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危险废物经营单位记录和报告经营情况指南.doc

    • 资源ID:4876891       资源大小:5.46MB        全文页数:2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危险废物经营单位记录和报告经营情况指南.doc

    WORD格式可编辑环境保护部公告(2009年第55号)关于发布危险废物经营单位记录和报告经营情况指南的公告为贯彻落实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408号)关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有权要求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定期报告危险废物经营活动情况。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危险废物经营情况记录簿,如实记载收集、贮存、处置危险废物的类别、来源、去向和有无事故等事项”的规定,指导和规定危险废物经营单位记录和报告危险废物经营活动情况,我部制定了危险废物经营单位记录和报告经营情况指南。现予公布,请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参照执行。附件:危险废物经营单位记录和报告经营情况指南二九年十月二十九日附件:危险废物经营单位记录和报告经营情况指南一、目的和依据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408号)第十八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有权要求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定期报告危险废物经营活动情况。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危险废物经营情况记录簿,如实记载收集、贮存、处置危险废物的类别、来源、去向和有无事故等事项。为贯彻落实上述规定,指导和规范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建立危险废物经营情况记录簿,记录和报告危险废物经营活动情况,现结合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等强制性国家标准及危险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规范、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要求等推荐性标准和规范性文件,制定危险废物经营单位记录和报告经营情况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二、危险废物经营情况记录的基本要求(一)跟踪记录危险废物在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内部运转的整个流程,确保危险废物经营单位掌握任何时候各危险废物的贮存数量和贮存地点,利用和处置数量、时间和方式等情况。(二)跟踪记录危险废物在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内部整个运转流程中,相关保障经营安全专业知识 整理分享的规章制度、污染防治措施和事故应急救援措施的实施情况。(三)危险废物经营情况的记录要求应当分解落实到经营单位内部的运输、贮存(或物流)、利用(处置)、实验分析和安全环保等相关部门,各项记录应由相关经办人签字。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指南规定的内容予以修改或精简。(四)有关记录应当分类装订成册,由专人管理,防止遗失,以备环保部门检查。有条件的单位应当采用信息软件进行辅助管理。三、危险废物经营情况记录的基本内容(一)危险废物分析及试验相关记录1. 详细分析记录为掌握贮存、利用、处置危险废物所必须的信息,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应当对所接收的各危险废物以及在利用处置危险废物过程中新产生的危险废物(以下简称“新产生危险废物”)进行详细的物理化学分析并记录结果。以下情况,应当重新进行详细分析:有理由相信所接收危险废物的产生工艺发生变化时;在对所接收的危险废物检查时,发现与转移联单或其他运输文件所列的危险废物不一致时。2. 接收分析记录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在接收每批危险废物时,应当对危险废物进行检查,必要时进行分析,以确认所接收危险废物与转移联单、经营合同或其他运输文件所列危险废物是否一致。3. 