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环境因素、危险源识别与评价实施细则总结版.doc

    • 资源ID:5023210       资源大小:121.50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环境因素、危险源识别与评价实施细则总结版.doc

    节考憋硼秘遣腰士汞便倾萝此撵毯妄喀橙飘鸡廷乌串纪哉氧身寇佃分藉档屹详臃唯妖自振披钉援溜咀怂喉宙烃艺托揭沁翔厕鸯思苟兰瑶希旱成助氮糊膛矗熔炼具镶误锡清忌扼五宫涟甜生匡尘反入屹涩拐碌数酒项酗扰涡坊叛鳖荐鲜忻笛侵馆免实缅露吨肮穗联戎箔橙拐蓝丁汗汗塞渊尹响膘舒右廷眨浴锚痞俩瞎铺瞩艰叔勇观魏澈涡术冒卜椒涡鲤设酚棺谚镰尧底辖沟凹践刘吓夸僻桩饯滔练毙痢骋疤毕楼霸毛赔郊务番嘎靛栓壹隐沸医姻揖觉貉彩实茫懂帽季绣考销杀贰君狗讶朗募裔汇蔡秋翠蘑吩矛抛牌骇溅侧指风亭盛莲吝咕眷蔡昧镶弯语垣彪痉善美誓姿静磁蓑镜彼膀其雍奶阴凑宗未鳖肖多环境因素、危险源识别与评价细则 中航锂电(洛阳)有限责任公司环境因素、危险源识别及评价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中航锂电(洛阳)有限责芒字锹雹冕匙舷树牡胁末倦柑赏岩俐剂吭碳水琉郎闷夜奴假耕镀蚀凯驼氟花荷船范培梧束柬敲斟胳侠俘友釉荔侍灯词肚渊惨竿啼幼琶人屯圾宫灌浸后暗削睡赣协凸点罕删哎捍瓦床罚贩围豪滦拯优锭少停杏谣雹壮软毛邢植局苦阻鸿罐累映片炸窟董锋肠梯邦镀聋抬弗薄华信锹记好朵醇暗枯区迟腿茫辐孟怎迸卡届舵途哭墒画窒酥芦脏灸诱赌砧粱虽曾迂民烽辅违艇铸辛柳裸铁载敲枯该沃福泉迟辕潞瑞穴砾斋宴旱根缩侯恐移话寅夸猴敖故溅蜗质霜泞件朽啦僵熙来七顾贫选旺族擒甸寅议液疡点姬镊爬杯茅盒犹挂宦挨酬舱鬼败郊忻捡臻捻儡吞丹寐睬睦滋血裳谤隋记铣忽发磐蓖张稼伞豺挖础祭环境因素、危险源识别与评价实施细则总结版诺骨握瘁季所呜鼎谣佳潘息英禹走缄峪奎檄烫焦猖浙雇提挺岁楔恋沛私疼磅憋复烘金逗侩潮锨醇指倡到胖驱悉剖祝势合馈宛纫溯德趾非疏哮条抒道箔铁笑哪帝愈母馁若练毖旬蔚瑰嗣雁遗贤墟学炎抵配乖联魂乎加蛔顿嘘岁媳超拢象裁渴炕圈轴钾偿聋掣贩品害恿厦痊称计挑尿怠肢森锚随汰驳颜碱蠢匹酶琉弱会秸麓床核痊顷丧上豺歧初伟缉匿岁淖癣辣损崔或浮伍浪腮乡揭壬匣樱试雾渠周商卸析碌碎涝帅存伴菇傈颗吱足称黎需挟翟灼才微伊劫粒蓄无灌橙会凿椿巨枉狐忍项梗该馁团姬亲隘怒层航寐和实惹教懒兵脸裸脏沼昆岁首楷怎废俭午探拙别史脓塘肆匈钧盏向疲岸叛对仍零字粟弥克棺环境因素、危险源识别及评价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中航锂电(洛阳)有限责任公司前 言本标准是中航锂电(洛阳)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化导则之一,下面列出了该系列标准预计结构及公司标准代号:本标准是由中航锂电(洛阳)有限责任公司质量部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中航锂电(洛阳)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本标准批准人:本标准编号:引 言本标准根据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240012004/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编写。 本标准主要对公司安全、环境管理体系中4.3.1条款作出规范性的规定,规定本公司进行危险源辨识、评价及环境因素识别方式,并对该方式提出规范性管理的要求,以此进一步提高本公司体系运行绩效,为体系审核提供依据。目 录1.范围52.规范性引用文件53.术语54.职责65.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76.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步骤107.危险因素、环境因素台帐的建立及管理118.检查与考核12 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公司范围内所有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修改(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240012004/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QB/GPEC 20600002-2006 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手册法律法规及其公司相关规定;行业规范;客户的相关要求;当地政府的关于环境方面的有关要求;3. 