域 X(f)展开,x(t)和 X(f)为同函数不同表达形式.x(t)和 X(f)的自变量(横坐标)参数不同 时间参数 t、;频率参数、f,=2 f,判断时域函数或频域函数.幅频谱和相位谱物理意义不同,注意区别.离散频谱和连续频谱分别对应周期函数和非周期函数 也有更复杂的函数(离散性和连续性结合).应用复变(复指数)函数简化频谱表达式 将幅值谱(实变量)和相位谱(虚变量)结合.离散频谱由不同谐波成分组成 其中前几阶低频频谱或数值较大频谱,反映频谱的特性(特征).工程上常用频谱分析仪直接测取频谱或采集数据 FFT(快速傅里叶变换)标准程序计算,无需自编计算程序.频谱分析和数学描述为状态检测、信号处理和故障诊断的重要基础 分析方法峰谱值、频率窗口、拟合曲线、谐波分析、统计分析等,2 故障诊断的信号处理方法 2.1 信号处理基础知识,2.2.1 振动监测的基本参数(1)振幅 表示振动严重程度(烈度)位移、速度或加速度表示 指示值:峰值(单边峰值和峰峰值)、有效值(均方根值)和平均值 位 移 有 效 值代表振动系统势能含量 速 度 有 效 值代表振动系统动能含量 加速度有效值代表振动系统功率谱密度含量(2)频率 探寻外来激励力来源,判断正常工作状态 旋转机械振动频率常用转速倍数或分数表示 1 倍(l x)转速频率指振动频率与机器转速相同 2 倍(2 x)转速频率指振动频率为机器转速二倍,依此类推(3)相位 判断振动时各部件之间相对运动方位 以及激励力与响应的时间和空间关系 常用(t)表示,单位“度”或“弧度”,2 故障诊断的信号处理方法 2.2 旋转机械常用的振动信号处理图形,2.2.2 轴心轨迹 轴颈中心相对于轴承座在轴线垂直平面内的运动轨迹平面曲线 轴心轨迹图:由 x、y 方向位移振动信号合成的李莎茹图形 作用:直观反映转轴运动状况,形象描述转子运动状态 获取诊断信息有效手段,旋转机械故障诊断重要工具 测量:将两个传感器互成 90 安装在转轴同截面上 两传感器位移信号经放大 分别输入双踪示波器 x 轴和 y 轴 作用:确定转子系统临界转速 空间振型和 某些故障类型,2 故障诊断的信号处理方法 2.2 旋转机械常用的振动信号处理图形,2.2.2 轴心轨迹图中:(a)和(b)转速低,不对中和非线性油膜力影响,轴心轨迹图不规则状(c)临界转速附近,不平衡力引起基频振动,轴心轨迹近似圆(d)和(e)转速高(503.2607.9 rad/s)油膜涡动,轴心轨迹内八字形(f)转速升高(626.2 rad/s),系统油膜振荡,轴心轨迹复杂,2 故障诊断的信号处理方法 2.2 旋转机械常用的振动信号处理图形,2.2.2 轴心轨迹图中:不对中故障轴心轨迹香蕉形 或外八字形 频谱二倍频或 四倍频较大图中:转子碰摩故障碰撞轻重程度不同 轴心轨迹圆形轮廓线内 1 至多个小圈套 支承刚度不对称转子:不平衡力作用 轴心轨迹椭圆形,2 故障诊断的信号处理方法 2.2 旋转机械常用的振动信号处理图形,2.2.3 转子振型 转子轴线各点振动位移连成的空间曲线 作用:确定转子振动节点位置,了解轴承油膜阻尼大小和转子系统基本特性 挠性转子动平衡 测量:转子轴线垂直截面布置传感器,得到各截面轴心轨迹 根据基准信号确定各轨迹主向量,各点主向量连成空间振型曲线 振型平面曲线:转子系统无阻尼,且转子各不平衡量有相同相位 或只有一个主不平衡量;否则为空间曲线 图中:转子两个支点刚性支承,一阶振型两节点,二阶振型三节点,2 故障诊断的信号处理方法 2.2 旋转机械常用的振动信号处理图形,2.2.4 轴颈涡动中心位置 滑动轴承轴颈中心在激扰力作用下环绕涡动运动的中心点位置 随转速和载荷变动,轴承稳定性有关,“滑动轴承故障诊断”内容 作用:旋转机械故障分析重要内容,说明转轴正常位置 提供轴与轴承磨损或不正常预载荷,轴承静电侵蚀等信息 测量:两个互成 