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合成氨尿素综合节能改造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资源ID:4895046       资源大小:334.47KB        全文页数:12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合成氨尿素综合节能改造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合成氨尿素综合节能改造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 总 论11.1概述11.2研究结论 92改造规模及方案122.1改造方案符合国家政策 122.2改造方案133工艺技术方案 163.1 合成氨生产工艺概况 163.2 企业目前生产概况 183.3本项目综合节能技术改造方案 243.4 装置改造前后比较 513.5自控技术方案 524原料、辅助材料及动力供应 565建厂条件及厂址方案 575.1建厂条件 575.2厂址方案 596 总图运输、储运、土建 616.1总图运输616.2储运 626.3厂区外管网 626.4 土建 637公用工程方案和辅助生产设施 657.1给排水 657.2供电及电信 667.3辅助设施方案 698节能、节水 708.1节能 708.2节水 789消防 799.1 设计依据及标准规范 799.2设计原则 799.3消防措施 7910环境保护8110.1厂址与环境现状 8110.2执行的环境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 8110.3本工程新增主要污染源、污染物及治理措施 8310.4环境影响分析 8310.5环保管理与监测机构 8611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 8711.1编制依据 8711.2项目生产过程中职业危害因素的分析 8711.3职业安全卫生防护的措施 10512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10912.1工厂体制及组织机构的设置 10912.2生产班制和定员 10912.3人员的来源和培训 10913项目实施计划11013.1建设周期的规划 11013.2实施进度规划 11014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11114.1投资估算11114.2资金筹措 11315财务评价 8715.1财务评价基础数据与参数选取 8715.2生产成本和费用估算 8815.3销售收入和利润估算8815.4项目内部收益率的计算、投资利润率、投资回收期等指标的计8815.5不确定性分析 8915.6财务评价结论 9016结论 9916.1 结论 9916.2 建议10017项目招标方案10117.1 概述 10117.2发包方式 10117.3招标组织形式 10117.4招标方式比选10217.5本项目拟采用的招标方式说明103专业资料1.1概述1.1.1项目名称、建设单位名称、企业性质及法人项目名称:合成氨、尿素综合节能改造建设单位:*有限公司企业性质:有限责任单位地址:法人代表:1.1.2可行性报告编制的依据和原则1.121编制依据(1) 中石化协产发(2006)76号化工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 制办法、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 参数(第三版)。(2) *研究设计院与*有限公司签订的合成氨、尿素综合节能改造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合同书。(3) 由*有限公司提供的项目有关基础资料。1.1.2.2编制原则(1) 项目建设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发展方向。 严格贯彻执行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 于印发“十一五”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精神及国家标准、 规范、政策。