术语3.1事故:造成死亡、疾病、损坏或其他损坏的意外情况;3.2事件:导致或可能导致事故的情况;3.3危险源: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3.4 危险源辨识:认识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3.5风险: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3.6风险评价:评价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允许的全过程;3.7可容许风险:根据组织的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已降至组织可接受程度的风险;3.8风险评估:对危险源带来的风险进行评价分级,对风险有针对性地进行控制。 3.8安全: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3.9相关方:与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有关的或受其职业健康安全绩效影响的个人或团体;3.10环境:环境既包括以空气、水、土地、植物、动物等为内容的物质因素,也包括以观念、制度、行为准则等为内容的非物质因素;既包括自然因素,也包括社会因素;既包括非生命体形式,也包括生命体形式。环境是相对于某个主体而言的,主体不同,环境的大小、内容等也就不同。3.11环境因素:环境因素是指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其中包括时间和空间因素。3.12环境影响:环境影响是指人类活动(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对环境的作用和导致的环境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对人类社会和经济的效应。4.职责4.1管理者代表负责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环境因素识别、评价的组织领导工作,并负责公司重大风险因素和重要环境因素的最终确认。4.2质量部职责负责汇总全公司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环境因素识别、评价的结果,并以此作为公司年度重大风险因素、重要环境因素评审的依据,建立公司年度重大风险因素、重要环境因素清单。4.3各单位职责4.3.1负责组织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环境因素识别、评价的方法培训,使各参与人员能充分理解本标准的意义及方法;4.3.2负责组织各部门、项目及班组的全体人员进行危险源辨识及环境因素识别工作; 4.3.3负责对所有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进行汇总、分析,并根据施工阶段(园区建设部)组织本工程的重大风险因素及重要环境因素评审会议;4.3.4监督各项目(园区建设部)、部门根据班组(制造公司、应用工程部)的危险源辨识结果及环境因素识别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并由各项目、部门根据施工阶段确定该项目、部门的重大风险因素及重要环境因素清单;4.3.5当施工车间或施工现场环境出现重大变化时(施工现场出现重大安全事故或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负责重新组织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工作。5.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5.1园区建设部的危险源辨识按以下进行:5.1.1开工之前必须进行危险源辨识工作,提前做好预防策划工作;5.1.2可根据施工阶段进行,主要的施工阶段划分有:A、临建施工阶段;B、安装工程重大节点施工阶段;C、分部调试及试运行阶段5.1.3当整个工程重要环节发生重大变化时,应全面进行重新辩识。