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仿制药及一致性评价的研究思路及关键研究内容解读.ppt

    • 资源ID:5037442       资源大小:8.22MB        全文页数:108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仿制药及一致性评价的研究思路及关键研究内容解读.ppt

    仿制药注册和一致性评价研究思路和关键研究内容,孙亚洲,制剂处方前研究的重点内容,2.3,关键项目分析方法的建立和验证,与制剂相关的关键理化性质的研究及案例解析,2.4,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参比制剂解析的意义、方法及案例解析,2.5,原料药与参比制剂杂质谱对比分析、原料药的精制处理及内控标准的建立,3.1,实验室小试处方工艺研究的关键点解读,中试处方工艺研究的关键点解读,大生产处方工艺研究的关键点解读,工艺验证的关键点解读,3.2,3.3,3.4,3,制剂处方工艺开发研究的流程和关键点解读,普通固体制剂体外溶出度评价方法重点事项介绍,4,4.1 溶出度评估前基础研究4.1.1 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4.1.2 原料药在不同溶媒中溶解度和稳定性的测定4.2 与溶出度有关的生理及基础知识4.2.1 人体胃部结构图及小肠的结构特点、药物主要吸收部位4.2.2 常用的溶出介质、转速与人体生理环境的关系4.3 方法的开发 4.3.1 实验仪器、装置的检查和校正 4.3.2 实验现象观察4.3.3 处方工艺研究初期对溶出结果的分析、对策和初步判断4.3.4 介质的脱气处理 4.3.5 沉降篮 4.3.6 搅拌 4.3.7 取样及时间点设计,4.4 参比制剂及存在的问题、参比制剂批次如何选择4.5 用什么样品做溶出曲线对比4.6 溶出液中药物量的测定方法及验证,人体生物等效性试验(BE试验)5.1 药品企业是临床实验的第一责任人5.2 试验基本要求5.3 研究的总体设计5.4BE研究报告内容5.5生物等效性的豁免,5,一、仿制药及一致性评价制剂研究的核心点解读,2、核心改变(1)以中试水平注册生产的原新药/补充申请开发模式,转变为以最终的大生产线制备的“生产水平合格样品”进行注册!(一致性评价要求与原生产线保持一致),1、目标:产品不仅可通过一致性评价,并且朝上市后每批次产品仍然可以达到与参比制剂等效的最高境界不懈努力和迈进!,-仍停留在以做BE试验的“样品”通过一致性评价即大功告成的企业,不太可能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考验!这可能是近半数企业的态度和做法。,-将对现有研发思维、体系、整体水平和费用带来深层次的革命性巨变,必将淘汰掉一大批“劣质的企业和研发公司”。-几十年的“以投机取巧、弄虚作假完成药学开发即是大功告成,BE/或临床无论如何做都可以获得生产批件”的新药开发模式,导致整个研究体系和思维处于新药开发研究的初级阶段水平,只会“做药学”!难以胜任现行新的研究模式。-要转变到以临床疗效为评价终端的高度,“俯视性”的指导整个药品的一致性评价研究。-现状:大部分处于希望审评机构详细指导下的“填空式”研发水平,而非“本质的发现,科学的设计,全面的研究”来说服审评机构。-企业及研发公司需要转变到配备各专业的人员,或整合社会资源协作完成;仅凭药学人员无法胜任。,2、核心改变(2)以药学达到“质量一致性”评价为终点的原新药开发/补充申请模式,转变为以“临床效果一致”为终点的科学模式!,3、产品开发的科学整体观-溶出派:制剂研究辅佐溶出度研究,以体外溶出度为评价终端,体外4条溶出曲线一致,即可保证90%以上药物BE一致!?-BE派:以体内生物等效性为评价终端,不看重溶出度研究,提倡开发过程中进行多批次样品的BE研究。-制剂派:制剂是龙头,溶出度和BE是眼睛,制剂研究决定BE的一致性。-整体理念:药物-原料药理化性质;人体-药代、药效、不良反应等;制剂因素-剂型、辅料和设备,所有因素共同影响着BE的一致性!药物制剂(产品质量是生产决定!)和人体是决定因素,溶出度、BE及其它是客观指标-眼睛;所有的因素均属于质量控制体系,都同样重要,不可厚此薄彼,只是难以程度、研究时间长短的不同!科学认识观 殊途同归!,不在今天的讨论范围内,1、处方前研究的重点内容-是在已完成全面、充分的文献调研,提交出立项报告和项目研究计划书的基础上,开始进行的实验研究!-此部分非常重要,但以前被大部分研究者排除在外,一上来就 直奔处方工艺研究而去!