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项目四空调风系统设计.ppt

    • 资源ID:4950665       资源大小:14.59MB        全文页数:237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项目四空调风系统设计.ppt

    项目四空调风系统的设计,主讲 韩贤贵,空调风管道送回风方式及其应用气流组织设计空调风管系统水力计算空调管道和设备的绝热设计空调风管的防火防烟设计,主要内容,空调风管道系统空调风管道系统是全空气空调系统和风机盘管加新风空调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把空调设备和送回风口连成一个整体,承担着空气的输送与分配任务。使经过处理的空气能够源源不断地合理分配到各个空调房间或区域,满足有关参数的控制要求。空调风管道系统设计的任务就是在保证使用效果的前提下,使工程初投资和运行费用最省,风管道占用建筑空间最小。,5.1空调风管道,空调风管道 空调风管道是空调风管与空调风道的统称,空调风管是采用金属或非金属薄板(如薄钢板、铝板、硬聚氯乙烯板和玻璃钢等材料)制作的风管道。空调风道是用砖、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等建筑材料构筑而成的风管道。,5.1空调风管道,自学课本内容(30分钟),回答以下问题:,1、对风管道与空气接触部分材料的要求有哪些?2、空调风管道按制作材料分为哪几类?分别使用什么材料?3、空调风管道按断面的几何形状分为哪几类?4、空调工程中大量使用的金属材料风管是什么金属材料?有什么优缺点?5、以镀锌钢板为基材的传统空调风管结构是什么样的?6、复合材料风管有哪些?各有什么优缺点?7、软风管有哪些优缺点?主要用途是什么?按材质不同分为哪几种?8、铝箔伸缩软管有哪些优点?,对风管道与空气接触部分材料的要求,5.1空调风管道,内表面光滑,摩擦阻力小,不吸湿,耐腐蚀,强度高,重量轻,气密性好,不积尘,易清洁,一、空调风管道的种类,5.1空调风管道,按制作材料,金属风管(镀锌钢板、塑料复合钢板),非金属风管道(建筑风道、无机玻璃钢),复合材料风管(复合玻纤板、复合铝箔聚氨酯板、双壁螺旋风管),按断面几何形状,矩形风管道,圆形风管道,椭圆形风管道,一、空调风管道的种类,5.1空调风管道,按连接对象,主(总)风管(道),支风管(道),按能否任意弯曲与伸展,柔性风管(软管),刚性风管,按空气流速高低(15m/s),低速风管(道),高速风管(道),镀锌钢板风管特点: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和结构强度;,1、金属风管道,使用寿命较长,空气流动阻力小;钢板表面镀锌具有良好的防锈性能;风管制作快速方便,可以在工厂预制,也可以在施工现场临时制作;防火性能良好。采用人工加工方式时,敲打工作强度大,敲打时会产生有害噪声。,5.1空调风管道,塑料复合钢板风管 在普通薄钢板表面喷上一层0.20.4mm厚塑料层的塑料复合钢板风管,常用于防尘要求较高的空调系统。,1、金属风管道,5.1空调风管道,建筑风道建筑风道又称为土建式风道或土建风道,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钢筋混凝土现浇或预制而成的,另一种是采用砖砌体与钢筋混凝土预制板搭建而成的。,2、非金属风管道,5.1空调风管道,建筑风道缺点:一是要求施工非常仔细,当施工质量不好时,漏风情况极为严重。二是内表面粗糙,尤其是砖风道,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空气流动阻力大,对风机的风压要求高,风机的电耗上升。三是当施工管理不善时,施工杂质(如木块、纸屑甚至水泥块等)在风道内大量积存,严重时造成风道的堵塞。四是风道不易保温或施工困难。,2、非金属风管道,5.1空调风管道,建筑风道优点:结构简单,节省钢材,经久耐用,能与土建施工同时进行制作或安装,与风管的连接方式也比较灵活。适用场合:作为高层建筑空调系统的新风竖井。当风道截面很大或截面形状受到土建布置限制较为特殊、采用其他风管道加工有困难的场所。,2、非金属风管道,5.1空调风管道,无机玻璃钢风管简称玻璃钢风管,是以中碱或无碱玻璃纤维布作为增强材料,无机胶凝材料为胶结材料,通过一定的成型工艺制成的风管。