(2) 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大力推进节能降耗,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项目实施为基础,实现 “ 一五”期间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大幅下降、废弃物减排的目标;(3) 考虑*有限公司的实际情况和建设要求,工艺技术来源立足于 企业拥有的稳妥可靠的技术,并采用技术先进可靠、高效节能的成熟技 术,力求做到节能技术先进、设备配置先进可靠、不影响原装置的稳定 操作、产品质量符合有关标准。在确保处理效果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占 地、降低运行费用和一次性投资;(4) 项目建设与生产同时进行,尽量做到不影响正常生产。充分利 用现有的生产设备、公用工程、辅助工程、生活福利设施和人员的有利 条件,节约投资,加快建设进度;(5) 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消防、安全工业卫生法规,落实“三废”处理和安全卫生措施,使项目实施后,各项指标符合国家和企业安全卫 生要求,企业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注重采取 环境保护措施,努力避免产生新的污染源。执行化工建设项目环境保 护设计规范,注重采取环境保护措施,环保工程与工艺装置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和同步投产;(6) 厂区总体规划布局、车间的平面布置及生产配套设施, 执行危 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 344号)、安全生产许可证条 例(国务院令第397号)的有关规定和要求。(7) 项目建设必须符合企业的整体发展规划。充分利用公司现有生 产装置、公用工程、辅助工程、生活福利设施和人员的有利条件,节约 投资,加快建设进度。在满足生产工艺要求的前提下,严格控制辅助设 施的建设规模。(8) 根据地方和行业基价表,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编 制工程投资估算。1.1.3项目提出的背景、必要性1.131企业概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枣化公司)始建于1970年,前身为*市化肥 厂,200*年10月*日改制,是一家民营股份制企业,是*北地区唯一 的尿素生产厂家和最大的化工生产基地,主导产品尿素、甲醇、碳铵等 深受广大用户喜爱。公司位于*,现有职工640人,占地30万平方米,经营范围为化 肥、化工产品制造与销售。目前,公司资产总额为5.47亿元,2007年实现销售收入3.13亿元,上交税费1276万元。目前,已形成了 10万吨 合成氨/年、4万吨甲醇/年、16万吨尿素/年、3万吨碳铵/年的生产能力, 并配套编织袋800万条/年。主导产品“*牌”尿素、碳铵被省政府授予“*省精品名牌”称号,并于2003年12月26日通过了 IS09001:2000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5年荣获“*省先进工业企业”、“* *省安 全生产先进单位” 、“ *省十五技术改造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公司作为国家“千家企业节能行动”的单位成员,全面树立和落 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持把节能降耗放在首位, 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从能源的回收再利用着手, 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目标,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从技术、管理等方面采 取综合措施,加快推行节约型企业建设,促进了企业的可持续和谐发展。 1.1.3.2项目提出的背景、投资必要性和意义1.项目提出的背景(1) 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我国是一个人均资源拥有量很少的国家,能源利用率低的问题已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企业效益的提高。