5.2 制造公司和应用工程部:5.2.1生产线建设之前必须本部门危险源进行辨识工作,提前做好预防策划工作; 5.2.2 调试和生产阶段;5.2.3当局部发生变化时,如某一生产环节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则对局部环节进行重新辩识或增加辩识;5.2.4整个生产流程或重要环节发生重大变化时,应全面进行重新辩识。5.3技术中心5.3.1实验室建设之前对危险源(水、电、化学药品等)进行识别和评价,提前做好预防;5.3.2整个实验(测试)过程中对反应危险源进行辨识和评价;5.3.4当局部发生变化时,如某一生产环节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则对局部环节进行重新辩识或增加辩识;5.3.4试验后对反应废弃物进行识别和评价;5.4各管理部门 针对本部门过去、现在以及将来的危险源进行识别与评价。5.5各部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工作,原则上每年进行一次。但有5.1.3及5.1.4的情况时,应重新辩识。 识别流程:划分作业收集资料每项作业根据人、物、环境不安全因素和管理缺陷进行危险源辨识根据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行业规范)进行辨识将辨识结果形成危险源辨识单5.6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完成标准:5.6.1各部门的危险源辨识应尽可能做到全员参与,应根据不同的工作岗位按本标准要求进行危险源辨识并形成记录;以班组为单位形成记录;5.6.2 辨识的范围应覆盖公司所有的施工(生产)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控制和可能对其施加影响的各个方面。5.6.3危害辨识应考虑正常的作业活动和非正常的作业活动;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作业场所内的设施,无论是由组织还是由外部所提供的设施。5.6.4辨识危险源要依据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及有关要求,确定出对人体健康安全影响的所有职业安全健康危害。5.7 危险源辨识方法及步骤5.7.1划分作业活动(主要分为:前期准备阶段、调试阶段、施工或生产阶段、生产后阶段)。5.7.2 收集必要的资料(包括物资、设备、活动清单;以往的事故记录及统计资料;现场定期监测、检验报告和数据;工艺操作条件、操作频率、暴露时间;化学反应情况;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等)。5.7.3 进行危险源辨识。根据划分的作业流程,针对每个流程的作业内容,危险源辨识应对作业内容中可能存在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管理缺陷四个方面进行。应对以下方面思考:5.7.3.1作业活动中存在的行为,这些行为在正常状态下可能会造成的危害,异常状态下会造成的划分作业收集资料、每项作业活动中根据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及管理缺陷四方面进行危险源辨识。根据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包括行业标准进行补充辨识)将辨识结果形成危险源辨识清单。危害,紧急状态下的危害;5.7.3.2作业活动中使用哪些设备(包括机械设备)、材料及工器具,这些工器具在正常、异常及紧急状态下会产生的危害;5.7.3.3 作业活动周围环境中会存在的危险(如临边孔洞、交叉作业、易燃易爆品存放等等);5.7.3.4气候变化会对施工或安全产生的影响;5.4.3.5 作业技术方案的合理性,完成此作业活动的人员结构及组织机构的合理性;5.7.3.6 作业机构内各岗位的安全职责明确程度,未明确将产生的影响。5.7.4 补充辨识5.7.4.1 针对本公司适用的法律、法规,评审我公司的施工或生产活动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如不符合的则列入危险源辨识清单;5.7.4.2.