但欲速则不达,仍将回到原点!1.1 关键项目分析方法的建立及目的-兵马未动粮草先行!(1)需要建立方法的主要项目:有关物质、聚合物、对映异构体、溶出度及含量等。(2)目的和作用:为各项研究建立“适宜的”评价方法和手段。,二、处方工艺研究开发,(3)注意事项和存在的问题:1)前期建立的方法并不一定与最终质量标准中的方法一致。-体现药品研发的研究过程变化和发展提高理念。2)有关物质-检测方法建立的原则是筛选出杂质检测能力强的色谱条件并进行有针对性的部分项目方法学验证!-因事先难以判断哪些属于工艺杂质和/或降解产物,故尽可能将已有杂质和潜在杂质有效检出(可以通过获得多批次原料药的粗品、购买到已知杂质、原料药适当破坏等方式的样品进行考察),通过前期研究到小试甚至中试样品的各种研究,寻找出哪些是属于制剂的降解产物,对一般的工艺杂质通过建立原料药的内控标准进行控制;再建立针对高毒性杂质及降解产物的制剂有关物质检测方法(可能同前期方法,也可能改为简便的条件)。,-EP方法杂D与溶剂峰分离不佳,基线漂移,出现小梯度峰;但各个已知杂质均可得到分离。-CP方法杂D与溶剂峰重叠,杂质F与主峰重叠,且分离时间过长-经对原料药和原研药的有关物质检测对比,最终确定采用EP色谱条件基线处方前有关物质研究!,杂D,EP方法,CP方法,3)溶出度-原研药的溶出度是如何定的?为何要与参比制剂进行溶出曲线的对比?原研药的溶出度来源于临床试验,即溶出度的方法和限度是根据临床而不是药学确定的!期临床:可以获得治疗窗的上限-最低中毒血药浓度、药代参数和特性、生物利用度等,如首过效应、是否线性药代或范围、个体差异和变异性大小情况、是否有肠肝循环等。期临床:初步获得治疗窗的下限-最低有效血药浓度,以及与药效的相关性。期临床(通常分为多期完成):在获得充分药动学资料基础上,进行一般3到4个不同溶出度样品(如30分钟溶出25%、50%、80%和100%)在人体内的生物利用度对比研究,确定在什么溶出度以上可以达到起效要求,并获得是否具有体内外相关性的结果。,-即仿制药研究时,已有了达到起效要求的标杆,如果溶出度各种情况下做到与其一致-相当于参比自己在重复生产,当然可以提高BE等效的成功率!-但BE不仅仅只受溶出度一个因素影响,且不一定体内外相关,因此溶出度也不是万能的!溶出一致但BE不等效,或者溶出不一致但BE等效的案例同样很多!-应该在完成原料药的溶解性、稳定性等试验考察后进行;前期不局限在4条溶出曲线,主要是筛选出具有区分力的溶出度检测条件。-如参比制剂易得并较为便宜,可在初期采用参比制剂筛选,小试阶段用自制样品确认(最佳的方式)。如相反,则采用自制小试样品进行筛选研究,参比制剂确认。4)含量测定-在未知数较多的前期研究中,推荐采用专属性高的HPLC等方法测定含量。5)其它:根据原料药和制剂的特性选择需要控制的项目建立方法。,1.2 原料药与参比制剂杂质谱对比分析、原料药的精制处理及内控标准的建立(1)杂质谱的概念、对比的意义及技术要求1)杂质谱:是指包括药物中各种潜在杂质的种类、来源、含量、结构及活性等的信息总和。-切记:杂质限度不是靠药学来确定的!只是我们习惯了仿制药的以被仿制品标准或样品杂质情况来制定限度的做法,以为杂质限度是通过药学研究来确定!2)杂质谱对比:是对所有杂质种类、含量及分布的比较和分析,甄别哪些杂质为原研药中不存在的新增杂质,哪些为超过原研药及指导原则规定的超量杂质,并参照杂质研究相关技术指导原则的思路,重点研究论证新增杂质及超量杂质的可接受性。,众多研究人员存在的最大误区之一:不是所有出现的(如只有万分之几的)杂质都必须一致!,-即分别对低于鉴定限的、低于质控限的、高于质控限的杂质进行对比,主要是对高于质控限度(即属于特定杂质范畴)的杂质严格控制,低的可以不一致!保险起见控制高于鉴定限的杂质一致!,16,自制药,原研药,(3)杂质谱分析的基本思路 1)由传统的“以终为始”的被动思维上升到“以源为始”的主动控制模式。即不是从得到的产品分析结果-色谱图开始分析产品杂质情况,而是从杂质来源的分析入手,结合产品的实际生产工艺、结构特点等分析可能存在于产品中的中间体、副产物、降解物、反应物料及由其引入的杂质等各种潜在杂质。-制剂研究时药审中心建议尽可能从原料药企业获得合成路线、起始物料及中间体,特别是粗品(多批次),以证明各国药典标准、或建立的有关物质方法的适用性。案例: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的杂质控制原研药为辉瑞的络活喜片,处方组成为微晶纤维素、磷酸氢钙、羧甲淀粉钠、硬脂酸镁;但国外有4种不同的处方组成,其中一种处方组成中含有乳糖,而氨氯地平中的伯胺基与乳糖可以发生美拉德(Maillard)缩合反应,乳糖中的杂质微量葡萄糖也同样有此反应。