资源与环境问题、人口问 题已被国际社会公认是影响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三大关键问题。新中国 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 成就,但是,我们在资源和环境方面也付出了巨大代价。经济增长方式 粗放,资源消耗高,浪费较大,污染严重,能源紧缺与环境污染已成为 制约我国经济与社会进一步发展及人民生活与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的重 大因素。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好自然生 态,认真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突出的环境 问题,在全社会形成资源节约的增长方式和健康文明的消费模式”。因此,企业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行节能降耗。我国历来的能源消耗结构中,工业生产部门始终是能源消费的大户, 约占全国能耗量的70%左右,而先进工业国家:美国只占 27.5%左右; 日本50%左右;德国、英国、法国都在 35%以下。其原因是我国工业 生产工艺落后,规模较小,能源综合利用差;设备陈旧,热效率低;自 动化水平低;节能意识不强,管理工作不完善;技术改造资金不足的制 约等。虽经几个五年国民经济规划建设期的努力,能源利用率从26%提高到33%,相对地说,进步不少。但同美国 50%以上、日本57%以上 相比较,我们与他们的差距还很大。根据有关单位研究,按单位产品能 耗和终端用能设备能耗与国际先进水平比较,目前我国的节能潜力约为 3亿吨标准煤。(2) 行业发展的需要合成氨工业是一项基础化学工业,在化学工业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中国合成氨生产企业中小型居多,生产规模小,能耗与成本高,部分企业能耗高出世界先进水平近一倍。中国现已是世界上最大的化肥生产和消费大国,2007年合成氨产量已超过5000万吨。我国的合成氨工业能 耗高、节能潜力大,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能够获得较好收益。目前平均 吨氨能耗在1900千克标准煤左右,而世界先进水平这一指标只有约1570 千克。2006年全国合成氨节能改造项目技术交流会在北京召开,明确了“ 一五”期间合成氨节能工程在降耗、环保等方面要达到的具体目标。会议根据“十一五”期间合成氨能量优化节能工程实施方案规划, 到2010年,合成氨行业节能目标是:单位能耗由目前的1700千克标煤/吨下降到1570千克标煤/吨;能源利用效率由目前的42.0%提高到 45.5% ;实现节能570万585万吨标煤,减少排放二氧化碳1377万 1413万吨。(3) 企业发展的需要2006年下半年通过对合成氨、尿素生产装置的工艺过程分析发现,*公司发展面临着一个极不合理的现象:合成氨生产过程中一方面在采 用燃煤锅炉向装置供热,一方面在采用大量冷却水冷却物料,将余热废 热带到环境中,不仅浪费了能源,也增加了给公司的生产成本,不利于 市场竞争和经济效益的增长。(4) 企业的社会责任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也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更是企业重要的社会责任。作为全国节能“千家”重点企业,为贯彻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实现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的约束性目标肩负重要责任,*公司已与*省人民政 府签署了 “ 一五”节能目标。必须大力实施节能技术改造,加大投入,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或新建节能装置,降低能源消耗,确保“十一五”期间实现万元工业总产值能耗降低 20%的目标目前节能减排是中国经 济生活中的一个重点,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坚持节约资 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限公司的领导层深深意识到了节能减排的经济效应和社会责 任,始终把这项工作作为重点来抓。