优点:抗弯和抗冲击强度高、不燃、耐腐蚀、耐高温、导热系数较小、表面光洁、无毒。主要缺点:风管和管件(如弯头、三通等)都要在工厂制作,当现场要求修改或要求用非标准尺寸的管件时,因无法及时在现场制作而容易影响施工工期。,2、非金属风管道,5.1空调风管道,无机玻璃钢风管,2、非金属风管道,5.1空调风管道,我国常见的传统空调风管结构形式为:镀锌钢板风管+绝热层+防潮层+保护层镀锌钢板风管+绝热层(极低吸湿型材料)+保护层近年来,出现了多种采用不燃材料面层复合绝热材料板,运用特定技术工艺制成的新型风管复合材料风管,简称复合风管。,3、复合材料风管,5.1空调风管道,复合玻纤板风管 由三层玻璃纤维布和玻璃棉组合而成。优点:消声性能好;漏风量极低;质量轻;无绝热层脱落问题。,缺点:摩擦阻力较大,在一般情况下,风管中摩擦阻力占整个风管系统总阻力的比例较小,因而玻纤风管增加的摩擦阻力对整个风管系统的总阻力影响不明显。,5.1空调风管道,3、复合材料风管,复合铝箔聚氨酯板风管 简称复合铝箔风管,制作材料为聚氨脂泡沫塑料与铝箔的复合夹心板材。,5.1空调风管道,3、复合材料风管,特点:制作简单,可在施工现场直接下料粘接完成;重量轻;绝热层两面均受到坚硬的铝箔(或镀锌钢板、压花铝板和布基铝箔)保护层保护,不易损坏;外观亮丽。复合铝箔聚苯乙烯风管复合铝箔酚醛风管,双壁螺旋风管 内壁为穿孔金属板,外壁为镀锌钢板,均是机器绕制而成;碳化玻璃棉填充在两壁之间。特点:集绝热与消声功能为一体;机制圆形风管。,5.1空调风管道,3、复合材料风管,软管是软风管的简称,又称为伸缩软管、柔性风管优点:质量轻,易弯曲,具有施工简单、使用灵活、布管方便等,并有减振和消声作用。缺点:风阻力较大,对施工管理要求较高。用途:主要用作连接主风管与送回风口的支风管种类(按材质分):主要有铝箔伸缩软管、铝制波纹形半软管和玻纤管。,4、软管,5.1空调风管道,铝箔伸缩软管简称铝箔软管,风管的断面形状有圆形和方(矩)形。,消声保温型,5.1空调风管道,4、软管,优点:质量轻,柔性好,可任意弯曲、伸缩,安装方便接头少,长度长,每根软管的伸展长度可达l0m,压缩后单层管每根不到1m,保温管不超过2m,运输方便。易切割、连接,易于和其他管件或设备组配。缺点:强度较低,施工现场的尖锐物(如钢筋、铁钉等)很容易将其划破。,5.1空调风管道,铝箔伸缩软管,4、软管,普通型,保温型,属于金属柔性风管,是用薄铝板带借助专用机械缠绕成螺旋形咬口的圆形管。,优点:强度较高,安装完后其形状基本可保持不变。缺点:柔性和伸缩性相对较差;由于较脆,不能多次来回弯曲,否则易造成波纹处裂口。,5.1空调风管道,铝制波纹形半软管,4、软管,铝制波纹形半软管类型与结构 普通型、保温型和消声保温型,结构形式与铝箔伸缩软管相似。,4、软管,5.1空调风管道,玻纤软管优点:强度和柔韧性都较高,不易划破,耐腐蚀和伸缩性能也较好;由于可以做成不同的截面形状(如圆形、椭圆形或矩形),因此对室内装饰设计和与主风管或设备的连接较为有利。缺点:空气的摩擦阻力比上述几种软管稍大,但内覆铝箔的玻纤软管有很大改进。,4、软管,5.1空调风管道,自学课本和内容(15min),回答以下问题:,1、矩形、圆形和椭圆形风管各有何优缺点?2、规定空调规格尺寸的目的是什么?3、若风管截面积为0.8m2,当采用矩形风管时,可取哪些尺寸?当采用圆形风管时,应取多少直径?4、630mm320mm的矩形风管,若采用镀锌钢板,应选用多厚的镀锌钢板?5、如何减小空调风管摩擦阻力和弯头局部阻力?6、如何减小空调风管三通的局部阻力?7、如何减小空调风管变径处局部阻力?各个管件之间应留多少距离?,空调风管采用什么样的断面形状,需要综合考虑建筑层高或安装空间高度、室内装饰要求以及制作、安装的难易和费用等因素。为了设计标准化,制作工厂化,安装方便,国家标准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对空调风管的规格尺寸作了明确规定。,二、空调风的形状与规格尺寸,5.1空调风管道,1、空调风管的形状,空调工程广泛采用的风管断面形状主要有矩形和圆形,其他尚有椭圆形。(1)矩形风管优点:容易和建筑结构、室内装饰相配合;不受建筑层高或安装空间高度的限制;加工制作较容易。缺点:在断面积与圆形风管相等时,矩形风管的周长较长,耗费材料较多;由于矩形风管四个角存在局部涡流,其摩擦阻力比圆形风管的大。,5.1空调风管道,二、空调风的形状与规格尺寸,1、空调风管的形状,(2)圆形风管空调工程中使用的圆形风管多为螺旋形圆形风管,简称螺旋圆风管,是用镀锌钢板带料经专用的螺旋咬口制管机绕制而成。