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财政学第章公共产品供给与公共抉择理论.ppt

    • 资源ID:5014042       资源大小:1.98MB        全文页数:39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财政学第章公共产品供给与公共抉择理论.ppt

    中国金融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2,2023/5/29,第三章 公共产品供给与公共抉择理论,第二节 公共抉择理论,第一节 公共产品供给理论,中国金融出版社,3,2023/5/29,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公共产品供给的局部与一般均衡分析,了解公共抉择理论的基本内容。,学习目标,中国金融出版社,4,2023/5/29,第一节 公共产品供给理论,一、公共产品的数学定义公共产品的公式:其中,i个消费者中的每个人都可按其意愿,消费总量为 的公共产品,即公共产品在个人之间是不可分的。,中国金融出版社,5,2023/5/29,第一节 公共产品供给理论,二、公共产品供给的均衡分析(一)局部均衡分析局部均衡分析(partial equilibrium approach)是仅就经济体系的某一部分加以观察和分析,而假定其它部分对所观察的部分没有影响。,中国金融出版社,6,2023/5/29,第一节 公共产品供给理论,二、公共产品供给的均衡分析(一)局部均衡分析1.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的需求曲线 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的需求曲线可分别参见图3-1和图3-2。,中国金融出版社,7,2023/5/29,第一节 公共产品供给理论,二、公共产品供给的均衡分析(一)局部均衡分析2.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的供给曲线 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供给的曲线也可分别参见图3-1和图3-2。,中国金融出版社,8,2023/5/29,第一节 公共产品供给理论,二、公共产品供给的均衡分析(一)局部均衡分析3.公共产品供给的均衡条件 如图3-3所示。,中国金融出版社,9,2023/5/29,第一节 公共产品供给理论,二、公共产品供给的均衡分析(二)一般均衡分析一般均衡分析(general equilibrium approach)是就整个经济体系加以观察和分析。公共产品供给的一般均衡分析是就一个有若干公共产品和若干私人产品的经济体系而分析其实现最佳供给的均衡条件。如图3-4所示。,中国金融出版社,10,2023/5/29,第一节 公共产品供给理论,二、公共产品供给的均衡分析(三)结论总之,无论是局部均衡分析,还是一般均衡分析,纯粹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条件都是:Pi=MC,而Pi=MSB=MBi,MC=MSC,所以MSB(公共产品边际收益)=MSC(公共产品边际成本)同样成立。也就是说,一定数量的公共产品的社会边际效益就是所有消费者因公共产品而获得的个人边际收益的总和,公共产品供给的最佳资源配置点应该是公共产品所有消费者个人边际收益的总和(社会边际效益)恰好等于公共产品供给的社会边际成本(或总成本)。,中国金融出版社,11,2023/5/29,第一节 公共产品供给理论,三、公共产品市场供给的困难(一)收费问题“灯塔(light house)”难题灯塔在经济学中是一个很出名的经典公共产品。,中国金融出版社,12,2023/5/29,第一节 公共产品供给理论,三、公共产品市场供给的困难(二)决策问题达成协议难题在市场经济中,如果采取自愿捐献的方式来供给公共产品,其决策将会受到群体规模的影响。如果公共产品收益人群的规模较小,比如只有几个消费者,那么他们就有可能就公共产品的供应计划和成本分摊问题达成协议。