,-含有乳糖的处方,质量标准中除控制原有的特定杂质A、B、D外,根据辅料的情况尚要控制特定杂质氨氯地平乳糖加成物和葡萄糖加成物。从含有乳糖的源头分析杂质的来源!,2)质量标准中对杂质的分类特定杂质:是指高于质控限度的杂质。技术要求:该类杂质中的每一个都必须在质量标准中进行定位,并制定每一个杂质的限度。-包括已知杂质和未知杂质。注意点-即不是特定杂质全部都要搞清楚结构!但未知杂质必须是原研药中也同样存在的!-如何定位是质量研究和标准中的难题!其它单杂:是指低于质控限度以下至可忽略杂质(如标准中有规定;制剂通常是指0.05%以下,原料药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之间的所有杂质。也包括已知和未知杂质。-标准中通常以“其他单杂不得过0.1%(原料药或高危制剂)或0.2%(普通制剂)”来控制。总杂:是指全部杂质的总和,或者是去除某些指定杂质后的总和,3)根据风险级别及杂质类型制定相应的杂质分析与控制策略根据掌握的杂质谱概况,依据各类潜在杂质的风险级别、产生的可能性高低制定进一步的研究控制策略。其中遗传毒性杂质在很低浓度时即可造成人体遗传物质的损伤,进而导致基因突变并可能促使肿瘤的发生,各发达国家和组织均严格控制此类杂质。因此类杂质含量极低,通常的有关物质检查方法不能有效检测,一般需要采取单独的方法外标法进行检测。如采用HPLC法,因供试品浓度很高,其它主成分、杂质干扰的可能性大幅增高。,药审中心对注册申报的品种不管是新药还是仿制药,也不管国外药典或CP2015的同品种标准只定单杂和总杂,在质量标准的有关物质项下,基本都是按照这3类杂质分别来要求!,通过杂质谱分析全面掌握产品的杂质概貌,根据各类潜在杂质的风险级别(一般较为安全的杂质;有毒性的杂质;遗传毒性杂质等),有针对性地建立合适的分析方法,以确保各种潜在杂质的有效检出和确认。通过杂质谱分析明确可能的杂质来源和去向,在制备工艺设置相应杂质的针对性控制措施,并通过产品包装和贮藏条件的研究,有效抑制药品的降解,实现从杂质产生的源头主动性地把控药品杂质。新药开发中需要跟踪杂质谱对安全性试验或临床试验结果产生的影响,并结合相关指导原则、文献信息等评估杂质的可接受水平,确立上市产品的杂质控制限度。仿制药的杂质谱需要与参比制剂一致,且杂质量不得高于参比品。即不是低于标准的限度,是低于参比的实际值!,4)与原研药进行杂质谱的对比分析 为什么要求必须与原研药进行对比,而不能与国内已上市多年的产品比较?因国外原研药上市前经过了大量的安全性毒理试验,大规模的人体临床试验,以及上市后的临床使用跟踪,获得了较为详细的资料。而国内上市品虽然使用人群远高于原研药,但几乎没有此类的、正规的、有可信度的、可获得的资料来证明其安全性!-所以只认与原研药或参比制剂对比的结果!切记:杂质限度不是靠药学来确定的!只是我们习惯了仿制药的以被仿制品标准或样品杂质情况来制定限度的做法,以为杂质限度是通过药学研究来确定!,(2)原料药内控标准研究的重点和建立-因制剂的有关物质控制水平大幅提高,经常出现与原料药有关物质控制水平“倒挂”现象,因此必须建立原料药的内控标准。-对各国药典和进口标准等进行对比研究,筛选出符合本制剂所用原料药杂质分析的最佳条件,对工艺杂质和降解产物等进行控制。-制剂企业倒逼原料药企业提高制备水平,但存在很多困难!(3)原料药的精制处理及法规的非配套性带来的困惑-谁来处理?谁有资格处理?药审中心支持精制!但现场核查及动态生产考核时认为不合法!-原料药厂家处理:不同的剂型可能对杂质的要求不同,精制的工艺也可能不同。是否有改变工艺的嫌疑?未申报批准如何外售?-制剂厂家处理:原料药是按品种认证的,有该原料药的GMP车间吗?监管部门会批准用于精制的GMP车间吗?-实际上制剂注册者很少有达到精制大生产化的要求!,-误差分析:移液管和吸量管的区别和使用范围-流动性配制:有机相和水相的量取方式,1.3 数据准确性在试验研究中的重要性-是一切研究结果分析、判断的前提,是基础的基础;但恰恰又是阻碍科研水平提升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借用川大承强老师的精辟语录:魔鬼都在细节中!,容量法建立时,供试品的称样量、滴定液的浓度、滴定管的体积(滴定液消耗量)如何对应选择?,10ml,25ml,50ml,-稀释的方式对准确性的影响:哪种方式更佳?-案例1:UV法含量测定回收率试验原先采用方式2,小瓶先溶解,移液2ml到大瓶稀释。结果因设计不合理而导致RSD不合格,药检所复核没通过。改为方式1,称样量相应减少,顺利通过!