主要优点:内表面光滑,无涡流区,摩擦损失和噪声小;锁缝严密,气密性高;螺旋式锁缝具有加强筋作用,因而风管强度高,刚性好;有较长的连续长度,接头少,减少了渗漏,而且降低了安装费用,绝热层施工方便。主要缺点:受建筑层高或安装空间高度的限制;现场加工制作及风管配件、部件的安装难度较大。,5.1空调风管道,二、空调风的形状与规格尺寸,1、空调风管的形状,(3)椭圆形风管简称扁管或扁圆风管,是将螺旋圆风管压制成的风管。椭圆形风管除了具有螺旋圆风管的基本优点外,还具有矩形风管占用空间高度可以很小,适应建筑层高或安装空间高度较低场合需要的特点。,5.1空调风管道,二、空调风的形状与规格尺寸,国家标准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32002)对空调风管的规格即风管断面尺寸有明确规定,参见表6-1和表6-2。规定空调风管规格尺寸的目的:一是基于目前我国生产的镀锌钢板的规格尺寸,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材料。二是有利于风管及其配、部件制作的标准化、机械化和工厂化,提高制作效率。三是便于风管的设计和安装。,2、空调风管的规格尺寸,5.1空调风管道,二、空调风的形状与规格尺寸,表61 矩形风管道规格,注意:矩形风管道长边与短边之比通常最高可达8:1,但设计风管时,除特殊情况外,矩形风管的长边与短边之比不宜大于4:1,愈接近1愈好,任何时候都不要大于10。,2、空调风管的规格尺寸,5.1空调风管道,二、空调风的形状与规格尺寸,注:圆形风管应优先采用基本系列,表6-2 圆形风管规格(单位 mm),2、空调风管的规格尺寸,5.1空调风管道,二、空调风的形状与规格尺寸,注:螺旋风管的钢板厚度可适当减小1015。,表6-3 钢板风管板材厚度(单位 mm),2、空调风管的规格尺寸,5.1空调风管道,二、空调风的形状与规格尺寸,(1)摩擦阻力摩擦阻力又称为沿程阻力,大小与风速、管壁的粗糙度及管道尺寸等因素有关。(2)局部阻力是空气流过风管中的配件(如弯头、三通、变径管)和部件(如风口、阀门)等管件时,空气的流向、流量和流过断面等发生变化及某些管件的阻碍作用而产生的阻力。,3、空调风管系统的阻力与减阻措施,空调风管系统的阻力主要有摩擦阻力和局部阻力两部分。,5.1空调风管道,二、空调风的形状与规格尺寸,(3)减阻措施对于摩擦阻力,当风速和管道尺寸一定时(通常由设计人员确定),尽可能采用表面光滑的材料制作风管,就可降低摩擦阻力值。对于局部阻力,通常采取以下一些措施来减小局部阻力:弯头 弯头的曲率半径R不宜过小,最常用的是R/b=1.02.0(b是矩形风管的宽度或圆形风管的直径)。在R/b小于1.0时,要加装导流叶片,使空气流动阻力减小。,3、空调风管系统的阻力与减阻措施,5.1空调风管道,二、空调风的形状与规格尺寸,(3)减阻措施三通:分支管中心夹角宜取得小一些,一般不超过30;三通支管常采用一定的曲率半径。支管与主管的连接一般应设在渐扩管部位。当有几根支管汇合于同一主管时,汇合点最好不要在同一个断面上。此外,还应避免90垂直连接,通常支管应在顺气流方向上做一定的导流曲线或三角形切割角。应使两根支管与主管的气流速度接近,或者相等。,3、空调风管系统的阻力与减阻措施,5.1空调风管道,二、空调风的形状与规格尺寸,(3)减阻措施变径 尽量避免风管断面的突然变化。用渐缩管或渐扩管代替突然缩小或突然扩大,渐缩管每边收缩角度不宜大于30,渐扩管每边扩展角度不宜大于15。管件之间的相互影响 有条件时,风管上的各个管件在布置时尽量相隔一定的距离,以避免管件之间的相互影响。可能比两个单独的局部阻力之和大,也可能小。在设计风管时,如在各个管件之间留有大于三倍管径的直管距离,可以不计相互干扰的影响。,3、空调风管系统的阻力与减阻措施,5.1空调风管道,二、空调风的形状与规格尺寸,课后作业与任务,1、本次课无课后作业;2、课后任务:预习课本8.1、8.2内容。,气流组织又称为空气分布,是指室内空气的流动形态和分布。在中央空调系统中,送回风方式对室内气候和环境具有重要影响,尤其是风系统的送回风口类型的不同所形成的气流组织(又称空气分布)会影响到室内的最终空调效果,并关系到室内人员活动区或工作区的温湿度参数和舒适度感觉。因此,在风系统设计中,合理设计风系统的送回风形式很有必要。,5.2送回风方式及其应用,在设计气流组织时,重心是在室内人群的活动区域,即人的“工作区”。如办公室、商场等场所,一般规定为距离地面2m以下的空间;工艺性空调则要针对具体的室内设备或工艺流程而定,如通信机房、计算机机房筹场所。