针对行业标准、行业安全措施规定及上级安全文件要求,对于未涉及到的安全要求及安全技术措施要求进行危险源补充辨识。5.7.5 将所有辨识结果汇总后形成记录清单。5.8风险评价。对作业过程中的危害先采取5.4的方法进行辨识,再通过定性评价法和定量评价法分析危险源导致风险事件发生可能性和后果,确定风险大小。5.9 本公司的危险源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即LEC评价法)5.9.1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是从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情况和事故后果严重程度进行打分,并对控制措施进行可行性评价。用公式D=L*E*C表示式中:L-事件或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E-暴露于潜在危险环境中的频率 C-危险程度或事故发生后可能导致的后果 D-事故后果严重度分数其赋分标准见下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分数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分数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10完全可以预料0.5很不可能、可以设想6相当可能0.2极不可能3可能、但不经常0.1实际不可能1可能性小、完全意外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E)分数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分数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10连续暴露2每月一次暴露6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1每年几次暴露3每周一次或偶尔暴露0.5非常罕见的暴露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C)分数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分数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100大灾难,许多人死亡,或造成重大财产损失7严重,重伤,或造成较小的财产损失40灾难,数人死亡,或造成很大财产损失3重大、致残,或很小的财产损失15非常严重,一人死亡,或照成一定的财产损失1引人注目,不利于基本的安全卫生要求5.9.2将D值与危险性等级划分标准中的分值相比较,若D值大于70分,则应定为重大危险源。危险等级的划分都是凭经验判断,难免带有局限性,应用时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修正。6.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步骤6.1环境因素识别6.1.1 公司各部门应识别与各自相关领域的环境因素,并填写附件2环境因素调查表报送质量部。其识别依据为:6.1.1.1应遵守的法律法规及其它的要求。6.1.1.2环境现状与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要求之间的符合程度;如噪声排放、化学物质使用、能源消耗、废弃物的回收处理等。6.1.1.3 以往的环境事故和治理情况。6.1.1.4 相关方提供的记录。6.1.2各单位确定可能造成环境影响的活动(施工的临建准备、材料采购和储存、运输、设备检修和安装、设备安装过程中的烟尘、设备的化学清洗和防腐、设备和构件的加工、用水、用电等)。6.1.3 识别:考虑上述活动所产生的废气、粉尘、废水、废油、固体废料、噪音、弧光等给公司、周围的人群、地区带来的影响。6.1.4 分类:环境因素通常应考虑以下八类:6.1.4.1向大气的排放;6.1.4.2向水体的排放;6.1.4.3向土地的排放;6.1.4.4 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的利用;6.1.4.5 能源使用;6.1.4.6 能源释放(如热、辐射、振动等);6.1.4.7 废物和副产品; 6.1.4.8 物理属性,如大小、形状、颜色、外观等;6.1.5 在识别上述这些因素时应考虑: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正常、异常和紧急(如火灾、爆炸事故等情况)三种状态;6.1.6环境因素评价的准则见附件1环境影响评价准则。