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国际法教学大纲(DOC).doc

    • 资源ID:4945608       资源大小:158KB        全文页数:2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国际法教学大纲(DOC).doc

    西安财经学院本科专业课程教学大纲汇编 国际公法课程代码:0300058国际公法教学大纲PUBLIC INTERNATIONAL LAW执 笔 人: 王卿 编写人员: 审 核 人: 国际公法教学大纲基本概况课程中文名称国际法课程英文名称PUBLIC INTERNATIONAL LAW课程类别专业基础适用专业法学先修课程宪法、法理学并修课程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总学时363636使用教材邵津:国际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参考书目25部邵沙平:国际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王献枢:国际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周鲠生:国际法上下册,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詹宁斯、瓦茨修订:奥本海国际法,中译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版。其它可利用的网络资源中国期刊网课程概述(课程的意义,教学目标,内容简介等)课程的意义:通过讲述使学生熟悉并掌握关于国际法主体、特别是主权国家在国际交往中享有的国际权利和应遵循的国际规则等相关法律制度,并能利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辨别国家之间外交、军事冲突中的现实问题,确定国家的国际责任,为学生在今后的国际经济一体化中解决国际争端奠定良好的专业理论基础。 教学目标:熟悉并掌握国际主体的法律规范、特别是主权国家及其领土的国际法地位以及国际海洋法、国际航空法、外层空间法、国际环境法、外交和领事关系法、条约法、国家的国际法律责任、国际争端的和平解决与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法律制度、战争法等法律制度的具体内容,并能熟练利用上述知识分析辨别国际争端。内容简介: 国际法是关于国际法主体和其权利义务,及其在国际政治、军事交往中产生的各种外交、军事关系以及国家和国际组织对国际政治、军事关系进行协调过程中发生的政治外交、军事关系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称。注:以上表格字体均为五号宋体,表格中所要填写的内容除特别说明外均为五号楷体学时分配学 时 分 配 表章次章 名学时备注1导 论42国际法的渊源与编纂13国际法的基本原则24国际法上的国家41(课堂讨论)5国际法上的居民36领土法27国际法律责任28条约法39国际组织法110外交和领事关系法311海洋法41(课堂讨论)12空间法1513国际环境法0.514国际人权法115武装冲突法与人道法116国际刑法117和平解决国际争端2总学时合计342注:以上表格字体均为五号宋体,表格中所要填写的内容均为五号楷体理论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 国际法概述教学目的 了解国际法的概念、特征和历史发展;掌握国际法的主体范围、法律渊源和基本原则;了解国际法的效力根据与不同学派的基本观点;了解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重点难点 国际法的主体范围 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和渊源教学时数 4教学内容 第一节 国际法的概念一、国际法的概念二、国际法的特征三、国际法与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国际法学第二节 国际法的历史发展一、古代国际法概况二、近代国际法三、现代国际法第三节 国际法主体一、国际法主体的概念二、现代国际法主体的类型(一)国家(二)正在争取解放的民族(三)国际组织第四节 国际法的渊源一、国际法渊源的概念二、国际法的渊源三、际组织和国际会议的决议四、准条约第五节 国际法的编篡一、国际法编篡的概念和意义二、国际法编篡简史三、联合国主持下的国际法的编篡工作第六节 国际法的效力根据与学派一、国际法效力根据的概念二、近代各学派三、现代各学派第七节 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一、国际法与国内法属于两个体系还是一个体系二、国际法在国内的实施三、中国关于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实践第八节 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一、法基本原则的概念二、国际法原则宣言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练习题1、简述国际法的概念、特征。