其他分析记录如:为保证危险废物符合焚烧炉的进料要求,在焚烧危险废物前,对危险废物的热值、含氯量、含硫量、重金属含量等相关参数进行分析并记录结果。为保证危险废物符合允许进入填埋场的控制限值,在填埋前,对危险废物的相关参数进行分析并记录结果。为确定危险废物的物理化学处理方法,进行小试并记录结果等。附1列举了废物样品详细分析单、焚烧车间样品分析单、固化车间样品分析单、废物样品小试报告单等。(二)危险废物接收、产生和利用(处置)记录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应当记录所接收的每批危险废物及新产生危险废物的种类、数量及贮存、利用或处置的地点、数量、方式和时间。库存废物应当记录出库情况。为利于跟踪危险废物在经营单位内部运转的整个流程,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可以对所接收的各危险废物及各新产生危险废物确定唯一的内部编号(如按废物的来源,包括产生单位或产生工艺,性质,利用处置方式等进行编号)。对所接收的每批危险废物及每批新产生危险废物确定唯一的内部序号(如按接收日期加3位流水号确定序号,例20080812001)接收危险废物后直接入库一般应考虑以下情形:外来危险废物入库;新产生危险废物入库;临时收存危险废物入库(指由公安或环保等部门查没的以及无名危险废物或者其名称和特性不清的危险废物);危险废物返库,即废物利用(处置)部门接收的危险废物未全部利用(处置)完毕,需将剩余危险废物返回贮存库等。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记录应考虑以下情形:外来危险废物直接利用(处置),即外来危险废物不经过贮存而直接进行利用(处置);新产生危险废物直接利用(处置);库存危险废物利用(处置);危险废物提供或委托外单位利用(处置);危险废物利用(处置)后的有关情况,如危险废物利用(处置)完毕的回复,即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应将所收集的危险废物最终利用(处置)结果及时书面反馈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危险废物处置或利用过程中产生的产品或非危险废物入库和出厂情况等。对于危险废物填埋设施,应当记录和标注危险废物所填埋区域(包括对应的高程)、种类、数量及所对应的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号;必要时,要予以图示等。附2列举了外来危险废物入库记录单,库存危险废物出库记录,库存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记录单等。(三)内部检查相关记录为落实保障经营安全的规章制度、污染防治措施和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及时纠正问题以防止危害环境和人体健康,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应当制定书面检查方案,针对可能导致危险废物泄漏以及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的设备故障和老化,操作错误,有意或无意的危险废物溢出、泄漏等情况进行检查;对预防、侦测或应对有关安全和环境事故的重要设施和设备(如监测设备、安全及应急设备、安保设施、操作设备等)进行检查。检查方案应当包括拟检查的问题类型及检查频率。如:对危险废物装卸区等易发生泄漏的区域是否存在泄漏,焚烧炉及附属设备(如泵、阀门、传送设施、管道)是否存在泄漏和无组织排放(可肉眼观察)等每天至少检查一次。对防火通道是否畅通,去污设备是否充足等每周至少检查一次等。有关检查情况及对所发现问题采取的解决措施和时间应当予以记录。附3列举了内部检查记录表及检查方案案例。(四)设施运行及环境监测有关记录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应当记录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运行的相关参数。如危险废物焚烧设施运行的工艺参数(包括氧、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一燃室和二燃室温度等),焚烧残渣热灼减率,活性炭和燃料油等主要原辅材料消耗情况等。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应当制定环境监测方案,对废水处理、大气污染物排放、噪声、地下水等定期监测并记录结果。环境监测方案应符合相关监测规范的要求,并要综合平衡监督管理的需要和企业的经济承受能力,合理确定监测指标和频率。危险废物经营单位自行监测的,还应当制定监测仪器的维护和标定方案,定期维护,标定并记录结果。废水处理监测包括对物理化学处理车间出水,废水处理调节池、曝气池的废水及出水水质的监测。