原因:误差大小的差异!,5ml,2ml,方式1,方式2,案例2:奥美拉唑碳酸氢钠散剂的含量测定-制备BE试验用样品时与注册临床的处方工艺未改变,只是将黄原胶由食品级改为符合15版药典的药用辅料(粘度提高到0.6PaS,比食品级高10倍以上),其它原料药和辅料均与注册核查样品的同批次。-出现的问题:A、含量大幅下降;B、沉降比不合格。-导致的原因分析:A、含量测定方法采用的是上述方式1,小量瓶大量瓶。因黄原胶粘度大幅增高,小量瓶中溶液粘度过高,过滤困难、移液时残留量增大等所致。B、黄原胶因粘度增高,遇水凝胶化现象更严重,溶解速度减慢,溶液的粘度初始阶段反而降低所致。,-解决方法:A、提出三种方案:a、改为方式1,先大量瓶,后移液到小量瓶;b、换用含有乙醇的溶剂,降低黄原胶粘性;c、换用内容量移液管 结果:a方案即圆满解决!B、采取各种方式使黄原胶溶解 结果:混悬液样品振摇10分钟后再测定沉降体积比,即可合格!,试剂的选择原则:如配制流动相或溶出介质时的磷酸氢二钠,存在 Na2HPO4(无水物)、Na2HPO42H2O、Na2HPO47H2O、Na2HPO412H2O四种。-按摩尔数配制时则以无水物计,没有异议-按重量计(称取2.8g)时用哪种?-切记:按药典附录试药规定的分子式计-12个水!由于不规范导致在各实验室、不同人员之间结果无法重现!分析天平的选择原则:天平的灵敏度(E)、感量(D;E=10D)和样品称量量之间的关系,决定分析结果的RSD是否符合相应方法的误差要求。-即万分之一、十万分之一(定量检测为10mg以上)和百万分之一的天平应该对应于多大的最小称样量?其它:举例说明,1.4 与制剂性能相关的原料药关键理化特性(1)理化性质 1)物理性质:显微形状、堆密度、流动性、晶型、粒度及粒度分布、吸湿性、溶解性等。案例1:氨氯地平(100倍)、阿托伐他汀钙(400倍)显微形状 氨氯为低规格(5mg)、高溶解性;圆柱状结晶,致使流动性差、堆密度低、粉性强,会影响混合均匀性。因此采取粉碎工艺进行前处理,解决其可压性和均匀性问题。阿托伐为难溶性,故需要微粉化处理。,氨氯粉碎前 氨氯粉碎后 阿托伐 微粉化,案例2:某API的显微形状与堆密度、流动性的相关性 球状颗粒,应该流动性很好!-Mastersizer 2000激光粒度仪测定结果:d(0.1)=1.219um,d(0.5)=3.528um,d(0.9)=8.219um-堆密度为0.192g/ml;振实密度为0.289g/ml-流动性:休止角测不出,原料药吸附在漏斗表面,不能自由流动,流动性很差。,说明书及专利处方:片重180mg 主药:5mg 甘露醇130.9mg、预胶化淀粉(玉米)18mg、玉米淀粉18mg、共聚乙烯吡咯烷酮5.4mg、硬脂酸镁2.7mg(1.5%),10um,甘露醇流动性很差与形态有关;但原料药和淀粉形态和流动性之间为何会出现看起来是“矛盾的结果”?-需要综合评判,在微粉级的状况下,粒径及粒径分布是影响粉末物理性质的主因!-对片剂工艺和质量可能带来的影响:混合均匀性:是否需要与处方中流动性好的辅料先混合分散后再与其它辅料混合?与谁混合?做哪些研究?或溶解后与粘合剂一并加入?-API与除粘合剂、润滑剂外的辅料分别混合、及一起混合,考察其各项性质和混合均匀性。结果:API与甘露醇、预胶化淀粉的混合物显微照片显示API细粉粘附在辅料颗粒上;与辅料一起混合的均匀性良好。,甘露醇、预胶化淀粉作为分散载体,可以吸附API,促进其混合均匀性!淀粉不吸附。因此结论是:将API与稀释剂和崩解剂共同混合!API与甘露醇 与预胶化淀粉 与淀粉-易出现的问题:易聚集性:高表面活性导致细粉聚团,无法过筛,影响含量均匀性。解决办法-与适宜辅料混合后粉碎(为了分散)、过筛、高速混合。高吸附性:易产生静电等,吸附在容器上导致含量下降。,-研究原则:生产工艺越简洁越好,不要人为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但工艺研究时要充分考虑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并给予确认!化学稳定性:微粉化的粉末比表面积急剧增大,与辅料、空气等的接触大幅增加,有可能增加不稳定的风险性。-可以通过原料药和原辅料相容性来进行初步评判。,案例3:阿托伐他汀钙的粒径和粒径分布-不能只看D90,要整体看其分布。-马尔文的仪器对于难溶性药物不同测定方法差异较大,需要进行方法学对比,选择适宜的检测方法,并进行相关的验证。干法基本属于正态分布。,-乙醚中出现双峰现象是有可能性的,需要进一步确证。-水中明显是有部分微细粉末被溶解,且因高表明能作用,粉末有聚集现象。,案例4 原料药的晶型和粒度及粒度分布(1)不同晶型:影响药物的溶解度、稳定性等。