,一、气流组织的基本要求及设计流程,5.2送回风方式及其应用,1、气流组织的基本要求,气流组织的基本要求是:工作区内保持较为均匀、稳定的温湿度,风速不能超过设计值;而在允许室内温湿度波动的空调房间,在工作区内要满足气流的区域温差、温湿度基数及其波动范围。气流在有洁净度要求的空调房间内应保持洁净度的设计值和室内的正压设计值。另外,还需要以节能为目的合理地组织气流。表6一1列出了舒适性空调气流组织的基本要求参数。,一、气流组织的基本要求及设计流程,5.2送回风方式及其应用,1、气流组织的基本要求,另外,应该注愈到影响气流组织的因素有很多,诸如送风参数包括送风温差和风口速度,送回风装笠的形式、数价、大小和位搜,以及空间的几何尺寸、污染源的位哭、分布和性质等因素均会对气流组织的效果有影响。,一、气流组织的基本要求及设计流程,5.2送回风方式及其应用,1、气流组织的基本要求,一、气流组织的基本要求及设计流程,5.2送回风方式及其应用,2、气流组织的设计流程 在一设计室内空调区域的气流组织之前应该收集以下参数:室内温服度参数、允许风速、噪声标准、空气质娥、空内温度梯度以及空气分布特性指标(ADPI)。然后根锯上面的参数或折标结合建筑的特点性质、设备类型、工艺特点、内部的装修、家居布盈等现场条件进行设计。一般地,室内气流组织设计流程如图6l所示。,一、气流组织的基本要求及设计流程,5.2送回风方式及其应用,2、气流组织的设计流程,二、气流组织的分类及其典型形式,5.2送回风方式及其应用,按照气流形成的机理不同,空调区域内的气流组织可分为5个类型:1、上(顶)部混合系统(Overhead Mixing Systems,OHM)2、置换通风系统(Displacement Ventilation Systems,DV)3、地板送风系统(Underfloor Air Distrution Systems,UFAD)4、岗位/个人环境调节系统(Task/Ambient Airflow Conditioning System,TAC)5、单向流通风系统(Unidirectional Airflow Ventilation System,UAV),二、气流组织的分类及其典型形式,5.2送回风方式及其应用,二、气流组织的分类及其典型形式,5.2送回风方式及其应用,1、上(顶)部混合系统(OHM),二、气流组织的分类及其典型形式,5.2送回风方式及其应用,1、上(顶)部混合系统(OHM),二、气流组织的分类及其典型形式,5.2送回风方式及其应用,1、上(顶)部混合系统(OHM)(1)上送下回,有侧送侧回、顶送侧回、顶送底回等三种基本形式。,侧送侧回,顶送侧回,顶送底回,二、气流组织的分类及其典型形式,5.2送回风方式及其应用,1、上(顶)部混合系统(OHM)(1)上送下回,上送下回气流组织形式的主要优点 送风气流在进入工作区前就与房间空气进行了比较充分的混合,易形成均匀、稳定的温湿度场和速度场。侧送侧回送风射程较长,可采用较大的送风温差和较小的送风量。上送下回气流组织形式的缺点 回风口接风管回风,风管布置较困难;集中回风口直接回风,机房噪声的影响较大。,二、气流组织的分类及其典型形式,5.2送回风方式及其应用,1、上(顶)部混合系统(OHM)(1)上送下回,上送下回气流组织形式适用于有恒温要求和洁净度要求的工艺性空调,以及以冬季送热风为主且空调房间层高较高的舒适性空调。,二、气流组织的分类及其典型形式,5.2送回风方式及其应用,1、上(顶)部混合系统(OHM)(1)上送下回,图8-31 侧送顶回气流组织形式,基本形式有顶送顶回和侧送顶回。,图8-31 顶送顶回气流组织形式,二、气流组织的分类及其典型形式,5.2送回风方式及其应用,1、上(顶)部混合系统(OHM)(2)上送上回,深圳机场上送上回风口,首都机场上送(喷口)上回风口,上送(侧送)上回(顶回)风口,上送上回气流组织形式的主要优点 送回风管均设在房间的上部或隐藏在吊顶内,不占用房间使用面积,容易与室内装修协调。当使上部房间空间也成为回风通道时(俗称顶棚回风或吊顶回风),吊顶内由房间照明装置散发的部分发热量可由回风气流带走,在夏季可减少工作区的冷负荷量。,二、气流组织的分类及其典型形式,5.2送回风方式及其应用,1、上(顶)部混合系统(OHM)(2)上送上回,上送上回气流组织形式的主要缺点 部分工作区处于射流区,部分工作区处于回流区,不易形成均匀的温湿度场和速度场。如果风口布置不当,很容易造成送回风气流短路,影响空调质量。适用场合 以夏季降温为主,房间层高较低。