90非接触式位移传感器,X-Y 记录仪绘制曲线 图中:转速升高 轴颈涡动中心升高 系统临界转速 20002500 r/min左右 轴颈振幅大,中心位置高 过临界转速至 3000 r/min 振幅和中心位置下降,2 故障诊断的信号处理方法 2.2 旋转机械常用的振动信号处理图形,2.2.5 波特图(Bode plots)描述转子振幅和相位随转速变化关系曲线 纵坐标为振幅和相位,横坐标为转子转速或转速频率 测量:测转子或轴承座振动信号(轴位移或壳体振动速度)同步跟踪数字向量滤波,获得转速同频的基频分量(含幅值和相位)随转速升降变化过程绘图 作用:转子系统基本性能。各转速下振幅和相位、临界转速、阻尼大小,柔性转子动平衡质量;升降速过程中其他部件(基础、静子等)共振 动静摩擦或热弯曲等 动态放大系数:共振峰值与工作转速时振幅之比,评价轴承系统阻尼特性 接受范围 3.0 8.0 图中:系统通过临界转速时 幅值响应有明显共振峰 相位变化近 180 动态放大系数约 5(转速 12000 r/min)说明系统具有适度偏弱阻尼,2 故障诊断的信号处理方法 2.2 旋转机械常用的振动信号处理图形,2.2.5 波特图(Bode plots)(振幅和相位随过程变化曲线),2 故障诊断的信号处理方法 2.2 旋转机械常用的振动信号处理图形,相位滞后 90 度,临界转速,2.2.6 极坐标图(奈奎斯特图)转子振幅与相位随转速变化关系的极坐标形式 旋转矢量端点为转子轴心,矢量极半径为径向振幅,矢量角度为相位角 极坐标图和波特图反映同样的信息,表现形式不同 复杂多平面转子现场动平衡仪器需极坐标图表示 作用:判别临界转速,轨迹距离最长点,两侧圆弧弧长对转速变化率最大 优点:对应矢量位置(幅值和相位)求转子动平衡不平衡质量方位 同时观察转子轴向 几个截面的空间振型 清楚观察弯曲轴转动时 幅值和转轴本身振动幅值 辨别转子以外元件(管道、联轴节、机壳和基础)振动谐振作用 出现干扰小圆圈 图中:转子一阶临界转速 3750 r/min 振动峰值 110 m,2 故障诊断的信号处理方法 2.2 旋转机械常用的振动信号处理图形,2.2.7 三维坐标图“级联图”或“瀑布图”。转子不同转速下频谱图按转速大小顺序排列图 横坐标为频率,纵坐标为幅值,平面垂直轴向为转速 常用转子故障分析图形 作用:全频带幅值描述,观察转子振动各种频率成分随转速变化过程 观测临界转速位置、系统阻尼大小、自激振动转速或失稳转速 图中:低转速时振动工频分量为主。转速 3400 r/min左右工频分量出现峰值 系统临界转速,峰值不高,说明系统具有阻尼 转速升至 5400 r/min 出现半频振动分量 随转速增加而增加 表明系统失稳趋势 转速到约 6000 r/min 低频分量频率不变 幅值随转速增加 自激振动特征 结合轴颈轴心轨迹分析 确认系统油膜振荡,2 故障诊断的信号处理方法 2.2 旋转机械常用的振动信号处理图形,2.2.7 三维坐标图(三维谱阵图、瀑布图、级联图,转子升降速过程频谱图),2 故障诊断的信号处理方法 2.2 旋转机械常用的振动信号处理图形,2.2.8 阶比谱分析 阶比谱(Order Ratio Spectrum)频谱图上 横坐标为无量纲阶比值 fi/fr 频率值 fi 除以某参考频率值 fr(常取转速频率)阶比值为整数值(fi/fr n,n 1,2,3,)fi 即为 fr 的高次谐波 作用:旋转机械升降速过程振动信号分析(特征频率与转速频率比例关系)抑制转速无关的频率成分和随机噪声 清晰辨别转速有关故障特征频率 图中:转速 3600 r/min 和 2600 r/min 时阶比谱基本相同,2 故障诊断的信号处理方法 2.2 旋转机械常用的振动信号处理图形,2.2.9 全息谱技术 多传感器水平和垂直信号合成 系列轴心轨迹图 含信号幅值、频率、相位值 1.