废水包括生产废水、生活污水、收集池收集的贮存及作业区的初期雨水,危险废物填埋设施的渗滤液等。大气污染物排放监测主要包括焚烧炉焚烧烟气中烟尘、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氯化氢等污染因子的在线监测,以及烟气黑度、氟化氢、重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定期监测,二恶英的定期监测。贮存设施的大气污染物排放(包括无组织排放)监测。填埋设施的无组织排放监测等。地下水监测主要指对填埋设施的地下水监测。附4列举了焚烧设施运行工艺参数记录表、焚烧炉渣热灼减率分析单、原料消耗记录单、污水处理设施出水监测分析单、焚烧炉焚烧烟气环境监测分析单、地下水监测分析单等。(五)其他记录4. 人员培训记录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应当清晰描述涉及危险废物管理的每个岗位的职责,并依此制定各个岗位从业人员的培训计划。培训计划应当包括针对该岗位的危险废物管理程序和应急预案的实施等,可分为课堂培训和现场操作培训。应急培训应当使得受训人员能够有效地应对紧急状态。受训人员通过培训,应当掌握熟悉:应急程序、应急设备、应急系统,包括使用、检查、修理和更换设施内应急及监测设备的程序;自动进料切断系统的主要参数;通讯联络或警报系统;火灾或爆炸的应对;地表水污染事件的应对等。有关培训应当予以记录,受训人应当签字。培训后需进行考核的,应记录考核成绩。5. 事故记录和报告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应当记录并报告危险废物泄漏、火灾、爆炸等事故。事故记录和报告的内容一般包括:单位法定代表人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设施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事故发生的日期和时间,事故类型(如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的原因、过程;采取的应急措施、措施效果;所涉及材料的名称和数量;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潜在或实际危害的评估;事故产生的污染处理情况,如被污染土壤的修复,所产生废水和废物或被污染物质处理或准备处理的情况;处理结果总结等。6. 应急预案演练记录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应进行应急预案演练,并记录演练情况,参与演练人员应当签字。7. 关于填埋场施工质量的记录危险废物污染控制标准要求填埋场施工前编制施工质量保证书,在施工过程中要进行施工质量检验,所形成资料必须按国家档案管理条例进行整理和保管。施工记录、监理记录等建设过程的相关文件是核查危险废物填埋设施是否符合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的重要依据。填埋场施工必须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查,如在填埋场建设过程中,必须对衬层材料的完整性、是否存在损坏或缺陷(如洞、裂缝等)进行检查。在施工完成后,必须立即对人工合成衬层进行检查,以确保封口和接头的紧密性,不存在撕裂、穿孔、起泡等现象。有关检查情况必须予以记录。附5列举了有关人员培训记录表、应急预案演练记录表和施工质量保证书的要点。四、危险废物经营情况报告的基本要求和内容(一)即时报告8. 事故报告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应当根据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应急预案编制指南(原环保总局公告2007年第48号)、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或政府有关部门的要求,向政府环保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报告危险废物泄漏、火灾、爆炸等事故情况,特别是可能威胁饮用水源,以及威胁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外环境和人体健康的事故情况。危险废物经营单位一般应当在发生事故后立即以电话或其他形式报告,并在15天内以书面方式报告。事故处理完毕后应及时书面报告处理结果。9. 其他不符合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条件的情形。危险废物经营单位一旦发现经营过程出现不符合许可条件的情形(如污染物排放超标)时,应及时将不符合许可条件的情况及处理情况和结果报告所在地环保部门及许可证颁发机关。(二)定期报告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应按环保部门的要求,定期按季度或年度报告危险废物经营活动情况。