下部无法布置回风口的房间,二、气流组织的分类及其典型形式,5.2送回风方式及其应用,1、上(顶)部混合系统(OHM)(2)上送上回,送风口设在空调房间的中部,回风口设于下部,气流从中部送风口送出,经工作区后再从下部回风口排出。在某些高大的空调房间内,若实际工作区在房间下部,则不需要将整个空间都作为控制调节的对象,只对位于房间下部的空调区域进行控制。,图8-33 中送下回气流组织形式,二、气流组织的分类及其典型形式,5.2送回风方式及其应用,1、上(顶)部混合系统(OHM)(2)中送下回,由于中送下回气流组织形式在竖向空间造成了温度“分层”现象,因此这种空调方式又称为分层空调。采用中送下回气流组织形式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空调区宜采用双侧送风;当房间跨度小于18m时,可采用单侧送风,其回风口宜布置在送风口的同侧下方。2)侧送多股平行射流应互相搭接;采用双侧相对送风时,两侧相向气流尚应在人员活动区以上搭接,以便形成覆盖,实现分层,即形成空调区和非空调区。3)应尽量减少非空调区向空调区的热转移,必要时应在非空调区设置送排风装置。,二、气流组织的分类及其典型形式,5.2送回风方式及其应用,1、上(顶)部混合系统(OHM)(2)中送下回,开来,形成一层薄空气湖。由于室内存在人员或电气设备等热源,通过挤压原理热源会带动浮升气流上升,浮升气流会不断地卷吸室内的空气,并带动其向上运动形成主导气流,最后热浊的空气从房间顶棚的排风口排出,如图6一18所示。,它是一种有别于传统的空气混合稀释原理的空调通风系统。它的基本原理是把经过热湿处理后的新鲜空气在地板附近以低速送人人员工作区,由于送风层的温度较低,密度较大,故会在整个地板上蔓延,二、气流组织的分类及其典型形式,5.2送回风方式及其应用,2、置换通风系统(DV),在一般的民用建筑中,置换通风的末端装置经常采用落地安装的形式,如图619a所示。使用时末端装置送出下沉冷空气,冷空气逐渐在地面上扩散成空气湖,这种方式应用广泛。而商级办公大楼有采用夹层地板时,置换通风的末端装置可安装于地面上,如图619b所示。对于工业厂房中有机械设备占用地面及地面有运输等需要的情况,置换通风末端装置可考虑架空布置,如图619c。运行时冷空气先从引导出口送出,下降至整个地面,扩散成空气湖。,(1)置换通风系统的空气分布形式及末端布置,二、气流组织的分类及其典型形式,5.2送回风方式及其应用,2、置换通风系统(DV),置换通风最早是用于在工业厂房中目的是控制有害物的浓度,以后被逐渐推广至室内中央空调中,形成一种独立的气流组织系统。根据置换通风的特性,它应被应用于诸如工业厂房、歌剧院等高大建筑(充分发挥其节能潜力),其次也可用于办公室、会议室。其体地,当符合下列条件时,可考虑使用置换通风系统:有热源或热源与污染源伴生,人员活动区的空气质量要求严格;房间高度不低于2.4m,建筑、工艺及装修等条件许可,且技术经济比较合理。,(2)置换通风系统的应用,二、气流组织的分类及其典型形式,5.2送回风方式及其应用,2、置换通风系统(DV),它是在结构地板或架空地板上布置送风管实现送风,然后通过顶棚回风口实现回风的一种空调送、回风系统。,二、气流组织的分类及其典型形式,5.2送回风方式及其应用,3、地板送风系统(UFAD),机理:气流从房间下部空间的送风管或送风静压箱(静压室)送出,形成水平贴附射流或垂直射流,在射流的卷吸作用下工作区中出现许多小股的混合气流,吸收工作区中的余热和余湿。,二、气流组织的分类及其典型形式,5.2送回风方式及其应用,3、地板送风系统(UFAD),同时工作区中.人员和热物体(如计算机和打印机等)会使周围空气变热,形成热射流,并卷吸周围的空气向上升,最后有害物和吸收了热、湿的空气从顶棚回风口排出,如图620所示。,该系统可由室内人员控制其工作位置的微气候,而在诸如走廊等其他公共环境中则是自动地维持可接受的环境状态。,二、气流组织的分类及其典型形式,5.2送回风方式及其应用,4、岗位/个人环境调节系统(TAC),特点:(1)着眼点是为小范围的工作区域提供工位空调;(2)在非工作区中,则降低了空调要求,只维持人员可接受的舒适性;(3)在较大程度上结合了个人的需要。,二、气流组织的分类及其典型形式,5.2送回风方式及其应用,4、岗位/个人环境调节系统(TAC),实际上,DV、UFAD和TAC都是一种下送上回的气流组织形式,下送上回气流组织形式的主要优点:(1)从房间下部送风能使新鲜空气首先通过工作区,有利于改善工作区的空气质量。(2)送冷风时,空气吸热后会自然上升,可减少回风机的动力消耗。