公司将通过加大技术改造、加强生 产管理、加大环保投入、加强节能宣传教育等措施推进节能减排目标的 落实,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将公司建设 成安全型、节约型、环保型的绿色化工企业。2.项目投资必要性和意义*有限公司是生产合成氨、尿素的行业,基础原料为煤,电力消耗 也较高,属高能耗企业,因此在节能减排方面面临着一定的压力,但是 也存在着较大的节能潜力和空间。公司一直对节能与环保工作比较重视,先后投资了7500余万元建设了新增三气锅炉、余热发电及全厂放空气回收;尿素解吸废液水解汽 提及尿素排放液的综合利用工程;新增 1200吨/年尿素粉尘减排回收装 置;水处理系统改造工程,全厂稀氨水、工艺冷凝液、排污油水回收改 造;造气炉渣综合利用暨新增15t/h内循环流化床锅炉及1#、2#锅炉改造; 电器节能综合改造;节能改造新增废水末端处理站等节能、环保系统。 为了达到能源节约、循环、综合利用,本着源头治理、综合回收利用, 公司决定对生产系统进行一系列节能技术改造,并采用成熟的高新处理 技术建设合成氨、尿素节能技术改造项目,以达到节能降耗、减少污染 物排放的目的。该项目的实施必将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显著的社会效 益、环境效益。此次改造主要通过下列方式进行:回收造气、合成、尿素等工段 的余热来产蒸汽;采用溴化锂制冷技术,回收低品位热能制冷,减轻 冰机负荷;通过回收系统的高压向低压转换过程中的能量来节约电力 消耗;通过采用新型塔内件、新技术来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 采用电器节能新技术,降低生产电耗。最终达到合成氨系统不需要外 补蒸汽,实现向尿素、精甲醇外送蒸汽的目的,年节约标煤19809.27吨。1.1.4关键技术 拟采用*自主开发的专有技术,对造气显热回收系统、变换-精 炼-合成-尿素-造气热水网络系统,尿素汽耗、氨耗进行节能 技术改造。 选择热水单效型的溴化锂制冷机组,回收生产中低位热能制冷, 减轻冰机负荷。这样,不仅做到生产系统内的热量平衡,充分利用能源, 又节约了电力消耗,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采用南京国昌公司吕仲明教授开发的三轴一径氨合成塔内件和 新型驼峰尿塔塔盘,提高CO2转化率,并降低蒸汽消耗。回收脱碳碳丙液、精炼铜液在由高压向低压转换再生过程中的能 量。采用兰州水泵厂开发的 HD型(带节电涡轮机)脱碳泵,对原有的 普通型脱碳泵进行节能改造;采用石家庄市华溢液压工程有限公司张学 询教授开发的专利产品一一CYB型差压铜泵(专利号:ZL97230325.1、 ZL 00262806.6 ),进行高压铜液的能量回收。1.1.5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工程采取的半水煤气显热回收改造、蒸汽差压能量回收、煤棒系 统节能改造、锅炉冷渣器改造、高压洗涤液能量回收、节能型塔内件改造、氢回收改造、无动力氨回收改造、高效蒸发式冷凝器改造、溴化锂 制冷机组、尿素汽耗、氨耗节能改造、电机变频及无功补偿技术等改造 措施进行合成氨、尿素综合节能技术改造的项目建设。改造后节约造气 用原煤5200吨/年,新增蒸汽产量及节约蒸汽60680吨/年,节电2079.142万kWh/年,节约氨耗1280吨/年,回收锅炉出渣热量折标煤 407.24吨/年,折算节标煤共计19809.27吨/年,节能效益明显。本工程为节能、环保工程,通过新增半水煤气显热回收副产蒸汽及 新增煤棒烘干线、尿素合成塔采用新型球帽塔盘、对尿素装置进行节能 改造共减少锅炉产蒸汽60680吨/年,折标煤5418.72吨;新增冷渣器 回收锅炉炉渣的热量相当于节约标煤 407.24吨/年;煤棒系统改造新增 煤棒烘干线、新增溴化锂制冷机组节煤共 5200吨/年,以上合计共节约 标煤10208.84吨/年,相当于可减排CO2 25522.07吨/年,SQ 168.45 吨/年,烟尘98.00吨/年。该项目建成后,*公司合成氨单位综合能耗将达到1535.1 kg标准煤 /吨。达到氮肥行业清洁生产标准(HJ/T188-2006 )的二级标准(国内 氮肥清洁生产先进水平1640.5Kg标准煤/吨)。实施该项目需投入总资金3117万元。该项目建成投产后年均节约成 本1178万元,年均上缴国家增值税及附加249万元,年均新增利润总额 953万元,年均新增所得税238万元,年均税后利润715万元,投产后 4年内可回收全部投资。投资利润率为 30.6%,投资利税率为38.6%, 投资内部收益率税前为37.9%,税后为29.5%,生产能力利用率为32.4%。