可如果公共产品收益人群的规模太大,比如有成千上万个消费者时,达成协议就很困难,决策成本也极高。,中国金融出版社,13,2023/5/29,第一节 公共产品供给理论,三、公共产品市场供给的困难(三)供给问题“公共地悲剧”难题所谓“公共地悲剧”是大卫休谟早在1740年就曾指出的一种公共产品被过度使用的现象。它指的是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如果采取自愿捐献的方式来供给公共产品的话,由于每个人都存在着免费享受通过他人的捐献而提供的公共产品的欲望,而一旦人人都这样做(即充当免费搭车者),那么,公共产品不仅会被过度使用,而且最终将没有任何公共产品可以提供,“公共地悲剧”就会发生。,中国金融出版社,14,2023/5/29,第一节 公共产品供给理论,三、公共产品市场供给的困难(四)偏好显示问题“说实话”难题由于公共产品供给缺乏一种像市场机制那样自动显示个人真实偏好的“显示机制”,因此它就不可避免地会碰到“说实话难题”。即在个人理性与集体利益的冲突中,追求利己行为的个人能否如实地反映其对公共产品的偏好和受益情况,实在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中国金融出版社,15,2023/5/29,第二节 公共抉择理论,一、政治市场与经济市场在政治市场中,选民、利益集团等相当于经济市场中的消费者,政治家和官僚相当于经济市场中的企业(供给者)。在经济市场中,人们通过货币来进行交易。而在政治市场中,人们则通过相当于货币的“选票”来进行交易。由于假定所有人的行为都是理性与自利的,因而两个市场中有着类似的交易结构和特征。,中国金融出版社,16,2023/5/29,第二节 公共抉择理论,二、公共抉择的制度基础现代国家的公共抉择的基础概括起来讲就是建立在代议制、普选制和政党制上的政治民主制。简单来说,民主制就是人民自治的制度。西方国家的民主制主要有两种:立宪君主制和民主共和制。而其中民主共和制是最符合民主精神的政体。,中国金融出版社,17,2023/5/29,第二节 公共抉择理论,三、公共抉择的方式在现代国家,公共抉择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直接民主制;二是代议民主制。所谓直接民主制(direct democracy),是指选民或投票人自己直接进行投票,参与政治决策或集体决策的最终抉择的一种公共抉择方式。所谓代议民主制(representative democracy)简称“代议制”,是指选民或投票人并不直接对集体决策进行表决,而是选举出少数代表,由这些代表来决定所需采取的集体行动的一种公共抉择方式。因此代议民主制是一种间接民主制。,中国金融出版社,18,2023/5/29,第二节 公共抉择理论,四、公共抉择的规则(一)一致同意规则一致同意规则(Unanimity Rule)又称一票否决制,指的是在民主政治活动中,所有集体行动方案只有在所有参与者都同意,或至少没有任何一个人反对的前提下,才能实施的一种公共抉择规则。由于在公共抉择过程中没有任何一个人反对,也就是没有任何一个人利益受损,因此一致同意规则可以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中国金融出版社,19,2023/5/29,第二节 公共抉择理论,四、公共抉择的规则(二)多数裁定规则多数裁定规则(Majority Rule)又称简单多数、超多数、计点投票规则,则指的是在民主政治活动中,一项集体行动方案,必须由所有参与者中的多数认可,才可实施的一种公共抉择规则。由于在公共抉择过程中只是多数认可,也就是说还有少数人是反对的,存在少数人利益受损的问题,因此多数裁定规则通常达不到帕累托最优状态。,中国金融出版社,20,2023/5/29,第二节 公共抉择理论,五、公共抉择的结果(一)阿罗不可能定理阿罗在1951年出版的社会抉择和个人的价值中以序数的偏好关系为前提,将个人的价值标准加以总计去求得社会的价值标准,经过逻辑分析,结果他证明,这类总计的方法在逻辑上是不能存在的,他得出的结论是:“如果我们排除效用人际比较的可能性,各种各样的个人偏好次序都有定义,那么把个人偏好总合成为表达社会偏好的最理想的方法,要么是强加的,要么是独裁性的。”这就是所谓的阿罗不可能定理(Arrows Impossibility Theorem)。