2、简述国际法与国际法学、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的区别。3、简述近代国际法的特点?4、现代国际法主体有哪些类型?5、个人是否国际法的主体之一?6、简述国际法的渊源及其形式。7、何谓主权?8、试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现代国际法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章 国际法上的国家教学目的 了解国家的概念、类型;掌握国家的基本权利义务;掌握“国家承认”的概念和性质以及新国家产生的情势、承认的条件;掌握国家承认、政府承认的方式、范围和效果;掌握国家继承的内容及规则;了解我国与国家继承的有关问题。重点难点 国家承认和政府承认 国家承认的法律后果 国家继承 政府继承与国家继承的区别教学时数 2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 述一、国家的概念和特征二、国家类型三、国家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四、国家豁免权第二节 国家和政府的承认一、国家承认的概念和性质二、新国家产生的情势、承认的条件三、国家承认的方式、范围和效果四、政府和其他实体的承认 第三节 国家的继承一、国家继承的概念二、国家继承的方面和规则三、我国与继承问题练习题1、国家有哪些类型?2、试述国家的基本权利。3、简述国家豁免权的概念。4、什么是国家承认?它有什么条件?5、对新国家的承认会产生何种法律后果?第三章 国际法上的居民教学目的 了解国籍的概念、意义和有关国籍的立法原则;掌握国籍取得和丧失的规则以及解决国籍冲突的原则;掌握外国人法律地位和待遇的法律规定;掌握引渡的条件、程序和效果;掌握庇护的法律制度;掌握有关部门难民法律地位、待遇的法律规定。重点难点 解决国籍冲突的原则 拒绝引渡的理由 国家行使庇护权的处所 外交保护的条件 难民地位的取得和丧失教学时数 2教学内容第一节 国籍制度一、国籍的概念和意义二、关于国籍的立法三、国籍的取得和丧失规则四、国籍冲突的解决五、我国关于国籍的规定第二节 外国人的法律地位一、概述二、对外国人的管辖三、对外国人的管理四、对外国人的待遇五、外交保护六、外国人在中国的法律地位第三节 引渡和庇护制度一、引渡制度二、庇护三、中国关于引渡和庇护的法律制度第四节 难民的国际保护一、概述二、难民的概念三、难民的法律地位四、中国保护难民的立场和实践练习题1、什么是国籍?国籍对于个人有何意义?2、何谓国籍的积极冲突与消极冲突?简述它们产生的根本原因。3、解决国籍冲突的方法有哪些?4、一国给予外国人的待遇标准有哪几种形式?第四章 国家领土教学目的 掌握领土主权的概念、性质和内容;掌握限制领土主权的方式、领土的构成以及领土的变更方式;掌握边界的概念、形成与划分;了解我国的领土和边界情况;了解南北极的法律地位和制度。重点难点 领土的构成 领土主权 领土变更的方式 边界划分的主要程序 南北极的法律制度教学时数 3教学内容第一节 国家领土与领土主权一、国家领土的含义及其重要性二、国家领土主权三、国家领土主权的限制第二节 国家领土的组成部分一、领土的构成二、领陆三、领水四、领空五、底层领土第三节 领土变更的方式一、领土变更的含义二、传统国际法中领土变更的方式(一)先占(二)时效(三)添附(四)割让(五)征服三、现代国际法中领土变更的方式(一)民族自决(二)全民公决第四节 国家的边界和边境一、边界和边境的概念二、边界的形成与划分三、边界争端的解决四、边境制度 第五节 中国的领土和边界一、中国的领土二、中国的边界第六节 南北极地区的法律地位一、南极地区二、北极地区练习题1、简述领土的构成部分。2、试述领土主权。3、评述领土变更的方式。4、试述边界划分的程序。5、试述南极的法律制度。第五章 国际海洋法教学目的 了解海洋法的概念、历史发展以及海洋法的编篡;掌握内水、领海、毗连区的概念和法律地位;掌握群岛水域、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的概念和法律地位;掌握大陆架、专属经济区的概念和法律制度;掌握公海及其法律制度;掌握国际海底区域的法律地位及其勘探和开发制度。