主要与难溶性药物有关,高溶解性药物通常不需要研究。-对于具有多晶型的难溶性药物,首先必须清楚原研对照药的晶型,如没有文献资料可以确定,需要通过X-衍射、电镜扫描、拉曼光谱等方法进行研究确认。-仿制药最好与原研对照药晶型一致,但不是必须一致!如因专利、工艺等原因不一致时,必须对不同晶型的原料药和制剂进行详细的对比研究,包括体内等效性和可能的临床试验,以证明选用晶型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不能不进行研究而想蒙混过关!(2)粒度及粒度分布-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与粒度及分布有关,进而影响制剂的溶出度。,如某药物,在D90为30um时与原研品一致。微粉化(25um以下)后溶出高于对照药;45um时明显低于对照药。,-微粉化是众多难溶性药物提高溶出度的有效的常用方式,但同时要注意制剂工艺中原料药因粉末过细静电及聚集效应增大,容易出现聚团导致均匀性出现问题;且一般不能采取直接将原料药过筛分散的工艺(越振摇越聚团)。举例:非布司他片 原研上市品处方组成:非布司他(微粉级)乳糖、微晶纤维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HPMC、硬脂酸镁、薄膜衣。片重分别约为262mg(规格40mg),523mg(规格80mg)。国内注册片剂处方相同,但片重(规格40mg)仅100mg,原料药单独过不了40目筛;将原辅料初混后再进行混合时原料药聚团,60目筛也过不去(辅料全通过,剩下原料药的小球)。但将微晶纤维素量提高,片重近200mg时,全部可以通过100目!非布司他分散在辅料中,分散性与辅料量有关,其片重的确定具有很高的科学性。-说明处方一致并不能保证质量一致!不能似是而非,需要从“本质上达到一致”。,2)化学性质:稳定性等,一般需要进行影响因素和强制破坏研究,根据剂型的不同,考虑固体和/或液态下的破坏。(2)生物药剂学分类及药代动力学参数-主要是针对固体口服制剂。查询得到药物是属于BCS的具体分类和药代参数,会对药物制剂的处方工艺研究和溶出度方法建立、测定结果分析,特别是BE研究具有极高的指导意义。-BE豁免不要抱过大希望,只有FDA和欧盟明确规定可以豁免的,才能以文献资料为证据提交豁免申请;其它需要按照指导原则进行依据的研究,而其并不比做BE简单,甚至更为复杂!药审中心基本不认可BE豁免,此政策只针对一致性评价!,需要全面考虑、筛选出与制剂“有关的各项性质”,都会影响制剂的处方和工艺的设计、制备过程和质量,只是严重程度大小而已,不能“厚此薄彼”,但不同项目研究的工作量和难易程度差异极大!,1.5 原辅料相容性(1)目的及前提等-目的:此项研究是为了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发现原料药与“过量-高于处方中比例几倍”辅料间配伍时可能存在的相互作用,因此不是考察“稳定性”而是“相对变化趋势”!故采用的是相对剧烈的条件。对于与参比制剂处方组成一致者,主要是考察辅料质量;不一致者是筛选辅料种类及质量。-前提:是在对原料药的理化性质已充分了解和研究(如完成影响因素和破坏试验)、并对辅料的特性有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进行。-适用范围:不是所有制剂都能够进行相容性试验,如乳膏、一些注射剂等。需要根据剂型的特点、制剂中原料药的特性、处方组成等合理设计。-设计原则:API与处方中每个辅料一一混合为受试品,但特殊情况下需要几个辅料一并考察,如有稳定剂、助溶剂等。,-原辅料的比例:除按照指导原则设计外,需要根据规格、片重(已知被仿制药片重)等,有针对性的设计。如低剂量药物(5mg以下),片重在100mg以上,与稀释剂的比例可能就要高于110;而与用量少的粘合剂、润滑剂等的比例可能就需要降低。如是高剂量药物(0.3g以上),辅料总量低于原料药量,可能以上比例就要相反。-试验条件:不局限于指导原则,可结合工艺过程设计。如通常采用将样品加入约5%水密封、或放在RH75%等的环境下,置于50-60 加热,最多30天;如期间已出现显著性变化,则即可停止;变化太快,如5天就出现显著变化,则证明条件过于剧烈,可能缺乏“区分性”,需要降低条件。如原料药影响因素已证明对光不敏感,则无需进行光照试验,反之要做!,核心:因“药”而异,没有固定的模式。科学、合理为原则!,(2)不同剂型原辅料相容性试验的设计特点-固体制剂:API与辅料混合后进行。-液体制剂:API在水中溶解/或混悬,调节至稳定的pH值后进行。