,中国金融出版社,21,2023/5/29,第二节 公共抉择理论,五、公共抉择的结果(一)阿罗不可能定理阿罗不可能定理的意义在于:它证明,迄今为止,人类社会还不存在一套政治体制可以把个人偏好,完美地、有效率地推动到其所能达到的最高效用界线上去,即它告诉人们,真正完美的民主抉择是不存在的,绝对的民主抉择也是不可能的,而人类只能追求相对之民主抉择。,中国金融出版社,22,2023/5/29,第二节 公共抉择理论,五、公共抉择的结果(二)投票悖论所谓投票悖论(the Paradox of Voting),即在多数规则下,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方案可供抉择,且就其中的任意两个方案进行投票时,如果出现A击败B,B击败C,C却又击败了A,即循环击败,无一方案可获胜的困境,这一现象就称之为投票悖论。,中国金融出版社,23,2023/5/29,第二节 公共抉择理论,五、公共抉择的结果(二)投票悖论投票悖论的现代意义是:在公共抉择中,议程或议事顺序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在可能出现投票窘境时,议程对结果来说就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投票顺序实际上能够决定谁将获胜。它表明,主席和规则委员会在议会中的地位很重要,确定议程的权力常常就是决定结果的权力。,中国金融出版社,24,2023/5/29,第二节 公共抉择理论,五、公共抉择的结果(三)单峰偏好定理由于人们的偏好结构有单峰形和多峰形之别,单峰偏好意味着人们理想的结果只有一个,而多峰偏好意味着人们理想的结果不止一个,因此多数规则下所取得的政治均衡,有时并不是唯一的。有关多峰偏好和单峰偏好的区别,可参见图4-5和4-6。,中国金融出版社,25,2023/5/29,第二节 公共抉择理论,五、公共抉择的结果(四)中间投票者定理所谓中间投票者(Median Voter),指的是这样一种投票者,其最偏好的结果处于所有投票者最偏好的结果的中间状态。一般来说,投票者最偏好的政治结果是政府所提供的公共产品或劳务的数量达到这样的水平:他所承担的税收份额与该种公共产品或劳务的边际效益恰好相等。,中国金融出版社,26,2023/5/29,第二节 公共抉择理论,五、公共抉择的结果(四)中间投票者定理所谓中间投票者(Median Voter),指的是这样一种投票者,其最偏好的结果处于所有投票者最偏好的结果的中间状态。一般来说,投票者最偏好的政治结果是政府所提供的公共产品或劳务的数量达到这样的水平:他所承担的税收份额与该种公共产品或劳务的边际效益恰好相等。中间投票者定理可参见图4-7。,中国金融出版社,27,2023/5/29,第二节 公共抉择理论,六、公共抉择面临的问题(一)抉择规则下“暴政”的问题前面已经谈过,在现代民主社会里,公共抉择的规则有两种,即:一致同意规则与多数裁定规则。可以想象,在实际的公共抉择过程中,如果采用一致同意规则,可能就会有少数人利用这一规则而侵害多数人的利益,即出现少数人对多数人的“暴政”问题。同样,如果采用多数裁定规则,可能就会有多数人利用这一规则而损害少数人的利益,即出现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问题。,中国金融出版社,28,2023/5/29,第二节 公共抉择理论,六、公共抉择面临的问题(二)直接民主制的问题1.选民理性的“无知”在直接民主之下,如果按照正常的公共抉择规则,选民进行投票需要掌握必要的信息,但是要获得这些信息就得花时间、花精力,也就说需要付出一定的决策成本。当选民意识到他一个的投票相对于千百万人的投票可能是无足轻重的时候,一个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理性选民就完全有可能为了节省决策成本而在一种“无知”的状态中随意投票。,中国金融出版社,29,2023/5/29,第二节 公共抉择理论,六、公共抉择面临的问题(二)直接民主制的问题2.选民的冷漠 选民冷漠是一种选民自己故意缺席投票的行为。造成选民冷漠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主观的,有的是客观的。