综上所述,*公司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项目实施为基础,利用先 进的技术成果对合成氨、尿素系统进行节能改造,将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符合公司和社会的发展要求,对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 经济效益有着积极的意义,同时可从源头上削减二氧化硫和烟尘的排放, 改善周边环境,环保效益明显,因此项目的实施是必要的和必需的。1.1.6可行性研究报告研究范围(1) 项目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2) 改造规模及方案;(3) 工艺技术方案和设备选择;(4) 原料、辅助材料及动力的供应;(5) 建厂条件及厂址方案项目的环境保护、劳动安全和卫生评估;(6) 总图运输、储运、土建;(7) 公用工程方案和辅助生产设施;(8) 节能计算;(9) 消防;(10) 环境保护及治理措施;(11) 劳动安全和安全卫生;(12) 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13) 项目实施计划;(14)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15) 财务评价;(16) 结论;(17) 项目招标方案。1.2研究结论通过各方面分析,本可行性研究报告认为:(1) 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节能政策和国家“ 一五”发展规划(2) 项目建设单位具备良好的基础条件和外部环境,本项目可依托公司现有资源,结合生产现状,进行节能改造。(3) 本项目拟采用的节能技术先进适用、成熟可靠、经济合理。(4) 本工程充分回收利用现有半水煤气显热、吹风气及合成驰放气, 利用现有资源,有运行成本低的特点,工程实施后能提高工厂原材料和 能量利用率。(5) 由财务评价指标看出:本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高于基准收益率, 投资回收期短,有较好的盈利能力和较强的抗风险能力,符合公司发展 要求,对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有着积极的意义。因此,项目的实施是必要的和必需的。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1-1。表1-1经济评价指标表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备注一生产规模(节标煤)t/a19809.27二生产方案1节造气原料煤t/a52002节电万 kWh/年2079.1423增产蒸汽t/a226804减少装置消耗蒸气t/a380005回收锅炉出渣加热脱 盐水t/a52080回收的热量折标煤407.24t/a三年操作日天350四改造后节约能耗总量吨标煤/年19809.27五项目投入总资金万元31171项目报批总投资万元31172建设投资万元31173建设期贷款利息万元04流动资金万元0七年均利润总额万元953八年均税金万元249九投资利润率%30.6十投资利税率%38.6十一全投资回收期1(税前)11(税后)年 年3.54.1含建设期十二全投资内部收益率1(税前)II(税后)%37.929.5十三全投资净现值1 (税前)11(税后)万元 万元34472249lc%=12%十四生产能力利用率(BEP%32.4改造规模及方案1.3改造方案符合国家政策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是我国一项重大的技术经济政策,也是国民经 济和社会发展中一项长远的战略方针,对于节约资源,改善环境,提高 经济效益,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现资源优化配 置和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化肥生产和消费国,其中合成氨的生产一直是 化工产业的耗能大户,在国内化工行业的五大高耗能产业中,合成氨耗 能占总量的40%,单位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高31.2%,因此,该产业节 能的潜力非常大。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2005年修订本)中提出:2010年, 全国吨合成氨能耗由2000年的1699kg标准煤降为1570kg标准煤, 2020年降为1455kg标准煤。