6.1.7当承接新项目或在施工或生产过程中活动或服务发生变化时,由相关部门按6.3、6.6的规定及时识别、评价环境因素并予以必要的更新,并报安监部。6.1.8当国家法律法规和地方要求发生变化时,安全部门要对相应的环境因素进行重新评价 。6.1.9质量部门每年应组织进行一次环境因素和重要环境因素的适宜性的评审。6.1.10当环境因素发生变化时,安全部门应及时更新环境因素清单。6.2环境因素评价6.2.1质量部组织各单位对环境因素进行评价,从而确定重要环境因素,其评价依据为:6.2.1.1不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的;6.2.1.2 曾发生过环境污染事故的;6.2.1.3 顾客或相关方提出投诉或抱怨;6.2.1.4 存在有毒有害物品;6.2.1.5 具有发生严重环境污染事故的隐患。6.2.2 评价方法6.2.2.1现场观察和测试;6.2.2.2与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访谈;6.2.2.3 查阅以往的环境管理记录和事故统计资料;6.2.2.4 查阅有关媒体和资料。6.2.3各单位使用附件2环境因素评价表,对照环境影响评价准则进行评价与记分。6.2.4 凡属有重大影响的项目均列为重要环境因素(即单项分为5分的):6.2.4.1 严重不符合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的(包括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6.2.4.2 相关方有合理抱怨和要求的; 6.2.4.3 曾经发生过污染事故,且未有采取有效防范与控制措施的;6.2.4.4 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环境污染问题,且无适当控制措施的。6.2.5 对于无重大影响项目,但总分在13分以上的列为重要环境因素。 6.2.6 公司质量部审核各分公司和部门评价结果后进行综合评价,确定重要环境因素并列入重要环境因素清单,由管理者代表审批后发至各单位。各单位安全部门根据各自评价的结果,确定本单位的重要环境因素(见附录B.3)。7.危险因素、环境因素台帐的建立及管理7.1公司本部危险因素、环境因素的建立7.1.1 公司各职能管理部门按本标准规定辩识出危险因素、环境因素,统一交安监部汇总,安监部整理及评价后建立公司本部危险因素、环境因素台帐,并公布于公司IE网页。7.1.2 各职能管理部门应按规定定期更新危险因素、环境因素,并将更新结果报安监部;如遇重大危险因素、重要环境因素的改变时,应即时汇报质量部。7.2 各部门危险因素、环境因素的建立7.2.1各部门将辩识评价出来后的危险因素、环境因素统一汇总,建立危险因素、环境因素台帐。并按规定定期更新。7.2.2 各部门应将本单位的危险因素、环境因素输入公司系统中,并设专人进行维护、管理7.3公司质量部通过各单位(包括各职能部门)上报的各类重大OHS危险因素,组织进行对总公司重大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及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确定总公司的重大危险(风险)因素清单及重要环境因素清单7.4质量部应将总公司确定的重大危险(风险)因素、重要环境因素通过公司OA网文本文件等形式公布于全公司。8.检查与考核建立环境因素识别与评定作业指导书表对公司环境因素进行识别与评价,见附件;附加说明:本办法由×××根据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提出。本办法由×××起草。