报告内容包括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基本情况,经营情况总结,所接收危险废物利用处置情况,新产生危险废物利用处置情况,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等。附6列举了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基本情况表、危险废物经营单位所接收危险废物利用处置报表、危险废物经营单位新产生危险废物利用处置报表。所有书面报告,均应由危险废物经营单位法定代表人签字,并加盖公章。附1:危险废物分析及试验记录附2:危险废物接收、产生和利用/处置记录附3:内部检查记录附4:设施运行及环境监测有关记录附5:其他记录附6:经营活动情况报告内容附1:危险废物分析及试验记录说明:1.危险废物分析单为可设计为若干联,分不同颜色,由所涉及的各部门分别保存。10. 废物编号: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对各危险废物所确定的唯一内部编号。3.废物名称:与废物编号所对应的废物名称。4.废物类别/代码:按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填写。5.产生单位:危险废物产生的单位全名。6.废物重量:此危险废物分析样品的重量。1.1 废物样品详细分析单分析单编号:废物编号:废物名称:废物类别/代码:产生单位:废物重量:任务布置人:布置日期:要求完成日期:说明:测试项目测试结果单位测试人校核人备注1总汞2总砷3总铅4总镍5总镉6总铬7六价铬8总铜9总锌10总锰11总锡12总锑13pH14总氰化物15CODCr16热值17灰份18含水率19闪点20粘度21总硫含量22总氯含量23总氟含量24总溴含量25多氯联苯26密度分析说明:审核人:实验室负责人:日期:11. 焚烧车间样品分析单分析单编号:废物编号:废物名称:废物类别/代码:产生单位:采样人:接样人:接样日期:说明:分析项目测试结果单位测试人校核人备注1热值2总氯含量3总硫含量4分析说明:实验室负责人:日期:12. 固化车间样品分析单分析单编号:废物编号:废物名称:废物类别/代码:产生单位:采样人:接样人:接样日期:说明:分析项目测试结果单位测试人校核人备注1汞及其化合物2铅(以总铅计)3镉(以总镉计)4分析说明:实验室负责人:日期:13. 废物样品小试报告单分析单编号:废物编号:废物名称:废物类别/代码:产生单位:送样人:接样人:接样日期:废物信息:小试目的:试验内容及结果:试验者:试验日期:试验部门说明:校核者:实验部门负责人:附2:危险废物接收、产生和利用/处置记录说明:1.废物产生单位:危险废物产生单位的全名。2.废物转移联单号:填写此危险废物的转移联单编号。3.时间:为危险废物入库或出库时间,例15:33。4.废物编号: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对各危险废物确定唯一的内部编号。5.废物序号: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对所接受的每批危险废物确定唯一的内部序号。6.废物名称:与废物编号所对应的废物名称。7.废物物理状态:按固态、半固态、液态、其他填写。填写其他的,应简要描述物理状态。8.废物存放位置:此危险废物实际转入的贮存库及在贮存库内的具体位置。9.容器材质及容量:盛装危险废物的容器材质和容器的最大容积。10.容器个数:盛装危险废物的容器数量。11.废物重量:入库废物的重量,以公斤计。所收集危险废物属于包装容器的,数量单位可以“桶”计(以下同,不复述)。12.本批总重:此表格所填写危险废物总重。13.废物取出位置:此危险废物取出时所位于的贮存库。14.废物送达位置:此危险废物所送达的利用/处置部门或利用/处置地点。15.废物利用处置方式代码。如利用方式包括:R1作为燃料(直接燃烧除外)或以其他方式产生能量,R2溶剂回收/再生(如蒸馏、萃取等),R3再循环/再利用不是用作溶剂的有机物,R4再循环/再利用金属和金属化合物,R5再循环/再利用其他无机物,R6再生酸或碱,R7回收污染减除剂的组分,R8回收催化剂组分,R9废油再提炼或其他废油的再利用,R15其他;等。处置方式包括:D1填埋,D9物理化学处理(如蒸发,干燥、中和、沉淀等),不包括填埋或焚烧前的预处理,D10焚烧,D16其他;C1水泥窑共处置;等。其他方式,C2生产建筑材料,C3清洗(包装容器)。填写R15、D16的,应简要描述利用处置方式16.接收和处置最终日期:分别填写危险废物接收和处置完毕的时间。