“大纲”还要求推广新型皿J-99、JR、NC 节能型氨合成系统及A301、ZA-5低温低压氨合成催化剂,提高氨净值, 降低合成氨生产过程的压力;推广全渣循环流化床锅炉;推广合成氨蒸 汽自给和“两水”(冷却水、污水)闭路循环技术。2005年,国家发改委颁布的国家节能中长期规划,已将合成氨 列为节能降耗的重点领域和重点工程。规划指出要在重点耗能行业推行 能量系统优化,即通过系统优化设计、技术改造和改善管理,实现能源 系统效率达到同行业最高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根据规划要求,未来15年,国家一方面将加快推进以洁净煤或天然气替代石油合成氨的工业改 造,以节约宝贵的石油资源,另一方面,将大力推动节能降耗技术的开 发和推广应用,到2010年,合成氨行业节能目标是:能源利用效率由目 前的42%提高到45.5%,实现节能570-585万吨标煤,减少排放二氧 化碳1377万吨-1413万吨。因此,进一步加快合成氨装置的节能改造已 成为众多化肥生产企业节能降耗的必经之路。“ 一五”期间,国家重点推出十大节能工程,其中涉及石油和化工行业的主要有“余热余压利用工程”、“节约和替代石油工程”、“电 机系统节能工程”和“能量系统优化(系统节能)工程”四项。目前, 国家发展改革委已启动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并对实施工作进行具体部署。通过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 一五”期间将实现节约2.4亿吨标准煤的节能目标。综上所述,枣阳化工工业有限公司拟实施的“合成氨、尿素综合节能改造项目”符合国家节能政策和节能规划要求。1.4改造方案本项目拟采用的改造方案主要有:(1) 造气显热回收改造:新上一套半水煤气显热回收装置, 年可副产0.1MPa 140C蒸汽 22680 吨。(2) 蒸汽差压能量回收:采用特种汽轮机拖动设备运转,作为动力 补偿,降低5#造气鼓风机(额定功率355kW )、2#造气鼓风机(额定功 率355kW )电机使用功率,相当于节约电力消耗 650kW,年节电546 万 kWh。(3) 煤棒系统节能改造:将目前的14台MBJ30型煤棒机改造为6 台MBJ45煤棒机,并新增煤棒烘干线一条,年节电277.62万KWh ,降 低煤耗4200吨,节约蒸汽14000吨。(4) 锅炉冷渣器改造:新增三台冷渣器,回收锅炉炉渣的热量,用于加热锅炉进水,回收热量可将常温下的脱盐水加热到80 C以上,年可加热脱盐水52080吨/年。(5) 高压洗涤液能量回收:采用兰州水泵厂开发的HD型(带节电涡轮机)脱碳泵,对原有的普通型脱碳泵进行节能改造;采用石家 庄市华溢液压工程有限公司张学询教授开发的专利产品一一CYB型差压铜泵(专利号:ZL97230325.1、ZL 00262806.6 )。对高压碳丙液、铜 液进行能量回收,年节电262.9万KWh。(6) 节能型塔内件改造:采用 NC节能型氨合成塔内件,改造800、1000氨合成塔,以降低合成压力,减少动力消耗;采用上 海海懋工程公司的新型驼峰塔盘,改造现有的17m3和23m3尿素合成塔, 提高CO2转化率,并降低蒸汽消耗;尿素一分塔、二分塔采用新型孔 板波纹填料,提高精馏段的换热面积和效率,以增加传质效果,降低系 统的蒸汽消耗。年节电400万KWh,节约蒸汽8000吨。(7) 高效蒸发式冷凝器改造:新增四台 CZN-1800的蒸发式冷凝器,提咼氨冷凝效果,年可节电142.4万kWh,并可节约循环水用量500m 3/h。(8) 溴化锂制冷机组:选择热水单效型的溴化锂制冷机组,回收生 产中低位热能制取712 C冷水降低物料温度,减轻冰机负荷,可节约煤 耗1000吨/年,节电205.426万kWh/年,同时新增溴化锂制冷机循环 冷却补充水7.2万m3/年。(9) 尿素汽耗、氨耗节能改造:对尿素一分加热器、二循一冷、闪 蒸加热器、一蒸加热器、二段蒸发换热器等进行改造,并采用水抽真空 系统代替现有的蒸汽喷射泵抽真空,蒸汽分级使用等一系列措施,提高 蒸汽利用率,年节约蒸汽1.6万吨,减少氨耗1280吨/年。(10) 对氨泵、一甲泵、尿素循环水泵电机进行变频改造,按综合节电率20%计算,节电244.776万kWh/年。工艺技术方案1.5合成氨生产工艺概况目前世界合成氨产量以中国、苏联、美国、印度等国最高,约占世界 总产量的一半以上。合成氨主要原料有天然气、石脑油、重质油和煤等, 因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合成氨装置投资低、能耗低、成本低的缘故,世界大多 数合成氨装置是以天然气为原料,但是自从石油涨价后,由煤制氨路线又 重新受到重视,而且从世界燃料储量来看,煤的储量约为石油、天然气总 和的10倍。