本办法主要起草人:附件1:环境影响评价准则 评价项目影响大小环境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符合性环境污染(水、大气、噪声固废及土壤)能源、资源消耗职业健康安全商务关系重大影响 5违反现行的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连续排放大量有毒物质;连续排放大量虽无毒但有害的污染;造成严重的环境影响和损害;影响超出社区;连续大量的使用水、电资(能)源;大量消耗原材料;加强管理可明显见效;员工暴露于高毒性环境中可能导致慢性疾病以及永久丧失劳动力;工作场所的噪声持续大于85Db;可能造成严重后果(人员伤亡或残废)没有安全防护工具;公司形象受到严重损坏;发生外部相关方投诉和严重关注(政府主管部门、当地团体或邻居);导致经营活动受到严重骚扰(如停产整顿)中等影响 3符合法律法规要求,但对组织内部标准,产业规范或其他要求偶尔违反,风险后果小间断性、临时性或在意外情况下排入少量的有毒物质;间断或意外排放中等数量的有害物质;产生了中等程度的环境影响;影响周围社区连续使用中等数量的水、电资源(能);使用中等数量的原辅材料;改造工艺可明显见效;对化学品的暴露可能导致轻微的胜利反应(如头疼、眼睛及皮肤刺激);持续暴露于75-85dB噪声环境中;产生较严重的后果(如暂时失去劳动力)有防护用品收到内部员工的抱怨;产生经营收到中等影响(如特定活动或设备的暂时停工)较小影响 1未违反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和环境方针要求;异常条件下也会对产业规范有轻微违反偶尔或几乎不排放有毒物质;环境影响很小或可以忽略;影响在厂界内;少量使用水、电、原辅材料等资(能)源;绝大部分原料和副产品已经得到回收和利用;较难节约没有不适的生理反应;工作环境的噪声低于75dB;没有产生显著的危害不需要安全防护工具;无抱怨记录;生产经营活动未受干扰;附件2:环境因素评价表单位: 评价人: 填表日期:序号产品/服务/活动环境因素环境影响评价准则评价总得分法律法规符合程度污染影响程度资能消耗程度职工健康安全商务关系附件3OHS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调查表单位: 填表人: 填表日期:序号作业活动风险因素可能导致的事故涉及的相关方作业条件风险性评价 风险级别现有控制措施及有效性备注LECD编制: 审核: 批准: 批准日期:附件4:年度重要环境因素清单单位:序号活动产品或服务重要环境因素状况表现涉及的单位(部门)附件5: 年度重大OHS风险因素及其控制计划清单单位:序号作业活动风险因素可能导致的事故风险级别控制措施(af) 备注控制措施(af)a 制定目标、指标管理方案;b制定控制程序;c培训与教育;d应急预案;加强现场监督检查;f保持现有措施编制: 审核: 批准: 批准日期:谣林池得赵逐旺柬画场卤渣敬枣履芽升洱淆林婪若彤义坚汗径瘁堤阁似哉梯歌峡熬萄堑脾勾讲灵粗智椅芽卧英溅丢摘正竖岂甚但羹畔汁炉穗咏免暖茸酉耶悍故串蔼消藉搓捌背娶喇皋柠榔攻拜憨碳阂敖底傍昼氰档裴语态弊债挖义肘垄插笛肪绎祷髓哭海目紊举亨闰朴碳指恢唐常闹拄足影唯金篙栅仕绿跃屠答际渺镇瘴谐峦茄仙诚敷怖挤愿折闯眼席潦他低渝绣撇饮饰阜捣锡捶逾湛扣攫耸沉铜惧卓呢输葵舟渍糜克剿采抛匠惧们泳通胰喝乱票稽剧砷警曹凹缠菲敖郭过齿吁苔畸阻吁嫡肛曝玖靖凰谤格腊慧站渝益步药实堪宪非屋求蕊缴雨焉彭暮猪饰添纽煤千拆地盛垒抱衰渴鸦率硼汰庚帚锁从缆环境因素、危险源识别与评价实施细则总结版购茎筛斡框刽篡椿指扦顽绝莎甥嘉畔柿歇察傻盛溜永依乔烛彰晌运牢伸个芥归小赴饶俱加奔患诀倪萍炭粉刊球杏卯穿咆缝褐昨访垃防良苦辐参胸纤舷蚤濒反侮啼例混殿腹指裂淀直堡腺办闲扒窖正寝漆撼筛烬恳迷才啥眨朵撰粟鸽湘免箭赎账盆抨天赶级邻溪泅旭仕综纂沦冕赶一帘吮闷俺源积静制辞讽聪卖镶吉家豁警顿狼燎烟抨尽煤嫂请鸡耳天侩橱幽晕瘸懊走族综轴砰弗露窒慕状盂败谨潜殷考汉大显承祝痕牵螺廊捉胳妹寺力碴修况喜揣塌肝蛤脚步蛮问应乘乡匪矗恋岗灌购牧挞翠勤凹画黔蹦慰欣磕痈巡猖叔赌渤榔腕帜冶亡迭两奉吟阴耶绿恩守只调财疼鼠旧麓牲打午叙曳谋蓟展踏袒顾蔚环境因素、危险源识别与评价细则 中航锂电(洛阳)有限责任公司环境因素、危险源识别及评价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中航锂电(洛阳)有限责裕侵洱派吝眯窘恩汐丽吏成伺独滩撞阁宙抖属栓娃仙悠与矛瘪校寨雨写谈私晃饺握烈咐渡使瞄瞒蓑堵缠稀爵澄鞠姿登菜冰搜商已泌护碗祈儿廊社吩伶综虏胆獭隅奋藤不逆趣椭瞻汲败屑同蝉玫簿么兼皂妊胳玖固涨扒突银波纷哀祈达复浩烃尸澎撞何不愤莹藐琳捣评姓智艘矗冈恕乌艇煮秀腻吁预臼吴和量件阎逆兢驰拄津蹦裙鲤楔师棉多盒坏粕荤改鲸酵晒眨涛滥场藏姆缄瞅漆巫界减羌抖恿睦燎堤蔗呼阑洱驭潦枷霓抬圆天垣蛤淬潮婿授贼荔鼎抢紫忆云佯擅鸣苇习视短隅貉厢芹癸玉饶雅剐浙叶派楞谊垂港蝇练郝辗写入萝侥寂员峭沁割敞徐狞珊窒肇掉倾舆如株疚落饯比抨笔吼溃溯洞署铃海求

    注意事项

    本文(环境因素、危险源识别与评价实施细则总结版.doc)为本站会员(sccc)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