二维全息谱 一个平面坐标上表示转子振动 各频率分量的轴心轨迹图 横坐标为转子振动阶比(即频率)2.三维全息谱 多截面上同阶比成分振动轨迹 相位关系以及转子振型节点图 作用:挠性转子动平衡 提高转子平衡精度 3.全息瀑布图 转子升降速时各转速下 二维全息谱的叠置图 作用:有效揭示大型回转机械 启动停车过程振动特性,2 故障诊断的信号处理方法 2.2 旋转机械常用的振动信号处理图形,旋 转 机 械:转子旋转运动工作机器,转子、轴承等部件 典型旋转机械:离心泵、轴流泵、离心式和轴流式风机、压缩机 汽轮机、涡轮发动机、电动机、离心机等 生产关键设备:大型化工、石化、电力和钢铁等行业大型旋转机械 炼油厂催化三机组或四机组 大化肥装置四大机组或五大机组 乙烯装置三大机组 电力行业汽轮发电机组、泵和水轮机组 钢铁行业高炉风机和轧钢机组3.1.1 转子不平衡概念 转子不平衡:转子受材料质量、加工、装配以及运行多因素影响 质量中心和旋转中心之间存在偏心距 转子工作时周期性离心力干扰 轴承产生动载荷引起机器振动 不平衡原因:旋转体质量沿旋转中心线不均匀分布,3 旋转机械故障诊断 3.1 转子不平衡故障诊断,3.1.1 转子不平衡概念 带薄圆盘刚性转子 两轴承支承跨度 l 转子质量 m 质心 M 距旋转中心 O 偏心距 e 旋转角速度 假定转子系统无阻尼 转子产生离心力(N)圆盘质量 10 kg,偏心距 0.2 mm,转速 6000 r/min,离心力(N)离心力在轴承上每转变化一次,引起转子轴承系统振动,3 旋转机械故障诊断 3.1 转子不平衡故障诊断,3.1.1 转子不平衡概念,3 旋转机械故障诊断 3.1 转子不平衡故障诊断,3.1.2 临界转速对不平衡振动的影响(1)临界转速的动力特性 临界转速现象:不平衡离心力引起共振现象,临界转速时转子很大弯曲变形 弓状回旋运动(“涡动”或“进动”),转子质量中心远离轴承中心线 离心力大增,转子更大变形,离心力放大,机器剧烈振动 临界转速:一阶临界转速 ncr1,多阶临界转速 ncri(阶数 i)设计要求:工作转速 n 避开临界转速 ncr 一般规定:工作转速 n 一阶临界转速 ncr1,n 0.75 ncr1 工作转速 n 一阶临界转速 ncr1,1.4 ncri n 0.7ncr(i+1)(i 阶)转子运动力学模型:最简单两端刚性轴承对称支承转子 轴中点圆盘质量 m,刚度系数 k,动挠度 转子无阻尼横向振动固有频率 n 时,理论 无限大 角速度 即临界转速 转速频率 横向固频n,3 旋转机械故障诊断 3.1 转子不平衡故障诊断,3.1.2 临界转速对不平衡振动的影响(2)阻尼对临界转速下 转子振动的影响 阻尼:介质黏性 轴承油膜黏性 滑动面间摩擦 轴材料内摩擦阻尼 以及 转子轴承系变形 能耗结构阻尼等 线性系统:阻尼力与速度成正比 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 转子放大因子 振幅 A/静挠度 Xst 反映转子共振振幅高低 值与频率比/n 和阻尼比 有关,3 旋转机械故障诊断 3.1 转子不平衡故障诊断,3.1.3 转子不平衡振动的故障特征 转子不平衡振动:周期性离心力干扰产生强迫振动,转子旋转一周 离心力经某点产生一次扰动,测点一次振动响应 转子振动频率 f 转速频率 n/60,转子角频率2f 工频(工作频率):转速频率 不平衡振动故障特征:转子或轴承径向振动,频谱图转速频率成分突出峰值 转子单纯不平衡振动 转速频率高次谐波幅值低 时域波形为正弦波 转子轴心轨迹形状为圆或椭圆 同截面垂直两探头信号相位差 90 转子进动方向为同步正进动 普通两端支承转子 轴向振幅不明显 转子振幅对转速变化敏感 转速下降振幅明显下降,3 旋转机械故障诊断 3.1 转子不平衡故障诊断,工频成分,3.1.4 不平衡振动的故障原因和防治措施 1 固有质量不平衡 