我国合成氨工业经过40多年的发展,产量已跃居世界第 1位,现已 掌握了以焦炭、无烟煤、褐煤、焦炉气、天然气及油田伴生气和液态烃等 气固液多种原料生产合成氨的技术,形成了我国特有的煤、石油、天然气 原料并存和大、中、小规模并存的合成氨生产格局。1.5.1装置现状我国合成氨装置是大、中、小规模并存的格局,总生产能力为4260万t/a。大型合成氨装置有30套,设计能力为900万t/a,实际生产能力 为1000万t/a ;中型合成氨装置有55套,生产能力为460万t/a ;小型 合成氨装置有700多套,生产能力为2800万t/a。目前我国已投产的大型合成氨装置有30套,设计总能力为900万t/a,实际生产能力为1000万t/a,约占我国合成氨总生产能力的23%。 除上海吴泾化工厂为国产化装置外,其余均系国外引进,荟萃了当今世界 上主要的合成氨工艺技术,如以天然气和石脑油为原料的凯洛格传统工艺(9套)、凯洛格-TEC工艺(2套)、托普索工艺(3套)、节能型的 AMV工艺(2套)和布朗工艺(4套);以渣油为原料的德士古渣油气化 工艺(4套)和谢尔气化工艺(3套);以煤为原料的鲁奇粉煤气化工工 艺(1套)和德士古水煤浆气化工艺(1套)。我国大型合成氨装置所用原料天然气(油田气)占 50%,渣油和 石脑油占43%,煤占7%,其下游产品除1套装置生产硝酸磷肥外,其余 均生产联碱。70年代引进的大型合成氨装置均进行了技术改造,生产能 力提高了 15%22%,合成氨吨综合能耗由41.87GJ降到33.49GJ,有 的以石油为原料的合成氨装置(如安庆、金陵、广石化)用炼油厂干气顶 替一部分石脑油(每年大约5万t )。我国中型合成氨装置有55套,生产能力为460万t/a ;约占我 国合成氨总生产能力的11%,下游产品主要是联碱和硝酸铵,其中以煤、 焦为原料的装置有34套,占中型合成氨装置的62% ;以渣油为原料的装 置有9套,占中型合成氨装置的16% ;,以气为原料的装置有12套,占 中型合成氨装置的22% ;我国小型合成氨装置有700多套,生产能力为 2800万t/a,约占我国合成氨总生产能力的 66%,原设计下游产品主要 是碳酸氢铵,现有一百多套的装置经改造生产联碱、三十多套的装置经改 造生产联醇。原料以煤、焦为主,其中以煤、焦为原料的占96%,以气为原料的占4%。1.5.2生产技术水平我国以煤为原料大型合成氨装置 1套采用鲁奇粉煤气化工工艺,1套 采用德士古水煤浆气化工艺,以煤、焦为原料中小型合成氨装置大多采用 固定床常压气化传统工艺,现平均吨能耗为68.74GJ。现在国内普遍认为: 德士古水煤浆气化技术成熟,适用煤种较宽,气化压力高,能耗低,安全 可靠,三废处理简单,投资相对其它煤工艺节省。水煤浆加压气化的引进、消化和改造,解决了用煤造气的技术难题,使我国的煤制氨技术提高到国 际先进水平。虽然德士古水煤浆气化理论上适合于很宽范围的煤种,但国 内生产经验是原料煤要满足热值高(大于20.9kJ/g )、灰熔点低(T3小于1350 C)、灰分少等要求。我国以渣油为原料的合成氨合成工艺很不平衡,以渣油为原料的大型 合成氨装置中,4套采用德士古渣油气化工艺,3套采用谢尔气化工艺, 平均吨能耗为45.66GJ,最低为40.82GJ。大多数以渣油为原料的中型合 成氨装置采用60年代比较流行的通用设计工艺,采用 3.0MPa部分氧化 法加压气化、无毒脱碳、ADA脱硫、3.2MPa 3套管合成技术,吨能耗在 65GJ左右,进行改造的装置的吨能耗在 56GJ左右。我国以天然气、轻油为原料的合成氨装置主要是大型合成氨装置,目 前已建成的大型合成氨装置中,以天然气为原料的有14套,以石脑油为原料的有6套,采用了凯洛格传统工艺、凯洛格-TEC工艺、丹麦托普索 工艺、节能型的AMV工艺和美国布朗工艺。以天然气为原料(传统工艺) 的平均吨能耗为36.66GJ,最低为32.84GJ ;以天然气为原料(节能型工 艺)的平均吨能耗为34.12GJ,最低为31.05GJ;以石脑油为原料的平均 吨能耗为38.68GJ,最低为37.01GJ。合成氨成本中能源费用占较大比重(约占65%),合成氨生产装置的技 术改造重点放在采用低能耗工艺、充分回收及合理利用能量,节能和降耗。 主要方向是研制性能更好的催化剂、降低氨合成压力、开发新的原料气净 化方法、降低燃料消耗、回收和合理利用低位热能等,与其它产品联合生产。 1.6企业目前生产概况*有限公司装置总能力为10万吨合成氨/年、4万吨甲醇/年、16万吨 尿素/年、3万吨碳铵/年的生产能力,并配套编织袋800万条/年,本次改造主要涉及合成氨、尿素生产装置的节能改造。