重点难点 领海、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的法律地位 公海自由与公海管辖权 无害通过制度与过境通行制度的区别 教学时数 5教学内容第一节 国际海洋法的概念、历史发展及编篡一、国际海洋法的概念二、国际海洋法的历史发展三、国际海洋法的编篡第二节 内水、领海和毗连区一、内水二、领海(一)概念和法律地位(二)领海的宽度及其界限(三)领海上的管辖权(四)无害通过权三、毗连区(一)概念(二)宽度(三)法律地位第三节 群岛水域和用于国际通行的海峡一、群岛水域(一)概念和法律地位(二)群岛海道通过权二、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第四节 专属经济区、大陆架一、专属经济区(一)概念和法律地位(二)生物资源的养护和利用(三)人工岛屿、设施和结构的建造和管理(四)专属经济区的划界二、大陆架(一)概述(二)大陆架的法律制度(三)大陆架的划界第五节 公 海一、公海的概念和法律地位二、公海自由三、公海上的管辖第六节 国际海底区域一、国际海底区域的概念和法律地位二、国际海底区域的勘探和开发制度三、国际海底管理局 练习题1、试述领海的法律地位。2、试述专属经济区的法律地位。3、试述大陆架的法律地位。4、试述公海自由原则的内容。5、试述国际海底区域的法律地位。6、试比较无害通过制度与过境通行制度。7、试述公海管辖原则。第六章 国际航空法教学目的 了解航空法的概念、渊源及其历史发展;了解关于空气空间法律地位的理论和实践;掌握领空主权的法律性质;掌握国际空中航行的一般和特殊规则;了解国际航空承运人的责任制度以及外国航空器对地(水)面第三人造成损害的赔偿制度;掌握国际航空安全的法律保护。重点难点 领空主权的法律性质 国际空中航行的一般和特殊规则 “或引渡或起诉”原则 国际航空运输的管理体制 航空运营权 国际航空安全的法律保护教学时数 2教学内容第一节 国际航空法概述一、国际航空法的概念二、国际航空法的发展三、国际航空法的渊源第二节 空气空间的法律地位一、领空制度二、关于空气空间法律地位的理论和实践三、领空主权的法律性质四、无线电信第三节 空中航行的法律制度一、领空管理制度二、航空器及其国籍三、空中航行的一般规则四、国际空中航行的特殊规定五、拦截和避免对民用航空器使用武器六、航空安全监督和审计的法律问题第四节 国际航空运输法一、国际航空运输的管理体制二、航空运营权三、双边航空运输协定四、国际航空运输的管理体制的发展变化第五节 国际航空的损害赔偿责任一、国际航空承运人的责任制度二、外国航空器对地面第三人造成损害的赔偿责任第六节 国际航空安全的法律制度一、关于国际航空安全的国际条约及其所规定的罪行二、刑事管辖权三、引渡或起诉四、国家的权利和责任练习题1、关于空气空间和外层空间的划界问题有哪些主张?应如何评价这些主张?2、试述空气空间的法律地位。3、1944年国际民用航空公约关于“航班飞行”和“非航班飞行”的规定有什么不同?4、什么是空中劫持的“或引渡或起诉”原则?5、试述蒙特利尔公约对东京公约和海牙公约的发展。第七章 外层空间法教学目的 了解外层空间的概念、划界分歧和外空法的历史发展;掌握外层空间的基本原则和制度;掌握联合国关于空间技术及其应用的原则;掌握外层空间法的新领域和新发展;了解我国的航天政策和法律。重点难点 外层空间的概念、划界分歧 外层空间营救制度 空间物体损害赔偿制度空间物体登记制度 在月球和其他天体上活动的原则 卫星国际直接电视广播的原则 卫星遥感地球的原则 外空使用核动力源原则 国际空间站 外层空间的商业化利用 空间环境保护教学时数 2教学内容第一节 概 述一、外层空间的概念二、外层空间的产生和发展三、外层空间的性质和特点第二节 外层空间法的原则和制度一、外层空间法的基本原则二、外层空间的营救制度三、空间物体损害的赔偿制度四、空间物体的登记制度五、在月球和其他天体上活动的原则第三节 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关于空间技术及其应用原则一、卫星国际直接电视广播的原则二、卫星遥感地球的原则三、外空使用核动力源的原则第四节 外层空间的新领域和新发展一、国际空间站二、外层空间的商业化利用三、空间环境保护第五节 中国的航天政策和法律一、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历史二、中国加入的关于外层空间的国际公约练习题1、试述外层空间的法律地位。2、各国探索和利用外空应遵循哪些原则?3、简述卫星遥感地球的原则。4、简述外空使用核动力源的原则。5、简述空间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6、简述我国参加的有关部门外层空间的国际公约。第八章 国际环境法教学目的 了解国际环境法的概念、特点和渊源;掌握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掌握国际环境法的主要内容。