(3)能使房间上部余热(照明装置散热、上部围护结构的得热等)可以不进入工作区就被直接排出室外,具有一定的节能效果。,二、气流组织的分类及其典型形式,5.2送回风方式及其应用,4、岗位/个人环境调节系统(TAC),实际上,DV、UFAD和TAC都是一种下送上回的气流组织形式,下送上回气流组织形式的主要缺点(1)在相同条件下,下送形式的送风温差必然要小于上送形式的。(2)考虑到人的舒适条件,送风速度不能大,这就必须要增大送风口的面积或数量,会给风口的布置带来困难。(3)地面容易积聚脏物,将会影响送风的清洁度。,包括送风口和回风口。空调风口的形式对空调房间内气流及温度、湿度等空气参数的分布情况有很大影响。对于空调房间的使用者来说,通常空调风口是整个空调系统惟一可看见的装置,因此空调系统所选用的空调风口不但应当很好的实现对其功能的要求,而且外观还要与室内装饰相协调,并得到使用者的认可。全面了解空调风口的形式和特点对选用合适的送回风口十分重要。,三、空调风口,5.2送回风方式及其应用,又称为空气分布器。按风口形式分类 百叶风口、散流器、喷口、条缝风口、旋流风口、孔板风口和专用风口(如椅子风口、灯具风口等)。,二、空调风口,1、送风口,5.2送回风方式及其应用,按风口送出气流的形式分类 扩散型送风口(如散流器)轴向型送风口(如喷口)线形送风口(如长宽比很大的条缝型送风口)面形送风口(如孔板送风口),按风口安装位置分类 顶棚送风口、侧墙送风口及地面送风口等。按风口送风方向分类 下送风口、侧送风口和上送风口。,二、空调风口,1、送风口,5.2送回风方式及其应用,(1)百叶风口空调工程中使用最多的风口。外形主要为方形和矩形。作为送风口使用时,其百叶通常为活动可调的,既能调送风方向,又能调送风量大小。既可安装于空调房间墙壁或暴露风管侧面作为侧送风口使用,也可以安装在空调房间的顶棚或暴露风管的底部作为下送风口使用。,二、空调风口,1、送风口,5.2送回风方式及其应用,(1)百叶风口单层百叶风口一般带开式风量调节阀,常用于一般精度的空调工程中作为侧送风口使用。也可与铝合金网式过滤器或尼龙过滤网配合作为回风口使用。,二、空调风口,1、送风口,5.2送回风方式及其应用,(1)百叶风口双层活动百叶风口精度要求较高的工艺性空调中作为侧送风口。另外,在公共建筑的舒适性空调、含出风口的风机盘管机组和独立新风系统中也经常被采用。,二、空调风口,1、送风口,5.2送回风方式及其应用,(1)百叶风口侧壁栅格风口叶片固定的侧壁栅格风口一般用于回风口,在新风送风口中也有应用。叶片可调的侧壁栅格风口用于要求不高的空调系统中。,二、空调风口,1、送风口,5.2送回风方式及其应用,(1)百叶风口条缝型格栅风口一般用在公共建筑的舒适性空调和风机盘管的出风口中。,二、空调风口,1、送风口,5.2送回风方式及其应用,条缝型格栅风口,(2)散流器是一种通常装在空调房间的顶棚或暴露风管的底部作为下送风口使用的风口。其造型美观,易与房间装饰要求配合,是使用最广泛的送风口之一。类型 按外形分圆形、方形和矩形;按气流扩散方向分单向的(一面送风)和多向的(两面、三面和四面送风);按送风气流流型分下送型和平送型;按叶片结构分流线形、直(斜)片式和圆环式。,二、空调风口,1、送风口,5.2送回风方式及其应用,(2)散流器 圆形散流器一般用于公共建筑的舒适性空调和工艺性空调中。,二、空调风口,1、送风口,5.2送回风方式及其应用,圆形散流器下送风,圆形散流器侧送风,(2)散流器 方形和矩形散流器是实际工程中应用最多的一种,一般用在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的舒适性空调中。,二、空调风口,5.2送回风方式及其应用,1、送风口,矩形送风管,方形散流器,风机盘管接水盘,风机盘管回风口,(2)散流器 方形和矩形散流器 方形和矩形散流器的叶片组与外框通常采用分离式结构,这样既有利于安装,又有利于在需要时能方便地卸下叶片组、调整风口的阀门开度或清洁管道。,二、空调风口,4.1空调房间气流组织的设计,1、送风口,(2)散流器 圆环式散流器,图8-10 圆环式散流器,二、空调风口,5.2送回风方式及其应用,1、送风口,贵阳机场固定圆环式散流器,方向可调节圆环式散流器,香港博物馆可调节圆环式散流器,(2)散流器 圆盘形散流器,图8-11 圆盘形散流器,二、空调风口,4.1空调房间气流组织的设计,1、送风口,影剧院的盘形散流器,(3)喷口圆形喷口,图8-12 a)圆形喷口,二、空调风口,5.2送回风方式及其应用,1、送风口,首都机场喷口,图8-12 b)球形喷口,(3)喷口球形喷口,二、空调风口,5.2送回风方式及其应用,1、送风口,深圳会展中心喷口塔,图8-12 c)带长喷嘴的球形喷口,转动球体,转动阀片,(3)喷口带长喷嘴的球形喷口,二、空调风口,5.2送回风方式及其应用,1、送风口,喷口通常作为侧送风口使用。