(3)相容性试验研究的主要问题 1)数据结果不稳定,忽高忽低的锯齿状。-样品混合不均匀,和/或取样时未混匀。(请注意具体的试验设计!)2)得到数据但无法判断结果,或出现错误判断。-没有设计空白对照/API对照、上市药对照等参照物同时进行对比试验。3)结论错误。A:不是出现变化该辅料即不可以使用-看的是相对变化程度。B:固体制剂,如5天检测出现降解,下结论不能采用湿法制粒工艺!-与湿法制粒的干燥时间不具有可比性。5天不稳定,不能说明1小时(流化干燥)或6小时(箱式干燥)内不稳定。(4)试验设计:注重细节的考虑,保持整个试验过程中样品条件的一致性。,(4)案例分析 1)阿托伐他汀钙片特点:原料药稳定,但与多种辅料配合后稳定性下降,需要添加碳酸钙做稳定剂。,2)XXX注射剂 考察辅料与主药之间相容性,配制7组溶液,分别置高温(60)、光照(12000Lux)条件下,于不同天数取样检测主药的有关物质、含量以及抗氧剂的含量,观察溶液颜色与浊度以及检测溶液的pH。结果:A、抗氧剂显著影响主药的稳定性,特别是在光照条件下,5天后主药已完全降解;B、抗氧剂对主药有保护作用;C、在同时有抗氧剂、的条件下,主药的稳定性显著提高。D、后续研究证明配液过程中充氮气可以保护抗氧剂。-四连环套!,3)克霉唑乳膏原料药与吐温-80的相容性-6030天 经与各种辅料的相容性考察,均只有杂质A发生变化,TW-80为变化最大辅料。小试样品的影响因素试验结果也只有杂A增大。因此最终改为等度色谱条件,只对杂A按照特定杂质进行控制。,杂质A,1.5、参比制剂分析的意义与方法(1)参比制剂分析的重大意义-推荐采用反向工程。一般研究者的目的通常只是为了研究处方工艺;高水平者目的是为了研究参比的质量控制!-对于固体制剂,研究溶出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仿制药一致性评价通过BE的成功率,不是替代BE。-仿制品在药物溶出/释放机理与参比制剂一致的前体下,如果能达到在任何条件下与参比制剂溶出一致(不仅仅是4条),那通过BE的成功率就很高,但少数体内吸收差异很大的药物除外。,充分分析、研究清楚参比制剂的情况,可达事半功倍的效果!,(2)原研药分析的内容及方法1)内容-物理性质:如规格、重量、形状等-处方组成:辅料种类、规格及资料来源,不同规格处方或比例是否一致等-工艺研究:是否微粉化,制粒是干法、湿法、直接压片、包衣目的等2)方法-常规方法:重量、水分测定、HPLC等-仪器分析:X-光衍射、扫描电镜、热分析、拉曼光谱等,(3)案例分析1)阿托伐他汀钙片(立普妥)-以文献为基础的典范处方组成及工艺-国外Lipitor说明书有处方组成。-规格、片重为:10mg(154mg)、20mg(约308mg)和40mg(约616mg)-美国专利US Patent 5,686,104详细给出了立普妥的具体处方和湿法制粒的制备工艺,并采用碳酸钙作为稳定剂保护阿托伐他汀钙。专利处方组成与说明书一致,但有具体用量。药物6.91%,碳酸钙22%,微晶纤维素40%,乳糖22.19%,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6%,羟丙基纤维素2%,吐温80 0.4%,硬脂酸镁0.5%。按工艺案例用量计算,与原研片的片重也基本相吻合!,-经EDTA络合滴定法测定立普妥片中碳酸钙量,为21.8%,与专利的22%一致。-可以通过HPLC示差检测器或激光蒸发检测器测定出立普妥片中的乳糖含量;或者通过物理的溶解、干燥法测出水溶性辅料的用量。从上述分析和研究证明专利信息较为可靠!另处方中的吐温-80干法难以加入,湿法制粒工艺的可能性也很高。晶型 文献报道有多晶型现象,辉瑞子公司(沃尼尔朗伯)在中国申请了阿托伐他汀钙一系列晶型专利,有I型、II型和IV型的新型结晶,其中I型结晶阿托伐他汀水合物为三水合物,比无定形更纯和更稳定。专利中有各种晶型的X-衍射图谱。,无需再进行晶型的确定研究。只要确定所用原料药为三水合物,且x-衍射图与专利三水合物一致即可!但晶癖有可能出现不一致,如在研究中发现不同批次原料药在同样粒径及粒径分布等一致条件下溶出度差异较大,需要注意此方面问题。主要辅料的用量考察-碳酸钙:通过络合滴定法测定出片剂用量。-乳糖:HPLC测定或溶解法粗略测定吐温-80的存在部位考察-应该是加到片芯中改善API的疏水性。可以通过表面活性剂具有发泡特性,设计实验来初步确认。-如在片芯中,可基本确定为湿法制粒工艺,专利较为可靠。,上市说明书的药物结构明确为三水合物的晶型,2)瑞格列奈片规格:0.5、1mg、2mg。属于及其难溶药物,生物药剂学BCS类化合物。