重点难点 国际环境法的特点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环境污染防止维护气候体系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合理利用资源教学时数 2教学内容第一节 概 述一、国际环境问题二、国际环境法的概念三、国际环境法的产生与发展四、环境保护国际组织第二节 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一、资源开发的主权原则二、国际合作原则三、可持续发展原则四、预防原则五、共有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第三节 国际环境法的主要内容一、环境污染防治二、维护气候体系三、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合理利用资源四、自然地域保护五、关于贸易与环境影响问题练习题1、试述国际环境法的概念和特点。2、试述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第九章 联合国和区域性国际组织教学目的 了解国际组织的概念、特征和法律地位;掌握国际组织的表决制度;掌握联合国的宗旨、原则以及联合国和安理会的主要职责;掌握专门性国际机构的法律特征;掌握区域性国际组织的法律地位。重点难点 国际组织的法律地位 国际组织的表决制度 联合国和安理会的主要职责 区域性国际组织的法律地位教学时数 3教学内容第一节 国际组织概述一、国际组织的概念和特征二、国际组织的形成和发展三、现代国际组织的类型四、国际组织的若干法律问题五、国际组织的表决第二节 联合国一、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二、联合国的会员国三、联合国的主要机关四、联合国宪章的修正、审查及联合国改革的问题五、中国与联合国第三节 联合国专门机构一、联合国专门机构的概念和特征二、联合国专门机构的类型三、各专门机构简况第四节 区域性国际组织一、区域性国际组织的定义和特征二、区域性国际组织与联合国的关系三、区域组织简介练习题1、试述国际组织的概念和特征。2、国际组织的表决制度有哪几种类别?3、试述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4、试述联合国和安理会的主要职责。5、试述区域性国际组织的法律地位。第十章 外交和领事豁免教学目的 了解使馆的职责和人员;掌握外交特权和豁免的内容;掌握领事特权和豁免;联合国和各专门机构的特权与豁免。重点难点 外交机构的体系资本输入国外资法关于外资进入的条件和审批程序 使馆的职务 外交特权和豁免的根据与内容 领馆的职务 领事特权与豁免与外交特权和豁免的不同 领事关系与外交关系的联系与区别教学时数 2教学内容第一节 外交特权和豁免一、外交关系和使馆概述二、外交特权和豁免三、使馆和享有外交特权与豁免人员的义务四、宣告为“不受欢迎的人”五、特权与豁免的开始和终止第二节 领事特权和豁免一、领事制度概述二、领事特权和豁免四、宣告为不受欢迎的人五、特权与豁免的开始和终止第三节 联合公和其各专门机构的特权和豁免一、概述二、联合国和其专门机构及其官员的特权和豁免三、常驻使团及其人员的特权与豁免四、临时性代表团及其人员的特权与豁免练习题1、 试述外交机构的体系。2、 简述使馆的职务。3、 试述外交特权和豁免的根据和内容。4、 简述领事特权和豁免与外交特权和豁免的不同。5、 简述领馆的职务范围。第十一章 国际经济组织与制度教学目的 了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和会员国的义务;掌握基金组织的组织机构、资金来源、投票权和特别提款权;掌握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的宗旨和会员国的义务;掌握WTO的宗旨、基本原则及其主要协议;掌握WTO的争端解决机构的工作程序。重点难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组织机构、资金来源、投票权和特别提款权 世界银行的职责 WTO的职能、法律地位和组织机构及其争端解决机制教学时数2教学内容第一节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概述二、基金组织的宗旨与会员国的义务三、基金组织的组织机构、资金来源、投票权和特别提款权四、基金组织的主要活动五、对基金组织作用的评价六、中国与基金组织第二节 世界银行集团一、国际复兴与开发银行二、国际金融公司三、国际开发协会四、多边投资担保机构五、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六、世界银行集团与中国第三节 世界贸易组织一、概述二、世界贸易组织协议的主要内容三、世界贸易组织的主要协议之一四、世界贸易组织的协议之二关于争端解决的规则和程序的谅解五、世界贸易组织主要协议之三贸易政策审议机制六、世界贸易组织主要协议之四诸边协议七、发展中国家练习题1、 简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组织机构、资金来源、投票权和特别提款权。