喷口送风是将空气以较高的速度、较大的风量集中由少数几个风口送出,沿途诱引大量室内空气,致使射流流量增至送风量的3-5倍,并带动室内空气进行强烈的混合,可保证大面积工作区中温度场和速度场的均匀性。,图8-13 喷口送风,(3)喷口,二、空调风口,5.2送回风方式及其应用,1、送风口,喷口送风的优点 射程远、送风口数量需要少、系统简单、投资较小。常用场合 空间较大的公共建筑(如体育馆、影剧院、候机厅、展览馆等)和室温允许波动范围要求不太严格的高大厂房。,(3)喷口,二、空调风口,5.2送回风方式及其应用,1、送风口,图8-14条缝(型)风口,(4)条缝风口,二、空调风口,5.2送回风方式及其应用,1、送风口,哈尔滨机场,5.2送回风方式及其应用,图8-17 下送式旋流风口a)无芯管旋流风口,(5)旋流风口,二、空调风口,1、送风口,主要用于高大空调房间(如体育馆、展览馆等)的下送风,图8-17 下送式旋流风口b)固定导流叶片旋流风口,5.2送回风方式及其应用,(5)旋流风口,二、空调风口,1、送风口,适用于层高在2.64.0m范围内的空间,图8-18 上送式旋流风口 1-出风格栅 2-集尘箱 3-旋流叶片,5.2送回风方式及其应用,(5)旋流风口,二、空调风口,1、送风口,优点:送风气流与室内空气混合好,速度衰减快,格栅和集尘箱可以随时取出清扫。,适用场合:室内下部空调负荷大的场合(如计算机房),以及只需要控制室内下部空气环境的高大房间(如展览馆)。,实际上是一块开有大量小孔(孔径一般为6-8mm)的平板,材料为镀锌钢板、硬质塑料板、铝板、铝合金板或不锈钢板,通常与空调房间的顶棚合为一体,既是送风口,又是顶棚。根据孔板在顶棚上的布置形式不同,孔板风口可分为全面孔板和局部孔板两种形式。,5.2送回风方式及其应用,(6)孔板风口,二、空调风口,1、送风口,全面孔板 在空调房间的整个顶棚上(除照明灯具所占面积外),均匀布置的孔板。,图8-19 孔板风口1-风管 2-静压箱 3-孔板,5.2送回风方式及其应用,(6)孔板风口,二、空调风口,1、送风口,局部孔板 在顶棚的一个局部位置或多个局部位置,成带形、梅花形、棋盘形或其他形式布置的孔板。,图8-20 局部孔板布置示意图,5.2送回风方式及其应用,(6)孔板风口,二、空调风口,1、送风口,孔板风口的应用 在工艺性空调中(如恒温室、洁净室及某些实验环境等)应用较多,在某些层高较低或净空较小的公共建筑中也有应用。孔板送风的特点 送风均匀,噪声小;射流的速度和温度都衰减很快;在直接控制的区域内,能够形成比较均匀的速度场和温度场;区域温差小,可达到0.1的要求。,5.2送回风方式及其应用,(6)孔板风口,二、空调风口,1、送风口,座椅送风口一般设在座椅下面,多用于影剧院或会堂的座椅,由于属于上送风,且直接、就近地对人送风,因此能取得较好的节能效果。,5.2送回风方式及其应用,(7)专用风口,二、空调风口,1、送风口,图8-23座椅送风口,a)b),c)d),图8-23座椅送风口,座椅送风口,5.2送回风方式及其应用,(7)专用风口,二、空调风口,1、送风口,c)d),座椅送风口,5.2送回风方式及其应用,(7)专用风口,二、空调风口,1、送风口,图8-24 台式送风口,台式送风口,5.2送回风方式及其应用,(7)专用风口,二、空调风口,1、送风口,图8-25 灯具送风口,灯具送风口该风口是将条缝送风口与照明器具组合在一起的一种送风口。,5.2送回风方式及其应用,(7)专用风口,二、空调风口,1、送风口,又称为送风塔、送风柱、风柱。,图8-26 高大空间的风亭,风亭,5.2送回风方式及其应用,(7)专用风口,二、空调风口,1、送风口,首都机场风亭,大连机场风亭,深圳机场风亭,回风口的安装位置通常比较隐蔽,对回风功能要求很低,外观对室内环境美化作用影响不大的特点决定了其形式很少,构造也简单。常用的回风口 百叶式回风口 活动箅板式回风口 蘑菇形回风口,5.2送回风方式及其应用,二、空调风口,2、回风口,1)百叶式回风口用做回风口的百叶风口,其叶片通常固定为某一角度。这种风口既可在空调房间的侧墙或风管的侧面垂直安装,也可在空调房间的顶棚或风管的底面水平安装。当回风量有调节要求时,也可采用活动叶片的百叶风口。