比如:选民可能是因为在投票成本过大(如天气恶劣,地点过远等)而不出席;也可能是因为选举中侯选人或备选方案太少,范围太窄,没有太多选择余地,选举结果不会使他满意,因而弃权;还可能是因为选民对政治失去兴趣,因而不愿意参加;还可能是因为选民对选举的事项不满意,对侯选人不信任,因而故意缺席,以示抗议。,中国金融出版社,30,2023/5/29,第二节 公共抉择理论,六、公共抉择面临的问题(二)直接民主制的问题3.选民的幻觉行为 幻觉行为是指选民或个人在“错误”估价选择对象的情况下,所进行的抉择行为(如税收幻觉、公债幻觉、支出幻觉等)。对于选民来说,幻觉行为既不是假装做自己并不真正知道的事情,也不是公开冷漠地拒绝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而是在“错误”思想指导下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从表面上看,幻觉行为可能是理性的,但其结果却是不合逻辑的。,中国金融出版社,31,2023/5/29,第二节 公共抉择理论,六、公共抉择面临的问题(三)代议民主制的问题1.投票交易的问题 投票交易(Vote Trading)也称“互相帮忙”、“互投赞成票”(Log-Rolling)。在这种交易中,结盟的双方或几方在投票时相互间作出安排,使投票结果对参与者相对有利,但却可能损害其他选民的利益。投票交易是个有争议的问题,有时候它可以增进社会福利,有时候它也会降低社会福利。一般来讲,投票交易会使投票者的多数形成一个联盟,对那些能为自己带来利益的项目投赞成票,而让少数派来主要承担这些成本。,中国金融出版社,32,2023/5/29,第二节 公共抉择理论,六、公共抉择面临的问题(三)代议民主制的问题2.特殊利益集团的问题 特殊利益集团一词,指的是谋求增加对其成员有利的政府支出的院外活动集团或压力集团。由于特殊利益集团的存在,而且其活动常常会左右公共抉择的结果,由此必定会引发这样一个不可忽略的问题:特殊利益集团在为它们自己争取到行业保护,或获得补助的同时,必然要以其他人的境况因此而变坏为前提。因此,幕后的特殊利益集团活动不仅会损害经济资源的配置效率,而且还会出现与社会通常所接受的平等和公正准则相违背的分配结果。,中国金融出版社,33,2023/5/29,第二节 公共抉择理论,六、公共抉择面临的问题(三)代议民主制的问题3.没有代表性的政府或被俘获的政府 如果因寻租活动的滋生与蔓延使得政府失去“公共利益”代表的本质,而沦为特殊利益集团的代言人时,没有代表性的政府就产生了。或一旦政府被特殊利益集团的寻租活动所控制,一个被俘获的政府也就出现了。这样,公共利益必将受到侵害。,中国金融出版社,34,2023/5/29,第二节 公共抉择理论,六、公共抉择面临的问题(三)代议民主制的问题4.具有内部效应的官僚 当官僚为了谋求其“内部”私利,而违背其向外界公开宣称的“公共利益”时,这种现象就称为官僚的内部效应。官僚谋求私利的行为主要有:不合理地扩大部门预算;过多的政府冗员薪金支出;奢华的办公室开支;不必要的会议开支和差旅支出等。其结果便是导致公共支出成本的增加,社会资源的浪费。,中国金融出版社,35,2023/5/29,本章小结,中国金融出版社,36,2023/5/29,局部均衡分析 一般均衡分析 林达尔均衡公共地悲剧 囚徒困境 直接民主制 代议民主制 一致同意规则 多数裁定规则阿罗不可能定理 投票悖论 单峰偏好定理中间投票者定理 寻租,关键词,中国金融出版社,37,2023/5/29,思考题,1.比较一下公共产品的需求曲线与私人产品需求曲线的区别。,3.公共产品的市场供给存在哪些困难?,4.简述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公共抉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2.比较一下公共物品供给的局部均衡分析与一般均衡分析的异同。,中国金融出版社,38,2023/5/29,案例讨论,中国金融出版社,Thank You!,

    注意事项

    本文(财政学第章公共产品供给与公共抉择理论.ppt)为本站会员(sccc)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