原研药处方组成如下:,工艺:原料药混悬在甘油中,加入含有葡甲胺的泊洛沙姆水溶液中,搅拌使药物与葡甲胺反应成盐而溶解;喷雾干燥,粉末与其它辅料混合后制粒,干燥,压片。-国内仿制单位大多采用将原辅料直接混合湿法制粒的工艺,因原料药未与葡甲胺成盐,溶出度远低于原研片,曲线对比不一致!-选择成盐工艺后,因生产企业固体制剂车间基本没有配备喷雾干燥机,也需要改变工艺。大多将原料药溶于乙醇后,加到含有甘油、泊洛沙姆和葡甲胺的水溶液中使其成盐,作为粘合剂加入其它辅料中制粒。-处方中的波拉克林钾国内无辅料批准文号,需要更换,通常以交联聚维酮替代。,-按国内新处方工艺制备的样品,溶出度大幅提高,除水为介质外,其它溶出介质均与原研片可以达到一致;但在水中原研片溶出与其它介质一致,但自制片不崩解,片面形成凝胶状粘液层,几乎不溶出!原因:泊洛沙姆遇水形成凝胶,但粘度受金属离子特别是钾离子的影响很大,会使粘度急剧下降,故原研片以波拉克林钾为崩解剂!将自制片改为加入0.9%氯化钠的溶液中则立即崩解,溶出度正常。-因瑞格列奈与葡甲胺成盐后以粘合剂方式加入,充分分散在辅料中,与原研片形成粉末加入相比,暴露量增加,稳定性出现问题,需要调整稳定剂的用量。,总结:关注点不能仅停留在溶出度测定,需要与处方工艺紧密关联,全面分析评价!注意:原研品处方中含有葡甲胺的品种(不只是固体制剂),如替米沙坦片、酮洛酸氨丁三醇等,均是极难溶解的药物,工艺上均是要保证与葡甲胺成盐。,3)布洛芬缓释胶囊(史克芬必得)规格:300mg;性状:为白色球形小丸,内有丸芯。胶囊内容物小丸的重量约400mg,去掉300mg布洛芬,辅料为100mg。分析:处方:无缓释材料,应该是靠布洛芬自身的溶解度以及小丸的紧密程度控制释放;辅料除去丸芯后,可以得到粘合剂用量。工艺:根据处方组成和小丸形态、存在丸芯几方面判断,其工艺不是采用挤出、滚圆工艺是采用往丸芯上喷药物和辅料的混悬液/溶液、或者是采用离心滚圆工艺将药物干粉逐步添加,喷粘合剂滚圆制丸的工艺。,4)埃索美拉唑镁肠溶胶囊,处方分析国外上市的两种肠溶胶囊处方组成不同,主要原因是采用的肠溶衣材料不同所致。Emozul产品采用的Methacrylic acid ethyl acrylate copolymer(1:1)dispersion 30是水性肠溶包衣材料,而NEXIUM采用的methacrylic acid copolymer type C是醇性/水性肠溶包衣材料,但是以醇性方式应用,其它配套的辅料是根据肠溶包衣材料和溶剂的不同而相应选择。制备工艺分析 肠溶微丸由内至外依次为:含药层:处方组成包括载药体(糖丸芯)、主药、粘合剂、pH调节剂(主要为碱)、增溶剂及溶剂;隔离层:处方组成包括含药微丸、增塑剂、抗粘剂、衣膜成分及溶剂;肠衣层:处方组成包括含药隔离衣丸、衣膜(肠溶膜)、增塑剂、抗粘剂及溶剂等。,被仿制品的处方分析研究对购买到的国外两种上市肠溶胶囊进行全面的处方组成分析研究。A、肠溶衣层的研究取适量被仿制品碾碎,用pH6.8的缓冲液溶解,过滤。-滤液:加酸析出肠溶衣材料,过滤得到固体,干燥,称重,即得到丙烯酸树脂的重量。计算出被仿制品中肠溶衣材料的使用量,为肠溶衣的处方组成及包衣增重提供实验依据。-滤渣:加水溶解,过滤;得到的滤渣再加乙醇溶解,过滤。得到水和醇的不溶解物质,即处方中的硬脂酸镁、滑石粉、碳酸镁、二氧化钛。再设计相应的实验进行种类及用量确认。B、隔离衣层的确认利用丙烯酸树脂不溶于水,而其它PVP、增塑剂等在冷和热水中均可溶解。但HPMC、HPC溶解于冷水,在热水中不溶;而聚乙烯醇,(PVA)在冷水中不溶,溶解于热水的性质,对上市品中的隔离衣进行研究确认。-取适量被仿制品,碾碎,加冷水适量振摇几分钟,过滤,a、取滤液加热,如有絮状沉淀析出,则含有HPMC或HPC,并对其用量进行确定;如无沉淀析出,则进行PVP的鉴别试验考察。b、再在上述得到的滤渣中加入热水振摇几分钟,过滤,冷却,如有沉淀析出,则含有PVA,并对其用量进行确定。根据对隔离衣材料及用量的确认,对隔离衣层的增重进行分析计算。糖丸芯的确认和研究分别对5-10粒上市胶囊,采用pH6.8缓冲液除去肠溶衣后,改用乙醇等有机溶剂将药物等溶解除去,过滤得到丸芯,干燥,称重,测定其小丸直径、目数、每粒胶囊的小丸个数等。根据上述研究情况,对两种国外上市品进行全面的分析总结。,5)喹硫平缓释片处方溯源计划方案,缓释材料HPMC溯源研究:原研药几片除去衣膜(含有HPMC),研碎,加适量水搅拌后加热至70以上,冷却至室温,成粘稠溶液状,再次加热至70 以上,捞取析出的白色块状沉淀物即为HPMC,干燥、称取重量。取获得的HPMC加水配制成2%的溶液,测定其粘度。如与市售品粘度一致,则即可确定其粘度范围;继续可以测定甲氧基和羟丙甲的量以确定型号。如不一致,则是不同粘度HPMC的混合物。