,图8-27 单层固定百叶式回风口,5.2送回风方式及其应用,二、空调风口,2、回风口,侧墙回风,顶棚直片式回风口,顶棚斜片式回风口,对于直接接风管且需要设过滤器的百叶风口,为了能方便地清洁过滤器,通常采用门铰式百叶风口(又称为可开式百叶风口)。该风口比固定百叶风口多一个边框,使百叶部分成为可脱离边框的“活门”,在“活门”后面加装能抽插的过滤器,即实现了过滤器随便取出、清洁或更换的目的。,1)百叶式回风口,5.2送回风方式及其应用,二、空调风口,2、回风口,由两层箅板叠合而成,两块箅板均开有相同的长条形孔洞,移动调节螺栓可使内层箅板左右移动,从而改变开口面积,达到调节回风量的目的。,图8-28 活动箅板式回风口,2)活动箅板式回风口,5.2送回风方式及其应用,二、空调风口,2、回风口,是一种安装在地面上的回风口。.主要用于影剧院,通常布置在座椅下,直接插入地面的预留洞与地下回风管相接。,图8-29 蘑菇形回风口,3)蘑菇形回风口,5.2送回风方式及其应用,二、空调风口,2、回风口,总 结,请合上你的课本,看看你能说出多少种送风口和回风口?,单层百叶风口,双层百叶风口,圆形散流器,方形散流器,矩形散流器,圆环式散流器,圆盘形散流器,喷口,条缝风口,旋流风口,孔板风口,座椅送风口,台式送风口,灯具送风口,风亭,百叶式回风口,活动箅板式回风口,蘑菇形回风口,课后作业与任务,1、课后作业:无2、课后任务预习课本8.3内容。,Thank You!,气流组织又称为空气分布,是指室内空气的流动形态和分布。它直接影响到空调房间内空气的温度、湿度、流动速度、洁净度、区域温差和人的舒适感等能否满足要求。影响室内气流组织的因素 送风口的形式、位置、数量、大小;回风口的位置、数量;房间的形状和大小;散热、散湿源的位置、分布和性质;送风参数以及室内工艺设备的布置,一、气流组织形式,5.3空调房间气流组织设计,通常用送回风口在空调房间内设置的相对位置来表示气流组织形式.常用的四种气流组织形式 上送下回 上送上回 下送上回 中送下回,一、气流组织形式,5.3空调房间气流组织设计,送风方式 通常用送风气流流向送风空间的方向来描述送风方式。送风方式的三大类如下:由侧面横向送风,简称侧送风或侧送;由上向下送风,简称下送风或下送;由下向上送风,简称上送风或上送。送风口的形式 送风口的形式有七大类(前已述及)。,二、送风方式与送风口的选择,5.3空调房间气流组织设计,送风方式与送风口选用时的原则 1)一般采用百叶风口或条缝风口侧送风,有条件时侧送气流宜贴附顶棚。侧送风口安装位置距顶棚愈近,愈容易贴附。当送风口上缘离顶棚距离较大时,为了达到贴附的目的,应选用外层叶片为水平可调的百叶风口,并使叶片向上倾斜10-20。当风口在冬季需送热风时,也应选用外层叶片为水平可调的百叶风口。一般层高的小面积房间宜采用单侧送风。当采用单侧送风的射程或区域温差不能满足要求时,可采用双侧送风。,二、送风方式与送风口的选择,5.3空调房间气流组织设计,送风方式与送风口选用时的原则 2)圆形、方形、矩形散流器平送风均能形成贴附射流,对室内高度较低的房间,既能满足使用要求,又比较美观。当有吊顶可利用或房间内有设置吊顶的可能性时,应根据房间高度及使用场所对气流的要求,分别采用圆形、方形或矩形散流器送风。对于室内高度较高的房间,以及室内散热量较大的生产房间,当采用散流器时,应采用向下送风,但布置风口时,应考虑气流的均布性。散流器的设置数量应根据房间大小决定,多个散流器宜对称均布或梅花形布置。布置散流器时,散流器之间的距离以及散流器离墙的距离选择,一方面要考虑使射流有足够的射程,另一方面又要使射流扩散好。,二、送风方式与送风口的选择,5.3空调房间气流组织设计,3)当单位面积送风量较大,且人员活动区内要求风速较小或区域温差要求严格时,应采用孔板风口下送风。采用孔板送风时,孔板上部稳压层的净高不应小于0.2m 向稳压层内送风的速度宜采用3-5m/s;除送风射流较长的以外,稳压层内可不设送风分布支管。在送风口处,宜装设防止送风气流直接吹向孔板的导流片或挡板。,送风方式与送风口选用时的原则,二、送风方式与送风口的选择,5.3空调房间气流组织设计,4)对于空间较大的公共建筑和室温允许波动范围大于或等于1的高大厂房,宜采用喷口或旋流风口下送风。此外也可采用地板风口上送风。采用喷口侧送风时,人员活动区宜处于回流区。喷口的安装高度,应根据房间高度和回流区的分布位置等因素确定,但不宜低于房间高度的0.5倍。对于兼作热风采暖的喷口,为防

    注意事项

    本文(项目四空调风系统设计.ppt)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