2.1 外来危险废物入库记录入库日期:年月日入库单编号:1废物产生单位2废物转移联单号3时间4废物编号5废物序号6废物名称7废物物理状态8废物存放位置9容器材质及容量10容器个数11废物重量(公斤)12本批总重:废物运输部门:废物运输车号:废物运输人员:(签名)贮存部门经手人:(签名)2.2 库存危险废物出库记录出库日期:年月日出库单编号:3时4废物5废物6废物7废物13废物14废物15废物9容器10容器11废物间编号序号名称物理状取出位送达位利用处材质及个数重量(公态置置置方式容量斤)代码12本批总重:贮存(或物流)经手人:(签名)废物利用/处置部门:废物利用/处置部门经办人:(签名)2.3 库存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记录利用/处置日期:年月日利用/处置单编号:4废物编号5废物序号6废物名称13废物取出位置15废物利用处置方式代码16接收和处置最终日期11废物重量(公斤)/12本批总量废物利用/处置部门:废物利用/处置部门经手人:(签名)附3:内部检查记录31日常检查记录表部门:年月日时间0:00-8:008:00-16:0016:00-24:00事项故障症状处理过程处理结果巡检人员(签字)备注3.2 内部检查方案案例区域或设备检查要素和内容检查频率1安保设施监视系统检查操作是否正常每天一次警示标识检查标识是否存在每季度一次主要道路检查是否有坑、洞,或其他路面损坏每周一次2环境监测系统检查风向标及风力计记录设备操作是否气象监测系统每周一次正常地下水监测系统检查监测井是否存在破坏迹象每月一次3安全及应急设备防护设备检查供应是否充足检查是否老化、损坏每月一次每月一次急救设备检查供应是否充足每月一次应急淋浴及洗眼设施检查是否正常启动和关闭每周一次警报系统是否正常操作每周一次内部及外部通讯联络系统是否正常操作每天一次灭火器检查封口,确保未被使用过检查标签,确保每年均由专业部门维护过每月一次每月一次每周一次检查通向灭火器的通道未被堵塞阻燃毯检查封口,确保没有使用过每月一次吸附剂检查供应是否充分每周一次4中和设施检查罐体外部是否有裂缝、漏隙或其他每天一次每年一次反应罐明显的变形检查罐体厚度及完整性压力或温度仪表等泄漏探测设核查压力或温度仪表的数据是否正常每天一次备贮存容器检查容器是否老化、漏隙或膨胀检查是否溢漏每周一次每周一次装卸区域检查是否存在泄漏物质每天一次检查地板、排水坑是否有裂缝、缺口等每天一次5填埋设施径流控制系统检查排水沟的老化和损坏情况检查排水沟集水的排出情况每周一次及每次暴雨和地震后每周一次及每次暴雨后检查排水坑渗虑液情况及渗虑液排出量渗虑液收集与排出系统记录每周一次6焚烧系统进料切断系统检查工作是否正常每周或每月一次附4:设施运行及环境监测有关记录14. 焚设施运行工艺参数记录表部门:年月日时间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事项氧气压力一燃室温度二燃室温度记录人员备注4.2 焚烧炉渣热灼减率分析单分析单编号:废物编号:废物名称:废物类别:采样地点:采样人:接样人:任务布置人:布置日期:采样日期:说明:分析项目测试结果单位测试人校核人备注1热灼减率分析说明:实验室负责人:日期:4.3 原料消耗记录单记录单编号:序号原料名称消耗时间数量用途使用人备注1活性炭2燃料油315. 污水处理设施出水监测分析单分析单编号:采样地点:排污口编号:采样人:接样人:任务布置人:布置日期:采样日期:说明:分析项目测试结果单位测试人校核人备注12345分析说明:实验室负责人:日期:16. 地下水监测分析单分析单编号:采样地点及编号:采样人:接样人:任务布置人:布置日期:采样日期:说明:分析项目测试结果单位测试人校核人备注1pH2可溶性固体3氯化物4硝酸盐(以N计)5亚硝酸盐(以N计)6氨氮7大肠杆菌总数8分析说明:实验室负责人:日期:17. 焚烧炉焚烧烟气环境监测分析单分析单编号:采样地点:排污口编号:采样人:接样人:任务布置人:布置日期:采样日期:说明:分析项目测试结果单位测试人校核人备注1烟气黑度2氟化氢汞金属及其化合物3(以Hg计)镉金属及其化合物4(以Cd计)砷、镍及其化合物5(以AsNi计)铅及其化合物6(以Pb计)铬、锡、锑、铜、锰及其化合物7(以CrSnSbCuMn计)8二恶英9分析说明:实验室负责人:日期:附5:其他记录1.2 人员培训记录表培训组织部门培训时间培训教师培训地点培训目的培训主要内容姓名部门姓名部门培训人员名单(签名)5.2 应急预案演练记录表演练组织部门演练时间演练的地点演练目的演练主要内容姓名部门姓名部门姓名部门演练人员名单(签名)18. 危险废物填埋场施工质量保证书的要点1.3 适用的建设单元(如填埋场基础、沟渠、黏土防渗层、人工合成材料层,渗滤液集排系统等);各建设单元的基本情况。1.4 负责制定和实施施工质量保证书的主要工作人员及其资质。1.5 对各建设单元的检查和取样要求和内容。包括为确保建设材料和建设单元符合国家强制标准和设计要求,在建设前、建设过程中及建设后将应用的观察和测试方法。检查和取样要求和内容应当包括:取样的大小和位置;测试频率;数据评估程序;对建设材料接受和拒绝的标准;实施补救措施的计划;以及在建设过程应当记录和保存的数据或其他信息。附6:经营活动情况报告内容表6.1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基本情况表1单位名称/法人名称2单位负责人/法定代表人省(区、市)地(区、市、州、盟)3住所及邮政编码邮政编码:县(区、市、旗)乡(镇)街(村)、门牌号4经4.1 地址省(区、市)地(区、市、州、盟)县(区、市、旗)乡(镇)街(村)、门牌号营设施4.2 行政区划代码4.3 经纬度5经营方式8.1总规模6有效期限8核准年经营规模:吨/年8.2 其中:利用规模7发证日期8.3 其中:处置规模9许可证编号12.1总规模12实际年经营10发证机关规模:吨/年12.2 其中:利用规模11经营单位类别19. 