2、 简述世界银行的职能3、 简述WTO的职能、法律地位和组织机构。第十二章 人权的国际保护教学目的 了解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人权概念及理论;了解人权国际保护的起源和发展;掌握人权国际保护与国内制度的区别与联系;掌握人权国际保护的几个理论问题;了解国际人权宪章的基本内容;了解人权国际保护机构的种类和职能。重点难点 国际人权的概念以及人权的分类 人权的国际保护与国际法基本原则的关系 “世界人权宪章”及其各项公约的内容和特点 国际人权法的实施机制教学时数 1教学内容第一节 概念、发展与现状一、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提出的人权概念和理论二、人权国际保护的起源和发展三、人权国际保护与国内人权制度的区别与联系四、人权国际保护的几个理论问题第二节 人权国际保护的基本文书一、世界人权宣言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三、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第三节 专门性国际人权文书一、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二、禁止并惩治种族隔离罪行国际公约三、防止及惩治灭绝种族罪公约四、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五、禁止酷刑和其他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处罚公约六、儿童权利公约七、发展权宣言第四节 人权国际保护机构一、联合国机构二、国际公约机构三、国际金融法的渊源练习题1、试述国际人权法的概念和人权分类。2、人权国际保护与国际法基本原则的关系。3、什么是“世界人权宪章”?其各项公约的内容和特点如何?4、简述国际人权法的实施机制。第十三章 条约法教学目的 了解条约的概念、名称、结构和文字;掌握条约的缔结和生效的法律制度;掌握条约的遵守、适用和解释;掌握条约的修改、终止、停止执行和无效。重点难点 条约的缔结程序 条约的保留 条约对第三国的效力 条约解释的一般原则 条约无效与终止 教学时数 2教学内容第一节 概 述一、条约的概念二、条约的名称三、条约的结构和文字四、条约的编篡第二节 条约的缔结与生效一、缔约能力二、缔约程序三、条约的加入四、条约的保留五、条约的生效六、我国缔结条约的程序法第三节 条约的遵守、适用及解释一、条约必须信守二、条约的适用三、条约与第三国四、条约的解释第四节 条约的修改、终止、停止执行与无效一、条约的修改二、条约的终止与停止执行三、条约无效练习题1、何谓条约?其缔结的程序如何?2、什么是条约的保留?3、试述条约必须遵守原则。4、试述条约对第三国的效力。5、试述条约结实的一般规则。6、比较条约终止和无效的区别。第十四章 国家责任教学目的 了解国家责任的概念和性质;了解国际不法行为的概念和国家责任的构成要件;掌握国家责任的免除条件;掌握国家责任的承担形式;了解国家责任制度的新问题。重点难点 国家责任的概念和构成要件 国家责任的免除条件 国家责任的形式 教学时数 2教学内容第一节 概 述一、国家责任的概念与性质二、国家责任理论的发展和演变第二节 国家责任的构成要件一、国际不法行为的概念二、“国家行为”的形式三、一国牵连另一国的国际不法行为第三节 国家责任的免除一、同意二、对抗三、不可抗力和偶然事故四、危难与紧急情况五、自卫第四节 国家责任的形式一、停止不法行为二、赔偿三、恢复原状及其条件和限制四、补偿五、赔礼道歉六、保证不重犯第五节 国家责任制度的新问题一、国际罪行二、国家责任与国际赔偿责任练习题1、简述国家责任的概念和构成要件。2、简述国家责任的免除条件和形式。第十五章 国际争端的和平解决教学目的 了解国际争端的概念、特征和种类;了解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的确立及其意义;掌握解决国际争端的政治方法、法律方法;了解联合国与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的关系。