再采用将不同粘度型号的产品2%溶液不同比例混合的方式,研究其各自用量。乳糖、微晶:a、可以取上述析出HPMC后的混悬液,过滤得到不溶物残渣,通过重量法得到各自用量。b、乳糖也可以通过HPLC示差检测出用量。柠檬酸钠:可以通过测定上述溶液的pH值,再取柠檬酸钠配成不同浓度得到的pH值进行对应即得。硬脂酸镁:原子吸收法(测定镁)或气相色谱法(测定硬脂酸-是个混合物)测定。,溯源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大部分人仅停留在获得处方组成及辅料用量即大功告成的层面!-国外同一辅料有多种材料来源,以及几种甚至十几、几十种型号,不同材料来源制备的辅料、不同型号其性能不同,作用也不一致,需要根据API、剂型、处方组成、体内吸收等全面分析、考察其可能采用的具体厂家和型号。此项工作及其复杂和困难,需要高水平的制剂、分析和药代人员共同合作!但只有做到这种程度,才能说是自制品“真正从本质上有可能”达到与原研药/参比制剂水平一致!下图是上海美极乐公司提供的药用辅料乳糖的种类图,美剂乐研磨和筛分的-一水乳糖显微照片,细粒径的研磨乳糖是湿法制粒的首选,而筛分乳糖和粗粒径的研磨乳糖则时常用于胶囊和颗粒剂的直接灌装工艺中。,美剂乐直接压片用颗粒乳糖系列:Flowlac-制备:是由研磨的细粉一水乳糖混悬液经喷雾干燥得到。水作为粘合剂在细粉乳糖粉末上形成液体桥,将乳糖粉末粘结一起。水分快速蒸发后,乳糖细粉由于液体桥的原因依然粘结在一起,形成乳糖颗粒,在喷雾干燥过程中带入10-15%的无定型乳糖。-特点和作用:无定型乳糖具有塑性形变的特性。因此,喷雾干燥乳糖中两种乳糖所具有的塑性行变与脆性形变的协同作用,使得FlowLac具有优良的流动性和极优的可压性,适用于粉末直压;并且具有二次压缩性,适用于干法制粒。,2、制剂处方工艺开发研究的流程和关键点解读,核心:从实验室初期研究开始,一直到中试、大生产,至始至终都要站在今后大生产的角度出发,进行处方工艺的研究。即牢牢与生产实际挂钩!,关键点:研究和生产、质控人员的素质水平;原料药性质研究和质量控制;参比制剂的反向分析解剖;辅料的质量水平;从小试到大生产研究过程中所用设备的质量水平和配套程度等。均有“决定生死存亡”的影响!,样本量:包括研究批数和批量。要在充分的研究基础上获得工艺、质量控制的全面信息,想以手工制备、几批次小试试制就实现大生产化是“痴心妄想”!,2.1、实验室小试处方工艺开发研究-在了解生产企业全面情况的基础上(如生产线设备类型、大小,检测仪器的配备,人员水平等),深入进行全面的基础研究并模拟生产状态和过程,掌握影响制剂处方工艺、质量属性”的方方面面因素。-在对品种特性充分研究、了解的基础上,确定现有的生产线设备条件是否能够适应研发项目的生产要求。-最好在与大生产原理一致的小型设备上摸索出基本参数范围。,注意点:-手工做工艺不是“处方工艺研究”,只能在最初期对基本性质研究中少量采用,或尽量不采用;-小试研究的批量需要根据大生产的批量合理配套设置,不能过低。-小试阶段溶出度研究重点是通过寻找出有区分力的条件进行样品的筛选考察,而不是“至始至终都一头扎进溶出杯中瞎扑腾”,对4条或更多曲线进行无休无止的对比,要根据本制剂产品的特性“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切记:制剂样品才是决定质量的最关键因素!溶出只是产品质量体系中比较重要的一个项目,是反映制剂处方工艺质量情况的一双眼睛,对处方工艺的研究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2.2、中试处方工艺研究-根据小试工艺规模与拟定的大生产工艺规模(制剂规格、临床需求量、生产设备能力等)之间的差距,进行必要的逐级中试放大研究。至少最大规模中试研究所用的物料、工艺、流程及主要设备的操作原埋等均应与大生产一致,且最大批量至少为工业化生产规模的十分之一以上。-此时应结合对工艺的了解,重点对关键工艺步骤、关键工艺参数及放大可能存在问题的步骤等进行研究,确定适合商业化生产的工艺参数。-对溶出度进行详细的研究,尽可能与参比制剂在各种条件下曲线一致,但千万不要落入以溶出曲线为一切评判标准的绝对化陷阱!-最关键点是确定处方组成是否可行,以及初步确定关键工艺参数!-根据处方工艺研究结果以及质量研究结果,按照GMP规范制定出第一个版本的生产工艺操作规程以及所有配套的质量检验操作规程;并根据研究情况进行必

    注意事项

    本文(仿制药及一致性评价的研究思路及关键研究内容解读.ppt)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