1.6.1工艺流程简述现有合成氨装置以无烟粉煤为原料, 采用固定层间歇式气化技术生产 半水煤气,碱液脱硫,0.8MPa中温串低温变换,2.7MPa碳丙脱碳,13MPa 联醇,13MPa醋酸铜氨液洗涤净化,32MPa氨合成,水溶液全循环法生 产尿素。采用固体原料煤棒为原料,以空气和水蒸汽为气化剂,在高温条件下, 通过固定床层间歇式气化法生产出半水煤气 (半水煤气的主要成分详见表 3-1)。经罗茨风机加压后送入脱硫系统,通过碱液脱除H2S,脱除H2S后的气体送入压缩机一段,经压缩至 0.8MPa后送到变换工序。在催化剂 和水蒸汽作用下,CO变换为H2和CO2。变换后的气体经压缩至2.7MPa 后送到脱碳工序,脱碳工序采用碳酸丙稀脂吸收脱除C02,脱除CO2后的净化气经压缩至13.0MPa后送到甲醇工序。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未完 全脱除的CO和CO2与H2反应生成甲醇,未反应的气体送到精炼工序, 在醋酸铜氨液的洗涤吸收多余的杂质后,纯净的H2、N2经压缩至31.4MPa 后送到合成工序,在催化剂的作用下,H2、N2合成为NH3,经冷却分离后的液氨送到液氨贮槽贮存。液氨贮槽贮存的液氨送到尿素工序,与脱碳解析出的CO2气分别经压 缩到22.0MPa后送到尿素合成塔进行反应生成尿素。表3-1 半水煤气成分%名称COCO2H2N2CH4O2H 2S g/m3吹风气6.0144.5713.24.51.0半水煤气28.79.040.219.22.50.31.5162现有主要设备1.621现有合成氨装置主要设备现有合成氨装置主要设备详见表3-2表3-2现有合成氨装置主要设备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煤气发生炉 2610台132半水煤气脱硫 5000 X 27800台13氢氮压缩机L3.3-17/320台124M16-73/314B台3MH-92/314-AV台34中变炉3600、4200台各1共2台5低变炉 3600台26脱碳塔 2600 X28台17常解塔 4000H=41300台18铜洗塔 1000台19氨合成塔600、800、1000台各1共3台10氨槽V= 100m3台41.6.2.2现有甲醇装置主要设备现有甲醇装置主要设备详见表3-3。表3-3现有甲醇装置主要设备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甲醇合成塔 800H = 15613台22甲醇合成塔: 1000台13醇分 500 X 84 X 7740台24醇分 800 X 4464V=2台15醇分 800 X 64 X 4787台16油分 600 X 84 X 3625台17油分 700 X 64 X 44769台18油分 600 X 84 X 3270台19循环机2Z3.5 1.3/285-320台410循环机:SHJ-2DZ5.5-3.3台111洗醇塔: 500 X 16490台112洗醇塔700 X18650台11.623现有尿素装置主要设备现有尿素装置主要设备详见表3-4。表3-4现有尿素装置主要设备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尿素合成塔 1200/1420V=23m 3H=21805台11200 X 110V=17m 3H=21805台12预精馏塔1000H=8463台13一吸塔1000/H=104801400台14二分塔800/ 700F=110m2H=10610台15一分加热器700 F=139m2H=7186台16氨预热器F=20m 2台17二循冷凝器900 F=168m2H=8110台18二循二冷凝器500F=44m 2H=7485台19氨冷凝器ACD800 F=220m 2L=7226台310氨冷凝器B600F=109m2L=7105台111惰洗器600/ 450F=50.12m 2H=13245台112一吸冷却器AB600H=6930台2F=71m213一段蒸发器2000/500 F 上部 = 12m 2F 下部=50m 2台114二段蒸发器1600/300H=5930F=8m 2台115解吸塔 700H=10770台116CO2压缩机4M-50/206台2L3.3-17/320台1改制17一段蒸发器2000/ 500H=9900F 上=12m2F 下=50m 2台118二段蒸发器1600/300H=5930F=8m 2台119段蒸发冷凝器1 700 H=5191 F=105m 2台120液氨泵3W-A41台321一甲泵3D-JA17/22-Q

    注意事项

    本文(合成氨尿素综合节能改造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