转子原始状态存在不平衡,与操作运行无关 原因:设计错误、材料缺陷、加工与装配误差、动平衡方法不正确等,3 旋转机械故障诊断 3.1 转子不平衡故障诊断,3.1.4 不平衡振动的故障原因和防治措施 1 固有质量不平衡 转子原始状态存在不平衡,与操作运行无关 原因:设计错误、材料缺陷、加工与装配误差、动平衡方法不正确等,3 旋转机械故障诊断 3.1 转子不平衡故障诊断,3.1.4 不平衡振动的 故障原因和防治措施 1 固有质量不平衡 转子原始状态 存在不平衡,与操作运行无关 原因:设计错误、材料缺陷、加工与装配误差、动平衡方法 不正确等,3 旋转机械故障诊断 3.1 转子不平衡故障诊断,3.1.4 不平衡振动的故障原因和防治措施 1 固有质量不平衡 转子原始状态存在不平衡,操作运行无关 原因:设计错误、材料缺陷、加工与装配误差、动平衡方法不正确等,3 旋转机械故障诊断 3.1 转子不平衡故障诊断,3.1.4 不平衡振动的故障原因和防治措施 1 固有质量不平衡 动平衡技术(解决措施):标准:ISO 1940刚性转子平衡精度 11 等级,转子平衡精度等级 G 0.16 4000 mm/s G(e)/1000 式中:e 转子不平衡度,gmm/kg;转子旋转角速度,1/s G 转子平衡精度等级,mm/s 刚性转子平衡:(转速低于一阶临界转速)静平衡(单平面平衡、滚动法、计算平衡质量,对薄圆盘转子)动平衡(双面多面平衡、动平衡机)现场平衡:对大型机组、实际安装条件(与平衡机条件不同)维修更换零件等 影响系数法(试重、测定、作图、解析、再试重、计算、平衡)试重周移法(圆周等分试重)挠性转子平衡(转速超一阶临界转速):减小转子振动和挠曲度 振型平衡法、影响系数法,多平面多转速平衡 技术发展:自动化、微机化,提高精度、减少次数,3 旋转机械故障诊断 3.1 转子不平衡故障诊断,3.1.4 不平衡振动的故障原因和防治措施 1 固有质量不平衡 动平衡技术,3 旋转机械故障诊断 3.1 转子不平衡故障诊断,3 旋转机械故障诊断 3.1 转子不平衡故障诊断 不平衡振动的故障原因和防治措施,1 固有质量不平衡 双面动平衡技术,3.1.4 不平衡振动的 故障原因和防治措施 2 转子运行中的不平衡(1)转子弯曲 临时性弯曲:外部影响或外力作用 不需动平衡 简单措施(盘车)或改操作方式 转子受热不均 转子自重 气流冲击 温度突变 负荷变化快等 永久性弯曲:转子慢转无法恢复 热处理校直 精加工消除,3 旋转机械故障诊断 3.1 转子不平衡故障诊断,3.1.4 不平衡振动的故障原因和防治措施 2 转子运行中的不平衡(2)转子平衡状态破坏 转子零件碎裂或飞离:阶跃式不平衡,振幅相位突变 叶轮沉积固体杂质:高温粘性催化剂微粒粘结,管道锈蚀、气源粉尘沉积 振幅加大,转速成分突出,转速增振幅大。严重时转静子摩擦磨损 叶轮除锈或气体杂质冲蚀:维修不当措施 轴上零件松动:轮、盘、轴、键槽配合,材料选择,介质腐蚀,轴承间隙,3 旋转机械故障诊断 3.1 转子不平衡故障诊断,3.1.5 定向振动与不平衡振动故障的鉴别 定向振动:轴心轨迹接近直线 非圆或椭圆 振动同相位或 180 反相位 机体变形 皮带轮或齿轮偏心 机座松动 结构共振等,3 旋转机械故障诊断 3.1 转子不平衡故障诊断,转子不对中故障:转子连接对中超标,或轴颈位置不良 轴承缺良好油膜和适当负荷 引发机器振动或联轴节、轴承损坏 原因:初始安装对中超差 转子中心运行时热态升高 轴承架热膨胀不均匀 管道力作用 机壳变形或移位 地基不均匀下沉 基础变形 转子弯曲,同时产生不平衡和不对中故障故障:振动加大,轴承偏磨,联轴节过热,齿式联轴节齿面磨损 联轴节配合键槽裂纹,膜片联轴节疲劳损坏 旋转机械故障 60原因为转子不对中,3 旋转机械故障诊断 3.2 转子不对中故障诊断,3.2.1 转子不对中故障的特征 转子不对中故障特征:改变轴承油膜压力 轴承振幅随负荷增大而增高 平行不对中引起径向振动 刚性联轴节两侧振动相位差 振动频率:刚性联轴节平行不对中二倍转速频率及工频和多倍频 角度不对中工频轴向振动及多倍频 大型涡轮机械多跨转子其他因素 轴颈轴心轨迹椭圆形。