其中:处置规模1.6 制定意外事故的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情况1.7 演练情况1.8 事故发生次数14建立危险废物经营情况记录簿情况15总产值(万元)16职工总人数17联系人:电子邮箱:电话:传真:手机:18声明:表1-3及其附件所填报信息是完整的、真实的和正确的。单位负责人/法定代表人签名:日期:(单位在此盖章)表6.2危险废物经营单位所接收危险废物利用处置报表表6.2.1利用处置废物类别报表123废物废物废物类编号名称别/代码4废物描述(类型、来源、危险性和主要化学量位度成分)4.4 接收5.2单5.3密6形态7主要废物来源8截止年月底累计贮存数量表6.2.2利用处置方式报表8.4 利用/处置方9.2数量9.3单位9.1利用/处置9.2数量9.3单位式方式表6.3危险废物经营单位新产生危险废物利用处置报表1废物编号:2废物名称:3废物类别/代码:5.1 产生量:5.2单位:4危险废物描述(类型、来源、危险性和主要化学成分):1.9 密度:6形态:7产生源:8内部设施处置利用情况8.1利用处置方式8.2数量:8.1利用处置方式8.2数量:9提供或委托外单位处置利用情况序号9.1省份9.2单位名称9.3许可证编号9.4利用处置方式9.5数量10截止年月底累计贮存数量:总说明:20. 经营活动情况报告内容包括表6.1基本情况表,表6.2危险废物经营单位所接收危险废物利用处置报表和表6.3危险废物经营单位新产生危险废物利用处置报表。可根据环保部门的要求一式三份或多份。21. 表6.3按危险废物编号填写。原则上每个编号的危险废物填写一张,特性及贮存/利用/处置情况完全一致的同类废物可仅填1张,同时在废物编号栏注明相应的多个编号。22. 所有表格格式为示意,可以适当调整栏目大小以便填写;可以在此基础上附加列或新的表格。表6.1填表说明:1-3.按照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填写单位名称/法人名称,单位负责人/法定代表人,住所及邮政编码。23. 按照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填写经营设施地址、行政区划代码、经纬度。行政区划代码按照全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所在地的行政区划代码填写,可参见国家统计局网站。可利用GPS等仪器设备测量危险废物经营设施所在厂区中心位置的经纬度,如“E116o28N39o54。”510.按照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填写许可证编号,发证日期,经营方式,核准年经营规模(包括总规模及利用、处置)。经营方式中,收集许可证填写1;综合许可证填写2。核准年经营规模以“吨”计。清洗包装容器的,数量单位以“桶”计。以其他方式处置(如焚烧)包装容器的,数量单位以“吨”计。1.10 经营单位类别:只从事收集活动的,填写0。只利用处置危险废物,不含医疗废物的,填写1。只处置医疗废物的,填写2。同时焚烧处置危险废物及医疗废物的填写3。1.11 填写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实际经营规模(包括利用和处置规模)。1.12 制定意外事故的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情况:未制定填写0。制定填写1。制定并参照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编制应急预案指南(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告2007年第48号)确定了应急协调人或建立类似制度的,填写2。演练情况:填写意外事故的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演练次数及参与人数,如1次20人。事故发生次数:填写发生火灾、爆炸、危险废物泄漏等事故的发生次数。1.13 建立危险废物经营情况记录簿情况:未建立的,填写0。已建立的,填写1。1.14 总产值:单位为万元人民币,按年度财务报表填写。1.15 职工总人数:指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的职工总数。1.16 填写联系人名称及联系方式,包括电子邮箱、电话、传真和手机等。1.17 单位负责人/法定代表人签名,填写日期并盖章。表6.2填表说明4.5 废物编号: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对各危险废物所确定的唯一内部编号。