重点难点 国际争端的种类及解决国际争端的方法 国际法院裁判和国际仲裁的比较 国际法院的职权及其诉讼程序 联合国机构在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方面的职能教学时数 2教学内容第一节 概 述一、国际争端二、国际争端的特点三、国际争端的种类四、国际争端的解决方法第二节 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的确立及其意义一、海牙和平会议与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二、一次世界大战后三、二次世界大战后四、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确立为国际法基本原则及其意义第三节 解决国际争端的政治方法一、谈判和协商二、调查三、斡旋和调停四、和解第四节 解决国际争端的法律方法一、仲裁二、常设仲裁法院三、司法解决四、国际常设法院五、国际法院第五节 联合国与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一、联合国主要机构在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中的职责和权力(一)联合国大会(二)安全理事会(三)秘书长二、发展趋势第六节 区域机关或区域办法与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一、区域机关二、区域办法第七节 世界贸易组织与国际海洋法公约的解决争端机制一、世界贸易组织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练习题1、国际争端的种类及解决国际争端的方法有哪些?2、比较国际法院裁判和国际仲裁。3、试述国际法院的职权范围和它的诉讼程序。4、联合国机构在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方面有哪些职能?第十六章 集体安全保障制度教学目的 了解集体安全保障的概念和集体安全保障制度的产生与发展;掌握联合国宪章下的集体安全义务;掌握和平之威胁、和平之破坏及侵略行为之应付方法;了解联合国维和行动的现状;掌握当代集体安全中若干法律问题。重点难点 联合国的集体安全体制 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实践 联合国的人道主义干涉政策教学时数 1教学内容第一节 概 述一、联合国集体安全保障的概念和特征二、联合国集体安全保障制度的产生与发展第二节 联合国的集体安全体制一、联合国集体安全制的政治基础二、联合国宪章下的集体安全义务三、集体安全保障职能的划分四、和平之威胁、和平之破坏及侵略行为之应付办法五、集体安全制下的区域办法第三节 联合国维和行动一、联合国维和行动概述二、联合国维和行动现状三、中国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第四节 当代集体安全中的若干法律问题一、禁止使用武力或威胁的限度二、合法自卫的条件与范围三、使用武力保护在国外的国民问题四、国际“人道主义干预”五、集体安全的前途练习题1、试述联合国的集体安全体制。2、简述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实践。3、试析联合国的“人道主义干涉”政策。第十七章 武装冲突法教学目的 了解武装冲突的形成和发展;了解武装冲突法的概念和范围;掌握使用战争手段和方法的基本原则;掌握保护战争受害者条约体系的内容和范围;掌握中立国的权利和义务;掌握战争罪和严重违反国际人道主义法等罪行及其责任;了解国际刑事法院的管辖权、可适用的法律及可适用的刑罚和诉讼程序。重点难点 国际法上战争的特征与战争的基本原则 战争的开始和结束及其法律后果 限制和禁止使用的作战手段和方法 国际人道主义保护规则的主要内容 教学时数 1教学内容第一节 概 述一、武装冲突法的形成与发展二、武装冲突法的几个基本问题(一)武装冲突的适用范围(二)武装冲突可以是有战争状态的(三)体现了对“诉诸战争权”的限制(四)关于禁止适用武力第二节 武装冲突法的基本内容和特点一、武装冲突法的内容和范围二、武装冲突法的特点第三节 对作战手段和方法的限制一、使用作战手段和方法的基本原则二、陆战三、海战和空战的特殊规则第四节 对战争受难者的保护一、保护战争受害者条约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二、保护战争受害者条约体系的内容和范围三、保护战争受害者条约体系的特点第五节 中 立一、概念和特点二、中立国的权利和义务三、中立制度的变化第六节 战争罪及其国际责任一、战争罪的概念二、管辖原则三、审判四、国际责任第七节 国际刑事法庭一、国际刑事法院规约二、国际刑事法院的组成三、国际刑事法院的管辖权四、国际刑事法院可适用的法律五、国际刑事法院可适用的刑罚六、国际刑事法院的诉讼程序练习题1、什么是国际法上的战争?它有哪些特征?2、 试述战争的开始和结束及其法律后果3、战争的基本原则有哪些?4、限制和禁止使用的作战手段和方法有哪些?5、试述国际人道主义保护规则的主要内容。6、什么是战时中立?中立国有哪些权利和义务?7、试述纽伦堡原则及其意义。24文法学院

    注意事项

    本文(国际法教学大纲(DOC).doc)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