载荷增大,变香蕉形、“8”字形或外圈中内圈等,3 旋转机械故障诊断 3.2 转子不对中故障诊断,3.2.2 联轴节不对中的振动频率 1 刚性联抽节轴(1)平行不对中的振动频率 两倍频激振力,旋转 1 周径向力交变 2 次 一对连接螺钉一受拉伸另一受压缩(2)角度不对中的振动频率 轴旋转一周,弯矩方向交变一次,工频振动(3)不对中引起转子不平衡 相当附加不平衡质量,类似不平衡振动 2 齿式联轴节(半挠性联轴节)联轴节外齿和内齿连接齿套 齿接触表面圆弧形 齿啮合允许一定轴向移动量和角度偏摆量 允许装半联轴节微量不对中 3 膜片联轴节(半挠性联轴节)轴端半联轴节与套筒间用挠性膜片连接 挠性好,不需润滑,维修量少,广泛应用 传递功率小,不能承受过大轴向力,3 旋转机械故障诊断 3.2 转子不对中故障诊断,3.2.3 不对中故障的监测方法(1)静态检测法 打表法:千分表测量 三表和单表找正法 激光对中法:激光对中仪 联轴节表面状态检测法:齿面过热摩擦 和裂纹痕迹 膜片、螺栓、轴壳等 疲劳裂纹 摩擦痕迹,3 旋转机械故障诊断 3.2 转子不对中故障诊断,3.2.3 不对中故障的监测方法(2)动态监测法 振动诊断法:振动频率、相位、振动方向和轴心轨迹形状等特征 激光对中法:二对激光对中仪,固定轴承架上,分别测量垂直和水平位移量 仪器价格昂贵,环境中蒸汽、烟气、灰尘和机体振动影响 Dodd 棒测量法:驱动机和被驱动机轴承架端面各固定并行测量杆 测量截面水平和垂直方向涡流探头非接触测量位移量 测量棒结构和刚性要求严格,补偿温度变形问题 电涡流测量法:地面独立支架 安装垂直和水平方向 两电涡流测量探头 非接触测量机组 固定测量杆位移量 轴承油膜压力测量法:油膜压力反映 轴承间隙和轴承标高,3 旋转机械故障诊断 3.2 转子不对中故障诊断,3.2.4 故障诊断实例 汽轮发电机组基础下沉:轴承座位置下移,轴颈被相邻 2 号轴承抬空 轴颈不对中,轴承比压减小,油膜失稳强烈振动,3 旋转机械故障诊断 3.2 转子不对中故障诊断,3.2.4 故障诊断实例 离心泵联轴节不对中:联轴节轴承处振动频谱图显示很大 2 倍转速频率和工频成分 不平衡和不对中联合作用,轴向测明显轴向振动,典型不对中故障 11 倍转速频率成分为泵叶片通过频率,3 旋转机械故障诊断 3.2 转子不对中故障诊断,滑动轴承作用:转子负荷支承作用 转子运动提供刚度和阻尼 控制转子稳定运转3.3.1 滑动轴承工作原理 静压轴承:依靠润滑油在转子轴颈周围 形成静压力差与外载荷相平衡 轴旋转与否始终浮在压力油中 旋转精度高、摩擦阻力小、承载能力强 良好速度适应性和抗振性等 制造工艺高,需复杂供油装置 应用高精度机床上 动压轴承:油膜压力由轴旋转产生 供油系统简单,使用寿命长 旋转机器广泛采用 径向轴承和止推轴承(轴向力),3 旋转机械故障诊断 3.3 滑动轴承故障诊断,3.3.1 滑动轴承工作原理 流体动压轴承原理:润滑油膜楔形间隙流体动压力作用 轴停滞时沉在轴承内底部 轴旋转时依靠摩擦力作用 沿轴承内表面往上爬行 到达摩擦力和 转子重量平衡位置 油膜收敛油楔动压力作用 抬起轴颈 轴承承载能力系数 S0 相对偏心率 和 轴承宽径比 l/d 的函数 低速重载转子 S

    注意事项

    本文(《机械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课件.ppt)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