4.6 废物名称:与废物编号所对应的废物名称。24. 废物类别/代码:按照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填写。25. 危险废物描述:描述危险废物的类型,来源,危险性和主要化学成分。例如“工具生产中脱脂工艺产生的易燃废弃有机溶剂;含工业酒精和柴油”。26. 接收量:是指该危险废物经营单位接收此编号危险废物的量。单位:填写计量单位代码,见下表。原则以吨为单位填写。如果以升、立方米为单位计量,则必须填写该危险废物的密度。清洗包装容器的,数量单位以“桶”计。计量单位吨升立方米桶代码TLMC27. 填写危险废物形态代码,见下表。形态固态半固态液态气态代码SSSLG28. 填写对应此编号的主要的危险废物来源(如前十位来源单位)。包括省份及产生单位名称。29. 截止年月底累计贮存数量:填写截止日期(如2008年12月31日)该危险废物的累计贮存数量。30. 填写危险废物利用处置方式代码及所对应的数量,或医疗废物处置方式代码及所对应的数量。数量原则以吨为单位填写。清洗包装容器的,数量单位以“桶”计。包装容器以其他方式处置的(如焚烧),按吨计算。代码说明危险废物(不含医疗废物)利用方式R1作为燃料(直接燃烧除外)或以其他方式产生能量R2溶剂回收/再生(如蒸馏、萃取等)R3再循环/再利用不是用作溶剂的有机物R4再循环/再利用金属和金属化合物R5再循环/再利用其他无机物R6再生酸或碱R7回收污染减除剂的组分R8回收催化剂组份R9废油再提炼或其他废油的再利用R15其他危险废物(不含医疗废物)处置方式D1填埋D9物理化学处理(如蒸发,干燥、中和、沉淀等),不包括填埋或焚烧前的预处理D10焚烧D16其他C1水泥窑共处置危险废物(不含医疗废物)其他方式C2生产建筑材料C3清洗(包装容器)医疗废物处置方式Y10医疗废物焚烧Y11医疗废物高温蒸汽处理Y12医疗废物化学消毒处理Y13医疗废物微波消毒处理Y16医疗废物其他处置方式注:1)为与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相对应,废物利用和处置方式的代码未连续编号。2)利用、处置或贮存不包括填坑、填海。3)利用是指从工业危险废物中提取物质作为原材料或者燃料的活动。4)处置,是指将工业危险废物焚烧和用其他改变固体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特性的方法,达到减少已产生的工业危险废物数量、缩小工业危险废物体积、减少或者消除其危险成份的活动,或者将工业危险废物最终置于符合环境保护规定要求的填埋场的活动。焚烧指焚化燃烧危险废物使之分解并无害化的过程。5)贮存,是指将工业危险废物临时置于特定设施或者场所中的活动。6)水泥窑共处置:是指在水泥生产工艺中使用工业废物作为替代燃料或原料,消纳处理工业危险废物的方式。生产建筑材料是指将工业危险废物用于生产砖瓦、建筑骨料、路基材料等建筑材料。表6.3填表说明31. 废物编号: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对每种危险废物所确定的唯一内部编号。32. 废物名称:与废物编号所对应的废物名称。33. 废物类别/代码:按照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填写。34. 危险废物描述:描述危险废物的类型,来源,危险性和主要化学成分。例如“工具生产中脱脂工艺产生的易燃废弃有机溶剂;含工业酒精和柴油”。35. 产生量:是指该危险废物经营单位产生此编号危险废物的量。单位:填写计量单位代码,见下表。原则以吨为单位填写。如果以升、立方米为单位计量,则必须填写该危险废物的密度。所产生危险废物为包装容器,需要以清洗方式处置的,数量单位以“桶”计。计量单位吨升立方米桶代码TLMC36. 填写危险废物形态代码,见下表。形态固态半固态液态气态代码SSSLG37. 产生源:填写产生源代码,见下表。产生源生产工艺过程产生事故(如泄漏)产生。包括溢出的污染物及清洁被污染设备过程产生的废物;等设备检修、清库等过程产生其他代码G1G2G3G438. 内部设施利用处置情况:指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利用内部设施利用、处置新产生危险废物情况。分别填写利用处置方式代码和数量。39. 提供或委托外单位处置利用情况:是指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将新产生的危险废物,不利用内部设施,而是委托外单位利用、处置的情况。分别外单位所在省市及名称、许可证号,利用处置方式代码和数量。利用处置方式代码可选填。40. 截止年月底累计贮存数量:填写截止日期(如2008年12月31日)该危险废物的累计贮存数量。发布部门:发布日期:2009年10月29日实施日期:2009年10月29日(中央法规)

    注意事项

    本文(危险废物经营单位记录和报告经营情况指南.doc)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